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战略节奏——战略分析的动态新框架

更新时间:2009-03-28

在当今日益动荡、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时间变得越来越短暂。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对于企业而言是一个关键挑战[1],需要企业动态地审视自身的战略行为及其绩效影响[2-4]。这意味着,有必要将企业的外部环境、内部资源以及其适配程度,结构化地沿着时间维度进行展开。该话题已日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3]。本研究引入创新扩散理论[5-6],将市场需求在时间维度展开,探讨市场需求的变化如何影响企业在资源市场和股权市场中的行为和绩效,并提出战略节奏(strategy rhythm)的概念框架。本文从创新扩散出发,依据可追踪的规律,为企业提供以产品市场为起点、有机连接资源市场与股权市场的动态战略分析框架。下文的结构安排如下:梳理提出战略节奏的理论背景;讨论如何引入创新扩散理论分析产品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讨论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对资源市场和股权市场的影响;阐述战略节奏的概念和理论框架;总结全文。

1 理论背景

1.1 引入时间维度的必要性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急速发展,企业经营的环境日益动态且复杂,企业的竞争优势变得越来越短暂[1]。因此,企业战略要动态演进[7],并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浮现出来[8]。企业家需要围绕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和组织内部过程,动态地思考战略演进的逻辑[4]。所谓动态,就是把时间维度(temporality)纳入战略研究和分析的框架,考察企业行为和绩效在变化的环境中变化的规律[1,9-10]。除了企业内部的发展规律以外[11],在中观的产业层面将企业的外部环境按照时间展开,可使企业在制定战略过程中既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又充分糅合了外部动态因素的影响,进而使得企业的战略制定在一定程度上兼具可操作性和可预测性,成为各战略分析框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12-13]

科恩于1922年出生在纽约市。他的父母均为法律专业人士,然而科恩在纽约市立学院求学时却选择了物理,并于1940年毕业。他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之后在1943年应召入伍,在医疗部队做研究工作。1945年,他被派往广岛,研究这座城市被投放原子弹后遭受的影响。

1.2 在产业分析中引入时间维度

在中观产业层面,将企业经营按照时间展开的研究中,最广泛采用的是产业生命周期理论(industry life cycle)。例如,Porter[14]用产业生命周期的阶段特征界定行业的吸引力,作为战略分析的基础。产业生命周期概念起源于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两者至今在许多场合仍被交替使用[15]。无论是哪一生命周期概念,都试图从中观层面考察企业发展环境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就需要寻找一个能够实现连续地追踪行业环境发展变化的维度。已有的产业分析多从企业角度收集数据,较多从产业的供给端选择特征指标(如行业销售额[14]),或用技术性能[16]的变化表征(识别)行业的不同发展阶段。虽然行业销售额这一指标很直观,但是其数据统计涉及不同企业不同产品的价格,且这些价格数据常常无法获得,因此用该指标追踪行业变化只能是示意性的。而使用技术性能这一指标则面临更大的挑战:一个产品或技术会有不同的性能维度,使用什么维度的性能指标识别不同阶段是一个问题。特别是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融合,被使用于新产品的新技术不断更替,衡量产业技术性能的指标变得更难以确定。不解决这一问题,就无法将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动态分析框架具体化。

Christensen[17-18]以磁盘驱动器为例的研究启发我们从需求端(用户端)而非供给端(企业端)将产业发展过程随时间维度展开。随后,以Christensen[13]和Adner[19]等为代表的学者开始从需求端的视角审视行业竞争,认为需求是多维度的,企业在异质的、多维度的市场空间中竞争,不同企业可以通过选择具有不同性能组合的产品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市场需求的变化会筛选出“合适”的创新,从而导致原有的企业竞争优势失效。对此,Christensen称为“创造性破坏”。这一理论视角最早在创新领域发端,近年来进一步扩展到创业甚至战略等相关领域[20-21]

尊重作家们的劳动成果,是从事文学批评工作最基本的职业操守,故文本细读是丝毫马虎不得的。因此,这些年来我很少写那种宏论式的华而不实的年度述评文章。当然,这样做也问题多多,没有思想做支撑的批评范式与实践,即使读再多的文本,也无法面对与解决当下出现的文学问题、时代问题。做有出息的批评家,做有用的文学批评,必须面对当前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

不过,现有的需求端分析缺乏一个统一的、分析异质性市场需求及其变化的理论框架。Christensen和Adner都认可需求是异质的且随时间而变化,但是现有研究对需求如何变化、如何追踪需求的变化这两个关键问题都付诸阙如。这一缺陷导致两个后果:其一,与Porter的分析框架一样,这一理论分析框架是静态的,在最好的情形下也只能是比较静态的(comparative static),无法处理市场需求的连续变化,无法分析后发者(破坏者)的竞争优势是否是可持续的[22];其二,由于无法处理市场需求的连续变化,因此该脉络的理论分析框架往往只能通过回溯市场竞争的结果分析需求变化的影响,是后验的(ex-post),无法先验地分析需求变化如何影响企业行为的后果[23],因此难以对企业界的战略实践提供有价值的指导[24-25]

本文采用医院医疗与教学协调管理方案,整合了医生在病房、门诊、手术室和教室的工作时间,实现了医生全日程管理。通过计算医生的工作强度来合理安排医生的上课时间,使用品管控制图动态显示医生工作强度信息,通过信息推送系统实时推送信息。系统可以方便快捷地全方面协调医生门诊、手术、夜班和教学之间的关系,方便医院教学管理人员操作,合理安排医生教学和医疗时间,均衡调整医生的工作强度,降低医生工作强度,以避免教学差错,提高教学质量。下一步的工作是研究如何将该工作应用于医生绩效管理,合理计算医生工作量,达到智能化绩效管理。

第三,市场需求的变化虽然有迹可循,但是仍存在不确定性。企业通过在股权市场上布局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需求变化的不确定性[47]。除了借助股权市场获利以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在股权市场上选取具有某种特质的股东,进一步改变自身的资源能力基础,从而在产品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2 创新扩散与产品市场需求的演进

2.1 创新扩散与市场形成

任何一个行业的产品都有用户,用户群体的发展和变化规律会对整个产业的行为产生影响。从本质上说,商业是社会中的行为主体——组织或个人作为买卖双方在自主决策、自由选择的条件下针对特定标的物达成交易的活动。众多的买家和卖家在同一交易空间里就形成了市场,而产品或服务产生并被交易的过程就是市场发展的过程。因此,从用户的角度看,市场的发展首先是产品或服务在被创造出后在一个社会中逐渐被用户采用,最终被社会接受的过程。

大量研究表明,任何产品(服务)的市场会经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产品(服务)的市场成长过程也可被看作产品(服务)在市场中被接受的创新扩散过程[23]。Rogers等较早地建立了创新扩散理论,按照创新性程度将创新的采用者划分为创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大多数、晚期大多数和落后者五种类型[26]。所谓创新性,是指系统内的个体或组织相对于系统内的其他成员较早地接受某一新思想、新方案的程度,在时间维度上表现为用户采用新产品的顺序。这样就可将产业中的用户类型在时间维度上展开。不同类型的采用者不仅在采用时间上有先有后,而且在消费行为和特征上也存在显著差异,其消费偏好具有明显不同[27]。随后,Bass[6]首先发展了一个定量模型,可对创新扩散进行定量拟合,从而可对创新产品的市场需求进行预测。这一理论和模型经过很多改进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市场需求的预测[28-29]

“蓝天计划”提出以规范化、专业化为方向,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有步骤、有计划地建设和完善儿童福利机构,为孤残儿童提供优质的特教、康复和保育服务,推动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国际最新的观念提出要实现专业整合的服务模式。特殊教育、康复、保育这三个部门能够协调起来,连同其他专业,为残疾儿童提供适合其本人的服务,就是特殊教育、康复、保育三位一体整合的服务模式。

创新扩散理论为本研究在时间维度上解构市场需求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基础。这一框架表明,在市场发展的不同阶段,创新扩散的速度是不同的,单位时间里新增加的客户数量总和按时间顺序呈“钟型曲线”分布。这就刻画了市场发展的不同阶段,整个行业新增用户的成长规律[26]。将不同时期的新增用户进行累计,再考虑更新换代和重复购买,就可以清晰地描摹整个产品市场需求发展的轨迹。

2.2 产品市场需求的演进

从创新扩散理论出发,可将产品市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①小众市场。在创新扩散的最早期,市场主要由少量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组成,市场规模很小且零散,市场成长速度高度不稳定(一些创新也许并不能实现规模化应用而夭折),不同创新者需求的产品也不同,导致需求多样性较大。我们称此阶段的市场为小众市场。②大众市场。一旦创新扩散越过了小众市场阶段,早期采用者作为市场中的意见领袖会在目标用户群体中广泛地传播新产品的价值,导致产品在市场中迅速扩散,引发需求急速增长。在此阶段,主流客户被称为早期多数,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增长速度很高,市场中的需求多样性很低。我们称此阶段的市场为大众市场。③分众市场。随后,晚期大多数类型的用户开始采用创新产品,他们是一群“挑剔主义者”,对产品有各自不同的要求,导致市场出现差异,加上在这个阶段可能出现重复购买或更新换代,进而导致市场需求分化明显,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很高。与前一阶段相比,处于此阶段的市场的需求增长速度显著下降,但整体规模依然可观。我们称之为分众市场。④杂合市场。在创新扩散的最后一个阶段,新增加的采用者是落伍者。他们对创新十分保守,对创新产品往往存在偏见。不过,在这个阶段,市场中已采用创新产品的四类用户都开始进入重复购买或更新换代周期,导致市场中并没有所谓的主流客户,而是各类用户杂合,市场规模增速很低甚至开始出现下滑。我们称处于此阶段的市场为杂合市场。按照创新扩散理论,我们可将市场发展过程分为小众市场、大众市场、分众市场和杂合市场四个阶段。

按照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39],企业在产品市场上的绩效表现会影响投资人对它的估值。而企业资源观认为,在资源市场上获得关键的竞争要素是企业在产品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基础。因此,产品市场、资源市场与股权市场之间相互关联。例如,制药业的新药研发成果是企业在产品市场上竞争的关键资源。Sharma和Lacey[40]的研究表明,一旦企业研发的新药获得批准,该企业的股价就会大幅上升。Jovanovic和MacDonald[41]研究了1906—1938年美国汽车轮胎行业的股价,发现股票市场对这个行业整体的估值指数随着产业发展阶段的变化先急剧上升、后逐渐下降。其原因在于:随着创新在产业中获得应用,产品市场需求扩张、股价上升;之后,创新逐渐在行业中扩散,“创新租金”耗散,行业中企业整体的估值下降。Jovanovic和MacDonald的研究只涵盖了产品市场发展的一个阶段,而Mazzucato和Semmler[42]使用汽车产业的历史数据,进一步将研究扩展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他们发现:市场对产业早期企业的估值高,对后期企业的估值低;当行业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用市场占有率来衡量)时,股票市场对特定企业的估值会呈现“过度反应”,而且过度反应程度因发展阶段的不同而不同——早期剧烈,后期平稳一些。他们认为,与创新扩散机理类似,这种过度反应可能来自于“投资者间的互动以及社会上流行的模式”。

在上述四个阶段中,市场需求的发展随时间的推移呈S形曲线状,且可分为四个不同的、可识别的阶段。在不同阶段,市场中的主流客户、市场规模、市场成长速度和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四个维度的特征都有显著差异。其中,市场需求在上述四个维度上分别是连续变化的,但四个维度综合在一起,产品市场的演进就可能出现不连续的结构性变化。运用广泛发展的创新扩散模型[30-31]可对市场需求的发展过程进行追踪,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预测。这就将Christensen[13]和Adner[19]在需求端的工作推进了一步,为追踪市场需求端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提供了工具,并可据此进一步分析产业竞争和企业的战略行为及其绩效后果。不同阶段产品市场的特点如图1所示。

  

图1 不同阶段产品市场的特点

3 产品市场、资源市场与股权市场的相互影响

3.1 产品市场与资源市场

反过来,股权市场的动态变化也会对资源市场和产品市场产生影响。一个直接的推论是:股权市场为产业中运营的企业提供了财务资源,使得它们可以购置设备、技术和人才等资源,通过企业经营来在产品市场竞争。不仅如此,许多投资人还为被投企业提供非财务增值服务(non-financial value-added,NFVA)[43],为被投企业带来声誉和商务网络等资源,甚至直接影响企业的战略决策过程。已有研究表明,非财务增值服务对被投企业在产品市场的竞争绩效有显著影响[44]。对于股票公开上市的公众公司,积极的投资人还会通过公司治理机制影响企业的资源配置,被动的投资人则通过“用脚投票”影响股价,进而对企业产生影响,导致并购等,从而导致产业企业资源流动、行业竞争格局改变。总之,股权市场中的投资行为会影响产业企业资源的组合分布,从而改变产品市场中企业竞争优势的分布。

由于市场需求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因此在不同阶段整个产业供需的主要矛盾会发生变化。例如:早期小众市场的需求成长相对缓慢,产业的主要矛盾是市场发展前景与用户基数发展的矛盾,因此市场开拓的营销能力是产业资源投入的重点[35];一旦市场转入大众市场阶段,市场需求总量以指数曲线变化,产业的主要矛盾变成了急剧增加的市场需求与缓慢提升的供给能力的矛盾,产业中会有大量的新进入者投资建设新产能[36]。Argyres、Bigelow和Nickerson[37]使用早期美国汽车行业的案例,发现一旦市场一个流行产品(福特的T型车)引发大众市场的需求急剧增长,整个汽车行业在产能不足的情况下应对这一需求冲击,最终导致行业的竞争格局发生变化。对中国功能手机制造业的案例研究[38]也表明,产品市场上需求的每一次结构性变化都会造成资源市场上产业价值链中的相应环节短期内出现供不应求。我们可将上述现象称为产业链条出现结构性的“洞”。这个结构洞一旦被产业中的创业者发现,市场中就会有企业去创新产品或业务模式以填补这个结构洞,使得整个产业的价值链整体能适应产品市场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其结果是:不仅行业资源市场的价值链结构发生改变,而且整个行业竞争格局会发生变化。这个现象在每一次市场需求结构的阶段性转换过程中都会出现[38]。也就是说,创新扩散的周期性律动通过产品市场传导到资源市场。

3.2 股权市场

产品市场需求的非线性发展,不仅会传导到资源市场,而且会传导到股权市场。一旦某个新兴的产品市场开始形成,“新赛道”初露端倪,就会有企业在这个领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同时,投资者也会进入这个领域,通过投资该领域企业的股权(成为股东)来获利。各投资主体对同一企业的未来发展有不同的假设,对同一标的企业的估值也有差异,于是形成了对特定企业股权的市场。

9 500个h(13月左右),而清醒时间仅为8 000h。这一阶段睡眠比例较高与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密切相关,因为生命早期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而充足的睡眠对于大脑发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睡眠对儿童的影响包括对生长、发育、情绪、认知、社会能力等。一些严重的睡眠障碍甚至可以导致心血管疾病、生长迟缓、严重的情绪和行为问题,以及学业失败等。

本研究引入创新扩散理论,从需求端出发追踪产业层面的规律性变化,进一步探索产业组织系统中企业的行为及其后果,并以此为基础发展一个用于分析企业战略活动的动态框架。

上述两项研究的对象(汽车轮胎和汽车)在产业链上是上下游关系。前文已说明,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动会逐渐使得资源市场的价值链环节形成结构洞,这些结构洞被渐次填满的过程与产品市场发展阶段的变化过程紧密相连。本研究进一步推论:在某一特定的产品市场发展阶段,对于富含某一特定战略要素资源的企业而言,如果它们持有的资源刚好是产品市场竞争的焦点,那么股票市场对其估值会急剧上升,甚至被高估;直到产品市场演进到下一个阶段,产业竞争焦点发生转移,富含该阶段关键竞争要素的企业的估值再度发生变化。

随着创新的扩散,产品市场的需求逐渐形成。不同的企业会针对特定的市场需求,参与为最终用户提供产品的商业活动中。从供给方的角度看,为最终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全部环节(包括技术、零组件供应、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都是行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企业能力具有异质性[32]。不同企业通过战略要素市场(strategic factor market)[32-34]构建了价值链环节上的上下游关系,形成了整个行业的资源市场。根据企业资源基础观,在一个产业的资源市场上,某一特定资源和能力的供给是产业在历史发展中积累下来的存量。增加供给需要对相关能力进行投资,而从投资到形成能力需要一段时间,因此资源的供给具有一定的粘滞性。

3.3 竞争优势的临时性

在产品市场和资源市场的共同演进下,企业在某一时点想要具有竞争优势,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企业所处市场所需的基本资源条件能够维持企业的经营;第二,具备能给企业带来相对竞争优势的关键竞争要素。一旦产品市场的发展阶段发生变化,资源市场中的价值链就会出现一个结构洞,市场竞争的焦点就会围绕这个结构洞展开,从而产业中能带来竞争优势的关键竞争要素也会发生变化,竞争优势持续的时间根本上取决于市场需求发生质的变化的时间。对中国手机制造业的案例研究表明[38]:需求的阶段性变化是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一旦市场发展出现阶段性转变,原来市场中高度稀缺的、能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会蜕化为市场中广泛分布的一般竞争要素;如果企业的能力不能随着市场的演进而升级,那么企业就会在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如果企业仍然依赖上一阶段的成功经验而不变,那么就会陷入“成功的陷阱”,从而如Christensen[45]所言被颠覆。

由表15可知,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及总资产周转率增减幅度不大,存货周转率增减幅度较大,但除应收账款周转率外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及总资产周转率在近三年均处于下降趋势,表明企业流动资产的利用效果不好,整体资产的利用效率不高,销售能力不强,这将导致企业的营运成本增加,营运能力总体来说是处于下降阶段。

3.4 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取决于企业能否根据市场发展的实际动态地选择发展和升级自身的能力组合,以适应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45]。因此,将产品市场、资源市场和股权市场同时纳入分析框架,市场中能够长期生存和发展的企业则可分为以下三类。①农耕者。他们聚焦于某一产品领域,是客户解决方案的提供者,一直专注于市场客户及其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企业能力建设的方向,根据产品市场竞争的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能力组合,随着市场的发展实现企业自身的发展。②狩猎者。他们是市场中专门化能力的供应商,关注与其能力相关的行业的发展变化,选择自身所具有的能力在市场中最为稀缺的时间点进入,从而使自己成为市场中的关键竞争要素,通过基于能力的多元化运营获得可持续发展。③圈地者。他们会同时在两个以上的行业进行布局,往往是市场中规模巨大的企业,有较大的内部组织冗余,能够抵御单一产品市场的竞争冲击,不会因单一产品市场中某一阶段的事物而出现企业解体;他们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在战略要素组合的不同方面进行能力建设和组织发展;他们并不会在每一行业的每一阶段都有完胜对手的优势,靠规模保证生存、靠学习积累发展基础,维持可持续竞争优势。

4 战略节奏的概念和理论框架

Klarner和Raisch[46]将“节奏”(rhythm)定义为“在特定时间周期中频繁调整的时机”。本研究将“战略节奏”定义成企业的一种节律性活动,即企业通过追踪市场需求的变化,在产品市场中动态调整自己的战略行为,在资源市场中改变自己的资源能力组合,借助股权市场收获价值并进一步更新资源基础,应对产品市场的未来挑战。因此,企业应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动态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并通过有效的运作对环境施加影响,以获得竞争优势。战略节奏的理论框架如图2所示。

  

图2 战略节奏的理论框架

战略节奏概念包含三个层面的内涵。

第一,企业同时在产品市场、资源市场和股权市场上竞争。具体而言,企业在产品市场上竞争客户,在资源市场上竞争资源,在股权市场上竞争股东。

第二,产品市场、资源市场与股权市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本文认为,产品市场需求的演进是一个渐变与突变交替的过程,产品市场的结构性变化会传导到资源市场,资源市场随之会出现结构洞,并随着价值链的展开渐次地出现并被填满,进而股权市场中会出现持有资源企业的价值估值起伏。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目标是让学生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去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及日常事务问题,因此,在课程设计和建设中,通过教学案例和实践环节,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得到训练,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让学生领悟到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注重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果表明,在不同分类与分度的肺气虚寒型AR患者外周血中,中-重度持续性AR组ROR-γt mRNA、ROR-γt/Foxp3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Foxp3 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持续性AR组ROR-γt mRNA表达显著高于轻度间歇性、中-重度间歇性及轻度持续性(**P<0.01)。中-重度持续性 AR组 Foxp3 mRNA表达显著低于轻度间歇性(**P<0.01)。中-重度持续性AR组ROR-γt/Foxp3 mRNA表达显著高于轻度间歇性、中-重度间歇性及轻度持续性(**P<0.01),见表 2、图 4。

战略节奏的理论框架将指导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产业价值链的结构性变化以及股权市场的估值起伏等产业环境的律动,在产品市场、资源市场和股权市场上开展一系列战略活动,调整自己的资源能力组合,获取竞争优势。表1总结了战略节奏概念的要点。

 

表1 战略节奏概念及其理论框架的要点总结

  

要点战略节奏定义通过追踪市场需求的变化,在产品市场中动态调整自己的战略活动,在资源市场中改变自己的资源能力组合,借助股权市场收获价值并进一步更新资源基础理论基础创新扩散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基本假设市场是动态的,需求是异质的市场环境既适合成熟、稳定的市场,又适合新兴、动态的市场具体体现节奏是战略制定的一个维度;节奏在时间维度展开的依据是市场需求的变化规律;节奏展开的范围是产品市场、资源市场和股权市场结果结果取决于从产品市场到资源市场再到股权市场的节奏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预测的演进路径产业层面的创新扩散,企业层面的学习机制(配速、试错、迭代等)

5 小结

尽管意识到节奏之于战略的重要性,然而战略领域关于节奏的研究尚不充分[46,48-50]。将时间维度有效引入企业战略实践研究的一大挑战是,在基于时间维度展开的过程中,探寻能与企业战略活动有机结合的外部周期性律动[3-4]。社会活动的律动性特征往往是隐藏的[51]。本研究框架引入创新扩散理论,将产品市场的形成和变化归结为创新在社会系统中扩散的过程;伴随创新扩散,产品市场发展次第呈现出渐变和突变;相应地,资源市场的价值链环节会渐次出现结构洞,并依次被填补;进而,股权市场对产业中持有不同资源的企业的估值也会随之起伏。企业的战略管理要同时关注产品市场、资源市场和股权市场的波动,有节律地在三个市场上展开战略活动并相互配合,形成战略节奏[52]

本研究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将经典的创新扩散理论[5-6]引入战略管理研究,为将企业战略活动在时间维度上展开并进行分析提供了产业层面的可追踪的框架。企业的战略活动与外部环境的周期性律动匹配并非易事[52]。本研究从中观产业层面的周期性规律切入,为理解产业竞争格局变动以及企业战略活动提供了可追踪的动态分析框架[53]

第二,解析了竞争优势的暂时性和可持续性,为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提供了更广阔和统一的视角。竞争优势的存在,意味着企业基于一定资源和能力的创新行为适应了某一特定阶段的需求特征;一旦需求发生变化,竞争优势就失去了继续存在的基础,表现为竞争优势的短暂性;需求变化方向会筛选出下一阶段市场竞争胜出者的能力和行为组合,而竞争优势持续的时间在根本上取决于市场需求发生质的变化的时间长度,这一时间长度也可利用本文的框架进行分析和考察。

第三,将股权市场纳入战略分析框架。在产业结构的理论框架下,竞争优势源于产品市场[12,14]。资源基础观将竞争优势来源从产品市场拓展到战略要素市场[32-34]。已有学者发现,企业可以借助股权市场的协同效应获得竞争优势[47,54-55]。本文系统地将股权市场引入企业战略分析框架,并在产品市场、资源市场与股权市场的动态作用下考察企业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

战略节奏的概念和理论框架为战略研究提供了新的空间。不过,本研究仅是一个初步的理论演绎,后续需要进一步的案例研究以及结合不同产业的实证研究进行验证和进一步精炼,如分析企业的国际化、多元化和公司创业等。

参考文献

[1] D'AVENI R A,DAGNINO G B,SMITH K G.The age of temporary advantag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0,31(13):1371-1385.

[2] ANCONA D G,GOODMAN P S,LAWRENCE B S,et al.Time:a new research lens[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1,26(4):645-663.

[3] KUNISCH S,BARTUNEK J,MUELLER J,et al.Time in strategic change resear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als,2017:annals.2015.0133.

[4] BURGELMAN R A.Strategy processes and practices:dialogues and intersection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8(SI):1-28.

[5] ROGERS E M.Diffusion of innovation[M].4th ed. 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5.

[6] BASS F M.A new product growth for model consumer durables[J].Management Science,1969,15(5):215-227.

[7] BURGELMAN R A.A process model of internal corporate venturing in the diversified major firm[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83,28(2):223-244.

[8] MINTZBERG H,WATERS J A.Of strategies,deliberate and emerg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5,6:257-272.

[9] EISENHARDT K M,MARTIN J A.Dynamic capabilities:What are the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10/11):1105-1121.

[10] HERNES T.Process as the becoming of temporal trajectory[M]//LANGLEY A,TSOUKAS H.The Sage Handbook of Process Organization Studies.Los Angeles:Sage Publishing,2017:601-606.

[11] AMIS J,SLACK T,HININGS C R.The pace,sequence,and linearity of radical chan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4,47(1):15-39.

[12] PORTER M E.Competitive Advantage[M].New York:Free Press,1985.

[13] CHRISTENSEN C.The Innovator’s Dilemma: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il[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7.

[14] PORTER M E.Competitive Strategy[M].New York:Free Press,1980.

[15] KLEPPER S.Industry life cycle[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1997,6(2):145-181.

[16] FOSTER R.Innovation:The Attacker’s Advantage[M].New York:Summit Books,1986.

[17] CHRISTENSEN C M.Exploring the limits of the technology S-curve.Part I:component technologies[J].Productions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1992a,1(4):334-357.

[18] CHRISTENSEN C M.Exploring the limits of the technology S-curve.Part II:architectural technologies[J].Productions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1992b,1(4):358-366.

[19] ADNER R.When are technologies disruptive?A demand-based view of the emergence of competi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2,23:667-688.

[20] PRIEM R L,BUTLER J E,LI S.Toward reimagining strategy research:retrospection and prospection on the 2011 AMR decade award articl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13,38(4):471-489.

[21] LEVITAS E.Demand-side research’s role in macro-management:a commentary on Priem,Li,and Carr[J].Journal of Management,2013,39(5):1069-1084.

[22] KING A A,BAATARTOGTOKH B.How useful is the theory of disruptive innovation?[J].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2015,57(1):76-90.

[23] DANNEELS E.Dialogue on the effects of disruptive technology on firms and industries[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6,23(1):2-4.

[24] LEPORE J.The disruptive machine[J].The New Yorker,2014,90:30-36.

[25] WEEKS M R.Is disruptive innovation wearing new clothes or just naked?[J].Innovation,2015,17(4):417-428.

[26] ROGERS E M.Diffusion of Innovations[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83.

[27] MAHAJAN V.MULLER E.BASS F M.New product diffusion models in marketing:a review and direction for research[J].Journal of Marketing.1990,54(1):1-26.

[28] CHIRCUA M,MAHAJAN V.Revisiting the digital divide:an analysis of mobile technology depth and service breadth in the BRIC countries[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9,26(4):455-466.

[29] TALUKDAR D,SUDHIR K,AINSLIE A.Investigating new product diffusion across products and countries[J].Marketing Science,2004,21(1):97-114.

[30] MAHAJAN V,MULLER E,BASS F M.Diffusion of new products:empirical generalizations and managerial uses[J].Marketing Science,1995,14:79-88.

[31] PERES R,MULLER E,MAHAJAN V.Innovation diffusion and new product growth models: a critical review and research direc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2010,27(2):91-106.

[32] BARNEY J B.Strategic factor markets:expectations,luck and business strategy[J].Management Science,1986,32(10):1231-1241.

[33] BARNEY J B.Asset stock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a comment[J].Management Science,1989,35:1511-1513.

[34] PETERAF M A.The cornerstone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a resource-based view[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3,14(3):179-191.

[35] MOORE G A.Crossing The Chasm:Marketing and Selling High-Tech Products of Mainstream Customers[M].New York:Harper Business,2002.

[36] 朱恒源,刘广,吴贵生.城乡二元结构对产品扩散的影响研究:以彩电采用为例[J].管理世界,2006(4):66-72.

[37] ARGYRES N,BIGELOW L,NICKERSON J A.Dominant designs,innovation shocks,and the follower's dilemma[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5,36(2):216-234.

[38] ZHU H,ZHANG M Y,LIN W.The fit between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nd demand-side dynamics:catch-up of China’s latecomer mobile handset manufacturers[J].Innovation Organization & Management,2017,19(2):146-166.

[39] BREALEY R A,MYERS S C.Principles of Corporate Finance[M].3rd ed.New York:McGraw-Hill,1988.

[40] SHARMA A,LACEY N.Linking product development outcomes to market valuation of the firm:the case of the U.S. pharmaceutical industry[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4,21(5):297-308.

[41] JOVANOVIC B,MACDONALD G M.The life cycle of a competitive industr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4,102:322-347.

[42] MAZZUCATO M,SEMMLER W.Market share instability and stock price volatility during the industry life-cycle:the US automobile industry[J].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1999,9(1):67-96.

[43] LARGE D,MUEGGE S.Venture capitalists’ non-financial value-added:an evaluation of the evidence and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J].Venture Capital,2008,1:21-53.

[44] HELLMANN T,PURI M.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roduct market and financing strategy:the role of venture capital[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00,13:959-984.

[45] 朱恒源,杨斌,吕萍.产品市场、战略要素市场与中国企业的发展[J].管理世界,2009(12):90-103.

[46] KLARNER P,RAISCH S.Move to the beat—rhythms of change and firm performa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3,56(1):160-184.

[47] TONG T W,LI Y.Real options and investment mode:evidence from 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 and acquisi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2011,22(3):659-674.

[48] HUY Q N,MINTZBERG H.The rhythm of change[J].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2003,44(4):79-84.

[49] SHI W,PRESCOTT J E.Rhythm and entrainment of acquisition and alliance initiatives and firm performance:a temporal perspective[J].Organization Studies,2012,33(10):1281-1310.

[50] VERMEULEN F,BARKEMA H.Pace,rhythm,and scope:process dependence in building a profitabl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2,23(7):637-653.

[51] ZERUBAVEL E.Hidden Rhythms:Schedules and Calendars in Social Life[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1.

[52] PEREZ-NORDTVEDT L,PAYNE G T,SHORT J C,et al.An entrainment-based model of temporal organizational fit,misfit,and performance[J].Organization Science,2008,19(5):785-801.

[53] 朱恒源,杨斌.战略节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54] MAULA M V J,KEIL T,ZAHRA S A.Top management’s attention to discontinuous technological change: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 as an alert mechanism[J].Organization Science,2012,24(3):926-947.

[55] BENSON D F,ZIEDONIS R H.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 as a window on new technologies:implications for the performance of corporate investors when acquiring startups[J].Organization Science,2009,20(2):329-351.

陈伟表示:“今后将继续发掘农户需求、创新经营模式,建立起全程托管服务和果品追溯体系,不断提升果品品质,铸就优质果品品牌,多举措助农致富,让果业成为真正甜蜜的事业。”

 
朱恒源,杨斌,刘星
《技术经济》 2018年第03期
《技术经济》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