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中医存废争论下的中西医比较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近期国外医学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关于马兜铃酸致肝癌的报道发表后,关于中药的毒副作用再次引起大众的关注。这不由让人联想到由来已久、轰轰烈烈的中医存废之争。

1 背景:中医存废争论

西医是伴随着明末“西学东渐”进入中国的,彼时就开始出现中西医之间的争论。清末著名学者俞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废医论者,其在《废医论》中明确提出废除中医的主张。1913年北洋政府以中西医“致难兼采”为由,未将中医药列入医学教育课程之内,这就是著名的“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面对全国各地中医团体的抗议,教育部却以中医不合教育原则为由拒绝。政府也托词搪塞,表明不会施行废除中医的政策,并允许民间筹办中医药专门学校。在学术界,俞樾的弟子余云岫发表《灵素商兑》从根本上否定中医理论。恽铁樵刊出《群经见智录》,正面应对余云岫的挑战。1929年国民政府通过了“废止旧医(中医)以扫除医药卫生之障碍案”,面对全国281名中医界代表的请愿,卫生部允诺:暂不执行该提案。新中国成立之初,余云岫在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上提交“处理旧医实施步骤草案”。该草案虽未获通过,但东北人民政府卫生部部长王斌及主管中医工作的卫生部副部长贺诚在任职期间将限制中医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2006年中南大学张功耀教授发表《告别中医中药》一文,并组织网络签名活动,起草发布“关于征集促使中医中药退出国家医疗体制签名的公告”。卫生部明确表示其坚决反对的态度,并肯定了中医药在历史上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做出的贡献及在当代仍是百姓治病保健的一个选择。

针对上述现象,有研究认为中西医争论的直接根源并非医疗实践的结果,而在于现代医事制度的建立,是时局所迫。废除中医者以科学为旗号要求废除中医,但是实际上中医并非因其“科学”才能保留,亦非因其“不科学”所以当废除[1]。细细想来,中西医之间的碰撞最终还是要回到医学合理与否的唯一检验标准——疗效上面来。不论中医“科学”与否,它的疗效是其依然顽强存在的根本原因[2]。废除中医者违背了科学精神。“科学主义者”以科学的名义去征服科学不能进入的领域,并借助权利进行思想领域的加冕,有失公允[3]。我们应当尊重中医的自身规律,而不能以西医的标准来衡量、评判、甚或主宰中医。

2 中西医理论体系及中医发展方向

2.1 中西医理论体系的差异 中西医是在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中西医在认识对象(人的疾病)和目的(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相同的情况下,难以结合的原因在于存在文化鸿沟。中医理论体系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深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指导;而西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现代科学的进步,如化学、生物学等。中西医理论的差异主要存在于以下五个方面:①解剖学地位不同:解剖学在西医学理论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并贯穿于西医学理论体系各个层面的始终。而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解剖学知识仅仅是其建立的条件之一,且中医理论中所论及的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等更倾向于系统的综合。②哲学地位不同:哲学在西医学中起着指导作用;在中医学中哲学不仅起指导作用,而且直接参与理论构建。③思维方式不同:西医学以解剖学为基础,形成逻辑严密的知识体系;而中医学运用传统思维模式,以藏象经络理论为基础,形成以辨证论治、整体观念为精髓的知识体系。④研究方法不同:西医学强调以实验为研究方法,中医学以临床实践为研究方法。⑤评价体系不同:西医学是以形态、物质结构及相关理论作为指标评价人体的生理、病理、临床疗效及科研成果。而中医学主要以病人的反应状态为指标评价人体的生理、病理、临床疗效[4]

2.2 中医发展方向 诚然,中医发展至今,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甚至存在一定危机。有学者[5]认为中医面对的危机主要来自自身:①背离《伤寒论》的原则,盲目的将治疗方案推广。②依据临床症状辨证用方存在缺陷。③过度的派别化导致整体观的丧失。④中医社会地位不高且存在许多庸医。⑤中医学的教育将医学知识简单化、条文化和程式化,背弃了注重整体化和个体化相结合的中医之道。且切脉等基本训练也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⑥中西医结合方式存在问题,应首先搞懂中西医各自的特点。⑦中医现代化应走出症状学的思考方式,矫正西化的中西医结合方式,与西医平等对话。⑧对各种症状体征进行综合分析、综合治理。⑨依据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调整治理方案。

此外,许多效验的医院中药制剂,因未能取得批准文号而直接导致临床使用的严重萎缩。长期以来中医服务价格较为低廉,不但没有体现出中医服务价值,而且导致传统中医医技流失。中药农残超标、以次充好等中药材质量问题也令人堪忧[6]

4项研究[16-17,19-20] 比较了IPC治疗时间每日40 min~240 min与每日360 min~720 min对骨科大手术病人DVT发生率的影响。各研究间统计学异质性(P=0.42,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IPC治疗时间为每日40 min~240 min的骨科大手术病人DVT发生率与治疗时间每日360 min~720 min的病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5,95%CI(0.52,2.99),P=0.61],见图3。

不可否认,中医对于不少疑难杂症有着独特的方法。如强直性脊柱炎,西医大量运用解热镇痛药及激素后易致严重并发症,而中医运用补肾祛湿的方法疗效显著[9]。此外,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便秘,根据不同证型辨证处方,不仅临床效果好,而且价格便宜,病人无痛苦。中医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活血化瘀方药预防中风病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等,亦广泛应用于临床。由此可见,中医药可以依据自身的理论、治法、用药及疗效的特色,另辟蹊径,选择当下临床部分优势病种进行重点研究、攻关、突破,从而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信服力和患者的依从性。

中医缺乏微观分析方法,其模糊性、不确定性也可能是中医发展缓慢的另一根源[7]。面对科技发展总趋势,中医应注重微观分析方法,从微观领域阐释疾病规律,将其定性定量,在不脱离中医理论的基础上引入微观分析方法。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医必须坚持以临床实践为基础,实现理论创新,用以促进中医学术总体的发展。同时应用多种研究方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中医理论进行现代诠释[8]

1.5.1 训练数据样本采集 从1∶100万中国土壤数据库中裁剪出研究区域(甘肃省)的土壤数据,并对矢量数据进行几何修复和拓扑检查,将其转为栅格图像,经过投影转换使其与特征图像有统一的地理坐标,通过ERDAS窗口同步连接(link)方式对比,在各土类图斑上分别对55个分类对象选取样点,并在特征数据集的每一层上分别采集训练样本[19]。

3 中西医结合

3.1 中西医结合的必然性 真理是客观的,客观真理具有一元性[10],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医学真理同样具有一元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疗效则是检验医学真理的唯一标准。中西医是关于医学的两种认识,属于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但两者的认识对象和目的相同——均以人作为认识对象,均以实现人的健康为根本目的,这使得两者具有结合的基础。我们应当把中西医结合起来,去伪存真,并通过实践,提高疗效使之接近医学真理。

加强交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体可以体现在积极参与重大疾病的防治、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中医基础理论加以完善、研究传统医学中特殊领域与现象、积极参与中药与方剂的研究、参与后基因组的研究等方面[14]

3.2 中西医结合的方向 中西医结合的重点应该在临床,从临床实践中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新的理论体系[11]。中西医的结合点在于——目前以一种医学尚不能解决的、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的重大疾病。中西医结合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让中医根据西医相对先进的诊断来遣方用药,或是让西医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开中药。应该是两种医学遵循自身的理论体系来辨证(中医)或辨病(西医),由于在某些疾病治疗的阶段性方面各有所长,临床思维、治法、用药等方面都可以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实现成本下降、方法简易、疗效提高等目的。目前制约中西医结合的关键在于:中西医结合的概念混乱、目标不清、基础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中医临床思维的西化等方面[12]。临床上,中西医结合研究模式主要是病证结合,首先是要寻找并重点研究适合中西医结合的优势病种,其次是解决中医证的规范化问题,然后就是遵循临床流行病学及循证医学原则,进行病证结合临床研究。避免目前出现的部分中西医结合概念不明、中药加西药的单纯中西医结合等错误现象,否则会导致中医辨证论治这一优势的丢失[13]。中西医结合应该做到交叉兼容、中西互补、结合创新。核心在于

再次,根据实测缓冲器行程计算缓冲器行程的一阶导数,将得到的缓冲器行程的一阶导数带入起落架缓冲器油液阻尼计算公式(3)中,计算出缓冲器的阻尼力,并根据式(1)用起落架缓冲系统轴线方向上的载荷减去缓冲器油液阻尼力,获得到缓冲器的空气弹簧力和内部摩擦力。

4 小结

综上所述,中西医在文化、理论体系等方面虽然存在巨大差异,但其研究对象和根本目的却是一致的。中医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各种缺陷,但西医也并非完美医学。正如近期《Nature》的Science Reports里有文章建议将人体内的间质组织归为一个完整的器官,而这一新器官与中医传统认识的“三焦”或许有重要联系。这一创新认识,可能开辟了中西医之间在人体内脏机能领域相互了解、彼此沟通的新路径。可见两者尺短寸长,只有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结合创新,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罗曼.西医东渐及其与中医的碰撞[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9, 30(7):60-63.

[2]王卫真,程绍民.对中医存废讨论的一点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2, 33(1):67-68.

[3]本刊编辑部.多点科学精神,少点科学主义[J].中国医院院长,2007, 33(17):8.

[4]张登本,孙理军,张景明,等.论中西医的差异与中医学的发展[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1):30-31.

[5]蔡进.医道与医术——关于中医未来走向的思索之一[J].读书,2008, 33(1):47-54.

[6]本刊辑.中医药立法坎坷三十年[J].新疆人大·汉文, 2016, 3:47-48.

[7]纪云西,周褔生.现代科技背景下中医理论创新不足的哲学思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0, 25(6):820-823.

[8]王琦.论中医理论构建的基本原理[J].世界中医药, 2007, 2(5):267-271.

[9]李俊德,冯磊.中医治病独具优势[J].今日中国论坛, 2006,33(12):76-77.

[10]杨云松,常村库.从实践和认识角度看中西医结合必然性[J].中医药学报, 2009, 37(3):85-86.

[11]刘沈林.中西医结合的原则与路径[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 30(1):1-3.

[12]贾运滨,魏江磊.中西医结合之思考[J].时珍国医国药, 2011,22(2):479-481.

[13]王婷婷.中西医结合为何这么难——临床中西医专家谈中西医结合[J].首都医药, 2012(13):9-11.

[14]吴咸中. 21世纪中西医结合的方向与任务[J].天津中医, 2002,19(1):3-5.

 
程绍民,熊微喻松仁孙悦季翔郭建
《江西中医药》 2018年第06期
《江西中医药》2018年第06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