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基于Simmechanics仿人机器人下肢的能耗分析

更新时间:2009-03-28

0 引言

21世纪人类老龄化问题突出,仿人机器人可以在诸多方面扩展人类的能力,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仿人机器人具有人类的外观,符合人体运动特点,能够适应人类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仿人机器人技术是衡量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集机械、材料、自动化等多学科于一体,当前全球尚处于研发阶段和初步产业化的时代背景下[1]。美国和日本等许多发达国家在仿人机器人研发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中,日本本田公司研制的ASIMO是目前比较先进的仿人行走机器人[2]。相比美国和日本,我国对仿人机器人的研究起步较晚。

未来的仿人机器人研究方向主要有:结构设计和控制方式的优化、运动学与动力学求解理论的发展、电源驱动的改进等[3]。首先,理想的步态规划对仿人机器人技术至关重要。由于仿人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问题复杂,精确求解非常不易,只能通过添加限制条件得到近似解,导致仿人机器人步态与实际不符。其次,能耗问题是降低成本、提高性能的关键。仿人机器人关节多且自身携带能源受限,必须通过合理改进驱动、减轻重量并提升能源密度得到解决。

1 仿人机器人下肢建模

1.1 人体下肢的动力学方程

人体下肢由众多骨骼、肌肉和神经组成。在行走过程中,髋关节在矢状面的活动角度远大于在冠状面的活动角度。基于此,不考虑髋关节在冠状面的活动;不考虑下肢肌肉和韧带的作用。假定髋关节固定不动,将人体下肢单腿简化为三连杆三自由度模型[4],建立坐标系(见图1)。以髋关节作为坐标原点,各关节视作铰接且与竖直方向所夹角为θ1、θ2、θ3,取逆时针方向为正。大腿、小腿和足长度分别为l1、l2、l3,质量分别为m1、m2、m3,质心分别为c1、c2、c3

通过基点法求解速度,以小腿为例,则:

  

图1 下肢单腿简化模型

 

下肢单腿系统的总动能和总势能为:

 

不考虑系统对内作用力和摩擦损耗,采用Lagrange方程[5]对单腿进行动力学建模。设Fi为虚功,关于关节力矩的函数:

 

年主导风向:10 m高度主导风向W,次主导风向WSW,主导和次主导风向的风频分别为14.64%,11.57%。年平均风速为100 m高度6.37 m/s,10 m高度4.60 m/s。显然,平均风速随高度增高而逐步加大。

在步态周期中,重力与外界对人体做功,实现人体的稳定行走。能量具有流动性,单腿系统的能量流动(见图8)主要包括肢体间的能量传递、肢体内部的能量转换和外界做功输入能量3种形式。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将单腿系统逐段化分析,传递到下一级的输出能量等于机械能与外界输入能量的和。

执行“匹配主动转向系统控制单元-J972”后,诊断地址“44动力转向”会存储故障代码:U101300控制单元未编码主动/静态;B200500记录无效主动/静态。故障码B200500仅存在于4130版本的软件中,需要通过升级动力转向控制单元软件来解决,可使用措施代码3D51刷新,刷新前后软件版本信息如图8所示。对于故障码U101300的清除方法,后文将详细介绍。

 

建立动力学方程:

 

式中:Mh、Mk、Ma分别表示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力矩,(Aij3×3、(Bij3×3、(Cij3×3、Di、τi依次表示由加速度、向心力、科氏力、重力、地面力引起的关节力矩项。在单腿处于摆动期时,没有地面力影响。为方便计算,将支撑期过程中足与地面的静摩擦作动摩擦处理。

奏鸣曲K330的第三乐章为C大调,速度是Allegretto,“小快板”的速度使得整个乐章的情绪欢快明朗。第三乐章同样是奏鸣曲式,分为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呈示部的第一主题是轻巧的,通过经过句,第二主题在其属调上出现。随后便是自由明媚的展开部。再现部延其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最后通过尾奏结束了整首曲子。第三乐章与第一乐章相比,第三乐章会更加充满热情,整个乐章都洋溢着积极向上的思想,就像冬日里一缕金灿灿的暖阳,让人感到典雅、明朗。

基于动力学方程,在Simmechanics[10]中建立仿人机器人下肢模型(见图4)。对各关节角位移数据进行多项式拟合得到角位移函数。利用角位移、角速度与角加速度之间的微分关系,选用时钟(Clock)和微分(Derivative)子模块定义关节驱动。

目前没有入账的应付工程款、应付设备款、材料款等将按规定在当期列支,必然会加大学校的负债总额,使高等学校“隐形”债务“显形”化,会进一步影响学校的资产负债率,增大学校的贷款难度。

1.2 人体下肢的关节角度信号采集

实验选用惯性动作捕捉系统[6]Xsens MVN和数据采集软件MVN Studio对身高1.63 m、体重55 kg的受试者进行运动数据采集(见图2)。该系统主要由2个Xbus Master发射器与17个MTx传感器组成,通过在时域上捕捉若干关键点记录运动轨迹且不受地域限制[7]。Xbus Master主要用于实现采样同步并为传感器供电,基于Wireless Receiver的无线蓝牙技术或USB接口技术,实现传感器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8]

  

图2 惯性动作捕捉系统

对模型进行参数配置并运行。将仿真测试得到的机器人下肢关节力矩与基于动力学方程计算得到的人体关节力矩进行比较(见图6)。

  

图3 关节角位移

1.3 基于Simmechanics仿人机器人的下肢建模

抽象思维的形成需要反复的练习,通过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性的知识,并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学以致用。对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设计好练习题,让学生多练习,在练习中发散思维,提升抽象思维能力[4]。如,在教习完《牛顿第二定律》后,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针对汽车拐弯、汽车过桥等现象建立模型,结合这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做相关的练习,进而使学生知道这些现象都是圆周运动的特例。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设计练习题时,要确保题目难度适中,符合学生能力范畴,继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图4 下肢单腿仿真模型

  

图5 地面作用力

通过测力板测得地面对足正向反作用力数据。设摩擦因数μ=0.1,利用地面作用力(见图5)对刚体驱动(Body Actuator)进行定义。

根据GB17245—2004—T中各体段参数对体重、身高的二元回归方程系数表[11]计算受试者下肢基本参数(见表1)。

 

表1 下肢基本参数

  

参数 大腿 小腿 足质量/kg 8.346 2.534 0.838质心位置/m 0.250 58 0.204 10 0.038 44 Ix/(kg·m2) 0.114 23 0.023 00 0.002 49 Iy/(kg·m2) 0.116 97 0.023 49 0.002 35 Iz/(kg·m2) 0.052 55 0.002 60 0.003 29

传感器安置于受试者下肢各体段上,将关节角度信号传输到计算机,使用MVN Studio进行记录。对原始文件进行纯数据提取,将文件中的欧拉角[9]换算成弧度,得到人体下肢关节角位移数据(见图3)。

髋关节与膝关节在支撑期时,力矩增大至峰值,为身体提供向前行走的动力。在摆动期时,力矩减小。踝关节在支撑期时,力矩增大为身体提供助推力。两者的曲线走势和峰值大小吻合度较高,验证了仿人机器人下肢模型的合理性。

2 下肢的能量流动特性分析

2.1 平地行走下的机械能分析

在平地行走条件下,采用关节功率法[12]求解功率。即将关节视作功源,设关节角度为θ,关节力矩为M,则该关节做功的功率为

  

图6 关节力矩曲线

 

利用关节功率积分求解关节驱动做功:

将我院2015年10月到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78例宫颈癌手术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乱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研究对象各39例。其中,试验组患者平均年龄(48.3±4.4)岁,平均BMI指数(23.6±2.2)kg/m2,平均手术时长(130.0±22.8)分钟;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48.5±4.7)岁,平均BMI指数(23.6±3.0)kg/m2,平均手术时长(130.1±23.2)分钟。对比两组患者基础数据并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设系统初始动能和势能分别为Ek0和Ep0,则在步态周期中动能和势能的变化量为:

6.“洪武十一年夏,故元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卒……子脱古思帖木儿继立。其丞相驴儿……拥众于应昌、和林。”——《明史·外国八鞑靼》

 

系统机械能由动能和势能组成且与外界做功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生活方式、居住环境以及饮食习惯均发生转变,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加上环境污染导致肺癌发病率日益上升,吸烟是导致发生肺癌的重要原因,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4]。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以血糖特异性升高为主要临床特征,早期症状不明显,若不及时控制血糖,病情进一步进展可造成全身多器官功能损伤,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威胁。一期肺癌患者伴发糖尿病加重病情,增加临床治疗难度,因此治疗的同时要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调节患者心态,控制血糖水平,保证治疗效果[5]。

 

步态周期下的能量变化曲线(见图7)直观反映了动能与势能的变化过程。在步态周期中,势能先增大至峰值再减小,曲线有一个极值点;动能经历2次先减小再增大,曲线有3个极值点;系统机械能同样经历2次先减小再增大,曲线有3个极值点。表明该过程机械能不守恒,仅仅依靠系统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换并不能保证人的稳定行走,必须依靠外界做功获取足够的能量,即系统机械能的变化量等于外界对系统做功的变化量。

分析可知,人体在平地行走过程中做“倒立摆”运动。脚跟着地时,人体重心上移,关节做功增加;人体受惯性作用继续前移,重心下移时,系统势能做功,关节做功减少。

  

图7 系统能量变化

2.2 平地行走下的能量流动方程

基于减水河MIKE11建库后对水环境的影响………………………………………卢 慧,董红霞,轩晓博(6.20)

  

图8 单腿系统能量流动

 

1.外界输入能量 2.能量传递 3.能量转换

设外界输入能量为Einput,输出能量为Eoutput,建立肢体间的能量流动方程:

 

表明了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能量流动规律,通过机械能的变化量确定系统所需输入能量。为仿人机器人的能耗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2.3 平地行走下的能量流动特性分析

通过肢体间的能量流动方程,对步态周期下的小腿、大腿进行能量流动特性分析,得到肢体间的能量传递与转换关系。

小腿能量变化(见图9)。在支撑期中,势能先增大再减小,动能先减小再增大,动能与势能相互转换,机械能变化量不明显。输入能量为负值,经历2次先增大后减小,地面力矩对踝关节做功,能量输入至小腿。脚跟着地时,制动小腿前移,脚尖离地时,推动小腿摆动。

则系统Lagrange运动方程为:

  

图9 小腿能量变化

  

图10 大腿能量变化

在摆动期中,足与地面不接触,没有地面力矩作用。外界输入能量为负值,膝关节对小腿、大腿摆动起抑制作用。小腿下摆过程中,重力做功,势能转化为动能。受膝关节制动影响,小腿输出能量为零。

大腿能量变化(见图10)。在支撑期中,身体重心上移,动能与势能先增大后减小,动能与势能之间存在转换。身体躯干通过髋关节抑制大腿摆动,外界输入能量为负值,经历2次先增大再减小。

在摆动期中,势能先减小再增大,动能先增大再减小。身体躯干通过髋关节对大腿做功,推动单腿摆动,输入能量为正值。输出能量通过膝关节对小腿做功,起摆动小腿作用。

3 步态周期下的能耗分析

3.1 平地行走下的能量补偿方式分析

人体在行走过程中,足与地面接触造成系统机械能减少,需要不断依靠外界输入能量进行补偿维持步态稳定。能量补偿主要通过蹬地时地面对足的冲量和关节驱动力矩做功两种途径。将模型最简化为两杆三质心模型[13],假定质量集中在髋关节上。基于此模型,对3种能量补偿方式进行分析(见图11)。

  

图11 能量补偿

设初始速度为v+,脚跟着地,受地面力作用后速度减小为v-,地面冲量为F,关节驱动力矩为M。此过程中系统损失能量为Eloss,通过地面对足冲量做功产生的输入能量为EF,通过关节驱动力矩做功产生的输入能量为EM。要保证人体的稳定行走,系统必须满足:

 

在行走过程中:当仅有蹬地冲量做功时,即EM=0,系统补偿能量全部由地面冲量提供;当仅有关节驱动力矩做功时,即EF=0,系统补偿能量全部由关节驱动力矩提供;两者同时存在时,共同给系统提供补偿能量。

(3)教师需对学生课余时间中药标本的利用加以引导。尤其在课前预习准备小教师讲解内容环节,因各小组间能力存在差异,教师需根据学情提供必要帮助,比如提供一些提纲性的预习信息等。

3.2 仿人机器人下肢的能耗计算

引入步态周期下的行走能量效率(COT)作为评价指标[14]。设步态周期下系统输入能量为Einput,系统总质量为Σm,仿人机器人行走步长为S,则COT定义[15]

 

对于最简化模型,系统损失的能量主要表现为动能的减小,且作为补偿的输入能量等于系统损失能量,即

 

当仅有关节驱动力矩对系统做功时,作为补偿的输入能量最多。设腿长为Lleg,步态周期为T,该情况下COT近似为

3.2.3 设立良好的控制活动。控制活动的设计应结合单位发展业务的特色与要求,设计符合单位发展的控制活动,注重其适应性及可操作性,利于业务后续进行,使控制活动的作用得到应用。同时,内部控制活动是一个完整的步骤,是需要单位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过程,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自身素质,建立合理的奖励惩罚机制[7~8]。

 

当仅有地面冲量对系统做功时,作为补偿的输入能量最少,此时COT近似为

 

通过比较可知,在仅有地面冲量的情况下,步态周期中的能耗最低;在仅有关节驱动力矩的情况下,步态周期中的能耗最高。

4 结论

1)利用惯性动作捕捉系统对受试者进行关节运动数据采集,通过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之间的微分关系定义关节驱动。在Simmechanics中构建的仿人机器人下肢模型符合人体运动特点。

2)通过对比仿真测得的仿人机器人关节力矩值和计算得到的人体关节力矩值的吻合情况,验证模型的合理性。

3)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和流动特性,建立人体下肢能量流动方程。以小腿、大腿为研究对象,逐段分析步态周期下支撑期和摆动期的能量变化情况。基于人体能量流动特性,进行行走能量效率计算和仿人机器人下肢的能耗分析。表明在仅有地面冲量的情况下,步态周期中的能耗最低,为设计高性能的仿人机器人提供了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蔡自兴.机器人学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7.

[2] 郑嫦娥,钱桦.仿人机器人国内外研究动态[J].机床与液压,2006(3):1-4.

[3] 徐莉,刘振方,王建丞,等.仿人机器人综述[J].黑龙江科学,2013,4(7):57-61.

[4] 高许峥妍.基于MATLAB的老年人下肢活动仿真研究[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2016.

[5] 郑超.基于人体能量流动特性的外骨骼低能耗驱动关节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6] 高岩.基于内容的运动检索与运动合成[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6.

[7] 张雄杰.基于XsensMVN惯性运动捕捉系统装备的人体运动特性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6.

[8] 向泽锐,支锦亦,徐伯初,等.运动捕捉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3,30(8):60-65.

[9] PIO R.Euler Angle Ransformations[J].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1966,11(4):707-714.

[10] 耿艳丽,杨鹏,刘作军,等.下肢运动信息采集与运动仿真[J].医用生物力学,2013,28(2):154-159.

[11] 卢德名,王云德,严波涛.运动生物力学测量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65-66.

[12] 芦坤,周兴龙,闫松华,等.人体日常活动机械功及能量效率的初步研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14,33(2):154-159.

[13] 陈启军,刘成菊.双足机器人行走控制与优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167-170.

[14]COLLINS S,RUINA A,TEDRAKE R,et al.Efficient Biped-al Robots Based on Passive Dynamic Walkers [J].Science Maganize,2005,307:1082-1085.

[15]COLLINS S,RUINA A.A bipedal walking robot with efficient and human-like gait[C]//Proc.of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2005:1983-1988.

 
林佳裔,王从浩,张春,朱春涛
《机械工程师》 2018年第05期
《机械工程师》2018年第0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