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大学生信贷消费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近几年来,大学生信用贷款(以下简称信贷)日益流行,信贷给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导致严重后果:2016年3月,河南省某高校一学生用自己的身份证及冒用同学的身份证,在不同网贷平台贷款高达几十万元,最终因无力偿还,跳楼自尽,引起全国关注;2016年4月,福建省某高校的大四学生,骗取同学身份信息,在8家不同网贷平台上贷款超过70万元;2016年6月,“裸贷”现身大学校园,女生以自己裸照获得贷款,如违约,网贷公司以公开裸照为威胁,胁迫借贷人还款;此后网上还爆出诸多由于大学生无力偿还贷款而自杀的恶性事件。教育部及全国高校高度重视整治大学生信贷尤其是网贷乱象。2017年6月28日,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和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该通知针对校园网贷乱象,主要推出三条举措:一是暂停一切网贷机构面向大学生新发网络贷款(后来2017年9月教育部全面禁止了网贷机构的校园贷业务);二是鼓励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针对大学生合理需求推出信贷产品;三是强调要加强对大学生合理理性消费与借贷的引导与教育。根据该通知要求,网贷公司纷纷退出校园贷市场,而各大商业银行纷纷推出针对大学生的信贷产品,校园贷进入了规范发展的新阶段。本文主要探讨以下问题:大学生信用贷款的现状如何,学生间信用贷款有何差异,影响大学生信用贷款的因素有哪些?以上问题的研究有利于高校及监管机构了解大学生信贷现状,有针对性开展大学生信贷教育,同时也有利于银行金融机构更好细分高校大学生信贷市场,推出更适合大学生的信贷金融产品,更有针对性为大学生提供金融服务,满足大学生合理信贷需求,同时避免不良信贷风险。

一、文献综述

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大学生信贷消费观念、动机、影响因素及个体差异等方面主题展开研究。逄索、程毅(2017)认为,网络借款形式普及[1]。林明惠(2017)认为,我国大学生消费法律意识欠缺,对网贷风险了解不足[2]。Eirdre O’Loughlin、Isabelle Szmigin(2006)认为,大学生面临信用导向的大环境,习惯信用消费的大环境让大学生对信用消费充满期待[3]。Alvin J Williams、Ben Oumlil(2015)认为,大学生容易被排除在主流的金融借贷渠道之外,并容易产生灾难性后果[4]。林江鹏、雷鸣、华良晨(2017)采用Logistic模型研究认为,年级、学校性质、月收入、家庭性质(城市或乡镇家庭)、家庭对网贷的态度、网贷认知、网贷认知意愿等对网贷需求的影响为正[5]。Mohamad Fazli Sabri、Christine C、Cook、Clinton G Gudmunson(2012)研究认为,学生性别、种族、来源地与学生感觉到的财务良好状态密切相关,财务素养显著影响财务状态。[6]Jing Jian Xiao、Chuanyi Tang、Joyce Serido和Soyeon Shim(2011)研究认为:父母的标准与经济社会状态显著影响大学生信用风险行为。主观金融知识比客观金融知识更能显著阻止大学生信用风险行为。[7]Lisa S McNeill、Lucy Turner(2013)研究认为,金钱态度、信用卡态度、负债态度是影响大学生循环信用使用的最主要的态度变量。教育水平与专业对金融素养和水平有显著影响。[8]Acquelyn Warwick、Phylis Mansfield(2000)认为,大学生获得信用卡大多是信用卡机构主动推销的结果。[9]Yam B Limbu(2017)研究认为,信用卡知识对信用卡滥用具有反作用。[10]Jakob Cakarnis、Steve Peter D’Alessandro(2016)研究认为,消费者知识对信用卡选择有显著正向影响,物质主义倾向增加了消费优选动机。[11]Ani Caroline Grigion Potrich、elmara Mendes Vieira、Wesley Mendes-Da-Silv(2016)研究认为,金融知识与金融态度对金融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12]

上述现有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借鉴。但由于国内外大学生消费观念与金融环境的不同,同样的研究模型与方法,在国内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国内以实证研究方法研究“校园贷”的文章甚为少见。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均值比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大学生信贷消费的影响因素,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通过国家对众多软件平台的强制要求,约束了网络上移动短视频内容违规、混乱的现象,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短视频行业的健康发展,促进了整个短视频行业的良性竞争和整个商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资料收集与大学生信贷消费现状

为开展本课题的研究,笔者以班级为单位,在本人所工作的高校采取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相关资料,累计发放问卷2100份,回收2049份,其中去除从没有过各类信用贷款经历的样本1601份,获得至少有一次以上信用贷款经历的样本448份,再去除明显有缺陷、回答不完整的问卷42份,共获得有效问卷406份。其中男生占比40.6%,女生占比59.4%;来自农村样本占比65.5%,来自城镇样本占比34.5%;理工科学生占比69.1%,文科学生占比30.9%;样本中大一学生占比30.1%,大二学生占比28.8,大三学生占比20.6%,大四学生占比20.5%;500元及以下的占比5.9%,500元至700元的占比22.7%,700元至1000元的占比23.1%,1000元至1500元的占比24.8%,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在1500元及以上的占比23.5%。

男女同学间信贷消费行为有无差异?笔者以信贷消费次数为检验变量,以性别为分组变量,进行均值比较的独立样本T检验,T值为5.54,P=0.032<0.05,表明男女同学信贷消费次数存在显著差异,男同学信贷消费次数显著高于女同学。再分别以主观信贷知识、客观信贷知识熟悉程度为检验变量,以性别为分组变量,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在客观信贷知识掌握方面,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在主观信贷知识掌握方面,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客观信贷知识指有关利率、还贷方式、违约风险与责任等客观存在的知识,主观信贷知识指消费者自认为对信贷知识的掌握程度。女生客观信贷知识掌握较好,对待信贷消费更谨慎,信贷消费次数较少;男生主观信贷知识掌握较好,对信贷消费更为自信,信贷消费次数更多。

愿意申请校园贷产品的大学生比例达到36.8%,虽然愿意申请只代表一种意向,并不代表一定会有申请的实际行动,但这表面有相当部分大学生对校园贷持接受态度,校园贷市场潜力巨大。

它由交叉熵和L2正则化项组成。第1部分为交叉熵,计算了真实类别yi与预测类别之间的误差。第2部分为L2正则化项,引入正则化项可以控制网络内部权值参数的数量级,避免训练得到的模型过于复杂,从而改善模型的过拟合现象,提高泛化能力。其中λ为正则化项的比例参数,λ越大,正则化项的影响越大;ω表示网络内部的权值。

愿意申请校园贷的最高额度,7.0%大学生回答为1万元以上,12.4%大学生回答为5000元,20.8%大学生回答为3000元,31.2%大学生回答为2000元,27.3%大学生回答为1500元,1.3%大学生回答为800元,可见大学生信用贷款大多为小额贷款,贷款额度一般不会超过5000元。

父母影响:父母与家庭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Bearden、Netemeyer和Teel(1989)研究认为,父母影响与青少年强迫购物间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父母在与青少年的沟通中,传达了消费知识与技巧,甚至直接影响青少年信贷消费决策。父母影响越大,大学生不良信贷消费风险越低[23]。该变量的测量采用Elizabeth、William和Richard(2002)开发的量表,该量表由两个题项组成,采用五级李克特量表来测量,得分越高,表示父母影响越大。

关于偿还信贷的途径,45.3%大学生回答为向父母申请资助偿还,30.3%大学生回答为通过自己勤工俭学与课余兼职偿还,6.1%大学生回答为向同学、朋友借贷来偿还,4.3%大学生回答为通过申请新的信贷产品来偿还,回答通过“其他”途径来偿还的占比1%。从该调查数据来看,绝大部分大学生偿还贷款有保障,但也有少数同学贷款偿还渠道不明确,还贷资金无保障,还贷能力弱,容易导致违约行为,并由此导致其他负面后果,须引起学校、家长及银行放贷机构的高度重视。

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在词性、词意和搭配错误方面显著性水平为.000,说明词汇是区分高低分作文的显著性因素;在篇章结构和文章主题方面的显著性水平达到了.021和.025,在语法和句式方面的显著性水平为.032,拼写方面的显著性水平也达到了.045,均低于0.05,说明在区分高低分作文时,这些因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我们注意到,篇章结构的错误数量虽然不多,但教师在批改时却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

关于“对各种校园贷产品的了解程度”的问题,回答“非常了解”的占比10.5%,“比较了解”的占比12.6%,“一般”的占比23.9%,不太了解的38.7%,完全不了解的14.3%。该调查结果表明,总体上,大学生对校园贷产品的了解程度不够,对校园贷产品的还贷利率、还贷总成本、违约责任与风险等了解不够具体深入,这可能导致大学生误解校园贷产品,从而有可能陷入信贷消费危机。

在回答“同学及朋友对你的信贷消费决策行为有多大影响”的问题时,回答“很大”的占比17.4%,回答“较大”的占比21.5%,回答“一般”的占比25.9%,回答“较少”的占比27.5%,回答“完全没有影响”的占比7.7%。该调查结果显示相当部分同学的信贷消费决策行为受到了同伴与同学的影响。笔者认为,该影响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同学将同伴与好友的信贷消费决策作为自己信贷消费决策的参照;二是同学间存在互相炫耀、攀比的现象,存在因为爱面子和满足虚荣心而进行信贷消费的现象。总之,同伴与好友显著影响大学生信贷消费决策。

在回答“是否经常与父母谈论金融理财问题”的问题时,11.0%大学生回答为“经常”,19.3%大学生回答“偶尔”,63.9%的大学生回答为“很少”,5.8%大学生回答为“从来没有”。与父母交流金融理财问题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途径之一,对大学生形成正确金融理财观念有重要影响。上述调查结果表明,总体上,大学生与父母较少交流金融理财问题,这对大学生形成科学正确金融理财观念不利。

关于“是否经常与父母一同逛街购物”的问题,回答经常的为20.8%,回答“偶尔”的为28.1%,回答很少的为42.5%,回答“从不”的为8.6%。与父母一同逛街购物是大学生培养消费观念、积累消费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消费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消费社会化较好的大学生,一般也会合理对待信贷消费问题。上述调查结果表面,相当比例大学生较少与父母一同逛街购物,从而对于形成科学合理信贷消费观念带来不利影响。

在回答关于“银行信贷机构营销宣传与服务对你的信贷消费决策有多大影响”的问题时,48.99%的大学生回答“影响很大”,回答“影响一般”的占比26.8%,回答影响较少的19.7%,回答“完全没有影响”的占比4.5%。该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比较缺乏金融信贷知识,在进行信贷消费决策时比较依赖银行信贷机构,这为银行信贷机构夸大宣传,忽悠大学生提供了可能。

本系统设计了左右两个测试子系统进行交替测试。一个测试,一个准备,以保证整个测试过程中测试时间的0等待。测试流程包括以下四个测试子过程:1.装置在放置区和测试区之间进出的自动控制,2.是装置硬件接点的自动检测;3.是针对非数字化装置进行的交流头精度自动校准及标签的自动打印;4.左右测试子系统的自动切换。整机测试流程的智能控制意在解决以上四个过程的自动控制问题,见图4。

三、大学生信贷消费的差异分析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认可信贷消费这种消费模式的大学生比例达到57.1%,表明大学生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崇尚储蓄的中国传统消费文化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大学生消费观念变得超前。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高压氧对急性脊髓损伤早期并发症的预防作用 …………………………………… 俞 勇等(2):244

因变量为不良信贷消费风险,该变量包括不良借贷风险与不良还贷风险两部分,不良借贷风险包括冲动借贷、滥用信用借贷、信用卡与受信额度等方面问题,不良还贷风险包括不按时还贷、不全额还贷等违约还贷风险。该因变量的测量采用Lyons(2004)开发的量表,该量表共包含五个问项,量表测量采用五级李克特量表,得分越高表示不良信贷消费风险越大[13]。自变量分述如下:

分别来自城镇与农村的大学生,在信贷消费方面有无差别?笔者以信贷消费次数为检验变量,以大学生生源地为分组变量,进行均值比较的独立样本T检验,T值为7.93,P=0.000<0.01,表明不同生源地大学生信贷消费次数存在显著差异,来自农村大学生信贷消费次数显著多于来自城镇大学生。再分别以主观信贷知识、客观信贷知识熟悉程度为检验变量,以生源地为分组变量,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在主客观信贷知识掌握方面,来自农村大学生均显著低于来自城镇大学生。总体上,在经济条件方面,来自农村地区大学生经济条件比来自城镇地区大学生要差,信贷欲望与需求较高。由于总体环境相对城镇要差,来自农村地区大学生消费社会化及金融理财社会化过程需要更长时间,受外部环境的刺激与影响,来自农村地区大学生更容易陷入信贷误区与陷阱。

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信贷消费次数有无显著差异呢?笔者把样本总体分为经管类专业大学生与其他专业大学生两个独立样本,以信贷消费次数为检验变量进行均值比较分析,T值为3.01,P=0.076>0.05,表明经管类专业大学生与其他专业大学生信贷消费次数无显著差异。笔者分别以主观信贷知识、客观信贷知识熟悉程度为检验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无论主观信贷知识还是客观信贷知识熟悉程度方面,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均显著高于其他专业大学生。表明因为专业的原因,经管类专业大学生有机会接受更多正式的与非正式的金融与财务方面的知识的教育,相对其他专业大学生具有更高金融素养,更能从容面对信贷消费问题。

信贷认知:信贷认知指个体对信贷的总体了解程度与看法,包含了消费者对于信贷的知识结构,了解关于信贷信息的多少,对信贷的理解与偏好等方面内容。消费者对待信贷的态度越来越积极,也更多使用信贷。相对于不使用信贷的人来说,经常使用信贷的人,更具有有意识、有计划使用信贷的动机。在自由支配消费方面,两者均具有强烈使用信贷的动机。对信用消费持积极态度的消费者,更倾向于使用信用卡或销售点贷款来消费,而对信贷持消极态度的人更多使用直接信贷来消费,在这其中,对信贷的认知因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个体与外界互动交流的增多与自身经验的不断积累,个体逐步会形成自己成熟的信贷认知态度。Francesco Pattarin,Stefano Cosma(2012)研究认为,信贷认知对信贷消费决策有重要影响[14]。信贷认知变量的测量采用Lea,Webley and Walke(1995)的量表,该量表由五个问项组成[15]。量表测量采用五级李克特量表,“1”表示非常不赞同,“2”表示不太赞同,“3”表示一般,“4”表示比较赞同,“5”表示非常赞同。

四、大学生不良信贷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近年来,大学生不良信贷消费比例显著增加,由此导致了许多负面后果。本文采用逐步回归模型,研究大学生不良信贷消费的影响因素。

(一)变量定义与测量

(4)布置任务2:前后4个学生为一小组,共同回忆、讨论“人体内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相关知识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完成知识整合,以画图的形式展现出来。

信贷消费与大学生每月支配的生活费数额有何关系?笔者以信贷消费次数为检验变量,以大学生生活费月支配额为分组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F值为8.643,P=0.000<0.01,显示支配不同生活费的大学生信贷消费次数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在1500元至1000元的群体信贷消费次数最多,其次是1000元至700元的群体,1500元以上及700元以下的群体信贷消费次数均很少,显示拥有中等生活费水平的大学生信贷消费最多,生活费较多和较少的大学生信贷消费均较少。以信贷消费次数为检验变量,以大学生家庭年收入为分组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F值为7.582,P=0.000<0.01,显示家庭年收入不同的大学生信贷消费次数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家庭年收入在5万元至10万元的大学生群体信贷消费次数最多,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及5万元以下的群体信贷消费次数均很少,显示家庭拥有中等收入水平的大学生信贷消费最多。笔者以信贷消费次数为检验变量,以大学生父亲教育背景为分组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F值为5.34,P=0.021<0.05,显示父亲学历背景不同的大学生,信贷消费次数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父亲学历为专科的大学生信贷消费次数最多,其次是父亲学历为本科的大学生群体,父亲学历在硕士研究生及以上、专科以下的大学生群体信贷消费次数均很少。以信贷消费次数为检验变量,以大学生母亲教育背景为分组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显示父母教育背景对大学生信贷消费行为有显著影响。

个体传统性、个体现代性:个体传统性、个体现代性总体指个体在对待权威、亲属、处事、情感、两性关系等方面态度的差异。传统性强的个体崇尚权威、孝亲敬祖、安分守成、宿命自保、男性优越;现代性强的个体崇尚平等开放、独立自顾、自信进取、重感情,追求两性平等。吕巍、王丽丽、江麟(2009)研究认为,从消费的角度来看,传统性强的个体注重勤俭节约,储蓄观念强,对信贷消费持不积极态度,对持有信用卡不感兴趣;现代性强的个体在消费方面追求时尚,有超前消费的倾向,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对信贷消费与持有信用卡持积极态度[18]。个体传统性、个体开放性两个变量采用杨国枢(1993)研发的量表,其中个体传统性量表共45个问项,个体现代性量表共36个问项[19]。两个量表均采用五级李克特量表来测量,得分越高,表明个体传统性或现代性越强。

自我控制:自我控制表现为自我约束与管控能力,具体表现为在自我约束与管控条件下,抑制个体不合理欲望与需求,从而改变个体思想与行为,用一种想法与行为替代另一种。不同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存在差异,高自我控制能力者能较好适应周围环境,较好安排自己的学习与工作;低自我控制能力者常表现出过度消费、暴饮暴食、成瘾甚至犯罪等问题。李静、曹琴、胡小勇、郭永玉(2016)研究认为,物质主义与自我控制呈负相关,自我控制与网络强迫性购买呈负相关,自我控制在物质主义与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买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厂商大力度网络营销与促销降低了个体自我控制水平,从而促进了网络强迫性购物的形成。自我控制代表了中国的消费文化,自我控制与信贷消费成反比[16]。本次研究中自我控制变量采用谭树华和郭永玉(2008)修订的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该量表共19个问项,内容包括五个纬度[17]。该量表采用五级李克特量表来测量,得分越高,表明自我控制能力越强。

营销刺激:营销刺激主要指外界环境对个体信贷消费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一是产品吸引,包括产品的质量、品牌、功效及包装造型等吸引了消费者,形成强烈的购买欲望;二是来自企业的营销刺激,企业利用传统媒体、基于网络的现代媒体向消费者个体传递关于企业、产品及促销等多方面的信息,给消费者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与感观感受。樊刚(2015)研究认为,外界刺激正向影响消费者个体信用卡循环信用使用行为[20]。该变量的测量采用 Rook 和 Fishe(1995)[21],Dittmar和 Beattie(1995)的外界刺激变量量表,共9个问项,该量表采用五级李克特量表来测量,得分越高,表明个体受营销刺激与影响越大。

同伴影响:是指参照群体的影响。个体的朋友、同事及朋友等的消费选择为个体消费选择提供了参照,他们的意见建议对个体消费选择产生重大影响,该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性影响,即同伴所提供的信息为个体消费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二是规范性影响,即因为有群体压力,个体的选择倾向于与同伴保持一致。郭朝阳(2009)研究表明,同伴影响与个体强迫购买行为显著正相关。受同伴影响,个体选择信贷消费的概率增长,并有可能陷入不良信贷危机[22]。该变量的测量采用Bearden等人(1989)开发的同龄人影响量表,该量表由12个题项构成,采用五级李克特量表来测量,得分越高,表示同伴影响越大[23]

1.4.2 捕食线虫真菌的捕器诱导 在体视显微镜10~100倍下,利用无菌牙签以无菌操作技术转接捕食线虫真菌单个分生孢子到留有约1 cm×1 cm观察室的直径60 mm CMA平板上,密封后置于26.5℃恒温箱中培养直至菌丝铺满观察室,然后在观察室中加入制备好的线虫悬液200条左右,放置于恒温箱中培养2~4 d,其间需用体视显微镜观察是否产生捕器及捕器类型,并及时记录结果。

关于信用贷款的用途,10.2%学生回答为缴纳学费,9.3%学生回答为购买与学习相关的产品与服务,26.2%学生回答为购买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18.3%学生回答为购买旅游产品,20.2%学生回答为购买品牌服饰与化妆品,15.4%学生回答为庆祝自己或同学生日,0.3%学生回答为“其他”。这表明大学生申请信贷主要为满足个体社会交往需要,为满足享受、娱乐的消费动机明显。

物质主义:物质主义指个体把追求物质享受与拥有物质作为生活的目标,是最大幸福感的来源,把拥有物的多少作为自己身份地位的象征。李原(2014)认为,高物质主义者的生活满意度更低,正向情绪更少,负向情绪更高,物质主义价值观与人际信任呈显著负相关[24]。于晓波、陈俊波(2016)认为,大学生物质主义与消极情感显著正相关,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和行为自主均显著负相关[25]。Marshal Richins、Scottdawson(1992)认为:物质主义倾向体现了个体消费价值观念,高物质主义者渴望更高的收入。相比人际关系,他们更看中财务安全。相比别人,他们更愿意在自己身上花费更多。高物质主义者更少简朴,对生活更不满意。 Jakob Cakarnis、Steve Peter D’Alessandro(2016)认为物质主义倾向与金融产品选择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高物质主义倾向大学生陷入信贷消费风险的概率越大。该变量的测量采用Marshal Richins、Scottdawson(1992)开发的量表,该量表由18个题项组成,采用五级李克特量表来测量,得分越高,表示物质主义倾向越明显。

利用陀螺输出的相关性对其零偏进行相关抵消,可得修正后的奇时隙(实线)输出如图7所示,不仅修正了零偏,其零偏稳定性从0.008°/h改善至0.002°/h.由于奇偶时隙之间具有相关性,所以利用相关抵消对偶时隙的零偏进行处理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

(二)信度与效度检验

经检测,因变量量表与各自变量量表共9个量表内部一致性α系数值均介于0.704至0.827之间,说明各量表信度合格。利用样本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主要拟合指标 χ2/df、CFI、NFI、RMSEA均符合要求,测量聚合效度及区分效度的指标AVE与CR均合格,说明聚合效度、区分效度达到要求,结构效度合格。但检验中发现个别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比较高,如个体传统性与现代性两个自变量间的负相关系数达到0.501,父母影响与同伴影响两个自变量间的负相关系数达到0.481。但该不良影响在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做分析时可以克服。

(三)结果与讨论

笔者采用SPSS19.0软件,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大学生不良信贷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考虑到来自农村地区大学生与来自城镇地区大学生成长经历与环境不一样,影响不良信贷消费行为的因素可能会存在差异,笔者分别对农村地区大学生样本与城镇地区大学生样本做逐步回归分析检验(在此分别简称分析1与分析2),以便于比较对比。变量选入和剔除的检验标准分别为0.05和0.10。逐步回归分析最终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大学生不良信贷风险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序号B B 1 2 3 4 5 6来自农村大学生(分析1)自变量信贷认知物质主义营销刺激同伴影响个体传统性自我控制-0.452 0.342 0.285 0.103-0.089-0.078 Sig.0.000 0.000 0.000 0.000 0.045 0.031来自城镇大学生(分析2)自变量信贷认知物质主义营销刺激父母影响个体现代性自我控制-0.476 0.351 0.279-0.124 0.094-0.079 Sig.0.000 0.000 0.000 0.029 0.046 0.037

逐步回归分析均形成了六个模型,因篇幅所限,本文只分别展示了第六步,即最后一步的分析结果。从表1可以看出,分析1与分析2最终均有六个自变量进入模型,分析1的R2值为0.502,显示进入模型的六个变量解释了农村大学生不良信贷消费风险形成因素的50.2%;分析2的R2值为0.517,显示进入模型的六个变量解释了城镇大学生不良信贷消费风险形成因素的51.7%。从模型运行结果来看,信贷认知、物质主义、营销刺激、自我控制四个自变量均进入了分析1和分析2,显示这四个自变量对农村大学生与城镇大学生不良信贷消费风险形成均有显著影响,其中信贷认知、自我控制两个自变量对大学生不良信贷消费风险的形成有负显著影响,物质主义与营销刺激两个自变量对大学生不良信贷消费风险的形成有正显著影响。从分析结果来看,信贷认知对大学生不良信贷消费风险形成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物质主义倾向与营销刺激。所不同的是,父母影响与个体现代性两个自变量没有进入分析1的模型,同伴影响与个体传统性两个自变量没有进入分析2的模型,笔者分析,对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来说,进城读书后,消费行为包括信贷消费行为更多受到身边同学、朋友等同伴的影响,父母由于总体上学历较低、观念不同等各种原因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包括不良信贷消费风险行为的影响变小,并且由于受社会化环境影响,农村大学生表现出来的个体传统性大于个体现代性,其消费行为与不良信贷消费风险形成更多受个体传统性影响;而对于来自城镇的大学生来说,由于与父母的学历、观念相近,相对于同伴来说,父母对来自城镇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包括信贷消费风险的形成有更大干预作用,而且受成长环境的影响,来自城镇的大学生个体现代性强于个体传统性特征,其不良信贷消费风险的形成更多受个体现代性特征的影响。

五、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结论

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追求时尚,消费观念超前,愿意提前消费,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不觉得借钱消费是丢人的事,对信贷消费的接受程度高,信贷消费已经成为大学生消费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间信贷消费行为存在差异,不同性别、专业、生源地、生活费大学生信贷消费行为不同,不同父母教育背景与家庭收入的大学生信贷消费也不同;信贷认知、物质主义倾向、营销刺激是大学生不良信贷风险消费形成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其中信贷认知的影响显著为负,物质主义与营销刺激的影响显著为正,自我控制能力对大学生不良信贷消费风险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对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来说,相对于父母影响与个体现代性,同伴影响与个体传统性特征对不良信贷消费风险形成的影响更大。对于来自城镇的大学生来说,相对于同伴影响与个体传统性,父母影响与个体现代性特征对不良信贷消费风险形成的影响更大。

其中:X仍为系统的状态向量,Xd=xd为针对小球在导轨上的位置x而输入的参考轨迹。则根据上文研究的球杆系统可知:A11=A,B1=B。且系统的参考轨迹输入并不会影响系统内部的运动规律,则有:

(二)对策建议

为引导大学生信贷消费的良性发展,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笔者分别针对大学生本人、高校、家长及银行等金融机构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对于大学生本人来说,应自觉培育与饯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性调节物质主义价值观,增强自我控制能力,正确看待物质消费,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避免过于超前消费与畸形消费,要主动学习金融与信贷知识,理性看待信贷消费,避免陷入信贷消费风险与危机。对于高校来说,一方面应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消费观念;另一方面,应通过各种正式渠道与非正式渠道,增强对学生金融与信贷方面的知识教育,培养学生金融素养,增强学生对信贷消费的了解程度,避免陷入信贷消费风险。对于家长来说,要在消费、理财包括信贷消费等方面保持与大学生的沟通,通过正式与非正式方式向小孩传递正确消费观念,正确认识信贷消费。特别是对于来自农村地区的大学生,到城市读大学,父母更应加强对小孩在校学习生活情况的跟踪了解,了解生活费使用情况,帮助小孩避免陷入不良信贷消费的风险;对于银行特别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来说,大学生信贷市场的潜力非常巨大,不要错失机会,把握好该市场,对于企业获得长远竞争力非常重要,因为大学生毕业后的信贷消费能力更强,把握好了在校大学生市场,等于更好把握住了大学生毕业后的信贷消费市场。银行应加强市场细分,瞄准不同大学生市场的不同需求,在国家政策范围内开发不同的金融信贷产品,满足大学生多样化信贷需求,与此同时,在大学生信贷消费市场中,银行除追求利润外,更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加强营销宣传的同时,注重营销诚信与道德,避免夸大宣传与虚假宣传,理性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信贷消费产品,避免陷入不良信贷消费风险。

六、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本文研究局限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样本选取方面,只选取了作者工作所在高校的样本,固研究结果的普适性存在一定问题;二是本文是对大学生信贷消费影响因素的探索性研究,大学生信贷消费影响因素非常复杂,其信贷消费背后的机理与过程有待进一步研究。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围绕大学生信贷消费背后的机理与过程展开系统研究,构建大学生信贷消费的系统模型;二是围绕大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研究大学生个性心理与信贷消费决策与信贷产品选择之间的明确关系,系统深入了解大学生信贷消费的心理动机。

参考文献:

[1] 逄索,程毅.大学生网贷成因分析及其风险规避路径:基于上海市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的实证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7(2):107-111.

[2] 林明惠.大学生网贷消费行为调查分析及引导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7(5):79-83.

[3] Eirdre O’Loughlin,Isabelle Szmigin.IVll Always be in Debt:Irish and UK Student Behaviour in a Credit Led Environment[J].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2006,23(06):335-343.

[4] Alvin J Williams,Ben Oumlil,College Student Financial Capability:A Framework for Public Policy,Research and Managerial Action for Financial Exclusion Preven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ank Marketing,2015,33(05):637-653.

[5] 林江鹏,雷鸣,华良晨.大学生网贷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北省6所高校的微观调查数据[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7(3):113-118.

[6] Mohamad Fazli Sabri,Christine C Cook,Clinton G Gudmunson.Financial Well-being of Malaysian college Students[J].Asian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Studies,2012,1(2):153-170.

[7] Jing Jian Xiao,Chuanyi Tang,Joyce Serido,and Soyeon Shim.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Risky Credit Behavior Among College Students:Applic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Journal of Public Policy&Marketing,2011,30(2):239-245.

[8] Lisa S McNeill,Lucy Turner.Parental Financial Role Modelling and Fiscal Behaviour of Young Home Leavers[J].Young Consumers,2013,14(2):122-138.

[9] Acquelyn Warwick,PhylisMansfield.Credit Card Consumers:College Students’Knowledge and Attitude[J].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2000,17(7):617-626.

[10] Yam B Limbu.Credit Card Knowledge,Social Motivation,and Credit Card Mis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Examining the 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s Model[J].International Journa of Bank Marketing,2017,35(5):842-856.

[11] Jakob Cakarnis,Steve Peter D’Alessandro.Does Knowing Overcome Wanting?The Impact of Consumer Knowledge and Materialism upon Credit Card Selection with Young Consumers[J].Young Consumers,2016,16(1):50-70.

[12] Ani Caroline Grigion Potrich, Kelmara Mendes Vieira,Wesley Mendes-Da-Silva.Development of a Financial Literacy Model for University Students[J].Management Research Review,2016,39(3):356-376.

[13] Lyons,Angela.A Profile of Financially At-Risk College Students[J].Journal of Consumer Affairs,2004,38(1):56-80.

[14] Francesco Pattarin,Stefano Cosma.Psychological Determinants of Consumer Credit:The Role of Attitudes[J].Review of Behavioural Finance,2012,4(2):113-129.

[15] Lea,Webley,and Walke.Psychological Factors in Consumer Debt:Moneymanagement,Economic Socialization and Credit Use[J].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1995,16(4):681-701.

[16] 李静,曹琴,胡小勇,郭永玉.物质主义对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买的影响: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24(2):338-340.

[17] 谭树华,郭永玉.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的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5):468-470.

[18] 吕巍,王丽丽,江麟.个人传统性/现代性对信用负债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09(12):106-119.

[19] 杨国枢.中国人的价值观:社会科学观点[M].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3.

[20] 樊刚.外界刺激对循环信用使用行为的影响研究:信用卡态度和物质主义价值观的调节[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64-71.

[21] Rook D W,Robett Fisher.Normative Influence on Impulsive Buying Behavior[J].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995,22(3):305-313.

[22] 郭朝阳.我国青少年强迫性购买倾向研究[J].经济管理,2009,31(5):95-102.

[23] Bearden,Netemeyer,and Teel.Measurement of Consumer Susceptibility of Interpersonal Influence[J].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989,(14):473-481.

[24] 李原.青年在职者的物质主义价值观及其影响[J].青年研究,2014(6):39-46.

[25] 于晓波,陈俊波.大学生物质主义与幸福感的关系:行为自主的中介效应[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48-156.

 
刘根,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05期
《金融理论与实践》2018年第0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