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新媒体背景下甘孜藏区广播电视发展的挑战与策略

更新时间:2009-03-28

广播电视作为一种以声像为媒介传播信息的大众传播方式,在少数民族地区发挥着比其他媒介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康藏高原东南,是康巴藏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甘孜电视台成立于1990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州17个县市均设立电视台。

2006年,甘孜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合并成为甘孜广播电视台。在新媒体方面,甘孜州广播电视台建立网站:甘孜网事,将新闻、甘孜州电视台、市县频道、电台整合在一起,同时发布微信账号:微视甘孜及App。

采用沉管法成孔,成孔顺序由外向里间隔1孔进行,应注意避免因震动挤压造成相邻孔缩孔或坍塌,桩管上用红油漆画醒目的横线,保证达到设计要求深度。桩孔重心点的偏差不超过桩距设计值的5%,桩孔垂直度偏差应小于1.5%。桩孔直径允许偏差不超过设计值-20mm。桩长允许偏差+0.5m,施工现场对成孔孔径、孔深及桩位偏差做好详细记录。

1 新媒体时代甘孜藏区广播电视发展的必要性

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强调了技术力量对信息传播的变革性影响。互联网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兴盛于新世纪。在互联网的基础之上,一批新媒体如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接收器问世。互联网和新媒体具有不同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特征。

首先,新媒体发展速度快,普及度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新媒体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依靠新媒体获取知识和体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达到55.8%;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由2016年的95.1%提升至97.5%。

计算出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和不平衡指数,采用ArcGIS10.3空间分析工具的功能和Eexcel统计软件分析了新疆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的特征。

其次,新媒体互动性强。在受众反馈、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进行互动上,传统媒体进行了许多尝试,但是收效甚微;新媒体的出现,这个问题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解决。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不再是单纯的大众媒介的接收者,他们既可以接收信息进行选择也自己创造、编辑、发布信息,并可以与他人进行实时互动。

传播形式是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传播内容的载体。在甘孜藏区,传播形式挑战表现在:

新媒体打破了传统的点对面的传播模式,将点对点、点对面、面对面融为一体互动媒介融合;最后是受众身份融合。在传统媒体时代,报纸的受众是读者、广播的受众是听众、电视的受众是观众;在新媒体时代,这三重身份统一为“用户。”

第一,甘孜藏区广播电视传播内容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由于所处民族地区,甘孜藏区广播电视在传播内容上要体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这也要求传播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向性。甘孜藏区广播电视必然对康巴藏区受众特别是甘孜藏区的受众特别重视。

2 新媒体时代甘孜藏区广播电视发展的挑战

2.1 传播形式面临着挑战

最后,新媒体具有融合的特点。首先是传播方式的融合。新媒体拥有传统媒体所有的传播形式: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这种传播方式的融合极大丰富了传播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其次是传播模式的融合。

信息的传播也是解读的过程。事实是唯一的,新闻的角度却是多样的,新闻角度错误甚至有意识的错误,可以改变一个事件的意义、性质,甚至改变一个事件的走向。

在新媒体的环境下,虽然政府、媒体仍然拥有巨大的信息,但是受众也成为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受众不断把消息发布出来,受众凭借着人数众多,不少网络事件就是由受众引发的,比如“郭美美事件”“周老虎事件”。新媒体的这种变化对舆情引导提出了挑战,对甘孜藏区的广播电视来说更为严峻。

2.2 传播内容的挑战

由于习题课不像新授课一样能够学到先前不知道的知识,所以它很难调动学生的胃口,学生由此在数学习题课堂上的状态普遍是压抑的.但在智慧学校环境下则打破了这一“魔咒”,数学教师信息技术与所有需要在课堂上和学生探讨的习题进行有效整合,同时发挥出多媒体动态、灵活的优势,通过创设习题中的情境,令静态的图形或代数公式动态化,促使学生对情境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习题的探索中,更能加深学生对习题答案的理解,使原本沉闷的数学习题课堂“化静为动”,高效的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知识体系[3].

第二,在新媒体的背景下,受众地位发生变化。在传统媒体时代,传媒“强迫”受众接收的模式,在新媒体时代,受众掌握信息接收的主动权。在传统的传播情景中,传媒与受众之间的关系是“我编你读,我播你看”,而在新媒体背景下,受众主动选择信息,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制订信息,可以随时随地地得到他们需要的信息。新媒体受众地位的变化,使得甘孜藏区广播电视的传播内容所具有的政策性面临挑战。

城市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当中,会消耗大量的资源,我们并不能够无节制的去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如果还是肆意浪费,将会使这些不可再生资源枯竭,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对于生态环境来说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有的城市在环境管理上会付出大量的金钱去弥补之前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而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够看到成效,所以节约资源、建设生态城市十分有必要。

第一,传播形式技术含量较低,由于甘孜藏区多处于高海波地带,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甘孜藏区广播电视从业人员从传统媒体时代就处于紧缺的状态。到2011,甘孜广播电视台的空编率达到26.5%。一人多岗的情况普遍存在。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对从业人员除了传统的技术要求外,还需掌握一定计算机语言能力以及设计能力,就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 舆情引导的挑战

媒体的本职工作就是传递信息。媒体在使人们怎样想上难以奏效,却在使人们想什么上可以发挥作用。因此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为公众安排要谈论的话题。也就是所谓的舆情引导。在传统媒体环境下,媒体拥有海量的信息,可以决定信息发布的时机、场合、内容,从而设置公众的议题议程。

第二,传播形式的要求有特殊性。甘孜州在汉、藏两种文化的中间地带,这就决定了甘孜广播电视主要以汉藏双语进行传播。多语言传播涉及到语言学、翻译学等学科,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同时也对甘孜广播电视从业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 融媒体时代甘孜藏区广播电视发展的策略

3.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甘孜藏区独特的地理位置,甘孜藏区广播电视所担负的艰巨的任务,以及在新媒体背景下,人才队伍建设尤为紧迫。甘孜藏区广播电视机构要采取各种措施,营造适合人才发展的环境,健全人才发展机制,以业绩为导向,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新闻人才队伍。

3.2 加强新闻解读能力,建立舆论引导机制

在新媒体的背景下,加强新闻宣传的改革创新,改变宣传报道中照本宣科,简单灌输的方式,应该与甘孜藏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相联系,增强新闻解读的感染力,让受众相信;面对新媒体的日新月异,舆论引导成为广播电视机构的工作的一部分。甘孜藏区广播电视机构应监控并协助处理舆情,建立一系列的舆论引导机制。

穿戴设备与人体直接接触,因而对安全性有很高的要求,需要选择对人体无危害的电解液。本文选用1 mol/L的 Na2SO4中性溶液为电解液,以TiN@CNTF为工作电极、铂电极作为对电极、Ag/AgCl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在三电极体系中测试TiN@CNTF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电化学测试表明,制备的TiN@CNTF具有很宽的操作电位,且操作电压窗口可以为正,如图3所示,也可以为负,如图4所示。

3.3 提高节目采录和制作水平,提升文献价值

甘孜藏区所处的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甘孜藏区广播电视节目来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并使甘孜藏区的广播电视节目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在新媒体日新月异的今天,要加强甘孜藏区节目采录和制作水平,提升专业水准,注重民族特色的挖掘,并将民族特色与现在技术融合在一起,保留民族特色的同时,适应新媒体发展的要求。

4 结论

广播电视作为传播信息的大众媒介,在甘孜藏区担负着重要任务。在当下,甘孜藏区广播电视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并存。加强人才建设,加强新闻解读能力,建立舆论引导机制,提高节目采录和制作水平,提升文献价值是甘孜藏区广播电视发展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白润生.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314.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8-03-05].

[3]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87.

[4]陈颖.甘孜藏区新闻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及成因[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81-83.

[5]http://www.gov.cn/jrzg/2008-03/22/content_926086.html.

[6]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195.

[7]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甘孜州“高清甘孜·智慧广电”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中国甘孜,http://dzzwdt.daocheng.gov.cn/10000/10011/10012/10015/2017/12/15/10609419.shtml.

 
丰杰
《科技传播》 2018年第09期
《科技传播》2018年第09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