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由独白转向对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路径

更新时间:2009-03-28

在市场化和网络化的时代境遇下,主流意识形态的存在境遇、传播方式、受众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比如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虚无主义等西方价值观肆意横行,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市场文化风靡一时,这些问题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地位。同时,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中的新问题、新情况、新事物等层出不穷,利益冲突、共识分化、社会分层、道德滑坡等问题日渐凸显,这些问题挑战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说服力和价值引领力。为此,应当从新的历史境遇和紧紧围绕当前社会环境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不断探索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路径,实现马克思主义教育从独白式向对话式转化,将马克思主义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公共常识和社会意识。

独白与对话意识形态教育的两种思路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原理和方法进行通俗化、生活化、具体化解读,使之能为大众所理解、接受、认同和运用”[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在于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马克思主义回应大众的利益关切、解决大众的思想困惑,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引领力和生命力。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独白和对话是两种最基本的宣传和教育方式,也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传播理念。

“独白”一词最早见于“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和“白,告语也”,具有独自言说的含义。从意识形态传播的视角看,独白是以一元化的社会价值、依附化的个体人格、集权化的社会制度等为基本前提,以理论说教、思想灌输、刚性管理等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理念。独白是线性化、单向度的意识形态传播理念,是传统社会中意识形态宣传的基本方式,具有结论确定性、内容统一性、方法单一性等特征。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中,教育者往往将大众看成被改造、规训的对象和无言的“他者”,常以教化权威的姿态、显性的教育方式控制大众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认知,大众只能被动地、无条件地接受主流意识形态,从而使大众在“独白式”宣传和教育中走向“失语”,变成了无言的“他者”。显然,独白是在社会封闭、政治高压、价值一元的时代语境中形成的,以理论灌输、刚性管理、反复说教为基本特征的意识形态教育模式。

对话是哲学、语言学中常用的概念范畴,也是意识形态宣传中常用的教育方式。巴赫金就认为,对话是人的社会性存在的基本前提,价值观表达就是在对话中建构的。从意识形态传播视角看,对话是对独白的解构和取代,也是开放社会、民主政治、网络社会、价值多元的时代语境下不得不采用的意识形态传播方式。在意识形态“对话”中,宣传者不是高高在上、自以为是的言说者,而是意识形态的传播者、交流者、沟通者和聆听者。宣传者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让受众充分参与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中,让受众表达自己的立场、思想、观点、看法等,并在双向互动中建构平等、开放、自由的话语场景,将马克思主义融入大众的话语体系之中,转化为大众的社会常识和公共意识。显然,独白是价值多元化、社会网络化、政治民主化的时代境遇下意识形态传播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行之有效的可操作性途径。

独白马克思主义在大众化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分析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中,宣传部门多以自上而下的宣传方法、枯燥乏味的理论内容、刚性化的教育方式开展意识形态教育,试图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大众的公共意识、社会信仰和思维方式。但在人们的独立意识、自由意识、权利意识、民主意识等不断强化的时代环境中,这种独白式的意识形态教育方式不仅不能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还可能会使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逆反情绪和排斥心理,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思想陷入了失语困境。

1.单向度的传播途径。在传统意识形态体系下,宣传者垄断了意识形态传播的话语权,常以意识形态“领导者”和“话语权威”的身份自居,用知识灌输、理论说教、反复宣传等方式将“绝对正确”“唯一真理”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给受众,并将宣传次数、受众数量以及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了解程度等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评价标准。不可否认,这种单向度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在传授知识、传播理论、社会教化等方面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在经济市场化、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境遇下,单向度的、忽视受教育者主体性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比如,在这种单向度的、无反馈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模式下,宣传部门、新闻部门、党政机关等成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权威机构,垄断了马克思主义话语的传播途径,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普通大众丧失了主动的权利,只能被动地接受“话语权威”的理论灌输和道德说教,于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变成了“话语权威的集体独白”,从而带来了受众的意识形态话语权丧失。此外,在单向度的意识形态教育中,教育者和受众之间是一种“主体—客体”的主客二分关系,两者之间无法沟通、理解和互动。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很难融入大众的话语体系、价值信仰和思想意识,这无疑弱化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效果。

(1)电解槽。电解槽对电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影响巨大,本项目通过借鉴其他镍项目电解槽防腐方法,对电解槽结构、防腐材料、防腐方法改进后,防腐性能进一步提高,在5年多的生产使用过程中未发现电解槽衬里分层、开裂、渗漏现象。

在独白式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模式下,自由主义、利己主义、普世价值等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肆意横行,道德滑坡、行为失范、信仰虚无等问题不断出现,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领导权遭到严峻挑战。为此,应当创新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用对话式教育代替独白式宣传,通过互动式的对话关系、生动化的教育内容、对话式的传播方式等传播马克思主义,以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

对话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

3.单一化的传播方法。独白的意识形态教育是一种简单粗放的意识形态传播方式,它片面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资源投入、宣传次数、受众数量、宣传渠道等显性因素,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群体接受到的外界影响和内在的真实需求,从而导致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不尽如人意。比如,在传统马克思主义教育活动中,宣传部门、新闻媒体等多以自上而下、由外及内的方式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灌输,完全忽略了自由主义、个人主义、道德虚无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负面影响,严重降低了想要达到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目的的程度。在信息过剩、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泛滥的当代社会中,这种单一化、线性化的意识形态教育方式已不适应时代要求。此外,在独白式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中,教育者片面重视理论灌输和思想说教的功能,多以干巴巴的理论说教开展教育活动,忽视了受众的个性差异、情感体验、生活理想、利益诉求等。在这种马克思主义教育中,外在力量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动力,受众群体本身的思想认知、情感认同、价值观趋向等成了附属因素,结果使马克思主义教育不接地气、脱离实际、脱离生活。比如,许多教育者不愿与受众进行情感交流和思想对话,不能准确把握受众的社会心理、思想困惑、精神需要等,无法走进大众的生活世界和内心世界,无法开展针对性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活动,导致受众很难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

2.建构生动的教育内容。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教育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这种意识形态教育带有浓重的政治化倾向和教条化色彩,仅仅适合于社会高度政治化的特殊历史时期。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渐进入了政治民主化、价值多元化的发展阶段,大众的生活世界变得越来越丰富,大众的日常生活远离了崇高、神圣、理想等,呈现出平庸、琐碎、重复、功利等特征,在这种时代境遇下,独白式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方式已经远离时代要求。因此,革新教育内容势在必行。必须建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有着鲜明时代气息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用时代话语、群众话语、网络话语等解读马克思主义。比如,应当不断提炼融通中外的马克思主义新概念、新表述,用马克思主义讲述中国故事、彰显中国奇迹,诠释中国改革开放中的新发展、新变化等。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解释社会转型中的贫富差距、环境污染、官员腐败等发展问题,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问题的解释力和说服力。

2.抽象化的传播内容。理论来源于生活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也不例外。社会实践、社会生活是其产生的思想源泉,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要根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离不开中国国情这块土壤和赋予这块土壤灵魂的人民大众,否则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然而,在独白式的意识形态教育中,马克思主义往往脱离了经验世界和现实生活,变成了纯粹的、自圆其说的抽象理论,不能很好地指导大众的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价值信仰等,这无疑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地位。在马克思主义教育中,教育者多以空洞乏味、晦涩难懂的抽象理论进行说教,不能将马克思主义转化为生动活泼的通俗语言、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生活事例,不能将晦涩难懂的马克思主义抽象理论转化为简单易懂的普通大众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认同,这无疑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传播效果和接受程度。特别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利己主义、自由主义、普世价值、享乐主义等文化思潮泛滥,并以娱乐化、商业化的姿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信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生活观念等。在这种时代环境中,社会心态变得更加浮躁,社会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学习严肃的、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导致抽象难懂、枯燥乏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无法进入大众的内心世界,无法与大众产生情感和价值共鸣。

1.建立互动式的对话关系。从主体性间性理论看,主体与主体之间具有统一性,人际关系不仅是工具性的主客体关系,更是目的性的主体性关系,应当建立相互沟通、相互交往的理性关系,以促进人与人的和谐共处。同样,在意识形态教育中,也应当在教育者和大众之间建立自由平等、交流沟通的教育关系,尊重普通大众积极参与意识形态建设的参与权,同时拥有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的话语权,人民大众可以清楚真切地感知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好处和优点,在互动和交流中人民大众必然会自觉认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比如,可以利用报纸、电视、互联网等为大众提供自由言说的平台,引导大众就某些社会热点问题、道德话题等展开讨论,实现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交流互动。再如,可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政治宣讲、文明实践等活动,用生动形象的生活话语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将马克思主义转化为大众的生活语言和生活常识,使每个人都成为马克思主义的言说者。此外,应当创新学校思政教育方式,以参与式、互动式的思政教学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在课堂对话、课外实践中重塑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建构对话式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比如,可以通过文化沙龙、专题讨论、征文活动等方式在大学校园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在互动参与中学习马克思主义。

(3)土地流转率未达100%,土地难以集中规划。虽然现在各村土地流转率已达到95%以上,但是依然有少部分村民不愿将土地流转,所以较难形成大面积的成片土地,并且土地流转期限仅为3~5年,不能保证每次期限过后村民依然愿意土地流转,村委会难以对土地进行集中规划、招商引资。发展高效农业的周期较长,土地流转期限得不到保证的话,商家不愿长久投资,这就限制了高效农业的发展。

2.3 US-G FNAC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 US-G FNAC诊断阳性50例(恶性结节30例+可疑恶性20例),阴性126例(良性108例+涂片不满意18例),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依次为93.2%(164/176)、89.6%(43/48)、94.5%(121/128)、5.5%(7/128)和10.4%(5/48),见表2、3。

此外,由于普通大众没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严谨的逻辑思维、充分的学习时间等,只能在生活常识、生活思维和生活场景中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生活实践和经验世界是普通大众了解、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场所,也是普通大众落实、践行和检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正确的重要实践源泉。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大众的生活经验、生活常识、经验认知等,用生活话语诠释马克思主义理论,将晦涩难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生活常识或生活道理,提高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认同度。最后,由于人们的生活经历、人生阅历、职业、地位、收入等各不相同,这就意味着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信仰等。所以,在意识形态教育中,应当从大众个性化、差异化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意识出发,用针对性的意识形态内容传播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比如,对领导干部、知识分子、大学生等,应当以系统化、理论化的内容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使之能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农民、农民工、普通工人、中小学生等,应当采用生动化、直观化的内容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使之对马克思主义有更多的感性认知。还应当积极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进行对话,用马克思主义解释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回应拜金主义、自由主义、普世价值、功利主义等文化意识的冲击,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说服力。

3.建构对话式的传播方式。在价值多元化、社会网络化的时代境遇下,公共话语空间已经形成,东西方文化碰撞越来越激烈,自由主义、普世价值、个人主义、消费主义等文化思潮泛滥,这些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许多新挑战。为此,应当从网络化、全球化、多元化的时代境遇出发创新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将自上而下的独白式传播转化为平等交流的对话式传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比如,可以将马克思主义教育融入普法教育、文化下乡、基层选举、社会治理等教育和实践活动中,在与大众的交流互动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再如,可以利用网络论坛、新闻跟帖、微博等平台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时政热点、新闻事件、生活案例之中,在交流互动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此外,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应当充分尊重受众的话语权与表达权,倾听受众的社会心声和利益诉求,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满足受众的诉求和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为受众的认知与信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环节是价值内化认同”[2]。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大众本身是多元的,既有农民、进城务工人员、普通工人等,也有企业白领、私营企业主、领导干部、知识分子等,不同的社会群体往往有着不同的理论需求。所以,应当通过交流互动了解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观点和看法,了解每个社会阶层、社会群体的理论需求,并根据公众需要开展针对性的、个性化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大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情,让他们每个人都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活动中,畅所欲言,表达自我,在喜闻乐见中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对话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程度的客观要求”[3]。理论来源与实践,更要用之于实践,开展形式多样的马克思主义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提高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效果更能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公信度和说服力,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平台。为此,应当通过普法宣传、精准扶贫、文明创建等社会实践活动传播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融入社会大众的思想认识和生活方式之中。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重要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需要。为了更好地巩固意识形态建设成果,必须改变原来的独白传播途径,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机制,由独白式传播转化为对话式大众参与,增进群众的民主性与积极性,提高马克思主义的公信度和说服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主要通过关联系数、关联度两项指标实现。以住院次均费用为参考数列,各项费用为比较数列构建矩阵(X0,X1,X2,X3,X4,X5,X6,X7,X8,X9,X10)。计算二者之间的绝对差,形成绝对差矩阵,然后计算关联系数和关联度[4]。

参考文献

[1] 吴汉全,王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目的的表征及其缘由[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5-9.

[2] 申云兰.论社会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功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6)∶32-34.

[3] 曾天雄,陈化.以对话机制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张蕴
《理论导刊》 2018年第05期
《理论导刊》2018年第0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