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推动赛事良性发展 促进科普创作激励体系建设

更新时间:2009-03-28

繁荣科普创作,为科学普及注入源头活水,需要营造激励性的良好社会氛围。除了政府和社会组织设立奖项之外,举办赛事也是调动创作积极性、激发创造性、引导科普作家多出精品佳作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文献研究和社会调研,探讨2016年以来国内科普创作赛事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并提出促进赛事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科协组织是科普创作赛事的主要推动力量

中国科协及省、市一级科协组织和全国学会是现阶段举办各类科普创作赛事的主体力量,同时,科技、宣传、教育等部门和机构一定程度参与其中,形成联合协作之势。

(一)中国科协主办重大赛事,并支持多项赛事开展

在各项赛事中,中国科协2018年于首届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期间主办的国际科普作品大赛规模最大,级别最高,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德国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1533件作品参赛,搭建了科普创作的国际交流平台。2016年和2017年,中国科协还通过项目资助方式,支持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依托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科普文创子项目开展“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计划”,一手培训青年创作人才,一手开展全国范围内的青年科普科幻作品大赛。此外,中国科协也与少数全国学会联合开展赛事,例如与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联合开展主题为“微纳技术让生活变得更好”的2016-2017年科普作品创作大赛,侧重于科普创意产品和动画类作品的征集评比。

(二)省级科协联合地方相关部门共同办赛,各地之间赛事发展差异较大

全国32个省级科协中,牵头举办科普创作赛事的尚属少数,不足十家。其中,东部省份赛事起步早,种类多,连续性好;西部省份赛事起步略晚。

2016年以来,北京市科协指导举办了第四、五、六届“和院士一起做科普”科普创客大赛;广东省科协联合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教育厅举办了第九、十、十一届科普作品创作(平面作品)大赛。江苏省科协联合江苏省委宣传部、教育厅、文化厅、新闻出版广电局举办了第二、三、四届科普公益广告大赛,并联合省文明办、省科技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联合举办第八、九届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活动。2016年以来,山东省科普创作协会连续举办三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普创作大赛(2017年起,改为科普文学创作大赛);2016年和2017年,山东省科协联合山东广播电视台主办两届“山东科协星”杯科普动画公益广告大赛;2018年,山东省科协联合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教育厅、科技厅、文化厅举办科普创作大赛。2017年,甘肃省科协和《知识就是力量》杂志联合开展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征集评比活动;宁夏科协2017年和2018年举办两届宁夏科普作品创作与传播大赛。地市一级科协组织举办的创作大赛,以“良春杯”常州市科普创作大赛最有影响,历史最长,已经举办了8届。

除上述奖项之外,还有部分全国学会通过举办赛事推动本行业科普创作水平提升、科学知识传播和科普资源征集,并且主要集中在环保、健康、医学、生物、林业等与公众日常生活和需求贴合紧密的领域,这与此类学会科普工作积极性和水平较高有直接关系。例如,中华预防医学会和人民网联合主办2016年大学生病毒性肝炎防治科普创作大赛,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与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2016年和2017年举办“心环保,新生活——环保科普创意大赛系列活动”,中国古生物学会2017年举办首届“我身边的化石”科普创作大赛,等等。

(三)学会举办科普创作赛事有限,集中在环保、健康、生物等领域

学会组织激励科普创作的手段也是以设奖和办赛为主。这其中,各级科普作家协会是推动科普创作的行业组织,目前,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和北京、上海、江苏、湖南、湖北、山东、四川等地的省级科普作家协会都设有科普创作奖项。其他自然科学类学会中,只有中华医学会、中国林学会、中国农学会、中国环境保护科学学会等少数学会推动本行业的科技奖中设立了科普奖,奖励科普创作。

研究也发现,近年来的一些赛事对青少年科普创作者十分关注。例如,中国科普作家协会2017、2018年开展“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计划”赛事,将参加培训和比赛的对象限定在18~40岁之间;山东省科普创作协会2016年以来连续开展三届科普创作比赛均面向在校大学生;也有一些赛事设立青少年评奖的组别,例如江苏省科普公益作品大赛中设立了青少年科幻绘画、青少年科普摄影的奖励类别。科普创作的核心要素是创作者,这类赛事对发掘和培养青年科普创作人才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是推动科普创作繁荣发展的必要手段。

将式(35)与文献[24]中目标位置估计的CRLB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二者相同.也就是说,本文算法的理论误差可以达到CRLB.

二、科普创作赛事的主要特点

(一)新媒体特色凸显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消费者的关注焦点也从简单的温饱问题转移到了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我国质量信用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整体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体系还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质量信用标准数量比较少,信用信息的收集发布机制仍不畅通,第三方产品质量信用评价市场还不活跃,适合各地经济发展的统一规范的质量信用评价体系还不完善。

(二)探索赛事与培训融合

总体上,各地科普创作赛事的激励手段以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结合为主,部分赛事还辅以作品发表和展示机会,使得赛事广泛动员、有效调动科普创作者成为可能。

数字技术发展使得科学传播越来越依赖于新媒体手段,也直接影响到科普作品的形态发展。近年的科普创作赛事中,新媒体特征凸显。一方面,几乎各项赛事都征集、评比视频、动画等新媒体科普作品;另一方面,还有一部分专门定位于新媒体科普作品的赛事。例如科技部、中国科学院联合开展全国科普微视频大赛、北京市科协主办北京科普新媒体创意大赛、山东省科协主办“山东科协星”杯科普动画公益广告大赛、江苏省科协举办江苏省科普公益广告大赛,等等。这类赛事征集的新媒体作品形态广泛,包括纪录短片、DV短片、视频剪辑、动画、动漫,甚至可穿戴设备等科普创作产品。

(三)注重青少年人才挖掘与培养

情报计量学是一门以情报(数据、文本、文献等)为研究对象,以统计学和引文分析等为研究方法,揭示情报结构和规律性的一门学科[8]。它已在风力发电领域[9]和电力行业现状研究领域[10]得到了相关应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是情报计量学中的先进工具,以科学文献为数据源,对文献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11],绘制相关领域的知识图谱,从量化视角突出研究热点和前沿。目前,在国内家用空调领域[12]和光电技术领域[13]已基于该软件进行了相关研究,但此类研究方法在微网领域中还未得到运用。

(四)激励手段比较完善

为了提升赛事征集作品的水平,培养创作人才,近几年来,有赛事开始探索比赛与培训融合的活动模式。这方面开始较早的是北京市科协指导主办的“和院士一起做科普”科普创客大赛,入围初赛的选手可以参加为期一周的培训活动,获得科学研究、科学传播、科学教育、科普创作等领域专家的指导,创作出决赛作品,在此过程中提升科普创作能力。2016年开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在“科普文创——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计划”中,也探索出了培训与比赛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开展科普创作培训,指导学员创作科普科幻作品;另一方面,举办全国范围的青年科普科幻作品赛事,既培训了特定范围内的创作者,又激励、调动了更广泛范围内的创作者,社会效益较好。

本次研究中仅出现两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占所有阳性病例的比例为2.78%(194/6 984),其中肺炎支原体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最为常见,且MP与IFB混合感染例数最多,但混合感染率低于参考文献[7,20],可能主要源于地区和抗生素运用习惯的差异。

通常,科普创作赛事举办方级别越高,赛事精神层面的奖励就更具有吸引力,赛事规模和发动面也更大更广。物质层面来看,有的赛事引入企业冠名机制,为奖金及评奖经费提供了保障;传播层面来看,学会和省级科协常与宣传部门或者电视台、期刊社等联合办赛,并经常专为某项大型科普活动征集科普资源,因而为优秀作品的发表、展示和传播提供了平台,增加了赛事的吸引力。

三、主要结论及促进科普创作赛事发展的相关建议

2016年以来,国内各级、各地、各界力量的持续投入、不断优化的社会氛围和稳定增长的科普创作队伍,促成了科普创作赛事良好的发展态势,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原有赛事常态化举办,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如北京、江苏、广东等地的赛事;二是有新赛事创办,增长点明显,如山东、甘肃、宁夏等地近年有新赛设立;三是省级科协与当地宣传、文化、教育部门联合协作稳定、广泛,社会动员力较强。应该说,在当前国内科普创作奖项数量、奖励范围和奖励类别有限的情况下,科普创作赛事实实在在地丰富了国家科普创作激励体系,作用十分明显,是推动科普创作事业繁荣发展的内在需求。

今后,为进一步促进科普创作赛事有效发挥作用、良性发展,一是要鼓励探索,加强科普创作赛事和培训之间的合理融合,以培训的人员和作品产出有效支撑赛事规模与水平;二是要加强设计,优化赛事类别结构,实现地域内设赛不重叠、少交叉、多互补,建设科普创作赛事的良好生态;三是要加强研究,进一步探索如何通过赛事支撑奖项、如何调动科研人员参与科普,如何完善我国科普创作乃至科普工作激励体系建设。

 
张志敏
《科协论坛》 2018年第12期
《科协论坛》2018年第1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