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弟子规》“泛爱亲仁”的伦理意蕴*

更新时间:2009-03-28

《弟子规》是清代李毓秀撰写、贾存仁修订的一部旨在践行儒家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的开蒙读物,整个文本源自《论语·学而》第六章,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4-5依次论述了孝、悌、谨、信、爱、仁、文等德目问题。仁为全德之名,包括各种品德,同时,人的最高道德境界是仁、是至善。仁的外延德目中,爱人与仁最为相近,即所谓“仁者,爱人”。孝、悌、谨、信、爱、仁的这种递进关系,指向对象是由亲及疏的关系,“从‘亲亲’原则出发,以血缘宗法关系的‘孝梯’为核心,从以父母兄弟为同心圆的小圆心向外辐射爱人之心,把血亲之爱发散到一般的人际关系之中,形成一个大圆心,并展开普遍之爱。”[2]119-120对亲人的孝悌,拓展到社会生活中的待人接物、自我修养即为谨信,将爱人的范围与对象从亲亲拓展到泛爱,突破宗族领域而进入社会视野,这就是“泛爱众”,它与“仁”最为接近,但不是完全并列关系,是“仁”这一伦理精神的外化,“仁”是伦理实体,“泛爱众”是道德实践。讨论“亲仁”的内涵,辨明“泛爱众”的道德践行要求,并以“泛爱亲仁”精神观照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揭示泛爱亲仁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

首先我们想讨论的问题是:“泛爱众而亲仁”的含义,特别是“仁”,是指具体的“仁者”,还是抽象的伦理实体、至善的道德境界?

许慎《说文解字》注释“仁”为:親也。从人从二。忎,古文仁从千心。古文仁或从尸。

如鄰切【注】臣鉉等曰:仁者兼愛,故从二。[3]161(卷八上)“泛爱众,而亲仁”的教导对象是“弟子”,有关弟子的含义,一般有两种意义,第一,年纪幼小的人;第二,学生。通行的注释版本取第一种意义。[1]5最初由李毓秀撰写为《训蒙文》、后经贾存仁修订改称的《弟子规》即源于此,即对年纪幼小者启蒙养正之范本。但这一范本又具有普遍性,世间众生皆可从中获得启蒙与启发,正如《弟子规》第四章开篇所言“凡是人,皆须爱”,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亲相爱,是一种互相性的道德行为。那么爱的具体道德行为应该是什么?是忠恕,即从积极意义而言是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1]65;从消极方面而言是恕:“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1]166而忠恕最终都要具体落实于身体力行当中,因此在《弟子规》的“泛爱众”篇章中,积极意义的道德体现为“道人善、善相劝、恩欲报、慈而宽”等爱的具体道德行为规范。消极方面的道德体现为“勿自私、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同时最为重要的是“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的做人、做事之原则,这既是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解读,更是从相对角度对爱众提出具体道德行为要求。

“亲仁”,直译为亲近有仁德的人,但是有关亲仁之“仁”的涵义,需进一步商榷辨析。仁,除具有仁人、仁者的意义外,其蕴含的道德内含还具有“仁者爱人的道德情感,亲爱同情的人性根源,忠恕之道的行仁方式,克己复礼的实践规范,博施济众的奉献精神”。[4]230-238亲仁这一最终道德目标,更具有“至善”伦理精神的指向性,在《论语》中,能被孔子称为真正“仁人”、“仁者”的具体人物极为稀少。《弟子规》援引儒家这一认知而提出:“流俗众,仁者稀”。世俗之人众多,而能真正称为仁德贤者稀少。《论语》章句中,“仁”字共用105次,司马牛、孟武伯、樊迟、子贡、颜渊等都曾向孔子请教过关于“仁”的内涵是什么的问题,孔子的回答秉承其因材施教的原则,同时由于时间、场域、情景的不同,说法并非完全统一。他对颜渊说“克己复礼为仁”,对司马牛讲“仁者先难而后获”;对子张的回答却是“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对樊迟则概言“爱人”。《论语》中关于“仁”的解读,大部分为一种应然状态,达到“仁”的水平、“仁”的高度、“仁”的境界的显性道德要求。作为老师在解答学生疑问之时,孔子也从不轻易将“仁”许以某人,即便是对其得意弟子颜回的评价也是“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1]57老师十分严谨的界定,颜回之心可以在长时间内不离开仁德,其余的学生则只能在短时间内偶尔做到仁而已,说明在孔子心目中,弟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违仁”,已经是他很为满意的效果了。孔子一生都未给仁下过确切的定义,有关“仁”的诸多见解无不是在因人而异、因时而答中的睿智回应,因此,“仁”更贴近抽象的伦理实体、至善的道德境界这一层面的理解,即便是“仁者”,也是指代具有仁德、能够在某些方面可以称为仁的人。当然也不可否认,《弟子规》作为一种面向学生、年轻人的守则,将“亲仁”理解为亲近生活中能够践行仁德的人,可能更加易于理解与实践,但也不可否认,“仁”确是儒家道德的全德之称和最高境界,因此,“亲仁”也可以抽象的理解为向这种伦理实体、最高境界不断努力,这样才会为道德实践定下一个更高的目标。那么,这种全善、全德之“仁”如何接近?即需要道德践行,即“泛爱众”的具体道德要求与实际道德行动。

通过怎样的具体德目与道德行为实践来实现泛爱众、进而达到亲仁的目标?《弟子规》第四章以228个字、八小节论述“泛爱众”的具体道德行为规范,实际是自我道德修养的外化,后两节演绎“亲仁”的道德目的——趋善避恶。编著者具体化泛爱众的道德实践要求,最终是希望实现“德进”“过少”的亲仁效果。“泛爱众”的直接诠释即博爱大众,但儒家的爱众又是具有层次性的,亲亲——仁民——爱物,是力主用仁的方法对待一切人,建立起普遍之爱的关系。

分析方法则是将不同鱼粉产品的质量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总结鱼粉质量评价指标的变化规律、探讨适宜的评价指标种类和指标值,以及筛选判定不同鱼粉产品类型的有效指标等为主要目标和分析方向。旨在探讨判定鱼粉真实质量水平和质量状态的有效指标筛选和合适的指标值。

“凡是人,皆需爱”。人的道德与行为原初性的情感根源是爱,有无爱心,是一个人心性善恶好坏的最根本的标志之一。让世界充满爱,一直是人类各个时期的理想,更为思想家们所期盼。如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1]125天地之间同类之爱即如此,“有血气之属必有知,有知之属莫不知爱其类。”[5]778

此外,谷祺教授还曾于1992~1993年在《辽宁财会》连续发表了十几篇有关资产评估的学术论文,对资产评估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系统论述,并就其中的一些核心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对于完善资产评估学的学科体系做出了积极、有益的贡献。

评价一个人应重视什么?评价标准是外表还是内在?《弟子规》给出内在德行和外在容貌的关系:“名自高”、“望自大”是“行高”、“才大”等有德之人的自然所得,正如荀子所言:“形不胜心,心不胜术。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6]53所谓相由心生、德由心生,爱人与得人爱是一个双向的道德互动机制。自小养成谦逊的品质,不以言词惊人,有才自得人钦佩。

2.2.3 给药途径不适宜 常见的不适宜用药途径如:应皮下注射的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却采用肌肉注射;应肌肉注射的氟维司群注射液却采用皮下注射;应静脉推注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奥克)却采用静脉滴注。

仁爱之心必须体现在人际交往中,那么在与人交往中,应当以怎样的心态和态度面对他人?《弟子规》中,“勿”、“莫”等否定字出现的最为频繁,作为一部规定弟子道德行为规范的著作,应当做什么是一个道德维度,强调道德践行,而不应当做什么是更为深刻的从另一个道德维度来告知弟子哪些行为不道德,更应警醒诫勉。是常人,难免会有行为上的瑕疵与错误,但在具体日常生活、待人接物、道德修养中,瑕疵与错误并非犯错的理由,而是应当时刻警戒自己、努力避免、而且可以避免的不道德行为,如“揭人短、说人私、自私、轻訾、谄富、骄贫、厌故、喜新、事搅、话扰”,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在于这些普通的道德行为规范中显现出来,再具体到一对一的道德实践中,如何表现爱,即要落实具体的道德规范。这些规范对具体的行为具有约束力,同时,从具体执行、操作上而言更加具体:“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7]226-227这是从“短”、“私”的角度讨论与他人相处之则,接下来则深度考量善和恶的道德维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设计的制度是通过资本管制维持汇率的稳定,而成员国货币的官方汇率的比价通过美元和黄金挂钩、其他国际货币盯住美元的方式来确定,即通过官方的货币政策干预恢复了国际金本位制度。因此,在对待国际金本位的态度上,布雷顿森林体系与自由主义的国际金融秩序并没有明显的区别。较为重要的是,在管制了源于利差套利的国际资本流动之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国际货币主要承担的职能转变为国际贸易的交易媒介和流通手段,这实际上将国际货币的职能置于古典经济学货币理论的框架中,而不是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

最后,“泛爱亲仁”激发人性向善。从道德实践维度看,现实的社会状态是从善比从恶难,从恶比从善容易,常人道德意志力较为薄弱,从善需要意志努力,稍有松懈就会发生偶然的恶行为,《弟子规》“泛爱众,而亲仁”所提出的具体道德行为要求、大部分伦常规范,如“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以及莫揭人短、莫说人私、道人之善等,所予以警醒世人的正是要抑制小恶,从遏制小恶开始,逐步养成大善、仁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于现代社会的人文修养、道德历练仍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作为社会交往中的人,爱的德目是古今中外共同具有的道德观念,现代社会的精神价值构建中,仍然延续着中国源远流长的礼治道德教化,以深厚的传统道德伦理来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激发人性向善,弥补与修正社会法制逐步完善中显现的缺失与不足。

以道德行为“道人善”与不道德行为“扬人恶”两个相对立的行为评价劝勉弟子扬善抑恶,《弟子规》言:“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7]227人与人之间“仁爱”之意的显发,是泛爱众具体道德行为与情感的并行,人与亲人、人与社会生活中的同类大体总是出于“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中的全部道德情感或者某一种道德情感之中,当看到自己的同类遭遇不幸,会自然生出“恻隐之心”,而当同类犯下错误、有违“仁爱”、迷失本性之时,也会有“羞恶之心、是非之心”的产生,即:“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7]227这并非单纯的道德说教,而是针对学生们在践行道德规则的时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道德涵养之外在具体表现,不是刻意的教条行动,而是自然的人之为人的道德践行。

上文所述《弟子规》中泛爱、亲仁所表述的具体美德价值合理性毋庸置疑,而如何继承、发扬运用于现代价值之中,是需要反思的问题。

[1]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对于公路施工中,需要采用不同的机械设备,若采用相同功能的机械设备,应该考虑不同的品牌,可以采用招投标的方案进行采购,对机械设备的性能和价格进行对比分析,最后确定适合该项目的最优方案。

过程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从动机的产生到采取具体行动的心理过程,主要包括弗罗姆的“期望理论”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等。

这世上最痛苦的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就今天早上,就你们五连的阵地,又牺牲了这么多兄弟,又有多少父母将要伤痛至死。狗日的鬼子,你让多少中国人妻离子散,又让多少人子人父不能尽忠尽孝。你,孔志浩,就算代替我们全师官兵,为我们的父母奔一次丧,尽一次孝。

《弟子规》这一章的最后,撰写者从“能亲仁”、“不亲仁”两种截然相反的行为结果分析表述了“亲仁”的道德效果“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与“不亲仁”的结果“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7]229-230一切道德体系的构成必然是应然与实然、理想与现实、崇高与实际的统一,具体“泛爱众”德目上的实然、现实、实际正是为了通过道德行为与日常生活的道德实践不断接近最高境界“亲仁”的应然、理想与崇高。人类都有不断向善的本性驱动,现实性与理想性是道德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的统一,这些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泛爱众”的具体道德实践。

“仁”是全德:“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7]229如第一部分所论证,“仁”既有仁者、仁人的含义,更重要的是指“仁”这一伦理实体,因此“仁者”虽然稀少,普通大众为日常社会生活的大多数,但是并不影响弟子以及人们践行伦理道德,并无限接近仁德。真正的仁者,是“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如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论语·子张》)[1]201人修身的整个过程必然是以“善”的实现为最高的目标,道德实践被儒家强调并推崇到极致,因为生活本身所具备的应有“至善”,切实践行前文“泛爱众”的具体道德要求,就是一种对“亲仁”、“亲善”的表达与体现。

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一方面要恩怨分明,报之以直,同时要知恩图报,不讲前嫌,见得思义,行忠恕之道。“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7]227《礼记·表记》中提及子曰:“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怨则民有所惩。”[5]716儒家孔子对恩惠、仇怨的态度是用恩惠来报答恩惠,人们就会努力做好事,即对道德行为的肯定与鼓励,用仇怨来报复仇怨人们就会有所惩戒,从而实现一种道德结果的公正。“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7]228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德黄金律,因此不论是先秦时期的儒家还是后来的传承者以及中国传统人文伦理的修养与践行,必然会提及并从不同角度具体化、普及化。在儒家伦理纲常的多重维度以及道德行为要求中,并非不承认人之天然合理的欲望,而正是因为看到了人的合理欲望满足前提下,人的欲望会有扩张、膨胀,而不加道德规范的扩张欲望必然导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矛盾与紧张、冲突,所以在此以“己不欲”勿强加于他人、“与多、取少”的道德行为中实现个人道德修养与提升。

首先,“泛爱亲仁”是一种价值引导。在当今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逐渐由“熟人社会”逐步转向“生人社会”,出现缺乏关爱的现象,如仇富、看不起部分体力劳动者、留守儿童、老人摔倒不敢扶、2011年的小悦悦事件等,都是违反道德要求,缺乏泛而众面亲仁精神的体现。社会转型时期“陌生人”的博爱之心匮乏;另一方面,这些现象的背后反射出的是社会舆论缺乏“博爱亲仁”价值观的引导,不良现象被肆意夸大解读。当无法达到完全的自觉、自律的道德操守时,需要外在的监督、规范以及合理引导,同时需要社会公民不断的学习、认同与实践。

其次,“泛爱亲仁”必然要求身体力行。反复诵读,掌握“泛爱亲仁”的具体规范要求是“学”,是一个认同并对自身产生影响的潜移默化之过程。更加重要的是要用于实践即是“习”,“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行之笃才是知之深,一旦我们具有了某种德性,行为也就能持之以恒。道义若只是一种客观社会秩序的体现,而未被人们广泛认同和实践,那就形同虚设,因此“注重情感体验教育,加强道德意志力和行为实践能力的训练,这样才能在实践的意义上使继承延续传统美德的工作落到实处。”[8]340对《弟子规》也是这样,不仅要青少年掌握其规范要求甚至背诵,而且更加重要的是要他们去实行。笔者曾经考察过某省一家小学,该校的国学校本课程,不仅要系统讲授学习《弟子规》,而且,把它编成一套广播体操,让学生在课间操期间一边做操锻炼了身体又同时背诵了《弟子规》,实际上是做了一套心灵体操,达到了身心双修的功效,值得推广。

本次实验,解决了关于无障碍网络课程的许多困惑,在具体实验设计和应用方面收获颇多。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

总之,仁为全德之名,包括各种品德,同时,人的最高道德境界是仁、是至善。由孝悌、谨信、泛爱进而亲仁,既是由近及远的推广,又是道德实践的递进与提升。“仁”是伦理实体,“泛爱众”是道德实践。讨论“亲仁”的内涵,辨明“泛爱众”的道德践行要求,并以“泛爱亲仁”精神观照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无疑是有益的。

[   ]

不论身份贵贱,对人要慈要宽,对己要端要严,要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7]228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1]136“身端”与“慈宽”并行才能做到“理服人”的效果。

[2]段向云.孔子仁学思想中的人文关怀维度[J].理论学刊,2005(3).

[3](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 说文解字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63.

[4]肖群忠.中国道德智慧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杨天宇,撰. 十三经译注 礼记译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6]方勇,李波,译注. 荀子[M]. 北京:中华书局,2015.

[7]李逸安,译注.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弟子规[M]. 北京:中华书局,2016.

[8]肖群忠. 伦理与传统[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杨帆,张素艳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