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与IL-37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更新时间:2009-03-28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为临床常见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以内脏出血、皮肤黏膜出血及颅内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流行病学数据显示ITP占出血性疾病总数的30%,且其患病率日益增高,病机与血小板生成不足、血小板破坏增多以及机体免疫功能异常有关〔1〕。现阶段临床对其病机尚未完全明确,常认为与遗传、感染、免疫功能异常等众多因素有关,而国内外已有大量文献研究表明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是ITP疾病发生的重要环节〔2-4〕。T细胞经血流分布至外周免疫器官胸腺,经淋巴管、外周血和组织液等再循环,最终发挥细胞免疫及免疫调节等功能,相关学者研究指出CD4+ T淋巴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中起到一定作用〔5〕。近期有文献报告指出IL-37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有紧密关系〔6〕,但现阶段临床有关ITP患者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与IL-37表达的变化及意义的研究尚未涉及,为此笔者于本文展开临床对照性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32例ITP患者〔治疗前患者记为治疗前组(n=32),治疗后缓解患者记为治疗后缓解组(n=26)〕和同时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记为健康组)为对象。(1)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血栓与止血组2011年制定的有关ITP诊断标准〔7〕;②均为初发病;③纳入研究前未接受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2)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其它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者;②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③合并有炎症性疾病者;④纳入研究前使用过抗炎药物治疗者;⑤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治疗前组32例,男、女各18、14例,年龄25~59岁,平均(38.57±5.47)岁;健康组30例,男、女各17、13例,年龄25~60岁,平均(39.01±5.43)岁。治疗前组、健康组上述性别、年龄基线资料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纳入的32例患者均给予地塞米松治疗(40 mg/d,持续给药4 d)后检测血小板计数>30×109/L,临床症状得以有效缓解且无出血现象的患者共有26例,记为治疗后缓解组,治疗后缓解组性别、年龄基线资料与健康组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主要仪器和试剂:振荡仪(VOR-TEX-genie,美国)、流式细胞仪(BD,FACSCalibur,美国)、酶标仪(Thermo Scientific,Multiskan MK3,美国)、血细胞计数仪(sysmex XN-1000,日本),PE标记的抗-CD4(BD,美国),血清IL-37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试剂盒(Cat No BMS223INST)。(2)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阳性率的测定:三组研究对象均取100 μl外周静脉血,将8 μl抗-CD4抗体加入并标记,另每例患者取外周血100 μl,不加抗体标记,作为流式细胞仪阴性对照,漩涡震荡30 s后,混匀避光放置10 min后,加入2 ml细胞裂解液,漩涡震荡30 s,避光放置10 min后,离心分离上清液,加入2 ml 1×PBS清洗2遍,去掉上清液后,加200 μl 1×PBS,后采用FACS Calibur进行检测。(3)血清IL-37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37,所有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4)血小板计数:采用sysmexXN-1000血细胞计数仪检测三组血小板计数。

1.3 观察指标 (1)三组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阳性率比较;(3)三组血清IL-37水平和血小板计数比较;(3)ITP患者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阳性率与IL-37水平、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组间对比进行t值检验,组间CD4+ T淋巴细胞阳性率、血清IL-37、血小板计数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服从正态分布各变量间相关性比较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阳性率比较 治疗前组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阳性率最低,为(18.24±3.15)%;治疗后缓解组次之,为(25.57±5.98)%;健康组最高,为(32.51±8.87)%。三组两两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三组血清IL-37水平和血小板计数比较 治疗前组IL-37水平较治疗后缓解组、健康组明显高,血小板计数较治疗后缓解组、健康组明显低,差异显著(P<0.01);治疗后缓解组IL-37较健康组明显高,而血小板计数较健康组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1 三组血清IL-37水平和血小板计数比较

  

组别例数IL-37(ng/L)血小板计数(×109/L)治疗前组32144.19±68.76∗#15.68±8.47∗#治疗后缓解组2696.05±64.98∗102.21±59.21∗健康组3049.21±37.12201.15±69.57F18.24723.578P<0.01<0.01

与健康组比较:*P<0.01;与治疗后缓解组比较:#P<0.01

2.3 ITP患者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与IL-37水平血小板计数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TP患者外周血中CD4+ T淋巴细胞阳性率与IL-37呈明显负相关(r=-0.478,P<0.001),但与血小板计数呈明显正相关(r=0.422,P<0.001),见图1、2。

 

1 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与IL-37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2 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与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ITP病理基础为血小板抗体参与血小板生成、抑制和破坏,最终引起自身免疫出血、血小板数量降低,目前对其病机尚未完全明确。有研究认为体液免疫、机体自身免疫反应异常可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引发血小板减少〔8〕。近年来临床有关ITP与免疫功能异常关系的研究不断深入,如既往学者研究发现ITP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ITP患者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水平出现明显下降趋势〔9〕。另有学者研究表明在ITP疾病发展过程中,炎症细胞分泌大量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炎症因子平衡失调,引发自身免疫紊乱,导致本病发生和进展,IL-37作为一种新型抗炎因子,其对多种细胞因子表达有较好的调控作用〔10〕

本次结果发现,治疗前组CD4+ T淋巴细胞阳性率、血小板计数最低,IL-37最高,治疗后缓解组次之,健康组CD4+ T淋巴细胞阳性率、血小板计数最高,IL-37最低,三组之间两两相较有显著性差异。经进一步相关性分析发现,ITP患者外周血中CD4+ T淋巴细胞阳性率与IL-37呈明显负相关,但与血小板计数有明显正相关,初步证实了ITP患者存在CD4+ T淋巴细胞阳性率和血小板计数下降,以及IL-37升高现象,提示CD4+ T淋巴细胞可通过间接抑制炎症因子IL-37表达从而延缓本病进展〔11〕。ITP患者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阳性率下降时,预示着机体T淋巴细胞功能异常,免疫功能降低,其对自身的细胞抑制功能减弱,而对应的T淋巴细胞亚群Th2细胞反应将变得更为强烈,由CD4+ T淋巴细胞亚群分泌的细胞因子随之增多,进一步导致B细胞抗血小板抗体增多,最终加速了对患者血小板破坏。既往Qiu等〔12〕学者文献报告中对ITP小鼠研究发现,CD8+ T细胞引发巨噬细胞形态学变化及诱导血小板生成减少的模型时,需有CD4+ T淋巴细胞参与,也证实了CD4+ T淋巴细胞在ITP疾病发生、进展中有一定作用。IL-37在人体多种细胞、组织中广泛存在,尤以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皮肤表皮细胞中最为常见,是β-三叶草结构白介素新成员,属于炎症反应的抑制因子〔13〕。本次研究发现其在ITP治疗前患者中存在高表达,且ITP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阳性率与IL-37存在明显负相关,在ITP发病初期,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大量细胞因子释放,促炎因子破坏血小板,同时机体保护性机制也随之启动,释放抑炎症因子,对抗促炎因子,但免疫平衡仍遭到破坏,患者经过治疗后,随疾病缓解,抑炎因子日益减少,抗炎活性降低,提示IL-37与ITP发病机制有一定关系〔14〕。IL-37属于一种抑炎性细胞因子,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抑制过度免疫反应、调节机体免疫平衡和维持机体免疫内环境稳定的作用〔15〕。本次研究还发现,治疗后缓解组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阳性率、IL-37和血小板计数与健康组相较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药物治疗后缓解患者机体中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免疫紊乱,可能预示复发风险高,同时提示IL-37和血小板计数与患者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阳性率存在关联,对评估疾病进展程度有一定临床意义〔16〕

综上所述,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和血清IL-37与ITP疾病发生、进展有一定关联,为其未来在临床疾病监测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李芳,朴文花,李芹,等.血小板特异性抗体联合检测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15):2135.

〔2〕 侯文沛,胡琦.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6,56(2):96.

〔3〕 MIN Y N,WANG C Y,LI X X,et al.Participation of B-cell-activating fact or receptor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immune thrombocytopenia〔J〕.Journal of Thrombosis & Haemostasis,2016,14(3):559.

〔4〕 ZUFFEREY A,KAPUR R,SEMPLE J W.Pathogenesis and Therapeutic Mechanis ms in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J〕.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2017,6(2):16.

〔5〕 刘清池,王淑珍,冯寿岐,等.凉血解毒方药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5,32(7):977.

〔6〕 林琳,罗小波,李敬,等.抑炎细胞因子IL-37的研究新进展〔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5,31(12):1718.

〔7〕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修订版)〔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1,32(3):214.

〔8〕 翟菊萍,何杨,杨炳华.免疫失耐受在ITP自身抗体产生机制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6,36(10):790.

〔9〕 戴昕,李文倩,李建平,等.血浆HMGB1、IFN-γ、IL-4和CD4+T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的意义〔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6,24(6):1837.

〔10〕 冯可.IL-37在ITP患者的表达及意义〔D〕.郑州大学,2015.

〔11〕 张颖,王蕾,庞楠楠,等.ITP小鼠外周血CD4+T细胞PD-1表达及血清IFN-γ、IL-10水平观察〔J〕.山东医药,2017,57(2):35.

〔12〕 QIU J,LIU X,LI X,et al.CD8+T cells induce platelet clearance in the liver via platelet desialylation in immune thrombocytopenia:〔J〕.Scientific Reports,2016,6:27445.

〔13〕 刘柳,冯可,王美玲,等.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IL-37的表达〔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7,38(7):155.

〔14〕 赵松颖,柳嘉,陈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白细胞介素-37水平的变化〔J〕.现代肿瘤医学,2014,22(11):2688.

〔15〕 WANG L,XIA L,SHEN H,et al.Elevated IL-37,IL-18and IL-18BP serum concentrations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Sjogren9s syndrome〔J〕.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Medicine,2017,65(3):2016.

〔16〕 叶辛,张蕾,臧艳,等.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增高及临床意义〔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9):1081.

 
沈伟,何林波,唐灵通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