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中国文化与哲学翻译中的“立名”:一种中西融通的视角

更新时间:2016-07-05

1. 引言

人类大同使交流成为可能,各族差异使交流成为必要。研究文化之间的差异非常重要。然而,不少学者似乎夸大了中西方之间的差异,这会间接地滋生“东方主义”、“西方主义”以及“异化”冲动:凡是有别于我们的文化,我们往往会刻意凸显那种“他者”特质,反之,凡是“中国文化”,我们又往往有意无意地打上“特色”或者“独特”这样的标签。其实,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种种倾向性差异如“整体”对“分析”、“集体主义”对“个体主义”、“直觉”对“逻辑”、“阴柔”对“阳刚”、“无神论”对“有神论”、“意象”对“实证”、“模糊”对“精确”、“内敛”对“外向”、“归纳”对“演绎”、“着眼过去”对“着眼未来”,如此等等,往往是一些方便但危险的过度总结。实际上,人首先是人:他们同是血肉之躯,有着共同的人性,生老病死,喜乐愁悲,成功失意,无不大同。因此,文化之间所有的差异都是大同之下的小异。把握文化之间的相同与相通之处与把握其差异是一体两面,同等重要,不可偏废,因为只有兼顾二者才能更好地交流,并最终塑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近年来,“文化自信”与“文化走出去”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话语,既属政治正确,又契合时代要求。“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根基与核心在于中国文化与哲学自身,中国的初步复兴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更好的客观条件,而翻译与译写则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在中国文化和哲学的翻译与译写实践中,概念与范畴的“立名”至关重要。译者的文化姿态与翻译视角主要有三类:以他为主(以译入语为中心)、“人我合一”(源语与译语融通)、“以我为主”(以源语为中心)。译者的文化姿态和视角与中西文化和哲学特质、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母语和译入语的相对地位、翻译伦理、个体的文化认同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在当前的全球语境下,中国文化与哲学翻译中的“立名”应求同存异,以“中西融通”为主,在中国综合实力与全球影响力极大提升的基础上,可逐渐过渡到“以我为主,和合融通”,但不宜把自我中心主义倾向的“以我为主”上升到“策略”甚至“政策”层面。

2. 中国文化与哲学“西渐”中的“立名”问题

如果语言是对源语“所指”的命名,那么,翻译就是对源语所指的二次命名。中国文化和哲学翻译中的“立名”,或者翻译本身都必须基于理解,而理解是一个“格义”(不同于支谦的作为极端“归化”法的“格义”)的过程。“格义”之“格”为动词,意为在以比较、对比、类比、隐喻等为核心的关系网络中以旧“格”新,以一物“格”他物,从而确定意义(概念不能自我阐释,阐释必须走向自身之外,这能很好地解释秦洪武(2017年12月9日交大会议)提到的儒学传播中的文化隐喻以及各种比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佛教传入中国,先比附于周孔,再比附于黄老之学,最终才逐渐被理解和接受。因此,中国文化与哲学的翻译必须“格义立名”,力求“顾名而能思义”、“名实相符”。但是这并非容易事,“名实不符”的例子比比皆是。如下例:

例1:中国梦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英译:The Chinese dream is, actually, the global dream.(牛津大学某爵士)

分析:把the global dream改成a global dream就不显傲慢了。

例2:味(道)

英译:taste

分析:很多学者把作为审美范畴的“味道”或者“味”译成taste。“味”在汉语语境中指的是艺术作品的某种特质给人的主观感觉,而taste的英文语境则往往指康德意义上的审美能力,它是对美学特征的某种敏感性,是一种审美直觉,或者是对诸如优美与崇高等的审美反应。宇文所安也指出:“[味是]描述文本的美学体验的一个重要的主导性隐喻。……中国理论家所谈论的‘味’不是那种针对文本‘意义’的独立出来的反思活动……”因此,他把味译成flavor。当然可以有很多其他译法,譬如feel或者je ne sei quoire.

英译:Modern

英译:the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分析:“洋务”的内涵侧重是“与西洋诸国的交通”,外延指的是与西方诸国进行接触、交流以及借鉴的种种方式,尤其是引进西方的军事与民用技术等。而westernization的内涵侧重的是“形而上”的东西,如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等,其外延可表现为政治体制与意识形态方面的西方化的种种特征和样态。可见,无论从内涵上,还是从外延上,westernization与“洋务”都相去甚远,核心语义几乎无交集。

例4:天人合一

英译:the unity/unification of man and nature; the oneness of Heaven and man

唐氏筛查是一项筛选胎儿患唐氏综合征可能性的检查,结果不是最终诊断,而是风险系数,即患唐氏综合征的可能性。如果筛查结果显示风险高,就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羊水穿刺等。所以,在进一步检查的结果尚未出现前,不必过分紧张。

例5:现代

例3:洋务运动

分析:历史阶段划分中所讲的“现代”在中国语境有两种,无论哪一种都与英文的Modern 相去较远。

机器翻译则是大量国际化课程链接教学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撑。机器翻译基于神经网络翻译框架,通过整合注意力网络机制和循环神经网络,完美模拟人脑翻译机制生成流畅的译文,目前支持中、英、日、韩等多种语言语音到文本的互译翻译。这一技术能够地道、流畅且忠实地表达原文内容,可辅助快速阅读、文档资料翻译、日常社交沟通与外语口语学习等。

例6:封建

英译:feudalism

分析:封建主义,这个错误超过一百年了,估计现在想更正也很难了。

3. 中国文化与哲学翻译中的“立名”策略

既然人类大同,那么不同民族的文化与哲学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上就必然存在着种种契合。譬如,从词源上看,汉字“艺”是一种植/植树活动,而culture的词根cult则是“耕作”。再举几个微观的例子:

例7:无极之外复无极(庄子)There is the infinite beyond the infinite(威廉布雷克)。

上饶师范学院管正平先生提交的论文《<公冶长第五>新论》,依据更多的史料,遵循现代训诂学原理,采用新的断句方法,对《公冶长第五》“子曰道不行”进行新的更为符合先秦语法规律的阐释。管正平的论文为古代文章的理解与阐释提出了新的思路。

例8:东汉王充:“知为力”。《论衡 效力篇》“儒生以学问为力”、“人有知学,则有力矣”、“博达疏通,儒生之力也”。这比培根的Knowledge is power早了千年。

例9:这长安城中,遍地都是钱(《红楼梦》第六回)The streets of London are paved with gold

例10:(祝英台嗔骂梁山伯)“呆头鹅”gosling。

例11:文人相轻Bard is envious of bard

例12:吃亏就是赚便宜Better to incur loss than to make gain

例13:聪明反被聪明误The wise through excess of wisdom is made a fool

社交网络是在互联网与计算机大范围普及的背景之下产生的,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欢迎,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是因为社交网络极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展示个性、开展社交活动、进行信息沟通等各个方面的实际需求。社交网络平台已然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交流沟通工具,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社交网络产生促进了信息呈现与披露方法的改变,也在极大程度上冲击了隐私权与隐私安全保护,应该得到我们的关注和深入细致的思考,促进我国隐私安全保护的有效发展。

例29:(理学)心外无物:no mind-independent thing/being, or neo-confucianist mentalism/sensationalism/idealism。

例15:笑里藏刀The smiler with the knife beneath his cloak

例16:一潭死水 a fen of stagnant waters

然而,这种微观层面的多重契合不是文化与哲学翻译的常态。高度的归化法,也就是以目的语读者为核心,则丧失源语文化的合法性与自足性,简而言之,本应合理保留的“中国性”丧失了。这是一种奴性的翻译。另一个极端是“自我中心”,高度的异化,表面上保留了“中国性”,但结果却往往译而不达,翻译的目的和功能因此无法实现,这就要求打破“自我中心”。因此,中国文化与哲学翻译中的立名,应充分利用中西文化/哲学的“共相”,在意义层面寻找最大公约数,即“求同”,同时保持必要的独立性和特色,即“存异”,在表达上,应当语取东西,融通二者。在具体问题上,译者发掘出中西之间可以从公约的视角或概念出发,进行微观层面的融通阐释。试举几例(全是我个人译文,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例17:天灵灵,地灵灵……急急如律令!Almighty heaven and earth, Abracadabra!

例18:沧海桑田The sea and the fields changed

目前,正如谢天振(2017年12月9日交大会议)所论,“目前的中国文化走出去属于逆向翻译”,存在“语言差”与“时间差”,因此中国文化与哲学翻译中的“立名”必须“求同存异,语取中心,互相融通”,也就是查明建教授提到的“文化互文关系的再生产”;而且这一策略在一定时期内将长期适用;文化自信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文化自知、民族文化认同、文化自豪等。中西融通也是文化自信的表现。

例20:宇宙the temporal-spatial universe。

例21:大故(《墨经》用语)great condition (dagu), or a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

“澳新风险管理标准”恰是从细节入手,探索建立以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四方面为主的以患者安全为中心的风险管理体系。具体而言,即通过鱼骨图、头脑风暴等方法思考安全问题,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提出应对策略。

分析:the unity of man and nature这一译法很大程度上丢失了原义。这个表达中隐含了“天-地-人”的结构与顺序,而且当下语境还具有生态意义。Man and nature这一表达根源于西方的“以人为中心”与“人定胜天”的逻辑,人和自然之间是充满张力的。或许正是基于这一考虑,金岳霖把它译成the unification of nature and man。如果金岳霖能把nature的n大写就好了,这样的话,既可指“自然界”意义上的“自然”,又可传达具有人格意义和超自然的“自然神”的含义。

目前,大部分报纸已经形成“两微一网一端”的数字化布局,而要实现不同平台的共同发展,则需要根据不同传播渠道特点和用户阅读习惯,发布不同内容。在微博上发布的内容比较短小、时效性强的文字和视频,注重与读者互动,增强读者黏性;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发布深度报道,注重发布时间,以得到更多的阅读量;在官方网站上发布实时报道,满足用户的多样阅读需求;在自有APP上发布独家内容并提供增值服务,注重每日新闻推送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各个媒介平台还可以运用超链接的方式联通,最终整体提高数字传播能力。

例22:惟人万物之灵(《尚书》)man as the most intelligent among all creations。

那时的朝鲜半岛早已沦为日本殖民地,一批谋求朝鲜半岛独立的革命家在中国成立了临时政府,其中领袖人物有申圭植。申圭植与孙中山关系密切,1916年他请孙中山帮忙,找到唐继尧,委托讲武堂培养一批现代军人。

例23:桃花源the Arcadian Peach-blossom Springs。

【英国《国际核工程》网站2018年10月2日报道】 俄罗斯核燃料产供集团(TVEL)主管科技工作的副总裁亚历山大·乌格尔耶莫夫2018年9月27日宣布,产供集团计划与俄罗斯原子能工业公司(Rosenergoatom)达成协议,近期在VVER-1000反应堆中对耐事故燃料元件进行辐照试验。但没有指明具体将对哪种耐事故燃料进行辐照试验。

例25:(道家)无名the ineffable。西方哲学有Ineffability概念,不可名状not expressible in words,如柏拉图的理念,普罗提诺的“太一”。

例26:杨朱取“为我”Yang Zhu’s Hedonistic Me-ism。

例27:鸳鸯蝴蝶派the school of romantic sentimentalism (sentimental romanticism)。

例28:白马非马A white horse as a “this” is not a horse as a “such”。

例14:铸剑为犁The sword would help to make a plough

例30:意境ideo-mood-imagery, or the aesthetically evoked realm。

例31:本来无一物,莫使惹尘该Dust cannot cling to nothingness (Nothingness of things) (参考萨特的“存在与虚无”Being and Nothingness)。

例32:(魏晋)风流romantic abandon。

例33:(玄妙观)三清殿The Taoist Trinity Hall(元始天尊等三位)。

例34:(天地之初)一团氤氲a mass of misty chaos。

例35:一本万殊different expressions of the same being/substance, different phenomenal expressions of the same noumenal existence。

获取和记录信息的最大困难是所有的员工在被聘用的时候都是新手,而且他们多热衷于行动,而不是思考和写作。然而,当他们变得训练有素和经验丰富之后,他们便能更清楚地认识到他们的工作在医院工作当中的全面性意义。

例36:无待(事物无条件的存在)the autonomous being of beings。

例37:不着一字,尽得风流(in poetry writing) Minimalism is charm。

例38:(儒家)恕reciprocity, or one for all and all for one。

例39:游心太玄Mental vagabondage in the infinite ether。

例40:咫尺天涯,二相无分The identity between immediate hereness and remote thereness。

例41:(意象)“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Ideo-imagery is in the mind’s eye, not in sight。

4. 建议与展望

对重要的中国概念,符合音译条件的,建议音译再加阐释。玄奘的“五不翻”依然具有启示意义。譬如毛泽东思想为Maoism(the idea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Chinese Communist leader Mao Zedong)。音译的概念或术语在目的语中极少有意义的逸脱现象,这也是玄奘“五不翻”的原因之一。音译+阐释有诸多优势,简洁、忠实,往往可派生新词,语法组合性强,而且能够为“拿去”(而不仅仅是送去)创造良好的基础。未来会有更多以拼音形式立足于世界的中国概念与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讲,道译成Tao胜过任何一种归化译法。交通大学的Jiao Tong(“天地交而万物通”)胜过任何其他话语,随着交流融通的深入,音译概念与术语会获得一定的自足性,附加的阐释部分的功能就慢慢弱化了,如Confucianism等。

例24:玄牝the Mysterious Female/reminiscent of Gaia。

例19:五蠹the five curses of the country

未来,在中国全面复兴、中国语言与文化的国际地位极大提升的基础上可以过渡到“以我为主,和合融通”。但无论如何,不宜主张自我中心式的“以我为主”。这种姿态不是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负,是有害的。

附注

优良的社会管理环境,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开展一切社会管理活动的前提,因为“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1]284。

① 原句出自《红楼梦》第六回。英国有句俗语The streets of London are paved with gold。把伦敦换成长安,一字之改,倒也十分贴切。

② 见赫西俄德(Hesiod)Works and Days(《农作与时日》)第25行,原文是Beggar is envious of beggar, and bard of bard。

1.1.1 密度对直径生长的作用还表现在直径分布上。直径分布是研究林木及其树种结构的基础,在林分生长量、产量测定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③ 见普劳图斯(Titus Maccius Plautus)的Captivi(《俘虏》)第2幕第2场第77行。

④ 见美国诗人爱默生(Ralph Waldo Emmerson)的作品Experience(《论经验》)。

CEUS可实时、连续观察病灶及周围子宫肌层的血流灌注、退出过程,通过区分来自组织或微泡的信号,自动将来自组织的基波信号取消、分离,收集来自微泡的谐波信号作为成像依据,从而更加准确地反映病灶与周围组织内的血流情况[2]。宫腔与肌壁间病变不同,其血流灌注形式也不同,所以超声造影具有不同的增强形式,从而较为直观地呈现病灶局部微循环情况,促使超声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分辨率提高。

⑤ 见拜伦(George Byron)之The Tree of Liberty(《自由树》)。

⑥ 见乔叟(Geoffrey Chaucer)之The Knights Tale(《骑士的故事》)第1999行。

⑦ 见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Milton! Thou shouldst(《弥尔顿啊,你应该活在今天》),原句为English is a fen of stagnant waters。

⑧ 见哈代(Thomas Hardy)《还乡》(The Return of the Native)第1章,原文为The sea changed, the fields changed。

还穿着婚纱的新娘丁小慧,坚持自己守在病房里面,把其他人都劝回去了。丁小慧坐在病床边,看着许诺面色苍白,眉头紧皱,嘴里无意识地嘟囔着,像是在跟谁赌气,“我为什么就不配娶好看的姑娘?”

⑨ 见爱默生Eloquence(《论善辩》),原句为The curse of the country is eloquent men,与“五蠹”中之“言谈者”有异曲同工之趣。

孟祥春
《当代外语研究》 2018年第02期
《当代外语研究》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