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着力点论析

更新时间:2009-03-2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这为我们做好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根本要求和基本遵循。

大学生是受网络影响最为深刻的群体之一。在网络日益发达、电脑和智能手机已经基本在大学校园普及的今天,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大学生的生存状态和交往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已经明显呈现出虚拟化的特点。网络已经从一种工具演化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环境。

自我国1994年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已经走过二十余年的历史。当前,绝大多数高校都能够认识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相应工作,建立了校园新媒体公众平台并受到大学生的广泛关注,但也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类网站关注度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与日益变化的网络环境不相适应等问题。

面对互联网环境变化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加强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围绕网络和信息化工作任务推进工作深入开展;二是把握“互联网+”条件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三是将挖掘社交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

想要像驾驶普通汽车一样驾驶保时捷?克服桶形座椅的折磨将是实现这一妄想的最主要羁绊。然而,这一点不快换来的却是其他任何跑车都无法企及的快感,唯一能够帮助我忘掉座椅不悦的方法便是将车速推向极限。300公里/小时的速度对这辆保时捷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因为我根本无法抑制住内心跃跃欲试的躁动。由于储物空间的不足,车厢后排往往被用来放置物品。毕竟,驾驶乐趣才是这辆911 GT2 RS的灵魂所在。

微生物制剂是从天然环境中筛选出来的微生物菌体,经培养繁殖后可制成含有大量有益菌的活菌制剂。微生物制剂能有效控制和改善养殖水体微生态环境的水质,维持生态平衡,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能力,抑制病原菌的繁殖,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养殖产品的成活率。目前在水产品养殖中应用广泛的有益微生物群种类很多,主要包括光合细菌、芽胞杆菌、乳酸菌和酵母菌等。温世喜等[2]通过在水产养殖池塘中加入微生物制剂,降低了养殖鱼类发生病害的几率,鱼的成活率高,进而由于水质好,吃食旺盛,产量也高,增产增效效果明显。微生物制剂应用于泥鳅的高密度养殖中也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能促进泥鳅快速生长,提高泥鳅的养殖密度[3]。

一、围绕网络和信息化工作任务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工作,成立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关于互联网治理的重要讲话,既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提供基本遵循,也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方向。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端于互联网时代育人环境的深刻变化,其任务和目标不仅服从和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还必然需要配合当前我国网络和信息化工作的主要任务。随着互联网全面进入Web2.0时代和社交媒体在大学生中的广泛应用,互联网环境日趋复杂,管控互联网的难度也日益增大。要想做好新形势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不能孤立地看待该项工作,而是要将其放在我国互联网治理的大背景中去考量。

二是对网络信息的辨别和判断能力日益萎缩。大学生最常使用的微信是一个基于实名认证的“熟人世界”,因此在微信上传播的信息更容易被相信和认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转发信息时,并没有仔细辨别所转信息的真实性和内在逻辑,而是盲目将类似于“哈佛校训”“XX内幕”等未经证实的信息在朋友圈进行传播。克莱·舍基在《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中就指出:“像Flicker这样工具的基本功能改变了群体行为的旧法则,从‘先集中再分享’到‘先分享再集中’。”[13]在这种情况下,“先过滤,再出版”的信息传播方式演变成“先出版,再过滤”。但另一方面,网络信息的极速传播反而导致对信息辨别和判断能力的萎缩。正如凯斯·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一书中所指出的:“新科技,包括网络,让人们更容易听到志同道合的言论,却也让自己更孤立,听不到相反的意见。”[14]

一是提升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防范网络安全风险。新一届政府将互联网工作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这在我国互联网治理史上无疑具有标志性的意义。而作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和信任程度较高,但网络安全意识较差,特别是缺乏防范意识形态风险的意识。有调查指出:“近三年数据显示,仍有极少数大学生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观点持‘说不清’或‘不赞同’态度。”[2]因此,必须重视提升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特别是分辨和驾驭芜杂信息的能力。如果缺乏必要的媒介素养,非但不能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资源提升能力,反而会被纷繁复杂的信息扰乱信仰和道德判断。

二是守住高校网络阵地,掌握舆论话语权,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加强网络新技术和新应用的管理,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清朗起来。做这项工作不容易,但再难也要做。”[3]“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根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4]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利用网络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效果,提高大学生抵御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的能力。

三是定点示范,推进法治。以党建双联为载体,将诸暨市国土资源局作为省厅基层国土资源法治建设联系点,开展“普法结对送政策”活动,以点带面,推动法治国土建设向基层延伸。诸暨市国土资源局积极发挥政策法规联系点示范引领作用,更加注重法治建设,对全体基层所工作人员进行集中业务轮训,充分发挥法治桥头堡作用,不断提升基层干部化解行政争议的能力。

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写道:“我已经注意到,信息已经变得无法控制,家庭和学校失去作为儿童成长管教者的统帅地位……每一个可以插入墙上插座的传播媒介,都将对儿童从有限的情感范围内解放出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12]尼尔·波兹曼在该书中描述的还是20世纪后半叶的情况,而当今的移动互联网对青年人所能够产生的影响远不是当时的电视、广播所能够比拟的。网络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二、把握“互联网+”条件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

面对“互联网+”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以及青年网络化和网络青年化这一基本局面,增进对“互联网+”的认识,把握“互联网+”条件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是做好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

一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法要适应互联网发展阶段的规律。从传统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从“+互联网”到“互联网+”,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来看,每一次互联网技术的重大革新都相应地要求教育理念和方法进行变革。在文件传输技术(FTP)和万维网技术(WWW)占主导的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作为主要的网上教育阵地承担了绝大部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1998年,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71班党课学习小组建立的班级共产主义理论学习主页是我国高校第一个红色网站的雏形。在这一阶段,大学生基本上只能被动接受网络信息和资源,管控互联网的难度也相对较小。

分析近年来网络舆情的一些典型案例可以发现,涉及社会公平正义、政治体制改革、民族主义等方面的话题不仅是社会心理的“淤结”,还是容易挑拨大学生情绪的“痛点”。近年来发生的“魏则西案”“雷洋案”等都是典型案例。由于在Web2.0时代,人人在网上皆可发声,因此相比于Web1.0时代来讲,大学生群体的情绪更容易在短时间内快速发酵。通过对2015年我国网络舆情的分析可以发现:“代表极端声音的意见领袖获得了更高的文章被阅读量,说明在微信私密化空间中,人群因立场观点相近更易联结,其中蕴含的群体动员风险值得关注。”[15]

总的来看,前两个阶段我们做的都是“+互联网”的工作,其核心特点是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和思路统领互联网传播的规律。

二是把握新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及其变化规律。环境是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重要因素。马克思认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9]恩格斯也指出:“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10]“我们拒绝想把任何道德教条当做永恒的、终极的、从此不变的伦理规律强加给我们的一切无理要求……相反,我们断定,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11]

当前,互联网时代已经全面进入“Web2.0”时期。与Web1.0相比,Web2.0最大的变化就是普通网民从仅仅是互联网信息的获取者变成互联网内容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因为“人人都是麦克风”,因此管控互联网的难度空前加大,以往惯有的“删帖”手段在社交媒体的病毒式传播威力面前变得几乎毫无意义。因此,当前首要的任务是转变工作观念,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从“+互联网”转变为“互联网+”。有研究者就指出:“在无限的空间里,你就是办10万个网站,100万的APP,如果不能按照互联网时代传播影响力的构成逻辑和规则行事,人们也可以轻轻把你放在一边,视你为无物。”[7]著名教育游戏专家Marc Prensky也指出:“如果作为‘数字移民’的教育者想要教育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学生的话,那教育者就必须做出改变。”[8]

对于许多地处偏僻的农村来说,其生活对于周边地区的依赖性较高。所以在此类弄得发展与建设之中,就必须注重相关的保护措施。与城市的建设发展不同,村镇的发展规划在确保发展与进步的同时,对于特色的保护同样重要,诸如本地资源、地质面貌、传统建筑等等。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开放商在农村的土地上大肆建设、兴建工厂与别墅,看似是为了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实则是对村镇特色的侵蚀与破坏,同时极大的损毁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三是重视并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展工作,积极配合国家实施“互联网+”战略。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指出:“中国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拓展网络经济空间,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5]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表示将进一步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6]。“互联网+”中的“+”意味着添加与联合,指的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已不再是延伸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工具和手段,而是重构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重要因素和力量。“+互联网”与“互联网+”已经有了本质区别,前者仅仅是一种传播工具和平台,属于“I级形态”;后者则意味着工作思路和逻辑的重大革新,属于“II级形态”,后者是对前者的全方位“变革”而不是简单的“升级”。从这个意义上讲,“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是借助“互联网+”的政策优势,整合各方面资源,创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

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挖掘社交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两点:

该组坚持以“读书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为切入口,以丰富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着力于学生阅读氛围的营建、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品质的提升。学校按年级段定制了《阅读手册》,与每周一课时的阅读指导课相结合,确保课程的落实。文学社定期开展主题活动,各种优秀文学作品、校内阅读明星、班级特色读书活动不断搬上社报《一剪梅》,并推荐给各级报刊杂志刊登。每年4月的读书节上,一批批读书明星、一个个书香班级、一座座家庭图书馆不断涌现。

泌尿系统感染也是动物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鱼腥草在治疗动物肾病综合征、动物尿道感染等疾病中效果十分理想。假设一头体重为100 kg的猪泌尿系统感染,该症状持续3 d,兽医在此期间一直对其进行治疗,但是没有任何效果,病猪排尿出现困难、尿液呈红色浑浊,兽医诊断为膀胱炎,后改用鱼腥草注射液配伍卡那霉素治疗,每次各取2种注射液20 mL,每天早晚各注射1次,另外,由于猪患病的时间比较长,因此,还需用鱼腥草和五淋散配伍灌服,1次/d,改变治疗方案2 d后,兽医在复诊时发现病情已好转,连续服用2 d后痊愈[5]。

总的来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发挥作用:

三是情绪更易被煽动。当前,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斗争之所以相比于前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斗争更加隐蔽,意识形态安全的管控难度也日益增大,其主要原因是以西方价值理念为基础的意识形态往往不再直接攻击与之对立的意识形态,而是借助民主、自由等内容“传递自由世界的信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把网络渗透作为策划“颜色革命”的主要渠道,把意识形态问题包装成经济、文化、社会甚至是环保、气候等个案进行集中炒作,用民生问题挑动民主政治话题,利用一切时机发动意识形态攻势,从而给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在以BBS为代表的群体互动技术占主导的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主动深入校园BBS以及公共网络论坛等,掌控网络舆情,引导大学生进行理性的网络政治参与。在这一阶段,虽然大学生可以主动参加网络互动并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在议题设置能力以及内容生产能力等方面仍显得相对被动。虽然管控互联网的难度有所加大,但仍然还可以采取在紧急状态下删帖甚至对服务器进行物理关闭的方式控制网络信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传播。

三、挖掘社交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一是崇尚自我,渴望被认同的特质被进一步放大。“90后”大学生大都强调自我认同,而这种思想行为特质在Web2.0时代被进一步放大。虽然在网络时代,现实世界中的社会资本依旧可以在虚拟社会中发挥作用,乌托邦式的人人平等时代还远未到来,但在虚拟世界中,成为一个网络意见领袖比成为一个现实世界中的学生领袖要容易得多。

一是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愈加深刻。在Web2.0时代,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成为大学生网络参与的主要平台。当前,微信等主要社交媒体已经从单纯的社交工具演变为移动互联网平台和新闻获取、评论、转发、跳转的重要渠道,甚至可以称其为大部分网民的互联网入口和信息的主要来源也不为过。根据相关统计,“83.5%的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长超过2小时,94%的大学生使用微博或微信”[16]。“对于国内外重要事件和社会热点的信息内容,社交网络被选择的频次为2786,占总选择频数的33.56%……在评论类信息的选择上,社会网络被选择频次为2615次,占总选择频数的32.50%,在大学生获取评论类信息的各类网络渠道中的比例最高”[17]

二是社交媒体在政治应用和商业营销上的成功充分表明,基于即时通信技术的社交网络蕴藏着巨大的应用潜力。首先,社交媒体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政治竞选、公民政治参与、社会舆情监控等方面。其次,在社交媒体上建立主页,投放广告,从而降低获取客户的成本已经成为众多商家的一致选择。社交媒体之所以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主要原因在于其具备其他网络平台所不具备的信息快速生产和传播能力,并因此拥有庞大的固定用户群和良好的用户黏性。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社交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还远没有被重视和挖掘,这与社交媒体的主要用户群体是大学生这一情况更是不相匹配。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要注重课程设置,突出重点。同时,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出不同的模块课程。此外,要考虑到学生的就业意向,并设置相关的提升课程,可聘请经验丰富的行业、企业教师来校授课,从而实现产学无缝对接。

总的来看,社交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利用好社交媒体可以“倒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转变。当前,虽然有的高校也在社交媒体上开通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平台,但仅仅只是将线下内容“搬运”到线上,并没有按照社交媒体的固有逻辑设计教育方案,而是试图让社交媒体适应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路和方式。从本质上看,只能算是“红色网站”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改装”和“升级”,因此从实践中看,收效往往不够理想。这种做法类似于部分企业在社交平台上建立主页,但只是用来展示产品信息或获取用户反馈。虽然看似迎合了互联网时代的趋势,但由于没有和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期望和行为保持一致,其结果只能是被用户轻易忽略。

在国家实施“互联网+”战略和社交媒体兴起的背景下,如果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放低身段”,按照Web2.0时代的互联网逻辑和社交媒体发挥作用的规律和机制,从大学生的需要出发,制定科学的工作策略。而这些策略的核心就是“以生为本”的理念和对互联网规律的尊重。

二是利用好社交媒体有助于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网上阵地。“主动占领网上阵地”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以贯之的一个总的要求。200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在后来发布的有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政策和文件中,也都强调了这一工作要求。现在网络平台上经常有些所谓“公众知识分子”就某一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利用微博、微信等展示自己的立场和看法。鼓吹“自由、民主、人权、体制、宪政”等,而这些光鲜名词背后涌动的是自由主义的思想,这些也是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核心。这些所谓的“公众知识分子”表面上好像是在抨击社会中的一些不合理现象,但实际上他们在贬损改革开放的成果,甚至在损害国家形象[18]。因此在新形势下,要做到主动占领网络阵地,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就必须主动借助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力量,解决“有理说不出,说了没人听,听了传不开”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n1/2016/1208/c64094-28935836.html.

[2]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宣教处.2016年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报告[J].北京教育:德育,2016(5).

[3]学习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83.

[5]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2/16/c_1117481089.htm.

[6]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lh/2015-03/16/c_1114659488.htm.

[7]喻国明,李 彪.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5)[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6.

[8]Marc Prensky.Digital Natives,Digtial Immigrants,On the Horizon[M].MCB University Press,2001.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2.

[10][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9,99.

[12][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46.

[13][美]克莱·舍基.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M].胡 泳,沈满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30.

[14][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7.

[15]祝华新,潘宇峰,陈晓冉.2015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EB/OL].人民网,http://yuqing.people.com.cn/GB/392071/401685/index.html.

[16]沈壮海,王迎迎.2015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教育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6(8).

[17]张 瑜,欧阳沁,王光海.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信息传播结构变化研究——基于北京市15所高校的实证调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1).

[18]黄 平.网络媒体视野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16(11):48.

 
布超
《继续教育研究》 2018年第03期
《继续教育研究》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