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女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现状及引导路径探析

更新时间:2009-03-28

大学阶段是青年人身心成长的关键期和转折期,他们从交往模式相对简单的高中阶段步入到了人际交往更复杂的环境中。大学人际交往日常信息来源更多元化,关系日渐复杂,这容易让生活情感体验更为细腻敏感的女大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动荡。近年来,有关高校女生恶性暴力或抑郁自杀事件被不断报道出,女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与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面对来自各方不同层次的压力,女大学生拥有强大心理承受能力的价值与当前现状如何?应如何增强女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本文拟就上述问题做以探讨,以期为女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参考。

一、提升女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价值

心理承受能力是个体对逆境引起的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的承受与调节的能力,主要体现对逆境的适应力、容忍力、耐力、战胜力的强弱。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个体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学习能力一样,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能力。压力作为一种由于内在、外在刺激所导致个人身体及心理的不适应状态[1],既可以激发个人潜能,激励斗志,同时也会引起负面情绪,甚至造成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女大学生作为家庭及社会的重要成员,其如果具有强大的心理抗压能力,对自身发展及形成良好人际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于其自身而言,可以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使其面对突发意外事件时能够更好地化解消极影响;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使其与人交往时能从容得体,不会出现过大情绪起伏与产生极端行为倾向,形成个人完善稳定的情绪智能。其次,拥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能促进家庭成员的融洽关系,及时有效化解家庭内部冲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另外,具有较强心理承受能力,有助于让人在新环境中能够迅速地适应不同变故,促进女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利于高校综合管理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女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现状

据近期大学生群体性别比例调查显示,大学生中女生所占比例超过56%,研究生群体中女生所占比例超过58%。在学生群体中,女性本身作为一个情绪敏感、感触细腻的体征群体,女大学生感受着来自内外环境的压力源,心理承受力的差异,使她们化解负面情绪的行为表现有所不同。个体对逆境引起的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的承受与调节能力的强弱,主要体现在对逆境的适应力、容忍力、耐力、战胜力的强弱差异,这使女生的心理负荷度也表现出正态性和负态性表征。

(一)女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正态性表征

当代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较好。在马建青教授主编的《大学生心理卫生》一书中指出:“根据全国各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评测和我们的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是比较健康的。”[2]可见,由于个体性格特征、家庭成长环境、各自成长经历等因素的差异,而使她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存在差异。但女大学生总体心理承受能力较为正常,多数都能在正常情况下进行自我情绪调节,使其面对负面事态或处于逆境中,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并能采取一定的解决措施。

销蚀侵彻阶段,弹体的u~v关系与Yp <α0时的关系相似。当销蚀侵彻结束时,残余弹长Lres,h的计算公式为

(二)女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负态性表征

由于基因或成长环境各异,部分女大学生的心理负荷程度较为脆弱。由于心理承受能力不足所表现出的消极行为主要体现在学习环境中,生活环境中及人际关系处理三方面。这些给女大学生自身、其家庭、社会都产生了负面效应。

高校酒店作为支持学校教育科研事业发展的配套设施,其目的是提供与学校相适应的管理和服务,以支持学校事业的发展,但同时必须是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经营管理酒店。首先,酒店要有具备经营酒店的各种资质的合法经营主体;其次,酒店要符合国有资产监管的要求;最后,还要考虑避免将经营酒店中的各种风险传导给学校,尤其是如果酒店地址在校内,还必须考虑酒店经营可能会给校园管理所造成的影响等等。

1.学习过程中,不能理性对待成绩差异。作为学生,女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高校的各类评奖评优制度、学生自我发展预期及日益激烈的社会就业竞争等因素,导致学习与考试压力依旧是学生主要的压力事件。考试是营造一定的紧张气氛形成学习动力、激发学生潜能的有效方式,但如果给自身施加过大压力或不能正视考试压力,则会适得其反,影响学习效率甚至日常生活。不能正视考试表现出的心理障碍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在备考复习过程中,由于过于焦虑、烦躁的紧张情绪,使女大学生背负沉重的心理压力投入到学习中,使其表现出食欲不振、易躁易怒、甚至无法安然入睡等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的精神状态;二是,在付出了一定的刻苦努力后,学习成绩与自己的预期仍存在差异而产生失落、沮丧,表现出对自己极度失望甚至对未来不抱希望,达不到理想成绩而就此放弃学习,不能接受实际成绩与理想之间的落差;三是,在与周围同学、朋友进行学习竞争和成绩排名的比较时,不能接受与其他同学成绩存在的差距而产生嫉妒、心理不平衡的不良情绪,表现出排斥他人,进而甚至对自己能力和智商的消极否定,认为自己各方面都不如他人而深感自卑。

家庭教育形式,教养方式对女孩身心成长至关重要。在关注其学业成绩、身体素质的同时,应加强对女生的价值观建构与责任意识灌输。成才先成人,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要培养女孩子有一个自信的女性人格。加强责任意识,提升其自我保护感,让其深刻明白生命的珍贵与实际意义,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对自己和他人做出攻击性伤害的行为,也不能让外界轻易击垮自己。

女大学生无法承受压力事件的心理脆弱形态多半与成长经历密不可分。人格理论家弗洛伊德所提出的“俄的蒲斯情结”也论证了双亲在个体心理精神建构过程中不可比拟的作用。幼年时期形成的心理缺失与安全感缺乏,父母关系不和谐,家庭气氛压抑会直接导致女孩子带有强烈的警觉防御心理,情绪化严重。同时,在子女教育方面,国内传统的“高分数才是硬道理”、“不打不成才”的家庭观念,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高于一切,父母长辈的精力和关注点都偏向于子女的考试结果上,致使女孩子自身对内在情绪变化同样不关注,成年后对待消极情绪采取回避心理,甚至使其偏离健全的人格轨道。

(三)规划落后,抗震、抗战遗迹大部分灭失。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造成市区24万人的伤死,是20世纪世界地震史最惨重的伤亡。唐山毁于地震,但也因抗震精神而被世人所关注,唐山抗震纪念馆以及新建的地震遗址公园距离相距较远,分布较凌乱,馆内更多地展示地震图片场景,缺乏实景和整体效果,尤其是那些留存至今的震前建筑遗迹,大多“养在深闺人未识”,没有得到有关部门重视,更没有列入旅游参观项目。此外,唐山是冀东大暴动的发生地,当年,这一带反抗日本侵略者抗战遗迹多且集中,由于疏于管理,如日军侵华时期所建的军用机场等多处遗迹被毁,原机场周边各村仅存的几座“飞机库”周围更是杂草丛生、乱堆乱放严重。

3.人际交往中,不能理性解决社交冲突。人际关系是造成心理压力的主要方面。女性天生是情感较为敏锐的动物,亲人带来温馨,爱情使人柔软,朋友是快乐的源泉,亲情、爱情、友情构成了个体生存的人际脉络。熔炉式的大学环境中,女大学生面对着更加复杂多样的人际关系,需要适应更多变的人际交往模式,情绪较为敏感脆弱的女大学生无法及时处理所遇到的人际问题。一是,家庭沟通障碍。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心智的不断成熟,会与父母长辈产生思想冲突,特别在外地求学的女孩,由于与家人的交流沟通相应减少,当家长没有主动关心询问时,自己也羞于倾诉、表达,与家人容易出现隔阂;二是,人际社交烦恼。社交焦虑状态是一种在他人面前不自在的自我意识,多产生敏感、多疑、神经紧张等过于情绪化的反应,时间久了会令周围相处人群自然远离,最终造成敏感女生的社交参与度下降,人际关系逐渐恶化;三是,不能正确对待校园感情。大学校园里的恋情是美好的,脱离了青春期的稚气,也未沾染复杂社会的物质利益,然而由于女生在感情中表现更投入,付出更多,更容易依赖,所以期待回报值更高,当一段恋情的不及而终会对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女生造成严重的心理冲击,使其深陷于极度伤痛之中,无法接受现实,甚至会选择极端的处理方式。

三、女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主要原因

多元信息化时代纷繁复杂,导致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诱因也多种多样。除了家庭父母的性格基因及青年女性成长的经历体验原因之外,大致可从学校制度设置、家庭沟通、个人自我认知三方面原因进行探讨。

(一)学校心理教育缺位,评奖评优制度不尽合理

国内心理健康教育在探索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与总结,摸索经验,发展二十多年来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心理教育的方式、途径、实施条件等已初具雏形,但由于我国心理教育起步较晚,缺乏优质资源和硬件条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诸多限制。当前全国高校仍主要以学术教育为主流,多注重师生的专业技能和学术素养,比较偏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尽管素质教育在各高校的教育教学政策和规章制度中有所体现,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情况有所改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大多高校学生德智体美劳与学术能力的全面塑造,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培养信息化时代下全面复合型人才的漫漫道路仍需探索。

2.增强校园人文气息。心理承受力的强弱与外界应激源关联紧密,学校应特别关注女生的精神状态与异常行为。师生之间要加强交流谈心,积极开展不同专业、年级的学生的互动与倾诉。为学生消解压力情绪提供多方渠道,各学院辅导员应加强女生宿舍的走访与了解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校园内部也可以增设各类温馨标语、建筑装饰,打造人文校园。

(二)家庭沟通交流缺乏,生活成长氛围不够温馨

存在心理人格缺陷的人,一般追其本因都能溯源到他的初生环境,家庭因素与成长背景。这些对于女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人格塑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意大利教育学家玛丽·蒙台梭利经研究指出:“心灵所受伤害大多都由经常指挥、命令的成年长辈在子女自然成长中不断施加的压抑造成的,它与最亲密的人密切相关。”[3]个体的个性脾性除了生物学中遗传因子的作用之外,单双亲的家庭结构、父母性格组成、家庭成员相处氛围、父母文化程度、子女教养方式等家庭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2.生活起居中,不能有效调节压力情绪。女生步入大学的全新环境中,在新旧感受的碰撞中,因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所表现出的心理障碍,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在校园适应方面。由于个体适应能力不同而无法适应新环境,产生孤僻、自闭的不良情绪,不愿融入新集体,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二是,在外形容貌方面。高中阶段的校服要求和高压学习氛围,使女生的关注重心都在高考和升学上,当进入五光十色的大学后,女生开始更多关注自己的外在体现,当感受到与来自各地和不同成长环境同性朋友的外形差距时,所产生内心的不自信、自卑、羞怯感;三是,家庭条件及经济方面。全国招生的大学制度,让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齐聚在一个校园集体中。据调查研究显示,父母职业类型、家庭经济实力、城镇农村户籍等因素,也是女大学生压力事件的来源,青春期的虚荣、比较心理,使部分女孩子感觉自己低人一等;四是,校园生活方面。大学有各类社团、学生组织,各种竞技、比赛、竞选活动,当在各项竞争与参与活动中受挫、不能如愿获得荣誉时,心理承受能力不足的女大学生会对自己各方面能力予以否定,并且认为受到打击及遭遇外界的不公平对待,产生对集体活动的排斥感,不信任他人的现象出现。

远离家乡在外求学的女生,因条件限制,与父母家人的交流沟通会相对减少,当父母没有关心时她们也不愿主动诉说,遇到挫折关卡时又羞怯于跟同龄伙伴倾诉,选择沉默,长期无法及时清理身心的抑郁,使自己变成情绪的奴隶。同时,国内家长大都对学校存在过度依赖与信任,认为子女在学校内身心都是健康的,家长与学校、教师之间几乎“零交流”,对孩子在校内的日常情况一无所知。亲子交流、家庭与学校的交流都相互隔阂,这使对女大学生心理指导工作的开展很难取得成效。

(三)女生自我认知不足,化解压力心智不太成熟

1.推动高校心理教育改革。一是,心理教育领域延展化。目前国内多数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仅停留在开设少数心理课程及设置心理咨询室上,但心理类课程大多只面向心理类专业学生,没有覆盖全校学生,并且其心理咨询室所发挥的作用甚微;各类心理健康讲座、宣传也停留在活动开展的表面,未起到实质性作用。进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扩展十分必要。首先,要突破原有的浅层心理教育观念,让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更加深入化、体系化,注重其客观性、教育性、伦理性;其次,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否则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就只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要多角度、多层次地对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研究进行理论创新并在实践中运用;最后,对心理教育的研究方法进行改进、创新,特别对女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方面要个案分析与普遍探究相结合,在增强女生心理承受能力上进行横向、纵向的深入研究。二是,心理教育形式多样化。高校对女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引导与教育,不能禁锢在心理咨询室的水泥墙内,要走出去,真正靠近学生的真实生活。在教育形式上开设涉及全校的心理辅导课程,让理论教育与测试交流互动相结合,将心理学与其他学科课程相融合,增设专职心理疏导的部门,让各专业疏导员主动走进女学生的生活与内心世界,开展近距离了解与及时疏导。三是,心理教育内容丰富化。以心理健康理论教育为基础的引导教育方式要向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方向改进。首先,利用信息化的现代科技充实教学内容,增设计算机远程模拟实验、开展线上线下交叉型多维测试等新型教育模式,提升女生对心理承受能力方面的关注;其次,采用跨文化国际式心理教学,比较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国际化延展学习;最后,运用生态化的效率教学方式。传统的心理环境模拟与试验大多限制严格,认为建模痕迹明显,测试结果所反映的心理行为与真实情况下相距甚远,要脱离实验室框架向生态化靠近,研究真实的事件情境,以辅助对真实情况做针对性教育。

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下的正常心理承受能力界定,是个体的内部协调与外部适应。内在躯体与外在精神状态是紧密相关的动态系统,是否能够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自我鉴定,是心智是否成熟的主要表现。当学习、生活、人际、感情发展走向偏离自己所愿望的,便易陷入极端倾向的行为状态,不能正视挫折和成长中的失败而表现具有攻击性或自封自闭的心理障碍。

以上可见,当前我国学校教学氛围仍以学术与分数至上,这是导致女生心理健康问题矫正工作缺位的主要原因。“新课改”背景下的素质教育,必须重视青年女性的心理成长;童年经历与生长场域的心理人格建立的温床,代际之间的沟通与亲密程度深层,决定着性格情绪的完善;青年女生在充实内在自我的过程中,也不要忽略自身的内部健全人格的塑造,只有自我强大,才能拥有足够的抗击打承受能力。

四、女大学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的引导路径

(一)完善校内心理辅导机制,加强细致温和的人文关怀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升级,女大学生越来越关注个人发展,使其进入大学就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当代女大学生心理压力应激源调查研究显示,女大学生所承受的个人未来发展压力和家庭压力的平均分都远远超过其他压力源。[4]根据国家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中显示:测评大学生心理健康包括躯体化、焦虑、抑郁、自卑、社交退缩、社交攻击、偏执、强迫、依赖、冲动、性心理障碍、精神病倾向12个维度,女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及受挫能力不足,是造成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主要主观原因,对自身的过高期望或过低自卑都会使心理维度出现偏差。

心理健康问题需用“心”解决。高校缺少对学生生活、心理、精神状态的人文关怀,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女生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却没有情感的宣泄窗口,没有得到积极、正确的引导,师生、同学之间的人情淡漠更是导致女生心理问题不能及时被解决的重要原因。其中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均衡发展”,这里“教育质量”是指包含学生“学习成绩、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的综合质量,高校内部设定的各项评奖评优制度的公正合理性,也同样是影响学生心理的重要因素。学生都有实现更高自我成就的动机,奖励制度能够激励学生刻苦努力,但如果由于评奖评优条件存在地域、阶层歧视而造成学生心理偏差,长此以往,会使学校学习氛围混乱,导致学生不良的学习竞争关系,形成恶性循环。

2.3.2 膀胱灌注化疗和免疫治疗 TURBT术后肿瘤复发率高,小部分NMIBC患者会进展为MIBC。原位癌患者单纯行TURBT不能解决术后高复发率和疾病进展问题[11]。推荐所有NMIBC患者进行术后辅助性膀胱灌注治疗。

(二)增强女生责任意识教育,营造轻松开明的家庭氛围

产后出血是在分娩胎儿后的24小时内阴道出血超过500ml情况,产后宫缩乏力患者子宫无法正常的收缩,胎盘附着面血窦无法正常关闭,导致了产后出血,是比较严重的产科并发症,也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临床中使用科学的产后处理能够止血,如果不及时处理则会引起后遗症,导致患者的死亡。产后出血中的宫缩乏力是比较多见的类型,患者失血速度快,失血量大,产后出血对产妇的危害性非常大。

3.注重制度公平。首先,高校内要落实教育公平,不因性别、地域、背景等因素导致教育歧视,使男女大学生都能受到公平、良好的高等教育。其次,保证学校评奖评优制度公正合理,以正确方式有效激励学生自强奋斗,这些在客观上保证了女大学生不因不公平遭遇而产生心理障碍。

亲子间沟通互动是孩子心灵成长的必修课,家长应注重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随时关注孩子的日常状态。远离家乡的女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关切问候,亲人的温暖会带给她们春风化雨般的抚慰作用,安抚她们受挫时的抑郁情绪。家庭因素与成长背景对于青年女生的心理发展、人格塑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父母要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家长要适当了解女孩子身心成长各个阶段的特点,并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知识,以便在必要时从精神和言语上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教育,做其最坚强的心灵后盾,让家庭教育功能作用发挥到最大。其次,父母做好自身言传身教的工作,树立自身良好品行与规范行为举止,用自身感染孩子。同时,建设一定的家庭文化。家庭作为心灵休憩的港湾,父母也是孩子最信任最贴心的长辈、老师、陪伴者,家长在必要时应放下“命令角色”,以“知心朋友”的身份走进女大学生的内心,营造一种平等温馨的家庭文化。

(三)有效化解压力情绪,塑造优雅乐观的人生态度

1.客观认识、接纳自己。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认为心理健全的人有安全感,可以正确地自我解读、自我评价[5],时常自省、反思,合理地满足自身内心需求,以客观真实的态度接纳自己,不盲目自负与自卑。女大学生要克服对自己的偏差性认知,只有读懂自己的内心,才能让内心真正强大起来。

2.及时释放自己的情感。在全面客观地接纳自己的基础上勇于向外界打开心扉,利于端正心态。首先,女生可以与亲密的人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在与父母、朋友的倾诉交流过程中释缓压力、分享愉悦,享受人际沟通所带来的幸福感;其次,注重充实自己的头脑,这有助于保持更平和理智的思维状态,在提升自己内在涵养与综合素质的同时,可以学习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自我调节;身心俱健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的重要途径,加强体育锻炼,培养一项自己感兴趣的户外活动,释放压力的同时增强体质,在感到消极压抑时,不要太强迫自己,运用意志转移,积极融入集体,利用校园活动开阔眼界,感受集体荣誉带来的归属感。

3.自信乐观迎接新挑战。自爱才自立自强,青年女性须在内心增强安全感和集体归属感,了解自己的内在长项与不足,对外界多多展示自己的擅长,增强自信心,反思不足多加学习提升智慧。平日与人为善,谦逊和善,发扬中华传统礼仪观念,培养自己豁达的心胸与优雅的处事风格。学会在关心关爱他人过程中建立与外界的亲近之情,感受来自同窗、密友的亲密友情,学会在团队中开展合作,与他人共事增强情商。使自己成为一名秀外慧中、自信自强的社会主义新青年。

如何培养具有良好人格、健康积极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女大学生形象,这需要高校和全社会都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政策扶持。风华正茂的青年女性也应主动充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自我教育,用唯物主义客观意识武装头脑,关注国家大事拓宽心胸,与时俱进,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做一株新时代的铿锵玫瑰!

会议指出,干部教育培训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制定实施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是全党的一件大事,对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 防渗层:防渗层的作用是阻止床内渗沥液流到床外,或床外水渗入床内。防渗层结构与填埋场的防渗层类似,由下往上依次为20 mm左右的黏土层、400g/m2的土工布、1~2mm厚的HDPE膜。

[参 考 文 献]

[1] 辛家编著.消除压力心理咨询手册[M].华文出版社.2003.

[2] 马建青.大学生心理卫生[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3] 陈慧君.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4] 周林.大学生心理压力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犯罪研究[J].2013(2).

[5] Maslow,Bela Mittclman,The Principle of Abnormal Psychology[M].1941.

 
李彤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