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特色产业发展视角下贫困县经济发展路径选择——以河北省临城县为例

更新时间:2009-03-28

一、贫困县的基本特征

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特别划定了14个连片的特殊地带,贫困县总数为680个。总体来看,这些地区普遍具有自然条件较差、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缺乏主导产业等基本特征。

第一互联网+视域下为管理会计数据提供了更多来源。在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管理会计的资源信息的来源不仅仅是传统中的结构化的固定化的数据特点,而是能够从网页数据、音频视频数据等中发挥大数据技术,展开有效的采集挖掘,会计数据的来源由此转变为非结构性,数据资源更加丰富。

(一)自然条件恶劣

1.我国贫困县大都位于山区或高寒地区,地质地貌复杂,地理位置偏僻,自然灾害频繁,生存条件恶劣。

2.自然资源相对贫乏。从农业生产条件看,贫困县往往人均宜农耕地少,且土地状态较差,近五成人口平均可耕地面积不到1亩,且土地状态较差。除此之外,缺少农业发展必须的水资源,如西北干旱地区年降雨量稀少,一般在200~500毫米。

(二)基础设施落后

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基础设施是现代工农业建立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基础设施落后导致产业发展的交易成本增加。贫困县往往在基础设施方面存在较大不足,工业化、信息化程度低,财政部门资金有限,实力相对薄弱。根据财政部的统计数据,在全国范围内,至少有五成以上的县域需要国家的财政支持。资金缺乏使得基础设施建设很难提上日程,也使得贫困县域在招商引资方面缺少吸引力。

2.地处偏远,难以承接经济中心的辐射。贫困县普遍地处偏僻,通信以及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差,生产经营往往限于狭窄的范围内,难以接受发达地区的辐射。近年来,许多贫困县虽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但由于产业发展环境差,产业配套协作能力低,无法引入真正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部分贫困县不得不接受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产业,对当地的资源和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如河北省环京津贫困带虽然位于京津周边,但很难承接京津中心城市的产业扩散。相反,受“极化效应”影响,生产要素和企业外流现象突出,进一步削弱了产业的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主导产业

贫困县农业所占比例高,二三产业特别是能实现充分就业、带动农民致富的第三产业滞后。贫困县基本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而农业生产具有较长的生产周期,同时会受到自然条件的干扰以及疫病的影响,经营风险大,经济效益具有不确定性。主导产业是区域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对某一县域的经济整体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但贫困县普遍缺乏有特色的主导产业,这就使经济发展难以保证可持续性。

二、贫困县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贫困县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很多,既包括内部因素,也包括外部因素。除了自然条件恶劣之外,经济要素薄弱、体制创新滞后、观念落后、政府持功能弱化也是不能回避的问题。

(一)经济要素支撑薄弱

苏联的官僚主义是在斯大林时期的政治经济体制条件下形成和滋长起来的。当然不能说所有的各级领导人都变成了墨守成规的官僚主义者,但也应该看到,患有不同程度官僚主义习气的人,却是厚厚的一层。所以,戈尔巴乔夫执政以来,一再抨击官僚主义是有道理的,它确实成了阻碍机制的主要社会力量。

经济竞争力在于对生产要素的配置能力。贫困县由于自身要素积累能力薄弱,且在“极化”效应作用下,稀缺要素大量流向发达地区,普遍存在要素支撑薄弱、投入能力低下等问题。

只有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学生“走出去”时才能更好地适应合作院校的学习和生活,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是促进世界各国文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彼此了解的重要方式。

1.自我积累能力较低。由于贫困和农业的弱质性,导致贫困县自我积累能力差,财政入不敷出或基本属于“吃饭财政”,难以靠自身积累扩大生产或引进项目。由于缺少抵押担保物,银行出于自身的风险考虑,很难将贷款投向贫困地区,企业面临融资难题。

3.规范化管理。最初核桃产业的发展表现为自发种植,管理也比较粗放,而目前已培育了自己的龙头企业,建立了专业协会,培育优质苗木品种,制定行业技术标准,建立科技支撑体系,实现规划、管理、品牌、技术、销售多方面的规范化发展,果实品质、产品销售也有了保障。

2.重农轻商的观念。中国的传统文化普遍重农轻商,贫困地区受传统思想影响较大,再加上难以受到市场经济的辐射,对于市场的认知和了解相对较少,缺乏对市场经济的驾驭能力,丧失了很多产业发展和产业创新的机会。

(二)市场化水平滞后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的市场化水平和产业的竞争能力存在直接的关联。因此,为了有效提升发展能力和竞争实力,必须打破原有的封闭状态,加强市场联系,提高市场参与度。但是由于贫困县地处边远、闭塞,在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相对迟缓,很可能会被市场“边缘化”。

1.市场主体先天不足,发育迟缓。贫困县劳动人口普遍文化素养较低,对市场缺少必要的认知。中小企业由于条件的制约,发展迟缓,县域缺乏骨干企业,同时由于经营分散,缺少专业化和组织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难具备优势。

引理3若f(z是)非常数亚纯函数,其级ρf<+∞,那么对于∀ε>0,存在E⊂(1,+∞,)使得E的对数测度有穷(即,且〔10-11〕

2.市场容量狭小。由于交通不便、运输条件差等原因,贫困县开拓外部市场极为困难,商品交换的主要形式是流动性集市,自给自足的传统产业方式沿用至今,许多地区商品交易规模小、数量少。而由于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低下,市场容量也很有限。

3.市场化程度偏低。贫困地区大都位于中西部地区,恶劣的地理环境使其成为市场化改革的滞后区。面对已经发育的市场环境和强大的竞争对手,常常处于束手无策的境地。区域之间经济市场化程度的较大差异,直接加剧了区域竞争力特别是产业竞争力的差距。

(三)传统观念的束缚

2.链条化发展。从最初的直接卖核桃,到现在研发、养殖、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绿岭公司系当地最大的龙头企业,在其带领下,投资2.4亿元的综合深加工项目已经建成,全县近八成的核桃可就地加工转化。

2.人才流失严重,人力资源匮乏。在国家扶贫重点县,失学率、辍学率相对较高,劳动人口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素质偏低,高中以上和受过技能培训的劳动力比重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是一个因低教育水平而导致贫困,由贫困而导致教育投入低的恶性循环。

(四)政府财力有限,扶贫政策有待落实完善

1.建设资金短缺。贫困县的公共产品供给能力低下,财政收支普遍处于入不敷出状态,缺乏投入能力,同时上级政府的各项财政转移支付和扶贫资金投入有限。

HSI为衡量栖息地优劣的指标,在货位分配问题中,由存储效率优先原则和结构稳定性原则确定的HSI分别为:

2.支持贫困县产业发展的政策有待完善。自从扶贫政策实施以来,中央政府陆续采取了以工代赈、扶贫产业化、劳动力调整、小额放贷、生态移民等一系列扶贫开发措施,但是还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已经出台的政策也没有完全落实到位。

三、河北省临城县特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河北省临城县依托当地资源优势,经过充分调研,在脱贫项目选择上,首选了薄皮核桃产业。在县委县政府引导支持下,种植规模从小到大,产业链从短到长,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一)特色农业

1.规模化发展。薄皮核桃从最初的几个村引进种植,发展到目前全县8个乡镇大面积推广。目前全县有26万亩的薄皮核桃种植区,其中有经济产量的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量达3万吨,并建立了全国最大的核桃生产基地。

(77)中华细指苔 Kurzia sinensis G.C.Zhang,Bull. 熊源新等(2006);杨志平(2006)

1.观念落后。贫困地区由于地理偏远、信息闭塞,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的限制,人们的观念保守、封闭,接受新事物存在一定的障碍,害怕面对风险,固步自封,不肯接受变革,因而难以打破传统的生产方式。

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护理理念就是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让患者在舒适。优质的护理服务当中,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不良反应、并发症等,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加快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

4.品牌化发展。在临城核桃产业带动下,周边县域纷纷规划建设太行山地区核桃产业园区,并将其作为扶贫主导产业。同时,核桃已成为临城的一张名片,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中国优质薄皮核桃产业龙头县”“太行星火产业示范基地”“河北省农业科技园区和科技示范县”。

(二)特色旅游业

临城县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旅游区、中国核桃之乡、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6个品牌。境内的三峰山自然保护区是河北省第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临城县历史悠久,隋唐时期的邢瓷遗址和建于宋代的普利寺塔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三)特色工业发展

近几年,临城全面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抓招商、上项目、扩园区,推动经济发展由资源主导向多元带动、多极增长转变,进一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重点培育新型建材、机械制造、食品医药、高新技术四大产业,推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做大做强新型建材产业,引进了中联水泥等央企,整合传统水泥企业,成为华北地区优质水泥生产基地。鼓励引导水泵、石油管件等机械制造业深入对接科研院所,组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院士工作站,极大提升了企业的销售规模。积极发展食品医药产业,规划建设绿色食品产业园区,引导绿岭、绿蕾等企业新上核桃深加工项目。大力发展医药中间体、高附加值的成品药和营养保健品,打造绿色生物医药基地。同时,着力发展以新能源、新材料、循环利用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坚持把开发区作为新的经济增长极,按照“产业集群、布局优化”原则,加大道路、供排水、电力、管道天然气等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项目建设,启动孵化器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园区集聚能力。目前开发区入驻企业138家,税收占全县财政收入的85%以上,有力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四、促进贫困县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县级政府的职能

县级政府作为县域经济市场调控的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其职能,切实树立服务型政府的理念,遵循服务型政府的宗旨,认真谋划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制定一系列政策,为市场主体和对外开放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为市场经济保驾护航。

(二)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县域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该县的经济竞争力。围绕提升竞争力,必须发展龙头产业,培育一批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形成品牌。要以市场为重点,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逐步形成特色和优势支柱产业。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抓住行业龙头企业和企业规模,形成优势产业,实现错位发展。对于具有独特资源的县,要注重产业发展的深度,使其成为县域经济的独特品牌,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四化”同步发展

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县域企业为城镇化建设的主力,以外来投资为新增动力,形成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促进城镇化和农业化的协调发展,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

“集体情感只有固着于某种物质对象,它本身才能被意识到”。在灌溉分水的过程中其实是村民集体意识的加强与社会秩序巩固的一个过程,通过灌溉过程中村民自觉分配用水时间和用水量,慢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也是一种民间社会秩序,达成了某种共识和契约,形成了村民们之间的凝聚力。在此过程中,体现了村民们的集体意识和协作观念。孙澄在水文化的固守与变迁中写道,通过用水分配可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调整人与社会的关系,协调汉族与周边彝族、傣族的民族关系,维护和构建了区域内“和谐”取用水的公共关系和社会秩序”。芒沙村的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模式就是这种文化的真实写照。

(四)把握后发优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欠发达县域因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但可供利用的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因此,欠发达地区要要从县情出发,一要用好土地资源,为县域经济提供发展空间,深挖土地资源潜力,保障县域发展需求,要倡导集约用地,保障重点项目用地;二要发挥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三要发挥价值“洼地效应”,吸引外来投资。

(五)引入高科技企业,实现反梯度发展

要想突破欠发达地区发展的体制机制约束,必须进行技术创新,这也是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保障。发展县域经济,关键在于引进高新技术,推进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高科技企业投资大、占地少、效益好,有利于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同时还能带动现有企业的技术升级和改造,有利于提升县域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县域经济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克服照搬照抄式的引进,注意消化吸收所引进的技术,通过组合创新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发展的后劲。有效引进高科技企业也可以使县域经济摆脱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发展梯度,实现农业-服务业的反梯度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慧歆.加快推进西安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探析[J].新西部,2018,(2):24-25 .

[2]李建峰,王文轩,李倩.全域旅游助推县域经济发展路径研究—以河北省承德县为例[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73-74.

[3]李建新.新常态下河南县域经济增长路径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7,(30):9-10.

[4]寿怡君.新常态下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路径优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17):148-149.

[5]万屏.河口县县域经济发展路径选择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7,(4):20-21.

[6]倪锦丽.贫困县域经济发展矛盾及路径探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7,(4):253-256.

 
宋向党
《经济论坛》 2018年第04期
《经济论坛》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