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赣榆“肘鼓子”及其传承人

更新时间:2009-03-28
 

赣榆地方戏曲“肘鼓子”终于成功入选省级非遗项目,这对于老艺人彭仁善、王起娥夫妇来说,是一种安慰。要知道,由“肘鼓子”演变而来的胶州茂腔,早在2006年初就成功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被誉为“胶东之花”。连著名作家莫言都感慨故乡高密的茂腔令他魂牵梦绕,是个“拴老婆橛子戏”。其实这个“茂腔”也是“肘鼓子”的一种。当然,与其说“茂腔”是一种“肘鼓子”,倒不如说“肘鼓子”才是“茂腔”的鼻祖,因为在苏鲁两省交界地区几乎所有的地方戏曲都是由“肘鼓子”演变而来。

古老剧种“肘鼓子”

“肘鼓子”,由“周姑子”衍变而来。传说周文王称王之前,其姑母死了丈夫,为生活计,一个人沿街乞讨卖唱,她所唱的曲调被后人称为“周姑子调”。另一说法是,有一姓周的尼姑,把当时农村妇女在劳动中所唱的小调予以发展,形成一种新的腔调,有人用曲艺的形式来演唱,便称之为“周姑子”。形成于明崇祯至清康熙年间的赣榆“肘鼓子”,它是以赣榆方言道白和演唱的一种独特曲种,其表演淳朴、爽朗、生动;语言夸张、幽默、诙谐;唱腔粗犷豪放、活泼明快,九折八弯富于变化,具有拉人魂魄的艺术魅力,故又名“拉魂腔”。还有人根据“妯提问,娌应答”这种一唱一和的演唱形式,称之为“妯姑子”。

5 L橡木桶,本地购买;生化培养箱,常州普天仪器制造有限公司;磁力搅拌器,美国赛洛捷克有限公司;pH计,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电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公司;溶氧仪JPB-607A,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电导率仪DDS-307,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分光光度计L35,美国珀金埃尔默公司;电热恒温水浴锅,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美国安捷伦公司。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 今我不乐,日月其迈。 无已太康,职思其外。 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蹶蹶,劳动的样子。)

赣榆“肘鼓子”艺人一般不化彩妆,主要原因是一人担任多样角色,不化彩妆便于艺人变换角色。如头上插一朵花就是少女,扎上彩头巾就是小媳妇,换上罗纱包头或帽勒子就是老太太,挂上胡子就是老者,拉下胡子就是青年等。最早,演唱的都是赣榆民间小调,直至清朝末年,才逐渐演变为以故事为主的曲目,流传下来的有《吕洞宾戏牡丹》《韩湘子讨封》《孟姜女哭长城》等100多个曲目。

城头镇纪瓦沟村老艺人彭仁善、王起娥夫妇,是赣榆“肘鼓子”的传承人,也是“封锅班”的传承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地貌和乡风习俗,决定着不同的民间文化特征。赣榆北接沂蒙、东临黄海、西襟古彭、南控江淮,享山川之饶、受渔盐之利,于山海平原间便孕育出“肘鼓子”这一民间艺术的奇葩。

从当前医院财务管理情况来看,资产管理滞后的现象非常明显,医院开展内部统计时,无法系统计算医院拥有的具体资产,使得医院无法明确资产状况。这种情况下假设医院出现财政赤字情况,因为缺乏资本运营能力,所以在医院整体运营上会出现非常严重的问题。另外医院有较多医疗设备设施,因为医院没有做好针对医院资产的管理,所以部分医疗设施设备超出使用期限但并未及时进行更换,所以会出现非常明显的挂账、坏账现象,直接影响着医院的运营,更严重时医院可能由于拖欠医疗设施设备出现亏空情况,所以医院在无法盈利基础上又出现亏空,使得医院整体医疗水平下降,患者的治疗也可能被延误,因而可能引发更多的医疗纠纷,形成恶性循环。

经检验,玻璃瓶上没有留下指纹。打开密封的瓶盖后,见里面装有一张白纸条,上书与匿名信字迹相同的几行文字:

主要班社及艺人

新中国成立后,新成立的班社有海头张瞎子班、龙河吴村的吴家班。其时,随着琴书在赣榆逐渐风行,许多“肘鼓子”艺人开始转行,“肘鼓子”逐渐衰落。“文革”后,“肘鼓子”虽然恢复了演出,但后继乏人,艺人多已改做他行,赣榆“肘鼓子”在历经数百年的辉煌后濒临失传。

“封锅班”演唱的书目有文有武,武戏一般需要七、八个人,文戏两三个人,脚本不下百本。其中以演唱宋朝历史题材书目最为拿手,如《三关口》《双龙会》《大破天门阵》《陈桥兵变》等。在集市演出,他们一般以“收签”的方式向观众收取费用;下乡唱晚场,大都由村里头面人物在第二天一早组织人员到各家挨门足户地凑粮食、煎饼、鸡蛋、瓜菜等,一来解决艺人的生活问题,二来作为演出报酬。有时,受一些官家、财主之邀,“封锅班”也常为官家、财主家的老爷、太太的生日或其他喜庆唱唱堂会。虽都是民间艺人,但他们始终坚持正义,颂扬“忠、孝、节、烈”。抗战时期,他们主要演唱《穆桂英挂帅》等,宣传爱国思想。1938年,大弟子陈兴茂在演出中大唱“番狗侵我中华,恨不得挥刀斩尽豺狼”,激怒了日本鬼子,惨遭枪杀。彭锅子痛失爱徒,一病不起,含恨辞世,班社随即解散。

清朝末年,赣榆最有名的“肘鼓子”艺人有大岭乡徐屯村的徐文兴、欢墩的关恒友、门河的彭锅子、佃马厂的袁军以及谢奎良、谢照同、陈兴茂、施兴云、卓重兴、王夫春等。

“封锅班”及传承人

赣榆“肘鼓子”,大约在清乾嘉年间传入青岛,形成了柳腔戏;咸丰、同治年间在诸城、高密一带形成了茂腔戏;与章丘、历城一带秧歌、花鼓融会,形成五音戏;南传至海州,发展为淮海戏;西传入安徽,形成了泗州戏;徐州柳琴戏、山东柳琴戏同出于赣榆“肘鼓子”,即使享誉全国的吕剧,也曾从“肘鼓子”中汲取了大量的养分。据《山东地方戏曲剧种史料汇编》记载:“约在清光绪年间,山东高密、诸城附近的本肘鼓,受到以海州、赣榆一带传来的有柳叶琴伴奏的肘鼓子唱法的影响,增添了柳叶琴作为伴奏乐器。”

“封锅班”,成立于清朝宣统二年(1910),班主彭世相,乳名小锅子,迫于生计,拜夏河口村一于姓“肘鼓子”艺人为师,学成回乡即开门授徒组织班社。纪瓦沟半是岭地半是湖洼,年景不好,青年人常常半饥半饱,很多人自愿入封锅班学戏谋生。民国年间,封锅班已发展成为拥有数十人的大班社。因班社中成员皆为家中揭不开锅的穷人,故称为“封锅班”。新中国成立后又收录了一些人,彭锅子的两个女儿也加入了班社,算起来彭锅子的徒弟有七、八十人,苏鲁两省都有,有的叫“肘鼓子”,有的就叫“彭家小戏”。当时,“封锅班”已配有戏箱、刀枪把式、锣鼓家什、音乐器材,并制作了不少简单的服装、道具。班中艺人在班主的严格指导下,技艺不断提高。“村中锣鼓敲,老少都请到。”他们每到一处,弹起柳叶琴,唱起拉魂腔,给贫瘠的乡村带来了欢乐和笑声,许多一辈子都未能走出农村的妇女都成了“肘鼓子”迷。

民国年间,“肘鼓子”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以家庭为单位成立班社在赣榆开始风行,除门河镇瓦沟村的封锅班底和大岭的徐邦友班社外,施兴云、张玉田、赵志乐王夫春等家庭都成立了“肘鼓子”班社。在这一段时期,门河左湾村的徐家班、大岭徐屯的朱家班、马站仲湖村的仲家班都纷纷唱起了“肘鼓子”。当时的赣榆民间曲坛简直成了“肘鼓子”的天下。每个大集上都有“肘鼓子”班社在演出。有时,两、三个班社相遇,常常摆开擂台,一较技艺。

新中国成立后,彭锅子的儿子彭仁善、儿媳王起娥继承父业,重组班社,但规模已不如当初。1979年,赣榆县曲艺队成立,彭仁善夫妇主动加盟。1995年赣榆举办第二届曲艺大赛,母女俩演唱的《小姑贤》获得优秀表演奖。

彭仁善,今年77岁,11岁跟随父亲学戏。王起娥,今年75岁,13岁被母亲送到“封锅班”学戏,15岁定亲,17岁结婚,夫妇俩因戏生情,自由恋爱结婚。新中国成立前,夫妇俩唱的最多的是《东西京》《小姑贤》《高文举赶考》等。这些戏没有剧本,都是口传心授。如今,王起娥说能背的戏有名字的三、四十个,小段就更多了。

彭仁善王起娥夫妇有四个女孩、两个男孩,可他们并不愿意教孩子学戏。曲艺队解散后,他俩作为民间艺人四处演唱。儿女们成家立业后,他们就分开单独生活,还养着20多只羊。因电影、电视、歌舞等现代化文娱活动日益繁荣,喜欢“肘鼓子”的越来越少,会唱的更是后继乏人。为抢救这一民间艺术瑰宝,2013年3月底,东方卫视专门邀请彭仁善王起娥夫妇做客《非常有戏》栏目,他俩现场演唱了一段《梁祝》,非常受观众欢迎,梅葆玖等艺术大师特地到场观看。

虽然,赣榆“肘鼓子”于2010年、2015年相继列入市、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仍免不了面临“人存艺留、人亡艺绝”的窘境。

  

彭仁善、王起娥夫妇在演唱

 
祝新华
《江苏地方志》 2018年第02期
《江苏地方志》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