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防汛季节话古堤

更新时间:2009-03-28

每年一到梅雨季节,闽西北地区的大暴雨,常造成闽江流域性的洪涝灾害。闽江属于山溪性河流,其特点是源短流急,流域坡度大,汇流速度快,由于暴雨集中,洪水量级大,多是快速暴涨,因此极易形成洪灾。尤其是闽江下游,山洪暴发时如遇大潮顶托,洪潮组合,灾情则更为严重。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1968年老家闽侯遭遇百年罕见洪灾时的情景。当时村西头堤段洪水已经漫顶,多处堤坝出现管涌。村里锣声阵阵,人们如临大敌,老人小孩紧急转移,形势异常严峻。村民抓猪的抓猪,赶牛的赶牛,气氛相当紧张。还好干部群众奋力拼抢,一起冒雨填土包、铺篾席、打木桩,终于保住了堤坝。不过损失还是很严重的,洪水引起内涝,千亩稻田绝收。堤外一片狼藉,比邻的汶洲村几乎全被白沙覆盖了,成为一沙洲。还有一次比较严重的是1977年端午节的那场大水,傍晚时分,闽侯甘蔗排涝站堤段决口进水,县城一片泽国,3人不幸遇难。1992年7月7日,闽江竹岐水位高达6.51米,致使竹岐苏洋村堤段垮堤,苏洋、白龙、春风三个村落全部受淹,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翻阅闽侯县志,也有很多洪水方面的历史记载:“宋嘉定十七年(1224)五月,侯官、甘蔗皆淹数百家,人多溺死。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三月至闰四月,洪水泛滥,涌入侯官、怀安,漂流官私庐舍,浸没粮仓、文牍,淹溺人畜,伤害田稼,不可胜计。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五月二十六日),上游洪水,浮尸败椽,蔽江塞野,五昼夜不绝,水皆混浊色,人不敢饮江水者匝月,葬浮尸千计。”

那有什么?总不能见人就解释你不姓瞿,姓翟?反正姓名也就是个代号。楠楠,你也别难过,把你送给杨小水,我们根本就没想再要回来。别说未婚生孩子,就是未婚同居在那个年代也是一件大事,哪敢让人知道?你妈结婚后,发现自己不能再生了,才又想办法把你要了回来。杨小水多次找人打听你,我们放出话,说你在上海当律师。你也知道,乡下人事儿多,我们当时是怕她以后纠缠不清。上海那么大,他们就是知道你在那儿也找不到,自然就会断了找你的念头。

《方案》还提出,要优先支持“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深入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等“三区三州”开展网络扶贫大调研活动。在电信普遍服务中加快“三区三州”贫困村光纤网络建设步伐,优先支持“三区三州”贫困村4G网络建设,实现90%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村通宽带。优先支持“三区三州”贫困村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高通量卫星比较优势,在教育、医疗等领域加大推广力度。引导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深入“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开展网络通信帮扶。

闽侯县修塍筑堤历史究竟始于何时,地方史志未见记载。新版《闽侯县志》仅载明新中国成立后堤防建设情况,早期的无从查考。笔者经多方寻访,终于得知荆溪镇白头村富沙甘洲叶氏有一分支俗称塍房,顾名思义,想必历史上他们祖先跟修塍有关。于是,笔者找到了一位保管塍房族谱的叶氏族人。经过一番交流取得对方信任后,获准看到了一叠精心保存下来的民国壬午年(1942)手抄族谱。据《白石叶氏塍房家谱》记载,早在宋熙宁四年(1071),甘洲叶氏族人就有过“筑大堤、御洪流”的壮举,算来距今已有945年。

从5A护理模式干预前的基线看,患者的自我行为管理是不理想的,自我行为管理评分明显偏低,这与之前的部分相关研究一致[13]。在实施5A模式干预后,患者的自我行为管理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干预至6个月时,优势更加明显。而对照组中,自我管理评分在术后1个月时略有改善,3个月及6个月时,评分又逐渐降低,考虑可能与患者冠心病相关的症状缓解后,自我行为管理松懈有关。而观察组在实施5A模式干预后,自我行为管理评分逐渐升高,说明5A模式在规范冠心病患者自我行为方面有明显的作用。

堤坝是闽江两岸先民最早广为采用的防洪工程设施。自古以来,闽江养育了两岸人民,同时也经常给当地人带来水患。人们为了生存,为了保护栖息之地以及农畜牧业生产与生活不受水患侵扰,长期以来不断同大自然灾害搏斗。堤坝就是人们长期与洪水斗争的产物,是劳动人民在劳动实践中创造并发展起来的。

除了官方记载以外,民间也有这方面的记述。甘洲(今甘蔗)南宋进士叶仪凤在其宗谱中写道:“侯官县古山岐,相对地名甘蔗洲,盖是甘洲,与今巡检寨相连接,人家皆濒水居焉,便于水利也。其后,以水潦相侵,摇梢复依高燥处,所谓叶挡、江宅、陈宅、江店、蒯洲,皆在大塍外,然犹人居稠密,榕树相对为荫,与今南岸一带人家相似。是时南岸一岸居家少。暨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丙寅岁,洪水奔冲,自赤竹屯以下数千家皆卷地而空,不复与巡检寨相接。”

一场洪水,可使数千家卷地而空,足见洪水的破坏力有多么巨大。因此,每年汛期,防汛抗洪的话题就会重新被人提起。当然,人们关注最多的还是堤坝安全问题。

  

《白石叶氏塍房家谱》中所附的《白石长塍形胜歌》

虽然,《闽侯县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堤防建设记载甚少,其他旧志却有些零散的记述。有记载告诉我们,旧时闽侯堤防建设最大一项工程在石门峡(今上街),曾筑有四堰、三坝防洪设施,绵延30里。《闽都记》云:“石门峡在十二都溪口。甚狭,仅可容肋,当大江冲流。夏秋淫潦,泛入数里,田亩皆为巨浸。”苦于水患,明万历十年(1582),知县董子行在十三都筑石门峡长堤,不久被冲。十年后,知县周兆圣募款重筑,堤长30余里,保护了大片农田和村庄。明徐熥《修筑石门峡记》按:以上四堰,厚美最亘而迂回,以障江水泛溢。今则半夷为路矣。石门三坝,直受诸溪之冲。康熙庚子,水决,淋漓天庐,湮荡者不可胜计。畚锸耳施,民始知有室家之乐。另徐熥《石门铭》曰:“准兹石门,卑湿之原,众流来奔。建瓴而泻,岂惟害稼,溺民庐舍。溃以江河,伤民实多,瓠子兴歌。几千百载,巨浸为害,民则何赖。惟我周侯,爰咨爰谋,障兹奔流。奔流既止,民用以喜,伊谁经始。安厥室家,以桑以麻,瓯娄满车。昔也鱼鳖,今也乐业,惟侯之烈。侯烈无疆,河水汤汤,万年俱长。”据福建省《水利志》记载,康熙五十四年(1715),侯官县知县龚廷扬还对斗米岐坝以及白石长塍进行过一次重建。

 
  

福州花海公园防洪堤斜坡上盛开的各式花卉

明代,荆溪镇白石山后山也筑过一条大坝。据宗禾、纪乘黍先生在《也谈甘洲的变迁》一文中介绍,当时,徐家村有一秀才不堪连年水患危害乡民,特以“一家饱暖,万灶无烟”八字上书朝廷,后来果然获准在白石山后山与西山之间修筑“罗山大坝”。之后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由港头榕岭林敬亭主持对罗山大坝又进行了重建。事竣,知县龚廷扬曾予以立碑嘉勉。

闽侯县竹岐乡榕岸村在清乾隆末年也曾经修筑过堤坝,距今约200年。村民旧时习称堤坝为“垾塍”。据乡老介绍,当时榕岸有一位很有名望的乡绅,姓林名朝森,字祖积(?-1824),榕岸东村人,系榕岸名医林祥汉医师六世祖。据传林朝森祖上家产颇丰,为人慷慨公道,热心公益事业。他同村民一样,自幼饱尝水患之苦,曾目睹洪水把乡村变成一片泽国,庐舍倾倒,人畜漂流,庄稼被冲。后洋挡1000多亩低洼水田几乎是“十种九没收”,年年春荒不断,饥民无数。因此,修筑垾塍、降服水患成了他人生之中追求和奋斗的目标。当他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后,就四处奔走游说,积极倡导修建垾塍。据传,工程动工初始,也曾遇到许多麻烦,一是征地难,二是召集劳力难。针对这些棘手的问题,林朝森一边变卖部分家产解决征地补偿问题,一边制订乡规民约发动村民出工出力。如今乡间还流传林朝森修筑垾塍时不成文的乡规民约:如谁家不出工,晚上每人挑一担土倒在谁家厅堂。俗话说:宁可犯天条,不可犯众怒。因此,大部分人都能做到自觉出工。在林朝森的带领下,垾塍终于顺利竣工。垾塍从榕岸村西头石岐开始,沿麦浦江岸畔而下,经榕中、榕东两个村,合龙于庄边山东边山脚下。同时在庄边山东边修建了一座水闸,曰“卷龙宫水闸”,水闸由三合土和石头构成,非常坚固,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新堤坝时才被拆掉;另庄边山至狮尾山又续修了一段塍,俗称“后湖埋”。整条旱塍底宽6到10米不等,高度则依地势而定,平均约3米,总长度达2300多米。塍上遍植藩篱,俗称“番仔刺”,主要是为了防止牲畜踩踏和人为损坏。以前多数乡民称垾塍为“垾拇”,或简称“垾”。如今榕西村“垾壑”和春风村“垾里”均因垾塍而得名。林朝森为了修筑垾塍,几乎耗尽了家产,为纪念他的功绩,更多人把这条垾塍称为“朝森垾”。

 
绍方
《闽都文化》 2018年第03期
《闽都文化》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