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再认识——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更新时间:2009-03-28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明确提出生命教育概念,而中国大陆引入生命教育肇始于上世纪90年代。国务院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提出:“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生命教育首次被写入国家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为我国生命教育的顺利开展颁发了“准生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1]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生命,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是习总书记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指明的前行方向。现阶段,我国高校开设生命教育显性课程的趋势日渐明显,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仍是最主要的方式。“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毋庸置疑也成为进行隐性生命教育的重阵地。笔者近几年努力尝试将生命教育融入“基础”课的教学实践之中,并曾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和恋爱观进行问卷调查。因此,笔者在不断总结反思自身“基础”课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尝试对生命教育融入“基础”课的主要成因、实践探索和自我反思方面进行阐幽发微,以求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生命教育融入基础课的主要成因

“基础”课是当前我国高校“两课”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必修课。“基础”课真切的生命关怀和迫切的现实需求亟需生命教育的积极融合。

(一)大学生真实生存状况的强烈呼唤

如今,“00后”已经开始步入大学校园与众多的“90后”一起成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朝气蓬勃、昂扬向上,是理性、务实和奋进的新一代。但由于少数学生的自制力较差,抵制外界诱惑的意志力薄弱,自主分配时间的能力不足,当他们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资讯,无处不在的智能电子产品时,他们用网络代替自我思考,用手机代替人际交往,用床铺代替全部休闲,他们在尽情享受社会进步带来的便利,但自身的生存状况和生活能力却尤为令人担忧。

笔者近来针对江西某高校学生人生观和恋爱观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70份,实收459份。调查显示,对目前生活状态表示有清晰人生目标和规划的学生超过12%,有近60%的学生有着大体的人生目标,大约20%的学生人生目标模糊不清,甚至8%的学生处于毫无目标可言的状态,对自己的未来之路没有严谨的规划和认真的思考。同时,认为大学生活过得很充实、很有趣的学生约40.09%,16.34%的学生感觉大学生活和高中时期没有变化,22%的学生认为现在自由学习时间很多,却找不到高中那种紧张而充实的备战状态,更有甚者,21.57%的学生深感现在的大学生活十分的空虚无聊,这是一组不容忽视的数据和令人揪心的现象。而且,关于生命和生命价值问题的思考方面,30.94%的学生会经常思考,60.13%的学生只是偶尔考虑,没有对生命的本真意义和生命的价值作深入的思考,而6.97%的学生则表示不愿意多想,甚至1.96%的学生表示从不思考生命价值问题。大学生对生命本身缺乏正确的认知和一定的思考,这会直接影响他们人生方向的选择,容易陷入不知“何为人生与人生为何”的盲目空虚状态。

在大学生恋爱问题上,调查显示,48.15%的学生认为大学时的爱情是真挚的,但有14.38%的学生感觉大学恋爱是在“游戏人生”。在大学生可以接受的恋人间的亲密行为程度调查表明,42.48%的学生选择“接吻”,赞成“性爱抚”的有11.55%,认为可以发生“性关系”的有12.64%,而17.21%的学生直接选择“同居”,认为只限于“约会拉手”的学生占16.12%。这些数据表明有些大学生恋爱时的行为还不够谨慎,部分学生在恋爱中对待性行为表现较为轻率。因此,大学生的真实生存状况凸显了生命教育融入“基础”课教学中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二)生命教育与“基础”课内在统一的必然要求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2](P136)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1]“基础”课的主要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法律素质,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和坚定传播者,立志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因而现行“基础”课需要改变传统教学中过于理性、意识形态过强、忽视学生个体生命的泛政治化现象,紧紧贴近大学生生活、解决大学生的现实生命困顿,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本真生命,培养学生身心灵全面健康发展。

而生命教育彰显的是“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人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人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有丰富内涵、发展变化的生命实体,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生命教育的目标着眼于全体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奠定基础;着眼于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生命环境奠定良好基础。[3](P40)因此,在根本任务上,“基础”课与生命教育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都以关注学生生命和生活为切入点,以提升和发展学生生命为最终目标。这决定“基础”课与生命教育都需要以生命关怀为理念,需要内含深切关怀和深情厚爱,这些内在统一性使生命教育自觉嵌入“基础”课教学之中已成为一种必要和必然。

期刊格式:作者(著录前3人,其后加“等”字或“etal.”).文章题目[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生命教育融入基础课教学中的实践性探索

“基础”课是以引导学生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渗透一系列生命教育内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小区一直等车的大叔随后上车,一路畅谈,至下车计价器显示14.5,大叔掏出30元付给司机:这钱里面也包括前面那位的,我也不伟大,但挣钱比您可能容易点。言毕拉开车门离去。

(一)挫折教育

大学生正处于放飞希望、追逐梦想的黄金阶段,他们的人生阅历十分简单,一般在他们已经走过的人生旅途中还没遇到太大的困难。但大学各种活动的开展与竞争、人际关系的复杂、学习方式的完全改变让学生在实现自我理想的过程中会遭遇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因此,教师可以在“基础”课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中渗透挫折教育。

生命具有二维四重性,二维即实体性的生命和人文性的生命,四重分别是实体性生命(物理性生命)以及构成人文性生命的血缘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它们之间不可分割、相互依赖。[5](P51)物理性的生命追求身体健康,但人不能因为单纯追求健康而只会吃喝玩乐。高清海先生认为,物理性的生命是人和动物都共有的一种“种生命”。而人还有“类生命”,必须往前走构建属于我们的亲缘生命,让我们的血脉传承下去。社会生命则需要我们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自己的责任担当。人最高层次的生命追求,则是追寻精神生命的永恒。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生命。李德顺教授认为,只要我们是以追寻真善美为思想和品德的人,都是有精神生命的人,都是在强化着自己的精神生命。只不过它或强或弱,或长或短。四种生命虽层次不同,但却不能完全割裂开来。精神生命有着最高的追求,它必须以物理生命为基础,以亲缘生命和社会生命为一个过渡,从而最终追寻最高的精神生命。

(二)生死观教育

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基础”课的第一要义。学生对世界和人生的正确看法和积极态度来源于他们对人生、生命和生活等问题的理性认知。为此,“基础”课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中可以充分开展生死观教育。例如笔者分析人生观问题时,播放“一生一闪而过”短短27秒的微视频,它将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人生历程进行高度浓缩,学生看后感慨颇多,畅谈热烈,纷纷发表对人生和生命的看法。而后笔者从人生哲学的角度对人生进行分析:人生由生命、生活和死亡三部分构成,生命与生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生命是由过去、现在和将来共同汇成的一条不可断裂的流,彰显的是持续性和长久性。生活是当下此在的一个感觉,是一个点,体现的是短暂性和此在性。生命是生活的载体,生活是生命的体现,二者不能等同。[4](P96)当生命与生活处于紧张状态之时,我们切不可因生活感觉不爽或不痛快而用结束生命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将生活中不可承受之重让生命本身去承担。现实生活中,当有些人生活之“点”不如意时,就把生命之“流”给切断了,严重混淆了生命和生活的关系,没有理解生命的本真意义。

笔者在分析理想提供人生前进动力时,通过播放“牛人故事之汶川断腿舞者廖智”的视频,引发学生热烈而又深情的讨论。虽然汶川地震发生的时间已经过去快十年了,但廖智在灾后展现出的精神永远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学生不仅从中看到廖智在重大灾难面前对自己舞蹈梦的不懈追求,梦想燃起了她重生的希望,挫折让她学会了坚强和感恩。让学生继续思考并讨论自己人生中遇到的最大挫折,思考如何看待挫折,如何克服挫折等问题。笔者在总结中分享自己的人生挫折故事,诠释挫折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好事,而这正是克服挫折的过程,它需要足够的自信、坚强的意志和理智的头脑等。同时,在讲解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时也可增加挫折教育,让学生更加明白理想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挫折是一门人生的必修课,人生有时需要感谢逆境、感谢挫折,如此才会更加懂得珍惜和感恩。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急需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来提升创新水平,激发创新潜能,持续提供创新创业人才供给,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创客空间头脑风暴等形式,积极营造进取向上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使创新创业和创客理念厚植于大学生的思想之中。同时,社区创客空间和高校创新创业平台将为初始创业者或高阶职业经理人提供知识技能的再培训、再训练,为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氛围。

(三)爱情观教育

爱情是构筑大学生活的一串美妙音符,但大学生对爱情概念的理解模糊,在享受爱与被爱的同时却遭遇相爱容易相处难,甚至相守更难的痛苦。许多大学生对性的开放和轻率给未来的人生留下了挥之不去的伤痛。因此,在“基础”课第五章“家庭美德”中可以适度进行爱情观教育,以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价值观。

三是增强村委会的代理能力。从已经比较成熟的专业代理(如保付代理、保险代理、专利代理)的实践经验来看,代理人只有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办好委托事项,其代理行为才经得起合法性、合规性审查。农业领域PPP项目涉及大量法律政策、土地估值与资金预算等方面知识以及复杂的操作流程,对此,村委会成员往往并不熟悉。因此,一方面要将推行农业领域PPP作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加强对村委会成员的相关知识培训;另一方面要加快培育农业领域PPP项目中的专业代理人,弥补村委会代理能力和专业技能的不足。

在恋爱过程中,要正确认识“性爱”与“情爱”的区别。男女的情爱是人之内在生命之事,男女之性爱是外在感性生活之事,“性”的发生是要以“情”的产生为前提,只有在情爱基础上的性爱才是人之身与心、灵与肉的完美结合,才是人生的当下此在的感性享受与永恒长久幸福的结合,才会拥有真正的人生幸福。大学生的恋爱要从生命安顿之情爱到生活感觉之性爱。[4](P156)从理论分析中引导学生重新审视自我爱情的出发点,理性把握恋爱中性关系的发生,避免不必要的问题甚至悲剧的发生。而面对失恋或被拒绝时,要懂得用生命的多层次追求和生命与生活的关系合理分析。真正做到正确审视恋爱动机、文明把握恋爱行为和理性对待恋爱结果。但是,生命教育在“基础”课教学中润物细无声地发酵生效,需要教师在承担更多责任的过程中积极应对新的挑战。

从知识层面看,“基础”课教师需要从学理上对生死学有一定的认知。因为最初生命教育实际与死亡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菲费尔(Herman Feifel)发表《死亡的意义》后,1963年罗伯特·弗尔顿(Robert Fulton)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大学首次开设美国大学的第一门正规死亡教育课程。[9](P37)而台湾生命教育的发展与傅伟勋和孙效智对生命学问的高度关注密切相关,大陆生命教育的发展中,原生命教育专家郑晓江等学者以生死哲学作为其理论支撑。由此可见,生命教育的源起在于生死问题本身,因此生命教育课堂需要教师有一定人生哲学或生死哲学的知识背景,才能真正理解和分析清楚现实问题。

、“基础课教师面对的新课题

生命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融入“基础”课教学中,需要教师在理念与素养、知识和技能等方面作相应的变化和提升。

笔者着重强调学生对爱情内涵的正确理解、如何看待恋爱过程中的性关系和面对失恋等问题。从舒婷的“致橡树”视频入手,学生就爱情的理解各抒己见,在讨论分析后引出马克思关于爱情的科学定义。而从生命的角度看,爱情是生命对生命的相互欣赏与呵护,是生命之间的互相激励与成长,需要承担责任,更需要为对方付出,关键时刻甚至需要作出“牺牲”的真挚情感。爱情不是一时的冲动和暂时的好感,它需要担当精神,需要对彼此未来生命的思考。而是从生命长远的角度抑或从生活当下的感觉谈恋爱,可以成为检验爱情纯洁度的一块试金石,也是大学生正确对待恋爱性行为的关键。

(一)“基础”课教师需要持有生命关怀理念和素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师说》)当代教育家徐特立把“经师”和“人师”统一看作搞好教书育人的根本。[7](P24)这都说明了教书和育人是教师的两大基本职责。“经师”是指知识的传授者,亦可称为“教书匠”。“人师”是指教导学生如何做人的生命和生活之师,旨在培育学生的生命境界和道德人格,关注学生的身心灵健康成长,即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容易遭遇“经师易遇,人师难求”的尴尬局面。而“基础”课教师要承担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需要坚持把关注每个学生的生命成长作为根本教学追求。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标准要求自己,“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8]因此,基础课教师需要用一颗仁爱之心去关注学生的生命本身,需要抱持强烈的生命关怀意识,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亲善大使者。

中国-东盟“海上联演-2018”是南部战区首次牵头组织的涉外联演,是中国军队与东盟十国军队首次举行的海上联演,也是东盟首次与单一国家举行联合军演,在中国与东盟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基础”课教师要懂得关爱学生。爱是获得教育成功的基本前提,爱是教育的源泉,爱是教育永远不变的真正内涵。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是灵魂与灵魂的碰撞,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关怀。“基础”课教师需要抱持一颗仁爱之心,才会对学生持有耐心和信心,也才会慢慢地审视学生生活的全部,关注学生生命的本质,以至用生命体察学生言行中所凸显出来的是非对错,从而对学生作出正确的评价和积极的引导。“基础”课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欣赏是一种艺术、一种素质,更是一种美德。一个懂得欣赏生命、敬畏生命的教师,相信一定能够发现学生生命和生活中展现出来的独特之美。每个“基础”课教师需要懂得教育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要想使一个人发展得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因为积极的期望会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认为,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动机,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我们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基础”课教师对学生的赏识会让学生品尝到成长道路上的喜悦,使学生在被赏识的高峰体验中奋发、崛起,唤起学生的自信心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生命的潜能,开启学生封闭已久的心扉,解决学生心里的困惑,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提升学生生命的价值。“基础”课教师要善于尊重学生。尊重是教师的一种生命修养和品格。教育的作用在于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尊重学生才有可能与学生进行思想和心灵的沟通,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学生的潜能才有机会和空间释放出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才能培养起来,学生的闪光点才能真正散发出来。

死亡是构成一个完整人生不可或缺的部分。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认为,人生观其实由人死观而来。一切人生真理都由有了一死的大限而创出而完成。故不死即不成其为人,只有死人才始是完人。故孔子曰:杀身成仁。人之生命为完成其品德与其理想之任务与使命而死,死得其所。如是则死生一贯,完成死,即是在完成生。完成生,也即是在完成死。[6](P72)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结束,它可以在为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过程中收获生命的永恒,达到儒家所追求的“三不朽”。生与死构成人生的一体两面,既相互渗透又彼此证明。在深度理解人生真义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掌握人生观的科学内涵,对人生真谛的追问亦可找到更为明晰的答案。

(二)“基础”教师需要具有生命教育知识和技能

医保管理是一项集政治性、政策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且医保新政不断出台,医保办作为医保政策实施的直接执行部门,要求工作人员具备很强的业务知识储备、精准的理解能力和强烈的责任心。定期进行医保制度和政策规定培训,系统学习医保政策和管理规定,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尤其是对各种关系到患者切身利益报销比例、个人支付、自费项目等政策更应熟练掌握。随时关注医保新政,正确领会政策背景、迫切解决关键点,前瞻性做好准备,及时调整方案,保证医保新政的及时、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总之,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基础”课教师需要进一步了解学生现存的生命状况,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养,在“基础”课教学中有机融入大学生生命教育,真正将学生培育成身心灵健康和谐发展的筑梦人,切实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立德树人功能落到实处。

从技能层面看,生命教育的融入最终落脚点在于学生从知行合一中升华自我生命。因此“基础”课教师需要不断丰富和创新教学手段,具有为学生提供实践体验机会的强烈意识。笔者在讲授“基础”课时就尝试打破传统教学方法,通过学生在情景设计、角色扮演和生命体验中进行教学课堂翻转。这既有利于发挥学生之间协同合作能力,又大大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对问题的把握也更有自己的见解。从整个教学活动中可以发现,学生在自我展示的过程中形式不断得到创新,由刚开始只是简单的外拍视频,到将人生、道德和法律等问题用表演情景剧、小品、现场采访、模拟法庭、三句半和新闻联播等形式加以展现。学生们的潜能得到了极大的挖掘,自信心不断得以增强,他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有生命的成长。而此时“基础”课教师在整个环节中要学会转换角色,需要从管理者变成引导者,从理论输出者变成探讨者,从学习监督者变成欣赏者和激励者,“基础”课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已从“讲师”变成了“导师”。

[1]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

[2]叶澜.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统一监管执行有待加强。近年来,尽管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文件规范相关行为,在各地派驻能源监管机构,要求管道设施向第三方公平开放,但统购统销、强行输送、管输费率高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监管执行力度有待加强。

中高压缸干气密封系统流程同低压缸基本一致,本文不再陈述。干气密封系统的控制主要集中于密封盘上,每个缸都对应1个干气密封盘。

[3]叶华松.大学生生命教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4]郑晓江.生命教育演讲录[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5]郑晓江.论人类生命的二维四重性——以自杀问题与人生意义问题为中心[J].广东社会科学,2010(5).

[6]钱穆.人生十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9.

[7]李桂芝.新时期师德修养[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

[8]习近平.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N].人民日报,2014-09-10.

[9]柳圣爱.美、德基础生命教育管窥[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1).

随着寺庙文化、祠堂文化、民间信仰与祭祀文化的兴起,雕刻艺术作为这些特殊场所的有机组成部分被广泛地应用。从其艺术所表现的题材内容上看,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相对稳定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产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和教育科技等多层面的内容。它是时代、思想、感情、审美观念的结晶,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形象化的记录。因此,无论是作为大型建筑附体的装饰性雕刻,还是作为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个体雕刻作品,它与传统书画类作品所承载的民族文化信息具有同等的历史和时代价值。而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它们所拥有的共同文化渊源。

 
朱清华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