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从典型案例看国外特色小镇建设经验

更新时间:2009-03-28

发达国家经过工业化、城镇化之后,由于城市、产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需求,已经形成了形态各异、主题鲜明的特色小镇。我们选取几个典型案例,来看看国外特色小镇建设经验。

 
 
 

英国:名人故里小镇——斯特拉福德镇古迹保护与商业开发相结合

莎士比亚的故乡斯特拉福德位于英国中部的华威郡,这个约3万人的小镇每年要接待约50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小镇一方面通过发展旅游业自负盈亏,实现文物古迹的维护与基础设施的更新,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过度商业化破坏小镇的宁静和历史厚重感。

英国人说,宁可失去英伦三岛也不能没有莎士比亚。斯特拉福德小镇目前的收入,几乎完全依靠发展“莎士比亚经济”。“莎士比亚诞生地基金会”负责小镇5处与莎士比亚有关房产的管理开发,而小镇的街道景观、住房、庆典等其他方面则由斯特拉福德地区和镇两级议会管理。

如今,莎士比亚主题餐厅、纪念品商店、旅馆等集中在莎士比亚故居附近的几条主要街道上,完全为步行道。全镇的建筑风格相对统一,以莎士比亚生活的英国都铎王朝时期建筑物为主,不少是十七八世纪保留至今的老房子,银行、快餐店、商铺等外立面或是修旧如旧,或是尽量做到与周围建筑风格不冲突。

评析:斯特拉福德小镇已成为世界名人故居保护与商业开发相结合的典范,其做法既代表了英国特色小镇发展的思路,也与当地实际紧密结合。比如:深挖莎士比亚文化,政府通过整体设计完整呈现莎士比亚的一生;信托基金独立、专业运作,实现古迹开发与保护平衡;注重“粉丝”培育,不断提升名人故里的吸引力。

“英国即乡村,乡村即英国。”这是很多亲历英国的游客最深切的感触。除了那些工业中心和大都市之外,保留着淳朴乡村特色的小城镇星罗棋布。

早在1898年,英国建筑规划大师埃比尼泽·霍华德就率先提出了“小城镇”的概念。在他的设想中,小城镇结合了城市和乡村的优点,兼顾了充足的工作机会和优美的生活环境。

二战结束后,英国政府借战后重建的契机发起了“新城运动”,希望以小城镇的开发建设疏解大城市人口过剩、住房紧缺、交通拥堵等问题。这里的“新城”就是小城镇。“新城”建设资金由政府基金统一提供,并通过城市设施租售分期偿还。当然,很多“新城”并不是完全新建的,而是精心挑选出一些旧城镇,将其拓展成工业发展中心、公共交通枢纽和就业中心,政府鼓励民众迁入这类小城镇。

尤为可贵的是,英国的小城镇建设并不是将乡村打造成城市,而是采取“离土不离乡”的发展模式。在英格兰,集镇发展以乡村为依托,重点推动以农业产品为加工对象的乡村工业,为离开土地的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同时为农业规模化经营提供保障。另外,英国特别重视综合规划和建设发展,贯彻了霍华德田园小城镇的建设理念,重视保护景观资源,将英国特有的传统景观文化与时俱进地融入小城镇建设中。

德国:科技创新小镇——蒙绍市工业强镇吸引高新科技人才

蒙绍市位于德国西北部北威州,是处于德国与荷兰边境群山怀抱之中的小城镇。小镇人口约1.5万,森林覆盖率45%,这里至今保留着17世纪的建筑物和完整的城镇风貌,包括水上教堂、修道院及古堡等。这个17世纪著名的老工业区如今已经拥有中小企业200多家,成为德国新兴的科技型、就业型小城镇。

人口老龄化、生产加工厂区外移,对德国的就业产生了很大冲击。因此,德国积极支持创办新兴科技型和就业型中小企业。1996年,蒙绍市政府在郊区投资创建HIMO科技创新中心,鼓励和帮助有创新思维、有能力的年轻人创建自己的公司。同时,政府为新兴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提供生产办公用房、企业创立和管理咨询、展销及培训、后勤服务等扶持。

科技创新中心创立初期以政府投入为主,立足高起点;建设完成后进入企业化运作,地方政府和有关机构给予适当补贴,解决工资和宣传费用问题。该中心积极打造科技型小镇,建筑物采用节能、环保等新技术,并应用了一系列可再生能源装置,如太阳能集热器、光电装置、风力发电装置、雨水收集处理装置等,为用户提供生活热水、电力、部分饮用水、灌溉用水等资源。

这部阿拉伯文献是萨剌姆前往东方的旅行记。当时阿巴斯王朝人传闻,“雅朱者和马朱者”冲破了亚历山大大帝在东方建造来阻挡他们的边墙“亚历山大边墙”,进入了文明地区。萨剌姆奉阿巴斯哈里发瓦西格之命前往东方,调查这个消息的具体情况。十世纪阿拉伯地图上以雅约吉·瓦·梅杰 (Yajoj wa Majoj)的身份开始出现雅朱者和马朱者的标识,他们以同样的名字出现在伊德里斯的1154地图上。

评析:小城镇有大产业,是德国城镇化的魅力所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可能孕育着全球最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在德国35万各类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分布在乡镇,加上大量中小工商企业和服务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实现了超过90%的城镇化率。

德国每个小城镇各有特色支柱经济,甚至很多世界500强企业都落户在小城镇,这无疑让小城镇具备了吸引年轻人的核心竞争力,解决了70%的人口就业。依靠工业强镇,德国走出了一条特色小镇建设之路。

产业小镇的集群发展,与德国政府的规划和培育是分不开的。德国产业政策的重点均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主,主要包括产业发展重点政策、补贴与税收等财政措施,以及维护市场秩序、促进技术进步、产业体系建设等政策。另外,德国注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小城镇功能,为产业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受城市规模和环境容量的限制,德国工业小城镇并非“孤胆英雄”,而是选择了“一镇一业、多镇抱团”的发展模式。几个小镇位置相邻、产业互联,虽然各自拥有的企业规模都不算巨大,但联合在一起,却能够形成区域大产业链,实现更加高效率、低成本的运营。

 

丹麦:循环经济小镇——卡伦堡市立足生态保护 打造工业共生体系

卡伦堡市位于丹麦西兰岛西部,仅有2万居民。由于有深水不冻港口,很多大型企业陆续落户于此。这个小镇的主要企业之间通过贸易方式,交换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副产品或“废料”,作为自己生产中的原料,自发创造出一种“工业共生体系”。正是这种“工业共生体系”的发展,使这个不为人知的小镇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世界典范。

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区的主体企业是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板生产厂。其中,燃煤电厂位于这个工业生态系统的中心,对热能进行了多级使用,对副产品和“废料”进行了综合利用。电厂向炼油厂和制药厂供应发电过程中产生的蒸汽,使炼油厂和制药厂获得了生产所需的热能。

到了周一,他们又坐同一班车去总部。她过关时,竟然发现他站在前面不远处等她。他看到她微微一笑,竟带着些少年才有的羞涩感觉。他说:感觉和你好久不见。

评析:依云镇采取的是基于特色资源的小镇发展模式。围绕特有的生态资源或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发展特色产品、生态休闲、旅游文化等领域,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态和文化需求,将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动力。

据了解,卡伦堡16个废料交换工程总投资为6000万美元,而由此产生的效益每年超过1000万美元。

评析:虽然卡伦堡小镇“工业共生体系”是逐渐且自发形成的,但仍离不开两方面的驱动力,即政府的政策机制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法国依云镇背靠阿尔卑斯山,面朝莱芒湖,湖对面是瑞士洛桑。小镇只有7500名居民,开支预算却相当于一个4万多人的城市,居民生活富足。小镇青山绿水、环境优美,是欧洲人休闲度假的绝佳场所。

另一方面,卡伦堡地区水资源缺乏,地下水很昂贵。其他企业主动与发电厂签订协议,利用发电厂产生的冷却水和余热,不仅可以节约利用水资源,与缴纳污水排放税相比还可以节约50%的成本;而与直接取用新地下水相比,可以节约75%的成本。

汉字中有大量的形近字,教师利用微课,把字形相近的字编排在一起,引导学生从字音、字形、字义方面比较多个汉字的异同点,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认识字群。例如语文园地四“我的发现”的学习过程中,微课演示 “食字旁”“足字旁”“衣字旁”“提手旁”“三点水”和“包”组成新字,接着组词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区别字形。也可以通过识记儿歌,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至今,法国人口超百万的城市不超过5个,人口在10万以下的小城镇却密布全国。法国的经验表明,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和小镇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而非任由市场“摊大饼”。

法国:旅游疗养小镇——依云镇依托特有资源传承地域文化

一方面,政府在制度安排上对污染排放实行强制性的高收费政策,这使得污染物的排放成为一种成本要素。例如:对各种污染废弃物按照数量征收废弃物排放税,而且排放税逐步提高,迫使企业少排放污染物。对于减少污染排放的企业,则给予经济激励。

依云小镇的地区特色是地理环境和天然矿泉。高山融雪和山地雨水在阿尔卑斯山脉腹地经过长达15年的天然过滤和冰川砂层的矿化,形成了依云水。1864年,依云水开始被大量出售,成为当地第一大产业。

根据依云水对一些疾病的显著疗效,1902年,闻名法国乃至全世界的依云水治疗中心成立,主要提供依云天然矿泉水SPA、母婴游泳和产后恢复养生等服务。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使依云镇远近闻名,逐渐成为著名的疗养、旅游小镇。如今,小镇70%的财政收入来自于依云水文化息息相关的产业。

说干就干,2014年杨涛从华为离职,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一栋小楼里创办B2C电商平台Kilimall。这个名字取自海明威的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而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海拔最高的山脉。

同时,电厂还通过地下管道向卡伦堡全镇居民供热,由此关闭了镇上3500座燃烧油渣的炉子,减少了大量的烟尘排放;低温循环热水用于大棚生产绿色蔬菜,发电厂的部分冷却水被用于养鱼场,实现了热能的多级使用;除尘脱硫的副产品工业石膏,全部供应附近的一家石膏板生产厂作原料。

可以说,保持地域文化特色和注重传统文化传承,是法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大特点。除了依云镇,被誉为“香水王国”的格拉斯、“香槟之都”兰斯、“葡萄酒圣地”第戎等,发展模式都具有鲜明的地域传统文化特色。当然,以自然资源为主要发展优势的特色小镇建设,并不意味着要将自身发展局限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上述法国小镇都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向高端领域衍生发展。

社会治理是建立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基础之上的。在此过程中,只有不断激发各个参与主体的参与热情,社会治理才能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就此而论,社会治理强调的是现代的多元主体参与,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自上而下的管理、命令或统治,其目的是要实现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转型和升级。在这一现代转型之中,不同主体要通过协商和对话,实现差异性偏好的理性转换,对社会治理中的重大问题形成各方均能接受的一致性意见,赢得各参与主体最大程度的理解、认同和支持。

法国城镇化的理念是“镇上的生活比首都好”。小城镇整洁安静、韵味十足,且生活便利程度一点不比大城市差。法国政府在小城镇建设高校、剧院、商场等公共设施,给地方中小企业提供财政支持,甚至为私人建房者免费供地,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到小城镇居住。特别是在医疗资源分布上,法国从不“歧视”小城镇,医保卡全国通用且适用于私人诊所,基本解决了法国小城镇的就医难问题。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小城镇的发展往往注重经济因素,导致开发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而卡伦堡小镇的例子恰恰证明,这些问题可以从保护生态和建立循环经济体系的角度破题。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循环、再生和利用物质资源,形成一种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模式。

美国:对冲基金大本营——格林威治镇市场方式运作 产业自然集聚

美国格林威治镇是康涅狄格州西南部的一座城镇,占地面积174平方公里,距离纽约40公里,总人口约5.9万。这里是大约380多家对冲基金总部所在地,管理的资产总额超过1500亿美元,被喻为“对冲基金大本营”。

7.2.8 疼痛的评价 可以采用Wong‐Baker疼痛评价图谱[18‐19],或视觉模拟评分(VAS)。

作为全球最为成熟的基金小镇,格林威治以对冲基金为核心,真正实现了“产城融合”的目标。这不仅归功于其旖旎的湖光山色、严格的安保系统、大量的名品商店、众多的停车场和游艇泊位,更得益于康涅狄格州优惠的税收政策、毗邻纽约的区位优势和高速稳定的互联网络等有利因素。

由于毗邻纽约金融市场,对冲基金行政管理人员、技术提供者、大宗经纪商等都相继在此开设业务。据统计,格林威治所在的康涅狄格州,就业人数从1990年至今增长了两倍。而在2万多个投资类岗位中,近半数来自对冲基金和私人股本公司。

评析:格林威治镇的成功要归功于其按市场方式设立的运行机制,充分利用私募(对冲)基金扎堆的惯性,通过“精而美”的软硬件环境吸引各类投资基金、对冲基金和相关金融机构聚集,快速形成金融产业聚集的特色小镇。

本研究以生态语言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ESP理论等为理论依据,采用调查、文献、比较等研究方法,并遵循以下思路开展研究。先调研分析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现状及其所存弊端,提出其改革需融入EOP的必要性;再分析融入EOP后原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生态失衡产生的失调现象及不良影响,论证重构融入EOP的教学生态的可行性;然后明晰改革思路,开发EOP教学资源,开展考核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多元评价,加强EOP师资建设,实现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生态再平衡;最后总结研究成果,并在其他高职推广。具体研究如下三大内容。

和格林威治小镇一样,美国许多小城镇的繁荣都是人口和企业自然选择与聚集的结果,并非依靠政府力量推动。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下,小城镇因逐渐获得了企业、高校或居民的青睐而兴起和壮大。

尽管如此,并不意味着小城镇建设可以随意而为。在美国,小城镇要依据区位特点和产业特色制定总体规划,追求个性化发展。同时,城镇规划要与州、县地区性总体规划和交通规划等相协调,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都是分区分块规划建设的,使土地开发利用具有整体性、长远性和综合性。

微课的推广和使用,给我们的数学课堂带来新的变化,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多样、有趣,致力于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成长需要,改变了低效的教学模式,真正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有效提高学生团队协作、交流表达的能力。可以相信,微课会把教育更好的带入微时代。

美国小城镇建设资金由联邦政府、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共同承担:联邦政府负责投资建设连接城镇之间的高速公路;小城镇的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由州和小城镇政府负责筹资建设;开发商则负责小城镇社区内的交通、水电、通信等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

传统实验课程内容陈旧,采用的是单一验证型实验课程,不同的课程都是独立的,实验教学无法与实际紧密结合,因此,要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实验课程体系,在注重基础技术实验操作的同时,也要推进实验内容创新,实现基础性、专业性和新颖性,同时要与学生的课外研究相结合,以丰富实验课的教学体系。

 
中国国土资源报
《国土资源》 2018年第04期
《国土资源》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