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复杂塑料包装箱熔接痕疵病分析及工艺改进

更新时间:2009-03-28

塑料由于本身特有的量轻质优、性能全面、资源丰富、节能省才、加工方便、一致性好、防水性强、可循环利用等特性,从过去只作为金属、玻璃、陶瓷、木材和纤维等材料的代用品,一跃成为现代生活和尖端工业不可缺少的材料,在炮弹行业应用广泛。北方华安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中大口径炮弹包装制造由木材加工技术改为塑料注塑成型技术[1—3]。因为个别部位熔接痕疵病问题,导致产品废品率上升。

1 熔接痕疵病的成型机理以及对熔接强度的影响

成型时熔料汇合处产生的细线被称做熔接痕,是注塑加工中常见的疵病,熔融塑料在型腔中遇到嵌件、孔洞、流速不连贯及冲模料流中断的区域时,会以多股形式汇合,而且由于熔体热量的散失,熔体会形成冷凝层,冷凝层起到阻止对方与自身融为一体的作用,因此两熔流不能完全融合而产生线状的熔接痕。熔接痕的严重程度直接影响包装箱熔接强度的大与小。变化的原因:料流在经过一段流程后,其温度有所降低,当两股料流汇合时,相互熔合性变差了;结晶性塑料在熔接处不能形成完全结晶[4—5];在两股料流间夹杂了气体或杂质,使接触面积减小,导致熔接强度下降。

由于塑料包装箱属于大型注塑件,内部结构复杂,加强筋较多,具体见图1。原材料采阻燃型改性高抗冲聚苯乙烯,流动性差,成型困难,个别部位熔接痕严重,具体见图2。

②州城即山阴县城,秦始皇改大越为山阴县,属会稽郡。南朝宋在会稽郡置东扬州,齐、梁、陈因裘,州治设在山阴县城,故山阴城也称州城。

在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无论是校级层面的,还是院级层面的,多是以精英型和特长型学生为主,积极主动参与的都是固定的一小部分人,其他同学的参与热情不高。一方面,这可能是由于宣传环节不是很顺畅,留有死角,很多同学不知晓;另一方面,可能是活动没有照顾到大多数同学,没能够从绝大多数学生的特点及成长规律出发,缺乏顶层设计和参与面的调研。

  

图1 产品三维Fig.1 3D drawing of product

  

图2 熔接痕Fig.2 Weld trace

2 熔接痕疵病的原因分析

2.1 浇注系统分析

在测试数据集上的分类正确率和RMSE如图2所示。图中K是表示待测试数据的最近邻数量,分别取5,10和 15。从图中可知,当 K=10时,其 RMSE和预测正确率明显高于 K=5时的性能;但相较于 K=10,K=15时的RMSE和正确率指标略有改进,但幅度不大。

排气问题是注塑模具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注塑中,若模具的排气不良,型腔内气体受压将产生很大的压力,阻止塑料熔体正常快速冲模,形成熔接痕。在注塑加工过程中,注塑模具中传出挤压气体的响声,在顶退过程中也有气体抱模强退的“啪啪”声音。通过分析可以得出注塑模具排气不良的结论。

根据熔接痕疵病的形成机理,对注塑模具浇注系统设计进行理论分析:浇注系统主要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穴等部分组成。浇注系统的设计对塑件质量影响很大,设计不当会导致熔接痕的注塑疵病。

  

图3 箱体料头位置Fig.3 Head position of box

对注塑模具浇口的设计进行反推发现,浇口设计确实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流道长短分布不均,熔融塑料在型腔中以多股形式汇合时,因汇合到达的时间不一致,而导致产生熔接痕[9—10]。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浇注系统设计不合理。

2.2 注塑模具排气系统分析

分流道的分布与型腔的布局有密切关系。型腔间距短,分流道短,对于薄壁的矩形塑件,应采用多点进料,这样可有利于消除或减小塑性变形。每一个新的注塑周期内,分支处各下游流道段内熔体的压力降相等,熔体可同时到达各支路末端(即同时冲模)[6—8]。通过产品的料头位置,具体见图3。

2.3 注塑模具冷却系统分析

基于阻燃性塑料流动性差的特点,依据上述分流道的设计原则。将现有注塑模具的分流道由原来的3点直线型改为6点米字形并均匀分布。具体见图4、图5。

3 工艺改进

3.1 增加排气铁

(3)若实际安全支出较计划安全成本节支,且安全保障实际水平大于等于计划水平,说明当前安全保障水平是因为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当月项目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可以考虑使用节支部分奖励相关人员。

2.由于企业投入研发费用须承担研发风险,因此建议企业在客观分析自身盈利及偿债能力的基础上,正确评估研发支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因决策失误而造成资金损失,甚至要利用将研发费用资本化来平滑企业利润。企业作为整个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致力于提升企业价值,避免弄虚作假,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向投资者及社会公众传递真实的企业信息,保证企业长足发展。

3.2 分流道的改进

冷却的目的,一是保证模具表面温度均匀,避免制品的变形,从而提高制品的质量;二是缩短注塑冷却时间,进而提高注塑成型的生产效率,即在一个注塑成型周期中,60%~80%的时间是冷却时间。在1500 mm×500 mm×400 mm的大型注塑模具定模上只有5组水道,而且还是普通冷却方式,显然会导致模具冷却不均[11]。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注塑模具冷却系统设计不合理。

常规的排气方式有以下几种:① 模具自然排气;② 排气塞排气;③ 排气槽排气;④ 利用分型面排气;⑤ 利用顶杆排气;⑥ 利用排气铁排气。

根据现有模具的实际情况,发现①、④、⑤三种方式已经应用,②、③两种排气方式相对而言,成本较高,改动较大。最合理的改进是:在产生熔接痕疵病的注塑模具的定模加排气铁[12—14]

  

图4 改进前分流道布置Fig.4 Front runner layout after improvement

  

图5 改进后分流道布置Fig.5 Rear runner layout after improvement

3.3 增加冷却水道组数

冷却不均容易产生熔接痕,而冷却均匀度和冷却水道的布置和组数有关。依据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并结合模具的实际情况,均匀增加5个冷却水道,解决冷却不均问题,以确保下箱体冷却更加均匀。

3.4 工艺参数优化改进

为了工艺参数更加匹配,并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下缩短生产周期。基于前3项工艺改进,依据冷却时间的设定原则,保证箱体脱模时不引起变形的最短时间,将箱体的注塑加工过程的冷却时间参数进行优化调整,将箱体的冷却时间由200~260 s改成140~180 s。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3.5 改进效果

用优化后的注塑模具在调整完冷却时间工艺参数的情况下,试制加工了100件产品。在顶退过程中已经听不到气体抱模强退的“啪啪”声音。检验人员对注塑件的外观质量进行 100%检测,只有一个废品,废品率为1%。由此可见,熔接痕疵病问题得以解决,使废品率明显降低,箱体生产效率提高23%。

3.6 工艺验证

通过高、低温跌落试验可以验证出塑料包装箱极限恶劣条件下的使用性能。依据产品图样要求,进行高、低跌落试验。分别选取两种不同面、角、棱进行两次跌落。通过工艺试验验证,工艺改进后加工的产品满足产品图样的相关要求,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工艺改进方法可行。高、低温跌落试验效果见图6。

  

图6 高、低温跌落试验效果Fig.6 Effect of free fall test at high and low temperature

4 结语

通过上述改进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了熔接痕的问题。将产品的废品率由 3%降低到 0.78%以下,生产效率提高大幅度提高,并且提高了产品的外观质量,保证了产品的使用性能,提高了顾客对产品的满意度,保证了公司军品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缩短了生产周期,也为今后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利霞, 王蓓, 申长雨. 工艺参数对注塑制品质量的影响研究[J].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3, 9(3): 62—66.WANG Li-xia, WANG Bei, SHEN Chang-yu. Influence of Processing Parameter on Quality of Plastic Injection Molded Parts[J].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Engineering Science), 2003, 9(3): 62—66.

[2]肖国华. 手机结构壳潜伏浇口转侧浇口浇注及模具结构设计[J]. 模具技术, 2014(1): 10—13.XIAO Guo-hua. Mould Structure Design for Cellphone Structure Shell with Feeding System Switching from Submarine Gate to Side Gate[J]. Die and Mould Technology, 2014(1): 10—13.

[3]尚广庆, 孙春华, 杨莉莉, 等. 基于逆向工程的注塑模具快速设计[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1(10): 226—227.SHANG Guang-qing, SUN Chun-hua, YANG Li-li, et al.Rapid Design of Injection Mold Based on Reverse Engineering[J]. Journal Article, 2011(10): 226—227.

[4]夏源, 李聪. 某汽车零件注塑模设计及成形过程 CAE分析[J]. 精密成形工程, 2012, 4(4): 64—65.XIA Yuan, LI Cong. Design of Injection Mould and Forming CAE Analysis for Automobile Part[J]. Journal of Netshape Forming Engineering, 2012, 4(4): 64—65.

[5]黄虹. 塑料成型加工与模具[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HUANG Hong. Plastic Molding Process and Mold[M].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2003.

[6]MOK C K, CHIN K S, HO J K L. An Interactive Knowledge-based CAD System for Mould Design in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es[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01, 8(1): 27—38.

[7]洪慎章. 典型塑料模具设计图集[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HONG Shen-zhang. Typical Plastic Mould Design Atlas[M]. Beijing: Mechanical Industry Press, 2009.

[8]WYNNE H, IRENE M. Current Research in the Conceptual Design of Mechanical Products[J]. Computer-Aided Design, 1998, 3(7): 377—389.

[9]魏峥, 赵世季, 孔建, 等. 汽车齿轮注塑模具的设计与研究[J]. 制造业自动化, 2014(3): 140—142.WEI Zheng, ZHAO Shi-ji, KONG Jian, et al. Design and Research on the Auto Gear of Injection Mould[J]. Manufacturing Automation, 2014(3): 140—142.

[10]CHIN K, SANG Wai, WONG T N. Knowledge-based Evaluation for the Conceptual[J]. Computer-Aided Design, 2003, 6(7): 12—22.

[11]冯刚, 张朝阁, 齐继宝, 等. 三种不同类型注塑模具的特点与发展现状[J]. 工程塑料应用, 2013(7): 110—114.FENG Gang, ZHANG Chao-ge, QI Ji-bao, et al.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lastics and Its Composite Material in Automobile[J]. Mechanical Research & Application, 2013(7): 110—114.

[12]王小明, 赵明娟, 陈炳辉, 等. Moldflow在注塑成型翘曲优化中的应用[J]. 塑料工业, 2011, 39(4): 49—51.WANG Xiao-ming, ZHAO Ming-juan, CHEN Bing-hui,et al. Application of Moldflow in Warp Optimization of the Injection Molding[J]. China Plastics Industry, 2011,39(4): 49—51.

[13]KOSZKUL J, NABIALEK J. Viscosity Models in Simulation of the Filling Stage of the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J].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2004, 157(51): 183—187.

[14]蔡建, 陈一农. 塑料在兵器包装上的应用[J]. 包装工程,2003, 24(5): 100—102.CAI Jian, CHEN Yi-nong. Application of Plastics in Weapon Packaging[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03, 24(5):100—102.

 
刘海艳,姜春茂,刘淑艳,张雷,孙丽华,王波,刘巍巍,姜华
《精密成形工程》 2018年第02期
《精密成形工程》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