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习近平人才思想探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1]当代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准确把握了中国人才工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局的内在逻辑,科学揭示了中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人才和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历史性飞跃,习近平治国理政中的人才思想,已经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探讨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人才思想,对于加强中国新形势下人才队伍建设,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提高中国人才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价值。

充分认识人才在治国理政中的重大战略地位

人才问题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一个根本问题,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的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没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顺利实现。”[2]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创新的事业造就创新的人才。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才和人才工作的重要性,需要把人才和人才工作放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战略地位上,放到谋划和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全局工作中,要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配置和作用发挥。

1.要把人才放在国家战略发展的第一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人才资源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愈加明显,已经成为党和国家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最可宝贵的资源。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创新摆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需要将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为国家战略发展的第一战略。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中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必须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3]127创新的事业必须由创新的人才来推动、来实现,人才不仅是中国科技创新,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中最为关键的决定性因素。实践证明,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本质上就是人才驱动。只要有了人才,就能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也能有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的发展。

2.要构筑中国人才发展的创新优势。21世纪是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世纪。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的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变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断聚合与积累之中,发展的关键在于智力资本,人才开发占据整个价值链的高端。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历史机遇,关键在于能不能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的前沿地带和发展趋势、在于能不能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造就比发达国家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我们没有别的选择,非走自主创新道路不可。”[3]122中国科技实力要走在世界前列,就必须构筑中国人才发展的创新优势,尽快在核心技术上取得新的突破,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他同时强调指出:“面对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我们不能在这场科技创新的大赛场上落伍,必须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力争超越。”[3]120要通过大力开发与优化整合人才资源,鼓励和支持企业布局前沿技术,推动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争取创造和把握更多的发展机会,在新一轮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

施工设备是电气施工的关键,尤其是电气工程,对施工设备的要求更高。因此,采购人员在采购设备时,要首先考虑其先进性,这样才能保证高标准的技术要求可以得到有效实施。同时,还要考虑施工设备的使用寿命问题,只有把经济节约与安全适用两方面都考虑进去,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设备的寿命要尽可能长,这样才能为施工单位节约成本,平时的保养和维护也是保持设备使用寿命的重要方式。另外,设备管理人员对设备定期进行检查,确保其在使用时的安全性能。

3.完善灵活的人才激励机制。要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制度,不断完善工资、医疗待遇、职称评定、养老保障等激励政策和服务保障体系,激发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等的创造创新潜能,让献身事业、做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获得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提高社会横向和纵向流动性,促进人才在不同性质单位和不同地域间有序自由流动。激励人才向基层一线、中西部、艰苦边远地区流动。”[8]通过完善人才激励政策,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形成人才向基层流动、向艰苦地区和岗位流动。一线创业的激励机制,让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为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提供强劲的人才支撑。

2.不断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吸引人才主要取决于机制和环境。要加强国际人才合作,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完善外国人永久居留制度,放宽技术技能型人才取得永久居留权的条件。要制定更加积极的国际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大力引进和用好海外优秀人才,增强人才政策开放度,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领军人才,广泛吸引境外优秀人才回国或来华创业发展。为吸引更多海外创新人才到中国工作,在创新引进人才制度建设方面,可以专设“人才签证”类别,为海外人才“为国服务”开辟绿色通道;完善《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享有相关待遇的办法》,吸引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要继续完善外国人才引进体制机制,切实保护知识产权,保障外国人才合法权益,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人才给予表彰奖励,让有志于来华发展的外国人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3]122在我们这个时代,不论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只要是优秀人才,都可以为我所用。要形成人才聚集效应,积极推动中国同其他国家各领域人才的交流合作,不仅使留学人员回国有用武之地,而且留在国外也有报国之门。

注射日期或缴费日期通知错误对患者和/或患者家长心理造成不利影响:本研究中5个选项及总量表的分值与Cronbach’s a系数见表2。各项的首次问卷结果与第二次问卷结果均无显著差异;Cronbach’s a系数采用第二次问卷结果进行计算,均在0.7以上,提示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即能够稳定地测量到管理失误对患者和/或患者家长心理造成不利影响的表现;增加的“由患者自己记住治疗日及缴费日”项提示:患者为之可能造成的失误感到很担心。

科学揭示中国人才工作的发展规律

人才工作是一项既伟大又艰巨的重要工作。要站在时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建立和完善培养优秀人才、吸引优秀人才、用好优秀人才的体制机制。要看到,“我国科技队伍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这是我们必须引以为豪的。但是,我们在科技队伍上也面对着严峻挑战,就是创新型科技人才结构性不足矛盾突出,世界级科技大师缺乏,领军人才、尖子人才不足,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同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3]127发挥中国人才制度优势,确立中国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不是自己和自己比,而是要与国际比,特别是要与发达国家比。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步子要进一步迈开,彻底破除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要积极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为人才充分发挥作用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真正让人才有用武之地。”

2.探寻人才流动规律。聚合优秀人才必须遵循人才流动规律。人才流动需要坚持需求导向,建立以领军人才为主导的多层次人才聚合结构,不断完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方面人才顺畅流动的制度体系。“人才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在大力培养国内创新人才的同时,更加积极主动地引进国外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热忱欢迎外国专家和优秀人才以各种方式参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3]122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不仅要遵循国内人才流动规律,还必须遵循国际人才流动规律。他强调:“要遵循国际人才流动规律,更好发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使外国人才的专长和中国发展的需要紧密契合,为外国专家施展才能、实现事业梦想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1.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开发人才资源必须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按照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把普通人塑造成为专门人才,这是一个长期的也是一个十分艰巨的过程,涉及人才的培养、开发和使用这些人才成长的基本环节,需要遵循人才成长过程中带有普遍性的客观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3]127要深刻认识、自觉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注重把握客观性,避免片面性,切实提高人才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他还强调,要善于发现、重点支持、放手使用青年优秀人才。人才事业的兴旺发达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1.进一步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人才工作,需要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用人环境、生活环境。要着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必须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要“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让人人都有成长成才、脱颖而出的通道,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6]。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首先要改革科技研发投入产出机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人才开发投入力度;其次要构建包容创新的审慎监管机制,调整和规范人才工程项目财政性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再次要完善人才发展投入机制,加快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投入机制,发挥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政府投入的引导和撬动作用;最后要改革科研成果转化机制,积极推动核心技术成果的市场化、商品化转化,推动强强联合、协同攻关,探索组建产学研用联盟,引领“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转变。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要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支持和帮助科技人员创新创业。”[7]

积极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有了人才,一切都好办;离开人才,一切都难办。在治国理政实践中,习近平围绕如何开发人才资源、做好人才工作、发挥人才作用,特别强调要尊重和驾驭人才发展规律。他指出:“我们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3]419-420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在实际工作中,遵循和驾驭人才发展规律,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违背了人才发展规律,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一事无成。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死亡相关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先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所有可能影响死亡的因素,应用其软件中Binary logistic自带的向前进入法(LR选项)进行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死亡的危险因素。

按最优处方测得白藜芦醇DPPC脂质体包封率为(69.8±1.6)%,表明优选处方得到白藜芦醇DPPC脂质体包封率高、工艺稳定。

3.驾驭人才发展规律。“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重视人才价值就要充分发挥人才作用,营造有利于人人皆可成才和青年才俊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要坚持重在使用,用当适任、用当其时、用当尽才,择天下英才而用之。揭示人才成长规律的目的,在于更好地驾驭人才发展规律。识别人才、培育人才、引进人才的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人才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要坚持在创新实践中识别人才、培育人才、凝聚人才,引导人才深入群众、深入生产一线、深入现实生活”[5]。人才不是摆设,也不能成为摆设。人才的价值在于开发与使用。人才只有在开发与使用中,才能挖掘人才潜力,提升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也才能使亿万人才成为支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中流砥柱。

3.要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做好人才工作要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筑牢人才高地。要看到,实现中国梦,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目标;而人才是实现中国梦的最大优势所在,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首先要加快人才强国建设,尤其需要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实施重大人才工程,着力发现、培养、集聚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社科人才、企业家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出:“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如果人思想禁锢、心胸封闭,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对外开放。因此,对外开放要着眼于人、着力于人,推动人们在眼界上、思想上、知识上、技术上走向开放,通过学习和应用世界先进知识和技术,进而不断把整个对外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4]面对以智能化为核心,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降临,要不失时机,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鼓励各方面、各层次人才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奉献给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

术后1周内患者均进行CT及X线检查,依据术后CT平扫资料,应用Mobbs-Raley简易分级标准[11]评价椎弓根螺钉位置:0级,螺钉位于椎弓根皮质内;1级,螺钉突破椎弓根骨壁,但≤2 mm;2级,螺钉突破椎弓根骨壁> 2 mm,但无神经受压等症状;3 级,出现螺钉相关并发症(椎弓根骨折、突破椎体前壁压迫血管/神经、突破椎弓根内/外壁出现神经并发症)。螺钉位置0和1级为优良,2级为可,3级为不良,需要翻修。螺钉位置由2位脊柱外科医师独立评估并达成一致。患者术后每3个月门诊复查,行X线检查,视病情需要进一步行CT和/或MRI检查。

4.建立更加完善的人才评价体制。在人才使用上,要创造条件,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完善业绩和贡献导向人才评价标准。为解决目前中国创新型科技人才严重不足的实际问题,鼓励人才脱颖而出,可以探索揭榜挂帅,把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出榜来,谁有本事谁就揭榜。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更大力度实施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国家‘万人计划’),完善支持政策,创新支持方式。构建科学、技术、工程专家协同创新机制。建立统一的人才工程项目信息管理平台,推动人才工程项目与各类科研、基地计划相衔接。按照精简、合并、取消、下放的要求,深入推进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9]对特殊人才要采取特殊政策,尤其是对人才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更不要用一把尺子进行衡量。

大力营造人才发挥作用的环境氛围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人才,呼唤人才、造就人才,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劳动人才、专业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鼓励创新、容许失误的工作环境,待遇适当、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环境,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1]要在全社会创造公平竞争、能上能下,有序流动、能进能出的环境,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组合与合理配置,加快构筑中国人才队伍建设的新高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1.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营造人才发挥作用的环境,需要坚持和完善党管人才的原则,切实改进党管人才的方法,真正做到解放人才、发展人才、用好用活人才。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全面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为人才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要把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和用好人才,作为检验领导者称职与否的重要标志。创新人才有其发展的特殊规律,尤其是青年创新科技人才是整个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需要爱才、识才、敬才、用才。“要积极营造尊重、关心、支持外国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对他们充分信任、放手使用,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让各路高贤大展其长。”[3]122只有不拘一格降人才,解放思想,慧眼识才,爱才惜才,才能打造中国人才资源发展的新优势,形成各类人才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社会氛围。

2.人才管理和服务部门要创造条件为人才提供优质服务。为人才服务,需要加强组织建设,健全工作机构,配强工作力量。要健全工作机制,增强服务意识,搭建服务平台,完善服务方式,为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为国服务创造良好环境,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指出:“实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更大力度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国家‘千人计划’),敞开大门,不拘一格,柔性汇聚全球人才资源。对国家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开辟专门渠道,实行特殊政策,实现精准引进。支持地方、部门和用人单位设立引才项目,加强动态管理。”[9]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指出:“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5]

3.全社会都要关心和支持人才事业。当今世界,识才、聚才、用才的对象包括国际国内两方面的人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既要发现、团结、使用好国内人才,也要广泛吸引海外优秀人才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服务。要以环境建设来推进中国人才事业的改革创新,为人才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5]只有全社会共同关心人才成长,为人才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更好的舞台,才能培育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才能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图景,也才能真正开创中国人才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支撑。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苏州日报,2017-10-28.

[2] 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0-22.

[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 习近平在同外国专家座谈时强调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N].人民日报,2014-05-24.

[5] 仲祖文.遵循人才成长规律[N].人民日报,2014-08-19.

[6]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

[7]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切实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N].人民日报,2013-10-02.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6-03-18.

[9] 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6-03-22.

 
姜颖鹏,夏东民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8年第02期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