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脱毒马铃薯新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隆阳区地处云南省西南部,境内最高海拔3 655.9 m,最低海拔640 m,属西南季风区亚热带高原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5.5℃,最冷月平均温度8.1℃,最热月平均气温21.0℃,年平均降雨966.5 mm,年日照时数2 307 h,年蒸发量1 051.4mm,年有效积温4 994℃。由于区内高山与平坝相间,河流纵横交错,加之低纬度、高海拔,呈差异较大的复杂地型,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0.2万hm2,主产区属于隆阳区山区的部分乡镇,以种植冬马铃薯为主,耕作方式为净种、间作、套种,马铃薯生产急需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脱毒马铃薯新品种,提高产量,提升品质,提高山区小春作物经济效益[1]。2014-2015年,隆阳区农业局在云南省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的支持下,引进了云南省部分育种单位新育成的脱毒马铃薯新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研究,目的在于筛选出脱毒马铃薯新品种在类似云南保山隆阳区生态类型的冬马铃薯种植区域大面积生产推广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品种及来源

参试品种共6个(见表1),其中丽薯7号为对照品种。

综上所述,应用大学生医学竞赛可显著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评分,提升医学生的满意度,为此应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医学竞赛,以此来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表1 参试品种及来源

  

品种 来源凤薯2号 大理州农科所云薯304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会薯8号 会泽县农技中心丽薯10号 丽江州农科所青薯9号 青海省农科院丽薯7号 丽江州农科所

1.2 试验方法

2014-2015年承担云南省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脱毒马铃薯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研究,试验选择在云南保山隆阳区农业局预警站试验基地进行,基地位于保山坝北部金鸡乡郑官村,当地海拔1 670 m,年平均气温15.5℃,年降雨量900~1 200 mm,年日照时数2 339 h。试验地前作为玉米,产量为9.4 t/hm2,砂壤土,肥力中上等,水利条件好,排灌方便。试验年限为滚动式,小区采取完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4.0 m×3.4 m。试验于2015年1月7日采取机械开槽人工播种方式进行高垄双行播种,大行距60 cm,小行距30 cm,株距26 cm,种植密度6.9万株/hm2。试验四周均设保护行,收获时不去小区边行,试验防虫不防病,试验观察记载按云南省马铃薯区域试验记载标准执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马铃薯区域试验产量结果见表2。从表2中看出,2015年度青薯9号产量居参试品种第1位,产量4.865 0万kg/hm2;会薯8号产量居参试品种第2位,产量4.0125万kg/hm2;丽薯7号产量居参试品种第3位,产量3.965 0万kg/hm2;云薯304产量居参试品种第4位,产量3.677 5万kg/hm2;凤薯2号产量居参试品种第5位,产量3.645 0万kg/hm2。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重复间差异不显著,品种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表2 2015年度参试品种产量分析

  

品种 凤薯2号 云薯304 会薯8号 丽薯10号 青薯9号 丽薯7号产量(万 kg/hm2) 3.645 3.677 5 4.012 5 2.562 5 4.865 3.905位次 5 4 2 6 1 3全生育期(d) 84 88 83 86 74 88

F测验多重比较显示,青薯9号与丽薯10号产量差异极显著;青薯9号与会薯8号、丽薯7号、云薯304、凤薯2号产量差异显著;会薯8号、丽薯7号、云薯304、凤薯2号产量与丽薯10号产量差异达极显著。试验重复间的差异不显著,说明试验田土壤肥力均匀一致,差异不大,试验结论真实可靠。

此处的奥鲁尔,据史书记载,真名叫拉伏尔,他的母亲是罗斯(即今俄罗斯)人,与伊戈尔同乡,由于他受到波洛夫人的侮辱,所以帮助并随同伊戈尔出逃。

2.2 经济性状

马铃薯全生育期生长过程中对化学肥料三要素的需求规律,以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据试验,每生产1 000 kg块茎,需要吸收氮5~6 kg、磷2 kg、钾8~10 kg。在马铃薯一生中,有三个需肥高峰期,幼苗期植株小,光合作用少,需肥较少,占全生育期需肥总量的25%左右;块茎形成至块茎增长期是马铃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的时期,也是马铃薯块茎膨大的关键时期,是马铃薯一生需肥高峰期,需肥最多,约占全生育期需肥总量的50%以上;淀粉积累期以生殖生长为主,需肥又减少,约占全生育期需肥总量的25%左右[6]。在相同的肥水管理条件下,由于品种不同,产量、生育期、需肥特性各不相同,在马铃薯块茎增长期肥力表现有差异,最终导致马铃薯产量以及商品薯率不同。了解各马铃薯吸肥特性,可为马铃薯品种的筛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表3表明,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全生育期74~93 d,相差19 d。会薯8号生育期最长,全生育期为93 d;其次是云薯304,生育期88 d;丽薯7号、丽薯10号生育期均为86 d,凤薯2号全生育期为84 d;青薯9号生育期最短,全生育期为74 d。所有参试品种于5月25日统一收获,因此,生育期的长短与单株产量呈负相关[5]

2.3 生育期

教师在开展中长跑运动时,单一的以训练为主,没有合适的方式方法,无法引导学生去摆脱抵触情绪,所以学生的畏难心理日益严重,对中长跑运动的兴趣也直线下降。

近年来,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农机系统以加快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中心任务,以“四优四化”为着力点,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这一主线,大胆创新,稳中求进,持续推动河南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

2.4 马铃薯吸肥特性

马铃薯品种经济性状主要对株高、平均单株结薯个数、大薯率、商品薯率、平均单株薯重、生育期等指标进行分析。将各农艺性状分别组成双变数,进行相关分析,求得相关系数[2]。根据原始数据分别求出株高、平均单株结薯个数、大薯率、商品薯率、生育期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系数,结果列于表3。由表3可以看出,单株产量与株高、平均单株结薯个数、大薯率、商品薯率呈显著正相关[3](r分别为0.454 3、0.151 2、0.352 0、0.619 9,与生育期呈负相关(r为-0.428 2)。说明株高、平均单株结薯个数、大薯率、商品薯率增加能提高单株产量,其中以商品薯率的增加最为有效,与生育期变化关系不大[4]

 

表3 参试品种单株产量和各性状的相关系数

  

性状 株高 平均单株结薯个数 大薯率 商品薯率 生育期单株产量 0.454 3 0.151 2 0.352 0 0.619 9 -0.428 2

2.5 加速脱毒马铃薯新品种成果转化应用

通过连续品种筛选和栽培技术研究,成功的筛选出脱毒马铃薯丽薯7号成为隆阳区冬马铃薯种植主推品种;筛选出青薯9号扩大示范并作为种薯资源储备;总结出一套较完整的马铃薯高产高效集成技术并应用于生产;选育的品种和集成技术应用于马铃薯高创样板,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隆阳区应用丽薯7号连续三年完成马铃薯高产创建样板0.208万hm2,加权平均单产2 7401.9 kg/hm2,比非项目区增237.64 kg/hm2,增14.95%,累计增加总产741.45万kg,总产值增1 300.50万元,节约成本31.20 万元[7]

试验对高产集成技术还进行了系统研究[8]。如筛选出丽薯7号成为主推品种应用于生产,产量、商品薯率大幅提高,农户增效快;筛选出丽薯7号抗病性强,减少用药,节约成本,保障了产品质量安全;筛选出丽薯7号适宜桑树间种马铃薯种植模式,提高了复种指数,为山区农户增效找到致富路子;积累了一整套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培养了一支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高素质技术队伍,为马铃薯增产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研究均取得良好效果,为进一步挖掘马铃薯产量提供了理论依据[9]

3 讨论

培育脱毒马铃薯新品种存在技术性强、育种年限长、种源繁殖环境条件严格、产量低、成本高、易感染马铃薯晚疫病等因素影响[10]。在脱毒马铃薯新品种育种中,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选择抗马铃薯晚疫病健康植株,通过使用马铃薯茎尖剥离技术,培育出抗马铃薯晚疫病的材料;二是选择出苗整齐一致,结薯集中,商品薯率高,成熟早的材料;三是进行马铃薯晚疫病抗病性鉴定和筛选;四是选择含淀粉合成效率高、积累峰值靠前的材料;五是早熟品种宜以“密度”取胜,适宜抗逆性强;理想株型:主序发达、分枝不多且角度小、叶片中等大小[11]

4 结论

通过脱毒马铃薯新品种筛选试验,对早熟品种产量、经济性状、生育期和抗逆性的综合分析,在参试的6个品种中,筛选出适宜推广的优良品种丽薯7号,该品种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生长势强,红皮黄心,中早熟,抗逆性强,产量和综合性状表现好,符合类似云南保山市隆阳区海拔类型的脱毒马铃薯品种的选育目标,可作为类似云南保山市隆阳区生态类型的冬马铃薯区域推广种植[12];青薯9号,田间出苗整齐一致,生长势强,红皮黄心,芽眼浅紫,薯皮光滑,商品性好,早熟,抗逆性强,产量和综合性状表现好,建议下一年进行扩大示范种植。脱毒马铃薯新品种筛选试验研究,为今后大面积应用早熟高产脱毒马铃薯品种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为大面积早熟高产脱毒马铃薯品种推广储备资源和材料。

参考文献

[1]付业春.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繁殖中剪尖次数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1(7):97-99.

[2]王寒菊.早春拱棚脱毒马铃薯种植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2):161-162.

[3]刘连成,陈洪江,叶巍,等.马铃薯“一膜双垄”覆盖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0,(3):110-112.

[4]刘子学.不同世代脱毒马铃薯光合特性研究[J].中国马铃薯,2011,25(04):84-87.

[5]刘爱华,何庆才,胡辉,等.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模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711-2712.

[6]郑元红,潘国元,毛国军,等.脱毒马铃薯叶面喷施钾肥试验[J].贵州农业科学,2007,35(1):69-70.

[7]姚斌,董金秋.马铃薯品种筛选试验[J].现代化农业,2013,(4):36-37.

[8]杨玉珠,段海春.保山市隆阳区冬马铃薯发展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5(15):114-115.

[9]杨玉珠,段海春,杜红,等.隆阳区马铃薯高产集成技术应用成效显著[J].现代农业科技,2016(6):110-111.

[10]杨玉珠,段海春,番玲,等.浅析马铃薯“丽薯7号”不同栽培密度对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5(24):65-66.

[11]姜朝林,蔡兰英,李国刚,等.脱毒马铃薯品种筛选试验初报[J].贵州农业科学,2004(6):49-50.

[12]闫伟,张仕先,张宇,等.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1(18):147-151.

 
杨玉珠,段海春,单艳,吴桂仙,王勤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05期
《农业科技通讯》2018年第0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