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南宁市城市文脉传承问题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进入新时代,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认识到必须重视文化的价值,用创新的精神做好城市文脉的传承工作,才能更好地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形成与地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文化优势,实现新发展、新作为。

一、城市文脉传承的概念与特征

(一)城市文脉的概念

“文脉”属于语言学范畴,是指一种文化的脉络。在建筑和规划领域的“文脉主义”就属于现代建筑的一个流派,美国的建筑理论家文丘里、J·莫尔、R·斯特恩等就是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建筑形式必须依靠和植根于周围环境之中,才能引起对历史传统的联想,渲染建筑的地方感。他们主张从文脉中找到自己创作的灵感,将历史的片段、传统的语汇运用于建筑创作中,使建筑的传统与文化和当代社会有机结合,并为当代人所接受。

标准方面,因五味子、南五味子炮制饮片规格多,并且各地方饮片标准不完善,存在无标准或有标准而无检验项目的情况。另外,本次在国抽样品检验基础上对五味子标准的【鉴别】项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新建立的薄层鉴别法增加了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乙素为指标性成分,能有效区分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建议修订其薄层色谱鉴别项,提高五味子药材及饮片标准鉴别项目的专属性,从而可有效区分以南五味子冒充五味子的情况。

一座城市是有其自身文脉的,那么,什么是城市文脉?文脉是历史的、文化的实物表象及其产生并涵养的生态、环境、风貌等一脉相传的文化传统,凝聚了以往社会人们生产、生活的丰富信息,形成的文化记忆与文化传承,承载着人们的精神、灵魂、品质、审美、追求、习惯、价值取向等[1]。城市文脉是形成和积淀城市性格的文化基因,是一座城市的文明史,体现为这座城市的气质和精神,而承载这种气质和精神的物质载体则是文物和建筑。城市文脉主要有四个构成要素:自然环境、城市建筑环境、地域经济文化、技术。只有把握好对城市文脉各构成要素的内涵与特征的分析,才能客观阐述城市文脉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真正理解城市文脉的内涵。

(二)城市文脉传承延续的核心因素

城市文脉包含了一座城市历史上所有的人类活动对于当前城市生活和物质形态的影响,实际上就是人的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投影,是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通过城市中的人对环境的认知和经验的积累而产生的城市文化和场所精神[2]。西方的城市文脉分析法就是将场所系统作为城市空间的精髓,在研究过程中注重体现历史传统和地方感,把城市的地方文化背景作为城市设计的出发点。由此可见,对文脉和场所系统的研究是一脉相承的。城市的场所系统由场所构成,而时间、空间和人的要素,就是城市文脉传承延续的核心因素。而城市文脉传承内涵的延伸,则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着眼于文化传承。没有文脉的延续,文化就会变成无根的豆芽,无源的水塘,逐渐枯萎,逐渐消散,文化便没有存在的意义。文化传承并非留辫子、裹小脚,一味地生搬硬套,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文化传承既是一座城市的根,也是城市的基因,离开文化传承而谈文化创新,将失去文化根基,成为一条无根的豆芽菜。另一方面,文化的发展要体现时代精神,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因子,只有在传承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使其充满活力、历久弥新。对一座城市而言,城市文脉就是由城市过去的文化与现代的文化相承接代代延续而形成的,它是一座城市生命力的体现,只有形成了自己的文脉,并得到传承延续,这个城市的功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方可持续发展[3]。城市文脉的意义,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就是体现这座城市独一无二、卓尔不群的气质和精神。

二、南宁市城市文脉的内涵

(一)南宁市城市文脉的时空分析

本研究选取问卷调研方式来进行实证数据收集。选取调研对象时考虑两个方面:①熟悉网络购物,对医药产品有一定需求的中青年人;②考虑到调研的困难程度,将调研对象的选择条件放宽至有类似B2C网站购物经验,并浏览过医药B2C网站的人。针对影响医药B2C平台顾客忠诚度的三大方面、多种可能因素的问题,本文参考已有优秀问项[20-27]并进行充分优化,设计如下问卷,见表1、表2、表3。

2.南宁市有深厚的人文历史及民族特色文化底蕴。邕州知州苏缄殉难遗址、秦观淮海书院旧址、上林智城城址等文物史迹彰显出了南宁市深厚的人文历史文化底蕴。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壮族人民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留下大量风情浓郁的民族、民俗文化,如顶蛳山贝丘遗址、大明山骆越文化及龙母文化发源地、“那”(稻作)文化、“三月三”歌圩文化、饮食文化、节日文化、民间文学、传统工艺(刺绣、壮锦、扎染和蜡染服饰),等等。这些风情浓郁的民族、民俗传统文化至今还保留着旺盛的生命力,是南宁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

3.南宁市是中国西南极具魅力的开放新兴之城。改革开放以来,南宁市的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以年均10%以上的经济速度递增,经济实力和城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4年,南宁市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的永久举办地,成为促进中国—东盟合作和践行中国国家战略的新舞台,朝着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强支撑带动作用的首府城市、具有浓郁壮乡特色和亚热带风情的生态宜居城市“四个城市”方向迈进。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南宁市在新时期发展中成为中国西南一个极具魅力的开放新兴之城。

(二)南宁市城市文脉的地域空间探析

1.南宁市的地域空间分析。南宁古城,最早位于邕江南岸平南村雷庙,后迁到北岸凌铁村一带。历经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扩建,至民国年间,南宁城区向东延伸到葛麻村,向南伸展到凌铁村、津头村、亭子圩,向西伸展到大坑口、秀田村,向北延伸到大王坟、金牛桥一带。抗战胜利后,市区范围进一步扩大,南面由津头、凌铁村延伸到邕江南岸的亭子、白沙、淡村一带。新中国成立后,南宁城区向四周扩展,横跨邕江南岸,扩到淡村、那洪、白沙一带,东扩到长堽岭、埌边一带,西扩到上饶村、西乡塘一带,北扩到北湖村、苏卢村一带,城区范围扩大。21世纪以来,南宁市深入实施以邕江为轴线,西建东扩,完善江北,提升江南,重点向南的城市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五象新区开发建设,全面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进一步优化提升中心城市品质,进一步改造提升江北老城区,加快配套完善江南片区综合服务功能,着力完善西部片区综合服务、教育研发、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休闲等城市功能,加快推进东部片区及六景、伶俐片区开发建设,拓展发展空间,优化城市布局,实现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从城区面积来看,2016年,南宁市的城市建成城区面积已达372平方公里,是1949年建成城区面积4.5平方公里的82.7倍,是1990年建成城区面积70平方公里的5.3倍。可以看出,南宁市的城市文脉空间,随着社会的变迁及城市形态的变化,不断发生着外延的拓展和内涵的延伸。

2.南宁市的城市建筑环境探析。从南宁市城区扩展的历史可以知道,传统建筑主要分布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旧城区,这些旧城区的传统建筑与南宁古城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也是南宁古城文化演变的“活化石”。目前,建于百年前的连片相对完整的岭南骑楼建筑主要集中在兴宁路、民生路、解放路、金狮巷和银狮巷,是传承南宁传统建筑文化和反映老南宁历史文脉的重要街区。2016年4月出台的《南宁市历史建筑保护总体规划》,遴选出一批历史建筑,主要包括有:扬美古建筑群、三江坡古建筑群、南棉大屋、黄奇观进士屋、富德杨氏民居、解放路骑楼建筑、蒲庙胜利街骑楼建筑、广西民族大学办公楼、广西大学礼堂等。这些历史建筑都是南宁市城市文脉发展的见证。新中国成立后,南宁市才真正开始现代城市建设,有了现代建筑。最主要的标志就是江南、北湖、西郊工业区规划的编制实施和仓储布局规划,出现了一批具有苏联建筑艺术风格的标志性建筑,如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楼、邕江大桥、广西展览馆、南宁百货大楼等。进入21世纪后,南宁市的经济社会更是高速发展,现代建筑的建设规模、标准、水平更是上了一个新台阶。现代建筑的发展是南宁市城市文脉传承发展创新的有力见证。

患者女性,59岁,因发现左下腹包块1年余来诊。右下腹触及肿块,大小约12cm×8cm×3cm,质硬,活动度差,边界清,无压痛,无腹痛、腹胀、腹泻、便血等症状。病程中包块无明显增大。患者自起病来,精神、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三)南宁市城市文脉中的地域经济文化因素探析

因此,南宁市在发展过程中,既要保护好相关的古建筑、文物古迹,对城区内古建筑、文物古迹、历史街区等重要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技术修复与划界保护[9],在适度原则下给予合理开发利用、弘扬和再造,并融入时代、地域与民族特色,最终形成城市文脉与人延续共生、互为促进的良性循环。如南宁旧城区的许多老建筑、老宅区、老广场等,对于连贯城市文脉来说,都是需要加强传承保护的,应该采取更好的保护办法让历史脉络得以延续、传承和发扬。

2.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进入新阶段。2017年,南宁市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全部工业总产值均突破4000亿元,分别增长8%、12%和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000亿元,增长11%;财政收入687.98亿元;外贸进出口总值584.79亿元,增长40.5%,成为全国外贸百强城市数据来源:《聚焦南宁两会·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昨日开幕》,《南宁晚报》,2018年1月14日,第2版。。南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入快速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同时,南宁市文化产业也发展较快,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正成为南宁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增长点。2010—2014年,南宁市文化产业年增加值从59.29亿元增加到约120亿元,占广西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的1/3左右,总量和比重位居广西首位;共有各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65家,拥有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数量位居全区首位;通过重点建设多功能综合产业基地,促进了南宁市文化产业增量提质;突出产业品牌建设,强化“南宁制造”印记;产业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总之,南宁市的城市文脉内涵可以用“四个城”来概括:古城、壮乡城、西南极具魅力的开放新兴之城、生态宜居之城。古城,即南宁市有深厚的人文历史及民族特色文化底蕴。壮乡城,即南宁市是以壮族为主体民族的城市,壮族人口421.4万人,占总人口的55.78%。西南极具魅力的开放新兴之城,即南宁市的对外开放开发步伐不断加快、城市框架不断拉大、不断打造新的城市品牌形象:“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永久举办地、“南宁渠道”、“绿城”、“能帮就帮、 敢做善成”的南宁人精神等。生态宜居之城,即南宁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联合国人居奖”城市、“中华宝钢环境奖”、“国家节水型城市”、中国“养生休闲之都”、“2015中国十大幸福城市”、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等称号,这些是对南宁市人居环境建设、服务行业质量的认可。

1926年,毛姆在法国的费拉角买下了心爱的房子——玛莱斯科别墅,在此度过了39年时光。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毛姆有如神助毫发无伤,他写的戏剧继续在英美乃至全球范围上演,当时《大都会》等杂志给他的短篇小说开出一字一美元(相当于今天的二十美元左右)的稿酬,近乎天文数字。

三、南宁市城市文脉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一)居民城市文脉传承的意识薄弱

历史文脉关乎城市品性的提振与城市文脉的延续传承。如果历史文化传承缺失,就会造成城市文化底蕴薄弱,历史记忆与集体记忆缺失,影响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有关调查显示,南宁市居民对南宁市的历史文脉的认知普遍欠缺[7],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城市居民对城市融入的缺失。一座城市的品性受到城市自然环境、建筑设施的影响,但最主要的是取决于城市居民及其文化传统。只有城市的基本品性得到延续,才会形成城市的传统和文脉。城市文脉既包括城市的基础设施、历史古迹、文物遗址等,更包括一代代城市人的文化和智慧的结晶,是城市记忆与人地关系的经验[8]

(二)一些公共空间结构不合理,品质有待提升

此外,公共空间作为城市文化的承载空间容器,担负着涵养城市人文精神的重要责任。目前,南宁市的大部分公共空间没有较好的规划。通过浮雕、建筑来刻画城市内涵,却缺乏整体性、深刻性与关联性,离城市文脉结构建构还有较大差距[6]。同时,商业化倾向日渐显现,许多公共空间有被挤占的危险。公共空间作为城市文脉构成中的一部分,需要有关部门在资源分配中对其作出合理的安排。

1.南宁市的建制特点。从东晋建制到2017年,南宁市已有1699年的历史。秦隶属桂林郡,汉初隶属南越国,西汉隶属郁林郡领方县,三国为吴辖地,隶属郁林郡临浦县(临浦县为领方县改名)管辖,一直延续到西晋。东晋大兴元年,从郁林郡分晋兴郡,治所晋兴(即今南宁),标志着南宁成为桂西南地区行政中心的开始。唐朝贞观年间,设邕州都督府,南宁的简称“邕”由此而来。元朝泰定元年,邕州路改名为南宁路,取南疆安宁之意,即取名“南宁”的缘由。南宁的建制特点主要有三个:一是自独立建制以来,一直为地方的政治中心、军事中心;二是历史上多次更名,共易名八次,现代取名“南宁”;三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南宁的境域范围变化较大。

公共空间是城市文脉传承创新中的节点,与城市地标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南宁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广场硬件设施不足、文化氛围不浓郁等问题。尤其是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往往是牺牲公共空间而让利于商业利益,公共空间存在着数量偏少、中小型社区广场设置不足、分布不合理、远离居民区等问题。

(三)历史文脉断裂,缺乏地方特色

据调查,居民对城市公共空间表达利益诉求的意识比较弱,对城市文脉传承方面的意识更是薄弱,缺乏相应的诉求,表现在城市空间中就是公共空间的缺乏,这也是在许多旧城改造中,原住居民更多地让利于开发商的原因。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居民传统的观念已经发生变化,但文化转变是需要时间的,也是需要去培育的。随着社会转型的进一步加速和加深,居民对文化传承、对文化多样性、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利益诉求,都将面临更多的改变[5]。诚然,居民对城市文脉传承创新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也是在城市文脉传承保护创新中需要继续改进的人的因素。

1.城际区域交通便捷。南宁拥有沿江、近海、临边的区位优势,较为完善的公路、铁路、民航、水路立体交通网络已初步建成,形成了“一环五射二横一纵”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建成了覆盖东盟和国内主要城市的“东盟通”和“省会通”航线网络格局,基本建设形成以南宁为中心的“12310”(即通达南宁周边城市仅需1小时,通达全区设区市仅需2小时,通达周边省会城市仅需3小时,通达国内主要中心城市仅需10小时)的高铁经济圈。2016年南宁进入地铁时代,这是广西开通地铁的首座城市,也是全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开通地铁的首个城市。南宁港2000吨级货船直达粤港澳,成为西江黄金水道重要港口。便捷的交通优势,大大缩短了南宁与国内外城市的时空距离,方便了人员往来,使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更加强劲。

除此之外,在针对城乡进行规划的时候,要对整个规划流程进行相对应的优化和完善。在具体优化措施落实的时候,要从多个角度出发,这样能够保证优化的效果,比如在针对整个审批流程进行优化时,要尽可能保证整个程序在实施过程中具有透明化特征。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引导居民主动的参与到城乡的日常规划和具体建设当中,在保证遵循以人为本基本原则的同时,还要适当增加对环境的整个影响评价功能,这样才能够在实践中对城乡规划问题起到良好的控制性作用[3]。

四、南宁市城市文脉传承创新的路径建议

(一)加强对工业历史建筑保护及升华,留下城市工业记忆

工业历史建筑既是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工业文明的重要见证者,也是塑造城市特色的有效物质媒介。从南宁市城区发展的历史脉络可知,南宁市有大量计划经济特定环境下形成、可以代表地方文脉和集体记忆的物质形态以及代表共同体情感的企业单位大院。这些大院正逐渐被搬迁、废弃、拆除,慢慢地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作为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特殊产物,在南宁的工业发展中,一些过去有名的企业单位,如南宁机械厂、南宁电风扇总厂、南宁造皂厂、南宁自行车总厂、南宁味精厂、南宁电线电缆厂等在南宁经济发展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在行业内部都曾经是有影响力的。这些企业单位都有与之对应的物质空间载体,其中单位“大院”则是最常见的空间形式,包含生产、办公、生活、附属设施等各类建筑,有的企业单位就是一个浓缩型的小社会,成为当时南宁市城市空间的重要构成要素和特色风貌“斑块”。随着南宁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工业在城市核心地带的地位日渐衰退,这些旧企业单位或因各种原因正被搬迁、拆除、荒废等,从而使众多曾拥有高耸的烟囱、闲置的仓库、生锈的管道的工业建筑,在地价不断上涨的城市区域,成为旧城改造的“香饽饽”,使得南宁的工业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历尽艰辛。但这些老旧建筑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发展,南宁市之所以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计划经济时代建设布局的那些工业企业单位贡献巨大,是南宁市重要的城市工业记忆,是城市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保护重视和传承。

中岳嵩山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因禅宗祖庭、道教洞天、儒学圣地、天地之中、五世同堂齐聚,形成以儒、释、道为文化核心,以宗教、武术、历史遗迹、地质山水和文化创意项目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产业体系。有学者提出登封市典型的旅游文化产业群[5]。

在现代社会,品牌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整体实力的一个关键表征。Smith(2012)的研究发现,人们对一家公司的认知42%来自于他们对公司社会责任投入的感知(Won-Moo Hur&Kim,2014)。可见,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品牌形象之间存在着重要联系。

(二)在街区改造中融入文化多样性,为文脉传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近年来,南宁市在旧城改造中,将一些市街广场改造成大型购物场所,一些旧城街区原有的本土历史、集体记忆、传统习俗也经过美感化、符号化改造后,摇身一变成为了休闲娱乐产业的“文化街区”,挤压圈占了过去的传统街区、单位文化的公共空间。以往供市民生活娱乐的小巷街区也被改造为商业气息更浓厚的现代街区,缺少了原有的本土记忆和传统文化,文化符号显得更为单一。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城市文脉更多体现的是文化多样性,这就需要南宁市相关部门在进行旧城改造的同时,要考虑到传统文化、本土习俗的留存问题,而不是单一的商业文化,为城市文脉传承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打造开发商与原住民共享的公共空间,留下共享和谐的社区记忆

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指出,城市化的不断扩张加快了城市的空间变异。商业是逐利的,在城市的旧城改造开发中,开发商为了获取商业利益,就必然会以商品化和货币化的形式持续圈占公共空间[10]。在南宁市的旧城改造过程中,随着被改造地区的房地产价格上升,原住民常常会因为房价的上涨而被迫离开,如原北大路片区、北湖路片区的旧城改造。这不仅剥夺了原住民共享公共空间的权利,公共空间本身也被进一步破坏。根据凯文·林奇的城市五要素理论,公共空间作为城市节点与地标同样发挥着城市文脉传承的重要作用[11]。这就要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公共空间的打造中,要更好地处理开发商与原住民的关系。这就需要南宁市有关部门在制定城市化相应政策过程中,要树立打造开发商与原住民共享公共空间理念,要留下共享和谐的社区记忆,这也是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中“共享”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

(四)把握新老城区职住分离带来的文化延续,创新机遇塑造南宁城市多元化文化形象

大城市尤其是都市圈的形成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元的就业机会,这也是大城市具备更大吸引力的魅力所在。南宁市正朝着北部湾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大都市圈方向发展,由于人口扩张与就业扩张的不一致,使居民居住地和工作地的距离持续拉大,现在的职住分离现象(就业和居住的空间分离)越来越普遍。许多经济学者认为职住分离是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的,职住分离可以使地方产业有效地集中,并享受集聚经济优势,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12]。随着城市居民生活的日益多元化,在选择家庭居住地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就业可达性之外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学校、医院、公园、商业中心等。而现实中就业的空间与这些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往往是不吻合的,这就导致许多家庭选择职住分离,以实现其综合效用最大化的目标[13]

职住分离的新老城区城市交通建设会给南宁市城市文脉的传承创新带来新的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机遇。南宁市在进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应与城市的文化遗产保护、历史街区、传统民居更新等结合进行,并对文化基础设施在空间上的布局进行有效组合,使得点、线、面的结合更趋于合理,不断强化不同区域的文化核心,并形成多样性文化,进而塑造南宁市城市的多元化文化形象。

五、结 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14],“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城市历史文脉”[15],“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16]。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提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保护古遗址、古建筑、近现代历史建筑,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展现城市风貌。”[17]

因此,城市文脉的传承必须贯彻这些指导思想、理念,通过文脉的延续、创新和保护三方面来实现城市文脉的传承,进而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南宁市在文脉的延续上,要不仅限于城市面貌和建筑景观,还要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制度,在民风民俗和节事、节庆活动等日常生活中,通过让参与者回忆追寻城市记忆,并产生一种情感联结和文化认同,以满足城市居民的情感归属。在城市文脉的传承中,只有满足了现代人们功能性和情感性的需要,才能得以延续。在文脉的升华上,通过对工业景观进行修复,将一些废弃(闲置)的工业设施开发再利用,使工业文化得以保留和继承,工业历史建筑(遗产)得以保护,使工业历史建筑(遗址)被赋予新的休闲、居住、旅游等社会功能,为城市创造新的文化标识,使原有的城市文脉得以升华并传承创新发展。在城市文脉的保护上,既要保护过去的历史建筑、节事、节庆活动,也要通过这一过程将利益相关者团体联合起来,共同识别和记录有形的和无形的文化遗产,使居民能够更好地寻找地方感和公民自豪感,让大家更懂得珍惜城市今天的文化价值,并通过文脉保护为城市未来的发展创造一种文化标识。

[参考文献]

[1][3]传承历史文脉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底[N].北京日报,2014-05-05.

[2]张凯.城市滨水区文脉系统构建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8(7).

[4]马娟.论南宁市建设“民族文化强市”的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9).

[5]严送炜.历史街区改造项目的消费文化特性[J].城市建筑,2017(29).

[6][7][8][9][11]谭先第.南宁公共空间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广西师范学院,2015.

[10]何淼.城市更新中的文化策略与空间政治——基于J市N 街区的个案分析[J].文化研究,2017(8).

[12]管斌君,池方爱.基于再循环理念的城市与其工业遗产类历史建筑共生——以宁波渔轮厂旧址改造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7(5).

[13]郑思齐,徐杨菲,谷一桢.如何应对“职住分离”:“疏”还是“堵”? [J].学术月刊,2014(5).

[14]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2-24.

[15][16]习近平.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2-20.

[17]韦静.传承文脉 面向东盟 提升城市“精神气”[N].南宁日报,2016-03-22.

 
黄潇潇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8年第01期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