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产业兴旺发展

更新时间:2009-03-28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牧业农牧区建设。其中“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产业发展对内蒙古打造优质绿色农畜产品品牌,推进农牧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实现农牧业大区向农牧业强区转变,实现农牧业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有一熟人,平时交往不多,见面只是三言两语,不咸不淡,但仅仅只是三言两语都似乎飘忽不定,令人捉摸不透,不知何意,我直觉此人有点“阴”。某一日有人欲加我为QQ好友,观其头像乃是此人,看其Q名竟为“邻术”——不管其本意如何,仅从字面上理解就令我不寒而栗:一个以邻为壑、与邻谋“术”之人——敢推心置腹、以诚相待吗?我毫不犹豫地忽略了这个请求。

网络中的其他节点在收到新区块之后,首先验证区块的合法性,是否包含上个区块的哈希值。对于概率性共识,如比特币中,还需要对区块中交易的合法性、PoW的正确性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节点将本地链进行更新,并开始新一轮的“挖矿”;对于确定性共识,节点直接更新本地区块链。

一、内蒙古乡村产业发展现状

(一)农牧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生产方式加快转变

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农牧业结构调整优化。2016年,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628.7亿元,比2012年增加180.1亿元,年均增长3.6%。农畜产品产量大幅提高。粮食生产持续丰收,全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50亿斤大关。2016年,全区粮食总产量达到556.1亿斤,比2012年增加50.4亿斤,粮食总产量在全国位列第10位。2016年,全区牧业年度牲畜头数已达到1.36亿(头)只,比2012年增加了2334.9万头(只),年均增长4.8%。肉类、奶类人均占有量双双居全国第一位。

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种植业大力推进“稳粮、优经、扩饲”,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玉米调减连续2年保持13%以上的递减幅度,超额完成了玉米种植结构调整任务。加快实施“粮改饲”试点。全区在14个旗县推进实施“粮改饲”试点,有效推动内蒙古农牧业可持续发展。饲料作物面积增加,畜牧业深入推进“稳羊增牛扩猪禽”。羊存栏继续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按照国家生猪布局调整,积极承接南方生猪转移,温氏、家育、金锣等生猪企业纷纷落户内蒙古玉米主产区。

内蒙古为我国粮食主产区,是国家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拥有全国最大的天然牧场,农牧业不仅在内蒙古经济发展中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而且对全国经济发展也贡献突出。但内蒙古却不是农牧业强区,2016年内蒙古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分别占全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6 %和2.5%,在全国均排第20 位;与排位第一的山东省相比,占比相差5.1个和6.4个百分点;在西部12个省区市均居第7位。内蒙古农畜产品虽品种丰富,但分散产量小竞争力弱,除粮食、油料、牛奶、羊肉、山羊绒等传统主要农畜产品产量在全国位居前列外,其他农畜产品产量在全国不具有竞争优势。2016年,水果产量居全国第22位;肉类总产量位居全国第15位。

(二)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助推乡村经济发展

内蒙古农牧区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乡村二三产业不发达,对乡村经济的带动作用不强。具体来说是农牧区产业结构单一,以农牧业为主,二三产业还不够发达;农牧区市场发育程度比较低;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农牧区经济对外开放程度比较低等。二三产业发展的落后直接导致农牧民增收困难、差距扩大等问题。一是内蒙古农牧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有所扩大,2015年和2016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9个和0.5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由2013年的300元扩大到2016年的754元,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的位次由2013年的第15位降至2016年的第19位。二是内蒙古农牧民收入中来自二产的收入下降,2015年比2014年下降47.9%,2016年比2015年下降6%。三是牧民人均收入水平年均增长低于农牧民年均增速,2012—2016年,牧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6.9%,低于全区农牧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速3个百分点。

相对于现代农牧业发展的要求,内蒙古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农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不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薄弱,先进成熟技术的集成配套和转化能力薄弱;二是农畜产品机械化水平偏低,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农畜产品生产技术、深加工技术、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控制技术,以及电子商务、储运与物流管理技术水平落后,拥有自主产权的专利产品数量少。

二、内蒙古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二三产业对乡村经济的带动作用有待增强

旅游业成为乡村经济新增长点。自治区以发展全域旅游为目标,重点在毗邻8省区边界、城市周边、景区周边、少数民族聚居村落、精品线路沿线打造了一批高端农牧场、特色旅游小镇、乡村旅游集聚区和特色家庭接待户,培育若干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环城市乡村旅游集聚带,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带动作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截至2016年底,内蒙古共有农牧业与乡村旅游点597家、乡村旅游接待户超过4317家(其中星级家庭接待户462家),乡村旅游接待户营业收入约20亿元。接待游客约3000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609亿元,同比增长21.8%。乡村旅游农牧民直接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带动间接从业60多万人。

(二)乡村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亟待改善

精益生产的应用不仅仅是用在生产上的方法与工具,更是一种管理的文化与理念。企业创新管理是企业追求卓越的一种求变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是企业为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提升组织绩效,实现组织系统预定目标从而对企业原有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变革[6]。面对如今国内电梯制造市场中外资品牌与本土品牌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外资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成本成为其参与竞争的最大资本和提升管理创新能力的基础,民族品牌在竞争中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意识到精益生产是支持企业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只有在精益生产的基础上进行企业创新管理基础知识的不断积累和建设,才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Seminar属于开放性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工具书和大量的数据库资源,将学生的阅读范围有效扩大,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习惯。学生通过对文献资料进行阅读、分析、内化,使阅读的作用远远超过仅对某些概念和定义的了解,上升到对于学术观点的思考、评析和研究,学生的阅读占有资料能力得到了切实提高。

(三)农牧业竞争力较弱

农牧业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全区推进农牧业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步伐,着力构建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加大农牧业主要产品标准化的推广和实施力度,使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农牧业机械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2016年,全区农牧业机械总动力3331万千瓦,比上年同口径增长6.1%;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2.5%。2016年,全区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398.5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全区农畜产品加工率为60.9%,农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总数达到70件。建立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截止2017年9月,全区有214万户农牧户进入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链条,农牧民与龙头企业利益联结机制比重达到81%,紧密型联结比例达到43%,比2013年提高13个百分点,农牧民人均产业化经营收入达到5264元,比2013年增加1534元。作为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家庭农牧场已经成为构建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的基础环节和现代农牧业的“领头羊”,农牧民增收的新亮点。2016年年底内蒙古公布了第一批151家自治区级示范家庭农牧场名录,全区12个盟市还认定了一批盟市级家庭农牧场。

经过多年的发展,内蒙古农牧业经济虽有很大的进步, 但在新形势下,也面临严峻挑战:农牧业经济进一步发展受到资源、市场、资金等因素的制约;乡镇企业发展面临新困难;乡村新兴产业发展不足等。这些问题既阻碍了农牧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又影响了整个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而产生问题的原因有很大程度是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造成的。像农牧区工业由于脱离城市,失去最佳载体,处于分散落后的乡村环境中,进一步发展困难重重。乡镇企业位于农牧区,人口和经济活动分散,难以享受到城市化所带来的聚集经济,如良好的基础设施、相关产业和服务的配套等,由于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难以及时获得所需要的资金和各种信息,影响企业的运行和应变能力。

(四)农牧业现代化水平不高

农牧区电商蓬勃兴起。随着“互联网+”观念的深入推进,农牧区电商得到快速发展,网购消费发展迅速。截至2016年年底,全区已建成县级电商公共服务/运营中心25个,乡村级服务站735个,培育网商1.7万个,实现网络零售交易额10.1亿元,物流快递收发件数量835.96万件。2012—2016年,农牧区居民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和服务支出年均增长60.2%。

三、加快内蒙古乡村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乡村经济发展基础

完善农牧区基础设施,首先要做好规划保证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既能够解决农牧区当前的问题也可以对未来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促进农牧区的可持续发展。农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仅指水电网这些农牧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还包含道路建设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道路建设好了与外界的沟通就多,农牧业资源转化输出就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为农牧民创造价值。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农牧民在农牧业生产上更加节约人力物力,也有利于促进农牧业信息化的建设,促进全面的新时代的农牧区经济的发展。

(二)发展乡村二三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从表1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到,过程1和3的计算结果偏差相对较小,过程2都是负偏差,过程3都是正偏差;同时,可以看到过程1中有一个数据明显和其他值不同,因此将该值舍弃,然后按1和3是一类,2、4单独是另一类重新进行单独设置参数进行重新计算,结果见表2。

一是大力发展乡村工业。在产业选择上,要重点扶持发展市场前景好、技术起点高、出口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着力构建“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体系,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步伐;在区域布局上,制订好工业集中区建设规划,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乡镇工业集中区,实现农村工业项目向工业园区集中,依托工业园区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引进一批没有污染的劳动密集型的项目进入乡镇工业集中区;在发展战略上,实施名企、名牌战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产品的竞争力,企业要把创建品牌、宣传品牌、发展品牌、保护品牌作为牵动企业管理、质量、技术、营销、文化建设等全部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

二是围绕服务农牧业经济有重点地发展农牧区第三产业。发展农牧区第三产业重点要健全农牧业技术推广、信息服务等建设,积极探索农产品现代营销方式,加快乡村电商发展,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健全农牧区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农牧区金融、保险、物流、中介等现代服务业,鼓励城市大中型商贸流通企业到农牧区发展连锁经营,鼓励供销社在村镇开办农资超市和百货超市,方便广大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同时,要积极引导广大农牧民立足当地优势和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投资少、收效快、效益好、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项目,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三)重点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旅游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要发展特色农牧业产业。在特色农牧业、精品农牧业上下工夫,抓好特色产业生产专业乡和专业村建设,按照国家专业标准努力打造一村一品。重点扶持发展市场前景好、技术起点高、出口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着力构建“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体系,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快农牧业产业化和农牧区工业化步伐。

二要统筹发展乡村旅游业。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被誉为“朝阳产业”。旅游业的发展经济、社会效益明显,能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促进经济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都有重要作用。近几年,内蒙古乡村旅游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还没有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主要还是依靠农牧户“单打独斗”。因此,乡村旅游要在做大做强上作文章,加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景区档次和接待服务水平。对旅游资源进行大融合、大整合,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知名品牌,打造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延伸旅游产品制作,要制定专门的针对乡村旅游的政策。打造邻近乡村的联合旅游,做细旅游规划和分工协作。旅游资源相近乡村可以融合发展,壮大旅游品牌,从而可以有效避免乡村之间的恶性竞争;旅游资源迥异的乡村可以整合发展,细化各自的职能,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最终实现双赢的目标。

(四)以农牧业信息化建设为抓手,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实现农牧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营销信息化,加速传统农牧业改造、升级,大幅度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一要卓有成效地开展农牧业信息知识宣传和教育,增强各部门及农牧业生产经营者的信息化意识,提高他们对农牧业信息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以观念的更新、思想的解放来推动农牧业信息化的建设。二要建立健全农牧区市场服务体系,建立权威性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向农牧民提供价格信息、生产信息、市场预测分析,帮助农牧民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和经营,使农牧产品市场信息网络成为政府引导农牧民调整结构的重要手段,发展市场农牧业。三要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农牧业信息化工作制度。针对当前缺乏农牧业信息化建设复合型人才的现状,需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大对农牧区信息技术培训的投入,通过培养培训一批、引进吸收一批的方法,建立一支既精通农牧业科技又擅长信息技术应用的农牧业信息专家队伍。

(五)促进产业兴旺,实现生活富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解决好长期以来,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补齐农牧区这块全面小康社会的短板。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三农三牧”问题,促进农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农牧业产业链,提升农牧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通过产业兴旺来带动农牧民收入较快增长,从而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使广大农牧民与全区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生活富裕的目标。

 
王艳伟,王景峰
《内蒙古统计》 2018年第01期
《内蒙古统计》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