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及时代价值

更新时间:2009-03-28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切结合,适应中国革命实践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它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极大作用。作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者,毛泽东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产生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论》等多部著作中,毛泽东对这条思想路线进行了精辟阐释,形成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丰富的内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方法论进行了创新性的丰富与发展,特别是为历史跨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发展时期党的思想路线的不断丰富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保证,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果诺亚方舟是对亚述文明继承性的叙述,而“巴别塔”(第四个故事)则是对巴比伦和亚述文明弑父性的叙事。在《创世纪》中描写的语言的故事“巴别塔”是这样说的:

一、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产生

作为一条从实践中产生并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正确路线,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条件。

(一)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形成的理论基础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产生的理论基础是很深厚的。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以及群众史观,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产生提供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产生奠定了丰厚的理论底蕴。

计及可再生能源不确定性的孤岛微电网概率潮流计算//王晗,严正,徐潇源,李铁,唐俊刺,周纯莹//(15):110

第一,它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造的科学理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毛泽东把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应用到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产物,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伟大作用思想的具体体现。这种体现主要表现在:

毛泽东向来注重实践,注重调查研究,强调“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页。,注重从调研中发现问题,认为经受住实践的检验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目的。他指出,我们不能孤立、静止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而应以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为中心来研究,真正的理论来自客观实际又能在客观实际中得到证明。毛泽东认为要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从中国的革命实际出发,形成正确的革命理论。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也仍然坚持他的实践观点,多次进行社会调查,指出人的正确思想来自于社会实践,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得来。一个真理性认识的获得,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等等。这些论述不但说明毛泽东重视实践,而且还说明实事求是不仅是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不断变化着的实践也能为实事求是这条正确的思想路线注入新的思想内容。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毛泽东也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在他的著作中多次论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其次,它是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的重大继承。实践证明,这条正确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经过艰辛探索反复实践而形成的。1945年党的七大党章明确指出,全党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原则,这与毛泽东所倡导的实事求是思想是统一的。毛泽东指出,科学的真理只能有一个,人们要发现真理只能通过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只有深入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才能发现真理,才能检验获得的认识是否为真理。在这里,毛泽东强调了实践检验真理的重要性。他又说,政策只有在人民实践中才能证明正确与否,才能确定其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及其正确与错误的程度。毛泽东的论述说明他对实践的高度重视,表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思想对其思想产生的巨大作用。历史与事实证明,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验证真理的正确性。在实践中检验与发展真理是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条正确有效途径,同样,实践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过程也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内容不断丰富、完善与发展的过程。

spac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in a City ZHANG Li-bo CHEN Xue-mei XI Kai et al.(39)

第二,它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丰富而优秀的内容也是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能够得以产生的重要思想文化基础。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创造性地提出我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过程中,毛泽东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了丰富的思想营养。

中国儒学尊重现实,求真务实,蕴含着实事求是的思想。宋代朱熹的“格物致知”和“即物穷理”思想,明末清初王船山的“即事穷理”思想,都是指要通过接触事物,探索其中的规律性,才能认识事物。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提倡“修己治人之实学”,主张“实行”、“实践”、“实事”、“实功”等等。所以,崇实致用是中国古代许多学者的共识。另外,清末理学家曾国藩提出汉学的“实事求是”与宋学的“即物穷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实事求是的精神。毛泽东酷爱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他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精辟阐述,不能不说是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另外,毛泽东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湖湘文化对其影响很大。湖湘文化有着经世致用的实学传统,如作为湖湘文化代表人物的胡宏就极力推崇“实”。毛泽东是在这种地域文化熏陶下而成长起来的,他能够提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这在某种程度上与他成长的地方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湖湘地方传统文化也有很大关系。

从中国传统哲学方面看,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也是对中国传统哲学认识论,特别是对其中的知行关系问题批判性的总结与发展。在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上,认识论主要是围绕着知行关系,即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而展开的,如王夫之的“知行合一”、孙中山的“行先知后”等,这些观点虽然都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又都具有局限性。毛泽东在批判地继承传统知行观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唯物辩证地解决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他强调一切正确的认识都只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毛泽东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统一观在哲学上批判性地提升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辩证运动过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地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转换,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内容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简而言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毛泽东对中国传统哲学认识论的继承与发展。

(二)中国革命的实践需要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产物,它的产生无论是对当时的革命现状还是对其之后的中国社会发展都有着深刻的意义。从当时中国革命实践来说,这条思想路线为当时的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提供了坚强的思想理论保证,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方法论;从对毛泽东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及其之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长远影响来说,它为各时期党的思想路线的不断丰富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保障。

在土地革命过程中,由于坚持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中国共产党成功地保存了自己的革命力量,调动了一切反对封建主义的积极因素,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由于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中国革命不断地走向新的胜利。抗日战争爆发后,面对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与当时产生的悲观与乐观的各种错误认识,毛泽东仍然坚持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认为在抗战中必须充分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尤其是广大农民的力量,开展全面抗战并建立敌后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在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亿万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中国人民积极应战,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紧接着发动了全面内战,企图消灭共产党以实现在中国的专制统治,中国共产党再次面临着内战的生死考验。在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正确指导下,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勇奋战,继续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集中优势兵力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军。1949年南京解放后,基本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覆灭,全中国得到了解放,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三)毛泽东个人的主观因素

如前所述,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人物。客观与主观的辩证法告诉人们,无论社会客观条件有多好,没有个人的主观努力也不可能成就伟大的事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之所以能够被提出,除了客观上的条件以外,也离不开毛泽东个人的主观努力。毛泽东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早在县城读书时,他就接触到了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全书贯穿着“富强救国”的主题,详细介绍了西方的现代工业技术和军事等。毛泽东对此书通读了十几遍,意识到国家正处于民族危难之际,需要有志之士勇于担当,所以他决心为国奋起改造中国。自此之后,毛泽东一直在为实现拯救中华民族的目标而奋斗。

为了准确地对各个阶段的状态进行管理,在FPGA中采用了两段式状态机对算法的各个状态进行描述。状态机如图7所示,其中分块包围盒处理完成的信号作为状态机的触发信号,只有当触发信号有效的情况下,状态机才会从STEP_IDLE状态启动执行,否则一直处于STEP_IDLE空闲状态。

青年时期,毛泽东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就能坚持求实精神。在《讲堂录》笔记中,他主张既要读有字之书,也要读无字之书。认为作为中国人,要对中国这个地盘上的事情进行研究。在这种求实思想的指导下,毛泽东注重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从中获得书本上没有的社会知识。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后,毛泽东在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调查研究,深入群众,了解群众,走群众路线,坚持实事求是。

此外,毛泽东一生勤奋好学,十分热爱读书。毛泽东读书涉猎的领域极其广泛,文、史、哲及军事、自然科学等古今中外的书籍无所不读。尤其是从1936年至1946年在延安度过的10年间,他刻苦钻研马列著作,认真总结革命斗争经验,对教条主义进行了深入批判,开展延安整风运动,最终使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范围内得以确立。

二、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丰富内容

多年来人们对于电视产生了很多误解,最大误区就是观看电视容易对人视力造成影响,实际上,任何情况下的高强度用眼都会造成视疲劳。例如看书、学习、玩手机、使用电脑、画画、雕刻等,长期用眼过度都会产生近视、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情况,并不仅限于观看电视。OLED产品来讲,其产生的蓝色光波段主要集中在460nm,不属于有害蓝光,能量较小,对人眼危害微乎其微。

听刘丽芳这么一说,欧阳锋额头上直冒虚汗,心想这下糟了,看来自己真的进错了房门上错了床,只觉浑身燥得厉害。

环境会计又称绿色会计,是估量某个特定的经济主体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的会计。它是以环境资源、环境费用、环境效益等会计要素为核算内容的一门专业会计。根据中国出版发行的“现代会计会计辞典”,环境会计是一项管理活动,从各个角度衡量和报告社会活动对企业,机构和其他组织的环境影响和管理。它旨在指导最有效地利用经济资源和最佳部署来改善整体社会效益。环境会计利用会计和环境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利用货币计量和非货币计量属性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涉及的环境因素和结果进行测量,记录,揭示和评估。环境会计主要采用会计基本原理和方法,采用多种计量方法和属性反映和控制企业的环境活动和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和现象。

(一)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取自东汉史学家班固的《汉书·河间献王传》。之后,唐代学者颜师古在为《汉书》作注时将其注释为“务得实事,每求真是也”。概括起来说,“实事求是”一词是指严谨治学、求得真谛的治学态度,也就是说人们做事要先从实际出发再引出结论。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核心和灵魂。在《实践论》《矛盾论》中,他反对以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为表现形式的主观主义,强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他指出共产党应该是自觉践行实事求是的模范。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我们的民族饱受灾难和迫害,应该以科学的态度研究中国革命问题,只有坚持科学的态度和认真负责的精神,我们的民族才能得以解放。所谓科学态度就是实事求是。那么,到底什么是“实事求是”,其含义是什么?对此,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1页。毛泽东的论述不仅清楚地阐述了实事求是的含义,还说明了实事求是的目的、意义以及做到实事求是的方法。可以看出,毛泽东不仅重视、倡导实事求是,还赋予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以丰富的理论意涵。

(二) 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有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思想路线,如何贯彻落实也需要进行探索。毛泽东认为,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中国的革命现实出发,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的主观愿望和想象出发。他指出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等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找出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从本本出发就会偏离正确的革命道路,陷入主观主义的误区。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看问题不要从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出发,找出解决问题的方针、政策、办法。毛泽东还认为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要割断历史,不仅要了解中国的现在,还要了解中国的过去,不仅要懂得中国,还要懂得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历史地全面地看待问题。在毛泽东那里,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此外,毛泽东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谁能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谁就能找到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从实际出发与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做到实事求是。

(三) 理论联系实际

首先,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思想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结合。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处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人的认识必须遵循物质决定意识的客观规律才能够获得。人的大脑虽然是客观认识的主体,但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不能从头脑主观想象出发,而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便能达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在毛泽东看来,“实事求是”就是要求我们去研究探索客观事物的内部规律,具体地说,“实事”就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事物,“求”就是要求我们去分析研究,“是”就是客观事物内部所固有的规律性。我们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规律性,分析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指导我们的工作和行动。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深刻分析表明,他正确地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从物质到意识的基本原理。

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毛泽东指出,要解决中国问题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一定要纠正。他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之处是它和各个国家的革命实践相联系,我们要结合中国革命的特点谈马克思主义,否则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就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所以,怎么样根据中国特点应用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是全党急需解决的问题。毛泽东一再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要把握其中的精髓,不能违背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根本原则。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毛泽东不断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对实际工作带来的危害,积极倡导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即既不能只注重理论,也不能只注重客观实际,要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这是实事求是的最终目的。

(四)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如果你能读懂巴黎街道墙壁上的裂纹,看透每堵墙上的上故事,那你也许能懂关于手工坊的故事,它们和世界上所有灵感之地一样,充满着深刻的可能性。

三、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当代发展

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最早产生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当时,以蒋介石、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革命政变,疯狂镇压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力量,瞿秋白、李立三、王明等人在不了解中国国情的情况下,错误地坚持盲动主义、冒险主义和教条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的经验神圣化,使革命力量遭受了很大的损失和破坏。在这关系革命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当时的中国实际出发,及时从革命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认识到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单凭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行不通的,应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国情联系起来,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走出适合中国自身的革命道路。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国革命才能有望取得胜利。在毛泽东这一正确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井冈山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并根据井冈山斗争经验,逐渐形成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富有中国特色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

(一)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指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中的伟大作用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较早地形成于毛泽东时代,对我党历史发展有重要的贡献。从实践上说,它是我们党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从理论上看,它创新性地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方法论。

首先,为中国革命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中国革命初期,社会混乱,人心涣散,人民群众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中国社会岌岌可危。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统一了全党及人民群众的思想,团结了全国各族人民,激发了群众的昂扬斗志,最终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在革命斗争中,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为确立正确的思想路线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在革命过程中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斗争中高估敌人势力,低估革命力量,不敢积极发动和组织群众进行斗争,错失了许多取得胜利的有利时机。以瞿秋白、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错误主义,革命中急于求成,夸大革命力量,轻视敌人力量和客观困难,革命过程中采取盲动的冒险行为。在党内统治了四年之久的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把理论和实践相分离,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书本上的原则和概念来处理问题。在经过了艰苦的革命探索之后,毛泽东在党内的威信逐渐上升,在党内的领导地位也逐渐得到确立,他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也逐渐得到认可。他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带头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中国革命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科学道路。在毛泽东实事求是正确思想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事实一再证明,没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正确指导,不会有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不会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不会有新中国的诞生,更不会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成就的不断取得。

其次,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及其方法论。中国革命实践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导下取得伟大胜利的同时,又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增添了新的活力。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实践出真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在实践中辩证发展的过程、真理需要通过实践检验等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正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做到了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的有机结合与统一。同时,毛泽东在历史观上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的伟大作用,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物史观的群众观点的有机统一。

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具有丰富的内容。其中,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构成了其丰富内容的主要方面。

再次,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在具体工作中的运用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站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高度第一次科学地提出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在创造历史中起决定作用。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符合了人类社会的认识原则,他强调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主人翁及主体作用,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85页。。所以,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只有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群众的革命斗志,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会得以贯彻落实。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唯物史观的群众路线是相辅相成的。

具体地说,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继承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这条正确的思想路线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重视调查研究;强调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强调重视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的伟大作用,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以及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等等。这些真知灼见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要思想武器。另一方面,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所进行的革命实践探索,也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大发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什么时候我们党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执行了实事求是的行为准则,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取得成功,否则就会遭受挫折。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所创立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着。

自1978年开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在回答了社会主义本质及其怎样建设问题的基础上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将其表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继承与创新了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强调新时期“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他重新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打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枷锁,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克服了过时、僵化的观念和体制,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形成了新认识,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层次。

江泽民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围绕着党的建设问题,把党的思想路线进一步表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并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而为党的思想路线增添了具有时代感的内容。在这一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我们在建设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有了新的推进。

滑模施工是较先进的高墩施工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节约资源、安全高效等特点,滑模系统由工作平台、提升设备、工作吊篮等构成,滑模施工时,将模板挂在工作平台围圈上,滑模板最下层混凝土结构截面周边组合拼装模板,滑模板在提升设备带动下,将滑动模板的套槽沿已浇筑成型的混凝土结构截面向上滑升后施工。滑模板施工垂直高度控制较难。

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化,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问题,在发展过程中许多矛盾随之产生,探索“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任务十分紧迫。在回答和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胡锦涛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基础上,又求真务实,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求真”就是要深入探求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从而把握其真理性,“务实”就是要应用这些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以不断推进实践。在这一时期,党的思想路线围绕着发展问题得以贯彻和延续。在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加快。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新时代的深入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阶段,党和国家的事业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所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困难与问题,以及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性问题加剧、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等一系列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大无畏精神,积极应对与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在治国理政过程中,他继承与秉持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反复强调 “调查研究”,特别是十分重视来自于改革实际的“问题导向”、“底线思维”等的重要性,提出了深化改革过程中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如“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中国梦”以及“顶层设计”、“牵住牛鼻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人民为中心”、“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等思想原则与方法,这些都是基于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的真知灼见,是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继承和发展。在此基础上,他还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的新要求,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共产党执政、社会主义建设、人类社会发展三大规律进行了不懈探索,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的基础上,科学地回答了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与创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是顺利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施,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也为实现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方案。

我国的公共决策机制是与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制度相适应的,同时也是社会环境和国家治理模式共同作用的结果。坚持人民立场,充分保证人民参与和制定政策的权利,不断维护和增进人民利益。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断总结党和人民的实践经验,我国建立起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核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多元民主参与机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保障的监督机制的“一核多元”格局的公共决策机制,但由于民主政治制度发展不充分,机制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制度潜能没有充分释放。

 
刘明芝
《理论学刊》 2018年第02期
《理论学刊》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