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学团队文化建设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教学团队是指为满足专业、课程群组的建设需要,以相互沟通、相互协作的教师为主体,以教学改革为途径,以专业建设和系列课程为平台,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而组成的教学业务组合[1]。在地方应用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和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教学工作越来越依赖于教师间的协同配合,教师通过合作完成课程组建设和教育资源共享,培养复合型人才。因此,加强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学团队建设,促进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建立,促进教师间的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目前,许多应用型地方高校都对教学团队建设开展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积累了教学团队建设的经验,但这些理论和实践探索多集中于教学团队的内部结构建设、外部支持环境建设方面,而对于如何通过团队文化建设促进整个教学团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探索涉及较少[2]。实践中,地方应用型高校优秀教学团队在建设各项常规内容的同时,更需要培育团队文化,建立团队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和教学目标,由此才能充分发挥应用型高校的专业和课程优势,建设更高层次的教学团队。

高校教学团队文化内涵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文化的重要价值和巨大力量在当今发生深刻而复杂变化的时代正日益凸显。团队文化是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团队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团队成员所共有的工作态度、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3]。团队文化是团队建设的灵魂和核心,对团队成员的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高校是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承担着优秀文化传承的功能。高校教学团队文化以价值观为核心,是教学团队教育理念、行为准则的集中体现,以教师育人、文化传承为主要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教学团队文化应包含四个方面,即理念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其中,理念文化是团队文化的基础,指导着高校教师团队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行为文化是高校教师团队成员在教学、科研、培训、研修、交流等活动中折射出来的文化行为,是衡量高校教师团队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的重要指标;制度文化体现了高校教师工作职责的整体设计与宏观构架,引导和规范高校教师的各种行为,并使之符合理念文化的要求;物质文化是高校教师团队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外在的、显性的文化,反映着高校教师团队工作场域的物质特征,其涵盖高校教师开展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各方面,包括校园环境、办公场所、学习读物、相关刊物、网页、微博、微信等。总之,教师团队文化是一种能够促进教师个人发展、增强团队凝聚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学校综合实力的有效资源。

团队文化对应用型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影响

1.激发教学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团队文化反映了团队整体的价值观、追求和共同利益,其体现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会对团队成员起到导向、制约和规范作用,约束和规范成员的行为。教学团队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等软性文化的约束功能比硬性的规章制度更有感召力,能够弥补规章制度强制性和被动性的不足,使外在约束变成自我约束。在应用型高校中,团队的统一价值理念能够使团队成员产生团队默契,认同团队目标,自愿为团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必将成为各成员的追求目标和价值取向。

路桥项目是否能取得成功,主要取决于项目质量及进度能够满足建设单位提出的要求。因此,在施工管理中,主要工作是对施工质量进行监控,并兼顾进度调整。

2.提升应用型地方高校教学团队的凝聚力

学校要高度重视教师行为文化建设的作用,一是搭建教师学习平台。“走出去,请进来”,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各种形式的专业进修和业务培训,邀请国内外专家进校讲学。同时,促进教师把学习和反思结合起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反思教育教学实践,并把学习与反思的心得与大家分享 。二是搭建平台展示教师风采。创造机会,鼓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参加各种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专业技能竞赛、学术沙龙等,并在科研、教学、竞赛活动中敢于表达自己。三是搭建合作平台。以教学科研项目为平台,开展多样化合作。学校要引进和培养团队带头人,鼓励其积极组建以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内容创新等为目标的教学团队,引导他们开展合作,强化团队意识,培育团队精神,营造浓厚的合作氛围。四是建立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生活是教师教学生涯的重要部分,校园生活质量是教师体验教育人生幸福的重要指标。应用型高校积极开展体现应用型高校特色的丰富多彩的团队文化活动,有利于增强团队向心力,提高教师生活质量,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

3.促进应用型地方高校教学团队的规范性

在教学科研等活动中,团队合作的模式比个人的单打独斗更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人潜能,促使成员互相鼓励、互相帮助,提高团队整体的工作效率。团队文化的核心是团队成员认可的团队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可以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维持团队的存在和发展。优秀的团队文化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团队内部人际关系的协调和团队共同目标的构建,促使团队成员从最初情感上的相互适应转变到价值观的认同,再将团队的目标和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文化氛围,凝聚成合力,使团队的凝聚力逐步增强。

高温试验过程中,观察到以下现象:炉温约200℃时,明显见水蒸气从炉膛排气孔中冒出;继续升温达到400℃时,大量水蒸气冒出,之后逐渐变少;接近600℃时,水蒸气基本消失。由此可知,200℃时试件内部混凝土游离水与结晶水开始丢失,400℃左右时,游离水与自由水丢失严重。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在一个紧密联结在一起的集体内,即使是一个最年轻的、最没经验的教师也会比任何一个有经验、有才干但与教育集体背道而驰的教师能作出更多的工作。”[4]教师团队中的领军人物是团队的核心,他对团队成员的引领和指导能够极大地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团队丰富的资源、异质性的成员构成、同事师生的互动交流等,为教师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组织环境,使其能够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工作,有助于教师分享经验,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激发成员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团队的融洽氛围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能为成员提供满足其目标的条件和环境,强化他们献身教育事业的成就感;团队成员会参照团队的发展目标开展自我监督、自我评价和自我激励,促使个人的发展目标与团队目标相一致。

加强团队文化建设促进高绩效优秀教学团队建设

1.理念文化层面: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确定团队的共同愿景

2.行为文化层面:搭建平台,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解决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急剧衰退与环境恶化问题的关键,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和“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指示精神,尽快建立长江水生物资源和环境专项修复制度,完善长江水域涉水生生物的生态环境补偿制度,把包括水生生物资源和环境在内的长江生态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可持续发展。

新时期,高校教师团队的理念文化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高校教师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职业群体,还应具有符合教师职业特色的核心价值观,教学团队成员在团队文化建设中应不断总结提炼,确定共同的价值理念,忠诚教育,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在工作中坚持教育为本的理念,做到德育为主、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同时,在团队中树立教书育人的楷模,教育引导团队成员向楷模学习,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学习他们忠诚使命、修身立德、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不负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

同时,不考虑相邻两层铝股的间隙,根据实际情况对同层间铝股间隙进行调整,保证相邻铝股最小间距δ在0.1~0.2 mm范围内。导线仿真模型参数及铝股材料参数如表6和表7所示。

3.制度文化层面: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完善教学团队制度

红脸的老赵三走近家门又转弯了!他是那样信步而无主地走!忧伤在前面招示他,忽然间一个大凹洞,踏下脚去。他未曾注意这个,好像他一心要完成长途似的,继续前进。那里更有炸弹的洞穴,但不能阻碍他的去路,因为喝酒,壮年的血气鼓动他。

要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使教学团队保持生命力和吸引力,我们应树立系统思维的观念,依靠多元素共同作用。一是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政府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促进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合作和互动,共享各方资源,提供应用型高校教师团队多元平台。二是学校构建和谐包容的团队建设氛围,推进基层学术组织改革,为教师教学改革实践提供平台。创新用人机制,引进领军人才,打造教学团队核心力量。三是完善团队建设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更新教师评价激励机制,建立适应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学团队特色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促使教学团队整体激励的机制,代替传统的以教师个体为激励对象的机制,促使教师齐心协力、共创佳绩。

4.物质文化层面:营造优雅的工作环境,提供物质保障

高校教学团队的各类交流与活动主要在校园进行。校园物质文化的励志和育人功能,对于激发教学团队成员的创新动力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应努力优化有利于激发教学团队成员创新的校园环境,营造优雅的工作环境,充分挖掘学校历史并赋予其相应的文化内涵,使其凝聚于学校的草木、砖瓦和环境中,创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学校要为教师提供便利使之能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基础设施和资源,特别要投入必要的人、财、物,以满足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完善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探索的需要,使教与学能够互助互进、相得益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学[5]

参考文献

[1]谭佐军,肖湘平.MOOC时代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策略[J].江苏高教,2015(1):74—76.

[2]高进军.加强团队文化培育,促进优秀教学团队可持续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1):53—55.

[3]张瑞,白永生.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理念的高校辅导员团队文化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5(1):86—87.

[4]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60.

[5]刘华政.试析高校创新型教师主体动力的激发——基于物质文化的校园功能[J].大学教育,2015(5):84—89.

 
李晓菁
《林区教学》 2018年第05期
《林区教学》2018年第0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