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论“四个自信”的内在逻辑

更新时间:2009-03-28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版。当代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内容和根本成就。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下简称“四个自信”),是指对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坚守、肯定和未来的信心。“四个自信”关系,以“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关系为本体,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可然、应然、必然的辩证统一,是对中国社会性质及其发展前途的精神旗帜。

一、道路自信是“四个自信”的主体

党的十八大明确阐述中国道路的基本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党的领导,又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性地位;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又不断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既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国道路既不是“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也不是照搬西方发展模式,而是中国人民独创的人间正道,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

从社会结构来说,中国道路涵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发展道路组成,规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性质。中国道路,源于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与改革开放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符合人类发展规律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体现共产党执政理念和人民群众利益诉求,反映中华文化底蕴和社会主义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社会形态整体概念,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道路自信,包含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

从历史进程来说,中国道路连接历史、现在和未来。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走什么路,是考验中国在重大历史节点的关键问题。当代中国道路,是从5000多年文明历史、500多年的社会主义史、170多年的中国近代史、90多年的中国共产党历史、60多年的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中走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发展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渐形成和完善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过程。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和历史成就,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使具有500多年历史的社会主义在中国成功开辟出可行性的正确道路;使具有60多年历史的新中国,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彻底摆脱被开除球籍的危险,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生机。坚定对中国道路的自信,源于它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开拓的前所未有之新路;是中国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和选择的沧桑正道;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手术操作属于侵入性操作会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加大患者感染发生率,容易引发性功能障碍、排尿困难等病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因此,为了加快患者机体素质好转,必须采取有效的感染防控措施[1] 。此次研究旨在分析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护理干预所产生的护理效果,做如下报道。

译文中将“nationality”翻译为字面意思国籍,虽然可以理解,但是并不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nationality”在字典中有国籍、民族、部落等意,而在这里显然取民族的含义更为地道顺畅。因此正确的译文应该为英格兰拥有200个不同的民族。

坚定道路自信,是坚守独立自主、回应各种错误干扰的客观要求。长期以来,在两种社会制度竞争共存的背景下,西强我弱的总体格局没有改变。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经济、科技、军事、信息等优势,西化分化中国,搞“和平演变”,妄图颠覆社会主义,搞资本主义复辟。有些人鼓吹在经济上搞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在政治上搞宪政民主、儒家宪政或者儒家社会主义宪政;在思想文化上宣扬普世价值,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等。这些论调的实质或者后果,是改变党的领导和四项基本原则,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变国家性质和社会制度性质,倒退到资本主义,使中国沦为西方发达国家的附庸。坚定道路自信,就是要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走封闭僵化的旧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更不走停滞不前的死路。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实验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75%。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于对照组。并且,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实验组的抗卵巢抗体、抗精子抗体和抗子宫内膜抗体的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两组数据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方法在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2) 感观审评。按GB T 23776—2018《茶叶感观审评方法》中名优茶的审评方法进行;审评人员由3名专业审评师组成。采用3 g茶样,150 mL沸水,冲泡5 min,密码审评。评定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按每项满分100分计,总分采用加权法。

根据山洪形成机理和灾害发生特点,各级平台建设的功能有所侧重。县级平台在获取各类监测信息的同时,强化预警信息发布和响应信息反馈功能;市级平台在充分实现各类监测信息共享的同时,强化督促、预警监视、信息汇总、信息服务和会商功能;省级平台在全面实现市级平台全部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为跨系统数据共享提供接口。省、市、县三级平台同时建设,有效地增强了省、市对各地山洪灾害预警响应情况的监督和指导作用。

执政党的思想理论,引导中国道路的选择。中国道路的选择和开创,在于以执政党的理论指导社会实践。有什么样的执政党理论,就会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理论是中国道路的行动指南和思想基础,中国道路是中国理论的实践路径和社会载体。对中国道路的自信必然包含对中国理论的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可分割,辩证统一。

中国道路的选择,也是中国社会制度的选择。社会形态以社会制度为基本结构。道路的选择和发展,以一定制度的设计、安排和发展为依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是党领导民主革命胜利的政治成果,是人民共和国性质的政治规定。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制度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发展的结果。中国制度是中国道路延伸的政治保障;中国道路是中国制度发展完善的社会载体。中国道路与中国制度、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欧美国家复苏乏力,拉美国家仿效新自由主义教训惨痛,南欧国家民主社会主义陷入困境,发展中国家民主浪潮消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得通、走得对、走得好。中国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社会制度的道路,为世界文明增添独特的价值,说明西方政治经济模式并非人类唯一归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和参照。国际上关注中国道路、研究中国模式、探讨中国智慧、学习中国经验,正是风生水起。坚定道路自信,而不是左顾右盼、逡巡不前,才能行稳致远。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发展道路,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习近平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4月2日第2版。中华文化是中国道路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基础,中国道路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延续和发展成果,并赋予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涵义。道路自信,包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的精神支柱。

制度自信是对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回应。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存在否定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声音。有人认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有人攻击改革开放是改变为资本主义制度。有人用改革开放前的制度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制度;或者用改革开放后的制度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制度。还有人攻击中国是带有封建专制色彩的共产党集权制度。这些论调的根本错误,在于没有认识中国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当代中国社会制度还存在不完善、不健全的地方,还存有旧社会中遗传来的腐朽因素,这并不是反映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的东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尚未尽善尽美、成熟定型。党的十九大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坚定制度自信,才能“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二、理论自信是“四个自信”的核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逻辑地包含对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自信。

当Y≤τ时,产业创新速度对创新效益的弹性系数为θ1;当Y>τ时,产业创新速度对创新效益的弹性系数为θ2。如果存在多个门槛,那么应当引入更多的τ,不过实际实证研究中往往以双门槛或三门槛居多,具体要进行门槛数量检验。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执政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国家和民族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确立社会发展方向、规划社会形态性质、构建社会结构、引领社会发展道路的行动指南,也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回答主要问题、完成主要任务的思想武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内在包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理论自信,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正确性。所谓科学性,在于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大趋势。所谓革命性,在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争取解放的学说。所谓正确性,它能够解决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能够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能够解决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些根本问题;能够根据世界大势和中国发展方向,引领中国道路,推动社会进步,维护和实现人民利益,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

坚定理论自信,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对各种挑战的回答。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声音不绝于耳。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背景下,唱衰中国的论调从未中断,各种“中国崩溃论”层出不穷。国内有人也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失败论”、“无用论”。有人认为,中国的成功不是社会主义成功,而是资本主义的成功。中国道路不是社会主义,是“资本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主义”;宣称不是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而是资本主义拯救中国。还有人主张“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有人主张打出“社会主义旗帜”,去掉“中国特色”。这些论调的政治结果,会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旗帜和理论改变了,那道路、制度、文化也会改变。坚定理论自信,就是要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真理,保持政治定力和理论定力,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中国理论是执政党创建和发展中国制度的思想依据。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的思想武器,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创建和发展的。根据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体;根据工人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据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原理,经过建立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等等,这些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骨架,反映中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都得到丰富和发展,但其基本内容“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内容,如果丢掉了这些,那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110页。中国理论是中国制度的指导思想,中国制度是中国理论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坚定理论自信和坚定制度自信,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体。

医院药房见习(第二学期):了解医院药学部的工作制度、药师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包括门诊调剂室、住院调剂室、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品库房和临床药学室药师的工作。

中国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决定中国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近代以来,哪种思想、主义能够解决两大历史主题,这种思想、主义就可能上升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奉行这种思想、主义的阶级及其政党,就可能居于国家的领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开花结果,根本原因在于它能够解决中国社会问题。而解决中国问题,需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实践相结合,创造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方案、新理论、新文化。中国理论是中国道路、中国制度和中国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中华文化是中国理论的思想土壤,中国理论是中国文化的科学武器。对中国理论的自信,包含对中华的自信。文化自信是理论自信的逻辑延伸,理论自信反映文化自信的品质性格。

马克思主义没有偏离人类文明发展的道路,而是吸收了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结晶。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类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占领理论制高点,才能占领文明制高点。文化自信的理论勇气,在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先进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理想目标、社会生活、天人关系、人文追求、价值取向、唯物论和辩证法等方面,都具有相契合、共通性,二者结合具有和实生物的创新性力量。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指明新方向,开辟新道路,创设新制度,创造新思想新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理论创新成果和文化创新成果,前者是后者的核心内容,后者是前者的目标导向。没有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如空中楼阁;没有文化自信,理论自信也难以生根发芽。

三、制度自信是“四个自信”的骨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源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人民利益意愿、汲取世界文明精华、植根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代表时代发展要求,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社会基础、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同于西方三权分立和自由经济模式,反映出中国理论、中国方案、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独特贡献,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包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制度自信,包含理论自信的精神颜色、道路自信的实践本色、文化自信的价值底色。

对中国制度的自信来源于它是先进阶级创造的、以先进科学理论指导的、反映先进社会形态的制度体系,是中国进步和发展的政治保障。制度自信,还来源于它相较于其他阶级社会制度的比较优势。中国制度既能体现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又能发挥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的组织优势;既能发挥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优势,又能发挥地方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优势;既能发挥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经济优势,又包含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观优势;既能发挥中国梦、核心价值观等凝神聚力的优势,又能发挥自由发展、追逐个人梦想的优势。

中国道路的选择,有理论引导,有制度制约,有文化传承。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推动整个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中国道路包含中国理论、中国制度和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道路自信是“四个自信”的主体。

探索和开创中国道路,与创设和完善中国制度是统一的过程。任何政治制度的创设,都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意志、价值观念和政治理念。中国社会制度安排和发展完善,是代表人民群众以及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意志,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政治基础。社会制度是为实现某种理想和目标的强制性、规范性安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规定国家和社会的性质,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目的和要求。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发挥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基础,是全国人民有相同的根本利益,是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共同富裕。执政党把共同理想信念、根本利益、精神旗帜、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群众基础、组织基础等,通过一定的程序,上升为国家法律,作为全社会的强制性规范。对中国制度的自信,反映执政党对自身执政理念和对人民团结奋斗的信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提升文化自信的制度依托。制度的生命力和公信力,在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人民的利益追求和价值追求。制度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在于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制度的执行力和影响力,在于人民群众的尊重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要求,也反映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导向,展现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能量。对中国制度的自信,包含对中国政治文化的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国家和政党对自身文化历史、价值、实践、前途的高度认同。文化自信,是党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文化与社会、中国和外国多维度相结合提出的精神旗帜,具有悠久的文明根基、自强的民族骨气、科学的理论勇气、进步的历史底气和引领世界的时代志气。文化自信是对当代中国历史成就的总结回答。

比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总结近代以后中国政治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包含对古代民本思想的传承。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习近平指出,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6日第2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一系列体制机制组成。中国制度是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结构框架,是中国社会主义性质的反映。中国制度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规律,代表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前进方向,占据制度文明制高点。

四、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的根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当代中国安身立命的精神根脉,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基础。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的自信。

互联网企业要结合公司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建立一套统一完备的绩效考评制度,来促进绩效考核工作的正常运行。互联网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绩效考评制度,明确规定绩效考评的目的,以便顺利开展日后的考评工作。公司可选取管理经验丰富的员工组成绩效管理委员会,引导公司员工高度重视绩效考评工作,主动担当起提升公司绩效的责任,有效推进绩效考评制度,防止考评像以前一样流于形式,成为摆设。并且,在实际运行中,应建立起健全的责任追究制度。针对那些绩效考评失实的部门,公司应该追究其负责人的责任,以保证该部门不再在绩效考核工作中弄虚作假。

社会制度的设计和形成,都体现一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价值追求。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制度,必须注重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中国制度,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并借鉴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创造出适合中国特色、代表社会发展趋势、体现人民当家做主、蕴涵先进文化的制度安排。中国制度寄寓了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念、社会理念、目标要求、思想心理、精神品质等因素。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根基。中华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各种思想文化,是“根本”和“灵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第2版。中华优秀文化博大精深,当代中国社会的理想追求、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治国理政、生态理念、哲学思维等精华,都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找到根源。中华优秀文化承载着对中国梦的目标追求,是中国道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血脉。中华优秀文化蕴涵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是涵养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资源,是弘扬中华美德的历史借鉴,是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时代新人的教科书和丰富营养。习近平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人民日报》2014年2月26日第1版。

思想文化作为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是对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反映;是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等对象的话语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物质载体、理论指南和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来源、思想根源和价值导向。“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第2版。文化自信是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逻辑结果和话语延伸。

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文化自信是各种思想激荡和交锋中稳坐钓鱼台的内在定力。当今社会,社会结构多元化,经济利益多元化,生活方式多元化,带来思想理论、价值观念、性格旨趣多样化,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核心价值体系、社会道德规范等带来挑战和消解。有人宣扬中华文化复归儒家文化,主张定儒教为国教。有人质疑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区别。有人借口封建遗风存在,就全盘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这些论断,忽视文化性质和中国社会形态的关系,客观上会否定中国道路选择的历史延续,消解中国制度的价值取向,干扰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承者和弘扬者,也是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增强文化自信,坚定“四个自信”的辩证统一,保持政治定力和文化定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能澄清迷乱,辩证错乱,治理混乱,明辨是非,廓清方向,指明道路;才能发展先进文化,支持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整合社会文化生态,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精神支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3-4版。

说文化自信是更基本的力量,在于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和自立的基础和标志。共同的文化是民族生存和自立、自主、自觉、自信、自强的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习近平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第2版。五千年中华文明形成发展壮大历史,是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凝神聚力、自强不息的灵魂。

说文化自信是更深沉的力量,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党、国家和民族独立自主的精神支柱。民族自主、国家独立、政党自立自强,其中基本要素,是在思想理论、价值观念、精神意志、性格品质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地位。如果照搬照抄别国的道路模式,那么,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独立性就会被釜底抽薪,国家就会迷失方向,也就难以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文化安全。习近平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日第2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全面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没有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日第2版。

说文化自信是更持久的力量,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文明新辉煌的精神引领。文化自信反映政党和人民的价值取向,折射对一定社会历史的判断标准,反映对社会实践、道路、制度、理论、文化的价值取舍,包含对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的设计、选择和建筑。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杜尚泽:《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治国理政新实践)——记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推进全方位外交的成功实践》,《人民日报》2016年1月5日第1版。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从整个社会结构和中华文明传承来看,文化自信是更持久的力量。

五、结语:“四个自信”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章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6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践载体和社会形态,理论是核心要义和行动指南,制度是政治保障和建筑框架,文化是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把成功的实践经验提升为理论,以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把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规范为党和国家制度;把完善道路、理论和制度过程中的价值理念,凝结为文化;以核心价值观和发展理念引领道路、理论和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在于在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价值理念上的内在关系,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印证、相得益彰,共同体现中国社会形态的性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如果把“四个自信”比喻为机体,那么,道路自信是躯体,理论自信是大脑和神经系统,制度自信是骨骼,文化自信是血脉。

(2)UASB大大降低废水COD含量,并对难降解物质COD进行降解,为生物脱氮除磷提供充足的碳源,并为生物脱碳的有效进行提供前提。

“四个自信”是对中国历史成就的科学总结,是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的高度肯定,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郑重宣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的完整提出,形成了中国社会形态自信的基本格局,包含对整个社会大厦的蓝图构想、建筑工程、物质材料、设计理念等方面的自信。伴随“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华民族将增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等各方面的自信,集中于对伟大政党、伟大民族、伟大国家和伟大人民的自信。

站在广袤中华大地,吮吸深厚文化营养,开拓人间沧桑正道,掌握人类科学真理,构建先进社会制度,创造世界瞩目成就,中国人民应该自觉自立自主自信自强。习近平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第2版。“四个自信”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时代发展的要求,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引领。“四个自信”的提出,回答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什么样的方向继续前进的时代问题。

 
刘仓
《兰州学刊》 2018年第05期
《兰州学刊》2018年第0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