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小班化教育的实践困境与对策选择

更新时间:2009-03-28

小班化教育是世界各国公认的先进教育形式。1997年,上海由日本引入小班化教育,并率先在全国实施小班化教育,在全国产生一定的影响。北京、南京、沈阳、大连等经济发达城市相继跟随,纷纷开始实施小班化教育。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纲要》明确提出:“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逐步推行小班教学。”由此可见,小班化教育这种先进的教育模式在国家政策层面得到认同、提倡与推广,并成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项指标。在这种趋势下,小班化教育模式应该得到普遍的推广,但在教育实践层面,因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二孩政策放开带来学龄人口陡增,以及配套政策不足和办学资源缺乏等因素,使小班化教育遭遇发展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小班化教育改革应立足实际,审时度势,全面梳理与深刻分析小班化教育实践面临的困境与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既不能盲目全面推行小班化教育,也不能畏缩不前,应科学规划,试点先行,分阶段有重点有计划地逐步推进小班化教育。

[7]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e e90340100zjtf.html.

一、小班化教育的内涵

小班化教育起源于欧美日韩,是发达地区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基本内涵是在人数较少的班级实施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以缩小班级规模为手段,使教育组织形式发生了全新变化。小班化教育由于班级人数较少,在时间、空间、形式上有效增强了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互动频率和情感关照,教师有条件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更好地做到个别辅导和因材施教,从而使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学生增加了表达、交流、合作的机会,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学生的个性、潜能、特长可以得到充分的施展与发挥。总而言之,小班化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充分发展、全面发展。

实施小班化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面向未来的长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政府、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协作与努力。主要包括:一是研制小班化教育配备标准;二是具备足够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包括教室、实验室、实验器材以及综合实践场所等;三是配备足够数量的合格教师;四是建立良好的制度保障机制,包括新建学校、经费投入、政策支持等。

总之,小学语文开卷有益辅导课,适用于三至六年级学生。是对主体课文的补充,属于学生自读性质的内容,侧重点各有不同,教师要准确领会课文的目标要求,精心备课,大胆教学,大力进行学法指导。这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将使学生受益无穷。

二、小班化教育面临实践困境

从国内15年来小班化教育实践来看,虽然各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由于缺乏实证性的研究,至今难以验证“小班化教育”环境对学生行为表现和能力提升的帮助程度有多大;由于缺乏实验性的课堂教学研究,难以建构小班化教育的教学理论,[8]无法总结经验全面推广。总之,从上海、大连、南京等地15年来的小班化教育改革实践来看,因为小班化教育的投入产出未达到预期,导致各地对小班化教育的持续实施难有热情。

(一)小班化教育标准缺失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农村人口大量迁移、涌入大中城市的现象,到2016年我国城市化率已达到57.37%。2003年国务院发布《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为落实好国家这一政策,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大中型城市学校招收了大量的农民子女入学,中小学学位资源紧张。同时,从2006年起我国人口出生率出现逐年增长趋势,特别是伴随着二孩政策实施后的人口激增。城市化进程加速、落实教育均衡政策以及人口出生率急剧上升,致使上海、大连等发达城市小班化教育遭遇资源困境,无法推进,出现停滞现象。[7]

(二)现有教育资源无法支持小班化教育实施

(3)资金使用绩效有待提高。部分项目实施单位对项目资金使用绩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现阶段监管制度也不够完善,导致“重争取、轻绩效”,“重分配、轻管理”的现象仍然存在,造成部分项目资金使用没有达到预期绩效目标。

小班化教育是被世界各国教育实践证明具有先进性的一种教育形式,顾明远先生也曾提出:“小班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方向,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指标。”要实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战略,要提升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培养创新人才,小班化教育是必然的选择和方向。面向未来,我们要对已有的本土小班教育教学经验进行理性整合,立足本土实践,采取有效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小班化教育的实施。

三、制约小班化教育发展的因素

小班化教育在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发达地区中小学校得到认可和普遍实施。从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部分经济发达的城市,如上海、南京、大连、杭州等城市也相继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小班化研究和实践。2006年小班化教育发展达到巅峰,当时上海市有40%以上的学校实施小班化教育。但到2012年,上海只剩下一个区继续实施小班化教育。大连、南京、杭州等地的小班化教育也相继萎缩,出现了班额回升、发展停滞的现象。透过17年小班化教育起起落落的发展,我们看到影响小班化教育发展的原因,主要表现为:

(一)政策、出生率、城市化等因素造成资源危机

班级规模与学业质量存在怎样的关联?到底多少学生,班级教学的效果最好?“小班”与“大班”教学效果存在怎样的差异?这些问题一直没有被科学验证过。美国等国家通过大规模实验研究,得出“只有当班级规模缩小到每班约15人以下时,学生成绩才有明显提高。”[1]并按照每班15人的标准进行教师、教室、实验活动场所的配备。这个标准对于我国是否合适?我国对于小班化班级的人数额度,至今没有统一的标准,上海初定实验班班额为25人左右,并计划在实验推进过程中,逐渐将上海80%的小学班额控制在30人以内;[2]杭州改革初期将小班班额设置为平均每班28人;[3]沈阳认为20—30人为宜;大连2009年实施小班化教育实验,班额定为29人;[4]南京也将小班班额控制在不超过30人。[5]以上地区都以自身现有的班额以及教育经济实力为准,自主确定的班额标准,并没有经过科学验证,也没有与之前的大班教学进行有效的比较。也就是说,由于现阶段小班化教育没有明确的标准,各地区在制定小班化教育发展目标、班额人数、教师配备、设备设施等方面无章可循,进而无法根据人口预测,制定具体、明确的小班化教育发展规划以及学校布局走向,影响了小班化教育推进速度。

小班化教育耗资巨大,需要增加教室,改善校舍,配备更多的教育设备及师资,如果没有政府的投入,很难保证小班化教育的实施。以辽宁省为例,数据显示,2015年辽宁省有初中学生101.3万人,小学生200万人,按照2017年4月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县域优质均衡评估办法》规定的小学45人、初中50人的班级标准核算,辽宁省应有初中班级20260个,小学班级44444.4个,而2015年辽宁省初中班级数是15229个,小学班级27342个。[6]这样计算下来,如果按照《教育部关于县域优质均衡评估办法》规定的班级员额,辽宁省初中将多设5031个班级,小学将多设17102个班级。按照36个班型一所学校的标准,需要增加140所初中,475所小学,22133个教室,近3700个实验室和3700个专用教室。

(二)小班化教育的显著成效无法考证

小班化教育自1997年在上海兴起至今已经20年了,各地区在实践推进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目前小班化教育在实施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标准缺失、政策配套不到位、经费投入不够、教师配备不足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其发展。

上海、大连等地小班化教育探索中出现发展停滞现象,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乏相应的保障制度,教育行政部门没有相应的资金投入和政策配套,导致学校的教学场所及师资等方面出现问题,无法继续实施小班化教育。

(三)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

四、小班化教育未来发展对策

同时,小班化教育对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需求急速增加,按照增加2个班需要一套教师来计算,辽宁省小学需要增加近8万名教师,初中需要增加4万名教师。因为政策、财力、编制等原因,现阶段新教师补充机制还不够完善,一些地区教师短缺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已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那么,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与二孩政策的放开带来的人口陡增,必然需要增加更多的学校、学位、教师。当下,一些学校正常的学位供给都有困难,面对这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缺口,各地区根本没有条件全面铺开小班化教育。

(一)实证研究,明确小班化教育办学标准

小班化教育办学标准缺失影响着小班化教育的科学实施。所以,推行小班化教育先期,应组织专业人员就小班化教育办学标准的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一方面要从各地区小班化教育实践中汲取、提炼成功的经验;另一方面要采取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量化研究。例如,研究小班的班额究竟多大,收益才最明显的问题。英国著名教育学家格拉斯和史密斯经过多年的大规模实验,认为班级规模减小到15人以下,会有更多、更积极的同伴交流以及成绩提高,也就是说班级人数在15人以下,班级规模对学生成绩、学生发展才能产生很大影响。[9]这一结论是否适用于我国的情况,还需要相关人员进行科学验证。因此,对于小班化教育中班级人数规模、师生比、生均面积、经费投入、学校设备设施配置等问题,需要组织专业人员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在实践中反复实验、验证,研制出科学的适合我国发展情况的小班化教育办学标准,使各地区小班化教育改革有“度”可循,并根据办学标准以及各学龄段人口数量,科学制定、配置学校师资、装备设施、经费等,推进小班化教育的发展。

(二)农村先行,科学推进小班化教育

目前,小班化教育改革主要集中在发达的城市地区,成为各地区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事实上,小班化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自然型小班和主动型小班两种类型。主动型的小班一般是发达地区为了实现小班化教育而采取行政干预的手段,硬性规定班级人数,这种小班化教育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保证。自然型的小班是因为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迁移,农村学生随着父母到城市就读,造成农村学校学生数量减少,班额总体偏小,形成了农村小班和超小班的班型。这种自然形成的小班具有主动性,具有推行小班化教育的基础,应成为实施小班化教育的重点。国家和地方政府应更加关注农村地区广泛存在的小班,采取农村先行的策略,为其提供政策的倾斜以及经费的支持,激发学校小班化改革的内驱力,科学有序地推进小班化教育。

一匹蒙古马有一种神态,一万匹蒙古马就有一万种风采。那些奔跑的草原马,像是一个一个的舞者,将曼妙的舞步轻踏在草地上,那飘扬的鬃毛是独有的旗帜,高昂的头颅与天共鸣,就这么跳着,不知疲倦。

扩散焊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被焊的两个工件原子之间的电子相互作用并相互迁移,形成相应的共价键、离子键或金属键,最终形成较为牢固的焊接接头的过程.扩散焊具有焊接质量好、零件变形小、可焊接大面积接头等优点,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同种或异种金属之间的焊接,如Al/Al,Al/Mg,Ti/钢等[6-8].

(三)完善政策,保障小班化教育可持续发展

小班化教育投入大、涉及面广,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出台相应的保障政策。一是做好小班化教育发展规划。各级政府是推进小班化教育的责任主体和重要力量,要明确责任,把小班化教育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本地区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摸清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统筹计划生育部门和教育研究部门,科学做好学龄人口的预测工作,研制适合本地区实际的班级规模,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学校布局调整以及区域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具体方案。二是加强政策支持。推行小班化教育过程中,需要方方面面政策的支持,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学校布局调整、设施和教师配备、经费投入等方面完善配套政策,特别是在经费投入上,要建立专项的资金来支持,为小班化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小班化教育持续发展。三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教师队伍是推进小班化教育的重要力量。要理念先行,营造氛围,通过理论讲座、现场观摩、典型示范、研讨交流、热点对话等方式,提升教师对小班化教育的认识和教学能力。四是制定小班化教育相关制度。要组织专业人员就小班化教育的实施和管理研制配套的制度,如《小班化教学计划》《小班化教学环境建设纲要》《小班化课程指导纲要》等,引导教师将小班化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实践。

[参 考 文 献]

[1] 卢海弘.班级规模变小,学生成绩更好?——美国对缩小班级规模与学生成绩之关系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1(10).

[2] 张雪珍.上海市小学实施小班化教育的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1998(6).

[3] 张继军.区域推进小班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杭州市下城区小学推进小班化教育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4] 冯国宏.沈阳市大东区小学“小班化教育”的可行性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2(1).

[5] 杨孝如,陆毅.面向“每一个”:小班化教育的核心理念[J].江苏教育研究,2009(8).

[6] 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教育统计年鉴(2015年)上册[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

[7] 董蓓菲.我国小班化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对策[J].全球教育展望,2013(5).

[8] 董蓓菲.上海市“小班化教育”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1(6).

[9] 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J].教育研究,2005(2).

 
李颖,赵晓梅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