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翻译课堂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世界各地经济、政治交流的日益增多,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随之对高校的翻译教学也提出了巨大挑战。国内传统的翻译教学仍停留在“重知识轻技能”[1]的阶段,课堂上教师大多都注重从微观层面对个别字句段落进行分析,花大量时间检查、修改学生的译文,而疏于对学生的翻译过程进行了解和指导[2]。学生个体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对其作业的修改,完全丧失了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别提成就感。总体看来,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畏惧教师的权威全盘接受,因此课堂活动索然无味,翻译课也演变成了“一言堂”。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淹没,翻译技能很难提高,面对各种翻译材料,无从下手。鉴于此,有关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模式以及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开始备受研究者的关注[3-4]。但是,究竟如何实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新的翻译教学模式实施以后是否会对学生的翻译成绩和翻译能力有所影响?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实证检验。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合作学习不但有利于促进语言习得,而且更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相对于竞争学习和个人学习模式,它在提高学习者的学业成绩、学习动机、知识习得和运用方面显现出了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我们尝试在本科翻译课堂上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学习模式,探讨该模式与学生的翻译成绩、互动能力的相关性,并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风流由断面Ⅰ—Ⅰ流至断面Ⅱ—Ⅱ的能量损失无法直接测量,利用能量损失系数进行修正[8-9],主要通风机风量计算公式见式(5),主要通风机静压计算公式见式(6)。

研究现状回顾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于20世纪 70 年代初在美国兴起并迅速发展,被推崇为“近几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5]模式。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基本的组织形式,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6]。其根本特色在于小组活动的科学组织,常采用异质小组,使之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模式强调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和生生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7]。目前,合作学习模式已被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领域,在语言教学方面,尤以阅读教学、口语教学应用最为广泛,高宪礼[8]调查了阅读态度、阅读成绩及学习者对jigsawII合作学习过程认识之间的关系,指出阅读态度与阅读成绩之间拥有积极的内部相关性,但与jigsawII合作学习过程的认识没有相关性。张迅[9]则把合作学习应用到了口语教学实践中,并提出了相应的口语合作学习的课堂组织策略且对部分成果进行科学分析。此外,合作学习还被应用到高校英语写作教学实证研究中。其研究表明,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构思策略以及写作内容质量和写作水平[10],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思维能力[11],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12],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度[13],有利于调动学生深入思考的积极性,与小组成员共同分析问题,共享观点,从而得出自己的合理见解,而不是被动接受他人观点[14-15],即使有分歧,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认知技能的锻炼。吴荣辉和何高大[16]从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效应角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合作学习尽管未能增强学生的写作动机和兴趣,但是却能帮助学生克服写作过程中的困难与焦虑。邵钦瑜&何丽[17]把网络和课堂环境结合起来,研究了合作学习模式对学生习得大学英语产生的影响。刘燕飞[18]讨论了合作学习实践中的情感缺失问题。潘琳琳&宋毅[19]重在探索合作学习模式及其对增强学生学习效果和思辨能力的作用,并构建了一份有效的合作学习模式量表。

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严重挑战[1]。儿童时期是生理和心理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学习健康知识、形成健康行为的重要阶段。本文就我国8省4~6年级小学生慢性病相关知识、态度及知识来源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培养小学生的健康生活行为有所帮助和指导。

尽管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由于翻译课程的特殊性,把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到翻译教学的研究还比较少。合作学习对翻译实践教学的影响作用等方向的研究始于2008年,裴红光[20]在《合作学习在英汉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首先提出将合作学习法应用于翻译实践课程的构想,在他的研究中,通过实验对比法得出采用合作学习法的实验组学生翻译课程分数有所提高。王立欣[21]通过研究得出基于合作学习模式的翻译实践课可以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胡德香[22]提出了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型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并阐述了其特点和效果。韩璐[23]将合作学习与商务英语教学相结合,探讨了合作学习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可行性。但以上研究均以理论叙述为主,而非实证性研究,因此得出的结论也不够充分与全面。综上所述,我们拟通过实验和调查分析数据的科学方法来论证基于合作学习的本科翻译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翻译成绩、互动能力以及学习的积极性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通过统计传统翻译教学模式反馈表,我们发现,在对问题1的回答中,没有人选择很喜欢,13人认为离预期较远,5人认为没什么特殊感觉,还有7人甚至觉得翻译课意思不大。这正是我们所担忧的,翻译课如果仍按这样的模式进行,那么对于大学3年级的学生来说将是一大损失。对于问题2,只有1人选择“有”,10人选择效果一般,5人选择效果不大,5人选择没效果,还有4人选择不知道。这说明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对学生没有吸引力,他们从中学到的东西无外乎是高级英语上学到的翻译常识,所以学生认为翻译课对他们来说可有可无。而对问题3的回答统计结果显示: 只有5人认为有能力独立完成,仅占总人数的20%。在对问题4 的回答中,独立完成的只有5人,6人选择查找大量资料,9人与同学互相帮助完成,3人等待老师的参考译文,还有2人选择老师不检查就不做。这样看来,学生对完成翻译任务的兴致并不是很高。而最后一个开放性问题,学生的回答很值得老师反思。有的说“和其他课没什么区别”,有的反映“没学到什么新技巧”,有的说“看着参考译文修改还可以,纯粹自己翻译不知从何下手”,还有的承认说“需要得到其他同学的帮助”“和其他同学讨论过后再翻译就容易些”等等,这些评论都说明了传统讲授式翻译教学模式的弊端,以及学生独立完成翻译任务的困难。由于传统翻译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因此才会出现问卷中有的学生“只等待老师的参考译文”或者“老师不检查就不翻译”等一系列懒惰现象的出现。

一个学期有效教学周为16周,笔者在两个班同时进行不同的教学模式。在实验班实行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随机将学生分成5个组,每组5个学生,在这16个教学周中,除了其中穿插的理论讲解、文化常识输入、小测试以外,学生共有8篇短文用于合作翻译的完成阶段,然后各翻译小组以PPT形式汇报翻译过程中的疑难点、心得体会并进行翻译经验交流,教师对各小组进行点评和指导。与此同时,在对照班笔者仍采用传统的讲解式教学模式,学生也要完成相同的8篇短文翻译,当然这些都是学生们课下独立完成,然后下次上课由笔者根据参考译文进行讲解。

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每次接到的翻译任务都是一篇完整的文章,文体不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各翻译其中一到两个段落(以字数均分)。每接到一份翻译任务,小组内成员间先进行讨论,在网上查找资料,分析结构等。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任何一个译者都不可能掌握翻译工作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因此,有些文献资源和信息知识是需要大家共享的。由于每个小组拿到的原文只是其中一个部分,所以如果在翻译过程中,组与组之间不进行协商,那么很有可能出现上下文衔接不当,用词不一致的情况。另外,无论在课外或课内,学生都应与老师保持密切联系,老师要实时监控学生的翻译行为并适时给予指导。译文生成后,组内成员之间相互评阅,组与组之间交互评阅,最终每组选出最优秀的译文,做成PPT,在课堂上展示。同时,还讲述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如有疑问,仍然可以提出供全班同学共同讨论。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始终充当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同时,老师也可以分享出自己的译作,与学生译作相比较,学生甚至可以对教师译作提出质疑并讨论。教师还可以推荐名家译文、译论和译事以及优秀翻译网站和视频等供学生们课后继续学习。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参考译文显得无足轻重,有些小组做的译文甚至比参考译文还好、还要精确。

第二,学生真正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由原来“授人以鱼”的教学模式变成了“授人以渔”的培养模式,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探究式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由原来的“教学主体”转变成了“幕后指导者”,在对学生进行实时监控的过程中,能更及时地得到教学反馈。

研究设计与方法

(1)研究设计。本研究拟回答以下问题:第一,合作教学模式能否提高学生的翻译成绩以及学习积极性是否有显著效果?第二, 合作教学模式能否提高学生的互动能力?第三,合作教学模式能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山西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两个平行班的学生,每班分别25人。笔者随机选取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为对照班。实验班的学生采用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行翻译;对照班的学生则仍采用传统的授课模式。两个班的男女同学比例相当。

实验开始前进行一次翻译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实验前两个班学生的英汉翻译能力并无明显差异。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再次对比两个班学生的翻译成绩是否有所提高,提高幅度是多少。从而研究合作学习模式在翻译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我国最早的佛寺藏书是白马寺藏经阁藏书。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创建白马寺。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古刹,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仅东汉时期,在白马寺就译有和收藏佛经192部,共395卷。其中,《四十二章经》为现存中国第一部汉译佛典。

(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对比实验的方法,具体表现如下:问卷调查法:实验结束后,给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每人发放一份无记名问卷调查,看看学生对于合作式翻译教学模式和传统的讲授式翻译教学模式的反馈如何。

表1显示,实验班前后测试成绩有显著差异(t=-6.158,p=0.000<0.05),对照班前后测成绩不存在显著性差异(t=-1.838,p=0.079>0.05)。由此可见,合作学习模式比传统模式在培养学生翻译能力方面效果更为明显。

阿里很不高兴,但是罗爹爹的话他也是必须听的。因为母亲每天都会跟他说:“阿里,要听罗爹爹的话哦。罗爹爹有功夫,一个巴掌下去,能把肚皮打爆。那你什么东西都吃不成了。”今天虽然没有母亲说这番话,阿里似乎还是记得。他赶紧捂了一下肚皮。

实验结束后,将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学习情况进行横向对比与分析,以了解新模式是否能有效促进翻译教学的顺利进行。

研究结果分析

由此可见,为了分析合作学习模式对学生的翻译水平是否有影响,笔者在实验前对两个班学生的翻译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前测平均成绩分别为71.28和72.28,实验班略低于对照班,但经独立样本t检验,不存在显著性差异(t=-0.476,p=0.637>0.05),这一点表明,实验前两个教学班学生的英汉翻译能力水平几乎相同。经过一个学期的合作学习模式训练,两个班的学生又进行了后测,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翻译水平均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略有不同。实验班的后测平均成绩为 80.68,比实验前提高了9.4;对照班的后测平均成绩为76.56,只比实验前提高了4.28。经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两个班的后测成绩有了显著差异(t=2.688,p=0.01<0.05):实验班的后测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班,这表明实验后实验班的英汉翻译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班。

在合作学习模式的反馈信息中,学生需要回答以下5个问题:你是否喜欢目前采用合作学习模式下的翻译教学?你认为同学们在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互动情况如何?你认为基于合作学习模式的翻译教学对提高翻译能力的作用大吗?总的来说,你对该模式认可吗?你对该模式有何评价与建议? 其中,前4个是选择性问题,最后1个是开放式问题。选择性问题我们采用Likert五级量表来统计。

近年来,网购盛行,但也存在产品真假难辨,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维权难等引发购物风险的一系列问题。因此,企业建立有影响力的网络品牌有助于让消费者对产品产生信任,并通过保障产品质量和提供良好服务,促进产品的网络销售。

 

表1 实验班和对照班前测和后测成绩对比

  

人数平均值标准差T值Sig值实验班对照班前测2571.280 05.435 38后测2580.680 04.871 00前测2572.280 08.988 51后测2576.560 05.916 64-6.1580.000-1.8380.079

对比实验法:笔者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分别进行了前测和后测,以检测他们的翻译水平。确保每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份翻译实践练习,字数约200字,为保证测试结果的信度,前测和后测试卷均由同一位不参与本研究的资深翻译教师命题,题型均为一篇英汉语篇翻译,两套试题难度基本相当。为了确保评分的公正和提高信度,考试结束后,由3位不参与本研究的翻译教师严格按照评分标准采用百分制对每份卷子进行评分,得分不能直接写在试卷上,以免对其他阅卷教师造成干扰,最后选取3位教师评分的平均值为其最终成绩。成绩数据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处理,以检验合作学习模式是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翻译成绩为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对于合作学习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反馈情况,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进行了无记名问卷调查,实验班主要看学生对合作学习模式的反馈,对照班主要看学生对传统翻译教学模式的反馈。2个班分别发放问卷 25份,收回50份,其中有效问卷50份。

另外,笔者还将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前测和后测成绩分别进行了配对样本t检验(表1),

统计结果发现,在问题1的回答中,11人认为很喜欢,12人认为比较喜欢,即有92%的人喜欢在翻译课上使用合作学习模式,这反映了新模式的可操作性很强,效率也高。对于问题2,实验对象一致认为大家很积极(12人) 或比较积极(13人),说明该模式确实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在翻译教学中的交互作用。对问题3的回答统计结果显示: 10人认为作用很大,10人认为作用大,2人认为作用一般,即88%的实验对象认为该模式对翻译能力提高的作用大或很大。问题4 的回答中,13人非常认可,5人比较认可,3人认为一般,即84%的实验对象对新模式的总体评价为很好或好。这些数据说明大多数实验对象认可新模式并肯定其对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积极作用。对于开放性问题,学生的回答多为肯定的评价,如“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同学间的交流”“交互效率高”“跟同学、老师交流的次数增加”“可以在生活中学习翻译”“可以共享翻译资源”“可以互相学习”“增进了师生情感”“培养了合作意识”等,这些评价也说明了新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力。

而在传统翻译教学模式反馈表中,学生也要回答以下5个问题:你是否喜欢目前的翻译教学?你认为这样学习翻译有效果吗?你能否独立完成老师的翻译任务?你是怎样完成翻译任务的?你对该讲授式教学模式有何评价与建议? 与合作学习模式反馈表一样,前4个为选择性问题,最后1个是开放式问题。选择性问题我们仍采用Likert五级量表来统计。

在“合作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我们根据翻译教学各交互环节的需要,构建了基于合作学习的交互式翻译教学模式。新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重视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学习资源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努力创造一种师生多重交互、学习资源共享、生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的交互式翻译教学环境。

以上研究表明,学生学会了合作互助的学习模式,提高了翻译学习的积极性以及翻译水平。大多数学生都期待能够继续使用这种方法学习英文翻译。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翻译教学过程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互动能力。合作学习模式强调翻译教学中学生与教师、同学之间以及学习资源之间的互动,将交互贯穿于翻译教学的整个过程,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无论是翻译实践、答疑解惑、信息资源共享还是译文评阅,交互的学习方式可以随时进行。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分享他人的翻译资源,学习他人的翻译经验技巧,促进自己翻译知识技能建构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翻译道德,为今后步入社会参与翻译实践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根据所提出的循环迭代算法及通过三维扫描仪对复杂腔体表面进行反求建模实验研究,获得与零件表面相一致的三维实体模型,其效率大大高于三坐标测量仪,并可以对原产品的破损处进行修复、提取需加工的三维曲面模型。

譬如针对沈从文所说的鲁迅的“憎恨”,聂绀弩先引用了鲁迅1935年针对沈从文而写的《七论“文人相轻”——两伤》中的一节:“在现在这‘可怜’的时代,能杀才能生,能憎才能爱,能生与爱,才能文。”[1]然后议论说:“说鲁迅的作品里有很多憎恨的感情……我个人是并不抱什么反感的。”何以如此?他认为,“以为爱与憎只是绝对相反,而毫无相成之处,似乎不算知言。”由此荡开笔墨:“有所爱,就不能不有所憎;只有憎所应憎,才能爱所当爱。”[2]63-66

第三,减轻了教师评阅译文的工作。在学生合作翻译的过程中,组内之间,组与组之间要进行多次反复讨论、评阅和遴选,比以往的一个教师评阅更加细致,更加到位。

在开放存取理念推动下,有条件的高校开始建立自己的机构知识库,主要就是收入师生在教学科研实践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各类记录型知识成果。

第四,各组学生在合作翻译的过程中不仅共享资源,更重要的是还收获了友谊,无论课内还是课外,同学之间讨论热烈,资源无私奉献,师生和生生关系都变得更加融洽。

对策与建议

英汉翻译是本科英语专业的一门重要技能课。合作学习模式彰显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了师生、生生互动交流,是一种效果很好的互动教学模式。通过问卷调查和对比实验的方法对合作学习模式在翻译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为英汉翻译课堂教学开辟了新思路。尽管如此,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由于客观原因,实验样本数量较小,且实验对象为本科英语专业的学生,研究结论是否适用于翻译专业的本科生尚待验证。课上翻译理论巩固不足,教学容量相对较少,有些基础差的学生难以适应教学进度,准备性训练不充分,影响合作学习效果,容易造成优等生霸占课堂,差等生保持沉默的两极分化现象。因此,成功实施合作教学需要有效调控诸多要素。具体表现在:

第一,翻译任务设计要有真实性和趣味性,并切合学生的实际经验、知识背景和语言水平,比如有的同学反应,做文学翻译比非文学翻译更难下手。尽管原文的大致意思明白了,可是不知道用合适的母语进行转换。由此可见,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在翻译中至关重要,这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在英语专业本科生课程设置上有所改进。

第二,进行合作学习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基本的交流合作技巧和翻译评改技巧方面的培训。

第三,创设多维评价机制,使个人评价和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动态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能力。

第四,教师在参与小组合作并适时适地给予指导和帮助之前,应做大量的功课,有备而来。

参考文献

[1] 曹秀萍,黄玉梅.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翻译纠错效果的实证研究——以一项非英语专业汉译英纠错实验教学为例[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5 (3):72-75.

[2] 邓宏春.“翻译工作坊”视角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之改革与实践[J].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5 (1):93-95.

[3] 佟晓梅.外语专业翻译课教学主参与模式探析[J].宜春学院学报,2009 (1):141-144.

[4] 李德凤,胡牧.学习者为中心的翻译课程设置[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6(2) :59-65.

[5] VERMETTE P.Four fatal flaws: avoiding the common mistakes of novice user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J].The high school journal,1994.(2):102-109.

[6] 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7] 戴炜栋,刘春燕.学习理论的新发展与外语教学模式的嬗变[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4) :10-17.

[8] 高宪礼,李丽.阅读态度、阅读成绩及学习者对合作学习模式认识之间的关系——一项基于JigsawⅡ模式的阅读教学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8-11.

[9] 张迅.论英语口语课堂中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8):38-42.

[10] 王静.合作学习模式下学习者英语写作策略习得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4):157-159.

[11] 连秀萍.合作写作对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J]. 教师教育学报,2012(8):198-202.

[12] 刘丽敏.高职英语写作教学合作学习法可行性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4):72-75.

[13] 卢植.合作式英文写作作用效度的实验分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2):104-109.

[14] CHEN G,DONAHVE L,KLIMOSKI R.Training undergraduates to work in organizational teams[J].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 and education,2004 (1): 27-40.

[15] SWEENEY A,WEAVEN S,HERINGTON G.Multicultural influences on group learning: a qualitative higher education study[J].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2008(2):119-132.

[16] 吴荣辉,何高大.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效应研究[J].外语教学,2014(3): 44-47.

[17] 邵钦瑜,何丽.基于网络与课堂混合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合作学习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4(2):31-36.

[18] 刘燕飞,王坦.论合作学习实践中的情感缺失[J].中国教育学刊, 2016(2):70-73.

[19] 潘琳琳,宋毅.合作学习与思辨能力的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6(2):97-105.

[20] 王立欣,孔天元.合作学习在翻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1):187-191.

[21] 裴红光.合作学习在英汉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 (2):103-105.

[22] 胡德香.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型翻译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0 (1):48-50.

[23] 韩璐.合作学习模式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0(6):9-14.

 
周海燕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