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从陌生化美学的视域审视语音辞格翻译假象等值——兼评《红楼梦》两译本的回目翻译

更新时间:2009-03-28

引言

文学作品的翻译存在一种“假象等值”现象,即译入语与译出语看似达到了等值对译,但其所实现的文学效果与译出语作品相去甚远。“假象等值”在诗歌修辞翻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究其原因主要归结于两点:一是译出语中某些诗句虽具文学美感和文体特征,但与译入语诗歌的语言表达逻辑相左,与译者认知和表达习惯发生冲突,被译者主观改为其认为更合乎译入语常规逻辑的语言方式,从而造成对译出语诗歌修辞的某种歪曲甚至舍弃;二是“译者对原文中语言成分与主题意义的关联缺乏充分认识,未能很好地把握原文的文体价值所在。”(申丹,2002:11-15)

每个样品均进行 ROR-γt、Foxp3和内参 βactin的RT-qPCR,每个样品设两个平行管。总反应体积 20μl,反应条件:95℃30s;95℃15s,60℃ 1min,共40 个循环;95℃15s,60℃ 1min,95℃ 15s,60℃ 15s结束反应。计算ROR-γt mRNA、Foxp3 mRNA及βactin mRNA Ct值的平均值;根据目标基因和βactin Ct值均值计算样本目标基因实际Ct值ΔCt=Ct目标-Ctβ-actin,对各样本 ΔCt进行 2-ΔΔCt转换,分析目标基因mRNA的表达,其中ΔΔCt=ΔCt实验-ΔCt对照(对照为健康对照者)。

以北大申丹教授为代表的学者早在2002年就开始了对翻译中假象等值的研究,研究成果涵盖了假象等值的概念溯源及其文体特色,假象等值产生的根源,假象等值的美学特征,假象等值与叙事学的关联,以及假象等值与前景化理论的关系。近年来,假象等值现象更是由于其与诗歌翻译的结合日益受到国内外翻译者的欢迎,尤以熊丽和刘进等人的研究最具建设性。但是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以往对诗歌假象等值的研究多集中于从诗歌语言的前景化特点以及诗歌所营造出的意象特征等视角进行考察,而忽视了诗歌修辞的陌生化美学特质的翻译价值。因此,有必要对诗歌修辞,尤其是语音修辞的美学特质在翻译方面作进一步的研究。

诗歌陌生化美学与假象等值

“陌生化”理论最早见于俄国形式主义代表人物Viktor Shklovsky所著的《作为技巧的艺术》一书中,“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 使形式变得困难, 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 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 必须设法延长。”(朱立元,1997:6)诗歌作为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殊文体,经常有意识地偏离常规语言形式以实现其艺术上的创新,即“诗歌中的偏离现象有着很强的艺术效果。语言和常理上‘出轨’,往往正是诗的妙笔所在,表现了诗人的奇思妙想,是对语言创造性的使用”。可见,诗歌语言天生就与陌生化美学是密不可分的,译者在诗歌翻译的过程中只有熟练地掌握英汉两种语言的文体之美,才能避免假象等值翻译现象的出现。

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传统上人们不仅关注语言所指相同这一层次,而且也关注译文文体的美学效果。然而,“这种关注容易停留在文字印象性的顺达、优雅这一层次上,不注重从语言形式与主题意义的关系入手来探讨问题。为了译文的流畅自然、客观可靠,且较容易被译语读者接受,原文中表达形式的突然转换或遣词造句上的夸张强调这种陌生化修辞特点往往被译者改为客观、平实的叙述,从而使人物的主观情感、内心想法一定程度上客观化、平淡化,进而造成文体价值的损失。”

此引文乃是《红楼梦》第四十九回的回目,前半句的“琉璃”使用了双声的辞格,“琉璃”两字语音上都是以辅音“l”开首,给人以听觉上的音乐美感,字形上又是联边,给人以视觉上的图案之美。可见,双声辞格巧妙地给译出语读者的阅读带来了难度,延长了赏析的时间,从而给人以陌生化美感。如何在译入语中真实地再现这种辞格的美感成了译者首先需要解决的难题。试赏析比对一下霍克斯和杨宪益的译文:

红楼梦回目翻译审视诗歌语音辞格的假象等值

此引文乃是“红楼梦”第十九回的回目,上下两句中的“情切切”和“意绵绵”采用了叠音的辞格,既符合译出语读者音韵上的审美要求,同时也把宝玉与袭、黛两人的缠绵情谊借助叠音所特有的延绵不息的听觉和视觉美感表达得更加隽永流长,耐人回味。试赏析一下霍克斯和杨宪益的两个译文:

1.语音修辞的头韵之美与假象等值翻译

头韵(alliteration),源自拉丁语littera,意为单词中的字母,后演化为一种语音修辞格,即“Alliteration is the repetition of the initial consonant cluster in the stressed syllables”。 可见头韵的构成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一必须是两个以上的单词的词首辅音或辅音群的重复;其二必须是重读音节中的辅音或辅音群。汉语中也有与英语头韵相类似的修辞格,即双声。

憨湘云醉眠芍药茵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诚如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A·奈达在其所著的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一书中所指出的,“Style, however, is not the frosting on the cake, but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process of interlingual communication … A few errors in the correspondences of lexical meaning are much more excusable than missing the spirit and aesthetic character of the source text.” (Eugene A. Nida, 2004:3) 如其所言,与错误地再现译出语原作文体美学特质甚至无意识地忽视译出语的修辞特征这两种翻译行为相比较而言,语言翻译方面的词句表达甚至内容上的偏差都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作为诗文这种特殊文学形式的译者,首先必须熟悉译出语修辞的美学特征,然后才能创造性地在译入语中忠实地再现原作的文体之美,从而避免假象等值翻译的产生。

台灯上连着电线,虽然看起来只有一条线,但里面却是两股线。电线的末端是插头,把插头插在插座上之后,就有电流通过了。这时打开台灯开关,电流就能到达灯泡,使亮起来。

Red flowers bloom brighter in dazzling snow

2.1.1 现状 由表1可以看出,对思想政治教育感兴趣的医学生仅占12.7%,不感兴趣和兴趣一般的占87.3%,但多数医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感兴趣,不感兴趣的仅占10.8%,说明医学生对思想政治实践课的兴趣远高于理论课。尽管如此,经常参加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校内外实践活动的医学生仅占12.1%,充分说明他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动远滞后于意识。

不难发现,霍克斯的译文巧妙地运用了与译出语功能对等的alliteration的修辞格。“bloom”和“bright” 使用了英语中押头韵(两词都以辅音“b”开头)的辞格,与汉语的双声遥相呼应但又不尽相同,忠实地保留了原作辞格在视觉和听觉上的美感。相比较而言,杨宪益并未在译入语中如实地保留译出语辞格的陌生化美感,使得译入语读者无法获得与译出语读者对等的美学感受,从而造成了辞格翻译的假性等值。

—David Hawks

White Snow and Red Plum-Blossom Make the Garden Entrancing

Girls Enjoy Rustic Fare at a Venison Barbecue

以前的小家庭旅馆,服务水平完全取决于个人,但今天这个时代,所有的连锁酒店都会有非常统一的服务水平和要求,到家服务行业也是一样。

—杨宪益

And venison reeks strangely on rosebud lips

2.语音修辞的元韵之美与假象等值翻译

元韵(assonance),又名腹韵或半谐音,根据其释义“the repetition of the identical vowel or diphthong in stressed syllables”,指的是诗行中两个以上重读音节单词具有相同的单元音或者双元音,而其他部分发音不同。需要指出的是,英语中的元韵是位于诗行单词词中而非词尾的元音韵,这也是英语元韵和行内韵的区别。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此引文乃是《红楼梦》第六十二回的回目,前半句中的“芍药”同时使用了元韵(ao)和联边的双重辞格,在视觉上极具冲击力,读起来也如袅袅余音、回味无穷。元韵辞格的运用延长了译出语读者欣赏的时长和难度,从而给人以陌生化的文学美感。试赏析一下霍克斯和杨宪益的两个译文:

A tipsy Xiang-yun sleeps on a peony-petal pillow

Silly Xiangling Coyly Takes Off Her Pomegranate Skirt

—David Hawks

Sweet Xiangyun Sleep Tipsily Among Peonies

研究中使用2016年5月7日~8日、10日~11日共4个时相的高分四号卫星全色多光谱卫星图像,见图2,数据格式为Geotiff,均为经过系统辐射校正的1A级数据产品.该时间段内卫星覆盖区域内的积雪为天山山脉等高山地区积雪,图像上云层覆盖范围普遍较大,整体云盖量占整幅图像范围的47%~57%之间.

个人简介:赵晨光,著名大陆新武侠作家,法律专业出身,后改修外国文学。赵晨光自认为骨子里是喜欢看故事、听故事、讲故事的武侠控,最有趣味之事是把设想出的一个个人物还原于笔下。曾写诗自述:“斜风细雨入京门,衣上风尘杂酒痕。半生疏狂半生笑,前身本是说书人。”

And a grateful Caltrop unfastens her pomegranate skirt

—杨宪益

不难发现,霍克斯的译文中“peony”“petal”“pillow”采用了英语文体中与汉语双声辞格相类的押头韵(Alliteration)的修辞格,不仅保留了译出语叠韵的音韵美感,而且巧妙地解决了联边辞格不可译性的问题,可谓是匠心独具。相比较而言,杨宪益的译文虽然使用了“peonies”一词译出了原文的字面含义,但译出语的遣词造句上所营造出的陌生化美感并未有效地传递给译入语读者,从而造成翻译的假象等值。

3.语音修辞的和韵之美与假象等值翻译

和韵(consonance),又名子韵、假韵,其释义为“the repetition of identical or similar consonants in neighbouring words whose vowel sounds are different”,通常指的是诗行中两个以上单词的辅音或辅音丛相同,同时元音或元音丛务必不同。由于汉语都是以元音结尾的单音节词,不存在和韵的修辞现象,所以当译者试图保留汉语的音韵美时,可灵活地在英语中以和韵的方式再现原作语言的音乐美。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语言是音、形、意的结合,除了具有意境、形式上的美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音韵之美。正如认知语言学代表人物Ray Jackendoff在A Comparison of Rhythmic Structures in Music and Language一文中所指出的,“语言内在的音乐性会驱使人们说话、写作时选择具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的词语,以展示语言的音乐美,并与人共享这种审美愉悦,这是音韵美的人类认知共性”。(Ray Jackendoff, 1989:15-44) 这种语言的音乐美在文学作品中,尤其诗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下面以《红楼梦》回目翻译的两译本为参照,对比分析一下霍克斯和杨宪益在语音辞格翻译上的处理手法。

在疣体面积减少大于50%的患者小组中,第二、三、四次的治愈率分别为34%、21%、54%。疣体面积增加小于50%的患者组的第二、三、四次的治愈率分别为为36%、68%、57%。这就表示经过液氮冷冻治疗后,跖疣疣体面积减少程度和最终治愈有正相关趋势

A very earnest young woman offers counsel by night

And a very endearing one is found to be a source of fragrance by day

—David Hawks

An Eloquent Maid Offers Earnest Advice One Fine Night

5.2 基因探针 真菌核糖体RNA的碱基序列由可变区和保守区组成;利用保守区可设计通用探针;利用可变区可设计针对不同菌种的特异性探针。吗啉寡聚物(morpholino oligomers,MORFs)通过Watson-Crick碱基配对与其互补的DNA或RNA结合,并对核酸酶具有抵抗性,与血清蛋白质结合率低,可进入细胞并在循环中被迅速清除。因此,有研究[55]用99mTc标记的MORFs探针靶向真菌核糖体RNA,结合SPECT成像用于检测曲霉菌感染,这有望成为诊断曲霉菌感染的新方法。

A Sweet Girl Shows Deep Feeling One Quiet Day

—杨宪益

鉴于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语系,霍克斯在对汉语叠音辞格的翻译上另辟蹊径,除了反复使用“very”一词来与译出语的叠音辞格相呼应之外,在下句的翻译中创造性地使用了和韵辞格,即“source”和“fragrance”同时使用了辅音韵“ce”,保留了译出语叠音辞格视觉上和听觉上的美感。而杨宪益在叠音的翻译处理上也是独出心裁,译入语上半句中“advice”“fine”“night”和下半句的“sweep”“deep”“feeling”都是采用的元韵或腹韵辞格,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乐感十足。

结语

综上所述,“诗歌的音乐性对原始感情起一种节制作用,使之转化为一种有规律的运动,加深诗味,唤起读者的审美注意”,这种音乐性导致的审美时间上的延长和审美难度的增加恰恰是诗歌音韵修辞的陌生化美感。倘译者在诗歌翻译过程中能有意识地保留甚至重塑这种音韵美感,不仅可以尽量避免诗歌假象等值翻译的发生,而且对于诗歌的译文赏析可以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 ]

[1]申丹.论文学文体学在翻译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性[J].中国翻译,2002,23(1).

[2]朱立元.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6.

[3]Eugene A. 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3.

[4]Jackendoff, Ray. A Comparison of Rhythmic Structures in Mu-sic and Language[M]// Kiparsky, Paul& Youmans, Gilbert,ed.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Volume 1: Rhythm and Meter San Diego, California: Academic Press, Inc., 1989:15-44.

Abstract:Phonetic Rhetoric is a crucial trait in literary works, which assists to generate the defamiliarized beauty. It is vital to reproduce the defamiliarized beauty of phonetic rhetoric of source text in the target text in hope of avoiding deceptive equivalence of translated works.

Key words:defamiliarization; deceptive equivalence;“A dream of Red Mansions

 
温玉斌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0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