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血小板抗体检测在评估反复输血患者输注状态中的应用价值

更新时间:2009-03-28

血小板输注为大剂量放化疗、骨髓移植及各种血液病治疗后常用的一种支持疗法,可有效救治因血小板数量减少或血小板功能障碍所引起的出血性疾患。但多数患者在进行多次反复输注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及全血后会产生相应的血小板抗体,引发同种异体免疫,出现血小板输注耐受性,进而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影响其后期相关治疗[1]。有学者指出血小板或血输注量及输注次数与患者体内相关性血小板抗体的产生密切相关,输注量越多、输注次数越多其发生免疫相关性血小板抗体的几率就越高,则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可能性越大[2];故分析其输注无效的原因,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及输注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本院49例反复输血患者,通过分析研究,探讨血小板抗体检测在评估反复输血患者输注状态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在本院进行反复输血的患者49例作为观察组,男29例,女20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0.40±12.77)岁,体质量46~68kg,平均体质量(56.50±10.01)kg,文化水平:大专及以上学历20例,高中学历10例,初中及以下学历19例,血小板输注次数5~31次,平均(16.48±10.10)次;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6~69岁,平均年龄(39.52±12.65)岁,体质量45~69 kg,平均体质量(57.30±10.12)kg,文化水平:大专及以上学历19例,高中学历11例,初中及以下学历20例。对比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学术委员会审核同意。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观察组输血次数≥3次;②均知晓本研

通过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CCI),采用t检验,使用n(%)表示计数资料(血小板阴性率、非溶性输血反应、输注无效率),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有既往输血史者;②凝血功能异常者;③伴有严重传染性疾患者;④存在感染或发热者;⑤合并严重精神系统疾患或沟通、书写障碍无法完成本研究者。

RCZ‐8型智能溶出实验仪(上海黄海药检仪器有限公司);752N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XS105DU型电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

1.3 血小板输注指征及来源

患者出现血尿、消化道出血、紫癜等症状,或血小板计数不足20×109/L时可进行血小板输注治疗。血小板均来源于商丘市中心血站,每袋血容量为150~250ml,内含血小板≧2.5×1011

1.4 方法

于输血后1h及输血后24h均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SEPSA),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以固相凝集法对血小板相关抗体进行检测。抗体阳性者采集其血浆与同型机所采集血小板悬液进行交叉配型,试剂盒购自上海邦景实业有限公司,具体操作均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并参照说明书判断结果,取血型交叉配对阴性或弱阳性患者血小板进行输注。

1.5 观察指标

观察组检测出血小板阴性33例,血小板阴性率为67.35%(33/49);对照组检测出血小板阴性50例,血小板阴性率为100%(50/50),观察组血小板阴性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474,P=0.000)。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血小板阴性率比较

观察对比两组血小板抗体阴性率。统计比较观察组不同时间点抗体阴性者与抗体阳性者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血小板增高指数(CCI)及血小板输注无效率。CCI=输注后血细胞增殖×体表面积/输注血小板总数×100%。血小板输注结果判定标准:血小板输注后1h CCI>7.5×109/L,且输注后24h CCI>4.5×109/L为有效;未达到以上标准为无效[3]

2.2 抗体阴性组与阳性组不同时间点血小板输注情况比较

血小板表面抗原系统包含血小板特异性抗原及血小板相关抗原两大类,其中血小板相关抗原包含ABO、系统等,与其他组织或细胞表面所共有。校正CCI为评价血小板是否输注有效的客观指标,足量随机ABO血小板连续两次以上输入体内后,循环血液中的血小板计数没有达到适宜的校正CCI或血小板计数没有增加,且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时则提示血小板输注无效[4]。故通过对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进行评估,并据此为反复输血患者提供临床指导,为保障临床安全、有效输血的关键。

 

表1 对比不同时间点观察组抗体阴性组与阳性组血小板输注情况[n(%)]

  

CCI(x± ,109/L)s组别 非溶性输血反应 输注无效输注后1h 输注后24h抗体阴性组(n=33) 5(15.15) 6(18.18) 16.48±3.02 9.01±2.19抗体阳性组(n=16) 8(50.00) 13(81.25) 6.75±1.25 2.60±0.30 χ2/t 5.045 18.054 12.332 11.593 P0.025 0.000 0.000 0.000

2.3 血小板抗体与输血次数之间关系

相关报道显示,在慢性血小板减少多次输血患者中高达30%~70%的患者会出现输注无效现象[5],这可能是因为多次输血可刺激患者机体内产生血小板抗体,当再次输入这些含有同型抗体相应抗原成分的血小板后则会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导致患者出现感染、发热、败血症、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畏寒等症状,直接损坏所输入血小板的功能及结构,致使输入的血小板被迅速破坏,血小板特异性抗原及白细胞抗原引发的免疫反应造成血小板输注无效[6]。此外非免疫因素可增加非免疫性血小板耗损,亦可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而免疫及非免疫因素导致的血小板输注无效在治疗措施的选取上存在较大差异,故患者一旦出现输注无效,需通过检测血小板抗体来决定其进一步治疗措施。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小板阴性率低于对照组,且抗体阳性组非溶性输血反应发生率、输注无效率均高于抗体阴性组,抗体阳性组输注后1h及24h CCI均低于抗体阴性组,提示反复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的生成直接决定着血小板输注结果,可作为临床评估反复输血患者输注状态的有效指标。同时本研究发现输血次数与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呈正相关(P<0.05),提示血小板抗体与输血次数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性,患者输血次数越多其血小板抗体阳性率越高。此外在进行血小板输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输注血小板初期应采用白细胞与血小板滤器处理后的血液实施输注治疗,以减少因反复输血所致白细胞抗原相同免疫反应的发生;②进行血小板输注前应对血小板抗体检测阳性输血者与献血者进行相容性试验,尽可能选取阴性或弱阳性反应者的血液进行输注[7]

3 讨 论

抗体阳性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50.00%)、输注无效率(81.25%)均高于抗体阴性组(15.15%、18.18%);且抗体阳性组输注后1h及24h CCI均低于抗体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49例患者中检测出抗体阳性16例,阳性率为32.65%(16/49)。其中输血次数超过20次者12例,8例血小板抗体为阳性,阳性率为66.67%(8/12);输血次数介于16~20次之间者6例,其中3例抗体为阳性,阳性率为50.00%(3/6);输血次数介于11~15次之间者16例,其中3例血小板抗体为阳性,阳性率为18.75%(3/16);输血次数介于5~10次之间者15例,其中2例血小板抗体为阳性,阳性率为13.33%(2/15),输血次数与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呈正相关(r=0.678,P=0.009)。

过了一会,吉尔金娜穿着一袭半透明的粉红色连衣裙,把优美的身条映衬得更加楚楚动人。“江,我美丽吗?”江大亮就实话实说:“美美美,很美。”“江,你真的好可爱啊。”吉尔金娜说完就亲吻着江大亮一口。

紫阳道长马上道:“承诺如金,因为平手算我们胜出有失公平,所以可以再战一场。那时再是平手我们就不谦让了。”他如此说是天问大师之后还有他,而且他对一身所学深具信心,所以才迫不及待扣牢胜者为王。

综上所述,反复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较健康者高,血小板抗体的生成直接影响其输注效果,且输血次数与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呈正相关,可作为临床评估反复输血患者输注状态的有效指标,值得临床应用。

六是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方面,环境法学界研究积极,地方落实的改革方案多,但是实践却很冷,如各试点地区人民法院按照《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以及《关于在部分省份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的报告》的要求,依法受理案件,但截至2017年6月,各试点地区人民法院共受理省级政府提起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才3件,审结1件。3. 参见“环资审判 (白皮书)及环境司法发展报告发布”,最高人民法院网,http://www.court.gov.cn/zixun-xiangqing-50682.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7年3月4日。]另外,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司法纠纷,目前还很不足。

参考文献

[1]王书锋,董晓峰,姚晓斌.多次输血的恶性肿瘤患者不同配型方法输注血小板时的有效率比较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6,30(3):311-312.

[2]张趁利,庞桂芝,娄白敏,等.反复输血患者的血小板抗体检测及配型前后的疗效对比[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4,16(1):66-68.

[3]黄吉娥,祝丽丽,徐玲,等.血小板抗体筛查在多次输血的白血病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6,29(12):1361-1363.

[4]张秋会,张婧,刘丽娜,等.多次输血后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的血小板抗体检测与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5,17(5):409-412.

[5]陈晓军,孙景春,段生宝,等.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在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1):143-144.

[6]徐煜,吴林伯,吴芳,等.血液病反复输血者血小板抗体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6,22(6):931-933.

[7]伍伟健.同种免疫性抗体致血小板输注无效输血策略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4,30(3):426-429.

 
史良玉
《临床研究》 2018年第06期
《临床研究》2018年第06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