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论规则意识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

更新时间:2009-03-28

一、规则意识辨析

(一)学者对规则意识的定义

我国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规则意识有不同的表述。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对规则意识定义为一种正面的、积极的意识行为,即对规则认同、遵守基础上的正向的、正面评价,认为规则意识是一个人对规则的积极肯定与积极遵守。如刘泾认为“所谓规则意识,就是对规则的认识和遵守制度或章程的愿望与习惯。简单地说,对规则的体验、认同和遵行就是规则意识”[1] 。另外,有人认为“规则意识,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思想观念, 是自觉认同并自愿遵守规则的稳定心理状态”[2]。另外还有童世骏[3],夏淑荣[4]等人也持相似的观点。

第二类,对规则意识定义为一种主观反映,对社会中的个体或群体对规则现象的感知、理解、体验,伴随这种认知过程所产生的价值判断或价值取向,既可以是正面的、积极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消极的。如学者但咏梅认为“公民规则意识,是指整个社会成员对规则现实的主观反映,即社会成员关于规则和规则现行的思想、观点、认识和心理的总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规则意识的核心即包括规则心理,一种对规则现象的感知、注意体验和理解,以及伴随这种认识过程所产生的主观情绪、态度等心理,还包括对规则的本质及作用的看法、本人的的愿望和要求、适用问题的态度和见解、自身行为是否符合规则的评价等[5]。另外,还有学者将规则意识定义为是人们对规则的一种认识和态度,以及包括对规则的起源、性质、作用和意义在内的观点和理论的总和[6]

全域旅游发展的新观察和新思考 主持人:厉新建 全域旅游发展的若干思考 王昆欣 / 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满足人民对美好旅居生活的需求 李柏文 / 如何看待和发展“全域旅游” 宋 瑞 / 全域旅游战略的需求侧视角 厉新建 贾 然 傅林峰 01(72)

第三类,是错误的规则意识定义。在上述两类规则意识的定义之外,笔者认为还存在着相当数量的错误的规则意识定义。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形态:一是把规则意识与法律意识弄混,错误的把规则意识等同于法律意识。如有学者认为“公民规则意识是指公民在法治状态下通过对法律规范内在价值的认同,进而把法律有效地内化为其自觉的价值尺度和行为准则,形成一种自觉的程序规则意识和自觉服从与遵守法律的自主自律意识”[7]。还有学者认为,公民规则意识是公民在对法律认同并信仰的基础上,对法律规则的积极遵守与服从”[8]。还有学者认为“规则意识可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理解,广义的规则意识是公民对各种社会规则的认同、与遵守所形成的自主自律意识;狭义的规则意识是指公民在法治状态下产生的一种自觉的程序规则意识和自觉服从与遵守法律的自主自律意识。并强调他在文章中是从狭义上使用公民规则意识这一概念的”[9]。二是另一些学者或者把法律意识与规则意识的基础性地位弄混,认为法律意识是规则意识的基础或者说把规则意识归为法律意识(法治意识)的一个类别。如“法治社会中,规则意识是法治意识的一种体现,即人们是否能将规则和秩序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是否通过社会契约维护社会秩序并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10]。再如“规则意识是法律意识的一种类型,属于法律文化的深层结构,规则意识是社会成员对法律、道德、宗教、风俗习惯等各种社会规则的内心认同,从而体现为自觉服从与遵守规则的自主自律意识”[11]。另外,也有学者将规则意识放在法治条件下去理解,认为法治状态才会养成规则意识,在逻辑上出现错误。如“规则意识就是个体在法治状态下通过对规则内在价值的认同,进而把规则有效内化为自觉的价值尺度和行为准则,形成一种自觉的程序规则意识和自觉服从与遵守规则的自主自律意识,形成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和遵守准则的良好感情和习惯”[12]

通过上述分析比对,学者对规则意识的定义是有分歧的。分歧重点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规则意识只是一种正面的、积极的意识,还是既包括积极意识,也包括负面意识?由此可分为两种观点,即对规则认同、遵守基础上的正向的、正面评价,认为规则意识是一个人对规则的积极肯定与积极遵守。另一些学者认为规则意识还应包括中性和负面的意识,即遵守规则与否无所谓,甚至不遵守规则的思想与想法也是规则意识的内容。规则意识从语义上来说,“规则”修饰“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因此,个人以为规则意识应该是一个宏大的范畴,既包括正面积极的态度,也包括负面的、消极的思想。另外,如果规则意识仅仅指“一种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的行动准绳的意识”,那么评价一个人的规则意识将仅能用“有”或“没有”来修饰。而不能用“强”或“弱”来评价,也无法解释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规则意识指导下的行为变动不拘,更无法回答一个人的“规则意识”是否可以培养的问题。二是,规则意识与法律意识不同,还是规则意识与法律意识相等同。实际上,把规则意识与法律意识相等同是错误的,他们混淆了两者之间的差别或者把规则等同于法律规则。同时,有些学者在混淆二者之间的概念的同时,也错误的表述了二者的关系。笔者认为规则意识与法律意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同时,规则意识是基础性的,法律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规则,是对规则抽象与提炼。社会先于国家,规则的范畴大于法律的范畴,同样,规则意识范畴也大于法律意识的范畴。

(二)规则意识的定义与构建

1.规则意识的重新定义

新时代赋予工人阶级新使命,新征程召唤工会组织新作为。党中央寄予厚望,职工群众充满期待,工会工作大有可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心聚力,锐意进取,苦干实干,奋力谱写新时代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篇章。□

总而言之,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社会将需要更多“互联网+”会计人才,会计教学线上线下的繁荣必将出现,高职院校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充分利用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化技术等,趋利避害,不断丰富和完善会计教学手段,牢牢把握时代发展脉搏,使会计教学赢得更广阔的未来。

[7]徐博闻.公民的规则意识、法治秩序与社会和谐[J].经济研究导刊,2009,(25).

2.规则意识外在特征

通过上述的定义,可以认识规则意识存在以下外在特征:一是,规则意识是一定社会中的人的意识,这种意识只有存在于社会中才有意义。二是,规则意识是可以培训和养成的。这一过程是由一个被动到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由弱到强的过程,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外在或内在的原因强弱交替反复的过程。这意味着规则意识被动的学习是关键,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力量去培养一个人的规则意识。三是,规则意识是可观察的,可通过一个社会个体的外在行为来判断他/她的规则意识。四是,规则意识是一种能用“好”与“坏”或“强”与“弱”来评价,也即我们可以说一个人的规则意识好或规则意识不好。五是,规则意识养成或内化成功,将是一种内在的、稳定的心理素质与心理状态,但并不意味着它不会反复与变动。这就为法治社会、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的建设提供了逻辑支持。只要人类每个人都未能达到自由和解放,法工具主义思维就不可能消失。

参考文献:

初钻时,以低挡慢速钻进,使护筒刃脚处形成坚固的泥皮护壁;钻至护筒刃脚下2~4 m,速度控制在每小时1.5 m左右,这样既能保护孔壁完好,又有利于保持循环泥浆钻渣含量基本稳定,使排渣顺畅、均匀。正常钻进时,合理调整钻进速度但不随意提动孔内钻具,并减小钻具的晃动。

规则意识从价值角度而言是一种可以从正当与否的角度来加以评价的普遍的规范性命题,本质是社会中的人在意识指导下的行为与社会规则之间产生矛盾时的一种价值判断过程。在这个判断过程当中,规则意识开始建立、发展、反复、再建构。

首先,人在意识指导下的行为与规则相遇,规则意识产生。在这一过程中,人首先要具备规则的认识能力,它本身有两个层面:一是对规则本身的了解与认识,即把规则当成一种知识而掌握;二是对规则的认知和认可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仅意味着对某一社会层面的规则的认知与了解,还包括即使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改变(到了另外一个他不熟悉的社会环境中,如出国)也能意识到新的社会环境中的可能存在的规则。规则意识的启蒙是从儿童有自我意识开始的,当儿童的自我意识与家庭成员规则产生矛盾时,规则意识开始产生!并在以后的生活中,通过游戏、体育运动、学校生活等不断的强化这种规则意识。因此,规则意识的培养应该从家庭开始,到初、高中时基本定型,当然,在人的成长与社会交往中,规则意识会有变化 。但就社会性来说,规则意识在这一阶段是发展的、变化的、多元的。也就是说,在一个社会中的正常个体,应该有能力认识与分辩其所处的社会中明示或可感知的规则。

其次,矛盾的产生与发展构建规则意识。矛盾的结果要么行为顺从规则,要么行为突破规则。顺从规则的行为,在外在上这种价值判断同一,规则的存在,就是要求处于社会中的个体要具备遵守规则的愿望和习惯。这意味着一个社会个体,在认识规则的基础上,无论内心愿意与否,处于社会中都必须去遵守规则、按规则来实施自己的行为。突破规则的行为,则会受到来自道德、社会、文化或其他个体的谴责、也有可能来自其内心的自责,如果违背了法律规则,还将受到法律的处罚。这一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个体的主观思想指导下的行为与规则的矛盾在不断的碰撞,遵守与违反不断交织,人的规则意识开始在矛盾中构建。在这一过程中,社会成员、团体、规则评价体系(制度),对违反规则的否定性评价与对遵守规则的肯定性评价能否正确、及时的做出,以及这些评价的可执行极为重要。是规则意识向正向发展的关键。同时,由于人的规则意识在构建中,也会反作用于规则及其评价体系,使二者所追求的价值趋向同一。

最后,是构建规则意识的最高境界——遵守规则成为人的内在需要,是发自内心的自愿的行为。在这种境界中,遵循规则已成为人的社会本性之一,外在的、有形的规则成为人的内在的、无形素养。对于一个有着规则意识的社会个体来说,意味着规则不再是一种社会强加于其的外在强制,从人的解放角度而言,有规则意识的社会个体获得了真正的自由与解放。也即是人在意识指导下的行为对规则由被动顺从走向主动实践的升华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行为追求的价值与规则追求的价值相一致。也可以看成是社会中的个体自我解放与自由的一种尺度,对规则本身的知道与了解仅是基础,实质是通过被动与主动的社会实践,经过外在的制约与内在的努力,将所了解的规则内化为自己行为的理由与动机,并通过这种内在的意识指导、规范其外在的具体行为,达到自由与解放的状态。规则意识的内在价值在于,即使有规则意识的社会个体对于某一规则的正当性并不认同,但也能做到去遵守规则。在此基础上,会用符合规则的方式提出意见和建议去修改规则,以符合社会理性要求下的社会进步。由此可以说,有规则意识的个体,或规则意识强的个体,不仅是一种修养、一种品质、更是一种责任与担当。

二、良好的规则意识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

(一)良好的规则意识是法治建设的基础

无论是农业社会、还是工业社会,强化规则意识是每个社会个体对于社会生活处于秩序与效率状态中的内在价值判断和自然要求。而规则意识作为法治文化的一部分,更成为法治社会形成的心理基础,深刻影响着社会个体对法律规则的认知、情感和态度,更是社会个体与整个社会的法律意识与宪法意识养成的关键。也可以说,良好的规则意识是法治社会、法治国家与法治政府有效运作的客观要求和前提条件。首先,规则意识规定和制约着社会秩序与效率的社会成本与人文成本。先有社会后有国家,良好的规则意识为社会秩序建构和有效运作建立基本条件。而秩序是法的价值之一,当然也是任何社会发展所应追求的基本价值。社会个体规则意识的强弱反映了社会成员对社会规则与法律规则的服从和遵守程度,也从内在的制约着法治社会、法治国家与法治政府的构建。正所谓“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无秩序而有自由”[13]。良好的规则意识建构基本的社会秩序,继而通过法治社会的建构,把人的内在自由要求通过法治得以实现。

(二)良好的规则意识是全民守法的基础

与中国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相适应,当前我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建设法治国家。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这个《决定》中,中国的执政党确立了“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同时还强调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决定》强调的 “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与强调“全民守法”有其内在的一致性与逻辑性,良好的规则意识是全民守法的基础。

(三)良好的规则意识是法治文化的基础,更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

发达国家关于规则理论的研究有较长的历史,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比如哈贝马斯的“交往规则”理论、罗尔斯的“正义规则”理论等。基于上述研究基础的现代规则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生活当中的规则表现为习惯、习俗、传统、道德、制度、法律等。人类离不开规则,否则不能称其为社会。整个社会秩序要由这些相同、相似甚至相冲突的规则通过规范人的行为、甚至思维来维系。同时,人们对规则的认同、遵守,或否定、违背,或怀疑、迟滞等行为,形成了人们在规则意识指导下的行为。而规则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不断的深化内涵,将现代文明所必备的诚信、节制、协商、责任的伦理精神和契约、民主、法治、正义的法理精神相融合,形成了良性的或良好的规则意识。在全球化背景下,特别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人日益走出国门,与不同的文化、种族、法律制度背景的人相交往, “遵守规则”的理念日益深入到包括国人在内的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所共通的诸多价值体系当中,良好的规则意识无疑是最具桥梁作用的。特别是当规则意识强的国人走出国门,有意识的融入和遵守当地社会的规则体系,把中国优秀文化通过遵守当地规则的行为展现,将极大的取得异域文化的接纳。只有规则意识丰厚、法治意识浓重的文化,才是自信的文化,才能是走向世界的文化。

(四)良好的规则意识降低法治建设成本。

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4]夏淑荣.当代我国公民规则意识的培育研究[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13.

1)不同压头的压缩曲线有明显的差异,不同压头对圣女果屈服极限、破坏极限与变形量变化都有影响。平板压缩破坏极限值明显大于P6压缩的,平板压头压缩曲线中不会出现屈服极限点,P6压头压缩的曲线中会出现明显屈服极限点。

[3]童世骏.规则意识与道德素养[N].文汇报,2001-12-03.

3.规则意识的构建

[1]刘泾.规则意识的培育与廉政文化创新[J].重庆社会科学,2013,(4).

[2]丛斌.规则意识、契约精神与法治实践[J].中国人大,2016,(15).

1.1 资料来源 肺结核新登记病例资料来源于上海市崇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科;人口资料来源于崇明区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年鉴。入选标准:(1)痰结核菌阳性;(2)痰结核菌阴性,但上海市结核定点医院明确活动性肺结核,且正在进行抗结核治疗;(3)年龄≥15岁。排除标准:(1)诊断性抗结核、结核病待排除;(2)登记信息错误、地址不详;(3)年龄<15岁。

电气、数字化与自动化-汽车行业正在面临颠覆性变革,先进的电池与电子电气技术正在重塑汽车设计与制造。汉高下定决心要在本次转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以帮助客户推动电动交通的未来,并从公司的全面产品和服务组合中获益,在整个组件价值链中提供高效、可靠、安全且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国家和社会当中的个体的规则意识达到最高境界,进而社会的规则意识也会向最高境界前进。而这一过程,必将使社会中的个体、团体、组织的行为规范化、自动化、高效化,将极大地降低社会、国家的治理成本,降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成本。

[5]但咏梅.浅议中国公民的规则意识[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12).

[6]李聪慧.公民规则意识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1.

经过上述分析,我认为可以这样定义规则意识:规则意识是社会主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所处社会的规则所形成的主观体验和认识,是对规则现象本身的价值所做出的价值判断。这一判断过程也是扬弃的过程,在认识、了解其所在的社会通行的或公认的规则基础上,经过被动或主动的取舍,形成的关于规则和规则遵守与否的思想、观点、认识和心理认知,最终用以指导主体的行为。

[8]高滢.对公民规则意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S1).

[9]蒋传光.公民的规则意识与法治秩序的构建[J].社会科学研究,2008,(1).

教师根据项目实施的难点、课程目标、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及课前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组织专题研讨。研讨方式可以是随堂讨论,也可以是网络学习平台上的小组讨论、PBL(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项目小组通过不断讨论,突出关键点,形成关注问题,激发扩散思维,树立批判意识。

[10]石晶.中国公众的责任与规则意识调查报告(2016)[J].国家治理,2016,(15).

[11]吴恒波.论法治视野下的规则意识[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6,(3).

[12]叶圣梅.规则意识的伦理审视[D].郑州:郑州大学,2010.

[13][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8.

3)滑移(sliding)接触:此时rz=0,Δrx≠0且Δry≠0,即法向无间隙,且切平面的两个方向均有相对滑动。

 
刘大勇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