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基于农民需求的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路径探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还没有完全打破,“重城市、轻农村”的做法一直存在。如此,对农民的实际需求不够重视,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无法正视农民的需求,这也导致城乡统筹发展难以稳步推进。因此,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顺应农民的需求、农村发展的实际,特别是在教育改革进程中需要回应农民的需求。一直以来,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过于注重城市职业教育的发展,而对农村职业教育较为漠视,严重阻碍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进程。为此,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必须基于农民的实际需求,真正推进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保证职业教育发展对农民、农村的智力支持。

一、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方式。通过城乡关系的体制改革和政策引导,保证城市和农村在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协调与统一,保证社会公平的实现。这也是破除“三农”困境,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举措,特别是保证广大弱势群体——农民利益实际需求的重要途径。

网络舆情具有传播面广,蔓延迅速的特点。虚拟知识社群能够正确引导网络舆情,使网络舆情在短期内消亡,也能够利用影响力迫使政府改变“不作为”行为。

教育的城乡一体化既是教育公平的实际需求,也是保证城乡民众利益一致的需要。而职业教育因其职业导向性与技能的实用性,从教育公平的角度看,职业教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既是改变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基本举措,也是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基本路径。推进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就是要保证弱势的一方,即农村职业教育的跟进,从而最终实现职业教育对农民教育需求的满足,改变农民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不利地位。当然,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还能够促进城市和农村职业教育之间的协调,确保教育资源能够共享与均衡。无疑,职业教育既是一种与民众利益息息相关的教育,也是与民生有直接关系的教育形态,在“惠农”方面能够发挥特别的作用。

从整体上看,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农村人口仍然是中国人口的大多数,农民还是社会弱势的一方。通过职业教育的城乡协调,能够保证农民及其子女在教育上的根本利益,能够通过职业教育来推进农民对于知识、技能的需求。可见,基于农民需求推进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既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本逻辑,也是保证教育公平和价值实现的起点。在一个人口大多数是农民的国度里,任何教育包括职业教育,如果不能回应人口大多数的实际需求,如此教育就可能会失去其应有的意义。职业教育无论是从其办学方式、办学内容还是办学理念上看,其是可以与农民需求保持一致的,是能够直接推动农民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提升的教育形态,因此,推进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对于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有着根本意义。

二、当前我国农民需求的内容与特征

农民是我国人口的主体,长期以来,农民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农民的实际需求,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回应,如此才能保证社会发展的和谐与进步。

(一)农民需求的具体内容

要想掌握高中语文阅读人物形象的方法,我认为应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联系故事发展脉络,深刻感知人物;第二,通过细节描写,深刻感知人物;第三,通过环境描写来感悟人物形象。以下就是我对于这三点的详细叙述。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两组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卡方检验,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及LSD两两比较,重复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培育职业教育城乡平等的教育公平理念。理念是行动的指南,先进的理念对行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性。当前,中国教育领域的城乡二元体制是人为设计的,尽管其有历史原因,但从其根源上考察,主要是国家对农村和城市在国家发展中的认知偏差所造成的,这种偏差进而体现在制度设计上,主要是法律和制度的不平等,背离教育公平性的理念及社会公平的基本价值观。因此,在推进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在制度顶层设计上,必须基于教育公平、城乡平等的理念,将职业教育发展成为城乡教育平等及均衡的典范。

我国政府多次在相关法律文件中指出,城乡二元体制是阻碍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主要障碍。在教育领域的城乡二元体制及城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也是阻碍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障碍,无法使广大农民参与到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中,无法分享到教育公共的结果。教育领域的城乡二元体制,具有较强的历史惯性。简单地说,在招生次序上,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不对等,职业教育始终处于比普通教育低一等的地位。就职业教育体系而言,城市职业教育与农村职业教育在发展上也有较大的差别,二者不对等的关系是存在的,无论是从学校设备设施、教育经费投入、师资力量、实验实训条件上,还是学生人数、专业设置等方面,城市职业教育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农村职业教育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各类专科层次的职业院校有近400所,但纯粹农业类职业院校还不到10%,开设农林牧渔专业的职业院校的比例也不超过20%[3]。再看教育层次,城市职业院校大部分是专科教育,少部分是本科或研究生教育,而农村职业教育主要集中在中专层次上,不仅无法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即便是在职业教育体系中二者之间的人才互通体系也没有建立。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就是一道无形的枷锁,制约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进程。

(二)农民需求的基本特征

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要求城市职业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必须是统筹发展、统筹规划,要求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实现教育资源的自由流动与共享互动,形成一个正常的双向流动过程,进而提升职业教育的教学效率,提升教育自由的利用效率。但是,从现实看,城乡职业院校之间的壁垒依然是存在的,不仅教学资源难以共享,教师资源也不能自由流动,不同层次、不同系统的职业院校之间由于行政隶属关系的不同,无法给资源共享提供一个畅通的平台,存在诸多的藩篱。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职业教育体制进行改革,政府部门要强化对职业教育体系进行顶层设计,推进城市职业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的一体化进程。

三、农民需求背景下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困境

(一)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现实需求与教育二元体制的矛盾

4.自我实现需求。当农民在物质生活上逐渐富足之后,其就开始关注政治、精神、个人价值等方面的需求,通过关心国家大事、参政议政,要求在自我和精神等领域实现价值。

(二)职业院校之间的资源隔离与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要求的资源共享的矛盾

从整体来看,中国农民正从温饱型向富裕型、文化型、自我实现型过渡,需求具备以下特征。第一,需求的多样化。按照马洛斯的心理需求论,一个人的需求最低层次是生理需求,当生理需求得以满足之后,需求会呈现金字塔式上升,包括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层次。这个理论也可以套用在中国农民身上,当农民实现温饱、解决生理需求之后,就有安全、尊重、自我实现等需求。第二,需求的精确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生活也开始注重质量,注重生活的细节,追求生活品质的精确化,追求需求的准确化。第三,需求的个性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个体差异越来越大,每个个体的受教育程度、经济基础、家庭背景、社会阅历、知识经验等不一样,其需求也是不同的,社会需求尊重这种个性化的需求。第四,需求的信息化。在当今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与知识在不断相融。农民在信息时代,既会注重对信息、知识的运用,也有学习信息、知识的需求和意愿。

2.公平需求。一直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不公平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对农民的心理有较大的影响,建立一个在医疗、社会保障、教育、劳动就业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平社会体制是农民多年来的渴求[2]。公平社会体制的发展能够保证教育公平的推进,农民这些需求与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暗合的,是农民对社会公平需求的一个缩影。

1.致富需求。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全国农村人口基本上解决温饱问题,部分发达地区的农民生活较为富足,生存需求不再是农民的首要需求。但我们看到,城乡差别依然是存在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也没有根本消除。就城乡差距而言,2014年,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比例依然保持在 1∶2.24,2015年这个比例是1∶2.19。再看区域差异,如江苏、浙江、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农村人口的个体年平均纯收入已经突破1.9万元,农民家庭储蓄金额平均突破4.56万元;而中西部地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远远达不到东部地区水平,如西北、西南等省市区的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只有0.7万元,与东部地区有很大差异,家庭储蓄金额只有1.98万元,与东部地区差距更大[1]。因此,地区差异、城乡差异所折射出来的农民需求,就是致富需求,提高家庭收入和生活品质是致富的基本需求。当然,即便是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民其人均收入、家庭储蓄金额远高于中西部地区的农民,但其与各自地区的城市居民收入、家庭储蓄金额依然有较大差距,致富也是他们的需求。总之,致富是全体农民的需求,只有通过致富,才能改变城乡差距、地区差异。

(三)农民对职业教育信息化需求与职业教育信息化推进速度相矛盾

如今,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知识和信息的来源也较为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书本或学校,还包括互联网及各种新媒体。而农民今天能够在家中通过电脑、互联网、手机等各种技术终端随意、随时、随地接受各类信息,特别是对于实用技术、职业技能等方面的信息。因此,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发展必须进行信息化建设,建立知识和资源的信息化平台,让农民能够对职业教育有更多的选择。但从客观现实看,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其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信息化建设难以推进,加之教师对信息化、知识化社会的发展没有预判,基本上在教学方法、方式及教学资源等方面还是传统式样的,既无法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无法适应农民对职业教育信息和知识的信息化需求。尤其是在农民的实用技术和实用信息方面,职业教育这方面的信息化程度更是落后的,严重制约农民参加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四)职业教育对新型农民培育现状与农业现代化对新型农民的需求相矛盾

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也是“四化”同步的过程。在“四化”之中,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既是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事,也是我国破除“三农”困境的战略选择。因此,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迫切需求大量的新型职业农民,通过提升职业农民的能力,培育其能够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等综合素质来推进各类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建设,如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从而带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从现实看,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最佳场所就是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系统。但当今职业教育系统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面做得很不够,不但在课程设置、专业设置等方面没有考虑到职业农民的需要,而且在教学方法、方式等方面也没有适应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需求。也就是说,从整体上城乡职业教育体系,均没有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其发展方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不客观,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对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存在巨大的矛盾,从客观上也制约职业教育的发展。

四、基于农民需求的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具体路径

(一)构建基于农民需求的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顶层设计

3.知识需求。从整体来看,尽管城乡差距在缩小,农民总体的受教育年限也在增加。但农村人才匮乏,是城市人才的输出地。因此,在农民眼里,希望学习知识、提升自身能力,通过知识和能力改变生活上的弱势,提升其生活品质。在知识经济时代,各种新科技、新知识不断出现,农民急切的求职渴望,给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带来机遇。

降压增注表面活性剂筛选与注入参数试验研究………………………………………………………………………柳兴邦(3.4)

2.积极完善相关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从制度体系上推进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我国在1996年通过了《职业教育法》,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该法与当前社会现实有诸多的背离之处,亟待修订。在修订之前,可以考虑现行制定与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更具相关性的“农村职业教育法”,通过制定该法,将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中。也就是说,参与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学习的学生学费由国家负担,对于不能升学或达到入学年龄而退学的农村初中毕业生应该强制入学[4]。不仅如此,在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中,农民仍然不能享受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培训待遇,因此,国家需要出台“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法”或是“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实施条例”,将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经费纳入各级政府的公共预算体系中,明确农民职业教育的公益性定位,切实保障农民在职业教育中的受教育权利,进而推进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载体来推进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

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两大问题,即如何应对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无论是新型城镇化还是农业现代化,其对农民的要求就是农民素质的职业化、专业化,从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型。具体而言:第一,通过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来引导农民转型。面对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传统农民转型成为必然,职业教育在此过程中要做的就是引导农民转型的方向,明确转型之后职业农民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无疑,在现实中,农民的转型取决于多种因素。首先,是观念的转型,通过观念的引导,职业教育应帮助农民克服小农意识;其次,通过职业教育一体化之后的学习,致力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与创新能力。第二,通过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来激励农民积极参加职业培训。当前,农民参与职业教育培训的热情并不高,主要就是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因此,首先,应该在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确立农民参与职业教育培训的奖励机制,设立多种社会评价和认证制度,突出这些评价机制与认证制度在农民就业、市民化过程中的作用,如此才能保证农民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其次,各级政府应该设立农民参与职业培训专项资金,对参与职业培训的农民给予补贴,对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职业院校给予补贴,将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进程与推进农民参与培训结合起来。

(三)通过信息技术与终身教育体系来促进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

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与引导。因此,第一,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农村职业教育就可以共享城市职业教育的相关资源,从而使得农民能够在快捷便利的情况下学习最新的知识、信息与技能。第二,积极发展远程职业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将职业教育与远程教育、成人教育、开放教育等教育形式结合起来,通过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推进为农民构建一个终身学习的职教体系,保证农民能够随时、随地学习。第三,坚持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城市职业教育的职责,即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城市职业教育也应该开展农民、农民工职业培训,致力于在培训过程中与农民、农民工的岗位、企业相结合,保证常规培训与应急培训、技能培训与素质教育的相结合。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儿童哲学绘本可以给他们带来启迪,学生也喜爱绘本。因此,教师也要重视起学生绘本的阅读,将绘本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最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基于农民自主发展能力提升来促进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

如前所述,农民的需求是多元的,特别是在信息时代,在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农民是这“两化”的推动者和主体力量,要求农民必须具备综合性的技能,需要农民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确立自身的自主发展能力。为此,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强化对农民自主发展能力的提升,具体来看:第一,引导农民正确规划其职业生涯。通过职业教育,让农民意识到现代农业是一种职业,必须具备技术、管理、经营等方面的综合素质,需要突破传统的农民无须培训的狭隘意识[5]。第二,正视农民的实际需求,通过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农民打造综合化的学习平台,根据农民自身个性、学习能力,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开展个性化教育。第三,坚持以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素质是综合的,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仅要求农民懂技术,还必须有完备的管理知识、经营意识、法制政策意识,引导农民在工作、生活中的积极态度。而职业技能也是不可缺少的,正确认知农民个性化需求,致力于通过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新型市民、农村科技带头人、致富能手等,从而确立农民自主的发展能力,保持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意识。

参考文献:

[1]李子叶,韩先锋,冯根福.中国城市化进程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经济学家,2016(2):69-74.

[2]刘启营.从自发到自觉:两代农民工文化生活的嬗变及应对[J].贵州社会科学,2015(11):97-102.

[3]唐梅芝.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挑战与未来[J].成人教育,2016(2):84-86.

[4]张琳琳.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基于目标定位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6(22):69-71.

[5]顾馨梅.基于农民需求的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对策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6(1):5-9.

 
戴莉萍,李明
《继续教育研究》 2018年第03期
《继续教育研究》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