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中俄民间故事中的家庭伦理观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人文精神培养是高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作为高等教育机构,高校不仅应教授学生系统的专业知识,而且要以育人为出发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民间故事是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民族记忆与民族情感趋向的传承,其中凝练的优秀民族品行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仍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构成民族文化的根基。俄语专业学生在学习俄语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了解俄罗斯民间故事所体现的民族文化,而且可以和本民族民间故事中的民族图景进行对比,在发现差异的同时感受共有的优良品质。家庭是民间故事的重要叙事主题,传统家庭伦理观中的正面部分对规范现代家庭成员的行为仍具有积极作用。在教学中利用民间故事既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更可以让学生感受中俄两国家庭伦理观中倡导的优秀部分,完成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中俄民间故事中的家庭伦理观

1.子女尽孝

在俄汉民间故事中都强调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对父母来说,“年轻的时候孩子可以给予安慰,年老的时候可以得到孩子的帮助,而死后孩子会为他们祈福”[1]。孝顺的孩子会因此获得奖励,如《宝马西福科—布尔科》中,三个儿子中只有最小的儿子伊万遵照父亲临终的嘱托,在父亲死后连续三天去墓地陪伴父亲,结果获得父亲所赐的宝马,借助宝马娶到公主。故事中赡养父母的行为与俄罗斯传统道德一致,“不论和父母的关系如何,不帮助和不关心年老的父母都被认为是一种罪恶”[2]

中国民间故事中同样重视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但与俄罗斯民间文学在故事的开端或结尾提到子女的赡养行为不同,“孝”是中国民间故事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有许多专门的故事来讲述子女如何尽孝,如《张三帽子李四戴》中贫穷的张三只能靠要饭养活老母亲,但“待老娘那个孝道,街坊邻居谁不说好”;《樵哥》中儿子每天上山砍柴侍奉失明的母亲。子女不仅在父母在世的时候要尽孝道,死后也要遵循孝行,《汤王三聘伊尹》中,其中一聘伊尹拒绝的原因就是要为亡母守孝三年。在故事中如果子女不孝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如《抢老子》故事中两个儿子“要老子每天拾五十斤柴,拾不到柴就没有饭吃”,结果在衙门被各打五十大板。但有时故事会采取感化的方式,唤起子女对父母的尽孝之情,如《祖孙三代》中孙子看穿父亲要弃养祖父,故意多次质问父亲为何不把装着祖父的背篓带回家,结果从此父子二人尽心侍奉老人。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儒家十三经之一的《孝经》在中国古代影响很大,其中对尽孝的要求和方法做了系统的规定。倡孝、行孝是古代社会的行为规范,历朝历代都设专门法律,严惩不孝行为,“孝是中国文化最突出的特色”[3]。民间故事将注入民心的孝思想生动真实地展示出来,并发挥道德教育功能,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事标准。

民间故事高潮迭起的情节,主人公曲折的经历具有戏剧般的张力。以戏剧的形式再现民间故事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是戏剧的组织者,从分配角色、导演戏剧、在线资料查阅、布景服装等环节都由学生自主进行。在剧本准备中,学生将了解故事的情节发展,在扮演角色中代入人物情感,因此戏剧排练的过程中学生已感受到传统家庭美德的魅力。此外,可以选择情节和主题相近的俄汉民间故事并行排练,如《七个谢米翁兄弟》和《十兄弟》,《青蛙公主》与《蛤蟆娶妻》,在认识俄罗斯民族家庭伦理的同时,也关注本民族的优秀道德标准。

除了忠贞,相互扶持也是民间故事中和睦的夫妻关系。在《皇后是古斯里琴弹唱者》中皇后得知丈夫在国外被囚禁,便勇敢地装扮成乐手,来到丈夫被关押的国家,凭借出色的琴技得到当地君主的喜爱,并借机将丈夫救了出来。《四鼎甲的故事》中,妻子规劝无所事事的丈夫多读书,并亲自担任丈夫的老师,辅助丈夫取得功名。

在民间故事中父母在年老时受到子女供养,但在孩子年幼时承担着养育孩子的责任。在俄罗斯故事《严寒老人》中,老父亲靠砍柴养活女儿;在中国故事《华孝子魔石镜》中,父亲为给儿子准备成年礼,挑着担子出门做买卖。父母需要送孩子去学一技之长以在将来养活自己,如俄罗斯的故事《小偷》中,父亲将儿子送到工匠那里当学徒;跟着掌柜学艺则是中国故事中父母送孩子学艺的选择。父母不仅要抚养孩子,也要教育孩子的品行。在俄罗斯民间故事《小笛子》中,父亲惩罚了嫉妒到故意伤害弟弟的姐姐;我国故事《桑要从小育》中商人劝溺爱儿子的王先生道,“严教出孝子,惯养忤逆儿”。

①模袋铺设前应设定位桩及拉紧装置,定位桩宜打设在坡顶距离模袋 1.5~2.0 m 处,其间距宜为 1~2 m,且每块模袋不少于4根,同时,每根定位桩上均应该设置紧张器或者滑轮。

3.夫妻和睦

4.手足情深

当前妇幼保健档案管理现代化管理水平存在有严重不足,仍有较多妇幼保健机构在档案信息管理方面以传统手写方式为主,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当前信息技术档案管理之间衔接难度。即使当前现代化办公普及,也更多的集中在内部流通方面,没有信息平台的支撑,未做好档案数据库和完全网络配套信息建设,很大程度上影响妇幼保健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2.父母尽职

宫颈癌又称子宫颈癌,作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达18.39%[1]。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及妇科知识的普及,近年来宫颈癌的治愈率稳步上升,但是其术后的并发症还是不可小觑。由于癌细胞的存在,导致促凝物质加速分泌并在血液深静脉中引起凝血机制,即深静脉血栓[2]。深静脉血栓作为宫颈癌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位置多为下肢,严重时可导致残疾甚至死亡。因此,本文对宫颈癌手术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方式进行了研究,以寻求降低宫颈癌手术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民间故事重视夫妻和睦,赞赏夫妻间的忠贞。俄罗斯民间故事《青蛙公主》讲述的就是王子在失去青蛙公主后历尽千辛,经历考验重新找回心爱妻子的故事。《去知道是哪里的地方,找到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中,沙皇看中射击兵貌美的妻子想要娶为王后,却遭到了拒绝:“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竟然要从还活着的丈夫手中抢妻子!不论我的丈夫是什么人,即使只是一名射手,但也是我法定的丈夫。”中国民间故事《麻风女》中赶考的秀才与途中收留他的人家中患麻风病的女儿结亲,但后来失散,中了状元后考官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被他以已有家室拒绝,并最终找到妻子团聚。

现如今高等学校中“无差别”对待所有年级的学生,由“无差别”的行政管理部门,采取“无差别”的管理路径及模式,使得高校中对大学新生的学习指导缺乏针对性,影响学习指导效果。因此,高校教师应树立“有差别”的学习指导观念,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学习指导方式及内容。甚至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和内容。已有研究显示,大一男生对教学模式的依赖性较小[7],为此,教师应根据性别的不同,在学习指导的过程中选择不同的侧重点。

民间故事语言朴实,情节动人,是俄语学习适宜的讲授内容。在讲授语言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美德,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优秀的传统家庭伦理教育,可以尝试运用下列教学方式。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设计

手足友爱是民间故事中另一打动人的情感。按照俄罗斯民间道德标准,手足之间应在经济和情感中互相扶持帮助,如谚语所言“兄弟间的支持比石墙还坚实”。中国的传统伦理也要求手足友爱,如《诗经·小雅·常棣》中“凡今之人,莫如兄弟”[4],强调兄弟间的团结与谦让。在俄罗斯民间故事《会下金蛋的鸭子》中,逃命中的兄弟二人互相推让唯一一块要来的面包。《阿廖努什卡》中姐姐悉心照料被巫婆变成小羊的弟弟。中国民间故事《十兄弟》中兄弟齐心协力,惩治昏庸的皇帝。《降妖救姐》中姐弟情深,为救姐姐,弟弟甘冒生命危险。

海兰温顺点了头,进来请了安道:“睡了半宿出了身汗,觉得好多了。听见侧福晋回来,特意来请安,否则心中总是不安。”

1.戏剧再现

许渊冲在《毛主席诗词四十二首》英、法文格律体译本的序言中,首次提出了诗歌翻译的“三美论”原则,既“译诗不但要传达原诗的意美,还要尽可能传达它的音美和形美。”[2]也就是说,翻译是美的创造,在诗歌翻译中要在做到意美的前提下,努力追求“三美齐备”的译作。“三美论”用英文说就是best words in best order。best words指兼具音美、意美、的译作;best order指翻译时要有意美、形美和音美的次序。这三者的关系是:“意美是最重要的,音美是次要的,形美是更次要的。”[2]

2.课堂渗入

民间故事让人在领略语言之美的同时,也受到民间智慧和道德伦理的熏陶,因此民间故事文本常被选入教材,如大学俄语东方第六册就将《青蛙公主》作为课文。在课堂讲授民间故事文本,相比较单词更应注意修辞,如俄罗斯民间故事中的固定搭配“年轻的雄鹰”“宽广的田野”“飞毯”。但对人物形象塑造与主题分析是讲授的重点。以《宝马西福科—布尔科》为例,傻瓜伊万是俄罗斯民间故事中的典型形象,他邋遢懒惰,不拘小节,但作为儿子与兄弟,能够守孝悌,从而获得公主的垂青,得到美满的婚姻。在讲解该故事时要引导学生发现此人物形象的道德闪光点,通过共情,可以请学生找到中国故事中关于孝悌的人物与情节,探讨其中的异同。所搜集的语料与讨论的观点可以作为口语表述与作文的题目,在情感与专业教育上共同进步。在教学设计上要列出两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与情感目标。全员育人是教育部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高校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在知识目标外联结情感教学目标,将两类目标有效地结合为一个整体,把民间宝贵有益的道德经验传递给学生。

3.以译育情

外语学习者不仅是不同语言的沟通者,也是本民族文化的代表。能够将本民族的文化特点与精华传递出去是学习外语的基本要求。用俄语讲中国故事,介绍中国传统价值观,对俄语专业学生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翻译讲究信、达、雅,只有深入了解所译文字的文化背景才能精准地传情达意。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化的宝库,是民族生活的百科全书。将中国民间故事介绍给俄罗斯民族需要译者对汉语与中国伦理文化特色的认识。在《实践俄语》《俄语口译》的课堂以及专业过级的笔译训练中,教师可以根据涉及的民间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理解所译内容文化伴随意义的能力,训练学生整理消化文化内涵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掌握民间故事的情感主旨,选择适合的俄语语言表达出来,并能解释俄汉传统家庭伦理的异同,如《宝莲灯》主人公历经种种磨难是为了找到并解救母亲,《三个王国:金国、银国和铜国》中主人公跋山涉水是为了找到妻子。

为了训练学生的中华文化外译能力,加深对本民族道德价值观的认识,教师可以在课堂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竞赛。学生分为俄罗斯组与中国组,按照亲子、夫妻、手足等主题进行翻译训练。双方都用俄语各说出一个与主题相关的故事,以接龙的方式进行。或者小组间互译,一方读一个故事,请另一方翻译。

4.课后实践

情感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在生活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行为,勇于承担责任,能够将所学内化为自身真实情感。大学生多数还需要父母的经济扶持,且也逐渐进入价值观成熟期。在这一时期需要进一步正视传统文化的道德力量,教师应教育学生向民间故事中尊重照顾父母的子女学习,从小事记挂父母,在生活中践行伦理思想。民间故事中忠贞的爱情与和睦的手足情在当今社会仍是情感的主色调,对现代家庭关系仍具有积极的规范意义。

参考文献

[1]Афанасьев А.Н. Народные русские сказки. Мо-сква: Наука[M].Москва: Наука, 1984(2):242.

[2]Никитина А.В. Русская традиционная куль-тура[M].СПб.: Изд-во С.-Петерб.ун-та, 2002:271.

[3]杨国枢.中国人的蜕变[M].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88:31.

[4]诗经(下)[M].王秀梅,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39.

 
徐佩,常颖
《林区教学》 2018年第05期
《林区教学》2018年第0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