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从语言加工的预期性到定中结构加工的预期性

更新时间:2016-07-05

1. 引言

预期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伴随人类的进化得到发展。在人类的语前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与自然环境的生存竞争中获得了预期性,比如在进入一片陌生的丛林之前要预期是否会遇到招致生命危险的野兽,在赤足横过湍急的河流之前需要预期是否会被河水冲走。进入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预期性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譬如,我们开车走过岔路口时会提前预判是否有人会横穿公路,以避免引发交通事故。伴随语言的发展,预期性早已突破非语言界域的藩篱,如影随形般出现在人们的言语交际中。预期性是人类信息加工的基础,这一认识最早可以追溯到洪堡特时期,只是在近期形成实验研究的热潮(Huettig 2015)。从语言加工的视角看,预期性加工常见于语音、词汇、句法、语义和语篇等不同语言层面上。

定中结构作为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结构之一,是典型的向心结构。该结构可以是一个词(如英语、汉语中的复合词),也可以是一个大于词的词组或短语(周统权、刘振标2017),本文要讨论的定中结构限指后者。跟其他结构一样,定中结构的预期性加工也受到语境的制约。当然,这里的语境指大语境,不仅包括非语言层面的内容(如世界知识、认知常规等),而且包括语言层面不同层次(如语音、词汇、形态句法、语义和语篇等)的约束条件。

为了对预期效应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文先介绍非语言知识的预期性加工和语言知识的预期性加工,再分层次厘清影响定中结构预期性加工的不同方面,以期为汉语的预期性加工研究提供参照。

2. 非语言知识的预期性加工

非语言知识就是与语言无关的世界知识,即人类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百科知识、生活常识。譬如,我们知道晴朗的天空一般是蓝色的,一年的大多数季节草都是绿色的,公路是由沥青或水泥铺成的,看家护院的狗是会咬人的,诸如此类,不一一列举。这些非语言知识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会不断固化在我们的脑子里,形成一种长久记忆(心理学称作长期记忆),影响我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

现有研究证明,这种非语言知识会影响语言加工,而且与其他语言知识的影响形成了明显区分。下面介绍一个代表性的研究案例:2004年,荷兰神经科学家Hagoort及其研究团队在《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词义与世界知识在语言理解中的整合”,这篇文章是基于荷兰语母语者实验研究的结果。在实验中,要求被试朗读三个条件下的句子如例1,同步记录被试的脑电活动(ERP数据)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数据)。

例1:a. The Dutch trains are yellow and very crowded.(正常句)

b. The Dutch trains are sour and very crowded.(异常句:语义预期违反)

c. The Dutch trains are white and very crowded.(异常句:世界知识预期违反)

Zhang和Pylkkänen(2015)在基于MEG的名名定中结构加工中发现,词汇的概念专向性特征(specificity)是影响结构加工的重要因素,但其效应在名词充当修饰语和充当中心语时表现不同:只有当修饰语是专向性名词(如tomato soup)时才会引起增强的语义合成效应(体现于中心语名词的加工)——左侧前额叶有增强的激活,这种效应在“更专向的修饰语+不太专向的中心语”(如tomato dish)结构中更明显,而在修饰语位置则不出现这种概念专向性效应。过往研究证明,左侧前额叶(left anterior temporal lobe)负责早期的语义合成加工,时间在200~250ms之间。但Ziegler和Pylkkänen(2016)通过MEG实验比较了两类英语形名结构的理解加工情况,发现只有对语境不敏感的交互性形容词(intersective adjectives语义宽泛的形容词,如dead和Italian)才会出现这种语义合成现象(因为这类形容词加工更容易),而与此相对的标量形容词(scalar adjectives指语言学里所谓的等级形容词,如fast和large)的语义合成会延迟到中心语名词的解释全部确定之后。而且,当同为标量形容词修饰时,高专向性名词(nouns with high specificity,如large bowl)比低专向性名词(如large dish)有增强的脑激活,而被交互性形容词修饰的名词则不显示出这种差别。由此可见,定中结构的修饰语和中心语词汇语义特征(如潜在语义距离和专属性的高低)都会影响这类结构的加工效率,即使修饰语相同,中心语的次范畴不同也会引起加工上的差异。

由此可见,人脑不仅能快速甄别词义异常和词义正常,而且能区分出意义异常的不同类型——由词汇语义引起的句子意义异常还是由词汇语义引起的句子命题异常:“荷兰的火车是酸的”代表了一般的语义违反;荷兰的火车都是黄色的,这是人人皆知的“世界知识”。说“荷兰火车是白色的”虽然句法、语义成立,但明显有违现实真实性,荷兰人的大脑自然能鉴别这一有违预期性的非语言知识。

3. 语言不同层面的预期性加工

语言理解加工是语言信息在人脑中逐渐递增(incremental)的过程,牵涉词汇、句法和语境之间的不断交互作用。有关语言加工的具体理论假说有很多,概括起来大体可以分为两种:整合观和预期观。整合观认为语言理解反应词汇语义与句法的交互作用,是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加工过程的结合,预期性的作用不大——因为预期失败会增加加工成本;而预期观则强调人脑的预期性在语言理解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在词汇加工(自下而上)与句法加工(自上而下)的交互中离不开预期性的调剂作用(Lewis et al. 2015;Federmeier 2007)。能诱发预期性的因素众多,除上文提到的非语言知识外,语言自身的因素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如词汇、句法、语义和话语语境等。来自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实验证明,一致性预期会促进加工,不一致性预期会抑制加工。下面分别简要介绍不同语言层面的预期性加工研究。

4.4 语境的预期效应

与语音相关的预期性加工研究不多,研究结果也存在争议。语音的预期性在人类个体发育的初期就开始显露出来,譬如,八个月大的幼儿能从听到的一个无意义的语音串中把golabu和pabiku这样的序列音与构成词边界的序列音bupabi区别开来(Saffran et al. 1996),说明人脑先天具有预期即将出现的音节的能力,这种预期是一种基于统计的预期。DeLong等(2005)从ERP的在线句子理解加工中发现,人们可根据一个词在句子语境中出现的概率(probability)来预激活后面要出现的词(upcoming words)的起始音,如根据冠词a/an来预测后面的名词是元音还是辅音开头。但Nieuwland(2017)在重复DeLong等(2005)的实验后没有发现冠词诱发的N400效应,他们对此的解释是:冠词只能确认(diagnostic)后续词是否元音开始而不能确认是否出现符合预期的名词。所以,从冠词上诱发的N400成分不是预期出现相邻后续名词的电生理指标,而是较晚后续成分的电生理指标。与语音直接相关的是词的形态特征,这些形态特征往往与词类形成某种关联。Farmer等(2006)从语料库分析中发现,名词和动词具有语音上的区别性,即有的名词听起来更像名词,有的动词听起来更像动词,这种不同词类内部具有的语音典型性程度被称为语音典型性(phonological typicaility)。他们随后通过自定步速实验证明,当前文的语境对后续名词有很强的预期时,听起来像名词的名词比听起来像动词的名词读得快;而当前文语境对后续动词有很强的预期时,听起来像动词的动词比听起来像名词的动词读得快。由此得出结论——语音典型性特征影响预期性语境中的句子加工。这一语音效应得到Dikker等(2017)的进一步验证:大脑在阅读过程中会对后续材料的词形特征形成预期,并在视觉皮层形成明显的激活。不过,Staub等(2009)把Farmer等(2006)的两个实验(一个关于名词的,一个关于动词的)材料合并为一个实验,分别通过眼动和自定步速实验进行重复检验,结果并没有发现语音典型性效应。

词汇是语言生成的基本材料,词汇的语义特征在预期加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高预期性的词比低预期的词更容易辨识,读起来也更快,即便这两个词在语义上同样可以接受(比较:The tired mother gave her dirty child a bath和The tired mother gave her dirty child a shower)(Pickering & Garrod 2007),在脑电实验中诱发的N400波幅更小(Kutas & Hillyard 1984)。词汇的抽象/具体性也是影响预期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在习语的加工中尤为明显。Smith和Levy(2013)认为一个词与前文语境(prior context)越相关,其语义整合越容易。在类似例2这种语篇语境的句子加工中,Brothers等(2015)发现预期性和语篇语境都影响词汇加工(ERP波幅都在N400时程范围内),但预期性效应先于语境效应发生(大约提前100ms左右),而且脑区的分布也不相同。Ito等(2016)在句子语境中也发现,语义相关的词相比语义不相关的词会诱发一个变小的N400(如The student is going to the library to borrow a page/sofa,这里的page与语气词book语义相关,sofa与book语义无关)。

(2)市场导向及公众压力。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的提出能够促进社会以及人的全面、长久发展。加强生态文明的建设力度,加深人民的环保意识是当前社会公众极为重视的话题。消费者在市场众多产品中选择时,也越来越多的将是否环保这一点纳入考虑范畴之内。而企业在将产品推向市场时,其营销策略也会更多的迎合消费者们在环保方面的意愿与需求,逐渐将环保作为一大卖点。尤其当重污染企业也将环保纳入考量范围,社会公众对其产品的接受度也会有所提升,企业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将这种公众压力合理地转化为动力,并通过良好的环境行为创造出新的企业价值,是重污染企业作出的明智选择。

语言的语法要求在语句生成的过程中,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共现要遵循一套共同的词类范畴规则,如名词/形容词与名词结合可以生成合法的定中结构,动词和名词结合可以生成合法的动宾结构,但动词和形容词的直接共现生成的则是非法结构。基于这一原则,心理学语言学和神经语言学领域进行了大量词类范畴违反的实验,以考察词类范畴的违反所诱发的预期效应,如Kutas和Hillyard(1983, 1984)。

最近的研究(Grisoni et al. 2017)还发现与语义预期直接关联的脑电波SRP(semantic readiness potential):在关键词呈现之前,句子语境诱发的语义预期能从一个神经生理指标SRP得到反应——如果前面的句子语境能约束即将出现的语义内容(高约束语境,如I take the pen and I write),SRP会出现在与该语义相关的关键词之前;但在不可预期的语境(低约束语境,如I don’t take the pen and I write)中不出现SRP。

在现有的预期性加工文献中,有关形态-句法的预期性研究最多,这应该与其在语言建构中的重要地位有关——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一套规则系统,这里的规则主要是形态-句法规则。在众多屈折性语言中,性、数、格等语法信息大多以形态标记的方式表达,因此在语言加工中表现出明显的预期性效应。比如,ERP实验一致证明,由词类范畴违反(如...Danas of the bride)、一致性违反(如Every Monday he *mow the lawn)和格违反(如The plane took *we to paradise and back)都会诱发增强的ELAN(早期左前负波)效应(Lau et al. 2006)。

例5:a. After watching the big empty canvas for hours the painter felt inspiration coming up. He grabbed a bigcom, and, due to heavy use, very worn brush/bigneut, and, due to heavy use, very worn palette-knife and threw the paint on the canvas.(预期性语境)

由两个或多个句子构成的连贯性话语叫作语篇,语篇包含的信息最为丰富,不仅有语言的(如词汇语义信息、句法信息等),也包括非语言的(如上文提到的世界知识),因此对句子的理解加工影响很大。Federmeier(2007)曾在ERP实验中考察了类似例3中的不同句末词理解情况。

例3:They wanted to make the hotel look more like a tropical resort.

So, along the driveway, they planted rows of...

实验设置了三种完句条件:预期的词项,如palms;符合预期范畴的非预期词项(范畴内违反),如pines;不同语义范畴的非预期词项(范畴间违反),如tulips。ERP实验发现,预期词项比两类非预期词项诱发的N400波幅都小,而且范畴内违反比范畴间违反诱发更小的N400。这一结果表明:N400效应不只是反映了词项自下而上的适切性与语境之间的整合加工,而且反应了(词项与语境中最期待的词之间)特征相似性与被期待词项的预期强度(strength)之间的关系。简言之,语境信息能够预激活后续可能出现的词汇/概念的相关语义特征。

交际者身份是影响语言预期的一个重要的非语言因素。在言语交际中,听话人的预期需要随交际语境的变化做出调整。有来自德语的实验表明,听话人能根据说话人的语言风格做出高度一致的语言预期,这种基于交际互动的预期甚至能压制(overrule)有强预期作用的上下文(strong linguistic priors)。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语言学家一直强调语言的能产性——人们能够理解和生成他们从未听、说过的无限多的句子。这种能产性来自于人们对有限规则的无限重复利用(递归性),即语言能产性很大程度上源于语言使用者对语言规则的预期性应用。从本节的介绍中可以看到,预期性可以具体到语言的各个层面上,即语言的预期性具有系统性。

4. 定中结构的预期性加工

4.1 形态-句法的预期效应

形态-句法是语言建构的重要规则,依据这些规则可以判断什么样的结构(包括合成词、短语和句子)是合语法的,什么样的结构是非法的。基于此,结构成分间的形态-句法标记往往被用作语言预期性加工的考察指标,定中结构中定语与中心语的性、数、格等标记的一致性考察就是具体的证明。

有听句子-看图匹配句尾词的眼动实验(Lukyanenko & Fischer 2016)表明,英语幼儿(三岁左右)尽管在说话中通常省略功能词,却能根据动词承载的一致性信息来预期后续名词的数量特征(单数名词还是复数名词),如从听到的“Where are the...?”来预期good cookies,但不能从“Do you see the...”来预期good cookies。这说明预期性是儿童语言理解不可或缺的因素,在早期的语言习得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西班牙语是一种带屈折标记的语言,这种标记特征在定中结构中同样得以体现。Wicha等(2004)在西班牙语的ERP实验中发现,被试能结合语境从冠词和形容词的语法性别预期即将出现的后续名词,即从定中结构中定语的语法性别属性预激活后续的中心语名词(全部转换成了英文表达):

例4:a. ...he would finally be able to wear the [fem] crown [fem] for the rest of his life.(性别一致+语义一致)

b. ...he would finally be able to wear the [fem] suitcase [fem] for the rest of his life.(性别一致+语义不一致)

例1 大理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评选优秀班集体的主要参考属性有党员人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过级率、计算机等级考试过级率、文明宿舍得分、科研立项获奖和各类文体活动获奖等,部分年级和班级参评数据见表1。其中,2015jil、2015tx、2015tj、2015sx分别表示2015级计科1班、2015级通信班、2015级统计班、2015级数学班。

c. ...he would finally be able to wear the [masc] crown [fem] for the rest of his life.(性别不一致+语义一致)

d. ...he would finally be able to wear the [masc] suitcase [fem] for the rest of his life性别不一致+语义不一致)

4.3 词汇语义的预期效应

荷兰语是另一种代表性的屈折语言,其无定定中短语(如“一个美丽的姑娘”)要求形容词为通性(common gender),中心语名词为中性(neutral gender),否则结构非法。Van Berkum等(2005)根据这种语法性别一致性设计了ERP实验,结果在形容词位置发现——与可预期名词不一致的形容词比与可预期名词一致的形容词诱发更大的N400效应。

印度语的形名定中结构由“形容词+小品词+名词”构成,三个构成成分必须保持语法性别一致,否则就成为非法结构。Mishra等(2012)通过眼动实验(“看并听模式”:被试听一个包含目标词(如“门”)的简单句,同时在电脑屏幕上看四个物体图片,其中一个是“门”,其他三个为干扰图片)考察了不同文化水平(literacy)的印度被试(非学生)对这类定中结构的加工情况,结果发现——高水平组能借助形容词和小品词的词汇语义信息、联想性和句法形态信息来预期即将出现的后续名词,具体表现为:高水平组在目标词呈现之前就将目光移动到目标物体上,而低水平组要听到目标词才把目光移动到目标物体上,时间晚了1000ms多。这一研究表明被试的文化水平是影响形名结构加工的重要变量,低水平组缺少阅读训练,阅读能力低下,因此不能通过词汇间的形态句法等信息来做出有效的预期加工。

4.2 词类范畴的预期效应

在停机大修过程中,利用二回路几个腐蚀产物主要分布的设备,对核电站二回路系统运行过程中腐蚀程度的评估,以此评定电站在运行过程中,采用AVT(R)控制二回路水质效果的方法,很好地结合了大修腐蚀检查数据,更进一步反映了电厂控制水质的实际效果。且大修产生的腐蚀产物评价参数,可为电厂的老化管理评估,提供十分重要的参数,对核电站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例2:The author was writing another chapter about the fictional detective. To date, he thinks it will be his most popular novel/?book/*dish.(novel代表预期词,book代表非预期词,dish代表低概率可填充词)

本文的提出的页面去噪模块没有整合在主题爬虫模块的信息抓取部分,其主要原因是防止与主题爬虫模块中设定的信息抓取条件相互影响。另外,该模块只作用于本地计算机,基本不与互联网建立联系,可减轻主题爬虫在互联网中进行运算的强度,同时,设计对不需要的信息进行删除操作,减轻本地数据的存储压力。

定中结构因词类范畴违反引起的预期异常效应主要表现为中心语的词类违背了与定语词类的同现原则,即生成语法中的选择限制。譬如,Dikker等(2017)从MEG(脑磁图)语言理解实验中发现,不符合预期的词类范畴(如The recently princess...)会在120ms的视觉皮层引发增强的脑电,以此作为词形与被预期词类的形式特征之间相兼容的一个函项。他们由此提出——对后续句法范畴的预期可以转换成以形式为基础的估量。

来自ERP实验的研究表明,ELAN(早期左前负波)是词类范畴违反的一个神经电生理指标,反映了早期句法加工的预期效应。根据Friederici(1995, 2002)的句子加工模型(核心思想是句法优先),句法加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于词类范畴的短语结构规则(phrase structure rules)建构,违背词类范畴就破坏了大脑短语结构的快速、自动生成,在100~300ms出现负波。这说明,人脑对词类范畴很敏感,能在很短的时间里预判两个成分之前是否可以组合匹配。

陆军越是现代化、越是信息化,越要法治化。建设强大现代化新型陆军,离不开健全的法律、严明的纪律、正规的秩序,必须充分发挥法治的引导、推动、规范、保障作用,为建强陆军夯实法治根基。

实验采用“句子阅读与句义相关的目标名词图画匹配/失配”范式, 其结果显示:图画中的性别一致性违反与刺激呈现之后500~700ms增强的负波有关;无论性别是否一致,语义不一致的图画比语义一致的图画引发更大的N400,说明语法性别一致性对图片与书面句子语境之间的信息整合影响不大。此外,在前面句子语境的影响下,带非预期性标记的冠词相比带预期性标记的冠词更能诱发增强的负波,表明读者对名词和冠词都会产生相应的期待。

本次调查采用SPSS.22.0进行原始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先对相关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和线性回归,进而明确需求的显著性影响因素,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定中结构的定语和中心语词汇特征成为语言预期加工的重要考察对象,形成不同类型的词汇语义预期加工效应。

Fruchter等(2015)从词汇辨识任务的MEG实验中发现,非语境条件下的形名短语加工——英语中的高预期形容词(即对名词有很强预期的形容词)在左侧颞中回(MTG)有增强的激活(形容词开始呈现后的250~600ms时间窗口),形容词的预期性与被预期名词的频率有交互效应(名词开始呈现后的200~400ms时间窗口),所以对高预期形容词(如stainless)的反应受到被预期名词(如steel)的调节——名词出现之前,神经活动受被预期频率的调节。这充分说明定中结构的定语对后续中心成分具有预期性,预期效应的高低与定语形容词的词汇属性和中心语名词的词频紧密相关。

基于以上讨论,特朗普G20峰会的新闻语篇的深层架构为:“敌人架构”“失信架构”和“生存架构”,从这些架构可以进一步推导出语篇背后的隐藏信息:英国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发生变化,英国在政治层面与美国产生分歧,经济层面依然依赖美国。在话语策略方面,该话题的新闻语篇都将特朗普政府置于不道德的立场:“敌人是不道德的”“言行不一是不道德的”“威胁人类生存是不道德的”,从而引起民众的反对。研究表明,在共和党严父的道德模式下,特朗普政府修复与俄罗斯的关系、重启贸易谈判、不再承担国际义务等“美国至上”的对外政策使盟友英国感到深刻的不安、警惕以及充满了对美国新政府的不信任。

在Van Berkum等(2003)以荷兰语被试的ERP形名结构实验中(听觉呈现),与屈折关系一致的形容词相比,预期不一致的形容词在屈折标记位置引发较小的正向ERP波幅,但该效应在没有预期支持的语境中不复存在。随后的self-paced reading证明,与预期不一致的形容词使读者在遇到名词前的阅读速度变慢。这说明人们能结合语境从形容词预期后续的可能名词。

ERP研究结果显示,与正常语句例1a相比,被试在加工例1b和例1c时都表现出类似的N400脑电效应,说明在句子解读(interpretation)的过程中,词汇语义知识和一般的世界语义知识是在同一时间框架(大约始于词呈现后300ms)中进行整合的,随后的磁共振成像证明这一整合过程也是在同一脑区完成的,即左前额皮层下部(left inferior prefrontal cortex),临近布罗德曼45和47区。但语义违反引起的N400效应大于世界知识违反引起的N400效应,随后的ERP时频分析发现,像例1b这样的语义知识违反诱发明显的theta波(4~7Hz),而像例1c这样的世界知识违反(因为荷兰的火车都是黄色的!)则诱发gamma波(30~70Hz)。

Zhang和Pylkkänen(2015)以及Ziegler和Pylkkänen(2016)的研究一致表明:在定中结构中,定语(无论定语是形容词还是名词)总是对中心语名词形成不同的语义约束,这种约束性在加工上表现为不同的预期性,在与中心语进行整合时便形成不同的合成效应,左侧前额叶就是负责这种效应的主管脑区。

在定语不同、中心语相同的形名定中结构中整个结构的语义属性(如抽象/具体)会因定语的不同而不同。Huang等(2012)从英语老年被试的分视野ERP实验中发现,在“不同形容词+多义名词”的加工中,老年人在词汇层面与年轻人表现出相同的加工模式,但在名词位置的加工模式与年轻人不同,没有出现基于具体性的预期效应(与左脑相关)和意象性效应(与右脑相关)。这说明老年人不能快速完成形容词-名词之间的语义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合成的概念表征。换言之,老年人因为语言理解中的预期加工能力降低,所以不能充分利用形容词的语义特征来预期将要出现的中心语名词,从而导致定中结构的加工困难。

高职院校一线教师大多由高学历背景、高研究能力的硕博研究生组成,他们拥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能够承担较重的教学任务,然而缺乏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科研课题偏重基础理论的研究,应用型研究较少。在选择科研项目时,重点考虑学术水平的高低和项目的新颖性,忽视了研究成果产品化的可行性,导致研究成果与实际市场需求脱节。

饲喂通道模块由左右护栏、支撑架和纵横梁组成。除满足母猪饲喂通行需要外,还对整个设备起着支撑作用,在其上安装有进口门及控制机构、料仓、食槽、下料机构和称重平台等装置,因此结构要有足够的强度,实践中常用圆钢或方钢经焊接而成。

语境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这里的语境指通常所说的上下文,即由两个或多个句子组成的连贯性话语(discourse)。其实,不同层面的语言加工大多都置于语境中进行考察,这从4.1~4.3节的介绍中可见一斑。下面的内容将进一步凸显语境在定中结构加工中的预期性效应。

Otten等(2007)在以荷兰语被试的ERP研究中发现,当前面话语的信息具有预期性时,带不合预期的性别屈折形式的形容词会在300~600ms区间的右侧额叶区诱发负向的脑电波。该效应在受控制的启动语境中不出现,表明预期的不一致性不是由词汇启动决定的,而是由话语的实际信息决定的。下面是Otten等(2007)翻译成英语的实验材料样本,例5a代表预期性语境,诱发增强的ERP负波,而例5b代表启动控制语境,不出现该效应。

句法知识是考察句法预期加工的重要指标。动词在句子的建构中具有中心地位,所以在理解句子时,动词的存在往往会激活与其相关的名词(即句法上依存的语义论元),尽管这个名词还没有在视觉或听觉中出现。这一观点已经得到多方面实验证据的证明(正常人的语言加工:Altmann 1999;Altmann & Kamide 1999;Kamide et al. 2003;Maess et al. 2016;失语症患者的语言理解:Shapiro et al. 1993)。譬如,Maess等(2016)在让被试听简单德语句子的MEG(脑磁图)实验中发现,高预期性动词(如He drives the car)比低预期性动词(如He gets a car)诱发增强的N400,而被高预期的名词(如He drives the car)则比被低预期的名词诱发降低的N400;动、名词N400效应的这种负相关性在人脑网络分布(左侧颞上回、颞中回和海马旁回)上也得到了验证,说明动词的预期性和后续名词的加工是一体的(integral relation),即高预期动词会预激活将要出现的后续名词。在日语这类中心语后置的语言中,来自动词前论元(日语中的论元都出现在动词之前)的句法、语义制约性(constraints)在动词不出现的情况下也能预期即将出现的其他论元(Kamide et al. 2003)。花园路径句是心理语言学研究中经常提及的句法预期违反句式,P600被证明是反应句法预期违反的典型ERP指标(如Osterhout et al. 1994)。此外,一些固定的句法格式也会在语言理解中形成相应的预期。比如,Staub和Clifton(2006)从关于英语并列连词“either...or”语言理解的眼动实验中发现,当either出现时,or在两种条件(连接两个名词短语或两个句子)下后面的语言成分都读得更快。而且,只有当either不出现时,读者才会将并列句误解为并列短语。这说明either这个词能预期一个并列结构的出现,在并列句条件下还能让读者规避错误的并列短语分析。

b. After watching the big empty canvas for hours the painter still felt no inspiration. He grabbed a bigcom, and, due to heavy use, very worn brush/bigneut, and, due to heavy use, very worn alette-knife and threw it through his studio.(启动控制语境)

现有不少资料已经反映出,预警指标应当是针对集中居住地、水电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厂矿企业等保护对象而言的,在流域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其值应当是有所区别的。在资料积累和确定方法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山洪灾害管理的工作要求,精心设计,将较为成熟的模型有机嵌入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中,成为山洪灾害管理工作内容和业务流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预警指标的修订,适时快速计算出成果,为山洪预警提供更多的主动避险时间。

Van Berkum等(2005)从来自荷兰语ERP(听觉呈现)和自定速阅读实验发现,在由两个句子构成的连贯话语中,被试能根据语篇知识(语境)预期后面将要出现的名词。具体是:在定中结构“冠词+形容词+名词”的加工过程中,跟形容词-名词的语法性别形态一致性(通过后缀表达)相比,与预期不一致的形容词会在其屈折标记位置诱发一个较小的可靠ERP正波;而当被试听到没有话语支持的同一句子(如例6b,荷兰语的英语译文)时,该ERP效应消失。在自定步速阅读实验中,这种预期不一致的形容词在名词出现前被试阅读更慢。

例6:a. The burglar had no trouble locating the secret family safe. Of course, it was situated behind a...(big painting)

采用Pearson相关法,对医生抗生素用药知识-态度-行为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医生对抗生素用药的知识与态度之间、态度与行为之间均具有相关性(p<0.05)。具体见表5。

b. Of course, the safe was situated behind a...(big painting)

按照“十三五”的预计,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约为2.55亿人,根据民政部数据统计,按照5%最弱老年群体入住养老机构计算,需要1.275×107张床位,对比“十二五”的6.727×106张的养老床位数,缺口约为6×106张。不考虑土地费用,仅床位建设就需要上千亿元的投资。

这一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Van Berkum等(2003)的结论,即语境在定中结构的加工中显示出明显的预期效应。有时,词汇预期和语境预期都会促进语言加工,但语境预期晚于词汇预期发生作用(词汇预期效应一般出现在目标刺激呈现前200~300ms)(Brothers et al. 2015)。

总体说来,语言理解是一个信息不断递增的加工过程,在此过程中语境为后续语言成分的加工提供了可靠的预期,定中结构的语境预期是一个具体的示例。

5. 余论

定中结构因为牵涉两个成分(定语和中心语)的语义合成,所以定语的语义属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中心语的选择,这种制约性在加工中表现为预期性。当置于语境内时,定中结构的预期效应会被进一步放大,即语境预期有时会大于词汇预期。与其他结构一样,定中结构在加工中表现出来的预期效应可以区分为局部效应和语境效应,局部效应与语言组合规则(如词汇、形态-句法特征等)紧密相关,反映了自下而上的加工过程,语境效应来自语境,反映的是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可见,定中结构的预期性加工同样遵循语言加工的一般规律,即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两个加工模式的有效协同。

新品种选育是建立高效和可持续发展花卉产业的基础。该研究培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鸿福金钻蔓绿绒”新品种,观赏性状优良、易栽培、抗性好,进一步丰富了金钻蔓绿绒的品种类型,为更好满足市场对蔓绿绒品种需求提供了新选择。迄今,该品种已生产种苗200万苗和盆花50万盆,受到广大种植者和消费者的广泛欢迎。

我们的大脑具有高度的预期性,这从不同任务的语言加工中已经得到证实。正如Federmeier(2007)所言,人脑似乎以一种“提前想到”(thinking ahead)的方式来加工后续可能出现的信息。在这方面,左半球的作用似乎更大,其语言加工更偏向预期性和自上而下线索的应用,而右半球的理解更倾向于自下而上、偏重于信息真实性的维持(maintenance)。此外,语境在理解中的预期性会随年龄的增长而衰退,但人脑通过动用多种加工策略来达到平衡,促进语言预期加工的顺利通达。

总之,预期性是语言加工中存在的普遍性,基于预期观的语言加工模型更具合理性。

附注

① 第二阶段(300~500ms)为形态-句法加工和词汇语义合成,这一阶段的加工困难会引起LAN(左前负波)或N400效应,第三阶段(500~1000ms甚至更晚)为不同类型的信息合成,这一阶段的加工困难会诱发P600效应(Steinhauer & Drury 2012)。

参考文献

Altmann, G.T.M. 1999. Thematic role assignment in context [J].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41:124-145.

Altmann, G.T.M. & Y. Kamide. 1999. Incremental interpretation at verbs: Restricting the domain of subsequent reference [J]. Cognition 73:247-264.

Brothers, T., T.Y. Swaab & M.J. Traxler. 2015. Effects of prediction and contextual support on lexical processing: Prediction takes precedence [J]. Cognition 136: 35-149.

DeLong, K., T. Urbach & M. Kutas. 2005. Probabilistic word preactivation during language comprehension inferred from electrical brain activity [J]. Nature Neuro-science (8):1117-1121.

Dikker, S., Farmer, T.A. & L. Pylkkönen. 2017. Early occipital sensitivity to syntactic category is based on form typicality [J]. Psychological Science 21(5): 629-634.

Farmer, T.A., M.H. Christiansen & P. Monaghan. 2006. Phonological typicality influences on-line sentence comprehension [R].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3:12203-12208.

Federmeier, K.D. 2007. Thinking ahead: The role and roots of prediction in language comprehension [J]. Psychophysiology 44:491-505.

Friederici, A.D. 1995. The time course of syntactic activation during language processing: A model based on neuropsychological and neurophysiological data [J]. Brain and Language 50: 259-281.

Friederici, A.D. 2002. Towards a neural basis of auditory sentence processing [J].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6(2):78-84.

Fruchter, J., T. Linzen, M. Westerlund & A. Marantz. 2015. Lexical preactivation in basic linguistic phrases [J].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7(10):1912-1935.

Grisoni, L., T.M. Miller & F. Pulvermülle. 2017. Neural correlates of semantic prediction and resolution in sentence processing [J].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37(8):4848-4858.

Huang, H-W., A.M. Meyer & K.D. Federmeier. 2012. A “concrete view” of aging: Event related potentials reveal age-related changes in basic integrative processes in language [J]. Neuropsychologia 50:26-35.

Huettig, F. 2015. Four central questions about prediction in language processing [J]. Brain Research 1626:118-135.

Ito, A., M. Corley, M.J. Pickering, A.E. Martin & M.S. Nieuland. 2016. Predicting form and meaning: Evidence from brain potentials [J].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86:157-171.

Kamide, Y., G.T.M. Altmann & S.L. Haywood. 2003. The timecourse of prediction in incremental sentence processing: Evidence from anticipatory eye movements [J].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49:133-156.

Kutas, M. & S.A. Hillyard. 1983.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s to grammatical errors and semantic anomalies [J]. Memory and Cognition 11: 539-550.

Kutas, M. & S.A. Hillyard. 1984. Brain potentials during reading reflect word expectancy and semantic association [J]. Nature 307:161-163.

Lau, E., C. Stroud, S. Plesch & C. Phillips. 2006. The role of structural prediction in rapid syntactic analysis [J]. Brain and Language 98:74-88.

Lewis, A.G., L. Wang & M.C.M. Bastiaansen. 2015. Fast oscillatory dynamics during language comprehension: unification or maintenance/ prediction [J]. Brain and Language 145:51-63.

Lukyanenko, C. & C. Fischer 2016. Where are the cookies? Two- and three-year-olds use number-marked verbs to anticipate upcoming nouns [J]. Cognition 146:349-370.

Maess, B., F. Mamashl, J. Oblese, L. Helle & A.D. Friederic. 2016. Prediction signatures in the brain: Semantic pre-activation during language comprehension [J].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10): 1-11.

Mishra, R.K., N. Singh, A.Pandey & F. Huettig. 2012. Spoken language-mediated anticipatory eye movements are modulated by reading ability: Evidence from Indian low and high literates [J]. Journal of Eye Movement Research 5(1):1-10.

Nieuwland, M. 2017. Limits on prediction in language comprehension: A multi-lab failure to replicate evidence for probabilistic preactivation of phonology [J]. BioRxiv (10):11-18.

Osterhout, L., P.J. Holcomb & D.A. Swinney. 1994. Brain potentials elicited by garden-path sentences: Evidence of the application of verb information during parsing [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20:786-803.

Otten, M., M.S. Nieuwland & J.J.A. Van Berkum. 2007. Great expectations: specific lexical anticipation influences the processing of spoken language [J]. BMC Neuroscience (8):89.

Pickering, M.J. & S. Garrod. 2007. Do people use language production to make predictions during comprehension? [J].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1):105-110.

Saffran, J.R., R.N. Aslin & E.L. Newport. 1996. Statistical learning by 8-month-old infants [J]. Science 274(5):1926-1928.

Smith, N.J. & R. Levy. 2013. The effect of word predictability on reading time is logarithmic [J]. Cognition 128:302-319.

Shapiro, L.P., B. Gordon, N. Hack & J. Killackey. 1993. Verb-argument structure processing in complex sentences in Broca’s and Wernicke’s aphasia [J]. Brain and Language 45:423-447.

Steinhauer, K. & J.E. Drury. 2012. On the early left-anterior negativity (ELAN) in syntax studies [J]. Brain & Language 120:135-162.

Staub, A. & C. Clifton Jr. 2006. Syntactic prediction in language comprehension: Evidence from Either...or [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32:425-436.

Staub, A., M. Grant, C. Clifton Jr. & K. Rayner. 2009. Phonological typicality does not influence fixation durations in normal reading [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35:806-814.

Van Berkum, J.J.A., C.M. Brown, P. Zwitserlood, V. Kooijman & P. Hagoort. 2005. Anticipating upcoming words in discourse: evidence from ERPs and reading times [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31:443-467.

Van Berkum, J.J.A., P. Zwitserlood, P. Hagoort & C.M. Brown. 2003. When and how do listeners relate a sentence to the wider discourse? Evidence from the N400 effect [J]. Cognitive Brain Research 17:701-718.

Wicha, N.Y.Y., E.M. Moreno & M. Kutas. 2004. Anticipating words and their gender: An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 study of semantic integration, gender expectancy, and gender agreement in Spanish sentence reading [J].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16:1272-1288.

Ziegler. J. & L. Pylkkänen. 2016. Scalar adjectives and the temporal unfolding of semantic composition: An MEG investigation [J]. Neuropsychologia 89:161-171.

Zhang, L. & L. Pylkkänen. 2015. The interplay of composition and concept specificity in the left anterior temporal lobe: An MEG study [J]. NeuroImage 111:228-240.

周统权、刘振标. 2017. 定中结构的加工研究:回顾与展望[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30-41.

周统权,周思若
《当代外语研究》 2018年第02期
《当代外语研究》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