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网络化时代社会治理困境及其超越*

更新时间:2009-03-28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力的集中体现。”[1]治理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不同于传统观念中的政府主导下的单向度行政管理。社会治理是指特定的治理主体对社会实施的管理,重点强调一方主导、多方参与、各司其职的合作,尤其注重以公民为中心。[2]而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则强调。治理理论认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必然导致社会多元化[3],单一主体下的社会管理难以维系复杂多样的社会张力。

1.从生活出发,贴近生活,关注实际。对于商品来说,其不仅是一种生活元素,而且还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因此,商品包装设计需要注重对产品本身的内涵进行挖掘。当然,从内涵的多样性看,商品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其中既有大众认同,也有消费共识。所以,企业需要通过对商品价值的挖掘,选择合适的生活视角,让包装趋于生活。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并逐步建构出了互联网思维模式,影响着既有的社会运行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互联网大会中强调,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会治理模式从线下转向线上与线下融合。[4]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构建一个多元主体能够及时进行资源交互的场域成为当务之急。而基于互联网的多向度、开放性等特点所建构出的网络社会恰好是一个多种社会主体共存的交互场域,但互联网的虚拟性和离散性等特点又会让网络空间变得难以控制,给网络社会治理带来诸多挑战。

在应用型高校中,对于本科教育的智的培养,一定要紧扣“What”与“How”两个词。除了传授学生知识,也要教会学生怎么去应用这个知识,怎么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怎么用知识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和工作生活。而四川工商学院一致紧扣应用型民办高校的路子,在传统教学的弊端中,寻找了新的解决办法——即进行实地演练、翻转课堂教学。

新样态网络化时代社会发展嬗变

当前我国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较快,并逐步朝着智能化、移动化等方向转变,进而促进了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网络社会以其虚拟化、离散化和扁平化等特点不断拓展网络应用场景,并渗透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之中,加强了与现实社会的连接。基于互联网而建构出的虚拟社会不断扩张,使得“线上”与“线下”的互动成为常态,并逐渐实现了与现实社会深度融合。

(一)网络社会的虚拟化

我国正处于网络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网络终端数量增长迅速,助推了网络空间的扩展,使得线上与线下的界线变得更加模糊,由此带来的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经济业态与互联网紧密结合,如网民使用移动网络进行购物、浏览网页、聊天、注册账号等。多元化的网络服务为用户带来了便利,但也面对着许多不确定的风险。个体信息无形之中卷入到网络空间,并受到不正当化的网络监视,面临着泄露个人信息的风险。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不断扩大,新兴社交媒体和即时通信工具也呈现井喷态势,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等新的违规、违法问题屡见不鲜,严重干扰了社会运行秩序。

推进体制改革,建立统一权威的监管机构。2014年2月,濮阳市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唯一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试点市,2015年6月在全省率先完成改革任务,做到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四到位”。市、县(区)两级均组建了新的监管机构;87个乡(镇、办)全部成立了监管所;全市核定食品药品监管行政、事业编制1018名,新增137.9%;所有行政村(社区)均配备了食品药品协管员,建立健全了四级监管网络。

1.社会互动虚拟化

(二)网络安全影响社会秩序

2. 社会生活虚拟化

2.网民角色的离散化

(二) 网络社会结构的扁平化与离散化

铵盐检查为白矾质量控制标准中的关键项目,但是,此方法需要用到公安部门严格管控的剧毒试剂二氯化汞,不仅不易购买、使用不便,而且存在实验室操作安全风险、环境污染风险,基层质量控制部门更难获得这种试剂。因此,给白矾的生产和质量控制带来很大的不便。为建立一个相对简便、安全、环保的替代方法对其铵盐检查项进行质量控制,参照《中国药典》四部(2015年版)通则0704氮测定法,进一步研究白矾中总氮量测定方法,以期达到更加环保有效控制白矾质量的目的。

美国学者彼特·布劳指出:社会结构是“由不同社会位置( 人们就分布在它们上面) 所组成的多维空间。”[7]网络社会的开放和包容的特质淡化了现实社会群体的阶级属性,使得每个社会主体都能平等的进入网络社会这个开放场域,并且随时出现在不同的网络位置,扮演不同的网络角色,继而增加了网络社会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体进入网络社会,使得网络社会的力量不断壮大,并对固有的社会结构进行解构和重构。

1. 网民分布的扁平化

《报告》显示,我国网民群体的年龄主要在10-39岁,占了整体的72.1%,20-29 岁的网民占了 29.7%,10-19 岁占了19.4%,30-39 岁占了23.0%;[6]网民的学历结构主要集中在中等学历层次,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占比分别为 37.9%、25.5%;网民在所属的职业结构上分布相对均匀,学生群体占24.8%,个体和自由职业者占了 20.9%,企业和公司职员占了15.1%。从网民分布结构视角上看,网络社会成员相对均匀的分布在不同的社会位置上,淡化了现实社会的等级观念,保证了网民能够进行平等、自由的上网体验。相比现实社会阶层分化严重之状,网络社会结构扁平化表征更加明显。

生理生化特征分析结果见表5,参照伯杰细菌鉴定手册,菌株R1,R2,Y1,Y2,Y3,Z1,Z2的生理特性和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淀粉液化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亚种、镰刀霉、黑曲霉的基本特征相吻合。根据结果可知7株菌株都具有良好的分解糖类的能力,其中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所有菌株均能分解,具有糖酵解能力是发酵菌所必须需能力。此外,2株乳酸菌也具有良好的分解乳糖的能力,它们不仅能利用来自青稞的糖分,同时也能利用来自牦牛肉的糖分进行发酵,属于优质发酵菌。

《报告》显示,我国使用线上购物的人数为5.14 亿,比2016年底增长了10.2%;个人和企业使用网上支付的人数达到了5.11亿,网民使用网上支付占68.0%;2013年互联网理财的统计数据为0,到了2017年6月,互联网理财用户已经达到了1.26亿。[6]依托网络而构建的社会服务生态体系在社会实践中逐渐焕发生机和活力;2017年上半年,我国网民人均每周的上网时间已达到26.5个小时,而2010年的统计结果则为18.3个小时,[6]网络已成为我国网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要素,并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生活虚拟化程度的提高,使得网络空间极速扩展,网络群体趋于多样,并重新形塑着社会结构。

(四)塑造“社会本位”的治理思维

传统型范下的社会治理主体单一,政府扮演着全能型的治理角色,并通过垂直性、非协商性等单向度管控方式进行社会治理。这种社会治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碍于社会结构的分化与整合,并且高度依附于具象化的二维空间,科层化的权利结构体系和熟人社会下的关系网络是其纵向和横向维度的具体表征,传统社会结构中心化趋向显著,层级间的社会流动相对固化。网络时代的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增强了网民进行时空切换的便捷性,使得网络个体能够在不同的虚拟社区中来去自由,而网络匿名性的存在,为网络个体提供了扮演多元角色的机遇,并呈现出网络个体角色碎片化倾向,对虚拟社会的运转施加影响。网络社会是一个多维度的虚拟空间,而网民的位置分布呈现出去中心化、离散化趋向,由此形成了多中心的网络社会结构。

新挑战互联网环境下的社会治理困境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社会结构与社会体制正在不断地磨合,不同社会阶层通过网络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但复杂网络结构下的社会充满了高度的不确定性,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矛盾在互联网的助推下威胁着社会稳定,这对社会治理提出了诸多挑战。

(一)“网络非理性”影响政府公信力

转型期的社会结构不断分化,不同社会阶层间流动乏力,居于各阶层中的弱势群体渴望发声,以寻求更多的话语权。而互联网社会下的话语表达以其便捷性、匿名性等优势,弥补了传统社会下的政治参与通道不足。当今社会网络媒体数量众多,网络舆论逐渐向基层社会下沉,许多网民通过网络进行政治表达,并在短时间内形成舆论中心,造成网络民意呈现井喷之态势,而政府在短时间内面对大量的网络民意,不管是信息收集还是问题解决,都难以及时做到有求必应。而网络表达具有匿名性、身体缺场性等特点,存在着“非理性”的表征,甚至一些非理性的网络舆论影响着政府的社会治理方向,导致政府施行的社会治理措施难以真正体现网民的诉求,从而引发网民对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的质疑,影响着政府的公信力。

自媒体的兴起,使得每个网民都能成为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与消费者。某一社会问题通过不同的网络媒介与网民的传播和集聚时,会形成舆论磁场,吸引更多网民的关注。然而在蝴蝶效应的作用下,舆论会被不断地放大,逐渐失去本真面目,网民会失去客观的、理智的价值判断,形成舆论热点,这些舆论热点经常带有明显的情绪化、非理性化的价值倾向,容易演变成群体性事件。如“启东事件”和“瓮安事件”,政府未能及时正确的引导社会舆论,导致舆论处于失控的状态,影响公众对事件的认知,进而引起了网络围攻,降低了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阻碍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推进。

马克·波斯特说:“磨坊与封建主义相联系,蒸汽机与资本主义相联系……电子化通讯手段与信息社会相联系。[5]《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的即时通信用户已经达到6.92亿,有92.1%的网民使用了即时通信工具。而微信、QQ作为即时通信工具的代表,用户使用率分别为84.3%和65.8%。网络化时代带来的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压缩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使得每个社会主体都能利用网络传播自己的声音,切实成为信息的主人,并形成了“人人都是通讯社、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社交格局。社会主体通过网络社交媒体进行交流,极易形成网络舆论,影响现实社会的良性运行。

参与本次研究的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衰竭患者和健康人员,时间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之间,之后分别将其设为研究组、参照组,例数分别为34例。研究组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衰竭患者中,最大年龄为82岁,最小年龄为30岁,年龄均值统计后为(55.79±6.3)岁。其中男性患者有26例,女性患者有8例,经核实后病程介于1年至8年之间。参照组健康人员中,最大年龄为82岁,最小年龄为31岁,年龄均值统计后为(55.62±6.8)岁。其中男性有24例,女性有10例。

根据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其中手机网民有7.24亿,占了96.3%的比例,网民使用手机移动端上网已然成为社会的主流。网民规模的扩大,正在改变阶层间的社会力量权重,进而增加了网民的社会话语权,并为转型期的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多元动力。

当前网络法规不够完善,网络环境恶劣,一些网站或个人利用法律漏洞,剽窃他人成果为自己谋取私利。随着网络对社会治理的影响不断扩大,改善网络环境、维护网络安全和网络规则的制定对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当前政府对虚拟网络的治理滞后于网络发展的步伐,个人信息和社会信息安全不能得到全面的制度和技术手段的保障。如何确保网络安全,已然成为社会治理现代化不可回避的问题。

(三) 主流文化与价值导向备受挑战

互联网与社会的融合,逐渐解构着传统社会的文化产生与传播机制,并建构出较为宽松的网络文化生成环境,推动了不同文化的发展。网络时代以来,特别是微博、微信、直播平台等自媒体的兴起,促进了网络文化的发展。许多非主流文化在网络环境下得到了疯狂的生长,并向主流文化渗透,进而影响着社会文化样态。虽然互联网让文化传播变得更加便捷,使得文化更加大众化,但是也让文化变得更加通俗化,甚至低俗、娱乐化。得益于宽松的网络环境和匿名性的网络言论,网民脱离了现实社会的道德约束以及身份标签,进而促进了言论表达样式多样化,现实社会中的人们言语表达追求正规、严谨,而网络社会的言语则变得过度娱乐化。网络化环境下,网民的言语情绪化、极端化等负面倾向严重,许多过度娱乐化的言语受到网民的追捧,越是极端性、抨击性的话语,越能引起网民的兴趣。基于现代社会人们的接受心理和网络传播特点,互联网上一些另类的、负面的、批判质疑性的信息更容易被传播,而正统的、官方的信息和思想文化价值不断受到质疑和恶搞,[8]导致社会中的主流文化不断被消解,网民价值观念迷失。

1.4 衰弱指数(FI) 明确器官功能缺陷与临床结果相关性 基于健康缺陷理论,测评不健康指标在所有指标中比例,常用于预期寿命计算和流行病学健康评估。FI≥0.25为衰弱,FI≤0.12为无衰弱,0.12~0.25为衰弱前期[14-15]。在一项纳入33 706名60岁以上普外科患者的研究显示,随着FI增加,伤口发生率与感染率随之增加(P<0.001),并认为FI是急症手术患者术前衰弱评估的有效方法[16]。该评估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临床应用。

由于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中心分散性,使得网民能够自发的组织网络集会,构建了多种类型的次级群体,加之我国网民数量众多,网民形成的合力不容忽视。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传统与现代的对接还未完成,人们的文化需求与人价值观念不断的受到外部要素的冲击,人们的社会认同度待需提高。而处于虚拟社会下的网民渐形成了泛政治化以及泛道德化的惯习,网络舆论也更加难以管控,当社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短暂的阵痛现象时,网民就会习惯性的把问题与社会制度联系起来,进而质疑我国的社会体制。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让各国的文化的交流变得相对容易,而异质文化的传入,会带来许多特殊效应,可能会让处于价值混乱期的网民产生文化虚无主义,进而持续消解我国的主流文化价值,降低人们的社会认同,增加社会不稳定的风险,极大的阻碍了党和政府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步伐。

其中:是状态向量;是神经网络的量测输出;是神经网络的估计输出;是干扰输入;;是连接权矩阵;是具有适当维数的常数矩阵;是常数输入;是初始条件,变时滞满足,是已知常数;是神经元的激活函数,满足

随着时代的发展木结构在房屋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也是一个普遍的应用领域。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木结构建筑需求逐渐增加,其建筑数量逐渐加剧。

新超越网络化时代社会治理路径创新

(一)增强社会协同与舆论软引导的有机统一

社会治理的理想结果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其本质特征是政府与社会多元主体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9]增强社会协同与舆论软引导的有机统一,坚持网络内容建设的正确导向,塑造“社会本位”的治理思维,构建网络社会安全防护体系,形成多元主体下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推动社会治理转型。

网络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元性以及网络舆论的传染性,使得传统硬性信息管控机制难以有效运作,导致网络空间中的信息传播秩序混乱,网络舆论场域鱼目混杂,网络舆论攻击事情层出不穷,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带来了巨大阻力。在网络舆论的生产和传输过程中,政府相关机构要进行软引导,而不是强硬的管控。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的理性引导机制,坚持以引导为主,不宜采取“堵”的对策,通过“过滤”的方式人为地引导网络舆情。[10]面对高度不确定性的舆论事情,政府应防患于未然,建立舆论危机预警机制,树立主动服务社会大众的逻辑思维,并积极做好与社会相关网络舆论治理机构的良性互动。面对网络中的舆论危机,政府相关治理机构理应深入了解舆论背后的诱因,准确预判舆论导向,做好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多元协同,确保网络空间的良性运行。

网络社会的匿名性和平等性,造就了网络社会高度的言论自由和行为自由,但并意味着网民可以走向自由的极端化。政府应做好民主与监管的有机整合,创新协商对话机制,构建多元主体沟通平台,倡导网民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整合线上和线下资源,形成社会治理合力。与此同时,政府应积极融入网络空间,增强线上话语权,获取网民的青睐,以提高政府公信力。政府可以通过网络新兴媒体公开政务,征集不同主体的建议和意见,实施网络问政与民意调查,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进行数据分析,进而作出决策。这一方式不仅提高了决策的准确度,也让民主与公平充分参与到决策的过程之中,而多元主体间进行信息和数据的交互,也能极大地解决了各部门社会资本不足的困境。

(二)坚持网络内容建设的正确导向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网络的虚拟现实性不仅影响着网络环境,而且还映射到现实社会生活中,网络内容的爆炸性增长,使得社会个体应接不暇,并逐渐失去了独立辨别不同文化性质的能力,遭受着网络文化的反噬。确保网络内容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已然成为了社会转型期的当务之急。这就要求政府、社会以及市场协同唱响网络内容的主旋律,坚持网络文化建设的正确导向,保障网络社会的意识形态安全。其内容建设核心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坚持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占据网络社会的主导地位。

在网络内容的建设过程中,要大力弘扬社会正能量,抵制低俗的网络文化样态,从而营造出一个符合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网络环境。体现在当前,就是要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建立相关以爱国为主题的网络社区、网络论坛以及红色网站,教导网民要传承党的优良传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网络内容建设要与时俱进,积极促进党的新思想在人民群众中的有效转化。随着网络移动终端的普及,网民接触网络内容的形式更加多样,且阅读习惯更加碎片化,创新网络内容建设,要把握好网民的阅读习惯,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不同层次的网民提供个性化的文化内容,以弘扬主旋律,让网络空间充满正能量。

(三)构建网络社会安全防护体系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构建网络社会安全防护体系,增强网络安全服务水平,事关社会发展大局。一方面,要从网络安全技术层面布局,加快网络安全关键技术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网络风险监管技术,构建多层次网络安全防御体系。首先,要开展网络安全环境的治理,做好病毒入侵的防范,加强对恶意网络攻击的监测和处理。其次,大力发展相关网络安全产业,做好网络安全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支持网络安全服务类企业的发展,构建完善的网络安全产业链。最后,要加大网络安全建设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做好网络安全危机的协同应对。通过政府牵头和社会参与等形式构建网络社会的安全预警体系,促进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的有序发展。

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是植物体内两种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当植物受到环境胁迫时,可以通过提高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浓度来保护细胞免受伤害,维持正常的生理代谢[22]。在本实验中,水稻幼苗经70 ~ 280 μmol/L硝基苯酚处理后,根系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且在280 μmol/L硝基苯酚处理后达到最大值,表明70 ~ 280 μmol/L硝基苯酚可使水稻幼根细胞渗透和细胞保水力增强,从而提高水稻幼根的抗性能力;而560 μmol/L硝基苯酚处理后,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低于对照或与对照持平,推测这可能与蛋白质和糖的合成受到抑制有关(表1)。

另一方面,要从网络安全立法和网络危机应对机制布局。第一,要健全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给予公民的隐私权、名誉权等相关权利更周到的关怀,并推动公民网络财产以及网络言论的相关立法保护和规范,强化网络安全法律责任,对提供网络服务的相关组织和个体依法进行规范和治理。第二,做好网络危机应对机制建设,完善政府与网民的沟通机制建设,健全网络危机指挥与协调机制建设,做好网络危机紧急处理预案,提高政府、社会和市场的网络安全应急响应能力。第三,发展网络安全文化,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升社会成员的网络安全意识,树立网络安全思维。

得益于两项关键的创新技术,科考船能够从深海中的精确位置采集岩芯样本。第一项是动态定位,在通常超过12 000英尺的水下钻探和回收逐块堆叠的岩芯时,这种技术能将一艘471英尺长的船保持在固定位置。要在这种深度将钻探船锚定不切实际。为此,技术人员将一种名为异频雷达收发机的鱼雷状仪器从船的侧面放入水中,并通过安装于船体的换能器装置向其发送声音信号,再通过船载计算机计算出通信的距离和角度。船体上的推进器使船只完全停留在同一位置,对抗洋流、风浪和海浪的力量。

社会治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条件是治理思维的现代化,社会治理的重心不应是政府对社会的控制力,而是一种多元主体下的协同治理。传统的社会治理是以科层制为主的线性的垂直管理,政府在社会管理中扮演者绝对中心的角色,政府与公民间的信息对称性不足,政府人员的社会治理思维停留在“政府本位”的层次上,并且产生了行政傲慢的心理,对其他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持有警惕性态度。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以亿计的网民已经成为网络社会的治理主体,打破了“线下”信息流动的差序格局,他们积极利用微博、微信等各种网络渠道,触及社会生活每一个角落。

互联网表达的“以人为本、开放共享、平等包容”等理念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深度影响,并逐渐建构出“互联网思维”体系。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治理也应该嵌入互联网的发展理念,创新社会治理思维,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在社会治理实践中,治理主体要树立“社会本位”的治理思维,去除行政傲慢,以服务者的态度去治理社会。政府要借助互联网与不同主体进行良性互动,为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吸取不同主体的意见,拉近政府与群众的距离,以此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社会治理的新常态。

结语

网络化推进的社会生活的总体变迁,已然渗透着社会生活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层面,并且重构着社会结构。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社会治理已经不合时宜,不能有效解决网络社会推进下的诸多社会问题。因此,我国社会治理转型时期需要正确把握好“网络化”这一时代特征,将网络化治理的一般性与我国社会治理的特殊性结合起来,利用互联网连接多元社会主体去共同治理社会,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共享性、智能化的优势,让互联网高度融合到社会治理体系中,驱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新技术参与社会治理,借助网络拉近政府与人民的距离,做好线上和线下的良性互动,激发不同社会主体与政府协同治理社会的热情。在互联网思维的引导下构建社会治理生态链,创新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社会的发展模式,以推动我国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

[   ]

[1]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EB/OL].(2012-11-09)[2017-11-10].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101/c1024-23994509.html.

[2]王莹,孟宪平.论“互联网+社会治理”背景下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J].电子政务,2017(9).

多发性骨髓瘤尽管不能治愈,但通过规范化治疗,完全可实现长期生存的目标。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新药近十年来不断涌现,临床治疗方案不断推陈出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5年生存率已从过去的25%提高到了75%。“由于该疾病本身的特性,在患者中强化持续治疗的理念非常关键。”陈兵说,有的患者治疗1~2次后,自认为症状缓解了,就不治了。病情复发后,治疗反而更困难。

[3]杨峥嵘.“互联网+”机遇与挑战[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5(6).

结合APDL语言和UIDL语言,按照上述方法进行二次开发的成果为“薄壁空心高墩温度应力分析系统”,程序界面如图2所示。

[4]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强调以6个“加快”建网络强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10-10(01).

[5]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16 .

[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http://www.edu.cn/xxh/ji_shu_ju_le_bu/Internet/201708/t20170804_1545803.shtml.

[7]彼特·布劳. 不平等和异质性[M].王春光,谢圣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9.

[8]王国华.互联网背景下中国国家治理的新挑战[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9]俞可平.治理理论与公共管理[J].南京社会科学,2001(9).

[10]温淑春.提升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对策思考[J].社科纵横,2013(5).

 
刘政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