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绿色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及方法论应用

更新时间:2009-03-28

哲学最基本的问题在于思维和存在之间的关系,但是在不同的社会时期、时代背景甚至不同的理论视角下,其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哲学作为其他学科的基础理论指导学科,对于绿色发展观的理论指导也是必不可少且极其重要的,并且是能够为绿色发展观存在于当前社会中的必然性、可行性、科学性提供理论证实的。绿色发展观作为当下社会发展的主流价值取向,与哲学在其中的理论基础指导是分不开的。哲学中存在的基础理论层面,如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等理论视角,都能够为绿色发展观的存在和践行提供不同角度的理论支撑。

一、世界的物质性决定绿色发展观的存在性

世界是物质的,万物都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世界的物质性决定了人类的思想意识必然以其为基础,并且是唯一的基础。但作为有智力、能够使用工具的人类来说,又并非一味地全盘接受客观世界给予的一切,而是在自身的思想意识水平之上不断地对社会发展方向进行着调整,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科学的思想指导。从唯物论的角度来看,绿色发展观的存在同样是以世界的物质性为基础的,而且是在人类思想意识逐渐调整的过程中出现和形成的。

(一)自然的客观性成为绿色发展观出现的前提

自然界先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也不会由于人类意识的消失而消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体现了自然的客观性。人类的产生也是一种自然的客观性,是存在于自然界当中的一种客观实在。在这些客观实在的前提和基础上,才产生了一系列人类的意识形态,出现了各种不同时期下的不同价值导向。人类的意识产生必然建立在客观实在的基础之上,即在自然界的基础上才可以产生针对自然界的意识和认识。离开了自然的客观性,就无法出现人类的意识,也就更谈不上各种源自生活且高于生活的真理和理论。可见,自然的客观性为绿色发展观的出现提供了最重要的前提,自然界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越来越偏离自身协调所获得的结果。于是,人类凭借手中的各种工具,将自然界的改造始终向着最有利于人类自身的方向发展,反而忽略了自然界本身及其中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绿色发展观能够出现的最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自然界在人类活动的改造下已经形成面目全非的现实存在,这种现实存在呼吁着绿色发展观的尽快出现。否则,人类在当前的自然界现实状况下,面临的只有自然界的惩罚和报复,最终使整个人类走向灭亡也并非危言耸听。无疑,在这样的现实存在下,必须要求人类在未来的活动中首先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意味着人类在自然界中活动之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有意识地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类生存并生活于自然界之中,利用自然界来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必经之路,因此要求人类在利用和开发自然界的同时,也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与自然界形成和谐的相处关系。绿色发展观在这个前提下出现,成为最合理的解决人与自然之间关系越来越不和谐问题的途径。[1]

通过对关键成功领域进行解析与细化,明确了每个关键成功领域包含的内容、最主要因素、达成每一个成功领域的标准。如质量安全的关键绩效要素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运营管理为资产效益、成本控制和管理运营,创新发展为学科人才、新医疗新技术、教学成果、科学研究。

(二)物质的实在性调整绿色发展观适时的存在

世界万物都具有实在性的特征,既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会平白地消失,即物质是意识的决定性因素。物质的实在性要求人们对于唯物主义的坚持,要求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理。如果单纯地依靠人的主观意志,一切从主观出发,作出的决策难免是带有向着人类自身偏颇的意愿,对于整个客观世界无疑是不公平的,也是对发展不利的。正是由于物质的实在性,使得人们不得不认识到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特征,将意识看作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在人脑中的反映。“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1]46但是,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阶段中,并不是每一个时期人们的意识都尊重客观实在的现实世界,而是伴随着人类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而不停地调整着价值取向的方向。

在绿色发展观出现之前,就存在着经济发展高于一切的人类中心主义,甚至不同时期的政治制度等,这些理论或者社会形态从根本上来讲,是为了满足某些利益集团的需要或者人类社会发展一时的物质需求而产生,并未从整个客观世界的现实存在着手去考虑问题。从前面的论述可以得知,绿色发展观的最终确定也是在经历了各种社会制度、各种时代背景、各种理论视角等相关理论的比较之后,经历了各种曲折和艰难的发展才形成的。也正是人们在充分认识到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各种现实情况,在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的基础上从这些现实出发,逐渐将绿色发展观调整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必选的路径。因为绿色发展观是从客观世界的现实出发,讨论了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将如何进行下一步的健康与和谐发展的道路选择。可见,绿色发展观是尊重物质的实在性而逐渐出现的,也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调整价值取向,逐渐使主观符合客观存在的需要而出现的。

2.1.9 锰。2012年全市叶片锰平均含量为167.40 mg/kg(表1),说明锰的含量在较高的水平,这与果园较低的土壤pH和土壤透气性不良有关。果树锰含量过高易产生毒性,表现为粗皮病,韧皮部坏死枯斑,通常土壤pH 5.0以下尤为明显。高的土壤 pH(>6.3)易导致锰缺乏,相反,低的 pH(<5.6)会导致锰过剩。土壤 pH 4.5提高到pH 6.5,土壤锰的有效性降低30 ~50倍。如果锰缺乏,在落花后10~14 d喷布一次硫酸锰(浓度约4 g/L)即可。

(三)意识的反作用规定绿色发展观存在的必然

(2)基于潜在语义分析的概率主题语义相似度计算方法。比较典型的有基于LSA(Latent Semantic Analysis)[10]、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11]的文本语义相似度计算模型。主要思想是利用词语中的共同信息对文本进行主题建模,挖掘出文本中潜在的语义信息,从而计算出文本之间的语义相似度。这类方法的优点是考虑到了词语的深层语义信息,准确率高于第1类方法,缺点是没有考虑到词与词之间的位置关系,受样本种类限制较大。

绿色发展观也是在人类思想意识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出现的。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往往凭借智力水平和使用工具的能力选择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发展模式,如经济发展至上的思想理念。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类的思想意识也对整个社会存在起到了能动的反作用,使自然界及其万物向着最有利于自身的方向转变。但是人类的思想意识是不断提高的,故而其对于现实存在的反作用也是不断改变的。虽然人类往往选择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意识形态来作用于自然界及万物,但是在这一行为不断的实践下来之后,人类发现这并非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反而对人类自身的存在可能造成严重的不利。于是,人类的思想意识必然发生调整,如绿色发展观的出现,正是人类思想意识的升华才总结出的新的价值取向。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便是绿色发展观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是最适合的发展方式和道路途径,其在未来的社会变迁中也未必能够始终保持主流发展方式的地位。因为,社会在发展,物质在积累,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精神状态的提升,及人类的思想意识对于整个客观世界的能动反作用的结果,从而导致主流价值取向的变化。

本文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施工段三维计算模型,并对盾构施工过程进行精细化仿真模拟。模拟中,假定工程条件及仿真方法如下:

二、辩证的世界观佐证绿色发展观的可行性

辩证法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辩证的观点看待整个世界的重要方式。同样,以辩证的方式来看待绿色发展观,能够体现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可行性。联系、发展和矛盾等是哲学辩证观点中的几个重要原理。普遍联系的原理揭示了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出现,并且指出绿色发展观成为普遍联系观点下解决生态危机的关键所在。生态危机和绿色发展观都是在事物的不断变化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同时事物的发展变化证实了绿色发展观出现的必然性。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绿色发展观形成、成熟和付诸实践的方法论原理。

(一)联系——绿色发展观能够解决普遍联系的全球性生态危机

“生产力的增长、社会关系的破坏、观念的形成都是不断运动的,只有运动的抽象即‘不死的死’才是停滞不动的。”[1]145即物质是不停运动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客观世界所有事物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待任何事物之时,在运动中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并且要在相对静止中研究事物的本质。这个永恒变化发展的世界,同样是新事物不断取代旧事物的过程,但是变化和发展又是有规律可循、有必然联系的本质的。也就是说,事物的变迁有其必然联系性,同样联系也具有其客观规律性,只有尊重联系及其规律性,才能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当把握了事物的规律性,同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事物的运动与发展就会朝着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变化,并且这一变化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亦即事物的发展总是按照“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的方向变化。故而,在没有出现新的质变之前,往往量变是较难以察觉的,正如绿色发展观在未将生态危机的问题解决之前,往往其引领时代发展的主流趋向并不是很明显的。

从横向联系的观点来看,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并非简单的某个原因导致,而是在内部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多个领域、多个因素、多种原因共同造成的。从历史联系的角度来看,“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1]88可见,生态危机的形成也是人类历史一步步发展而成。绿色发展观作为主流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非但涉及到经济发展方式、政治体制建设、文化宣传教育、法律法规政策等多方面的社会因素,而且涉及到了自然界及其万物的现状与发展,同样涉及到生态问题的历史发展变化及趋势,以及如何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和谐地联系到一起的各个领域。“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45从现阶段的社会发展现状中,绿色发展观以对人类生存的地球和整个自然界的关注作为出发点,调整人类社会中各个领域的建设,是对客观实际存在联系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并且是能够为未来社会的进步作出显著贡献的。故而,以绿色发展观来指导整个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应对全球性生态危机方面,以联系的理念来作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完全能够行的通的。

(二)发展——绿色发展观是物质运动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

事物具有普遍联系的原理。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称为联系。世界及世界中的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这些相互联系的事物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而且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联系性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从联系的特征来看,联系是有条件的,并非事物之间简单的罗列与关联,如果想要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就必须首先把握事物之间的真实联系,通过改变事物的状态来改变事物的联系方式。承认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因果关系,是真正了解事物的前提和保证,也是对客观世界中的万物进行有效实践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同时,联系的观点还存在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整体与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且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关键部分往往能够影响整体的发展。只有不断地促进局部的健康发展,才能使事物整体发挥最大的作用。

认识论首要的基本观点就是实践,实践不但能够促使人类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同样也能够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主观世界。“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92,也就是说,正是人们在自然界中的不停实践,才导致了生态危机最终的发生,也正是人们不停的社会实践,使人们认识到实践不能够按照人的一厢情愿只关注人类自身的发展,而应该以全面多元的角度考虑整个地球如何持续地发展下去。绿色发展观的形成是将人们对于整个地球和人类社会的关注,从感性不断地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正确的理性认识能够更好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故而在绿色发展观的指导下,能够促使人类社会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绿色发展观正是在实践的考验过程中慢慢地浮现,同时也说明了实践作为认识的来源,一方面推动了认识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检验了认识的科学性,即绿色发展观在这个时期的科学性。

(三)矛盾——绿色发展观是在矛盾的运行过程中得出的发展理论

无疑,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正是事物的内因和外因存在下的矛盾的发展,才使得事物能够不断地向前发展。无论是事物内部矛盾即内因,还是外部矛盾即外因,都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但是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主导因素,外因是通过内因来起作用。在分析某一或某些事物之时,同时分析内因和外因才是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方式。从矛盾的基本观点来看,在一切普遍存在矛盾的事物之中,具有其客观性和特殊性,矛盾双方是互为前提存在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既对立又统一。矛盾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作为同矛盾作斗争的人,既要承认矛盾的存在,同时又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和揭示矛盾的本质,防止仅仅对矛盾进行片面性的了解和解释。

矛盾无处不在,因为世界万物千差万别,其本身存在的矛盾也千差万别。在工业化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依然如此,并且越发复杂。绿色发展观正是从地球和整个自然界的高度出发,从人类社会发展最大的矛盾,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出发进行分析,并且逐渐缩小具体至经济、政治、文化等人类社会和资源、环境等自然生态的各个角度进行矛盾分析,从而全面并科学地揭示了人与社会发展所存在的基本矛盾。当生态危机出现,人类社会发展面临困境之时,我们完全可以从基本矛盾出发来讨论社会发展的未来方向,而没有必要害怕、掩盖和回避矛盾,更不能片面性地认识矛盾从而产生错误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正确分析事物的外因和内因,认识到每一个事物矛盾的特殊性,并且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起来,继而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和工作方法,正是绿色发展观形成、成熟并付诸实践的方式。

三、实践的认识论验证绿色发展观的必要性

人类“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1]46在哲学的世界中,最能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正是以实践为基本特征的认识论。在认识论中,存在着几个重要的原理:一是实现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求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世界万物最根本的特征,从而在处理现实社会中的一切问题均要从本质规律出发探讨解决办法;二是人对于世界万物的认识都是通过实践来决定,没有实践便谈不上真正的认识,绿色发展观同样是实践考验的结果,是人们正确的认识论;三是实践并非一味地决定认识,同样在经历一定的实践工作之后,认识也会反作用于实践,使实践向着一定的方向转变。

笔者认为,对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观点。但其中仍然存在不足,如保障措施不够系统全面,部分建议过于空泛,未结合实际提出具体的落地措施。因此,具体的措施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一)透过现象看本质,探讨绿色发展观践行的必要性

现象和本质是任何事物都包括的两个层面,两者相互联系又具有本质区别。事物的外部表象决定了现象的多变性,但是决定现象的事物本质往往在事物内部表现较为稳定且单一。把握任何一个事物,只关注千变万化的现象是远远不够的,并且是难以把握的,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才是把握一个事物最基本的原则。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求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如果没有人类所特有的智力水平,没有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思考,即便看到千变万化的事物表象,最终也是无法发掘出事物本质的。正是在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下,各种思想、思潮、理论、原理等意识形态通过人的实践而不停地出现。绿色发展观也是在当前的社会现实中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而产生,并且成为社会继续发展践行的必要。

透过现象看本质,即在自然界中应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绿色发展观在考察和分析了生态危机的外在现象后,又进一步地认识生态危机产生的本质,从本质出发思考其解决办法。生态危机的产生并非单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的表面现象,并非简单的环境变差、资源枯竭、物种灭绝、气候变迁等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忽略了对于自然界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不和谐才导致的。由这一本质引发了一系列外在的生态问题,正体现了现象的多样性。虽然在治理生态问题方面,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方法方式,但是治标还需治本,想从根本上消除生态问题,就必然从本质出发探讨生态问题的成因。绿色发展观正是遵循了这一客观规律,从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角度出发,试图从根本上首先解决一个又一个的生态问题,继而找到最终消除生态危机的根本路径。

(二)实践决定认识,考察绿色发展观是实践考验的结果

人的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通过感官直接获取的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是感性认识,往往较为肤浅,是认识的低级阶段,通过人们不断地实践和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认识才进入到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成为更深刻、可靠、正确的层面。可见,不管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二者都是主观的形式、客观的内容。但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获取而来,没有实践就没有对于世界的认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56从实践的特征来看,它是人有意识的能动的活动,也是社会性和历史性的活动。故而,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实践活动,同时实践也是考察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某一时期通过某些意识形态所表现出的科学性和必要性。

“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1]139即万物的运动是必然的,看待客观世界的事物之时,要遵循事物的运动本质及运动原理。事物并非一成不变的东西,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环境等条件下不断变化转移的。绿色发展观是在工业化社会发展的时期、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工业社会、在一个往往只顾经济效益而忽略生态效益的状态下产生的。这就意味着在眼前的社会发展时期,绿色发展观正是事物运动到一定阶段发展而来,全球面临的生态危机并非与生俱来,并且会伴随着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慢慢消失。但是,生态危机的消失,也是伴随着事物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和时期,并且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消失。绿色发展观虽然在现阶段并未成为能够为全人类所接受的发展观念,但是它的出现无疑成为生态危机消失的一个必要条件。可见,在事物的运动规律下,正是人类认识到了事物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绿色发展观也才逐渐在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影响下出现并成熟,并且它是伴随着世界的不断变化,也在不断调整自身理念和主观引导方式的。

(三)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分析绿色发展观出现的必然性

在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下,人的认识对于实践往往具有反作用。人们在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但更重要的是理性认识在形成之后,对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影响,以及所形成的新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理性认识过程中,无疑离不开人们通过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的反作用。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而且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如果没有认识对实践不停的反作用,认识则停滞不前,实践也将成为毫无生命力的人类活动的重复。[3]可见,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是提升理性认识的关键过程和重要方式。

绿色发展观是人们对现阶段社会的正确和科学的认识,同样也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进行深入总结和理性分析后所得出的科学理论。从认识的深度上来看,绿色发展观已经将整个地球作为自身的关注对象,并且找出了现阶段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从认识的广度上来看,绿色发展观亦已从简单的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人口控制等具体方面上升到了整个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处理上;从认识的进程上来看,绿色发展观虽然在未来社会不一定是最先进最科学的发展方式,但现阶段面临客观世界复杂多变的问题之时,这应是整个人类社会可以选择的最合理的指导理念。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人们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认识对于实践的反作用来不断提升和发展的,并且逐渐向着最科学与合理的方向发展的。故而,绿色发展观在现阶段的出现,是整个人类社会当下面临的社会状态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状况决定的,其产生具有必然性。

“意识起初只是对直接的可感知的环境的一种意识,是对处于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个人之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狭隘联系的一种意识。同时,它也是对自然界的一种意识,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自然界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自然界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慑服于自然界,因而,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自然宗教);但是,另一方面,意识到必须和周围的个人来往,也就是开始意识到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中的。”[1]81-82在唯物主义的原理中,物质决定意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意识同样对于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也就是说,在社会发展中,精神的力量也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于客观事物的发展往往能够起到促进作用,而错误的意识成为事物发展的阻力。这就要求在社会发展中重视意识的作用,力求以正确的意识来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从客观存在的现实出发,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不但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式,而且是树立人类正确意识形态,升华成为社会指导理论的关键所在。

四、发展的规律性体现绿色发展观的科学性

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工业化社会形态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由于缺乏相应的发展经验,伴随着出现的生态问题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现象。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决定了每一个阶段都具有其自身不同的时代特征。“迄今为止的一切历史观不是完全忽视了历史的这一现实基础,就是把它仅仅看成与历史过程没有任何联系的附带因素。因此,历史总是遵照在它之外的某种尺度来编写的;现实的生活生产被看成是某种非历史的东西,而历史的东西则被看成是某种脱离日常生活的东西,某种处于世界之外和超乎世界之上的东西。这样,就把人对自然界的关系从历史中排除出去了,因而造成了自然界和历史之间的对立。”[1]93面对社会发展到现阶段的社会产物,生态危机既不是偶然产生的,也不是未来社会中存在的一成不变的现象。既然生态危机是社会现象中的客观存在,单纯依靠人类简单的主观愿望来消除这一矛盾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分析不同的特点,结合此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的整体素质来获取解决矛盾的最终方法。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生态危机,绿色发展观亦成为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合理现象与科学理论。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主题学习模式,介绍一个案例——“宠物与我”[3],关注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关于宠物的豢养)。学习者从不同角度观察动物,从动物在艺术形式中是如何被表现的去探索,包括艺术、文学、音乐、电视和广告,探索宠物在主人那里得到了什么,人又在它们那里中得到了什么,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宠物又是如何生活的。这种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学科领域考虑并整合教学资源的方法,同时激发学习者观察、推理、解释、创造、思维等不同能力的发展。具体学习内容可以整合成三大类,如表1所示。

(一)绿色发展观是在人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指导下产生的科学发展观念

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从人的社会性本质属性来看,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亦即人在社会中的生产活动促就了其生活的社会性,社会性又制约着人的自然性,决定人成为“人”的属性。人的社会性本质属性决定了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之间具有息息相关的联系,即社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个人活动的影响,而个人活动又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社会正是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下慢慢向前推动发展。在社会发展中,个人活动不能单纯地与社会活动等同起来,社会是由不同的个人组成,一切个人活动的总和构成社会的运动及发展。个人活动的不同规定了社会发展与个人活动之间频繁的不一致性,绿色发展观正是在这种不一致性的基础上逐渐产生出来的科学发展观念。

1.3.1 大豆生长情况及其与杂草的竞争性 大豆播种前和播种后30 d至成熟期间,对每个小区进行对角线5点取样,每个样点的面积均为 0.25 m2,记录每个样点的杂草种类、每种杂草的数量以及优势杂草群落的株高与相对覆盖度,每月调查1次。与此同时,记录全小区内大豆数量和最高10株大豆的株高,并目测全小区的大豆相对覆盖度。

在个人活动中存在两种对于社会的贡献种类,一种是物质贡献,一种是精神贡献。从绿色发展的指导理念来看,显然绿色发展是精神贡献范畴,是人们在个人活动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但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精神成果往往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物质成果,物质贡献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便升华成为精神贡献。人类社会在历经几千年的物质积累之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人类的物质贡献作为基础,继而不断出现升华的精神贡献,正如出现在适合每个社会发展时期的经济制度、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等精神层面的体现。但是绿色发展观又并非人类社会发展到某一时期,直接选择的价值取向,而是在不断积累的物质基础上又升华的精神成果。人类发展至今,正是发现了绿色发展的精神贡献转化为物质贡献是能够给人类社会带来最大利益的,故而选择绿色发展的价值取向。

(二)绿色发展观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的价值导向变迁的结果

正是因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意识有先进的、科学的和落后的、不科学之分,两者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显然起到了截然相反的作用。人类意识中的价值导向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并且是朝着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方向发展的。但是在最终的价值导向获取之前,也或多或少会存在不同的意识形态来干扰主流价值导向的形成。这与社会中存在的经济形式、政治体制、意识形态、制度政策等息息相关,因为人类在选择某种价值取向之前首要考虑的是人类自身的利益是否会受到影响或者受到的影响有多大。可见,人类选择的价值导向是不停变化的,而且是始终向着人类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变化的。也正是人类认识到了选择绿色发展科学的价值导向,才是最终给人类社会带来利益最大化的理论指导和道路选择,才最终形成了绿色发展的主流价值导向。

绿色发展观在同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等其他的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进行了比较与争论之后,成为当下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绿色发展观的出现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经历了各种曲折之后才最终形成的对社会和人类发展都最有益的价值取向。在传统社会发展过程中,往往自然界中的一切资源和环境都是作为人类免费用来丰富自身物质和文化需要的生态基础。但资源是有限的,环境是有容量限制的,人口的剧增和工业社会的发展使整个人类社会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态危机。在生态危机出现的初期,人类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导向并不明晰,而是出现了诸如自然界本应为人类社会发展服务等一系列人类凌驾于自然界之上的价值观念。随着自然界不停地出现各种报复性的生态问题,人类才开始认识到如果人类社会想继续往前发展,生态是一切社会领域发展的基础,开始认识到人与自然界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开始认识到作为人类社会能够健康发展的价值取向正是基于生态基础的绿色发展观。

在保障制度中,除了申诉制度,行政裁决制度也是教师维权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在现实中,行政裁决制度在保护教师权益的方面却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当教师向行政机关申请仲裁时,行政机关在裁决时大都会选择偏向学校方面,而不是按照《教师法》给予教师权利相应的保障。因此,教师的权利得不到有效的维护。

(三)绿色发展观是在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时协调统一的结果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之间是相互联系、互相作用的。在两者相互作用中,人类凭借自己的智力和实践能力不断地调整着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使两者关系向着越来越协调、两者均越来越完善的方向发展。客观世界的改造需要人类正确的主观世界的价值观念来指导,一旦出现错误的价值理念,客观世界的变迁也随之倾斜,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可见,提升认识能力,促进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人类主观世界中的形成,并且正确运用于客观世界的改造过程中,才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协调统一的前提和基础。否则,在实践的过程中,即便有较好的客观世界作为基础来改造,主观与客观也难以协调起来,难以成就积极的作用结果。

人类自出现以来,就始终对整个客观世界进行改造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使得其对于客观世界的改造变得越来越得心应手,尤其是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人类凭借手中这个巨大工具“向自然界开战”,成为人与自然界之间关系变得越来越不和谐的关键所在。但是,正是在这种肆无忌惮地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的过程中,人类发现客观世界对人类社会也产生了一系列消极生态问题的反作用。反作用的产生证实了主观世界在改造客观世界中的作用,一些非科学的主观价值取向运用于客观世界中,往往导致了各种生态问题的产生,如人口的剧烈增长、气候的变迁、生态的恶化等。但是,人类又并非只会以一种价值取向一味地改造客观世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调整着自己的主观世界的变化,亦即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提升。人类通过改造客观世界来提升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自然也能够认识到在客观世界变迁过程中所发生的种种变化。于是,当发现这些问题之时,人类便开始自觉地调整自己的主观世界,使其向着和客观世界最协调的方向转变,而绿色发展观也正是人类在不断地转变主观世界之时而产生的。

参考文献:

[1]王永芹.当代中国绿色发展观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俞吾金.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再认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2):67-76.

[4]陈凡,白瑞.论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历史演进[J].学术论坛,2013,(04):15-18.

(1)将配置好的黑色橡胶混合料运至摊铺区域,开始人工摊铺,控制好摊铺速度,以确保塑胶面层的密实度和平整度,将搅拌好的黑色橡胶颗粒用送料车送到铺设地点,用刮尺摊铺,均匀摊平。

[5]郝栋.绿色发展道路的哲学探析[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12.

 
王连芳
《临沂大学学报》 2018年第02期
《临沂大学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