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马克思主义政党支部的历史考察

更新时间:2009-03-28

从1847年马克思建立共产主义者同盟布鲁塞尔支部,到十九大中国共产党拥有数百万支部,支部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机构形式,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不断发展演化,始终承载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实践使命。

一、共产主义者同盟支部:马克思主义政党支部的雏形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在建立之初就组建了支部。1860年2月,马克思在给福格特先生的信中谈到共产主义者同盟时说,“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机构:一定数目的成员组成一个‘支部’”。“支部”的基本属性是“机构”,由一定数目的成员聚集组成。《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规定: “同盟的组织机构是:支部、区部、总区部、中央委员会和代表大会”支部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组织机构之一,处于组织机构体系的最底层。

在共产主义者同盟发展过程中,支部承担五项主要职责任务。一是把思想靠近的人组织起来,接收其入盟成为盟员。二是参与共产主义者同盟立法。1847年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章程草案》规定,“代表大会的一切立法性决议须提交各支部通过或否决。”代表大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最高领导机关,支部具有通过或否决最高领导机关的立法性决议,说明支部具有参与政党立法的职责和权利。这种制度只能在政党规模较小的时候才可行,1850年通过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不再有此规定。三是维护同盟安全。1847年章程草案规定,支部具有维护共产主义者同盟安全的责任,必须监视被勒令离开同盟者、开除同盟者和支部所在区域的可疑分子,向同盟区部报告以维护同盟的安全。四是缴纳盟费。五是定期召开会议。

共产主义者同盟对支部设置有了初步规定。1847年章程草案规定,支部成员为3-12人,超过12人另设支部;1850年章程明确规定: “支部至少须由居住同一地区的三人组成”、“一国或一省的支部隶属于总支部”,说明支部成立的区域空间条件应为“同一地区”、“一国或一省”。恩格斯在《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一文中,记述共产主义者同盟支部主要以城市为单位设立,比如马克思主持成立的布鲁塞尔支部,恩格斯所代表的巴黎各支部。

选择图8中4—6月冷海表温度异常大值区(130°~170°E,0°~20°N)的深层海温进行平均,并与反号的HCI进行相关,得到相关系数的时间—深度剖面(图9)。从图中可以看出,冷海温异常除了在上年夏末秋初有一定的上传以外,从上年冬季开始,通过0.05显著性检验的深层冷海温异常不断地上传,一直维持到当年4月。所以前期暖池热含量异常偏低,在西风异常的作用下将冷海水上传到海表面,形成了图8中的冷SSTA持续发展,进而对反气旋环流的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5—6月西太平洋冷SSTA并不明显,反气旋环流依然存在并影响江南的原因是什么?

在我家里珍藏着一副刻花老银疙瘩镯子,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这副老银镯子是奶奶的嫁妆,奶奶戴着它,从青葱岁月走到白发苍苍,跨越了两个世纪。奶奶临终前将它留给了我的母亲,后来母亲又转送给我。

从运行机制看,支部内部机构各负其责,保障支部运行顺畅。共产主义者同盟支部的主席负责主持各种会议,副主席负责管理财务,主席缺席时副主席代替主席开展工作。支部主席、副主席等职务人选,通过民主选举方式产生。支部的负责人要定期改选,1850年章程要求每年改选一次。支部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召开会议。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时即已建立会议制度,要求至少每两周开一次会。1847年章程明确,盟员改变住址时要向支部主席报告。

目前,不少地区都通过对其林业资源的了解和掌握,充分加强对林业经济效益的重视。从某种角度而言,林下经济效益的提升,不仅能够缓解土地生产压力和利用矛盾,也能够有效增加林业附加值。由此可见,林下经济效益在当前社会发展进程中是比较重要的。为此,本文展开对林下经济效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具有比较突出的现实研究价值[1]。

列宁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支部运行必须遵循的规则。列宁将“民主集中制”原则作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的组织原则,支部在处理内部事务和进行外部联系时都必须遵循。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自下而上采取民主选举的制度,支部书记由选举产生。支部的主要活动方式是召开支部会议。俄国的社会民主工党,每个支部都可派代表参加全国的代表大会。

二、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支部:工人阶级的组织中心

②③⑥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第2卷,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210、27、210页。

国际工人协会赋予支部五项职责任务。一是接受新会员。马克思1864年提出,支部要接受新的会员加入且对会员的品质纯洁负责,吸取了共产主义者同盟成员思想分裂的历史教训。二是开展公开活动,以达到国际工人协会的最终目标。1870年,马克思代表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起草声明,责成所有支部“公开进行活动”,开展“有助于达到我们的最终目标——工人阶级的经济解放——的政治运动”,这是支部实现政党价值的实践途径。三是派遣代表参加国际工人协会代表大会,向大会报告工作。代表大会是国际工人协会的最高领导机构,支部派遣的代表具有大会表决权,与共产主义者同盟支部直接具有“通过或否决”权不同,但又有助于实现争议问题的决议。四是征收会费。五是为总委员会收集攻击国际工人协会的言论。1871年章程要求,支部在报刊上发现攻击国际工人协会言论时,必须立即将报刊寄送总委员会,便于总委员会了解工人运动的社会反响、进行必要斗争。

与国际共产主义者同盟相比,国际工人协会支部的设置方式更加丰富。马克思在1870年撰写的《在美因兹召开的国际代表大会的议程》中,提出成立农业支部的问题,这是最早的以行业为单位设立支部的实践动议。1871年章程并未明确支部成立条件,但要求“所有地方支部、小组及其委员会,今后一律定名为国际工人协会支部、小组和委员会,冠以该地地名。”说明国际工人协会支部可以按“地方”设立。此处的“地方”可以是城市,比如马克思代表总委员会起草的《总委员会关于巴黎支部中的冲突的决议》中的“巴黎支部”。1871年章程“建议在工人阶级当中成立妇女支部”,首次以性别为条件设立支部,这是妇女解放思想在政党组织建设方面的实践反映,这种做法此后比较少见。国际工人协会对支部的规模不作限制,甚至允许500人以上的支部存在,因为国际工人协会的支部可以国家为单位存在。1864年章程规定,国际工人协会支部不再设置主席、副主席职务,而是“每一个支部均有权任命一个和总委员会通讯的书记。”设置书记,而非主席,成为此后马克思主义政党支部的一般设置方式。此时的书记是一个实现支部与总委员会沟通并代表支部的职务,并未明确其领导职能,未明确其具有国际共产主义者同盟支部主席所具有的召集会议职责。1871年章程建议废除支部主席职务,此时的书记可以代表整个支部,事实上承担主席的职务功能。

从支部的运行机制看。1864年章程规定,国际工人协会的支部书记采取支部任命的方式产生。支部书记负责与总委员会进行通讯,负责整个支部的外部联络。支部统计委员会承担对外联络的部分任务,随时准备回答本国的联合委员会或总委员会提出的问题,接受相关咨询。支部每年可以定期向总委员会提交问题,由代表大会讨论,并在代表大会召开前向总委员会提交详细的工作报告,接受总委员会的指导。每个支部都有权派一名代表参加代表大会,民主参与国际工人协会的整体决策,实现支部之间、支部与上级组织间的沟通交流。

三、第二国际支部:少数政党采用的组织机构名称

第二国际的指导思想并不统一,始终没有形成章程,主要通过不同国家工人组织主办的历次代表大会讨论相应议题、形成决议。第二国际在1906年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前,由其常设机构——国际局拟定了国际局章程,本打算由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但最终未列入大会议程。该章程中作出各国成立支部的设计。没有统一的规定,导致加入第二国际的各国社会主义工人组织松散多样,组织机构由于各该国政府对结社的限制而采用不同名称,如“工会”、“协会”、“委员会”、“小组”、“俱乐部”、“联合会”、“联谊会”等,将之称为“支部”的占少数。

莫砺锋《论陆游写景诗的人文色彩》强调陆游写景诗的主观性,如“强烈的主观情志的投射是陆游写景诗具有浓烈人文色彩的根本原因”(5页),“因为陆游写景时往往是以自我为主导,很少有纯属客观的描写,所以景物自身的巨细丑妍并不能影响诗人的诗兴”(5页)等等。该文收录在《陆游与鉴湖》,1-17页,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

从支部运行机制看。据1896年伦敦国际社会主义工人和工会代表大会记载,各国支部可以直接向国际社会主义工人和工会代表大会提交议案,由大会讨论议决。支部的这种外部运行方式只在此次会议采用,历次代表大会都是由各国工人组织中央领导机构向第二国际代表大会提交议案或报告,而非支部。第二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中,各国支部主席和书记组成大会主席团,选派代表组成各专门委员会,促进第二国际运行的规范有序。

四、列宁及斯大林领导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支部:革命运动的基础

1905年,列宁对社会民主党进行改组,提出“支部大概应当是手续不太严格、比较‘自由的’、 ‘松散的’组织。”以此标准改组,可吸收更多的工人阶级加入,增强社会民主党的无产阶级组织属性,保持党与其他社会阶级的革命联合。经过改造,列宁认为社会民主党已经走上革命的直路,党的支部成为“赖以建立起革命的社会民主主义工人运动的不可动摇的坚强核心的基础”。与改组前相比,列宁对党的支部性质的定位发生根本转变,强调支部在联系群众力量上,对于革命所必需的工人运动力量的“核心”、“基础”地位。

腔内电生理研究表明,左前分支室速的电生理基质是室间隔局部存在缓慢传导区及左前分支参与构成折返环[5-6],室速可通过心房或心室起搏诱发。本例患者通过心房早搏刺激成功诱发心动过速。如图5所示,当S2刺激明显提前,激动心房后下传至左前分支时,左前分支处于不应期,激动沿缓慢传导区下传,成功夺获心室形成一次QRS波,QRS波形态不同于窦律QRS波,呈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图形,S2-V间期稍长于S1-V间期,当激动下传至缓慢传导区与左前分支交汇处时,左前分支经历不应期后恢复传导性,激动便可沿左前分支逆向传导,并再次激动缓慢传导区,构成折返环,如此反复引发心动过速。

在改组社会民主党和建设苏联共产党的过程中,列宁及斯大林明确提出支部的职责任务。一是领导工人群众,做群众工作。二是积极领导经济斗争。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次(布拉格)全国代表会议决议,以秘密形式存在的支部必须积极领导经济斗争,包括实施罢工、参加罢工委员会的领导工作等。三是执行党的决定。列宁指示:“所有的社会民主党人必须加入每个工会、文化教育协会等组织内部的秘密的社会民主党支部。这些支部必须执行秘密党的决定。”四是在支部内加强党的教育工作。1923年,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内就经济问题和政策问题发生争论,斯大林指出要提高支部的质量,必须在支部内加强党的教育工作,让支部成员了解党的政策及其实施情况。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ist,Holy Family Hospital,Okhla,New Delhi 110025,India.

支部的设置方式得到扩展。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次(布拉格)全国代表会议决议,“把工会中按行业组织的社会民主党支部和按地区建立的党支部结合起来”,“工会中按行业”和按“地区”(包括按城市)设立支部,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主要形式和条件。在革命实践中,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也有按照民族地区建立支部的,如“拉脱维亚支部、爱沙尼亚支部”,也有按照职业建立的,如“军事支部,铁路员工支部”。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夺取政权前,列宁要求设立的支部必须是秘密的,这些支部周围要有合法的工人团体,加入合法工人团体的活动中去,“在一切非党的组织内建立党支部”。夺取全国政权后,列宁在1919年起草的《俄共(布)纲领草案》中,提出建立农村党支部、在部队中设立共产党支部和政治委员。

IL21基因多态性与云南汉族人群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性 … ………………… 赵 淦,等(10):1227

五、第三国际支部:以国家为单位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

1920年通过的《共产国际章程》规定,加入共产国际的各国共产党整体作为共产国际的支部,成为共产国际的下属组织,目的是使共产国际成为统一的世界性的共产党组织,摒弃了第二国际松散的组织形式。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一项关于各国共产党组织建设及其工作方法和内容的决议,要求“为了参加日常工作,每个党员都得加入一个较小的工作机构,如委员会、工作组、小组、党团或支部。”

共产国际对各国支部发布任务指令、制定职责要求。一是唤醒普通会员,赶走组织中的叛徒。例如,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通告法国社会党全体党员和法国一切有觉悟的无产者,揭穿茹奥分子的把戏,使工会支部中的会员醒悟,采取行动从工会支部中赶走社会党的叛徒。二是动员党的力量。克南在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上,作关于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组织建设问题的报告,认为支部“有责任在这些地区动员党的力量”

各国支部多是按照地域设置,冠以地名,如英国的曼彻斯特支部、意大利的马萨社会主义支部、瑞士的巴塞尔乡格吕特利支部。有的支部是多个组织的集合体,比如,根据第二国际第四次(伦敦)代表大会记载,法国社会主义工人组织有两个支部,其中第一支部包含中央革命委员会、塞纳河工会联合会、大学生民主联盟、木工联合会(里昂)、革命社会主义工人党(普莱桑斯)、社会主义者协会(夏朗德)等多种类型工人组织。第二国际第五次(巴黎)代表大会,将参会的各国代表团临时组合称“支部”,“支部”同时设主席和书记职务。将各国工人组织设为国际组织的支部,成为第三国际的基本做法。而明确同时设主席和书记职务,在马克思主义政党支部设置方式中属于特例。

一个国家的党组织设置为一个支部,支部下设分支部。共产国际允许一国支部下设分支部,比如列宁说,“‘独立工党’是‘国际’英国支部的两个分支部之一,另一个分支部是‘社会民主联盟’。”在共产国际推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实践中,每个支部可设置书记职务。支部代表常驻共产国际总部。支部通过派代表参加共产国际大会,实现支部与共产国际、其他支部之间的交流。共产国际设置专题会议,讨论某国支部的党组织和革命发展事项,实现对支部的指导。

共产主义者同盟建立了外部联络机制。马克思在揭露福格特的文章中介绍:共产主义者同盟在“同一城市的各支部组成一个‘区部’”,两个以上十个以下的支部组成区部,支部的主席和副主席构成区部的委员会。这种设置方式使得支部与区部紧密联系,支部的主席和副主席是支部与区部的联系人。1850年章程规定,以一国或一省为单位建立的支部,隶属于同盟的总支部(即中央委员会任命的区部),支部只和区部联系,不和中央委员会联系,以此保证支部的秘密运行。支部可以讨论并通过或否决代表大会的立法性决议,这种权力运行规则显示出当时的支部在整个政党中的重要地位。支部设定向上级组织报告机制。1847年章程草案要求,支部监视被勒令离盟者或开除出盟者,发现危害同盟情况应立即报告区部委员会。1847年章程要求支部每月联系一次区部委员会,1850年章程改为每个月向区部书面报告一次。共产主义者同盟禁止支部之间的联系,“各地区的支部彼此不得相识或保持任何联系”,这是当时共产主义者同盟在处于险恶外部环境下所采取的策略。

六、中国共产党支部:从组织整体到组织基础

中国共产党二大明确自身是第三国际的支部,是第三国际的一个下属机构,当时全国及世界各地的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一般称“组”或“小组”。党的二大章程提出“地方支部”、“产业和机关为单位的支部组织”等概念。党的四大提出支部具有“基本组织”属性,即支部性质为党的一般的组织形式。刘少奇在七大修改党章报告中说明支部性质,“党的基础组织,一般称为党的支部”。支部的基础性,即其作为党的组织的根本、工作的起点,其工作直接作用于党员,在总支部和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邓小平在八大党章修改报告中,从党员层级、人数角度区分支部、总支部、党委,明确支部为“党员不足五十人的基层组织”。支部成为组织层级最低、人数最少,但又具有党的基础功能的一级组织机构。八大对支部性质地位的确定,指导着此后党的代表大会对支部的决议。十九大要求支部是承担“直接”工作职责的机构,要在基层做好党员工作和群众工作。

经过痛彻心扉的思考,我退掉了租住了房子,也辞掉了律师事务所的实习工作,从此远离了崔仁浩。我想他应该会疯狂地找我,可是,我能怎样呢?

随着中国革命、建设的不断深入,支部职责任务得到逐步明确规范。二大提出,“现在他向中国工人和贫农高声喊叫道:快聚集在共产党旗帜之下奋斗呀!”,号召无产阶级工人和贫农聚集到党的旗帜下,吸收他们入党。刘少奇在七大所作报告中阐述支部的任务,这是党在延安整风运动后对支部任务的规定,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支部任务的明确:包括宣传组织人民群众以实现党的决议,向上级反映人民群众情况、关心群众生活、解决群众问题,吸收新党员、征收党费、审查鉴定党员、执行纪律,教育党员、组织学习。十二大党章对基层组织(含支部)任务的规定,适应改革开放要求,成为其后修订党章对基层组织(含支部)任务要求的范本。十九大报告提出支部应直接担负七项职责:教育、管理和监督党员,组织、宣传、凝聚和服务群众;发挥一项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①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5-136、135页。

四大党章始对支部的内设机构作出规定,“每支部公推书记一人或推三人组织干事会”。七大党章对支部规模调整至七人以下;十四大以来的党章不再提支部设置书记副书记的人数规模条件,而是分别出台党和国家机关、农村、高校等基层组织的工作条例,分别详细列出此项规定。六大党章将“干事会”扩大到3人或5人的规模。八大党章规定,党员人数达不到一定规模只选举书记或正副书记,不设支部委员会,支部的这种领导机关设置原则沿用至今。对于达不到支部设立条件的地方,四大党章提出设置一名“通信员”,属于附近地方的支部或直属中央;五大党章改为设“通讯员”,隶属于最近的区委员会;六大及以后的党章取消了这种设置,理由是地方的党部不要直接指导个别党员,指导每个党员的职责应属支部。六大党章规定,不能设立支部的党员并入邻近的企业支部,这种设置原则扩展为并入相近支部,在高校党支部、农村党支部中沿用至今。

从支部的运行机制看,四大党章规定支部书记负有召集支部会议的职责;六大党章规定干事会有完成日常党务和支部工作的任务,书记则执行党员大会或支部会议的决议及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刘少奇在七大所作报告中,强调支部是党员的领导机关,而不是党员的上级领导机关,应该直接领导支部党员开展工作,对农村支部、机关支部、学校支部等运行方式分类要求;书记的职责是“照顾全般工作”,对支部全面负责;支部委员会的委员们进行切合实际的分工,其中需要有管理党务工作的委员、宣传教育工作的委员等。七大党章规定支部委员会任期制,支部委员会(包括书记)任期半年至一年;八大党章规定为一年;十二大党章改为二年;十四大党章改为任期弹性制,即根据党员人数、工作性质、职责权限、分布状况的差异,每届任期为二年或三年。十九大党章将支部委员会的每届任期调整为三年至五年。

七、马克思主义政党支部历史演化特征

马克思主义政党支部,作为无产阶级完成历史使命、实现政党功能的组织机构,经历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检验,具有显著的历史演化特征。

一是在政党中的地位趋向基础性。从马克思主义政党对支部属性的定位角度看,支部被赋予了“组织中心”、“松散的”、“自由的”、“坚强的核心基础”、“一个国家的共产党组织整体”、 “工作机构”、 “基本组织”、“基层组织”、“基础组织”等一系列特征,支部的内涵随着国际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而丰富、深化。从共产主义者同盟到中国共产党,支部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机构”的核心属性却一以贯之。这种组织机构从支部初建时的中心地位,随着政党组织规模的扩大,逐渐成为政党组织的基础。

二是主要职责任务具有继承性。由于对支部性质及相应的地位作用的认知差异,马克思主义政党对支部职责任务,在正式文件文本中的明确程度、赋予支部职责任务的具体内容存在较大差异。马克思主义政党赋予支部职责任务的具体内涵,也随着政党事业发展的成功进度而不断丰富,但其主要职责任务获得传承,包括:吸收新成员、征收费用(盟费、会费或党费等)、开展活动(召开会议、经济政治斗争、宣传政党理论思想、组织群众等)。

三是设置逐步系统化。支部设立的条件在共产主义者同盟时期就已比较明确,以人数规模和地域情况作为设立支部的考虑要素。支部由按地域设立,丰富为按性别、民族、机关、生产单位、地域等设立。支部内设机构的变化相对较大,从设置主席、副主席,到设置书记,再到设置书记和副书记;从设置统计委员会,到设置干事会、支部委员会;从设置分支部,到设置小组。支部内设机构的丰富发展,形成领导个人、领导机关、分支机构有机结合的系统性组织结构。

需求响应模型中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矩阵基于离散吸引力模型计算[20],具体的矩阵M如下所示;上层目标函数的罚分系数值设为 α=1000;

四是运行机制在适应实际需要中得到完善。共产主义者同盟、国际工人协会支部一般是秘密运行的组织,但国际工人协会发展后期,也责成所有支部与工人阶级的协会合在一起公开进行活动。由于反动统治的镇压,俄国的社会民主党、社会民主工党只能采取秘密方式,与合法的工人团体、杜马、合作社等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支部在革命战争时期,既有根据地公开存在的支部,也有城市敌占区秘密发展的支部。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支部完全公开地进行活动。马克思主义政党支部的内部运行机制,包括支部负责人、通讯联络人——主席、副主席、书记、副书记的选举产生方式,支部干事会、委员会的选举制度,以及内设机构的职责分工、任期改选制度,支部会议、党员大会的定期开会制度,支部成员向支部负责人报告、支部委员会向党员大会报告制度。马克思主义政党支部的外部运行机制,包括支部主席成为区部委员会成员的制度设计,支部向上级报告机制,支部间禁止联系、建立联系的机制等。支部的外部运行机制,保证支部与马克思主义政党整体的有机统一、沟通联络,保持支部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有机组成部分,保障马克思主义政党整体的有效运转。

注释:

中国共产党从单位类型、党员规模维度不断规范细化支部设置方式。四大党章规定,以农村、工厂、铁路、矿山、兵营、学校等机关为单位设立支部。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陈云指出: “按生产单位组织支部,即在工厂、矿山、铁路、轮船、农场、农村、兵营、商店、学校、机关等生产场所和工作单位中,组织党的支部。”按生产单位设立支部,成为党支部设立的一般原则,便于支部发挥领导群众的政治核心作用。规定“凡有党员三人以上均得成立一支部”,增强支部设立的必要性,加强支部建设,以应对国共合作对党内组织的冲击。六大党章提出,不足三人的党员并入邻近生产支部或联合组成支部。邓小平在作八大党章修改报告时强调,中国共产党已成为执政党,党员规模成倍于新中国建立前,支部可以在中国的任何生产单位、地域设立。党员三人以上、五十人以下,成为八大党章规定的支部设立条件。八大党章对于支部设立条件的规定,成为后来支部规模设定的范本,以后的章程条例对此只稍作调整。

(2)明确项目任务:课前,首先教师在超星学习通平台发布相关知识点的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布置教学任务,完成创业项目的市场调研,要求学生以创业团队为小组单位,确定本小组要创业的项目,并进行市场需求调研,形成调研报告上传至教学平台,教师通过平台与团队进行交流,指导完成任务等。

三年级学生在校园里显得更为活跃,他们有热情,也显得任性、容易冲动。有时他们会在桌面上、黑板上,写几句小诗、一行话语,好像以此表达对学习的爱好,我就鼓励学生写生活小诗歌,极大的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引导他们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实践证明:积极疏导,把他们的心语得以外化,由此激发他们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是有效的路径。在练笔、讨论、批注和推敲中学生乐而不疲,尊师爱校、友爱同学的美好情操得到提升。

1864年,马克思参与建立的国际工人协会,被各国工人阶级作为自己活动的指导中心,并纷纷在本国成立其支部。1870年,马克思以总委员会的名义起草声明,揭露法国政府利用借口逮捕国际工人协会巴黎支部和里昂支部成员,指出国际工人协会支部是“工人阶级的组织中心”,揭示支部是工人运动的组织形式,表明其在各国工人阶级组织中居于中心地位的属性,有别于共产主义者同盟时期支部所处的底层状态。

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第3卷,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463页。

授权和执行、执行和审核、执行和收付款业务,如合同签订人员不能同时兼任合同调查职务,合同签订人员不能兼任合同审核人员,业务负责人不能同时兼任资金回笼工作等。

⑦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483、483页。

⑨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83、483页。

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247页。

⑫ 《列宁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2页。

⑬⑯⑲ 《列宁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3、212页。

本文约定电机逆时针旋转方向为正方向,正的定位力矩对应着转子位置的正方向。当转子位于15°时,电机将逆时针旋转至下一个齿槽转矩的零点57°位置,当转子位于105°时,电机依然将顺时针旋转至57°位置的稳定点。因此,实际的稳定点是57°,180°,306°。

⑭ 《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526页。

⑮ 《列宁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51-152页。

⑰⑱ 《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文件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021、867页。

⑳㉖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447、450页。

㉑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年10月—1966年5月)》第24册,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69页。

㉒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34页。

㉓《陈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9页。

㉔㉕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63、263页。

 
丁俊萍,张克荣
《科学社会主义》 2018年第01期
《科学社会主义》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