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无友不如己者”与孔子“宗周之梦”的文化解读

更新时间:2009-03-28

“无友不如己者”语出《论语》。《论语·学而》:“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1]《论语·子罕》:“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2]《论语》所言乃孔子强调君子德行品质、修德进业的名言。对其中“无友不如己者”的释义,学界各持己说,莫衷一是。

根据李金坤教授的整理,异说可归为三类。其一,将“无友不如己者”释为“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或“不结交不如自己的人”)。其二,将“无友不如己者”释为“不要与不同类的人交朋友”,即与忠信品德相同的人交朋友。其三,将“无友不如己者”解为“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意谓在某些方面总是有值得自己学习的朋友。[3]

上述第一类观点将“无”释为“不要”,将“友”释为“与…交朋友”,将“如”释为“比得上”。梁·皇侃《论语义疏》首开其端:“凡结交取友,必令胜己。胜己,则己有日所益之义;不得友不如己,友不如己,则己有日损。”[4]朱熹《论语集注》接续之:“‘无’通‘毋’,禁止辞也。友所以辅仁,不如己,则无益而有损。”[5]杨伯峻、钱穆、金良年、赵杏根等皆持此观点。[6]此类解释流传时间长影响大,但其观点本身存在问题。多数学者已经注意到“交友须看对象”说不合孔子的为人处世观。[7]此处不再备述。

第二类观点与第一类基本相同,只对“友”的品质道德有所规定。邢昺《疏》“无得与忠信不如己者为友”、刘宝楠《论语正义》“不如己者即不仁之人”、陈天祥《四书辨疑》“如己者,德同道合,自然相友”、黄式三《论语后案》“不如己谓不忠不信而违于道者”。[8]皆对“友”的品质素养有所规定,“友”必须道德高尚或者忠信或仁义或与自己志趣相投。今世学者傅佩荣、商聚德、栾贵川、由文平等撰文支持。[9]此类观点将“不如己者”释为“不同类的人”,以“忠信品德”等品质规定“友”的范围,似乎得其正解,但在对整体句式的解释上没有做到融会贯通。

第三类观点将“无”作“没有”解,“友”作名词的“朋友”解。持此类说法的学者有:李泽厚、南怀瑾、李金坤、陈淑玲等。[10])将“友”作名词的“朋友”来解释,是比较合理的,但与第二类观点一样,从“无友不如己者”整句的释读来说,不合汉语语法构成规范。[11]

综上,“无友不如己者”句中,“无…有”是固定搭配,表示肯定,可释读为“皆、全”;“者”是句末语气助词;“如”当解为“像、类似”。“无友不如己者”即“友皆如己”。

此外,郑志强教授《新诠“无友不如己者”》一文对以上三种观点皆不认可,而提出不同的见解,认为“友”当指“同……亲近得如朋友一样”,“如”应作“宜”“与”“知”解,“‘无友不如己者’的当代最确切的新诠释应为:‘不要(故意)同那些并不知己的人亲近得像知己朋友一样。’”[12]郑志强教授从当代语境出发对此句的诠释颇具新意,亦可备一说,却未达到其“提出一种能够统一于《论语》中孔子整体思想观念的新诠释”的目标。

综合考察以上各家说法,我们认为,“无友不如己者”当释为“友皆如己”。

由上述可知,文献中,“无…不”“毋…不”连用确为固定搭配,以双重否定来加强肯定语气,表示肯定。

处如何装扮一个女子,而在这个城里几乎个个都有一条宽大的绒绳结的披肩,蓝的,紫的,各色的也有,但最多多不过枣红色了。几乎在街上所见的都是枣红色的大披肩了。

此外,与《论语·子罕》“毋友不如己者”相类,先秦文献中还有“毋…不”的句式,其用法与“无…不”句式相同。文献中,“毋…不”连用情况较少,惟找出以下数例。《周礼·冬官·考工记》:“惟若宁侯,毋或若女不宁侯。”[25]意为劝诫参加射礼的诸侯不要不遵从王命,即指告诫诸侯皆应遵从王命。《礼记·月令》:“庆赐遂行,毋有不当。”[26]意指赏赐通达施行,使之周遍,当得者皆得。《礼记·曲礼》:“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27]意指不要不敬,即应当庄重恭敬。前引“毋…不”“毋不”“毋有不”联系上下文语境,当解作“皆”。

除“无…不”句式外,文献中还有“无不”“无有不”“无所不”的用法,皆是双重否定句,与“无…不”句式相类,表示加强肯定语气。如《礼记·曲礼下》:“凡非吊丧、非见国君,无不答拜者。”[18]指如果不是吊丧,不是士进见本国国君,受拜者都要回拜。《礼记·礼器》:“物无不怀仁。”[19]《左传·文公十六年》:“年自七十以上,无不馈诒也。时加羞珍异。无日不数于六卿之门。国之材人,无不事也。亲自桓以下,无不恤也。”[20]《孟子·告子上》:“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21]凡此类句式,多表示肯定,语气较一般句式更为强烈。此类句式在《论语》中亦数次出现。《论语·乡党》:“去丧,无所不佩。”孔传:“去除也。非丧则备佩所宜佩也。”[22]“备”指“皆”、“全”,指除丧毕,皆可佩带所当佩带之物。《论语·先进》:“于吾言无所不说。”[23]《论语·阳货》:“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24]“无所不”即指“都”“皆”,是肯定句式。引文句式的用法同《论语》“无友不如己”相似。

在先秦时期,“无…不”连用属固定搭配,意指“皆”“全”,双重否定即为肯定。《周易·泰》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正义》:“无有平而不陂,无有往而不复者。”[13]字面义指没有平坦的道路是没有坡道的,没有始终向前而不反复的,亦可直改作:路一定会有坡道,凡事总会遇到反复。《尚书·大禹谟》:“惟德动天,无远弗界”,“弗”通“不”,《正义》:“言德动远人无不至也”。[14]意指远方民人在德业的感召下皆来投奔。《尚书·吕刑》:“惟貌有稽,无简不听。”孔传:“具狱,皆当严敬天威无轻用刑。”[15]意指治狱量刑皆当依据简册的记载。《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无思不服。”[16]指四方皆思服。《大雅·抑》:“无言不雠,无德不报。”[17]意指有问必答,有德必报。

在先秦文献中,“者”常放于句末作语气助词,表示语气完毕。《玉篇·老部》:“之也切,语助也。”[28]《广韵·马韵》:“语助,章也切。”[29]“者”作为语助词在先秦文献多有文例。《周礼·邍师》:“物之可以封邑者。”[30]《论语·乡党》:“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31]“者”置于句末,表示说话已完成,带有收束完结作用。

(12)粗裂地钱风兜亚种Marchantia paleacea susp.diptera(Nees&Mont.)Inoue. 余夏君等(2018)

1.学校管理层必须给予生活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以足够的关注,将称谓由以往的宿管员正式更名为生活教师,明确其学生校内监护人与管理者的身份,使生活教师受到应有的重视。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的实践探索——基于某公司“三方联动”控制采购成本的经验张 洪 黄 璜 黄益雄 张瑞芳 宋孝琼 姜典琪4-81

“无友不如己者”句中,学者们对“如”字有两种解释,一种作“似、像”解,一种将“如”与“不”连用,作“比不上”解。“如”,《说文》:“从随也。从女从口。”[32]《段注》引《白虎通》曰:“女者, 如也, 引申之凡相似曰如。凡有所往曰如。皆从随之引申也。”[33]古代文献中,“如”字的两种用法皆有文例可循。“如”字表示“似、像”意,《诗经·陈风·泽陂》:“伤如之何。”王先谦《三家诗义集疏》:“‘如’作‘若’。”[34]《论语·子张》:“如得其情。”皇侃疏:“如,犹若也。”[35]《左传·宣公十二年》:“有律以如己也。”杜预注:“如,从也。”[36]《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37]“不”和“如”二字放在一起,表示“比不上”,《易·既济·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38]《尚书·泰誓》:“虽有周亲,不如仁人。”[39]《诗经·小雅·常棣》:“虽有兄弟,不如友生。”[40]王力《古汉语字典》对“如”字古含义用法进行考证,认为“如”字有五种用法:“往”“似、像”“连词”“如何”“形容词词尾”。[41]“如”字的不同含义在语法意义上有一个发展演化的过程,“及、比得上”义在“如”字的“似、像”义上联想相似产生,其产生时间大致与“如同、像”义同时。虽然“如”字的含义影响了“无友不如己者”句整句的释读,但由于“如”字的两种含义在先秦时期普遍存在,从“如”字的释义上来解释“无友不如己者”似乎行不通。按,作为后起义,“如”字的“比得上”义与“似、像”义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似性。“不如”连用既可表示“比不上”,也包含了不像、不如同义。而由于“无友不如己者”句中“无…不”已是固定搭配,根据上下文义,我们认为“无友不如己者”句中的“如”字当解为“如同、像”。

在古代文献中,“友”有其特定的意蕴内涵。《说文》:“同志为友。”“亦取二人如左右手也。”[42]“友”指“同志”,即具有相同或类似之“志”的人。

“志”本义为“意”,指内心的波动,涉及想法和情感。《说文》:“志,意也。”“意,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43]《春秋说题辞》:“思虑为志。”[44]“志”与“情”本互为表里,“志”中含“情”,内心的波动必然涉及情感的变动。《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是故审则宜类,以制六志。”孔颖达疏:“此六志,《礼记》谓之六情。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45]可知,“志”是含情之心,是内心的情感波动,与“情”密不可分。春秋战国以来,“志”的含义在逐渐发生变化,从其本义出发引申扩展,开始具有“志向抱负”的含义。春秋战国士人普遍引诗言志,此“志”不仅指内心的情绪情感,还指志向抱负。《庄子·天下》:“诗以道志。”[46]《文选》李善注:“诗以言志,故曰缘情。”[47]孔子时代,“志”既指内心的情感,亦指志向抱负。

2.1 各组孕妇血清Cys-C、Hcy及尿mALB水平比较 轻度组、重度组孕妇血清Cys-C、Hcy及尿mALB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血清Cys-C、Hcy及尿mALB表达水平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由上,春秋战国时期,“同志”有两层含义,其一指心意相通、想法相合,且怀有共同的感情。其二指具有相同的志向抱负。“友”的特征至少具备二者之一,即或与己心意想法相通,或与己有共同的理想抱负,或既与己心意相通又有共同的理想抱负。“无友不如己者”所指之“友”,当指与孔子有共同的心意想法或理想抱负之人。

按,虽然在句式解析上,我们有以上认识,但前述学者观点中,第二第三类释读皆有可取之处。如果不看句子结构,无论是将“无友不如己者”解释为不和不如己者交朋友,还是解释为没有比不上自己的朋友,皆符合孔子的本义。我们认为,“无友不如己者”句释读的关键在对“友”的情感内涵的解析上。

什么样的人才能被孔子认为是“同志”,是“友”呢。《论语》是孔子思想的直接材料,[48]孔子对“友”的认识可从《论语》中寻求。考诸《论语》,孔子数次提及“友”。《颜渊》:“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49]《卫灵公》:“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50]《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51]上述引文中,孔子所认可的“友”具有忠仁多闻、直言善导、宽恕谅解、踏实可靠、不怨不匿等特征。但《论语》对“友”的讨论只涉及“友”的一般特性,没有具体所指,且多作为对孔门弟子交友选择的告诫之辞,不能以此判断孔子理想中的“友”。笔者认为纵观《论语》的记述,孔子心目中的“友”直指周公。

《论语·泰伯》中称“周公之才之美。”[52]《论语·述而》:“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何晏集解:“孔子衰老,不复梦见周公,明盛时梦见周公,欲行其道也。”[53]孔子对周公的称扬源于周公对周代礼乐文明的巨大贡献。孔子之“欲行其道”乃步追周公制礼作乐之盛明且致力于复兴周礼的努力。

“礼”在古代社会是约定人们思想行为的规范,是汉民族思想文化的核心。“礼”包括具体的礼节仪式在内的“一系列制度、规定及贯穿其间的思想观念。” [54]主要对国君士大夫等阶层的道德行止、宗法制度及各项活动的仪节程式加以规范。周代继承了夏商文明中对“礼”的要求,以血缘为中心,严格规定社会中各个等级的责任与义务,实现了礼乐制度的集大成。文献记载周代礼乐文明实施规则的周礼是由周公制定颁行的。《礼记·明堂位》:“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55]周公制礼作乐,使社会等级与责任分明,民人和睦,上下有序,天下大服。周代礼乐制度奠定了周代社会伦理之基,“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56]然而这一规范体系在春秋之世的诸侯争战中逐渐崩塌,到孔子之世,社会文化呈现“礼崩乐坏”的局面。

孔子面对礼乐崩颓的现状,终身致力于复兴周礼的努力。《论语·八佾》:“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57]孔子认为周代礼乐文明是在夏商礼乐文明的基础上加以损益的结果,是十分丰富和完善的社会制度,因此表示要遵从周礼的规范。《礼记·中庸》:“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58]表示要依周代的社会制度规范言行。孔子以周礼来规范自身,并对身边诸人循循教诲:“不知礼,无以立也。”[59]《论语·泰伯》:“恭而无礼则劳,慎尔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60]要求凡事须在礼的统筹指导下进行,不然达不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在自身严格遵循周礼的前提下,孔子希望统治者能够“为国以礼”,通过“克己复礼”的方式达到治国平天下的圣治。孔子谴责一切破坏周礼的行为,《论语·八佾》载季氏“八佾舞于庭”,孔子怒斥曰:“是可忍,孰不可忍也。”[61]孔子认为政治之事当先正礼乐,季氏以大夫的身份僭越天子之乐,罪不容诛。孔子推崇礼乐制度,不能容忍任何僭越礼法的行为。国君士大夫等苟有不合礼法规范,孔子皆一一批判之。

孔子一生的政治活动都可归结为通过复兴周礼的努力而使整个社会的统治秩序回复到周公时代的井然。由于鲁国的国君、大夫僭离于正道、怠于政事,僭越背礼,不堪为“友”,孔子离开鲁国,游说诸侯。《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依循礼法并四处宣说周礼,年五十六岁离鲁周游列国,十四年间先后到过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诸国。孔子奔走游说的精神依托是宣扬礼法,寻求复兴周礼的“志同道合者”。孔子周游期间,拜见大小封君七十余人,极力宣扬政治主张。然而在春秋时期新的生产方式的洗礼下,三代的礼乐秩序早已失去适用空间,孔子复兴周礼的努力与社会发展趋势是背道而驰的。孔子试图复兴周代的社会制度的治国理念并不符合各国争霸的现实,结果四处碰壁。如卫灵公给予孔子很高的礼遇,却并不重视孔子复兴周礼的想法,孔子虽对卫国怀有好感,最终只能选择离开。齐景公想要任用孔子,晏婴劝诫阻拦,理由就是孔子好礼,而礼的程式过于繁缛,“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是引导细民的好办法。楚昭王想以七百里地封孔子,令尹子西劝谏说孔子复兴周礼,而楚国通过兼并战争扩展为大国,在孔子的学说之下,楚国如何继续成为千里大国。老子亦认为以周公为代表的周礼,“其人与骨皆已朽矣”,批判孔子大力推行周礼的不合时宜。孔子致力于推行周礼,却终身郁郁不得志,用一生的政治经历印证了礼崩乐坏的现实是不可逆转的。[62]孔子晚年回到鲁国,退而求其次,以整理文章书籍的形式继续延续着自己的“宗周之梦”。鲁哀公十四年,叔孙氏车子鉏商获麒麟,孔子曰:“吾道穷矣!”[63]麒麟是瑞兽,西狩获麟事件使孔子认识到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周道不可兴,周礼不可复,宗周之梦彻底破灭了。

特别是能够注重主题研修联系乡村小学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提高研修的实效性及针对性,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课例开发、网络协作备课等活动,把所学应用于实践,实现学用结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广大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This work was partially supported by the RIKEN SPDR program. This work was partially supported by The Amada Foundation Research Grant (Jyuten-Kenkyu-Kaihatsu-Josei A).

由上,孔子终身致力于对周公所建立的周代礼乐制度的追恋推行,充分说明其志向之所在是步追周公,向礼乐文明趋向靠拢。所以我们认为,孔子之“志”是复兴周礼,孔子心中所认可的“友”,是周公。“无友不如己者”其实是孔子期望“友皆如己”的美好愿望,是孔子强调复兴周礼的一贯主张,体现孔子对以周公为代表的礼乐文明制度的高度认同与终身践行。

参考文献:

[1] [2] [22][23][24][31][35][49][50][51][52][53][59][60][61] 论语注疏[M].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2458;2491;2494;2498;2525;2493;2532;2505;2517;2521;2487;2481;2536; 2486;2465.

[3] 李金坤.《论语·学而》“无友不如己者”之正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7-15(4).

[4] 皇侃.论语义疏[M].大正十二年怀德堂刊本:十。

[5] 朱熹.论语集注[M].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50; 65.

[6]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2:6.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2.金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5.赵杏根.论语新解[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11.

[7] 商聚德.《论语》辨疑二则[J].孔子研究,1987(2).倪祥保.“无友不如己者”集讼拾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9-16(004).由文平.《论语》“无友不如己者”本义考辨[J].社会科学辑刊,2010(6).

[8] 论语注疏[M].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2458.刘宝楠撰,高流水点校.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21.陈天祥.四书辨疑[M].四库全书荟要[M].第七十五册,台湾:世界书局,1985:282.黄式三.论语后案[M].续修四库全书[M].第015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420.

[9] 傅佩荣.解读论语[M].台湾:线装书局,2006:7.商聚德.《论语》辨疑二则[M].孔子研究,1987(2).栾贵川.再探“无友不如己者”之正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8-12.栾贵川.又说“无友不如己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10-7.由文平.《论语》“无友不如己者”本义考辨[J].社会科学辑刊,2010(6).

[10] 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40.南怀瑾.论语别裁[M].南怀瑾选集[M].(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7.李金坤.<论语·学而>“无友不如己者”之正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7-15(4).陈淑玲.歧解“无友不如己者”[J].语文月刊,2014(4).

[11] 蒋保国.也谈“无友不如己者”之释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8-12(004).

[12] 郑志强.新诠“无友不如己者”——兼与李金坤、栾贵川、蒋国保、倪祥保诸先生商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11-25(4).

[13] [38] 周易正义[M].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28;72.

[14] [15][39] 尚书正义[M].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14;249;181.

[16] [17][40] 毛诗正义[M].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527;555;408.

[18] [19][26][27][55][58] 礼记正义[M].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1259;1430; 1356;1229;1488;1634.

[20] [36][45] 春秋左传正义[M].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1859;1880;2108.

[21] [37] 孟子注疏[M].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2748;2726.

[25] [30] 周礼注疏[M].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926;865.

[28] 胡吉宣.玉篇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2222.

[29] 广韵校本[M].据宰存堂藏板《宋本广韵》影印:309.

[32]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262.

[33] [42][43]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620;116;502.

[34] 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7:480.

[41] 王力.古汉语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0:187.

[44] 参见宗福邦等主编.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771.

[46] 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6:1067.

[47] 李善注.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766.

[48] 李学勤.周礼溯源[M].成都:巴蜀书社,2006:65.

[54] 李学勤.古代的礼制和宗法[M].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123.

[56]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232.

[62] [63] 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1959:1942.

 
杨晓丽
《科学经济社会》 2018年第01期
《科学经济社会》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