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的深造意向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学习参与的视角

更新时间:2009-03-28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对高素质人才——尤其是研究生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显然刺激了很多本科生追崇更高的学历。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研究生扩招带来的最直接结果,就是读研人数明显增加。2017年,我国的研究生报考人数已突破201万[1]。显然,社会发展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以及大众化带来的就读人数的快速增长,共同推动了更多的本科生不再满足于自己的本科学历,而选择毕业后的直接深造。

是否选择读书深造,虽说是学生的个人意愿,但其必然会受本科学习经历的影响。本研究以本科生的学习经历为出发点,从学习参与视角探究其对学生深造意向的影响。研究选取的对象为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理论上,研究型大学作为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本科生也是高质量人才的预备军,这些学生的深造意向也就较为重要。在国家急缺人才的背景下,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的深造意向更是关系到研究生生源的质量以及我国高等人才的培养。现实中,各大高校在研究生招生时,也更加注重对生源的考量,更加倾向于选择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然而,目前对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深造意向的影响因素知之甚少,国内的相关研究几乎没有,即使是现有的考研意向研究,也多为调查一些简单的背景变量,少有深入。如果不将这一问题弄清楚,研究型大学则难以优化、改进本科生的培养机制,提供高质量的研究生生源也就无从谈起。学习参与是本文探讨的重要视角。之所以选择这个视角切入本研究,主要原因在于学习参与是探讨本科生学习经历质量的重要指标,它体现了学生投身学习的状态和程度。大量的研究都证明,本科生学习参与的深度和水平不但影响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而且也影响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深造意向体现了学生继续求学的意愿和态度,从某种意义上,它也是一种大学教育影响下的学习结果。因此,学生的学习参与作为大学生过程性发展的重要变量,是包裹在大学的学习环境之中的,它是否也同样影响了学生的深造意愿?影响的机制是什么?这个追问自然会得以产生,而且也值得加以细究。

由此,本研究的主要研究问题是: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的学习参与对其深造意向有何影响?什么样的学习参与会对学生的深造意向产生影响。对这些问题的细究深挖,有助于为我国进一步改革本科生培养机制提供参考、借鉴和抓手,同时也为研究型大学培养更加优质的本科生提供实践启迪与思路。

1 研究背景

1.1 深造意向

深造意向一般指学生在本科毕业后选择继续读书,多数研究都将其定位在考研上。本研究所论及的深造意向指学生继续读书的意愿。具体即为笔者通过询问本科生计划获得的最高学位来判断其深造意向。

有关深造意向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学生背景特征、院校特征和教师教学实践,大多数研究很少涉及学生学习,从学习参与视角切入的研究几乎没有。

1) 学生背景特征。多数研究都关注了不同背景特征的学生在深造意向上的差异。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性别、家庭背景、专业等变量上。首先,在性别上,国外研究发现女性的读研意愿较低[2],而国内的研究发现与之相反[3]。这可能与国内本科生就业压力大、女性就业更难的问题有关。在家庭这一影响变量上,研究发现,朋友与家庭对深造意向有着积极影响[4]。父母的文化水平越高,学生的深造意向越强[5],并且,城市户口学生深造意向高于农村户口学生[6]。深造意向还存在着专业差异,其中理工科学生深造意向最强,商科最低[7]。此外,其他的一些个体因素也会影响到学生的深造意愿,包括高等教育价值观、自我感知、家庭支持度、个人追求和职业偏好等方面[8]

2) 院校特征。多数研究都关注到学生所在院校对其深造意向的影响。院校特征包括院校的类型、规模等,这些都会对学生的深造意向产生影响[9]。例如有的研究发现,独立学院学生考研率高但出国率低[10],还有的研究发现师范类学生读研意愿较高[11]。此外,学校氛围对学生的深造意向尤其是考研热情有较大影响[12]。并且,学校给予学生参与研究的机会也会对学生的深造意向产生积极影响[13]。但在国内研究中,很少有针对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的比较调查或单独调查。

第一,学生的深造意向受到学生背景特征影响,其中父母的文化水平影响最大。如果父母是研究生,那么学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概率会明显高很多。其他的背景变量,包括学科、年级、性别、家庭收入和生源地,也都会影响学生的深造概率。本研究也证实了理科学生选择深造的意向高于文科,这可能与学科自身的性质有关。女生的深造意向高于男生,可能是由于当下女性就业难,需要高学历或通过读研缓解就业压力。大四学生的深造意向反而要低于大二、大三的学生,这也表明了本科教育的大四“虚化”问题[18]。此外,学生的家庭收入对其深造意向没有显著影响,这说明对大部分学生而言,选择读研并不会增加其家庭经济负担,这也表明目前国内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较为完善。

2.3.4 稳定性 取精密度试验配制的样品溶液,放入样品盘后,按色谱方法,样品盘设置温度为15℃,于15 min、30 min、60 min、3 h、5 h、7 h测定峰面积,考察各目标物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各目标物峰面积并未明显减少,说明各目标物经强酸处理后,由于溶液中大部分酶被灭活,低温环境下溶液相对稳定。结果如图2所示。

本课题组开发的香辣香菇风味酱根据GB/T 20903-2007标准属于复合调味料项下的风味酱[5]。由于尚未制定相应的国家限量标准,因此参照NY/T 1886-2010《绿色食品复合调味料》中酸价、过氧化值、氨基酸态氮、Pb的限量标准[6],参照 Q/XXS 0003S-2017企业标准中的水分限量标准对香菇酱调味品进行质量检查[7]。此外,还根据国家食品测定标准对香菇酱中的灰分、pH、脂肪进行测定。

3) 教师教学实践。在深造意向研究上,多数研究从教师教学视角出发,但较少从学生学习视角出发。例如,有的研究关注到了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深造意愿的影响,认为3种教学实践对学位定向存在显著的影响。其中,师生互动影响最大,学术挑战其次,评价反馈最低[14]

1.2 学习参与

本研究将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参与上,分析其对学生深造意向的影响。学习参与(learning engagement)的概念由乔治·库(Kuh)明确提出,指学生在各项有效教育活动中所投入的精力与时间,以及学校对有效教育实践的支持[15]。研究选取学习参与角度,是因为诸多研究表明,学习参与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并且和学生学习意愿高度相关,且对学生学习有最直接的影响。比如国外研究中,阿斯汀的“参与理论”(Student involvement),学生只有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才能获得更好的成就[16]。有研究发现学习参与的各个维度对学生的学习收获都会产生积极影响[17]。学习参与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等各类研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本研究希望进一步探究各种学习参与对学生深造意向的影响。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数学素养”作为数学教育的价值之一被数学课程所重视,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也应该成为数学课堂的必要任务.为此,我们在开展数学活动时,必须以“数学素养”为目标,导引课堂的方向与目标.本文结合《几何图形》的教学实践,谈谈本人的思考.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学习参与由24个题项构成,测量被调查学生在这些题项上的参与频繁程度。问卷采用六分制量表,依次为“从不”“偶尔”“有时”“较多”“经常”和“总是”,从1~6顺序计分。结合研究需要,剔除了各个因子维度上负荷不高的选项,共选取了15题进行因子分析。这15题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57>0.7。统计结果显示,KMO统计量为0.864,Bartlett球形假设检验的统计量为21 617.887,df=105,p=0.000,说明数据样本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在经过最大方差正交旋转后,共提取出四个因子,对其做如下的命名。因子1课堂参与(包含题目1、2、3);因子2学习习惯(包含题目4、5、6、7);因子3同伴互动(包含题目8、9);因子4师生互动(包含题目10、11、12、13、14、15)。因子旋转后的矩阵见表1。

2 研究方法与设计

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南京大学SERU调查数据。SERU调查是由SERU国际联盟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发起的国际合作项目。该项目旨在以研究型大学为调查对象,比较不同大学本科生的学习经历。南京大学从2011年开始参与该项目。

2.2 调查对象

由表2可知,影响本科生深造意向的各个背景变量上,文理科、性别通过显著性检验,并与深造意向呈负相关关系,这表明理科生比文科生深造意向高,女生比男生高。其次,父母文化水平、年级、生源地这些背景变量上,其皆与深造意向呈正相关关系,其中父母文化水平影响最大。这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父母文化水平高(研究生及以上文凭)的学生深造意向比文化水平低的概率高317.9%,低年级深造意向比高年级深造意向高87.3%,城市学生深造概率比农村学生高45.5%。在加入了学习参与类型变量后,这样的特征仍非常显著,且除了生源地影响基本没有变化外,其他两者概率都有所增加。

2.3 研究设计

本研究主要运用描述性统计、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展开分析,以阿斯汀的“输入—环境—产出”模型(简称IEO模型)为分析框架,其中,输入变量为学生的背景变量和学生学习动机,环境变量为学生的学习参与,产出变量为深造意向。研究框架见图1,学生的背景特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深造意向,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参与从而影响学生的深造意向。

现如今,消费升级不断推动产业升级,消费者对安全、优质、品牌和特色猪肉产品更加青睐,消费越来越多样化。消费升级倒推产业升级,安全、健康、有特色的产品成为当前市场发展的方向,互联网巨头正是抓住这些消费变化,设计出通过互联网产生爆款的产品。智能化农业是一个很好的噱头或者好的商业模式,推出一个智慧养猪、“刷脸”的概念,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进来。互联网技术公司既赚到技术服务的钱,又赚到智能设备的钱,更在资本市场上斩获丰厚。加上各地脱贫攻坚中产业扶贫的主要模式之一是养殖业,互联网企业借此可以吸引国家政策资金进来,关键是投资养猪享受优惠税收政策,通过农业项目,互联网企业可以把主流业务税收或金融风险大大降低。

 

图1 本科生深造意向影响因素研究模型

3 数据分析与结果

3.1 学习参与因子分析

总体上看来,已有研究呈现以下几点特征:(1)研究大多集中于学生背景变量对学生深造意愿的影响;(2)在机构特征上,多数研究虽有针对不同院校类型做调查,但单独针对研究型大学的研究几乎没有,并且已有研究也很少涉及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样本;(3)虽然有研究关注到了学生学习领域,但作为与学生学习体验最直接的学习参与却得到较少的关注。

表1 最大方差正交旋转后的学习参与因子成份矩阵

  

因子课堂参与学习习惯同伴互动师生互动参加课堂讨论0.810在课堂上提出深刻的有见识的问题0.770将其他课程所学的概念或理念融入课堂讨论之中0.765完成课后布置的0.789做好课前准备0.770按时完成作业0.707不缺课0.664在课外和其他学生一起进行小组学习0.854在和其他学生一起学习时,帮他们更好地理解课程资料0.787除了课程学习外,还和教师共同进行研究活动0.769和教师通过电子邮件或面对面进行交流0.733需要时,寻求授课教师或助教的学术帮助0.740和授课教师在课后讨论课程问题和概念0.690参加了教师组织的小型学术研讨会0.623在课堂上或课间,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0.585解释的方差(%)16.87114.78210.53721.150积累解释的方差(%)15.51031.65342.19063.340整体的信度系数0.857

进一步将这四个因子进行K-Mean聚类分析,可以得到三个不同学习参与类型的学生群,分别命名为游离型、习惯导向型和互动参与型。每个类别在四个因子上的得分如图2所示。其中,游离型的学生在课堂参与、学习习惯、 同伴互动和师生互动这四个因子得分分别为-0.667、-0.785、-0.806和-0.701。这类学生各个因子的得分都是最低的,说明其学习状态较为游离,因此将这类学生命名为游离型。习惯导向型的学生在课堂参与、学习习惯、 同伴互动和师生互动这四个因子得分分别为-0.132、0.467、0.092和-0.096。这类学生明显地在学习习惯上得分最高,在其他三个因子上得分都较低,说明这类学生的学习习惯最好,因此将其命名为习惯导向型学生。互动参与型的学生在课堂参与、学习习惯、 同伴互动和师生互动这四个因子得分分别为1.200、0.210、0.963和1.173。这类学生在课堂参与、师生互动和同伴互动这些参与互动性质的学习参与因子上得分较高,而在学习习惯上得分较低,因此将这类学生命名为互动参与型。

 

图2 学习参与的聚类分析结果

3.2 二元logistics回归

本研究运用二元logistics回归的统计方法来分析三种不同学习参与类型的本科生在有无深造意向上的差别,并将学生的性别、年级、生源地、家庭背景和学科专业等个人背景变量作控制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回归结果见表2。其中文科类参照组为理科类,父母文化水平按照是否为研究生及以上文凭分组,不是研究生及以上文凭为参照组。较高收入参照组为较低收入,男性参照组为女性,非毕业年级参照组为毕业年级(大四),城市参照组为农村。在学习参与三种类型变量上,游离型为参照组。

表2 深造意向影响因素的二元logistics回归(N=3 927)

  

变量名称模型一模型二BExp(B)Sig.BExp(B)Sig.文科类-0.4960.6090.000-0.5690.5660.000父母文化水平1.4304.1790.0011.4084.0880.001较高收入0.2261.2530.0620.1761.1920.150男性-0.3090.7340.005-0.2570.7730.021非毕业年级0.6281.8730.0000.681.9740.000城市0.3751.4550.0020.3751.4540.002习惯导向型0.6491.9130.000互动参与型0.8052.2360.000常量1.7125.5380.0001.2673.5490.000

本研究采用普查的方式,用网络问卷对南京大学所有在校的大二、大三和大四学生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样本3 556份,男生1 867人,女生1 689人。

在学习参与的类型上,习惯导向型和互动参与型皆通过显著性检验,且与深造意向呈正相关关系,这表明这两种类型的学生都比游离型学生更具深造意向。其中互动参与型的学生选择深造的概率更大,比游离型学生高123.6%,习惯导向型学生比游离型学生高91.3%。这表明互动参与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都对学生选择深造有积极意义。

3.3 讨论

邢先生1935年出生于海南岛乐东县黄流镇,17岁中师结业考入华中师范学院中文专修科,因成绩优良结业后留在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教研室工作。因路途遥远,加之经济困难的缘由,他出岛32年后才第一次回到故乡。这32年间,邢先生完全靠家书与父亲等亲人交流。这部书收录邢福义先生自1955年至1991年寄给父亲的信件,时间跨度37年。鸿雁传书,向父亲报告学习进展、工作情况、个人思想、生活状况,倾吐对亲人与故乡的思念。全书反映了作者及其家人这一时期的人生历程和家庭变迁,展示了作者在语言学领域不断成长进步的学术生涯,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我们国家该时期的社会变革,表现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雨人生和家国情怀。

从表3可以看出,T3折合产量最高,为7 603.59 kg/hm2,其次 T2,为 7 567.04 kg/hm2,T1 为7 042.31 kg/hm2,T4 最低,为 3 306.15 kg/hm2。从产量的角度看,播种期应选择5月中旬—6月底较为理想。

第二,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本文得到了三种学习参与的类型:游离型、习惯导向型和互动参与型。其中习惯导向型尤为值得关注,它体现了中国学习者的特点,是中国独有的学习者类型。并且习惯导向型的学生有着较高的深造意向。这说明很多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中国学生,他们未必上课积极发言或课后热烈讨论,看起来没有浓厚深造意向,但实则不然。习惯导向型的学生有着较高的深造意向,这看似在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讨论中国学生的学习,一定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给中国学生带来的学习特质,这种学习特质就集中体现在学习习惯上。学习习惯在中国学生学习中的积极意义,已经被前人研究证实[19]。并且,中国学生普遍相信学习的成功不在于天赋智力,而在于后天的努力[20]。而后天的努力就体现在学习的勤勉——“学而时习”这类习惯养成的学习行为上。所以深造读书、获取硕博士这样的高学历,更多被认为需要通过勤奋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而不在于人自身的智力水平。

第三,互动参与型学生有着较高的深造意向,这背后则体现课堂参与、师生互动和同伴互动的积极作用。前人研究发现师生互动在深造意向上有积极作用,本文的发现也与其相似。无论对中国学生还是外国学生,多参与到课堂中,和教师、同学交流,参与到学术研讨和研究活动中,自然都会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学术界的渴望,增强学生的深造意向。

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受全球经济形势下滑影响,用人单位招聘职位逐渐减少。由于中国大学准入门槛的降低,每年的毕业生数量有增无减,就业情况就显得越发艰难。于是也就形成了现在普遍存在的难就业的问题,以及因为就业艰难而引发的就业焦虑等问题,而且这样的焦虑问题影响当代大学生的而健康成长、就业、以及职业规划,甚至给学生带来很多生活上的影响,我们不得不重视这一问题。本文就自我效能感的基本内涵以及其对就业焦虑等具体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

4 启示与建议

第一,关注学生背景特征对其深造意向的影响。首先,学生是否选择读研并不受其家庭经济情况影响,而是受到家庭文化背景,尤其是父母是否读过研这一因素影响。因此,要重视学生的家庭文化背景因素,让父母意识到家庭文化氛围对下一代成长的影响。其次,要理解文理科的学科差异对学生深造选择的影响,要按不同学科的特点去培养学生。再次,要关注深造选择上的性别差异,树立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和深造观。最后,要特别重视大四问题,丰富大四学生的学习经历。已有研究发现,在学习参与上的那些非游离型学生都有较高的深造意向。众所周知,目前国内的本科教育模式下的大四学生,基本处于游离状态,学习参与几乎为零。虽然大四是学生找工作的关键期,但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其不能以学生就业为培养目标,而应承担更高的培养责任。基于此,重视大四学生的学习游离问题,让那些选择深造的学生能保持学习热情,这是中国研究型大学需要正视的重要课题。

第二,关注习惯导向型学生,理解中国学习者。研究发现习惯导向型的学生,他们可能并没有积极地参与讨论,但他们却心怀对学术的渴望,对学术有着深深的期待和追求。这就需要教师关注并理解这类学生,善于挖掘这些学生内在的求知兴趣,努力调动他们的深层学习潜能。这类学生也有着浓厚的深造意向,需要教师引导并帮助他们,将深层学习融入到良好学习习惯中。

第三,提高互动参与质量,推动探究型参与。互动参与对培养学生深造意向具有积极作用,所以本科教育应重视并增加学生互动参与的机会,减少游离型学生。其次,要做到互动参与的质与量并行,增加探究式参与,有助于学生适应将来的深造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搜狐教育网.2017年考研报名人数破200万专硕报名明显增长[EB/OL].(2016-12-26)[2017-08-09].http://mt.sohu.com/20161226/n476957666.shtml.

[2] Pascarella E T,Wolniak G C,Pierson C T,etal.The role of ra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plans for a graduate degree[J].The 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2004,27(3):299-320.

[3] 李文静.研究生收费背景下大学生考研意向影响因素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6.

[4] Varhegyi M M, Jepsen D M.Undergraduate student aspirations, awareness and knowledge of postgraduate study options:a preliminary,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C]//Julia C,Denise J,Robyn J,etal.Paper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Employment Relations Association Conference.Bangkok:School of Management,Mahidol University,Bangkok 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ydney,2009:266-284.

[5] Cater D F.The impact of institutional choice and environments on African-American and White students′ degree expectations[J].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1999,40(1):17-41.

[6] 王帅,郭业才,范文波.研究生收费政策对大学生考研情况影响的调查研究[J].大学教育,2014(18):10-12.

[7] Bedard,Herman D A.Who goes to graduate/professional school? The importanceof econo-mic fluctuations, undergraduate field, and ability[J].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2008,27(2):197-210.

[8] 钟宇平,陆根书.社会资本因素对个体高等教育需求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6(1):39-47.

[9] Carter F D,Mandel M,Mation K I,The influence of on-campus,academic year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n STEM Ph.D.outcomes:Evidence from the Meyerhoff Scholarship Program[J].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2009,31(4):441-462.

[10] 左相,张艮霞,桂梓原,等.独立学院学生考研意向的调查与分析[J].科教导刊(下旬),2015(4):188-189.

[11] 张永.师范类本科生考研意向调查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24-127.

[12] 欧金丽,邱桂淑,潘浩津.影响大学生考研的因素分析——以广东省高校为例[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5):185-188.

[13] Allen,Zepeda. From baccalaureate to the professoriate: Cooperating to increase access to graduate education[J].New Direc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2007(138):75-82.

[14] Hanson J M,Paulsen M B,Pascarella E T.Understanding graduate school aspirations: the effect of good teaching practices[J].High Education,2016(71):735-752.

[15] Kuh G D.Assessing what really matters to student learning change inside the 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J].Change,2001,33(3):10-17.

[16] Austin A.Achieving education excellence: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priorities and practices in higher education[M].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85:58-59.

[17] 王纾.研究型大学学生学习性投入对学习收获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2009年“中国大学生学情调查”的数据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4):24-32.

[18] 龚放.大一和大四: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两个关键阶段[J].中国大学教学,2010(6):17-20.

[19] 吕林海,张红霞.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习参与的特征分析——基于12所中外研究型大学调查资料的比较[J].教育研究,2015(9):51-63.

[20] 李瑾.文化溯源:东方与西方的学习理念[M].张孝耘,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15-120.

 
吕文静,吕林海
《教学研究》 2018年第02期
《教学研究》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