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习近平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判断

更新时间:2009-03-28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科学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是对我国迈向更高级发展阶段的明确宣示,是重大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对经济新常态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全面认识和理解经济新常态思想,需把握如下内容:

一、新常态的重大判断:突出问题导向,科学研判形势

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及新常态,“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1]可以发现,新常态的提出是以问题为导向对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的科学研判。

如果母亲知道我怎么想,我都能想到她会以什么样的表情看我:嘴角下撇,眉毛耷拉到眼睛上方——不是皱眉,更像疲倦的样子吧。我双手托起脸庞。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1]。以问题为导向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鲜明特色,其经济思想包括新常态的判断当然也不例外。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经过6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然而“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一点也不比发展时少”[1],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我国经济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2013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指出,“中央政治局分析认为,综合判断,虽然国际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充满变数,但我国发展仍然具备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仍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有些还相当尖锐。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紧紧抓住并切实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1]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4](P215-216)

经济新常态正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问题毫不回避,在客观认真分析综合判断后作出的战略性判断,体现了坚持问题意识的理论品质、勇于担当的政治品质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实践品质。

二、认识新常态:立足发展实践,不断丰富内涵

迄今为止,新常态在总书记的公开文章和讲话中被提及170余次,对新常态的认识不断深化,内涵越来越丰富,体系越来越完整,形成了经济发展新常态重要思想。根据总书记的描述,从整体上看,新常态的丰富内涵包括如下几点:

概括了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2014年11月9日在亚太经合组织(A P 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总书记首次从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三个方面概括了新常态的经济特征。“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1]

总结了我国经济发展规律。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深刻阐释了新常态,他说“从时间上看,我国发展经历了由盛到衰再到盛的几个大时期,今天的新常态是这种大时期更替变化的结果。从空间上看,我国出口优势和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模式面临新挑战,经济发展新常态是这种变化的体现”[1]。这一论述将新常态放在更大的时空背景下进行分析,一方面表明经济发展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正常阶段,符合事物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规律,另一方面说明了经济新常态是当前国际经济格局变化的必然体现,符合我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客观实际。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主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这是立足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坚持稳中求进,要着力在经济运行上保“稳”,在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上求“进”。2015年7月24日,习近平主持党外人士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狠抓工作落实。要保持宏观政策基本稳定,加强政策落实,把我们的战略定力、我们对经济发展的信心通过稳定的政策传导给全社会”[1]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必须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焦发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的场合谈到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如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要求”[1]。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面对中国经济进行新常态、面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世界科技发展酝酿新突破的发展格局,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

明确新常态实践要求。2016年1月18日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发表讲话,强调“在认识新常态上,要准确把握内涵,注意克服几种倾向。其一,……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状态,是一种内在必然性,并没有好坏之分,我们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其三,新常态不是一个避风港,不要把不好做或难做好的工作都归结于新常态……新常态不是不干事,不是不要发展,不是不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而是要更好发挥主观能动性、更有创造精神地推动发展。”这就对全党乃至全国领导干部提出了引领新常态的实践要求: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更好发挥主观能动性、更有创造精神地推动发展。

三、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积极应对,化挑战为机遇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从根本上讲,深化改革是适应新常态、重塑新动力的根本途径。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必须在变中求新,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总结新规律,创造新理论,谋求新发展。习近平指出:“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1]新常态下,我们不仅不能放慢改革步伐,而且要更加全面、更加深化地进行新一轮改革开放,在更高层次上、更高水平上更加彻底地改革开放。

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新常态的变与不变,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号召大家要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比如2014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5月25日至27日习近平在考察浙江的讲话。2015年7月16-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时又一次强调,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和运行态势总体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仍然广阔,对此一定要有信心”[1],“适应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推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1]

CCtalk平台中日语比较受欢迎的几位老师都有着以下几个共同点:(1)有较好的与日语相关的教育或留学背景或工作经历,专业能力比较强;(2)语速居中或较快,没有过多语气词的停顿;(3)说话方式温和平易近人,授课有激情;(4)教授内容多为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法单词能力考等等,简单易懂,成体系。

新常态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关键看怎样认识和把握,认识到位、把握得好、工作得力,就能把挑战变成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不同场合就如何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做了深刻阐述。

积极谋划落实改革发展战略举措。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还要通过一系列包括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微观政策、改革政策、社会政策在内的政策举措。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总体来看,主要包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四化同步发展战略、三大区域发展战略、精准扶贫脱贫战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战略等举措。其中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是从供给侧发力,从而解决经济持续发展问题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问题;四化同步发展战略和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从产业和发展空间两个角度,重点解决经济发展的平衡性问题;精准扶贫脱贫,重点解决经济发展的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重点解决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问题。

指明了经济发展趋势。2014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通过对比的方法,分别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九个方面全面分析了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和变化趋势。“九看”既实事求是分析了过去,也科学指明了未来的发展趋势,表明新常态既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高度概括,也是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规律性认识,还是谋划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大逻辑、重要遵循和关键指引。

在塘坝上太阳能板的间隙种植的苜蓿一年收割4~5次,供应本县奶牛养殖场和养驴场,提供了优质饲草。种植效益远远高于种植粮棉作物。

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综合分析世界经济增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正确认识经济形势后选择的经济治理药方。新常态下的我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2017年1月22日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重申“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必须确立的战略思路”。[1]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重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不能因为包袱重而等待、困难多而不作为、有风险而躲避、有阵痛而不前,要树立必胜信念,坚定不移把这项工作向前推进。

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1]新常态下,我们要在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和指挥下,取得更大更好的成绩,不仅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更好更坚实的基础。2016年1月4日至6日在重庆调研时指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开出的药方。新的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要坚决贯彻。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的发展理念的认识要立即调整,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的发展理念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的发展理念的做法要彻底摒弃。同时,五大发展理念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要一体坚持、一体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1]

四、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新常态思想的理论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如下理论特征:

继承性。新常态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体现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破解当代中国发展的问题,给出中国的解决方案。比如,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消费、分配、交换四个环节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关系理论,分析我国目前经济的突出问题,得到“新常态下的我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的判断,从而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再比如,对十三大明确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的继承,鲜明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在党的工作中心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上的坚定态度。又比如用“九看”的方法理解新常态、将新常态放在更大的时空维度下理解、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等,都是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运用和继承。

实践性。问题是实践的起点、创新的起点,实践性集中体现在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上,读懂一个时代需要读懂这个时代的问题,改变一个时代需要解决这个时代的问题。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一个鲜明的理论特色就是其问题导向,经济新常态思想当然不例外,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本身就是在对当下中国面临的突出实践问题的基础上科学分析后作出的,在怎么看、怎么办的每个环节都充分体现了问题导向:以问题导向明确新常态内涵,以问题导向形成新思想新理念,以问题导向谋划新战略新举措。

创新性。在对人类一切先进思想学习、吸收、评判性继承的基础上,针对当代中国发展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创新是习近平经济新常态思想的又一重要特征。比如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之前都单独提出来过,但是将五大发展理念作为一个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并作为指导我国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还是第一次,体现了对我国发展经验的认真总结,对人类社会发展思想精华的汲取,对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解决,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的丰富和发展,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重大的理论创新。

一六三师死守兰溪防线的三个团这几天打得顽强,成为金衢会战最重彩浓墨的一笔,但让赵锡田痛心的是,此役,又有几百袍泽捐躯金兰。

(1) 使传统电源盈利能力下降。新能源发电抢占了原属传统电源的发电份额,占比不断提高,直接影响了火电设备的发电利用小时,使得火电的投资额呈下降态势,进而使得一些发电厂的利润减少,甚至无法盈利出现亏本现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2]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新常态论述摘编[N].光明日报,2016-03-03(01).

[3]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4]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如何更好适应把握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N].经济日报,2017-02-10(01).

[5]曹立.中国经济新常态[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4.

[6]韩保江.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难题与出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7]张占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及政策取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1):15-20.

 
顾小云
《晋中学院学报》 2018年第02期
《晋中学院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