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阿多尔诺①主客体思想探析

更新时间:2009-03-28

主客体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哲学家们苦心求索的疑难问题之一。不论是在古希腊哲学中,还是在近代哲学的经验论与唯理论的理论交锋中,或是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哲学家们都不约而同地把主客体问题作为他们探讨的核心问题之一。当然,在他们那里,这一问题更多的具有认识论的意义。因此,它只与人的认识和知识相关。然而,在阿多尔诺生活的晚期资本主义时代,尤其是奥斯威辛事件之后,再次把主客体问题置于思维的平台上来考量时,不仅具有传统的认识论意义了,而且被赋予了更丰富的意义——批判晚期资本主义社会。这一问题也是理解阿多尔诺哲学的一个基本性和前提性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在阿多尔诺的哲学研究中,存在着诸多需要厘清的理论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阿多尔诺哲学的性质归属问题。学术界对于阿多尔诺哲学的解释大致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认为阿多尔诺属于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二是认为阿多尔诺哲学标志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逻辑终结并开启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前者是我们大致都会认同的观点,也是我们最初接触阿多尔诺哲学的最直接的途径。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最重要、持续时间最长的流派的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的理论建筑师的阿多尔诺,在何种意义上是马克思主义者、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他是在什么地方与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相关联?他试图解决的马克思主义史的问题是什么,解答方式又是什么?一些学者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努力,阐释了阿多尔诺与马克思哲学的具体问题的关系。 参见何萍:《阿多尔诺与马克思的批判的历史哲学传统》,《哲学研究》2015年第5期。后者也是一些学者比较认同的观点。可以说,做出这样的判定并不是完全不符合阿多尔诺的思想实际的。因为在阿多尔诺的思想理论中,的确存在着突出强调个别性、碎片化、差异等标识后现代的理论倾向。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阿多尔诺虽然强调个别性、碎片化、反体系等表征后现代的话语,但是,并未取消一般性、本质性、基础性的东西,而是把一般性、本质性、基础性的因素和个别性、碎片化等因素放置在辩证法的思维框架下进行考量的。如果仅仅抓住其思想的一面,就无法捕捉其思想的精髓。做出上述判定的根据是阿多尔诺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换言之,后现代主义只是从这一个方面汲取了阿多尔诺的哲学智慧,而忽略了另一方面。但是,我们不能根据一种思想的后世影响来判定该思想的谱系归属问题,而只能从思想史的角度来阐明。

阿多尔诺哲学的任务是分析与批判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所使用的方法是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在这一意义上,阿多尔诺哲学无疑归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传统。而这一社会批判理论与马克思一样是通过引入辩证法来实现的。因此,阐述哲学的辩证性质就成为阿多尔诺哲学首先要做的事情。这一点在其最后完成的著作《否定的辩证法》中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具体来说,阿多尔诺通过批判同一性哲学及其主客体关系,特别是他对客体优先性原则的阐释说明了启蒙与文化工业批判的内在逻辑,这对于理解阿多尔诺的晚期资本主义批判和启蒙批判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我们首先从阐释阿多尔诺对同一性哲学及其主客体关系的批判开始谈起。

政府和村集体组织要当好流转双方的中间人角色,保障农民和经营主体双方的合法权益。着重规范流转合同,特别是对一些内容简单不全面,条款不规范,对双方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土地附着物处置等缺乏明确具体规定的协议,镇村组织和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通过“回头看”逐户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指导帮助农民签订和完善好流转合同,保障和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随着中小学教育对语文能力要求的不断提升,提高学生们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尤为显著,每位教师都应认真需要思考怎么做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一线语文老师应该都明白,课堂上关于阅读的学习仅仅是引导学生的开始,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能力才是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的本质。而对于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自信心、责任感、持久性以及独立性,这也为增强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就需要通过教师的基于学生主体的阅读教学设计以“抱”到“扶”,最后再到“放”的三部曲来达到由课堂教学到课外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目标。

二、同一性哲学及其主客体关系批判

相较于阿多尔诺在《启蒙辩证法》中从感性与经验的界面上开展启蒙与文化工业现象批判,他在《否定的辩证法》中是在哲学思维的界面上探讨启蒙倒退为神话的内在思维原则。在《否定的辩证法》中,阿多尔诺批判同一性哲学,实质上是批判主体第一性哲学,这与《启蒙的辩证法》批判启蒙倒退为神话的主题是一致的。

就辩证法的主观方面即概念的矛盾本性来说,概念不能完全把握事物,这就是概念的矛盾本性。阿多尔诺又从两个方面来阐释概念的矛盾本性:一方面“如果我把一系列特征,一系列要素归入一个概念之下,通常发生的是我从这些要素抽象出了一个个别的特征,它们所共同的特征,并且这一特征将成为概念,它将代表着拥有这一特征的所有要素的统一。因此通过把它们归入一个概念之下,通过说A是在这一统一之中被理解的一切,我必然包括不被整合的单个的要素的无数特征。概念通常少于被纳入其下的东西” Theodor W. Adorno. Lectures on Negative Dialectics Fragment of a Lecture Course 1965/1966. Edited by Rolf Tiedemann translated by Rodney Livingstone,Cambridge:Polity Press,2008,p.7.。在这里,阿多尔诺是从经验论的意义上,分析概念的矛盾本性。在我们使用归纳法形成概念时,必然会驱除一些特殊的要素,以便形成普遍。这时的概念已经无法把握事物的各个方面的特性,而只能表达事物的共性。因此,概念总是少于其被归入其下的东西。另一方面,一个概念同时又多于归入其下的特征。阿多尔诺以“自由”概念为例:“如果我思考和谈论‘自由’,这一概念不是在一个特定的宪法之内根据形式的自由能够被界定为自由的所有个人的特征的简单的统一。……这一概念超出了那些具体的自由。” Theodor W. Adorno. Lectures on Negative Dialectics Fragment of a Lecture Course 1965/1966. Edited by Rolf Tiedemann translated by Rodney Livingstone,Cambridge:Polity Press,2008,p.7.在《否定的辩证法》中同样写道:“一旦人们在经验上运用自由的概念,这一概念也就落后了:它本身不是它说的东西。” [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48页。在此,阿多尔诺是从唯理论的角度,揭示概念的矛盾本性即概念超过或多于它所把握的东西。因此,不论是从经验论,还是从唯理论的角度,概念都无法完全把握事物。“人们通常喜欢把概念说成是所把握之物的同一性特征,然而,概念由始以来都是辩证思维的产物。” [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正是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内在矛盾才需要辩证思维,而不能如康德那样否认矛盾的存在。“康德的先验辩证法对此完全没有意识到。” [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236页。在《形而上学:概念与问题》 Theodor W.Adorno. Metaphysics:Concept and Problems(1965), Edited by Rolf Tiedmann,Translated by Edmund Jephcott.Cambridge:Polity Press,2000.讲座中,阿多尔诺正是从这一视角考察形而上学的,最终揭示了形而上学的辩证本性。

在阐述阿多尔诺对同一性哲学批判之前首先要明确何谓同一性哲学。需要指出的是,阿多尔诺所批判的同一性是虚假的同一性。在阿多尔诺看来,所谓虚假的同一性的共同特征是要求概念和事物、思想和存在、主体和客体等的同一。它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其一,表现为用概念、思想和主体统一事物、存在和客体;其二,表现为用事物、存在和客体统一概念、思想和主体。前者是以唯心主义形式存在的即唯心主义辩证法,后者以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形式存在的唯物辩证法,而他提出“否定的辩证法”就是以区别这两种版本的辩证法。 Theodor W. Adorno. Lectures on Negative Dialectics Fragment of a Lecture Course 1965/1966. Edited by Rolf Tiedemann Translated by Rodney Livingstone,Cambridge:Polity Press,2008,p.10.具体来说,这种批判是通过对上述两种版本的辩证法的改造实施的,而对辩证法的改造又是通过对辩证法的结构和辩证法的矛盾概念的阐释实现的。就辩证法的结构来说,辩证法指概念与概念所指的事物之间的矛盾;就辩证法的矛盾概念来说,阿多尔诺一是从辩证法的主观方面即概念的矛盾本性方面来说明,二是从辩证法的客观方面即社会现实方面来说明的。

厘清阿多尔诺的客体优先性原则还需要从两个维度着手:一是从辩证法的思维结构的维度,一是从社会批判的维度。就辩证法的思维结构维度,我们在上述说明阿多尔诺辩证法的结构时指出,他反对虚假的、荒谬的同一性,而主张合理的、真实的同一性,这种合理的、真实的同一性不是由主体在思维中建构的,而在历史进程中展开的。这就由原来的主体、思维中介,转为客体、现实的中介。“认识论的反思的主导倾向是越来越把客观性还原于主体。这种倾向需要颠倒一下。” [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74页。经验之物后的客体性即现实的、真实的历史过程。就社会批判维度,一方面,阿多尔诺提出“客体优先性”原则是对启蒙、工具理性的批判。工具理性代表着主体的力量,“客体”即自然是主体改造与征服的对象。“人们总是要在臣服自然与支配自然这两者之间作出抉择。” [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阿多尔诺提出“客体优先性”原则即对主体第一性、工具理性的批判:限制主体,为客体留下一定的地盘,这是在积极的意义上的“客体优先性”。自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在不断地同自然做斗争,起初用神话、宗教等的形式对自然做出解释。虽然采用神话、宗教等形式,但是,这种神话已经具有启蒙的作用,这一点在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在《启蒙辩证法》中已经表达了。但是随着启蒙力量的日益膨胀,启蒙又倒退为神话。“哪里存在着积极意义上的客体优势(即客体优先性——引者注),哪里也就是有‘主体过剩’。” [德]罗尔夫·魏格豪斯:《法兰克福学派:历史、理论及政治影响》(下册),孟登迎、赵文、刘凯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796页。这种对自然的控制随后又扩展为对社会、对人的控制。因此,在此意义上,“客体优先性”又具有强调“他者” 和批判极权主义的含义。“启蒙对待万物,就像独裁者对待人。” [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另一方面,“客体优先性”是指晚期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异化状况。按照启蒙理性的原则,人类在改造自然之后即能获得自由,但是,在晚期资本主义阶段,人不但没有获得自由,反而陷入了更大的不自由。这是由于物化的客体、物化的社会对人的控制,导致人的意识的物化,失去了要求自由的主体意识。这即阿多尔诺文化工业批判的主题。相对于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是因为其造成无产阶级的贫困,产生的物化是物质劳动方面的物化,而阿多尔诺等批判理论家批判资本主义已经不再是因为资本主义所造成的贫困现象,而是意识、文化、艺术等的异化。这种现象被形象地称为“社会水泥”。物化的客体主要表现为文化工业、消费社会等形式。换言之,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人们的不自由只是涉及对物质生活资料的依赖以及为满足物质生活资料不得不从事异化的劳动活动,但是,在晚期资本主义时代,人们的不自由不再是对物质生活资料方面的依赖,而是受精神层面,受消费社会和文化领域的控制。阿多尔诺对文化工业的批判即是站在这一意义上进行的。在阿多尔诺看来,无产阶级革命之所以在晚期资本主义时代不能发生则是因为无产阶级本身已经分化,阶级概念已经模糊,正是由于物化的客体对人的主体意识的侵蚀,导致主体意识的渐渐丧失。“消极意义上的客体优势(客体优先性——引者注)则意味着客体通过已变成自治性的社会强制力量——缺乏全面主体(overall subject)社会状况——对于无权个体的统治。” [德]罗尔夫·魏格豪斯:《法兰克福学派:历史、理论及政治影响》(下册),孟登迎、赵文、刘凯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796页。因此,强调“客体优先性”即是强调目前革命的不可能性。总之,可以说:“在关于现实的思想中,如果(物化的)客体支配主体,结果是意识的物化和现状的被动接受;如果主体支配客体,结果是支配自然和现状的意识形态辩护。” Buck-Morss, Susan. The Origin of Negative Dialectics Theodor W. Adorno, Walter Benjamin, and the Frankfurt Institute, New York:The Free Press,1977,p.186.这即是主客体辩证法。

与同一性哲学固守“主体优先性”原则相左,非同一性哲学即“否定的辩证法”秉持“客体优先性”原则。关于“客体优先性”原则,我们首先从阿多尔诺在《否定的辩证法》中的一个注释来看。他写道:“在字面上,客体的优先地位可以追溯到这样的程度,这就是一种思想相信自己通过反对任何本身不是思想的客观性——在形式逻辑中——而赢得自身的绝对的客观性。” [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82页。即从字面意义上,“客体优先性”是指“客体”具有保证思想有其对象且具有与思想相异质的性质。要把握阿多尔诺的“客体优先性原则”依然要在辩证法的框架之下来考察。在《否定的辩证法》中,阿多尔诺指出,概念始终指涉非概念物。此处的“非概念物”即是阿多尔诺所说的“客体”。“非概念物”本质上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与概念相反的、指涉个别的事物。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主体”和“客体”是近代才出现的认识论范畴,阿多尔诺对这一问题的阐释,从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谈起。“主体”与柏拉图的“理念”相对应,与亚里士多德的“形式”相对应,而“客体”与柏拉图的“个别的事物”相对应,与亚里士多德的“质料”概念相对应。因此,相对于以往哲学,“在历史的高度,哲学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是黑格尔按照传统而表现出的他不感兴趣的东西——非概念性、个别性和特殊性” [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这即阿多尔诺哲学所感兴趣的东西,也是他极力论证与说明的问题。在唯心主义哲学家看来,这些个别的事物,我们生活中的事物是不重要的,甚至是“非存在物”,而阿多尔诺极力重视这些在唯心主义哲学家看来不重要的东西。“‘某物’不管多么缺乏特性,也没有理由被叫做‘虚无’。” [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71页。

为了批判同一性哲学,又不能使自己陷入二元论,阿多尔诺就必须阐述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实际上,主体不完全是主体,客体也不完全是客体;但这二者不是用那种超越它们的第三者串起来的。这第三者同样是骗人的。” [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73页。所谓用第三者串起来的观点即是“总体性”的观点,这是阿多尔诺对总体性的批判。所谓批判地坚持主体和客体的二元性即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相互支配和压制的关系,而是一种新关系模式——“相安无事” [德]特奥多尔·W.阿多诺:《主体与客体》(1960年),见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外国哲学研究室编:《法兰克福学派论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10页。。阿多尔诺建构主客体辩证关系还关涉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在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上涉及革命即政治实践问题,又关涉到道德哲学的问题。

三、客体优先性原则

具体来说,唯心主义辩证法以概念、思维和主体把事物、存在和客体同一起来,这种同一只是思维的同一,而不是现实的同一,因此是虚假的。在阿多尔诺看来,它们之间的同一不能在思维中同一,而必须在现实中同一才是真实的合理的同一,而这种合理的真实的同一,是我们不能随心所欲地进行的,而必须在历史进程中实现。“阿多尔诺的哲学目标是在不依它们的同一为前提的情况下重新考虑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并说明如果主体和客体能够作为社会过程,而不是纯粹的认识论的假定被理解,这才能够实现。” Gillian Rose. The Melancholy Science: An Inroduction to the Thought of Theodor W.Adorno. 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1978,p.56.作为辩证唯物主义的辩证法,把自然界本身看作是辩证的,缺失了概念、思维和主体。这就导致了辩证法成了一种为现存辩护的意识形态。辩证法正是由于主体、思维的存在才具有批判性和否定性。阿多尔诺分别从辩证法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说明辩证法的结构和辩证法的矛盾概念,就是要论证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辩证的关系。作为辩证法的主观方面的概念、思维和主体和作为辩证法的客观方面的对抗的社会是不能彼此分离的,而只能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或者说是相互依赖而存在。所谓“否定的辩证法”就是始终保持着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这种辩证的张力。

阿多尔诺接续着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阐释“客体优先性”原则。他写道:“客体虽然只能靠主体来思考,但仍总是某种不同于主体的东西;而主体在天性上一开始也就是一种客体。即使作为一种观念,我们也不能想象一个不是客体的主体;但我们可以想象一个不是主体的客体。主体也是一个客体,这是主观性的一部分意义;但客体成为主体却不是客体性的一部分意义。” [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81页。在这里阿多尔诺表达了以下几层含义:(1)主体本身也是一种客体;这一论断是批判唯心主义的先验主体概念。主体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单个的人。(2)存在一个没有主体的客体,但不存在没有客体的主体;因为在人类产生之前的自然界,无疑是一个没有主体的客体的世界,这表达了阿多尔诺的一个唯物主义的见解。 参见[德]罗尔夫·魏格豪斯:《法兰克福学派:历史、理论及政治影响》(下册),孟登迎、赵文、刘凯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795页。(3)秉持何种优先性的意义不同。在秉持客体优先性时,主体的意义得到扩展,同时客体的意义也得到扩展,相反,在固守主体优先性时,客体性的意义并没有得到扩展。概言之,在这里,阿多尔诺突出强调了客体优先性原则。

本文尝试将雷达图分析法应用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及评价中。以天津地铁1号线为例,对车站周边土地利用特性、交通衔接条件及商业成熟度等影响车站客流的主要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构建基于雷达图分析法的评价函数,给出定量分析结果,并与实际客流表现进行比对,进而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诚然,作为社会批判理论家的阿多尔诺,绝不是仅仅在形而上学和认识论上探讨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因此,他谈及的“主体”“客体”也不仅仅具有认识论意义,而且更具有社会历史内涵。要厘清这一问题,还必须分析其进行理论创作的背景。这一问题在《否定的辩证法》中给出了回答:“曾经看起来过时的哲学由于它的实现的时机被错过而保存下来。草草的判决是,在世界的改变失败之后,仅仅解释世界和在现实目前畏缩不前弄残自身的哲学成了理性的失败主义。” [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此处译文有较大改动,参见 Theodor W. Adorno. Negative Dialektik,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Verlag, 1966,S.13.这一论述表达了阿多尔诺进行哲学创造的出发点,即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失败”,而他要解决的问题不是继续革命,而是从事社会批判。

就辩证法的客观方面即社会现实来说,我们生活的社会是矛盾的、对抗性的。由于社会是建立在人们趋利动机之上的,人们之间必然存在着冲突与矛盾,而正是由于冲突与矛盾,社会才得以再生产自身。在他看来,这是辩证法的客观的模型,也是辩证法的客观的方面。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阿多尔诺的辩证法有着明确的界定即具有社会批判之义。换言之,事物、存在和客体本身是历史的变化的。当概念、思维和主体来把握它们时,必须不断地在历史中改变自己,保持对自身的超越。在他看来,正是矛盾的双重特征决定了辩证法即概念与事物、思维和存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前定非和谐。因此,通过对辩证法的矛盾概念的阐释,说明了非同一性哲学的真实性和虚假的同一性哲学。

四、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及其理论延展

当然,阿多尔诺批判虚假的同一性,虽然包括上述两种类型,但是主要集中于对唯心主义同一性的批判。因为这种哲学把概念看作“自给自足”的,最终导致同一性思维,消除了矛盾。这就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的基本立场。概念是自给自足的,是主体第一性的表现,而在主体第一性的思维占统治与支配地位的背景下,主客体关系问题的解决方式必然是主体支配客体,这就是同一性哲学视域下的主客体关系的境况。主体第一性原则是在近代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渐渐确立起来的,它在反对封建精神枷锁和推翻封建主义、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启蒙作用。但是,随着主体第一性原则的进一步发展,表现出一系列问题,逐渐由启蒙的作用转向神话。“奥斯威辛集中营证实纯粹同一性的哲学原理就是死亡。” [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362页。同时,主体第一性哲学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阿多尔诺在对同一性哲学进行批判的过程中,用诸多标识唯心主义的术语来表达同一性哲学,如“狂怒的唯心主义” [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21页。。因此,阿多尔诺批判同一性哲学,一方面揭示其唯心主义的本质,另一方面又指出了它的出路,即“通向唯物主义之路” [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90页。。然而,在阿多尔诺看来,这种唯物主义并不是苏联马克思主义理解的辩证唯物主义,特别是其物质概念依然是本体论的、同一性的、非辩证的。因此,阿多尔诺对同一性哲学的讨伐、批判,虽然主要把(唯心主义的)主体第一性作为讨伐与批判的对象,但是,他也同样拒斥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而“通向唯物主义之路”首先就是要在主客体关系问题上发起“哥白尼式的革命”即由“主体优先性”转向“客体优先性”。

3.3 保肢失败的经验教训 目前普遍使用的MESS评分系统将评分大于7分作为截肢的指征[6]。战杰等[7]分析59例(61肢)保肢治疗效果后认为,MESS评分7~9分的严重创伤肢体也可试行保肢,保肢成功率达68.3%。国外学者认为严重肢体损伤选择保肢还是截肢,不能完全依赖评分系统,应综合考虑创伤、患者及医师3个方面因素,避免盲目保肢[8]。

阿多尔诺在《理论与实践的旁注》中指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取决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Theodor W.Adorno.Marginalia to Theory and Praxis.See,Theodor W.Adorno, Critical Models:Interventions and Catchwords, Translated by Henry W.Pickford, Introduction by Lydia Goehr,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5, p.259.。当然,对于这一命题不能机械地理解。不能把在主体与客体与理论与实践分别对应即主体代表理论,客体代表实践。恰恰相反,在理论与实践问题上,阿多尔诺坚持理论优先性,批判实践优先性。他说:“实践本身是一个突出的理论概念。”[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41页。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探究的关键性课题。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第十一条中郑重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6页。阿多尔诺正是从马克思哲学的这一根本旨趣与原则出发进行哲学创造的。早在1931年以《哲学的现实性》为题进行的就职演讲中,他就提出了这一问题。“马克思摈弃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的哲学,认为关键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不仅来自于政治实践,而且来自于使哲学理论合法化要求。” [德]西奥多·阿多尔诺:《哲学的现实性》,王凤才译,载《国外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这就标志着阿多尔诺从马克思这一哲学判断出发,开启了自己的哲学创造。这种哲学创造即是把理论理解为一种具有改变世界意义即实践意义的批判活动。“总是强调理论上的独立自主,反对理论为包罗万象的‘实践’(Praxis)所取代,即使是他们也在根据改变社会的观点对社会进行批判。” [波兰]莱泽克·科拉科夫斯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第三卷),候一麟、张玲霞译,唐少杰、魏志军校,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325页。这一特点也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特征之一。佩里·安德森说:“西方马克思主义首要的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它在结构上与政治实践相脱节。” [英]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高铦、文贯中、魏章玲译,高铦校,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1页。如果把他的这一判断具体到阿多尔诺哲学时,他只是指出了问题的一面,而未指出阿多尔诺哲学创造的另一方面。在《关于否定的辩证法的讲座》中谈论“理论与实践”的非二元论也是在这种意义上进行的。相对于马克思而言,阿多尔诺批判实践优先性的观点。“马克思从康德和德国唯心主义者那里接受了关于实践理性的首要性的论点并把它磨砺成一种改变世界而不只是解释世界的要求。” [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240页。如前所述,在阿多尔诺看来,“实践优先性”是启蒙的口号,是对“客体”的征服与贬低,这与他强调的“客体优先性”原则的积极意义是矛盾与冲突的。阿多尔诺之所以突出主体、思维、理论的作用,就是为了在物化的社会中,保持主体的批判性思维,即主体意识。他揭示的是晚期资本主义的真实的现实。在此条件下,无产阶级意识已经消失,进行革命的条件并不具备。不能进行革命实践,这些革命实践都是“假”的实践。

在道德哲学问题方面,也涉及理论与实践的问题。阿多尔诺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他反复地强调:“我请求你们要有一定的耐心去对待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德]T.W.阿多诺:《道德哲学的问题》,谢地坤、王彤译,谢地坤校,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正是基于晚期资本主义时代现实的状况,特别是经历了奥斯威辛集中营现象并目睹了苏联的高度集权,阿多尔诺得出了不同于马克思时代的结论。可见,这是阿多尔诺一以贯之的观点,而这一点与他的哲学的基本论调与倾向显然是相吻合的。

概言之,我们只有首先考察其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的观点,才更能准确地把握与理解阿多尔诺对同一性哲学的批判、社会批判理论及其性质、晚期资本主义批判,以及阿多尔诺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关系。

声乐调节不但发生在和声色彩中,也发生在合唱中。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自然地根据场地的共鸣调节人声,这不但使整个合唱团成了一件音色温和饱满的乐器,也使每个人身心愈发和谐。这在合唱音乐会的开始和结尾处表现得尤为明显,大家开始热身的时候,整个团体的音色分散而僵硬,而到最后,已变得非常温暖感人,每个人都洋溢着满足、喜悦的笑容。

 
王彦青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