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印度方位观、方位神和神庙朝向关系初探

更新时间:2009-03-28

在印度教的主流传世文献中(吠陀奥义书、两大史诗、法论文献、往世书),东方和北方被视作殊胜的方位。吠陀文献中的方位观和方位词的双重含义之形成,与持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东进征战南亚次大陆的历史相关。面东拜日,面北为巍峨的雪山,后方西侧是海域,南方是被击溃的达罗毗荼人。四个基本方位词东西北uttara,在成书于公元前1500—前1000年的《梨俱吠陀》[1]中已经存在。这四个方位词都有双重方位含义:pūrva指东方和前方,指南方和右方,指西方和后方,uttara指北方和上方。《梨俱吠陀》中的原人创世神话“原人之口,是婆罗门;彼之双臂,是刹帝利;彼之双腿,产生吠舍;彼之双足,出首陀罗”。在奥义书([2],页 9)文献 约为公元前800—前400年。《大森林奥义书》将分割创世神的场景进一步形象化,固定了神灵的肢体和方位:创世神将自己分为三部分:三分之一是太阳,三分之一是风。他的生命(或呼吸)也分为三部分。东方是他的头,这双臂是左和右;西方是他的末端,双腿是左和右;南方和北方是他的两胁;天空是背,空中是腹,这大地是胸。中逐渐有了清晰的朝向,随着种姓制度的确定,方位开始与种姓理论挂钩。

田总,能挣到钱才是最为重要的,机会难得啊,你再考虑考虑。说着,高潮递给田卓一支香烟,又帮她点着。田卓抽烟的姿势很优雅,抽着烟思索的表情更是楚楚可怜。高潮吐了一口浓浓的烟气,在氤氲的烟雾中,他越发感觉田卓就是雾里的一朵怒放的玫瑰。雾里看花,让高潮捉摸不透花儿的真实面目,让高潮觉得自己和田卓之间,或许永远只能是隔岸相望的两块拟人化的石头。

测定方位是祭仪和神庙建筑动工的先决条件。纵观现存的印度教、佛教的大型地面建筑,大多依照正南北布局,主殿面东居多。如13世纪奥里萨科纳克太阳神庙(Konark temple)和11世纪中央邦的克久拉霍神庙(Khajuraho temple)等皆面东;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大塔朝东,那烂陀寺遗址的僧房朝西,塔庙面东;从内部来看,湿婆林伽的朝向——底座的女阴“约尼”必朝北。神庙常象征着微缩的天宫和宇宙,其朝向对应着神话传说和通行的方位观念。对上述现象的解读有助于深入理解古代印度建筑理论与生活实践以及和神话的对应关系。

一 印度通行的方位观

1.印度教方位观

方位的优劣在婆罗门的宗教生活法规中可见一斑 笔者拙作《印度教方位尊卑观念之探源》(《亚非研究》,2017年第1期)一文中已对印度教方位尊卑观念略做文献梳理。。成书于公元前2—2世纪的《摩奴法论》[3]规定修行和祭祀以及学习要朝东或北:

因此,多色集元素的个人颜色布尔矩阵A×F(a)可用式(26)表示,每一行表示对应元素的个人颜色,如第1行[1 1 1 0 0 0 0 0 0 0 0]表示任务元素有起始和完工时间、执行人、工装设备3种个人颜色。

2.51—75:他应该如实地向师父禀明,然后啜饮,面向东方,保持清净而食之。知法者欲得清净时,应该在清净的地方,面向东方或者北方,用“净水钵”取水啜饮。将要学习吠陀时,他应该依规则啜饮,身着轻衣,作双手合十,调伏诸根,面向北方,然后才可受学吠陀。坐在向东指的吉祥草叶子上被吉祥草叶子净化了身体,再以调息三次而得意念清净,他才可以诵“唵”字。

6.31:(林栖期间),他应该,朝着东北方向(不可战胜的方位)笔直走,一心一意,食水与风为生直至身体倒下。

在人性本善的基础上,王阳明认为仁义礼智、四端之心是人所固有的良知良能,是道德产生、道德行为发生的基础,这里的道德更多的是一种善行的张扬和善性的实践。休谟从社会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的自然本性角度考虑,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为了满足个人的需要,获得自己的快乐,但是这种私心的发展必然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和稳定发展,所以在这种“自私”的基础上必须产生一种道德去平衡人性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这里的道德更多的是一种行为约束。

8.87:他应该在清净以后于上午当着天神和婆罗门的面,要求净化过的再生人面向北方或者面向东方供述真实的证词。

周围神经鞘瘤是一种多发肿瘤,其中既有良性病变,也有恶性病变。明确诊断的患者需要根据周围神经鞘瘤所处部位以及与周围组织关系确定手术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早期对疾病的有效诊断是实施治疗干预的前提[1]。为进一步丰富周围神经鞘瘤临床诊断方法,总结不同影像学特点,从而为周围神经鞘瘤的诊断提供依据。本文依据我院2015年9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45例周围神经鞘瘤患者,回顾分析其CT诊断、MRI诊断资料,各项资料分析如下。

对于黏性情形, 计算域及网格点不变, 取Re=400, 800, 1 600, 3 000, 这是一组低分辨率数值模拟. 将原始WENO-CU6-M2格式的改进B的结果与已有LES模型对比, 如动态Smagorinsky模型和Hickel等[21]的自适应局部反卷积模型(adaptive local deconvolution model, ALDM), 且Brachet等[22]的直接数值模拟(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 DNS)数据用作参照解.

图2标注的造像位置,有力地证明了方位神的概念对神庙布局和朝向的影响。总平面呈现如下模式:建筑布局刻意让八方护世神各守一隅,故而规划成正南北的对应平面图,呈现出一条东西朝向的轴线。神庙总平面中央是国王敬拜的舞王湿婆,为宇宙和各方位之中心,整个神庙平面象征着微缩的正南北四方形的大地(表3)。

两大史诗中,东和北二方继承了吠陀晚期文献对此二方位的描述,北方最殊胜,是一切活动中的优秀方向。东方是初方,原初之时,这里首先布满众天神,众神扎根于此,加之因陀罗在此处灌顶为王,故因陀罗是东方的守护神,indra一词也可指代“东方”。北方因月亮被灌顶为婆罗门之王—也即婆罗门的归属方位,财神住于此处,故月亮和财神皆是北方守护神;阎摩和婆楼那各是南方和西方的守护神。印度中世纪百科全书式著作《广集》[8](成书不早于6世纪,传为笈多王朝时的学者彘日所作)第53章中的种姓方位理论(婆罗门应住村庄北侧、刹帝利住东侧、吠舍住南侧、首陀罗住西侧)以及往世书中的弥卢山神话 弥卢山是一座金山,山的东侧等方向(东、南、西、北)分别是白色、黄色、黑色、红色;婆罗门、吠舍、首陀罗和刹帝利各住这四侧。以因陀罗为首的护世神位于东方和其余七个方位,而梵天位于正中央。也与上述《摩奴法论》的规定有一脉相承的关系。西方囚禁着恶神,南方是妖魔之处、祖先居处、魔王罗波那的国度,两者皆属于不吉祥的方位。

在两大史诗之后的往世书文献中的日常方位规则可举一例——《摩根德耶往世书》[9]34章中的日常方位:

人要面朝东方,自我调伏,冥思公正和财富。家主要洗漱之后,面朝东方或北方进食,进食时要姿势端正,不可多语。漱口时要朝东或朝北,不可多语。人睡觉时不可头朝北或朝西,头应朝东北或东。祭祀前,人应洗头,然后面朝东或朝北剃须。要朝北祭拜黎明女神和湿婆;朝南祭拜祖先;朝西北祭拜病神。

各往世书也多次提到了祭祀要从东开始,止于东北;或从东北开始,止于北。伐木建庙时,也应从东北角以顺时针顺序切割,树朝东、北、东北倒下,则此木可用,反之则不吉。总而言之,印度教极为强调方位次第和方位禁忌。

2.印度佛教方位观

汉译佛经及其注疏中(本文佛经均引自《大正新修大藏经》),有几处对古印度通行的方位观和方位神的记载(表1)。

进入21世纪,中科印刷如大多数国有企业一般,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造。这一时期,中科印刷有欢乐、有踌躇,直至2006年,其完成了一次大的改革——迁至200亩的新厂,这一搬迁,为中科印刷随后完善的管理,自动化、数字化的生产,提供了保障。采访时,沈幸华董事长不由感慨:“与改革开放前相比,如今中科印刷,从生产能力、盈利模式、人员层次来说,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相信未来,中科印刷在时代变迁中,将依然以一颗不变的初心勇往直前”。

 

表1.佛经中所载的方位观

  

译者/作者 经名 记载内容(北凉)昙无谶 《优婆塞戒经》外道六师常演说法,教众生言:“若能晨朝敬礼六方,则得增长命之与财。何以故?东方之土属于帝释,有供养者,提桓因则为护助。南方之土属阎罗王,有供养者,彼阎罗王则为护助。西方之土属婆楼那天,……北方之土属拘毗罗天……何故先辨东方,谓显开明之始故?顺彼方故。以西域方仪以东为上故。其堂殿皆面向东,如祇洹寺、菩提寺皆面向东。如来说法亦多分面向东。故面门光出,正即向东。(唐)一行 《大日经义释》 西方俗法,东向而治。故以东为初方,南为右方,西为后方,北为胜方。(后唐)景宵《四分律行事钞简正记》今依宝云:西国以东为上,伽蓝门多分面东,房舍亦尔。(唐)法藏 《华严经探玄记》

其中《大日经义释》云:“西方俗法,东向而治。故以东为初方,南为右方,西为后方,北为胜方。”这句话应是对古印度方位观最精炼的概括。这也是中国佛教徒在印度的见闻,因那烂陀寺的佛殿就朝东(图1)。

  

图1.那烂陀寺遗址平面图(记号M为精舍、T为佛殿或佛塔,可见T2朝北、T12、T13、T14面东) 图片来自《印度考古调查》(Archaeological Survey of India)。

为了评估算法,在Intel(R)Core(TM)i7-7700 CPU @ 3.60GHz,8GB内存,Ubuntu 16.04 LTS 64位操作系统的环境下进行了实验测试。测试的目标区域是50×50的正方形区域,算法的参数设置为popsize=3,pm=0.5,Gm=100,K1=5,K2=5。对节点数量N,节点感知半径Rs,节点通信半径Rc,网络的覆盖百分比p在不同取值情况下进行了多次实验,每一个实验用例测试30次,测试结果取平均值。

可见东方和北方能令人清净。甚至学习吠陀时,须面向北方或东方;诉讼供词时也要朝向北或东,以反映真实。再生人要面向北方或者东方供述真实的证词,是因为真诚/真理神(satya)在东方,在工巧明文献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里总括印度的学问时,提及“五明大论”:“七岁之后,渐授五明大论。一曰声明,释诂训字,诠目流别;二工巧明,伎术机关,阴阳历数;三医方明,禁咒闲邪,药石针艾;四谓因明,考定正邪,研覆真伪;五曰内明,究畅五乘,因果妙理。”度量衡、相地、日晷、星象、坐具、车辇、耕犁、民居、神庙、造像以及相关吉凶禁忌和仪轨都可被归为工巧明。的宅神图 81格或64格的方形曼荼罗仪轨图,请诸神上宅神之身将其镇压。宅神呈俯卧姿势,头朝东北。布局中,真诚/真理神就位于东侧格位。

尔时,世尊与诸大众前后围绕,至新堂外,洗足已,然后上堂,于中柱下,东向而坐。时,诸比丘亦洗足已,随入讲堂,于世尊后,西面东向,次第而坐。时,诸释氏即于东面西向而坐。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600:如转轮王将登大位,于白半月十五日晨,沐浴受斋至大殿上,升师子座面东而坐,有大轮宝从空而来,当知彼王受转轮位,不久当得具足七宝。

印度佛教地面寺庙除朝东的摩诃菩提大塔外,存留极少,难作过多实例分析。

3.耆那教方位观

一些小庙朝北(与图1那烂陀寺的T3佛殿朝向相似)。即便是南印度的神庙,也基本符合这种情况(图2),总平面呈东西向的矩形,主殿面东。每部工巧明文献的卷首中必有指导制作日晷测方位的章节。此章过后,方能学习布局规划。由此可见,印度古代建筑规划有着强调测定方位的传统。

在上述的印度本土三大教派中,东方皆是四方之首,提及四方之时,常以“东为首方向”的方式来描述。综合之前的论述,可知从东至北的朝向区间,在主流的原人创世神话、宗教生活和世俗生活中,皆是较为高尚的方位区,而西和南次之,或与之反之 南方印度人对此持有较大异议,一些出自南印的印度教地方语言经典的观点与梵语文献分歧较大。

同伴阅读就是委派五年级学生做“小老师”指导二年级学生阅读。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为了指导好弟弟妹妹,会事先认真备课,总结阅读策略与方法,并把这些策略与方法深入浅出地讲给弟弟妹妹。活动中,五年级学生的热情很高,指导也非常耐心。二年级学生在哥哥姐姐的带领下,阅读的兴趣提高了,阅读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二 印度通行的方位神

古印度的每个方位都有司职的神祗,并且在文献中方位神常直接指代方位。八位护世神 方位()的保护者()。佛经中称为护方神、护世神。分别掌管四正和四隅,有各自的神格。八方护世神为:东方因陀罗(indra)或日神苏利耶东南方火神阿耆尼(agni)、南方死神阎摩(yama)这四正方位神;西南方罗刹鬼王涅哩底在佛经中译为涅哩底,称为罗刹鬼王,捉刀骑鬼,是为一凶神,详见表2。、西方水神婆楼那()、西北方风神伐由(或摩录多(marut)、北方财神俱毗罗(kubera)或苏摩(soma)、东北方伊舍那 11楼陀罗之一,后与(控制者)同为湿婆之称号。四隅方位神。

1.四正方位神

早期文献《大森林奥义书》指出了吠陀神祗与四大方位的配属关系。

3.9.20:我知道各种方位及其天神和立足处:东方守护者是太阳神,太阳神立足于眼睛,南方为阎摩,阎摩立足于酬谢或为“祭祀”),酬谢/祭祀立足于信仰,信仰立足于心。西方为婆楼那,他立足于水,水立足于精液,精液立足于心。北方为月神,他立足于净身仪式,净身仪式立足于真实,真实立足于心。上方的天神是火神,火神立足于语言,语言立足于心。([2],页 60—71)

此论述中的方位神便是印度通行的四大方位神。耆那教和佛教的北方护世神略有差异,多用北方多闻天,但是神格近似,北方方位神都具有财神的特点。

2.四隅护方神

四隅方位神的定型相对较晚。笔者整理了两大史诗中的四隅方位词,发现《摩诃婆罗多》中,四隅皆是由两方向词合成。如东北即“东”加“北”或“北”加“东”。而《罗摩衍那》有两处出现了四隅方位神。

如《罗摩衍那》2.65.2“来到了东南方舍厘耶伽檀那”;4.60.11“我们俩辨不清方向,南方东南方(和西方;大地好像是处在劫末,被熊熊的烈炎而烧伤”。两大史诗中,笔者发现有该两段直接用护方神的衍生词(火神阿耆尼死神阎摩水神婆楼那指代四隅方位。相比起他三位方位神,西南方的涅哩底(在文献中被定义为方位神的时间较晚。“涅哩底”一词最初在吠陀文献中意为死亡和不祥,但到了两大史诗时期逐渐被拟人化,被视作十一位楼陀罗之一。《摩诃婆罗多》1.60.53介绍了涅哩底的身世:阿达磨(非法)的妻子是涅哩底,他们的儿子是罗刹;涅哩底的三个儿子是跋耶(恐怖)、摩诃跋耶(大恐怖)和导致众生丧命的摩哩提逾(死亡)。由其家族可知此神有凶神的特征。两大史诗中并未有涅哩底与西南方位关联的解释,以及明确的四隅方位神的阐述。涅哩底正式被纳入八位方位神体系应是在两大史诗之后。系统的八方护世神的理论出现在6世纪之后的往世书文献和实用性的工巧明文献之中。

截至2014年,D市共有20家上市公司,基于锐思数据库中的财务数据计算得知其城市平均投资回报率为9.59%。Y市只有1家上市公司,因此,把银行贷款的基准收益率8%作为其平均投资回报率。由统计年鉴得知D市2013年的水上运输业的投资额最大,为73.6亿元,把它作为D市港口投资的上限。同样得知Y市的港口投资上限为15亿元。

3.方位神的特征

印度教往世书文献中,各方位神的特征非常清晰。《火神往世书》[11]描绘了护方神的造像特征和所管方位。其136.14和56.17—30,概括如下:“东方因陀罗:手持金刚杵,骑象;东南方火神:持矛,骑山羊;南方阎摩:要骑水牛,持杖;西南方涅哩底:持剑,骑罗刹,掌管骆驼;西方婆楼那:骑摩羯鱼,手持套索;西北方伐由:骑车辇,持幢;北方俱毗罗,持杵和钱袋,骑马;北方苏摩:持杵,骑车辇;东北方伊舍那:持戟,骑公牛。”这段描述表明了在往世书时期(始于公元4—5世纪),八方护世神常指代方位,其概念和形象已经相当清晰。

相比之前的法论和史诗文献的零散,四正和四隅护方神在往世书中成组出现、特征鲜明,并且四隅方位也具备吉凶属性。八方次第分明、等级分明。东北方位夹于东和北这两优等方位之间,是日常祭仪、施工立桩、测量等活动的初始方位,也是不可战胜的方位,护方神为伊舍那,即湿婆。而其反方向西南方位神涅哩底的身世和特征,无不与死亡、厄运、争斗以及罗刹相关联。西南聚集着罗刹,众罗刹敬拜涅哩底;武器库也要建在西南角。火神位于东方日神之南,东南方因和火神相关,也使得厨房这灶火之处须建于东南角。西北方可能与西北风的盛行相关,故是风神以及病神见前文引述的《摩根德耶往世书》第34章。的方位。西南方位神涅哩底的身世与古代印度人对噩运的理解密切相关。《火神往世书》还提到:“朝北向药叉致敬;朝东北向众行星致敬;朝东南向阿修罗致敬;朝西南向罗刹致敬。”可见西南是罗刹归属之地。《龟往世书》[12]也提到:“城镇的西南是涅哩底,此处聚集着罗刹,众罗刹敬拜涅哩底;俱毗罗,所有财富之主。涅哩底,所有罗刹之主。”综合印度教文献对涅哩底的描述,可知:西南方位神涅哩底隶属于噩运的凶神体系;她是罗刹之母或之主,受罗刹崇拜。印度教神话把各种灾祸、噩运都编成了一个家族神灵,甚至与不祥的鸟类相联系。

在《优婆塞戒经》(表1)与《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为代表的佛教文献中,既有对天竺方位观的归纳,又有对印度方位神灵的形象描述。密教文献中的坛城修行法沿用了古代印度通用的方位观念,引入了印度教的方位神,对其特性描述更为细致(详见表2)。根据昙无谶的译经年代,八方护世神在4世纪前已被佛教所熟知,在唐代密教佛经中,八位方位神形象特征已经异常清晰了。上世纪发现于斯里兰卡的大乘佛教文献《文殊师利工巧经》[13]也使用了婆罗门教方位神来布置平面网格图,可见婆罗门教的方位观和方位神为印度古代通行的观念。这八位方位守护神为印度本土宗教所共有,并非独属印度教。佛经中的护方神特征与众往世书中的描绘基本相符(表2),其中《佛说大乘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经》的描述最为一致。

 

表2.汉译佛经中方位神名号及其特征摘录表

  

方位名、方位神名号及其肤色、法器和坐骑经名 译者/作者 东方 东南 南方 西南 西方 西北 北方 东北《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唐)金刚智僧一行释天王/帝释宝冠被璎珞跋折罗火天/火仙:住炽焰中三点灰持珠及澡瓶阎摩:坛缚噜风天方 夜叉方 伊舍尼印,水牛涅哩底刀恐怖形龙王索《供养护世八天法》(唐)法全尸迦天 主/帝释火天/火仙琰摩 罗 刹主:罗水天/龙王多闻天王恐怖形刀索风神王/缚庾/风天伊舍那天 王:戟眷属部多众《佛说大乘观想曼水天:黄白头上龙头罗净诸恶 趣经》(宋)法贤帝释天:金刚杵六牙白象火天:赤色军 持(水瓶)宝杖赤色夜摩天:绿色宝杖,骑水牛罗 刹主:赤黑 剑,骑鬼风 天:虚空色幡,骑鹿夜叉主:金色宝树枝宝囊,骑白马羊索妙宝骑赤色摩竭鱼部多主灰色三叉金刚子 军持(轮宝 ),骑黄牛

简而概之,印度古代的方位神和方位观早在吠陀时期已有雏形,至往世书时期形成成熟的体系。方位观的发展有两个特征:一是方位词汇增多,用八方护世神代指方位,方位神的特质也反映了方位的特性;二是与宗教祭仪和等级尊卑的观念相结合。总体而言,位于对角的方位具有相反的吉凶属性。

三 方位观和方位神与神庙朝向

1.实例简析

笔者通过参访印度古迹以及查阅迈斯特(Michael Meister,印度古代建筑研究的权威学者)的丛书《印度神庙百科》(Encyclopaedia of Indian temple architecture[14],发现了两大特点。首先,神庙及神殿的平面布局多为矩形,且中央神殿多为正南北的正方形。除去岩凿和石窟(如埃洛拉第16窟的石刻神庙主殿朝西),自笈多王朝以来,大部分印度地面神庙建筑的朝向都符合“东向而治”的方位观念。如克久拉霍神庙群和奥里萨科纳克(所有的太阳神庙都朝东)、林伽庙(Bhubaneswar)的神庙主殿向东,

作为比佛教还古老的印度本土教派,耆那教文献中但凡提及四个方位,也是必先述东方([10],页60、225)。成书于5—6世纪的《劫波经》阐述了耆那教的集大成者、第24祖师伐陀摩那(Vardhamana,外号“大雄”)的生平。帝释天前来拜见大雄,幻化出天宫,中置面东宝座,请大雄入座,大雄面东说法;另一故事讲述一名王,他的王座也是朝东([10],页225、244)。

全碳纤维复合材料、大尺寸车体承载结构的成功研制,验证了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承载结构上应用的可行性。但是,复合材料在轨道车辆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仍受成本、材料、设计、工艺等限制,尤其是成本问题,是制约其推广应用的强大壁垒。持续快速发展CFRP技术,推进轨道交通复合材料车体的应用须从以下几方面推进:

  

图2.南印度泰米尔邦的坦焦尔(Brhadīśvara)大寺(11—14世纪)(图上方为北,右为东) 图片来源R.Nagaswamy.

《摩奴法论》也确定了祖先和阎摩皆位于南方。《摩奴法论》一个重要论述是“向南祭祖”。《梨俱吠陀》的10.14《葬仪神曲》曾提及阎摩为死者引路:“阎摩为我等,首先觅归路……汝将见阎摩,及婆楼那天。去会见祖灵,去拜谒阎摩!”([4],页319—320),但叙述不明确,而此时祖先被明确定位于南方,与阎摩一个方位,并且描述了祭祖的次序。在《摩诃婆罗多》[5]和《罗摩衍那》[6](成书于前4—4世纪)这两大史诗和其后的往世书文献中,勾魂使者将灵魂带往南方的阎摩国度。此外,南方还和罗刹有关。法论中提到祭祀时缠着头的人所吃的,面向南方的人所吃的,还有穿着鞋的人所吃的,实际上都被罗刹们吃掉。法论还有一些世俗生活和丧葬的朝向规定:他应该把死首陀罗从南城门抬出去,而再生人则依次从西北东各门。同样,成书于公元150—300年的政事论文献《利论》[7]2.4.21也规定:对于从低到高的各个种姓,应分别从南、(西、北、东)门运送(尸体到火葬场)。上述法规应在古时曾经通行。这种规定虽是婆罗门为了贯彻“洁污”观念所作的教条性规定,以免高种姓尸身受到污染,这也佐证了在印度教主流文献中,东与北贵于南和西,乃至影响到日常生活。

 

表3.坦焦尔大寺平面的方位神布置图

  

伐由(vāyu) 俱毗罗(kubera) 伊舍那(īśāna)婆楼那(varuna) 宇宙中心舞王湿婆 因陀罗(indra)涅哩底(nirrti) 阎摩(yama) 阿耆尼(agni)

此外,始建于阿育王时代,再于5—6世纪重建的菩提伽耶摩诃菩提大塔也朝正东。故而表1中“其堂殿皆面向东,如祇洹寺、菩提寺皆面向东;如来说法亦多分面向东”的记载皆有据可循。昔日佛寺大殿朝东、精舍朝东以及佛陀朝东说法的造像十分普遍。

耆那教神庙较为强调方位。在耆那教文献中,神庙也常被比喻作弥卢山。耆那教分天衣派和白衣派,信奉的经典和崇拜的圣人的差异,导致神庙各有不同。研究耆那教艺术和神庙的印度学者南迪塔·普吉(Nandita Punj)转告笔者,但由于庙中供奉的祖师(Tirthankara)的差异以及星象的因素,一些耆那教神庙朝西或朝北,且有些主殿四方通透并无明显的朝向,例如拉贾斯坦的四面神神庙(Chaumukha)的主殿呈四方形,中轴对称四方各开一门。但总体而言,耆那教庙宇多呈正南北布局,面东较多。

佛经中还记载方位:长者常面东而坐,转轮王登基也是面东而坐。《杂阿含经》卷43:

2.神庙的象征意义和朝向

神庙象征着微缩的宇宙,与印度教宇宙观有关。“神庙”一词指印度教神庙时,有一个对应的梵文古译为“天祠”,即为deva“神”和“住处/宫殿”。神庙的前身是吠陀和婆罗门教时期的祭坛,主殿象征着早期的祭坛。《广集》57章第10条明确提到了神庙应按64格宅神图布局,入口朝向四正方位之一。婆罗门教时期的祭祀活动涉及大量的方位崇拜,这一现象可在托名安士高所译的《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中窥见一二《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卷1:“佛在王舍国鸡山中。时,有长者子,名尸迦罗越,早起严头,洗浴着文衣,东向四拜、南向四拜、西向四拜、北向四拜、向天四拜、向地四拜。佛入国分卫遥见之,往到其家问之:“何为六向拜?此应何法?”尸迦罗越言:“父在时教我六向拜,不知何应?今父丧亡,不敢于后违之。”佛言:“父教汝使六向拜,不以身拜。”尸迦罗越便长跪言:“愿佛为我解此六向拜意。”“……东向拜者,谓子事父母;南向拜者,谓弟子事师;西向拜者,谓妇事夫;北向拜者,谓人视亲属朋友;向地拜者,谓大夫视奴客婢使;向天拜者,谓人事沙门道士。”。祭祀一直与方位关系紧密。神灵以祭火享用祭品并赐予恩惠后,又从祭坛登天而去。方形且正对四方的祭坛最为常见,也适于祭祀四位方位神,因此神庙为了进行与方位有关的崇拜,在设计过程中也会尽量周正,主殿四道外墙呈正南北布局。神庙主殿脱胎于早期的祭坛,人与神的沟通以殿内造像为媒介。神庙建成之后,祭司举行系列仪轨,为庙“开光”,使得神庙与其内外的众神像皆有神性,从而能使神下凡入驻,成为诸神的人间“行宫”。雄伟的神庙群被国君视为大神的天宫,可吸引众神前来,请神入住。神庙越高越可用来比拟主神居住的神山,同时也可炫耀国力。在神话中,湿婆的居所喜马拉雅山穷达天际,以至每日正午太阳都会碰到湿婆的住处。神山在印度教神话中是众神最常见的住处,具有万神殿的性质。

克久拉霍神庙群的一段铭文解释了神庙的象征含义:

他建立了这座雄伟壮丽的众提迭之敌(毗湿奴)的住处,这住处可比雪山之巅;其上方金色的塔刹照亮了天空,塔刹上的莲花随着众多竿子上的幡飘荡。天国的居民们聚到一起,看到此景,为此奇迹所震撼。[15]

此类将神庙比作雪山、弥卢山、盖拉瑟山的铭文早在笈多时期便已出现。在往世书神话中,北方的雪山住着湿婆和财神俱毗罗等诸多神?。因此“人间神山”的洞窟改建而来的石窟即成神殿;神庙内的各种神殿和神堂或龛洞,象征着神山上的神灵住处。为了彰显自己的功绩和对神灵的尊崇,主殿之上的悉卡罗顶越建越高,正如《毗湿奴无上法往世书》[16]3.87.16描述:

王啊!每处的悉卡罗都要有吉祥的庵摩罗石环、轮盘(cakra)、幡(

Rovio机器人是美国WowWee公司发布的一款wifi遥控的移动摄像机器人,配备有640×480的webcam摄像头以及声音采集和扩散设备,并具有完整的控制软件和开发工具。

2.范围更广,更加难以抗拒。正如哈贝马斯所说:“当今的那种占主导地位的,并把科学变成偶像,因而变得更加脆弱的隐形意识形态,比之旧的意识形态更加难以抗拒,范围更加广泛,因为它在掩盖实践问题的同时,不仅为既定阶级的局部统治利益作辩解,并且站在另一个阶级一边,压制局部的解放的需求,而且损害人类要求解放的利益本身”。[10](P69)科学技术在国家干预的推动下,成功的渗透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成为一个巨大的帷幕,笼罩着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和幢(dhvaja)。这座崇高的“全贤”庙看起来仿佛以天为冕。

宝盖、轮盘、旗、幢是早期天宫形象的基本元素。这些元素原是世俗权力的象征,后逐渐成为表现神庙建筑高贵的常规方式。现存最早的天宫形象出现在公元前1世纪的桑奇大塔的南门左侧内柱,其表现方式为一屋顶上覆华盖或宝幡的建筑物。近代的印度细密画上描绘的神庙,其上依旧飘扬着宝盖和经幡。

国王兴建神庙的最高目标为在人间重现宇宙的中心弥卢山。如图2中的南印坦焦尔大塔便是一例:由于往世书神话中弥卢是一座金山,此庙的施主便在主殿塔顶上包金,并称此庙为南方 弥 卢 山殿 内 的两座金属造像分别称为“大弥卢作”和“南方弥卢作”;且庙群中的铭文多次提及此地为弥卢山。弥卢山的东南西北四侧分别对应着白黄黑红四色;婆罗门、吠舍、首陀罗和刹帝利各住这四侧,护世神位于八方。根据图2和表3,此庙总平面和神庙塔身皆是正南北布局,八大方位神造像各踞一角,是故其平面象征着蕴含八方的微缩大地,而其本身则是化现于人间的弥卢山。这种具有象征意味的空间模式在印度神庙中普遍存在(图3)。从弥卢山神话中的种姓描述来看,人间的弥卢山神殿也应修成正南北朝向的方锥形,且正门应开向对应高种姓的东方或北方。这也对为何神庙罕见西、南朝向提供了一种解释。此外,尊神的朝向也会决定神庙的朝向。《毗湿奴无上往世书》87:17—18提到神庙要朝四正方位开门,且黑天的造像应朝西或朝东。黑天属于影响力最大的毗湿奴化身,自然侍奉毗湿奴的神庙亦会遵循此规定。

  

图3.古吉拉特邦耆那教内密那陀 本图来自美国印度研究所(American Institute of Indian Studies)。塔身顶峰檐口的人头,朝向四方,象征着护卫四方的护世神。这种模式在印度教和耆那教神庙上较为常见。该庙建成于11—13世纪。内密那陀是耆那教的最初的第22位祖师。神庙

五 结语

古印度的方位观和方位神的第一个特点便是历时的稳定性。方位观和方位神观念为印度本土宗教所共有。从吠陀文献到奥义书到两大史诗,再至往世书,这些文献均体现了相似的方位神与方位观。吠陀文献中的原人创世神话,奠定了各种姓归属方位的基调:东方和北方始终是最吉祥的方位,拥有财富、知识等特性,归属于婆罗门和刹帝利前两种姓;南方是阎摩王的住处,西方也多凶戾,归属于吠舍和首陀罗后两种姓。伴随着方位观和方位神的演变,方位词汇的意蕴也在不断地丰富。在吠陀文献中,四方就具有双重含义,如可指东又可指前;指南又指右;uttara指北又指上指西又指后,其后又衍生出种姓与方位的对应关系。直至两大史诗时期,四隅方位的表述还是由基本方位词两两合成,但到了往世书时期,即婆罗门教彻底转变为印度教的阶段,四隅方位开始频频被四隅护方神的名字及其衍生词指代。部分四隅方位神的源头应和四正方位神(因陀罗、阎摩、婆楼那、苏摩在吠陀文献中就已确立)不同,四隅方位(尤其是西南方)更多地融入了印度民间宗教的特点。

第二个特点是方位融入了各种祭仪、创世神话、神山神话和尊卑观念,直接影响了神庙的造型和布局。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常见的现象——神庙面东居多,面北次之,或者根据供奉的主神的神话传说,面朝特定方位。但神庙最核心的特征是正南北布局。神庙与王权勾结之后,成为灌顶、加冕、为统治者祈福的场所,需要拥有“不朽性”。因此,神庙应具备神圣的特征。举国之力所建的大庙,模仿神山神话中的描述,营建神宫和神山,以请众神入驻,庇佑国运。“神山”之下,即为微缩的大地,神庙的整体象征着整个宇宙,以八大方位神来镇守各方,因此须尽量去精准测量方位,使其正南北。印度的方位观、方位神以及建筑朝向还有很多可以挖掘的方面,因此对它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加深理解印度人的宗教和世俗生活的细节。

参考文献

[1]S.Jamison, J.Brereton trans..The Rigveda: the Earliest Poetry of India[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2]奥义书[M].黄宝生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0.

[3]摩奴法论[M].蒋忠新译.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4]巫白慧.梨俱吠陀神曲选[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0.

[5]摩诃婆罗多[M].黄宝生等译.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6]罗摩衍那[M].季羡林译.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5.

[7]朱成明 .利论译疏 [D].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016, 85.

[8]M.Bhattrans..[M].Delhi:MotilalBanarsidassPublishers,2010.

[9]F.Pargitertrans..[M].Calcutta:TheBaptistPress,1904.

[10]HermannJacobitrans..[M].Oxford:Clarendon,1884.

[11]Gangadharntrans..[M].Delhi:MotilalBanarsidassPublishers,1984.

[12]G.Tagaretrans..[M].Delhi:MotilalBanarsidassPublishers,1981.

[13]Marasinghetran,E..[M].SriSatguruPublications,1989.

[14]M.Dhaky.Ed..[M].NewDelhi:ManoharPublishers&Distributors.1999.

[15]F.Kielhom.InscriptionsfromKhajuraho:StoneInscriptionofYasovarman,oftheyear1011[C].EpigraphiaIndica,1888.134.

[16]P.Shahtrans[M].Delhi:ParimalPublications,2002.

 
池明宙
《科学文化评论》 2018年第01期
《科学文化评论》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