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续论”视阈下大学生英语演讲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引言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持续推进与深入发展,中国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体育等诸多领域国际事务的参与越来越多,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在此背景下,中国更是适时提出并实施了“一带一路”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这无疑对包括众多大学生在内的青年群体提出了担任文化交流大使并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要求。作为世界通行语,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仍然无法撼动。因此,在中国文化对外宣传与传播中,英语表达能力是制约中国故事讲述成败的关键因素。在英语使用各项能力中,演讲能力尤为重要,因为在进行跨文化交际、处理涉外事务的各个领域,如外交、商贸、法律、传媒、教育等,参与者常常需要运用规范的语言、有力的论证、恰当的体态进行公众演讲。英语公众演讲能力已成为跨文化交流的必备素养。

在此背景下,国内教育界采取多种积极举措推动大学生英语演讲能力的培养。中央电视台、外研社、中国日报等组织与机构先后启动了多项全国性的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几乎所有高校都参与到这些英语演讲赛事之中,众多大学生对英语演讲的兴趣与热情得到充分的调动。另外,国内出版社以及高校也极为重视师资的培养,通过邀请国外著名演讲家如Stephen Lucas等人对英语教师进行有关英语演讲课程教学方法的培训,提升其教学水平。同时,许多高校为适应国家、高校及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面向英语专业本科生或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了英语演讲课程,以此推动大学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提升[1]。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国内英语演讲课程开设历史较短,经验不足,鲜有从语言习得理论的高度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鉴于此,我们通过引入语言习得“续论”,探索大学生英语演讲课程教学的多元模式,以推动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与英语演讲技能的提升。

语言习得续论概述

“续论”(Extension Hypothesis)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初明教授近20年来通过借鉴国外二语习得理论并对中国学生外语学习以及外语留学生汉语学习进行观察、调查、教改与研究所进行的理论创建,是本土化的二语习得理论,反映了国内外语界从以往机械照搬国外语言学习理论到自主创建语言学习理论的进步与成果。

范坚强把茶杯盖摔在地上,对绑在柱头上的一杭说:“我再问你一次,东西在哪里?”一杭一脸胜利者的表情,“我说过,没有,记事本是我编出来骗你的。”

“续论”的创建最早可以追溯到外语写长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设计能调动学习者写作积极性、激发学习者写作兴趣、促进学习者语言产出的写作任务,帮助学习者走出写作时“无话可说”的困境,消除其面对写作任务时畏难焦虑的消极情绪。其中,“读后续写”被认为对促进学习者加大写作篇幅、激发写作潜能、提高写作技能最为行之有效[2]。读后续写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中取得了较好的促学实效,在学界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在总结这一经验的基础上,王初明教授认为“读后续写”促写、促学的秘诀在于其有机地将语言模仿与内容创造二者融合起来,通过“续”为语言理解与语言产出之间搭建了桥梁,由此引发互动与拉平,将阅读到的语言输入进行理解、吸收并进而内化为自身的语言,以备在语言产出时加以应用。续论是二语习得互动研究的延伸与拓展,因为语言学习是通过互动提升的,在互动中,学习者可以获取他人的语言范例以便进行模仿与学习,通过话轮的延续,实现与他人的协同,并由此产生与他人语言能力的拉平效应,即通过“续”实现了语言习得。语言学习中的“续”不但有助于促进输入与产出之间的互动,而且还在诸多方面具有显著的促学功效,包括:激活学习者表达与交际的动力;创设语境,促进语言的学以致用;提供支架,为语言产出降压;抑制母语负面影响,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增强通过衔接手段进行连贯话语表达的能力;提升注意;增强语言使用依托语境与语篇的意识[3]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高校对学生体能的培养。部分高校重视科研和理论教育,忽略对学生进行体能教育,有些高校甚至取消了体育课和相应的身体活动课。这样带来的后果就十分严重,学生只有智力技能的增长,身体机能却每况愈下。更有学生半夜打游戏,昼夜颠倒,作息混乱,缺乏身体锻炼,导致身体素质越来越差。

基于续论的英语演讲课程教学多元模式

讨论续讲,即讨论+演讲,指在对子讨论或小组讨论之后进行英语演讲。讨论续讲模式体现了合作学习思想,因为通过组织对子讨论或小组,同学间能够建立积极互赖关系,实现语言资源共享与任务目标协同的效果[8]。配对与分组需要进行全面考量,并力求多种配对与分组方式交叉使用,让学习者从合作学习中获得最大实惠。依据强弱结合配对或分组法确保每个对子或每个组都既有英语口头表达能力扎实、演讲技巧较强的学习者,亦有相对而言语言基本功较弱或演讲艺术欠缺的学习者,这样的对子或小组讨论对于弱的一方尤其有益,他们可以学习到对方的语言、观点以及演讲技巧,并内化为自身的演讲语言与技巧,以备在演讲时加以运用。亦可进行水平对等配对或分组,即将英语水平或演讲能力相当的学习者分配到同一个对子或小组,这样他们既可以学习到对方的优点,又能帮助对方诊断演讲中语言、结构、内容、逻辑、仪态等各个方面的不足,将互惠共赢最优化。还可进行相邻配对或分组,即将座位近邻的同学安排在同一个对子或小组。这一配对分组方法使用便捷,同时,近邻的同学可能相互间更熟悉、亲近,互动效果更佳,或许更能充分调动学习者讨论的参与性与积极性。总之,通过演讲前的讨论活动,学习者可以有效习得与演讲主题相关的语言知识,形成对演讲主题更全面与辨证的思考与认识,为演讲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由此可见,“续”为语言学习尤其是二/外语学习中的理解与产出之间构架了互通与协同的桥梁,帮助学习者跨越“最近发展区”,实现理想的语言习得功效[4]。一般而言,语言输入与理解主要依靠“听”与“读”实现,二/外语学习中的产出方式则主要为“说”“写”与“译”。对于中国大学生而言,英语演讲尽管涉及到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能力的展示,但英语是其外语,英语演讲更关乎语言维度上的展示,演讲活动具有明显的理解与产出交互的特征。因此,语言习得“续”论契合对大学生英语演讲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故下文将在“续论”框架下,摸索英语演讲课程教学的多元模式。

(一)读后续讲

读后续讲,即阅读+演讲。众所周知,语言输入是语言产出的基础,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读后续讲模式对于二/外语学习者特别是水平尚不高的学习者尤为适合。我们不能苛求英语词汇、语法基础薄弱的学习者做出精彩的英语演讲。那么在演讲活动前,给学习者提供相关主题的阅读文本极为必要,让学习者接触到谈论该主题所需要的语言资源,比如词汇与句型结构,获得必要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此外,阅读活动不只是在语言维度为学习者提供支架式支持,而且还能为学习者提供内容与观点资源。当前,中国学习者在英语演讲时不但表现为语言欠准确与规范,而且还表现出内容空泛、言之无物。因此,阅读能够帮助学习者充实演讲内容,做到言之有物、言之凿凿。由此可见,读后续讲能帮助学习者实现演讲的语言与内容与阅读文本的协同,产生拉平效应,达到促进英语演讲学习的成效。

(二)听后续讲

视听续讲,即视听+演讲。英语演讲具有多模态(multimodal)特征,既有听觉模态,更融合了演讲者面部表情、目光眼神、手势仪态等肢体语言所反映的视觉模态,因此,演讲前的“读”与“听”活动固然有助于学习者获取可理解性语言与内容输入,但视听文本所提供的多模态文化与语言输入更丰富、真实[6]。尤其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英语演讲视听资源更是林林总总、俯拾皆是。具体来说,目前适合于大学生学习并便于在课堂中进行展示的英语演讲视听资源主要包括:名人演讲类,比如美国总统竞选演讲、奥斯卡颁奖礼演讲、政界商界人士在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等,此类演讲资源较多,不一而足;主题多元的大众化演讲,网络时代,演讲者的身份并不局限为名人,只要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力,普通民众同样可以做出精彩的演讲。比如时下甚为流行的TED演讲便是汇集了各个领域的人士,就人们关注的话题进行演讲,其视角新颖,观点鲜明,颇受公众欢迎[7]。另外,各类英语演讲比赛资源也可作为教学资源使用,演讲者通常为水平较高的英语学习者,其语言表达与演讲技巧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实施这一教学模式时,教师应依据教学目的,向学习者展示视听文件,并可在展示之后提供一些显性的解释与说明,指出演讲者可借鉴之处,帮助学习者实现与演讲者的协同,以便产生拉平效应,促进学习者在演讲的语言、结构、内容、逻辑、肢体语言等一个方面或多个方面向演讲者靠近,达到促学功效。

(三)视听续讲

听后续讲,即听力+演讲。听后续讲模式又可细分为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听后续讲活动是在演讲任务前,要求学习者听同一的主题的演讲范本,让学习者获取到这一演讲任务的语言资源与内容资源,再通过内化在演讲时进行应用,其作用与功效与读后续讲模式类似,不再赘述。第二种听后续讲活动则是在课堂中听完同学演讲后给予反馈式演讲。这一听后续讲模式对于学习者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首先,听后续讲任务的组织势必能充分调动学习者参与的积极性,这样他们就能把足够的注意资源分配到对同学演讲的语言、结构、内容、逻辑、手势、仪态等各个维度的关注,并形成对演讲者的多维、辨证的评价。首先,学习者需要在听的过程中提炼对方在英语演讲中所阐明的观点,并思考这些观点是否可靠、是否有强有力的证据支撑,形成对该篇演讲较宏观的评判;其次,从微观层面审视演讲的语言是否准确、结构是否完整、内容是否充实、手势与仪态是否得体等等;最后,对同学的英语演讲进行批判性分析,归纳优点与不足。通过听与思,学习者能为自身的反馈式演讲创设语境,构架同伴互动(peer interaction)的桥梁,促成相互间的协同与语言产出。

谈到中国食品产业的未来,孙宝国一再强调3个字“走出去”。他总在想一个问题:中国食品产业已经迎来蓬勃期,为何不能走出去?孙宝国忘不掉1987年第一家肯德基落户北京前门时的场景,31年过去了,肯德基已经在中国开店5000余家。“如果消费者能像吃肯德基一样,在不同的地方都能享受到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式菜肴该有多好。”他说,“是时候该走出去了。”孙宝国希望,在 “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契机下,更多的食品企业可以走到国外去,“不仅仅是到外面开一个店、开一家公司,更是要冲着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走,让老外记住咱们的中国名牌”。

(四)讨论续讲

作为一门融合多项语言技能与公众演讲艺术的课程,面向大学生的英语演讲课程旨在全方位地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具体包括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文化素养与底蕴、心理素质、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等[5]。有别于阅读课、听力课、写作课、口语课等单一技能课程以及基础英语、高级英语等纯语言课程,英语演讲课程教学涉及的元素更多,教学模式应更为多元。而“续”论则为实现英语演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提供了可能性,演讲前的多元化课堂活动能为学习者构架通往高质量英语演讲的桥梁,产生协同与拉平效应,达到促学成效。我们认为,英语演讲课程教学中“续”的方式较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追溯起来,茶场原本是革命年代镇里组织建设起来的。后来破败,便交由村里代管。眼前的茶场已今非昔比。原来一溜平房,多数房子顶上已是烂瓦横陈,墙体上的窗户,窗框已经不知去向,留下一个个恐怖的窗洞。还有几间看守房子的人住过的稍微像样,门上落着锁。从窗户里看,里面也是一地的牛粪。几十亩的茶山,多半划出去租给人种了胡柚。剩下的茶园早已是芳草萋萋看不到茶树了。

(五)研后续讲

研后续讲,即研究+演讲,指在对相关主题进行研究之后进行英语演讲。研究并非局限于科技工作者在实验室条件中开展科学实验这一形式,通过文献阅读或者调查、访谈的方式得到有关主题相关信息也能称之为研究。当前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进行语言产出时普遍存在言之无物、言之无序、言之无理的弊病,在演讲时体现为演讲内容抽象空泛,缺乏有见解与思想深度的观点;演讲话语结构凌乱松散、缺乏紧凑的语篇组织;演讲缺乏逻辑思维,观点缺乏证据支撑等等,不一而足。演讲前的研究活动则能对症下药,医治上述通病。通过演讲主题开展文献阅读或调查研究,能够获取演讲主题相关的数据、信息与观点,在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内容充实、视角新颖、证据翔实的观点,并撰写成语篇连贯、组织有序的演讲稿。因此,研后续讲有助于学习者在英语演讲时,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

诚然,以上模式并非是“续论”在英语演讲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全部,比如“辩论+演讲”“语料库检索+演讲”等模式也有其应用空间,教师可根据学习者的水平及教学目标需要,选择或设计一项或多项“续讲”活动,以促进学习者英语演讲能力的提升。

结语

英语演讲课自引进中国以来得到全面推广,许多高校都开设了这一课程。但由于英语在中国的外语地位以及中国英语学习者自身的特点,对该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本土化极为必要[9]。“续论”是本土化的二语习得理论,语言学习中的“续”能够帮助学习者实现与他人或文本的协同,在理解与产出之间构架互动的桥梁,使学习者实现由语言输入到语言产出的转化,产生拉平效应,达到促学功效。在二语习得“续论”框架下,英语演讲课程教学中可通过组织读后续讲、听后续讲、视听续讲、讨论续讲、研究续讲等活动,帮助学习者在进行英语演讲前获取必要的有关主题演讲的语言、结构、内容、逻辑及肢体语言等维度的资源支持,为学习者搭建语言理解与语言产出乃至在公众面前大胆展示自我的互动桥梁。基于“续论”的大学生英语演讲课程教学模式有助于学习者英语语言能力、文化知识与素养、心理素质、批判性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与演讲技巧的提升,推动他们朝着语言准确、表达有力、思维严谨、仪态自然的英语演讲者发展。

[ ]

[1]贾国栋.大学中普及英语公众演讲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中国大学教学,2015(9):49-54.

[2]王初明.从“以写促学”到“以续促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7,49(4):547-556.

[3]王初明.以“续”促学[J].现代外语,2016,39(6):784-793.

[4]Vygotsky, L. S. Thought and Language [M]. ambridge, MA: MIT Press,1986.

[5]任文.英语演讲课与能力素质培养[J].中国外语,2007,4(6):66-70.

[6]肖庚生,程邦雄.词汇准备时间对外语视听理解及焦虑的影响[J].外语教学,2012(6):63-66.

[7]曹井香,王丽莉,张婉云.TED模式大学生英语演讲课程任务设计与实践[J].外语教育研究,2015,3(4):14-17.

[8]肖庚生,徐锦芬.英语学习中的积极互赖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2):47-51.

[9]田朝霞.“英语演讲”课在中国高校的本土化研讨——其课程性质与基本教学观[J].中国外语教育,2013,6(2):34-40.

 
李莉,马艳姿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0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