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考虑企业规模因素的长三角制造业同构现象解析

更新时间:2009-03-28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的快速发展,由沪、苏、浙组成的长三角已逐步成长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2015年,该区域规模以上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为23.72万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22.38%。随着《中国制造2025》、《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以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战略的实施,作为中国经济增长重要引擎的长三角,无疑应继续扮演探路者和领航人的角色;然而,该区域存在的产业低端同构问题不仅制约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而且也会影响其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一方面,长三角各地区主导产业选择十分相似,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甚至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均是占比较大的产业;另一方面,长三角各地区产业低端特征明显,工业增加值率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1],甚至还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且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工业增加值率呈逐年下降的发展趋势,到目前有的地区已经不足20%。同时,江苏和上海以加工贸易为形式的代工经济特征明显,国际分工地位不高,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在经济发展进入以“稳增长、调结构”为中心的新常态背景下,长三角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急需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区域内的协同发展,并尽快实现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事实上,关于长三角制造业的同构问题很早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并且一直以来均是学界研究长三角经济发展问题的焦点话题。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该现象进行过较为深入的分析,虽然得到的结论不尽相同,但却极大深化了人们对该区域产业同构问题的认识。随着研究的深化,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基于产业细分对长三角制造业的同构现象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更为具体的结论。不可否认,在研究产业同构现象时,考虑产业的差异化因素或者依据不同标准对产业进行分类考查,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认可;然而,还很少见到以企业规模为标准进行产业划分进而研究产业同构现象的文献,这就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空间。

如倘若采取DN100立管材料,管道中心到墙面的水平距离最好不超过110毫米。而倘若采取DN50立管材料,管道中心到墙面的水平距离最好保持在75毫米左右即可。除此之外,对于排水横管而言,如穿越地下室构建物外墙等位置时,建议设计人员最好安装相对应的套管设施,并且排水横管间距必须超过300毫米。

1 相关研究的简单回顾

1.1 关于大中型企业同构的研究

周新军[2]对大型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行为的研究显示,其公司治理模式在变迁中出现了局部趋同,但结构上的差别仍然是主要方面。魏江等[3]研究了双元制度环境下中国制造型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同构焦点的选择问题。结果发现,同构焦点具有连续性并存在空降式、管道式、浮板式和滩头堡式4种同构模式。陈立敏等[4]的研究表明,国际化企业基于制度正当性而进行的模仿同构行为,对其国际化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与积极的调节作用,即能有效增强国际化与其绩效的正向相关。楼园等[5]研究了我国大型制造型企业的组织结构趋同问题。结果发现,不论企业处于哪些行业,事业部制是其普遍采用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因此趋同性表现明显。杨阳等[6]以104家央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制度同构与决策配置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管理控制制度具有高度同构性的集团化企业中,相对于经营权等低阶权力而言,战略类等高阶权力倾向于集中在集团总部。苏屹[7]的研究表明,在中国仅有约20%的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系统发展成了耗散结构,甚至一些经济发达省份的大中型企业也并未形成技术创新的耗散结构。田雅娟等[8]利用DEA模型和σ趋同方法测算了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和变动趋势,结果显示,虽然西部地区的效率低于东部地区,但其提升速度快于东部,存在效率上的趋同。

1.2 关于中小型企业同构的研究

陈畴镛等[9]通过研究发现,我国相当部分的产业集群是由高度同质化的中小企业组成的,这样的结构虽然有利于集群内的知识扩散和合作研发,但也会产生分散创新资源、抑制研发动力等问题。吴刚[10]以珠三角专业镇集群中同质化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自主创新与投资行为之间的交互影响,并提出构建中小企业合作平台的对策建议。周跃锋等[11]研究发现,同质化的中小企业在竞争中面临巨大风险,通过一定机制,建立同质化竞争性中小企业联盟是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选择方案。罗文丽[12]认为“运输+仓储”是中小物流企业的典型运营模式,这种简单化的趋同,必然会导致严重的同质化竞争,价格战就难以避免。只有通过发展综合物流业务、提高管理能力、改善信息化水平才能改善中小物流企业的绩效。肖蓉蓉[13]认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同质化主要表现在竞争地域的同质化、目标客户的同质化、金融产品创新的同质化、业务结构的同质化等4个方面。

乡镇电视台为了完成上级所下达的硬性任务,把新闻报道的焦点放在了时政新闻方面,致使收视率有所下降。乡镇电视台新闻报道既要立足当地的时政新闻,又要增加有教育功能内容的新闻,如当地的尊老爱幼、扶贫救弱、见义勇为、新民约村规等,要把自身的传播与教育功能有机结合在一起,传递正能量,弘扬美好道德,讴歌时代的美好,确保节目内容的绿色健康,走“以人为本”的道路,使节目能够更好地深入人心。

1.3 关于小型企业与大中型企业同构的关系研究

汪少华[14]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就浙江省而言小型企业与大中型企业产品的同构现象比较严重,尤其在纺织和食品2个行业表现更为突出,而且这种同构已经导致部分企业产销出现了困难。张慧等[15]对浙江产业集群的组织同构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集群中的中小企业对处于集群中心的大企业的依赖性越高,集群企业的组织同构性就越高。同时,该学者认为制度环境是集群组织同构产生的主要原因,集群内企业寻求同构的目的不是为了增强竞争力,也不是为了提高效率,而是缘于政治权利的制约和对制度合法性的追求。董竹等[16]利用投入导向的DEA方法测度了我国11家大中型商业银行和12 家小型商业银行效率。结果表明,不论是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还是规模效率,大中型商业银行比小型商业银行均要高,且技术效率呈现同涨同跌的现象。研究还发现,大中型商业银行普遍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的状态,小型商业银行全部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的状态。

利用Eviews8.0软件,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

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测度长三角整个制造业的同构水平并进行分析,以明确其总体状况;其次,测度长三角制造业中大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同构水平并分析其差异和动态变化;再次,通过构建模型,解析不同企业规模对制造业总体同构度的影响,据此厘清长三角制造业同构问题所在的关键领域;最后,基于对现有同构问题的分析,提出以改善小企业绩效为核心的长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相关对策建议。

2 不同企业规模制造业同构水平测度

就大中型企业而言,上海与江苏之间之所以形成的是结构趋异的发展变化趋势,主要是因为2008年以来,上海在装备制造业尤其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另外2个地区在制造业结构上形成了较大差异。如表5所示,截至2015年,上海形成了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并驾齐驱”的发展态势,而江苏仍然没有改变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一业独大”的格局,加之上海烟草制品业比重的日趋增加,最终引致的就是产业结构趋异。江苏与浙江之所以会出现结构趋同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因为制造业各主要行业比重的变化比较一致。一方面,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两地均出现了增速大体相当的发展变化态势;另一方面,在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等行业两地又出现了比重均不断下降的趋势,加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领域浙江对江苏的追赶,结果必然是结构趋同化发展。

2.1 制造业总体同构度测算分析

在利用结构重合度指数测算长三角制造业同构水平时,选用的是制造业各行业的总产值指标。数据来源于相关年份《上海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和《浙江统计年鉴》,测度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4的数据可以看出,模型的F检验值为131.416 4,表明整个方程的显著性水平远远超过了1%;判定系数的值分别达到了0.965 116和0.957 772,说明该模型具有很高的拟合优度;截距项和ln SSIMijt回归参数的t检验值分别为-5.434 481和4.313 377,在1%的水平均是显著的;ln SSIBijt回归参数的t检验值为2.477 880,在5%的水平上是显著的。这些均表明,回归模型具有很高的显著性和很强的解释能力。

 

表1 长三角制造业的整体同构度

  

年份上海与江苏上海与浙江江苏与浙江均值20080.7800.6850.7820.74920090.7580.6670.7850.73720100.7600.6660.7960.74120110.7450.6690.7800.73120120.7260.6720.7730.72420130.7150.6610.7790.71920140.7160.6690.7850.72320150.7030.6610.7880.717

2.2 大中型企业同构度测算分析

利用结构重合度指数可以计算得到2008—2015年长三角大中型企业的同构度,如表2所示,所用指标与数据来源同上。

分析表2中的数据可以发现,上海与江苏大中型企业制造业的同构度基本呈波动下降的变化态势,由2008年的0.754下降到了2015年的0.676,从较高的同构水平变为了接近非同构的状态。上海与浙江大中型企业的同构度多数年份在0.600~0.620之间波动,未出现明显趋同或趋异的迹象,2008年的同构度为0.620,到2015年仅变化为0.612。由此可以看到,这2个地区间大中型企业根本不存在同构现象。江苏与浙江大中型企业的同构度呈波动上升的发展变化趋势,由2008年的0.692上升到了2015年的0.752,呈现出的是结构趋同。受到这3种变化规律的综合作用,长三角大中型企业的平均同构度大致在0.680上下波动。由此也可以看出,就长三角平均水平而言,大中型企业基本不存在同构问题。

 

表2 长三角大中型企业制造业同构度

  

年份上海—江苏上海—浙江江苏—浙江均值20080.7540.6200.6920.68820090.7320.5940.7010.67620100.7420.6120.7220.69220110.6170.6240.6760.63920120.7070.6200.7170.68120130.6890.6080.7380.67820140.6410.6070.7080.65220150.6760.6120.7520.680

2.3 小型企业同构度测算分析

依据上述测算方式,可以计算得到长三角小型企业的同构度,如表3所示。这里的小型企业是指规模以上的小型企业,而不是全部小型企业。

大型企业网络拥有成千上万的用户终端,使用的网络应用层出不穷,期望保持每一台主机都处于锁定状态和补丁状态是非常不现实的,所以大型企业网应采用择优的方法。在操作上,首先要对服务器做效益分析评估,然后对内网的每一台网络服务器进行检查、分类、修补和强化工作,找出重要的网络服务器(例如实时跟踪客户的服务器)并对其进行限制管理,这样就能迅速准确地确定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并做好在内网的定位和权限限制工作。

 

表3 长三角小型企业制造业同构度

  

年份上海—江苏上海—浙江江苏—浙江均值20080.8160.7800.8560.81720090.8240.7780.8470.81620100.8270.7800.8470.81820110.8110.7630.8380.80420120.8040.7580.8200.79420130.7890.7540.8140.78620140.7400.7420.7290.73720150.7100.6590.8110.726

利用本文第2部分的数据对式(2)进行估计,实际上执行的就是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由于长三角各地之间制造业同构度是有差异的,而变动趋势之间又是具有相似性的,因此本文将采用变截距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根据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分析理论,变截距模型又可以分为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通过豪斯曼(Hausman)检验,确定采用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同时,有关研究也表明,较变截随机效应模型而言,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有着更好的拟合程优度。

3 不同企业规模制造业同构度对制造业总体同构度的影响分析

3.1 模型构建

若把制造业的总体同构度看作是由大中型企业与小型企业同构度综合作用的结果,那么就有如下模型:

 

(1)

其中:SSIijti,j 2个地区的制造业在第t年的同构度,SSIMijti,j 2个地区小型企业在第t年的同构度,SSIBijti,j 2个地区大中型企业在第t年的同构度,α1为常数,α2为小型企业同构度对整体同构度的弹性,α3为大中型企业同构度对整体同构度的弹性。对式(1)取对数得:

同时,既然材料价格上涨了,附属工程或措施项目成本也必然会增加,如供风、供水管路、供电线路、辅助加工厂等,临时办公及生活用房、砂石料系统、混凝土生产系统等更是与此直接相关。

ln SSIijt=ln α1+α2ln SSIMijt+α3ln SSIBijt+μijt

(2)

横向比较发现,上海与浙江小型企业的同构度最高,上海与江苏小型企业的同构度居中,江苏与浙江小型企业的同构度最低。对比表2和表3发现,长三角小型企业的同构度要明显高于大中型企业的同构度。纵向比较发现,不论是上海与江苏、上海与浙江、江苏与浙江,还是长三角平均水平,小型企业同构度均呈现的是波动中下降的变化趋势。上海与江苏小型企业的同构度由2008年的0.816下降到了2015年的0.710;上海与浙江小型企业的同构度由2008年的0.780下降到了2015年的0.659;江苏与浙江小型企业的同构度从2008年的0.856下降到了2015年的0.811。与此相对应,整个长三角小型企业平均同构度的变化呈现出的是逐步下降的发展态势,由2008年的0.817下降到了2015年的0.726。

3.2 模型估计

由上述文献梳理发现,基于规模视角,对大中型企业同构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的“组织同构”方面,对中小企业同构问题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同质化”方面,而对真正含义上的产业同构的研究涉及不深。基于此,本文将以企业规模为划分标准,在对制造业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测度长三角不同企业规模制造业的同构水平,并分析他们对制造业整体同构水平的影响,以期为深入认识制造业同构问题提供更多依据。

单恩莉等[27]采用酶‐化学法脱除东海乌参重金属,从外观品质和脱除效果上,都优于化学法。最优的脱除条件是采用质量分数0.10%的木瓜蛋白酶,在37℃酶解1 h,再用2.0%食品级柠檬酸浸泡48 h,经过处理后的东海乌参重金属脱除率可达90%以上。

 

表4 模型估计结果

  

VariableCoefficientt⁃StatisticProb.EffectsSpecificationC-0.162208-5.4344810.0000AdjustedR⁃squared0.957772SSIM0.3676424.3133770.0004F⁃statistic131.4164SSIB0.1736042.4778800.0228Akaikeinfocriterion-5.460376Durbin⁃Watsonstat1.864930

注:SSIM、 SSIB分别代表小型企业、大中型企业同构度;上海与江苏、上海与浙江、江苏与浙江制造业同构度的截面单位固定项分别为0.008 4、-0.053 6、0.045 2。

从横向角度看,江苏与浙江制造业的同构度最高,上海与江苏制造业的同构度居中,上海与浙江制造业的同构度最低。2008—2015年,江苏与浙江制造业同构度的均值为0.784,上海与江苏制造业同构度的均值为0.738,上海与浙江制造业同构度的均值为0.669。对照判断同构与否的基准值0.667可知,上海与浙江的制造业已基本不存在同构问题;从纵向角度看,上海与江苏制造业的同构度呈波动下降态势,表现出的是明显的结构趋异而不是结构趋同。同构度由2008年的0.780下降到了2015年的0.703。当然,尽管变化趋势是结构趋异,但到2015年为止,仍然处于同构状态。上海与浙江制造业的同构度多数年份是在0.600~0.700之间波动,未呈现出明显的上升或下降态势。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这2个地区间制造业已基本处于非同构状态,这与横向比较分析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江苏与浙江制造业的同构度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周期性趋势,2015年的同构度甚至高于2008年的同构度,且多数年份的同构度均超过0.780,说明这2个地区的制造业处于较高的同构水平。

由回归估计得到的参数可以得出结论:长三角小型企业同构度每增加1个百分点,该区域内制造业的整体同构度就会增加0.368个百分点,大中型企业同构度每增加1个百分点,制造业的整体同构度会增加0.174个百分点。这说明,小企业同构度对制造业总体同构度的影响要明显大于大中型企业同构度的影响。或者说,在长三角大中型企业基本不存在同构问题的前提下,目前制造业的同构现象,主要是由于小型企业的高同构导致的。同时,由交叉固定效应的估计结果看,上海与浙江之间最小,上海与江苏之间居中,而江苏与浙江之间最大,这也与它们平均同构水平的高低是一致的。

前几天相安无事。吃罢晚饭,呼伦陪云梦和老人在客厅看一会儿电视聊一会儿闲天,再躲进书房抽两根烟,就该睡觉了。可是后来,突然有一天,客厅里的丈母娘就让呼伦烦不胜烦——起因是他要给杂志社赶一篇三万字的长稿。

4 分析与讨论

4.1 大中型企业同构度变化原因的分析讨论

尽管结构相似系数等是测度地区间产业同构水平的常用方法,但经过比较分析,本文选择用结构重合度指数方法来测算长三角制造业的同构度。原因在于利用该指数测度同构水平时,有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客观的判断产业同构与否的基准值[17]

 

表5 各地大中型企业制造业中占比超过5%的行业 单位:%

  

行业上海江苏浙江2008年2015年2008年2015年2008年2015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9.2222.4123.6818.206.436.6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2.8923.966.488.378.5710.6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9.204.8114.508.844.443.72通用设备制造业8.187.545.065.106.336.40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7.174.802.131.985.073.9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6.046.579.3212.549.8210.9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5.406.079.0510.946.929.77纺织业0.700.505.223.7010.648.06化学纤维制造业0.030.012.362.085.945.38

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包含汽车制造业与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某行业即使仅在一个地区制造业中占比超过5%,也在表中进行了列示。

4.2 小型企业同构度变化原因的分析讨论

不论是上海与江苏、上海与浙江,还是江苏与浙江,小型企业制造业均呈现结构趋异的发展态势,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各地主要行业结构变化引起的。数据表明,就上海与江苏而言,2008—2015年除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比重是同步提高的、通用设备制造业比重是同步下降的外,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的比重在上海出现的是下降趋势,在江苏出现的是增加的趋势,由此,必然导致结构的趋异。同理,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的比重在江苏是上升的,而在浙江这两个行业的比重是下降的,同时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比重在江苏是下降的,在浙江是上升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引致了结构的趋异化发展,如表6所示。

 

表6 各地小型企业制造业中占比超过5%的行业 单位:%

  

行业上海江苏浙江2008年2015年2008年2015年2008年2015年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3.1014.8211.7212.797.027.53通用设备制造业11.8211.109.747.739.607.60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0.129.148.409.299.499.28金属制品业7.326.616.006.315.735.0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7.004.354.275.032.222.4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6.399.204.435.334.985.33专用设备制造业5.975.894.575.323.033.36橡胶和塑料制品业5.896.453.883.136.285.34纺织业3.101.4410.686.8613.1811.78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262.925.594.243.955.0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824.214.585.913.815.10农副食品加工业2.772.753.985.212.642.71

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包含汽车制造业和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包含橡胶制品业和塑料制品业;某行业即使仅在一个地区制造业中占比超过5%,也在表中进行了列示。

4.3 大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主要行业分布的分析讨论

由表5可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高端技术产业已经在各地制造业中占有重要比重。2015年,上海达到了60.48%,江苏为44.21%,浙江为34.60%。同时,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纺织业等高能耗、高污染的原材料行业的比重持续下降,表明区域大中型企业结构正处于不断升级之中,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对照表5和表6可知,长三角小型企业中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金属制品业等低端技术产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原材料行业的比重较大中型企业制造业明显增加,显示出小型企业行业分布具有明显的低端性。进一步的计算发现,2008—2015年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原材料行业的比重持续增加,上海从19.18%增加到了21.95%,江苏从21.89%增加到了22.94%,浙江从14.78% 增加到了17.63%。而同期,上海与浙江的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以及专用设备制造业等高端技术产业的比重均出现了下滑,上海从41.30%下降到了39.68%,浙江从29.32%下降到了27.99%。这些都表明,长三角小型企业的结构升级状况极其不容乐观。此外,这些低端技术产业和原材料产业又是产能过剩比较集中的行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长三角各地区推进中小型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任务还十分繁重。

5 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企业规模差异视角,对长三角制造业的同构水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解析。结果表明,小型企业虽然经历的是趋异化发展,但到目前仍然处于同构状态,而大中型企业同构度基本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且基本不存在同构现象。基于变截距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的估计表明,较大中型企业而言,小型企业同构度对制造业总体同构度的影响要更加明显。由此说明,长三角制造业的同构现象主要是由小型企业的同构引发的。同时,分析表明,长三角大中型企业结构升级进展明显,而小型企业的结构升级徘徊不前甚至出现了滑坡,这才是值得关注和着力要解决的问题。

1)进一步推进与大型企业的协作配套。随着工业生产分工程度的日益加深,尤其产品内分工的迅速发展,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开展协作配套已经是一种常态[18]。就长三角而言,由于加工贸易在制造业中占有较大比重,国际性协作配套已比较普遍,但本地协作配套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首先,进一步增加小型企业的协作配套服务能力。小型企业可以利用“小而精、小而专”的优势,瞄准大型企业设计、生产、销售等可能外包的环节,精准发力,定向攻坚,逐步提升承接大型企业业务外包的能力。其次,进一步丰富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的协作配套功能。目前长三角各地已建立起了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对于这样一个公共服务平台,应进一步丰富和细化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的协作配套功能,为其架设起信息沟通的桥梁。第三,进一步加大政策激励。对于为当地小型企业提供业务外包达到一定规模和比例的大型企业,考虑给予一定程度的奖励,同时,对于专门用于开发协作配套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小型企业,也可以考虑以适当方式予以奖励。

用于肉制品替代硝盐增味作用,除了常规的味精、I+G等外,还有酵母发酵物、麦芽酚和乙基麦芽酚以及美拉德反应香精等。

2)进一步提升小企业的协同集聚水平。在长三角,尤其在浙江,中小企业的集聚发展已经是普遍现象。但为享受政策租金而“扎推”的问题也比较严重[19],导致产业链不完善、分工度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不高。为此,必须进一步推进小型企业的协同集聚。首先,针对集群所专注的产品或产品类,基于全产业链视角,在生产的各个环节按需引入和布局集群企业,避免出现过多企业集中在某些简单的生产环节,如此才能真正形成基于分工协作的协同化集群。其次,培育龙头企业。将集群中发展态势良好和创新能力强的企业逐步培育成为大型的龙头企业,目的是要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中心、以众多小型企业为卫星的“中心—外围”网状集群结构,以提升小型企业集群的整体竞争能力。第三,提升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小企业应专注自己的核心工序,不断加大投入力度,逐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进而为提升整个产品的质量奠定基础。

3)进一步降低小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性成本。在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不断增长的现实背景下,当务之急是针对中小企业把相关制度性交易成本尽可能降下来,为企业松绑,帮助企业发展。到目前为止,国务院已经出台多项减税降费的政策措施[20]。就长三角各地而言,关键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以实质性推进制度性交易费用的下降。首先,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务院布置的减税降费的各项举措。已经有大量事实表明,有些地区在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时存在不作为、不到位的情况。基于此,长三角各地有关部门,应当组建督查机构,专门督查国家减税降费措施在辖区的落实情况,确保执行到位,让企业真正享受到国家政策的红利。第二,出台地方减税降费措施。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长三角各地应当针对小微企业专门出台减税降费的具体措施,以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负担。同时,减税降费要加强针对性和有效性,把重点放在对当地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和促进就业有重要作用的领域,让减税降费在促进经济健康、平稳和有序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晶梅,丛东洋.中国对美国真实比较优势研究:基于增加值视角[J].科技与管理,2017(6):1.

[2] 周新军.公司治理模式:变迁与趋同:基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的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2):36.

[3] 魏江,王诗翔,杨洋.向谁同构: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对制度双元的响应[J].管理世界,2016(10):134.

[4] 陈立敏,刘静雅,张世蕾.模仿同构对企业国际化—绩效关系的影响:基于制度理论正当性视角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6(9):127.

[5] 楼园,魏文姬.大型上市企业组织结构趋同的实证分析: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7):111.

[6] 杨阳,王凤彬,戴鹏杰.集团化企业制度同构性与决策权配置关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6(1):114.

[7] 苏屹.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下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3(2):107.

[8] 田雅娟,霍娜,甄力,等.区域大中型工业企业R&D效率比较及差异测度[J].商业时代,2013(1):130.

[9] 陈畴镛,夏文青,王雷.企业同质化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影响与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55.

[10] 吴刚.自主创新与投资策略:同质中小企业的竞争分析[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3.

[11] 周跃锋,景学青,周辽东,等.同质化竞争性中小企业联盟的效应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6):82.

[12] 罗文丽.中小企业如何逃离“同质化”?[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12):40.

[13] 肖蓉蓉.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同质化竞争现象研究[J].金融经济,2012(10):66.

[14] 汪少华.小型企业产品同构化与结构调整[J].中国工业经济,1996(2):64.

[15] 张慧,周丹.制度环境与产业集群的组织同构:基于浙江省产业集群的实证分析[J].浙江学刊,2016(4):184.

[16] 董竹,张春鸽.中国大中型银行与小型商业银行效率的比较:基于投入主导型的DEA测度[J].经济管理,2011(7):131.

[17] 王志华.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同构若干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1.

[18] 张超.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协作配套的调查报告[J].经济纵横,2014(5):85.

[19] 郑江淮,高彦彦,胡小文.企业“扎堆”、技术升级与经济绩效:开发区集聚效应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8(5):33.

[20] 安蓓,郁琼源.万亿元减税降费措施落地企业获得感如何[N].中国青年报,2017-07-04(01).

 
王志华,焦海霞,高杰
《科技与管理》 2018年第02期
《科技与管理》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