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菇香四溢飘满村——记樟树市刘公庙镇村民的转型致富路

更新时间:2009-03-28
  

待出售的成品茶树菇

当漫山的果树还沉浸在花海绽放的愉悦中时,食用菌种植基地里的茶树菇已经乘着生长的“快车”,带着菇农夫妻向着致富出发……

工程项目质量,由于其影响因素多,波动大、变异大、隐蔽性以及终检局限大等特点,造成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往往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不是一个单一的短期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系统过程主要分为事前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和事后质量控制。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在江西省樟树市刘公庙镇枧桥村村民聂元根改造后的茶树菇大棚里,一朵朵饱含营养的小茶树菇从菌包中挤出,慢慢伸展开来,撑起了一把把“小伞”,一层层鲜丽的茶树菇长势喜人,几个菇农正忙着采摘,熟练地将茶树菇轻轻放到筐内。

采摘分类、烘干、装袋……当看着一包包干菇被打包入箱上车,聂元根夫妇心里乐开了花。

聂元根说,现在正是产菇的季节,这样的生活隔三差五重复一遍,累是累点,但心里踏实。

大多高职院校要求学生必须考取相应的专业资格证才能顺利毕业,而中职院校也有类似的要求,所以在中高职沟通不畅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中高职考取同一张职业资格证书,变相造成教学资源和学习时间的浪费,所以中高职在专业资格证方面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要求证书等级考试从低到高层级第升。

1973年出生的聂元根,1995年与妻子宋雪花结婚后,靠着在周边城市打零工养家糊口。随着儿女的降临,家里的生活开销逐渐增多,聂元根意识到,打零工也不是长久之计,只有掌握技术,才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当被问起为什么会在这样“不寻常”的大棚里开始种植茶树菇时,聂元根笑了笑,向记者回忆起了他十五年前的养殖经历

白手起家 夫妻一起当“猪倌”

近年来,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先后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以推广应用BIM技术。2017年2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指出,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为项目方案优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建筑业提质增效。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开始,聂元根的养猪致富路渐渐通畅起来,他不断扩大养殖规模,猪舍由原来的1000平方米扩大到6000多平方米,年出栏从500头增加到3000余头,而且他还一次性承包了15年的鱼塘,开始养鱼。2015年年初,他投入100多万元建设环保设施,准备引进香猪品种大干一场。

聂元根虽是愁白了头,但还是在2016年年初,待最后一栏猪出栏后,主动签订了生猪退养协议。之后的日子,他和妻子也没闲着,他们来到一位有30多年蘑菇种植经验的好友万友文的基地。经过一个星期的参观和思考,他们决定转型种茶树菇和竹荪。

2016年3月,在万友文的推荐下,聂元根带着妻子去福建宁德学习蘑菇、竹荪的种植技术,一待就是半年。同年10月,他租用本村和邻村东港村40亩山地种竹荪,考虑到废弃的猪舍大而空旷,他还请师傅当场检测种植环境,花费3万多元从保温、隔热、地面、墙面等多方面对闲置的猪舍进行改造,并投入18万元采购了两台热泵烘干机,专门用于烘干茶树菇。

分析:这句话是整篇小说的结尾部分,突出艾米的生活是很幸福的。通过对比杨译与荣译,可以看出,杨译用简简单单的两个四字成语,就使其译句的人物形象一下子就丰富了起来,而且也完全表达出了原句的内容,能动地发挥了译者的主体性。而荣译则遵循了忠实原则,基本上是字对字的翻译,使译句中人物的生动形象大打折扣,同时,相比杨译,荣如德的译句也比较生涩难读。因此,在这一句的翻译上,杨译比荣译要略胜一筹。

但好景不长,为解决生猪养殖带来的污染问题,2015年12月,樟树市全面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生猪养殖和水库水质污染专项整治是其中重要内容。聂元根了解到这一政策后,几夜辗转反侧没有合眼,白头发也多了起来,他说:“市里的政策是对的,我得积极响应,可这花了100多万元投进去的环保设备,还没用一年,猪场就得关停了,我和老婆都40多岁了,以后去做啥呢?想到这些,我真是愁啊!”

  

聂元根夫妇察看茶树菇生长情况

  

筛选优质茶树菇

产业转型 “猪倌”变菇农

他用两年的时间,跟着村里人学习养猪养鱼。2003年初,他东拼西凑借了10万元建了一个简易的猪舍,带着妻子当起了“猪倌”。“养猪的头十年,我们真是不知道怎么熬过来的,天天起早摸黑,没一件好衣服穿,没一个好觉睡。”宋雪花回忆起那段刚开始养猪的经历眼眶湿润了。

2.孩子们能感受到对联的无穷魅力,柯添恺、廖俊茗、陈妍等多个孩子着迷于对联创作,每天一两副,乐此不疲。柯添恺妈妈说,孩子玩耍时、吃饭时、睡觉时都想着对对子,欲罢不能。

  

种植基地

去年10月,这个“不寻常”的茶树菇种植基地投入使用了,他从福建引进了28万棒菌包,随后选种、消毒、翻堆、装袋、发菌丝等等,夫妻俩天天往返于温棚和家之间,一丝不苟地做着记录。两人每天给菌袋浇水、测量温度和湿度、查看菌丝的长势,给蘑菇创造最有利的生长环境。在他们的精心“呵护”下,一簇簇茶树菇从菌袋里钻了出来,如同一朵朵绽放的花,聂元根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时不时地跑去基地里查看它们的生长情况。

村民取经 掀起“种菌”潮

眼下正是茶树菇的第一批丰产季,聂元根向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他说,一个茶树菇菌包可以产0.4公斤鲜菇,8公斤鲜菇烘干成1公斤干菇,这28万棒菌包可以产出1.4万公斤茶树菇,现在茶树菇的市场价比较稳定,至少能卖到120元一公斤,除去损耗和20万的人工费,那也有140多万元的收入。

村民们看着聂元根每日收获成果的喜悦,也“蠢蠢欲动”了起来,想来他这学技术。“看着老聂这么种菇效益好有奔头,比养猪风险小,对环境还没有什么污染,我农闲时就在老聂的基地里做事,如果能有这技术,我也想把我家废弃的猪舍利用起来。”该村村民付小明无比期待地说。

其实,聂元根在转型种菇的时候,就提前考虑到这个问题,在去年11月,他就注册成立了食用菌合作社,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技术,把周边的一些养猪户召集起来种菇。如今,他的想法已经实现了。

在合作社的引领下,今年,枧桥村3个昔日“猪倌”纷纷效仿当起了“菇农”,聂元根定期到村民家中为他们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其他村民也以“散户”的形式纷纷加入种菇的队伍中来,枧桥村一时掀起了食用菌种植热潮。

 
熊诚诚
《老区建设》 2018年第07期
《老区建设》2018年第07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