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民族高等教育发展与投入:“十二五”回顾与“十三五”展望

更新时间:2009-03-28

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民族教育的最高层次。发展民族高等教育,有利于缩小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的教育差距,更好地保障和实现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1〕“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关键五年,也是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大发展、大跨越时期。“十二五”期间,我国民族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民族高等教育伴随我国高等教育整体的综合改革和创新发展,重视教育经费和社会投入,取得了较大发展和进步。

一、“十二五”期间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民族地区高等学校数量逐年增加,办学质量不断提升

“十二五”期间,民族地区高等学校数量逐年增加,民族八省区普通高等学校从2011年的297所增加至2015年的330所。截止2015年,民族八省区有高等学校354所,包括330所普通高等学校和24所成人高等学校,其中普通本科高校144所,普通专科高校186所(见表1)。民族院校在民族高等教育具有特殊的地位,在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民族学科发展、民族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5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统计,全国民族院校有36所,国家民委所属高校有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6所,地方所属民族院校30所。

“十二五”期间,民族地区高等学校和民族院校在办学质量上也有显著提升。通过继续推进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计划”,促进了民族地区高等学校在办学条件、学科建设、民族特色专业建设、师资队伍、管理水平和学生培养等方面的提升和发展。2011年,教育部启动了《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计划有利于促进边疆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是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举措。作为振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先后启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民族地区高等学校师资力量、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区域均衡等方面的发展,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升。

 

表1 2011-2015年民族八省区高等学校数量 单位:所

  

注: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年鉴(2012年、2013年)、教育部网站:2013年、2014年教育统计数据、2015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http://www.moe.gov.cn/s78/A03/

 

2015年330 144 186 24类 别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科成人高等学校2011年297 126 171 26 2012年303 133 170 26 2013年310 135 175 24 2014年322 137 185 24

(二)高等教育本专科少数民族学生占全国在校生的比重上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民族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本专科学生人数增加较快,占全国学生总数的比重有较大上升。2011年少数民族普通本专科学生168.84万人,到2014年增加了30.4万人,达到199.24万人,占全国普通本专科学生总数的比重由7.31%上升到7.82%,接近于《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到2015年普通本专科少数民族学生占全国在校生的比例达到8%”〔2〕的目标。成人本专科学生人数也有较大增长,2011年成人本专科学生39.28万人,到2014年增加了13.67万人,达到52.95万人,占全国成人本专科学生总数的比重由7.17%上升到8.11%(见表2)。

 

表2 2011-2014年少数民族本专科学生统计

  

注:数据来源: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jyb_sjzl/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普通本专科本科专科成人本专科本科专科类型人数1688365 1054214 634151 392778 176956 215822占学生总数的比重(%)7.82 8.2 7.24 8.11 8.24 8.01占学生总数的比重(%)7.31 7.81 6.61 7.17 7.57 6.88人数1779591 1122258 657333 454351 199372 254979占学生总数的比重(%)7.44 7.86 6.82 7.79 8.05 7.60人数1844503 1167597 676906 502741 218624 284117占学生总数的比重(%)7.47 7.81 6.95 8.03 8.24 7.87人数1992383 1263936 728447 529467 230504 298963

(三)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专任教师人数稳步增加

教师队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良好的师资队伍是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保障,也是民族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从2011年至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专任教师人数稳步增加。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专任教师为6.86万人,到2014年增加了1.37万人,达到8.23万人,占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总数的比重由4.93%上升至5.37%。其中,普通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少数民族专任教师人数稳步增加,由2011年的4.95万人增加至2014年的5.96万人,所占普通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专任教师总数的比重也增加了0.39%,达到5.46%(见表3)。普通专科院校和其他机构少数民族专任教师人数也有较大增长。

 

表3 2011-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专任教师统计

  

注:数据来源: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jyb_sjzl/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专科院校其他机构(点)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重(%)5.37 5.46 5.13 5.49类型 人数68600 49548 18936 116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重(%)4.93 5.07 4.59 3.72人数71568 52499 18931 138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重(%)4.97 5.18 4.47 4.67人数79439 57539 21668 232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重(%)5.31 5.45 4.96 4.40人数82341 59588 22503 250

(四)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数量增长较大

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是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重要动力。“十二五”期间,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数量增长较大,2011年少数民族研究生人数为9.36万人,2014年少数民族研究生增加了1.11万人,达到10.47万人,占全国研究生总数的比重为5.67%。其中,博士生由2011年的1.43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1.71万人,所占全国博士生总数的比重由5.26%上升到5.47%;硕士生人数也有所增加,2011年硕士生人数为7.94万人,2014年增加了0.82万人,达到8.76万人,占全国硕士生总数的比重为5.71%(见表4)。为加强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的培养,2011年,教育部启动东中部高校与西部高校在校生联合培养计划和少数民族高端人才培养计划,致力于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学术造诣深、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少数民族优秀人才。2014年,为进一步加大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工作力度,开始研究制订《内地培养少数民族人才规划》和《少数民族高端人才培养计划》。

 

表4 2011-2014年少数民族研究生统计

  

注:数据来源: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jyb_sjzl/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占学生总数的比重(%)5.67 5.47 5.71类型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研究生(总计)博士硕士93623 14273 79350占学生总数的比重(%)5.69 5.26 5.77 99441 14853 84588占学生总数的比重(%)5.78 5.23 5.89 107392 17333 90059占学生总数的比重(%)5.99 5.81 6.02 104674 17089 87585

(五)民族预科班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继续实施

少数民族预科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是加强民族教育、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伟大举措。2010年,教育部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基础强化班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少数民族预科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管理。“十二五”期间,通过进一步调整优化预科培养学校布局结构,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教学管理,完善预科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民族预科班办学质量。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也继续推进和实施,从2011年至2015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每年计划招生500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000人,硕士研究生4000人。2014年,全国高校少数民族在校生人数达到26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1.5万人、预科学生4.5万人〔3〕

二、“十二五”期间民族高等教育经费和社会投入

(一)民族地区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显著增长

民族地区高等学校社会捐赠经费各省区之间的投入差异较大。社会捐赠经费投入较大的省区主要集中于云南、贵州、广西、内蒙古等地区,西藏自治区高等学校的资金来源中缺乏社会捐赠,2013年社会捐赠经费投入为0(见图5),所有投入主要依赖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来源较为单一。青海、宁夏的社会捐赠经费投入也相对不足,规模较小。因此,需要进一步健全民族高等教育多渠道筹措经费机制,重视和加强民族高等教育社会投入。

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会松懈,喜欢游戏、娱乐,荒废了学习。很多学生形成了一种懒惰、消极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给管理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障碍。对此,高校管理人员必需要在入学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从一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明确学生大学生活的学习目标,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民族地区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持续增长

生均教育经费是衡量教育投入的重要指标,民族地区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持续增长。民族八省区平均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由2009年的14429.20元增加至2013年的23279.28元,增长了61%。西藏自治区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和增长幅度均相对其他民族七省区较高,2013年西藏自治区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为36836.72元,比2009年增加16896.81元,增长了85%。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相对其他民族七省区较低,为18587.17元;云南省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2013年比2009年的增长幅度相对较小,为30%(见表6)。

当心理调整不起作用的时候,不如先提高技术水平。我认为在技术水平不可提高或者相同的情况下,心理素质的强弱才对结果有影响。否则,都应该更重视技术水平的提高。

 

表5 民族八省区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 单位:千元

  

注:数据来源《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0、2011、2012、2014)说明:由于《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3)未出版,故2012年教育经费未统计(下同)

 

年份贵州 云南 青海2009 2010 2011 2013 2013比2009增长比率西藏自治区641746 828068 1185142 1563150宁夏回族自治区1476213 1995868 3706050 3189356广西壮族自治区7406893 9202933 11859473 1529787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4863315 6960758 7611190 8983520内蒙古自治区6172944 8326239 11460659 11120344 4643705 5987898 7385997 10231702 7272030 8338922 11337170 15294531 890754 1087343 1623194 1534320八省区总投入33367600 42728029 56168875 67214795 144%116%107%85%80%120%110%72%101%

 

表6 民族八省区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 单位:元

  

注:数据来源《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0、2011、2012、2014)

 

年份贵州 云南 青海2009 2010 2011 2013 2013年比2009增长比率西藏自治区19939.91 22837.49 31036.85 36836.72宁夏回族自治区16889.14 18340.37 36718.95 25084.21广西壮族自治区11689.38 12906.60 16417.27 18587.1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2578.04 18224.41 19749.19 21918.29内蒙古自治区13389.40 16642.72 21548.53 22680.70 10873.25 13189.17 14248.33 19400.82 14547.78 16700.75 18575.41 18923.34 15526.72 17674.92 26697.58 22802.98八省区平均值14429.20 17064.55 23124.01 23279.28 85%49%59%74%69%78%30%47%61%

(三)民族地区高等学校社会投入显著增长

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中的社会投入主要以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入、社会捐赠经费、事业收入等为主。2009年至2013年,民族八省区高等学校社会投入显著增长。2013年社会投入总计为200.86亿元,比2009年增加63.54亿元,增长了46%。其中,社会捐赠经费增长幅度最高,增长了95%,社会捐赠经费由2009年的0.86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1.67亿元。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入相对增幅较小,2013年比2009年增长了25%,达到1.57亿元。事业收入占社会投入的比重较大,2009年民族八省区高等学校事业收入为135.21亿元,2013年达到197.62亿元,增长了46%(见表7)。

 

表7 民族八省区高等学校社会投入 单位:千元

  

注: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0,2011,2012,2014)

 

年 份2009 2010 2011 2013 2013年比2009增长比率社会捐赠85984 184939 148365 167452 95%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入125446 182358 237740 156563 25%事业收入13520968 15416701 16746979 19762237 46%总计13732398 15783998 17133084 20086252 46%

(四)民族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助学金支出稳步增长

高等教育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高等教育对文化选择、传播、保存、批判、创新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民族高等教育肩负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责任和历史使命。通过教学与科研工作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保存了大量的民族文化的精华,挖掘整理了大量的民族文化遗产,弘扬和发展了民族文化〔6〕。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受到国家高度重视。2013年4月,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加强职业院校民族文化类专业建设,推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培养符合民族文化产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遴选确定了首批100个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2013年5月,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又出台了《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有力地推进了职业院校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民族高等教育开设蒙古、藏、维吾尔、彝、苗等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有民族学、民族专业、民族历史、民族医学、民族艺术、民族历史等专业。民族专业的设置,体现了民族高等教育的学科优势和特色。“十三五”期间,随着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批以保护传承民族文化艺术、民间工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特色的职业学院和特色专业将获得更大的支持和发展,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将进一步加强,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将进一步彰显。

  

图1 2009-2013年民族八省区普通高等学校助学金支出情况

 

注:数据来源:《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0,2011,2012,2014)

三、“十二五”期间民族高等教育发展与投入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民族地区间高等教育发展差异较大,与全国其它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2017年11月,美国霍尼韦尔国际公司(Honeywell International)宣布美国唯一铀转化厂即梅特罗波利斯(Metropolis)厂暂停运行。

 

表8 2015年民族八省区高等学校数量 单位:所

  

注:数据来源:教育部网站:2015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http://www.moe.gov.cn/jyb_sjzl/

 

类 别 西藏自治区贵州 云南 青海 合计330 144 186 77 24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科其中:民办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6 3 3 0 0宁夏回族自治区18 8 1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44 18 26 12 4 1广西壮族自治区71 36 35 22 6 9 7内蒙古自治区53 17 36 10 2 57 27 30 11 4 69 31 38 20 2 4 8 1 2

(二)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还不能满足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

旅游景区按其主要功能与用途,可分为开发型旅游景区和遗产型旅游景区两大类。其中,开发型旅游景区包括主题公园和旅游度假区等类型,遗产型旅游景区则涉及诸多自然与文化遗产旅游地,如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镇/村等类型。遗产型旅游景区一般具有高价值性、不可再生性、真实完整性和公共性等特征,是人类共有的宝贵资源[6]。依据其投资主体与管理目标,遗产型旅游景区属于公益性旅游景区。

(三)民族地区高等学校平均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低于全国平均值,部分民族省区高等学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有所降低

11号矿体:该矿体的构成为一套矿条和平行的扁豆体,在5~8线展布,总长为2 500 m,厚度为16.4~108.4 m,平均为42.7 m,走向呈北北东方向,倾向南东,倾角为80°~85°。

“十二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加大投入,民族地区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持续增长。但和全国相比,民族地区高等学校平均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仍低于全国平均值,且差距在不断扩大。2011年,民族八省区高等学校平均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为23124.01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3.24元;2013年,民族八省区高等学校平均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为23279.28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51.57元(见图2)。因此,应进一步加大民族地区高等学校经费投入,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

  

图2 2009-2013年民族八省区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情况

 

注:数据来源《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0、2011、2012、2014)

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实行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机制。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来源包括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入、社会捐赠经费、事业收入及其它教育经费。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是民族高等教育的最重要投入。从总体上讲,“十二五”期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在民族八省区有较大增长,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家对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正在增强。从2011年至2013年,广西、贵州、云南、西藏、新疆五省区高等学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增加,但内蒙古、青海、宁夏三省区高等学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有所降低(见图3)。因此,应进一步加大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重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在各民族省区间的差距。

“十二五”期间,民族地区高等学校数量有较大增加,但由于历史原因,受地域、经济、科技、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间和地区内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民族高等学校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区域高等教育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凸显。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在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区结构、管理体制结构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如在层次结构上,一些民族省区普通本专科高校的比例还不合理;在形式结构上,一些民族省区如西藏、青海等民办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数量和比重相对较小(见表8);在科类结构上,理、工、农、医等应用型学科还不能适应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与全国其它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差距仍然较大,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研水平、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都需要得到全面提高。因此,要进一步调整民族高等教育布局,优化民族高等教育结构,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师资力量,不断提高民族高等教育质量。

(四)民族地区高等学校社会投入占比较低且下降,民族地区各省区间社会投入差异较大

民族八省区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中的主要社会投入部分占比较低。2009年,社会捐赠经费为8598.4万元,占总投入的0.26%;2013年社会捐赠经费为1.67亿元,占当年总投入的0.25%,比2009年下降了0.01个百分点。2009年,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入1.25亿元,占总投入的0.38%;2013年为1.57亿元,占当年总投入的0.23%,比2009年下降0.15个百分点。学杂费是社会投入中事业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事业收入占总投入的比重相对较大。2009年,事业收入为135.21亿元,占总投入的40.52%;2013年,事业收入为197.62亿元,占当年总投入的29.4%,比2009年下降了11.12个百分点(见表9)。总体来说,2009年至2013年,民族八省区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中社会投入的占比较低,社会捐赠经费和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入还不足0.5%,社会捐赠经费、民办学校举办者投入、事业收入占总投入的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反应出社会力量参与和投入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积极性不足。

  

图3 2009-2013年民族八省区高等学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情况

 

注:数据来源《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0、2011、2012、2014)

 

表9 2009、2013年民族八省区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中社会投入主要构成情况统计单位:千元

  

注: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0,2011,2012,2014)计算得出

 

金额构成来源2013比2009年增减百分点(%)总投入社会捐赠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入事业收入-0.01-0.15-11.12 2009年33367600 85984 125446 13520968 2013年67214795 167452 156563 19762237 2013年比2009年增长(%)101.44 0.95 0.25 0.46 2009年(%)100 0.26 0.38 40.52 2013年(%)100 0.25 0.23 29.4

民办学校中举办者的投入各省区差异较大且多省该项投入缺乏。其中云南在该项投入上有所增长,2013年民办学校中举办者的投入为1.3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0.6亿元,但是青海、西藏和新疆三省区从2009年到2013年均为0(见图4),该项投入尚处于缺位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省区民办高等教育的相对滞后。

  

图4 2009-2013年民族八省区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入情况

 

注:数据来源《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0、2011、2012、2014)

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提高保障水平,民族地区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增长显著。民族八省区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由2009年的333.68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672.15亿元,增长了101%。民族八省区间在教育经费总投入的增长幅度上存在一定差异,西藏自治区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增幅最高,增长了144%,教育经费总投入由2009年的6.42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15.63亿元,但西藏自治区高等学校2009年教育经费总投入在民族八省区中最低,相对投入的基数较小。青海省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2013年比2009年的增长幅度为72%,相对其他民族七省区增幅最小,其教育经费总投入由2009年的8.91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15.34亿元(见表5)。

  

图5 2009-2013年民族八省区高等学校社会捐赠经费情况

 

注:数据来源《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0、2011、2012、2014)

(五)民族地区地方普通高等本科学校平均生均教育经费低于东部地区,且有所降低

民族八省区地方普通高等本科学校平均生均教育经费2013年相比2011年有所降低,2013年比2011年降低了1597.97元。2009年,民族八省区地方普通高等本科学校平均生均教育经费为15947.41元,全国平均生均教育经费为16327.31元,东部地区平均值为20159.56元,分别比全国平均和东部地区平均值低出379.9元、4212.15元。2013年,民族八省区地方普通高等本科学校平均生均教育经费为26125.65元,全国平均生均教育经费为25693.36元,略高于全国平均值,而东部地区平均值为30878.54元,与东部地区相比,二者相差4752.89元,与2009年相比,这一差距值扩大了540.74元。总体来说,2009年至2013年,民族八省区地方普通高等本科学校平均生均教育经费大体上与全国平均值持平,但仍低于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且与其差距在不断扩大(见图6)。

  

图6 2009-2013年民族八省区地方普通高等本科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情况

 

注:数据来源《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0、2011、2012、2014)

(六)民族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助学金低于全国平均值,且差距在扩大

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助学金平均水平相比,2009年至2013年民族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平均助学金均低于全国平均值。2009年,民族八省区普通高等学校平均助学金支出为3.13亿元,全国平均助学金支出为8.7亿元,二者相差5.57亿元;2013年,民族八省区普通高等学校平均助学金支出6.06亿元,全国平均助学金支出为15亿元,二者相差8.94亿元,与2009年相比,二者的差距在不断扩大(见图7)。高等学校助学金的资助名额主要根据财政部、教育部确定的总人数以及学校数量、类别、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在校本专科生人数和生源结构等因素确定,民族八省区普通高等学校平均助学金支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差距不断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民族地区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全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重视和加强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对推动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民族地区与我国发达地区还存在很大差距,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还不能满足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一些经济落后的民族地区,由于高层次人才匮乏,给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了相当大的困难。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探索和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提高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特别需要重视应用型人才和高端人才的培养,继续推进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使高层次人才为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内源性动力。

卡夫卡对父亲对抗上了瘾,这种对抗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了卡夫卡的心理需要。“对抗”以一种证明存在的方式存在——无论是对抗父亲,还是对抗世界。当然与这种反抗共同存在的是恐惧、躲避和逃跑。

  

图7 2009-2013年民族八省区普通高等学校助学金经费支出情况

 

注:数据来源:《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0,2011,2012,2014)

四、民族高等教育的“十三五”展望

(一)民族高等教育政策将进一步完善,教育经费投入将进一步加大

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取得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国家对民族高等教育的政策支持和引导。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积极发展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支持民族院校加强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办好高校民族预科班。”〔4〕2015年8月18日,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文件指出“到2020年,民族地区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及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5〕文件还明确指出要优化民族高等教育布局和结构。“十三五”期间,国家和各民族省区也将进一步完善政策,科学制定“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推进民族高等教育的加快发展。教育经费投入是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民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十三五”期间,在民族教育政策完善的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大对民族高等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的“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公共教育资源要向民族地区倾斜。中央和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民族教育支持力度”〔4〕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在政府加大投入的同时,特别需要重视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支持发展民族高等教育,增加民族高等教育的社会投入,继续加大东部高校对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力度,缩小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差距。

(二)民族高等教育质量将进一步全面提高,内涵发展和综合改革将进一步深化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和价值追求,也是民族高等教育顺应时代发展和自我提升的必然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提高教育质量,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2012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给予了政策指导,提出了三十条具体的政策措施,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教育部启动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对民族高等教育质量提升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十三五”期间,将继续推进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以及“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计划”等重大项目,将进一步促进民族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高等教育应继续坚持内涵式发展,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加强学校办学理念、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师资队伍、学科发展、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八大”以来,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深化,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不断推进。“十三五”期间,民族高等教育也将进一步继续深化综合改革,民族地区高等学校和民族院校将围绕国家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进一步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和质量的提升。

(三)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将进一步加强,民族高端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将进一步加快

民族高等教育肩负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使命,是推动和振兴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等方面的重要力量。民族高等教育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要满足民族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民族地区发展相对落后,与全国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迫切需要高层次人才在推动民族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地区对人才培养的层次、数量、规格、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对民族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十三五”期间,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将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预科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将继续推进,民族高端人才计划也将进一步加快启动和推进。2015年10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民族地区的部分地方本科高校也将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这对推动民族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很大促动,将进一步适应和满足民族地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2015年3月,国家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国家重大战略进一步推进和实施,这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很多民族地区从原来的“大后方”变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这也为民族高等教育人才需求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民族高等教育理应把握战略机遇,进一步优化民族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需要和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密切联系的学科专业的建设,培养满足国家战略和民族地区发展需要的各类高层次人才。

(四)民族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将进一步完善,民族教育公平将进一步推进

建立健全学生资助体系,保障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有平等接受教育机会,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教育、文化各方面发展相对落后,少数民族贫困生数量较大,迫切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加大民族地区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我国对贫困生的资助已经取得较大成绩,但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处于贫困,少数民族学生面临上学困难,从国家对贫困生资助的办法来看,少数民族贫困生的利益需求还未能得到充分考虑。少数民族贫困生资助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家、政府以及学校都应重视少数民族贫困生资助问题,并积极完善资助体系。“十三五”期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国家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消除贫困的有效举措,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艰巨任务。围绕“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特别需要加强对贫困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的支持和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机会。从各教育阶段全面部署资助体系,使其涵盖所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做到“资助全覆盖”。同时,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平台,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精确性,做到应助尽助、精准资助,建立和健全精准资助体系。“十三五”期间,通过加强学生资助,切实帮助民族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将进一步增强,民族高等教育与全国其它地区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教育公平战略将得到进一步的推进。

(五)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将进一步加强,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将进一步彰显

在高等教育阶段,我国建立了以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大学新生入学资助、研究生“三助”岗位津贴、勤工助学、校内奖助学金、困难补助、伙食补贴、学费减免等“多元混合”的资助体系。国家助学金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至2013年,民族八省区普通高等学校助学金支出稳步增长。2009年民族八省区普通高等学校助学金支出为25.01亿元,2013年为48.46亿元,比2009年增加23.45亿元,增幅为93.74%(见图1)。

〔参考文献〕

〔1〕欧以克.民族高等教育学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56.57.

〔2〕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EB/OL〕.(2012-06-14)〔2017-8-20〕.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30/201207/139702.html.

〔3〕何春中.我国民族地区教育普及程度持续提高〔N〕.中国青年报,2015-08-14(07).

在全国各地,治理“新官不理旧事”现象都在进行中。辽宁省严查招商引资中的“新官不理旧账”、承诺不兑现、服务不到位、吃拿卡要乱作为等行为,获得了很多网友的点赞。据新华社报道,今年以来,辽宁全省在深入开展的专项整治“四风”“办事难”“特权车”行动中,全面梳理政府失信相关事项,对拖欠工程款、未及时供地等问题进行全面摸底调查,按照“一事一策”原则逐一制订整改计划;省政府还要求各地对30%以上新引进项目进行抽查,重点检查超职权承诺情况,严防产生新的政府失信。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4.

就目前建筑行业的发展来讲,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造成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有很多,但在编制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占的比重较大。在建筑工程设计图设计好之后,预算相关工作人员开始对整个项目进行预算,但是由于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有限,相关经验较少对预算编制的具体内容考虑的不全面,造成很多成本并没有算到整个预算当中,进而导致后期施工时,使用的成本远远超过预算。

〔5〕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EB/OL〕.(2015-08-11)〔2017-8-20〕.http://www.moe.edu.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508/t20150817_200418.html.

〔6〕马麒麟.中国民族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02.

 
魏泽,张学敏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