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大学教学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分析

更新时间:2009-03-28

教学改革是大学不断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已然受到了学术界各方人士的关注。然而,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之路的分析仍不完善。本人拟对改革开放至今的大学教学其各阶段的特征加以梳理与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做了相应的思考,希冀能推进此类问题的相关研究并对我国大学教学改革之路的前进有所裨益。

一、中国大学教学改革之问

自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不断发生变革,从起初阶段的教学改革的摸索到不断深化,这些随着时局变化着的改革取向直接制约了大学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在此过程中,大学教学改革的目标定位、内容设置以及大环境下的应对策略等诸多因素都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口径大小及取向。审慎思考,为什么我国拥有众多高等院校的教育大国能够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的并不多。那么,符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教学改革取向有何特征?应如何借此反思与回顾确立大学教学改革合理的理念?大学教育教学即便随着时代的不断推陈出新,但其本质、其精髓是否已找到,或早已丢弃了?高等教育学界还尚未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刻的探讨。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即,希望通过对大学教学改革曾经过往出现的偏失来汲取教训,当然,其必要的经验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的发展、运用,进而对大学教学改革未来走向能做到圆熟而科学地呈现。

你一定要记得,最重要的并不是成绩,而是始终葆有信心与希冀。无论前路有多逼仄,你都应该对生活充满热情与期待。木心说过,“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我想高考亦是如此。所以,不要过分忧虑结果如何,好好享受这个“可爱的”“好玩的”过程吧!毕竟,不是所有与你同龄的人都能拥有这样一段经历。

二、中国大学教学改革之各阶段特征与分析

(一)兴起阶段:彰显人本位

在改革开放初期,学校的主要目的是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大学教育的主要课程内容、教学目标都受当时的政治因素影响。在此阶段,学校特别强调要为国家的政治需要提供服务。伴随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等院校对于市场经济的干预能力愈来愈强大,高等院校也逐渐地反映了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之间的作用力。显然,这一阶段的课程内容基本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特别是在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着重说明了大学可以制订教学计划、专业方向可以适当地调整。此规定颁布后,大多数的高校确立了培养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人才类型目标。大量减少基本性质学科,增加与市场经济相连接的科目及专业,其目的是增加专业的应用性及实用价值,提升服务社会功能。基于此,各级各类大学课程的工具性和实用性价值也得到了提升。

疼痛调查:用McGi11疼痛问答法(MPQ)把疼痛共分为5级:0级无疼痛;1级:有疼痛感觉,但是不严重;2级:有轻微的疼痛,不舒服;3级:疼痛,很痛苦;4级:疼痛较为剧烈,有恐惧感;5级:剧痛。其中将1级、2级为归为轻度疼痛,3级为中度疼痛,4级、5级为重度疼痛。[1]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比较。

2.教学模式重视信息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不断加强,并与教育教学理论结合而迸发出思想上的巨大变革。伴随建构主义认识论的逐步盛行,以多元、生成、创新为主的教育技术观的出现,带来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严重冲击,同时也促进了改善传统教学方式、合乎现代信息化教育理念的教学。教学信息化能够提高教育创新性和教学质量,迄今为止,这场数字化的“战争”仍未停止。审视我国多所大学的《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大多数高校均在进行加强以及建设数字化学习方向的计划。毋庸置疑,当今大学教学内容储存、教学信息传递方面对数字化的需求极为明显,现代大学的教学模式正由呆板的单向性知识授课模式转变为多种形式共存的现代模式。

(二)探索阶段:重视基础性

教育部对此做出回应,在1998年颁布了《关于普通高等院校修订专业教育教学计划的原则与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各大学的课程目标、专业课设置等做了准确的说明,其目的是扩展专业面,提高技能、知识与理论三者所占的比重。此后,大部分院校修订并实施了新的改革规划,并严格执行“三增三减”的政策安排。2001年颁发了《关于做好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在此特别提到“倡导高等院校,特别是国家教育部重点规划的一批院校更要积极地拓宽专业方向。”不少大学因此纷纷倡导“宽专业、稳基础、求创新”,大力改善专业体系以及考核结构,进行学科交叉。即,在基础课程中设置综合性的多样课程。

在大学教育中,“教学”的根本地位不断呈现出了弱化的趋势,可以归纳为“轻教重研”。不可否认,科研水平是评定大学、教师各项指标的关键。因此,科研论文、经费、课题等成为各高校教师晋升的途径并驱动着相关的利益。与此同时,教学工作也较难进行量化考核,所以面临了被现实极大地弱化的窘境。

正如学者康全礼所言,“大学教育教学的专门化走向从1950年开始改革就已然显著。”[1]自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90年代初,大学教学改革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性为主要方向。在这期间,许多大学在政策的影响下,全面建构并设置了专业对口的新型培养模式。例如,把专业基本知识定为课程更新的重要方面,且不断加入高级知识门类,重视对学生应用性能力的培养。20世纪90年代后,在全球化影响下,社会对人才需求类型的更新也逐步加快,大学课程体系设置的不合理性格外明显。教育部及大学管理者就过度强调专业性的行为做出了探讨和改善,并深刻意识到学生对基本方法和知识的掌握是培养其各种能力的基础。至此,大学教学改革再一次被引入“理论的思潮”,即是否应该重视基础而弱化专业。

(三)深化阶段:大众化、信息化和国际化

1.人才培养模式凸显大众化。目前,我国一直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各大高校把专业人才的培养放在首位,教学改革也按照这一培养路线前进。从认知角度方面,设置全面优化的课程体系。如,从知识培养角度,注重培养扎实基础的同时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课程角度方面,要设置具有一定深度且有趣味性的课程。但在实际就业中,这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难以适应市场环境的需求。这便引发了学术界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思考。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数占学龄人口总数的比例突破15%,也就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以后,高等教育质量观也对单一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质疑。靳慧、郑惠强在2004年的人大会议上指出,“要加大灰领人才的培养,拓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空间。”[2]学者胡瑞文也指出,“在新的形势下,各级各类高等学校有必要对学校的定位做出重新调整,将大多数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培养成为应用型人才。”[3]两位学者都呼吁将高等院校的“精英模式”转为“大众模式”,即培养一种能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实用型人才。

然而,此时的各大学过度地强调服务社会功能,忽视了个体的成长与个性化,造成在培养目的上强调知识与技能,缺失德育的教育理念。这一结果导致部分高校在教学设置与课程改革上不重视个体的和谐发展。至此,高等院校教学改革中的人文文化精神受到了相当程度上的削弱。之后,高等教育界不断凸显个性发展理念,许多学者逐渐意识到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育人”的重要性要远超于“制器”。高等教育更要把每个经过大学教育的学生个体,培养成人格独立的“自由人”和不断利用自身潜能拥有社会生存能力的人,社会和国家也将因此而获得品质优良的人才。至此,大学教学改革逐渐朝着符合人性发展的道路不断延伸,倡导“以每个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为本”,提倡课程服务于生活,力争做到废除机械而又呆板的教学模式与内在体系。

如何准确地把握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大学教学改革的发展走向,从而为大学教学改革做出一个合理的阶段性特征定位?这显然是个莫衷一是的问题。笔者就大学教学改革以往的特征,提出自己的几点反思。

三、中国大学教学改革之反思

3.教学系统革新重视国际化。“国际化称之为跟随着由隔绝到交流的世界发展过程”[4],也可以理解为跨国家的交流。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然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又一大趋势。正如《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讲到的,“高等教育结构利用国际化的手段填补‘知识空白’,同时也可以增强各国人民和文化之间的友好交流。”[5]中外高校间搭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所起到的作用日益显著。专家、学者在大学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国际合作与交流,由此,“大学推进了走向国际化的进程……各国首脑所扮演的角色正从操控者向监管者的方向转变。”[6]在此情势下,我国许多高校教育教学系统进行了整体的改革,即力求培养更多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如,高校采取的举措有:探索国际化的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时达国际标准,必要时可参考国外高校在相关领域的计划和安排;寻求教学方式的国际化;不断加强双语教程的使用,提高大学生外语应用能力。

(一)让教学相长,生生不息

对8个红粘土剖面,每个剖面等间距采样,共采48个样品。对其常量元素(表1)和微量元素(表2)分析、对比可知,各剖面地球化学特征和变化基本一致,可以得出如下几点特征:

于是便有了科研“大腕儿”的出现和他们的名利双收,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成了重量级别教师的“良心活儿”,这种改革征途上的“怪圈”讽刺地制约了大学顶尖人才的输出。我国是高等教育产业的大国,但能有充足的资格占据世界一流大学排名的却寥寥无几。毋庸置疑,其诘难大学的发展。在大学,当学生鲜有领略过带着“一流大师”头衔教授的教学授课风范时,大学便抛弃了它的中心使命。大学教育教学的真谛和灵性将因教学所带来的重要功能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二)重人格培养,创新创造

时至今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此纲领应该说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大学教学倘若一味重视传授知识,而忽视在此过程中的人格培养,现实中的种种事例已然表明那将是高等教育莫大的失败。因此,在高校的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多加关照学生们性格和品质的培养,万万不可走向唯知识至上的弊端。纵然学富五车,道德与品格被吞噬了也将是徒劳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回归“明德向善”是人之本性。大学教学不断改革,但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仍然是不要忘本,即归结为人性。在此基础上再有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意识何尝不是锦上添花。在大数据时代,追求称道的创造力同时,也不要忘人文情怀的塑造。

(三)遵和合取向,求同存异

世间万物是在不断展现其存在的价值,其运动的变化遵循万物合一的固有规律。鉴于高校教改的影响因素以及上述我国高校教改的不断发展与更新,面对多样化、多层次的种种高校教改特征,当今高校教改改革亟待需要确立一种和合取向,即大学人可基于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念、知识经验以及对教改取向有着不同理解的情况下,倡导求同存异,避免因不同的认知方向将大学教学改革站在不必要的误区。可以肯定的是,当我们把高校教改的本质问题置于多学科的视域中做细致的考究时,便不难形成对大学教学改革而深入的了解,相信在深化大学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在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步伐中,中国大学教学改革必将在教学质量提升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上取得更大的突破,进而为我国今后大学教学改革的决策与实施问题提供更坚实的理论基础。

2.3.2机械插秧秧龄应控制20天以内,苗高12~15厘米为宜,密度可根据田块肥力调节机械尺寸,插秧时田间水位0~0.3厘米为宜,漏插及时补栽。

[参 考 文 献]

[1] 康全礼.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和教学改革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2] 靳慧,郑惠强.培养灰领人才缓解大学生就业[EB/OL].http://news.eastday.com,2004-3-6.

[3] 胡瑞文.高校毕业生供求形势与高教结构调整[N].中国教育报,2008-1-28.

[4] 王金林,汤重南.走向国际化的日本[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6] 杨启光.当代不同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发展模式[J].现代大学教育,2008(5).

 
刘美冬,朴雪涛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