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生态工业园区产业共生网络形成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1 研究背景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是促进区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动工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发展产业共生网络,则是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核心任务[1]。自1989年Frosch等[2]探讨工业生态系统理念和丹麦卡伦堡产业共生经验后,产业共生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所谓产业共生,是指通过废弃的物质、能源、水及其他副产品的交换,使传统分离的企业或其他组织按照合作的方式运作,以获取竞争优势,其关键是合作和地理相邻性所带来的协同可能性[3]。自2005年起,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截止到2016年年底,中国批准命名或批准建设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达到93个,地方各级政府也正积极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然而,尽管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在全球广泛展开,但大量产业共生项目却以失败告终,很多企业对利用废弃物缺乏积极性,严重制约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3-4]。为避免生态工业园区出现“循环”但不“经济”、政府热情高而企业反应冷谈等问题,迫切需要探讨影响产业共生网络形成的关键因素问题。

本文首先阐述了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从“充分利用语文教材,通过主题整合教学资源;通过主题教学,发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主体整合,创新改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科学、系统、全面的主题教学评价体系”等几方面提出了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的方法与策略。

产业共生网络,也被称为废弃物资源化网络、区域资源协同网络、工业生态系统等,目前一些学者从概念与效益、形成机理、结构与建模等方面对其展开研究[3,5]。针对产业共生网络形成的影响因素,Yedla等[6]、Sakr等[7]从经济与金融、技术、信息、组织与战略、社会、政治与制度等方面展开了分析;也有学者针对特定的影响因素,如鲁圣鹏[5]从园区核心企业、Andreas等[8]从利益相关者力量研究其对网络形成的影响;Anne等[9]认为地理邻近性和信任是网络形成的关键;Wang等[10]研究了制度能力包括人际关系、知识和调动性与识别共生机会的相关性问题;Salmi等[11]分析废弃物管理政策、环境规制等对网络形成的影响。总体来看,目前研究主要基于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经验,或者针对某一个或几个因素,分析其对网络形成的影响。产业共生网络是由大量企业通过废弃物交换所形成的区域协同网络,从微观企业层面探讨网络形成的影响因素,将能更好地把握企业开展共生项目的意图。为此,本文拟分析影响共生网络形成的驱动与障碍因素,探寻其中的关键因素,将有助于政府更好地实施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推动生态工业园区发展。

2 研究设计

探讨产业共生网络形成的影响因素,需明确产业共生建立的基础条件,然而该条件仅是必要条件,共生网络形成还受着诸多因素的作用。

2.1 产业共生项目形成基础条件分析

按照Frosch等[2]的解释,产业共生本质上是使一个工业过程的废弃物(含副产品)能作为另一过程的原材料,如果这两个“过程”发生在企业内部,则交换行为较易实现,然而,绝大多数废弃物交换发生在不同企业之间,如何实现产业共生就成为企业、政府面临的难题。尽管Chertow[3]认为废弃物交换的关键是企业间的合作,然而Lombardi等[12]根据英国国家产业共生项目(NISP)的经验指出,共生网络中成员的合作同其他合作方式一样,都是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因此,废弃物的交换过程与一般商品的交易过程相似,双方都是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但是废弃物不同于一般的资源产品,废弃物要实现交易必须满足市场交易的条件。按照有限理性假设理论,交易双方必须要达到自身满意的基本条件。一般而言,对于废弃物供应(排放)企业来说,其基本条件是产业共生所发生的处置成本要低于其废弃物按照采取原始填埋或焚烧处置方式的成本;对于废弃物利用企业而言,则要求在政府的扶持政策下利用废弃物能为企业带来所期望的经济与环境效益。通常,对于有较高价值的废弃物,如废纸、废钢铁和有较高价值的副产品,可通过市场机制自发建立合作关系[13];然而,在园区存在大量低价值的废弃物,无法自发地进入市场流通,仅靠市场机制很难实现其资源化,为此需要政府承担产业共生网络促进者角色,因此,有必要研究其影响因素,以更好地促使废弃物得以循环利用。

2.2 研究思路与样本获取

目前关于产业共生网络影响因素没有相应的量表研究,笔者借鉴相关历史文献的研究成果[3,6-11],以及相关专家意见,从经济、技术、信息沟通、社会、法规政策、政治以及企业认知等方面选取影响共生网络的驱动因子和障碍因子。因子选取的原则,是相关文献或专家意见已指出这些因子会影响产业共生网络的形成。为保证问卷问题切合实际和易于理解,首先在相关园区进行小范围的访谈,对问卷表述和问题设置进行了相应修改,再将问卷发给本领域专家进行咨询,最终确立驱动因子25个和障碍因子20个(见表1)。其中,驱动因子是指促使企业开展产业共生项目的因素,障碍因子是指阻碍企业开展产业共生项目的因素。问卷设计采用Likert标准五点量表,按因素的影响程度分为5个等级:1为“影响很小”,2为“影响较小”,3为“有一定影响”,4为“影响较大”,5为“影响很大”。

 

1 产业共生网络形成的驱动因子和障碍因子及其统计描述

  

驱动因子调查题项均值标准差障碍因子调查题项均值标准差能降低成本,带来商业机会4640480废弃物来源不足,质量不稳定4590588投资、运营成本低4550499处于次要的战略地位,高层重视不够4510550可靠和有效的资源化技术与设备4510559企业共生知识与技能的缺乏与认知不足4400550废弃物供应充足且有保障4440537共生项目投资运营成本高,风险大4350704

 

表1(续)

  

驱动因子调查题项均值标准差障碍因子调查题项均值标准差严厉法律政策的迫使(如填埋禁令、高昂的废弃物处理费等)4400713废弃物供需信息缺乏,缺乏交流平台4260631资源匹配4340582原生资源价格、质量更有优势4130681政府教育培训与资金支持4220623企业规模限制,科技支撑弱4040505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与平台4050539现存法律政策障碍4000679法律政策的鼓励与驱动3980595双方废弃物信息不对称3950622企业实力强,条件允许3830735废弃物填埋处理成本低3840573能提升企业竞争能力3700530缺乏共生牵头、协调、促进者3820685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3640532政府支持力度不够3750635潜在合作方的信任3620650企业组织与资源管理缺乏柔性3630607行业竞争压力3590493资源化技术缺乏可靠性和有效性3560518日益提高的公众环保压力3580563政府推动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考虑不足3530540资源稀缺迫使企业合作(填埋空间、水资源、能源或原材料)3510603当地企业间合作环境缺失,合作风险大3480568共生企业地理邻近3490511废弃物运输成本高3350642核心企业的推动3470549利益关联方参与度不够3230604利益关联方积极参与3420495经济与环境利益分配不公平3140496企业责任意识(如生产商延伸责任)3410654公众对再生产品的误解或抵制2670630企业调动利益相关者的能力3370563已存企业高层间联系网络的推动3310555区域企业间良好的合作氛围3220454能提升企业形象2910538显著的环境效益2610548

本文调研时间为2016年,调研对象主要为江西省吉安市某几个工业园区内的企业。为促使企业对此调研活动重视,调查问卷以园区管理委员会的名义通过邮件或纸质的形式向企业发放,问卷发放的工业园区基本信息见表2所示。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问卷326份,有效问卷272份,有效率为83.44%;调查行业包括医药化工、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矿产加工与建材、食品加工、造纸、木材加工和纺织等行业。

 

2 调查问卷所投放的工业园区简介

  

园区名称位置级别园区介绍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江西吉安国家级电子信息、医药化工、食品加工、先进制造、建材、木材加工等企业约500家江西省永丰县工业园区江西永丰地方级包括医药化工、食品加工、木材加工、造纸、金属制品、建材、矿产加工等企业约240家江西省吉州区工业园区江西吉安地方级电子信息、化工、先进制造、造纸、医药、食品加工等企业140余家江西省新干县工业园区江西新干地方级盐卤药化、机械机电、食加工品、建材、造纸、箱包皮具、灯饰照明等企业约300家

注:调查园区的选取是由于这些园区正实施循环化改造且笔者参与了其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

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采用SPSS软件对所收集、整理后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各因素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所示。其中,驱动因素的均值介于2.61~4.64,障碍因素的均值介于2.67~4.59,说明之前所拟定的因子对企业实施共生项目都存在一定的驱动或阻碍作用;两组因子的标准差都落在0.454~0.735,表明调研对象对特定因素影响程度的认识相对较为一致,具用较大的共性。

3.2 因子分析

(4)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机制,健全推动共生网络形成的制度体系。目前原生资源价格未反映资源使用的环境与社会成本,使得废弃物作为替代资源,相比原生资源一般不具有价格和质量的优势,建议政府尽快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同时,应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严格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形成资源和环境倒逼机制;此外,地方政府可建立产业共生网络发展基金,用以推动共生网络的发展。

3.2.2 障碍因子分析

对驱动因素样本数据进行KMO 检验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KMO检验值为0.769(>0.7),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近似χ2值为2 677.647,自由度df为300,χ2统计量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因此认为该样本数据适合开展因子分析。采取主成分方法提取公因子,公因子选取标准是要求特征根大于1.0。采用最大方差旋转法对因子进行旋转,从而从原始数据中获取了6个公共因子,分别记为M1M2M3M4M5M6,6个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8.449%,即反映25个初始变量68.449%的信息量。经过6次旋转后,得到公共驱动因子荷载矩阵见表3所示。

 

3 正交旋转公共驱动因子的载荷矩阵

  

驱动因素调查题项M1M2M3M4M5M6能降低成本,带来商业机会0897-0084-02060080-0116-0045投资、运营成本低0837-0135-01440085-00410056行业竞争压力0828-0136-0151002000320100能提升企业竞争能力0701-0046-01840030-01060013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0690-0086-013000310018-0082资源匹配-01540845-017700070000-0062共生企业地理邻近-00380833-004200190035-0046可靠和有效的资源化技术与设备-01310789-01760019-0073-0040废弃物供应充足且有保障-01860768-01760022-0094-0049有效的信息沟通平台与技术00040627-0031-006800100007严厉的法律政策的迫使(如填埋禁令、高昂的废弃物处理费等)-0257-02010878-0084-0027-0023政府教育培训与资金支持-0227-01230863-0023-00680025法律政策的鼓励与驱动-0134-01350816-0034-0042-0020资源稀缺迫使企业合作(填埋空间、水资源、能源或原材料)-0293-01830801-0111-0059-0036区域企业间良好的合作氛围0033-0056-00460822-0025-0019核心企业的推动002200220027079000100109利益关联方积极参与0104-0015-0007078900110027已存企业高层间联系网络的推动00090008-00480769-0047-0045潜在合作方的信任00420012-01140633-00650039日益提高的公众环保压力004000310011-00090882-0014企业责任意识(如生产商延伸责任)-002500150048-00480843-0020显著的环境效益-0039-0082-0095-000508430051能提升企业形象-0140-0056-0119-005806750036企业调动利益相关者的能力00780005-0106005700480879企业实力强、条件允许-0060-01560069004400010876

注:1)提取方法为主成分分析法;2)旋转法为具有 Kaiser 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旋转在 6 次迭代后收敛;3)带下划线数字表示该驱动因素与对应公共因子的相关系数,且两者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下同

调研问卷的设计咨询了本领域的专家,并通过预试修正了问卷某些部分的内容与表述,因此该问卷具有一定的内容效度。本研究采用克朗巴哈系数(α系数)对6个公共驱动因子的内部一致性进行信度分析,其α系数分别为0.874、0.851、0.914、0.811、0.831和 0.713,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根据6个公共因子所包含的题项描述,将公共驱动因子归纳为:M1经济因素,M2技术与资源因素,M3政策制度因素,M4合作氛围因素,M5环境意识与效益因素,M6企业能力因素。公共驱动因子的含义和贡献率水平见表4所示。

 

4 公共驱动因子的含义及贡献率

  

项目M1M2M3M4M5M6因子含义经济因素技术与资源因素政策制度因素合作氛围因素环境意识与效益因素企业能力因素贡献率/%14015128561245111871108726383

3.2.1 驱动因子分析

采取相同的方法对障碍因素进行因子分析,KMO检验值为0.746 (>0.7),近似χ2值为2 048.443,自由度df为190,χ2值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因此该样本数据适合开展因子分析。共提取5个公共因子,分别记为N1N2N3N4N5,5个因子累计贡献率为 69.768%,经过6次旋转后得到公共障碍因子荷载矩阵见表5所示。

 

5 正交旋转公共障碍因子的载荷矩阵

  

障碍因素调查题项N1N2N3N4N5共生项目投资运营成本高、风险大0867-0205-00420020-0001原生资源价格、质量更有优势0856-01670004-00380042废弃物运输成本高0822-0092-0008-0101-0021废弃物填埋处理成本低0794-0075-002600400033经济与环境利益分配不公平0611-0068-0123-0213-0166企业组织与资源管理缺乏柔性-007608640011-00620032企业共生知识与技能的缺乏与认知不足-02010849-0076-0178-0080处于次要的战略地位,高层重视不够-02850809-0111-0103-0096企业规模限制、科技支撑弱-00710786004200100055废弃物来源不足、质量不稳定-0053-01850863-0055-0112废弃物供需信息缺乏、缺乏交流平台-005200490862-00830026双方废弃物信息不对称-003201390827-00430078资源化技术缺乏可靠性和有效性-0032-01300796-0124-0170政府支持力度不够-0089-0118-00890877-0187政府推动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考虑不足-0137-0045-00110798-0123公众对再生产品的误解或抵制-00790003-00780785-0020现存法律政策障碍0061-0131-01170692-0081当地企业间合作环境缺失,合作风险大-0033-0011-0096-01420847缺乏共生牵头/协调/促进者-0089-0051-0041-00560797利益关联方参与度不够00490013-0004-01540772

进行信度分析,5个公共障碍因子的α系数分别为0.868、0.872、0.864、0.817和 0.756,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可概括为:N1经济因素,N2企业认知与能力因素,N3技术与资源因素,N4政策制度因素,N5合作氛围因素。公共障碍因子的含义和贡献率水平见表6所示。

 

6 公共障碍因子的含义及贡献率

  

项目N1N2N3N4N5因子含义经济因素企业认知与能力因素技术与资源因素政策制度因素合作氛围因素贡献率/%1676314686144041340110514

4 研究结果讨论与建议

4.1 结果讨论

根据上述分析发现:“能降低成本,带来商业机会”“投资、运营成本低”是驱动企业实施共生项目最为关键的因素,也表明企业开展共生项目的最终目的是获取经济利益,因此如何使废弃物具有相对的经济价值是开展共生项目的前提;“可靠和有效的资源化技术与设备”也是重要的驱动因素,是企业实施产业共生项目的基础条件,但并不是重要的障碍因素,说明很多废弃物资源化并不缺少相应的技术与设备;“废弃物供应数量、质量与稳定性”是阻碍共生项目开展最为关键的因素,大多数废弃物之所以成为废弃物,主要原因是不能达到资源化规模;“处于次要的战略地位,高层重视不够”“企业共生知识与技能的缺乏与认知不足”也是阻碍共生项目开展重要的障碍因素,说明企业对废弃物资源化认识还较欠缺。

从表1可知,严厉的控制型法律政策相比激励型法律政策对驱动企业开展共生项目更为有效。从目前中国的实践来看,政府资金与政策扶持是企业开展共生项目重要的驱动因素;但从长远来看,政府更要推行命令控制型政策,如实施填埋禁令、垃圾排放收费制度以及责任严惩制度等,提高企业废弃物处置成本。在英国、德国等国家,政府建立了严格的废弃物排放收费制度,同时加大处罚力度,如早在1975年德国对润滑油征收环境税,使废油从1979年的92万t下降到1989年的约5 000 t。

在共生网络形成过程中,信息的有效性问题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废弃物供需信息缺乏”“废弃物信息不对称”“企业间缺乏信息交流平台”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废弃物变成资源。正如人们常说,“废弃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而如何使废弃物变成资源,信息起到关键作用。例如早在1900年左右,英国就出现了废弃物交换俱乐部,目前其成员已超过13 000家英国国家产业共生项目(NISP)承担主体,英国可持续发展商业委员会(BCSD-UK)及其所属60多个区域联络中心发挥着重要的信息沟通作用[5,14]

从图2可知:三江平原北部平原地区的径流深小于100.0 mm(多年平均降水量的17.5%),大部分地区小于75.0 mm(多年平均降水量的13.2%)。根据表1,安邦河、挠力河、同抚和萝北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74.0 mm,按最小值521.7 mm计算,至少有446.7 mm的降水处于蒸发和渗漏状态。通常降水期间渗漏量是大于蒸发量的;再者图2是根据蓄满产流模型计算的,因此,该地区的入渗降水量应当大于230.0 mm。

目前废弃物作为替代资源,相比原生资源在价格、质量和税赋等方面不具有优势。在中国,以废弃物为原料和以原生资源为原料生产同样产品,由于计算进项税额适用于相同的税率,导致前者税负高于后者;同时,在中国废弃物处理成本低,且很多地方存在利益博弈空间,尚未形成严格的环境倒逼机制。此外,在驱动因素中,环境效益与意识因素,如“显著的环境效益能提升企业形象”等并不是驱动企业开展共生项目重要的因素,说明大多数企业还较少关注环境效益。

[6]YEDLA S, PARK H. Eco-industrial networking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view of issue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J].Clean Technologies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2017,19(2):391-402.

对公共驱动因子和公共障碍因子进行对比与整合后,可将产业共生网络形成的影响因素归纳为经济、技术与资源、企业认知与能力、政策制度、合作氛围、环境意识与效益6个方面。总体来看,无论在驱动方面还是障碍方面,经济问题都是企业关注的重点;技术与资源因素是开展产业共生的基础条件,因此也是重要的驱动因素,如卡伦堡共生体系的发端是当地水资源的匮乏,企业共生以应对地表水短缺问题,而后发展了其他的共生关系[5];企业认知与能力因素相比技术与资源因素,对于阻碍企业开展共生项目略显重要,说明在谈及障碍因素时企业更关注的是自身存在的问题,如企业缺乏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废弃物利用处于次要地位、企业高层不够重视等;相对而言,政策制度因素相比于经济、技术与资源来说影响程度略低;此外,合作氛围因素对驱动产业共生项目的开展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4.2 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本文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盘山石结成,松峪独有土。 此中即沃壤,开田作场圃。 黄犊晓耕耘,绿衰春 带雨。 遥听布谷鸣,杏花满村坞。[3]16

1.1.2 中药材。黄芪、黄连、甘草、白术、板蓝根,购自亳州中药材市场,符合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材和饮片质量标准。

(1)确立“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的共生网络形成模式。经济利益是企业关注的核心,以往由政府规划的共生项目大多过于关注项目的“循环”或环境效益,导致企业参与积极性不足。为此,政府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其主要职责是健全产业共生网络形成的外部环境,引导或驱使企业自发地开展产业共生项目。

(2)创新共生项目运作的商业模式。废弃物自身的特性如供应数量、质量的不稳定性和分布的分散性等是阻碍共生网络形成的关键因素,建议政府和企业创新产业共生项目运作的商业模式,例如,通过填埋税、排污权交易、补贴或其他扶持措施,赋予盈利能力差的废弃物以更高的商业价值;推动区域间废弃物的协同利用,使分散的废弃物能集中运营。

(3)建立企业绿色评价制度,加强企业资源综合利用知识与技术培训。目前中国对工业项目采取项目前期的环境评价制度,对企业运营期间的环境与资源利用情况缺少长期的跟踪和评价,因此建议政府对工业企业建立长效的资源与环境绿色评价制度;同时,由于企业对产业共生认知与自身能力不足是阻碍网络形成的重要因素,建议政府加强对企业在这方面知识与技术的培训和支持力度。

由于所设置的影响因素很多是从不同角度反映相同或相似的问题,被调查者对影响因素的某个方面比较关注会影响其对某一类型因素的评价,也就是说某些因素之间存在潜在的相关关系,因此可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将错综复杂的众多因素综合成少数几个反映共性的因子,以判别影响共生项目开展的关键驱动因素和障碍因素,为此,本研究对所得数据进一步开展因子分析。

(5)构建区域产业共生网络信息交互平台,发挥非政府组织(NGO)在网络形成中的促进作用。信息交流平台的建立有助于实现区域内企业、政府、科研机构等主体间信息的共享,使企业能及时了解废弃物的需求与供给信息,加快废弃物资源化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使用,降低企业的信息搜集成本,推动企业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应发挥协会、高校及NGO组织在共生形成过程中的咨询、服务等功能。

她一边啃面包,一边把和她工作时间有冲突的公司都勾了出来。如果招聘方向和她的专业很吻合,就一定要想办法调整上班时间,如果不太吻合,就先不去了,到时让同学帮忙拿一份招聘材料,按照流程投递简历就行了。差十分钟六点半时,颜晓晨赶到了蓝月酒吧。

5 结论

发展测评主要用于测评和反馈参加培训后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程度,促进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升中小学生学习成效与信息素养。

本文探讨了产业共生网络形成的影响因素,关于影响因素之间结构关系、替代关系,以及影响因素对系统的稳定性、弹性等的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抑制EGFR表达后,鼻咽癌SUNE-1细胞株增殖细胞数、迁移细胞数目及侵袭细胞明显减少(P<0.05),见表2。

参考文献

为更好地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本文探讨了产业共生网络形成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产业共生网络形成的因素可归纳为经济、技术与资源、企业认知与能力、政策制度、合作氛围、环境意识与效益6个方面。其中,经济因素是驱动和阻碍网络形成最为关键的因素,为此,政府应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让企业自发的实施共生项目;企业的认知与能力因素是共生网络形成的重要阻碍影响,政府应加强对企业开展相关知识与技术的培训和支持工作;严厉的控制型政策相比激励型政策对企业影响更大,为此政府应制定更为严格的法规政策,完善企业绿色评价制度,形成促进网络发展的倒逼机制;此外,政府或企业需创新产业共生项目商业模式,完善资源型产品价格机制,构建区域共生网络信息交互平台等。总之,企业实施共生项目的动机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上仍存在一定的共性,把握企业关注的诉求点将有助于政府更好地推动园区循环化改造。

[1]刘光富, 鲁圣鹏, 李雪芹.产业共生研究综述: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处理视角[J].管理评论,2014, 26(5):149-160.

[4]GIBBS D, DEUTZ P. Reflections on implementing industrial ecology through eco-industrial park development[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07, 15 (17): 1683-1695.

[3]CHERTOW M R. Industrial symbiosis: literature and taxonomy[J].Annual Review of Ener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00, 25(2): 313-337.

由图5可知,在不同成熟度柠檬果醋滋味的PCA图中 ,第一主成分(PC1)的贡献率为96.219%,第二主成分(PC2)的贡献率为2.157%,两者之和高达98.376%,表明PC1和PC2的总贡献率几乎包含了样品的所有信息。DI值为89.6%,这表明不同成熟度的柠檬果醋可以用电子舌区分,彼此之间互不干扰。柠檬原液落于第一象限,与不同时段柠檬果醋的中心相距较远,表明柠檬果醋与原液的芳香性物质已经有了很大变化。酿造1个月的样品位于第二象限,与酿造2个月、3个月的样品相距较远,能够明显区分开。酿造2个月与3个月的柠檬果醋都位于第四象限,且相距较近,说明它们的滋味的相似性很高。

[2]FROSCH R A, GALLOPOULOS N E. Strategies for manufacturing[J].Scientific American, 1989 (9): 144-152.

[5]鲁圣鹏.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共生网络形成机制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15.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对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划分为两个等级;基础和提高。首先对新生开展分级教学,分成两个级别,即A班和B班。其次,系部针对不同级别的学生,分别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大纲、内容及评价。并且根据分级的标准,合理地进行课堂管理和师资的配备[3],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再次,每个学期都要对学生进行流动分级考试,执行动态管理机制,保证各级别学生能够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并针对自己特长和兴趣,有方向性地进行学习。

[7]SAKR D, BAAS L, EL-HAGGAR S, et al. Critical success and limiting factors for eco-industrial parks: global trends and Egyptian context[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1,19(11):1158-1169.

引导学生:让学生认识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可以有多种方法,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以此让学生大胆思考,不怕犯错,不怕与众不同。

[8]ANDREAS M H, MARIJA J, WEN F, et al. Stakeholder power in industrial symbioses: a stakeholder value network approach[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7, 148 (4): 923-933.

[9]ANNE P M, VELENTURF, PAUL D J. Promoting industrial symbiosis: using the concept of proximity to explore social network development[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2015,20(4):700-709.

[10]WANG Q Z, DEUTZ P, CHEN Y. Building institutional capacity for industrial symbiosis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an industrial symbiosis coordination network in China[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7,142(4):1571-1582.

[11]SALMI O, HUKKINEN J, HEINO J, et al. Governing the interplay between industrial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2011,16(1):119-128.

[12]LOMBARDI D R, LAYBOURN P. Redefining industrial symbiosis crossing academic: practitioner boundaries[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2012,16(1):28-37.

[13]CHERTOW M, EHRENFELD J. Organizing self-organizing systems[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2012,16(1): 13-27.

[14]PAQUIN R L, HOWARD-GRENVILLE J. The evolution of facilitated industrial symbiosis[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2012, 16(1):83-93.

患者均施以基础治疗:禁食、吸氧、补充血容量、输血、注射奥美拉唑,每20mg加入25ml的生理盐水进行注射,每天早晚2次。

 
鲁圣鹏,李雪芹,刘光富
《科技管理研究》 2018年第08期
《科技管理研究》2018年第08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