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道路探析※

更新时间:2009-03-28

2018年是一个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年份。这一年,我们见证了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和改革开放40周年。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正豪情满怀地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努力为推动人类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立足这一特殊时间节点,回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所走过的理论与实践的光荣历程,前瞻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道路,有助于我们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交汇处更好地把握时代精神的精华,并由此加快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究竟应该如何发展?笔者认为,探讨这一问题必须以史为鉴,在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发掘马克思思想资源,构建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着力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积极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一、发掘马克思思想资源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特定哲学概念。一方面,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朝向未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崭新阶段。另一方面,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又代表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传承。恩格斯曾经指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比其他任何一个先前的哲学学派,甚至比黑格尔,都更重视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20页。。我们探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道路,需要按照恩格斯所指明的途径,开展对哲学史的总结和梳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吸取和更新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资源。

梳理和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经验,发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需要加强对马克思著作文本的创造性解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马克思的著作文本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留下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发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依据。对马克思著作文本的解读,不仅要做考据的工作,即研究马克思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而且还要把马克思的著作文本放在其后继者的阐释中去揭示马克思思想的丰富内容和时代价值。恩格斯在1895年《致威纳尔·桑巴特》的信中曾就如何阅读马克思的《资本论》发表过看法:“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06页。 这表明,马克思所做的工作绝不是写下一个解决后世问题的一劳永逸的答案,而是为后来的人们打下研究基础,制定研究方案,搭建研究框架。马克思的著作文本不是提供给后人的标准答案,而是需要全体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合力破解的共同题目。一百多年过去了,东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回答这一共同题目的过程中为马克思著作文本加入了不同民族和不同时代的崭新内容,同时也把马克思思想中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极具预见性的超前思想充分展示出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蓬勃发展。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曾以《资本论》研究为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这种独特魅力做了精辟阐述:“有人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了,《资本论》过时了。这个说法是武断的。远的不说,就从国际金融危机看,许多西方国家经济持续低迷、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加深,说明资本主义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但表现形式、存在特点有所不同。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不少西方学者也在重新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资本论》,借以反思资本主义的弊端。”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这充分说明,马克思的著作文本不仅是全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共有的理论财富,也是东西方一切关心人类前途命运的思想家们共有的理论财富。我们在今天发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把这一人类思想史上的宝贵财富资源利用好、开发足。

[s1-GigabitEthernet0/0/3]lacp priority 100“配置s1交换机的g/0/0/3接口优先级,确保g0/0/3接口成为转发接口,g0/0/1接口成为备份接口”

对马克思著作文本进行充分的创造性解读,要把开展对《资本论》的深入研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百年来,《资本论》研究一直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融为一体的。正如已有学者指出的那样:“自《资本论》问世以来,《资本论》就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何萍:《马克思〈资本论〉的历史性解读》,《哲学动态》2008年第11期。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结合各自面临的问题,把《资本论》蕴含的深刻思想揭示出来,使《资本论》成了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理论之桥。从历史角度看《资本论》的解读过程,我们可以发现,最早解读《资本论》的是19世纪末的庸俗唯物主义者和第二国际的马克思主义者。前者的解读歪曲了马克思的思想,后者的解读把马克思思想引向了宿命论和机械论。为了批判这两种错误的解读,身处东方和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者们不约而同地从哲学层面展开了对《资本论》的解读,从而创造出《资本论》解读的东方传统和西方传统。东方传统以列宁哲学为代表,注重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和揭示意识形态能动性方面解读《资本论》,强调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对于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意义。西方传统以葛兰西、卢卡奇和马尔库塞等哲学家的思想为代表,分别从实践、物化和否定的辩证法等方面将《资本论》与现代资本主义的关联揭示出来。这两种传统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者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和世界历史发展变革的理论框架,成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解读《资本论》的有益资源。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向前推进,将《资本论》研究与对今日资本主义的研究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理论创新。

其次,构建中国哲学话语体系要着力于思想引领。这里的思想引领是指通过构建哲学话语体系来提高哲学话语的主动性和主导性。我们可以从设置话题、创新话语、强化表达等三个方面对此加以说明。第一是设置话题。设置话题从某种意义上看,是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相联系的。在当代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建构过程中,我们应直面中国现实,从实践中总结和提炼真正的中国问题和时代问题,而不能在重复别人提出的问题中迷失和忘却了自我。第二是创新话语。创新话语就是要直面新情况和新问题,用新的理论阐述新的观点,并把新的思想表达出来。创新话语需要对中国道路、中国问题和中国经验有比较清醒和深入的认识。例如,研究中国道路,不能仅仅局限于中国道路的特殊性,而要将中国道路置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洪流中加以讨论,揭示出中国道路的普遍性和一般性。第三是强化表达。强化表达指的是对话语和理论的透彻理解,只有做到对话语和理论的透彻理解,我们才能鲜活地呈现话语和理论。正如马克思所言,“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此外,话语和理论的表达还要注意不能平面化,而要入情入理,打动人心。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在构建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过程中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充分总结和吸收中国道路积累的经验,站稳中国立场,讲好中国故事。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步神速,中国故事的素材也令人目不暇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就是要从理论上把这些鲜活的中国故事讲得更加生动,解决“有理说不出”的问题。

二、构建中国哲学话语体系

第一,促进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话,为东西方马克思主义搭建交流平台,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前进的理论,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东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探索时代课题的沟通与互动中发展起来的。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因此,马克思主义能够永葆其美妙之青春,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5日。 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总结,也是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启示。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形成的过程中,东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已经就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民族自治和民族文化等诸多问题展开了交流探讨。由于所处环境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东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许多问题上都有相互借鉴之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关注东方社会主义革命、关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也积极引进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使其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理论资源。以往,在推动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交流和对话的工作中,东方马克思主义者的主动性略显不足。实际上,我们应该更主动地通过采取设置共同议题、组织联合攻关等方式方法来进一步引导对话和交流,以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和研究的进步,以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点教师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近年来,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点与国外学者以及研究机构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从2012年前起,该学科点积极筹划展开国际合作,在武汉大学先后召开了以列宁哲学、法兰克福学派理论、罗莎·卢森堡思想等为主题的多场重量级国际学术会议,公开出版了《列宁思想在21世纪:阐释与价值》《法兰克福学派与美国马克思主义:纪念阿多尔诺诞辰110周年》《罗莎·卢森堡著作的研究与出版》等中英文版论文集。2018年,该学科点与德国学术界联合举办了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赴马克思的出生地德国的特里尔举办了“德中空间的差异性证明:马克思并未过时”学术研讨会,吸引了德国特里尔大学、不来梅大学、凯泽斯劳滕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教授前来参加会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会议开幕式上,特里尔市城市发展与统计局局长约翰内斯·魏南德教授代表特里尔市政府致辞并阐述了此次会议的背景和意义。特里尔市是马克思的出生地。马克思1818年出生时,这里是德国较为贫困的地区。马克思在这个城市长大,对德国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有切身的体会。马克思关注大规模城市化和工业化问题,对当时日益严重的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面对当时问题的解决方案。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中德两国哲学家共同讨论马克思思想在解决区域差异问题中的作用,对进一步挖掘马克思思想的当代影响具有重大意义。

当代的粉彩没骨花鸟画审美的变革与拓展,离不开艺术家对审美风格、形式材料运用的创新。更重要的是透过外在审美表现传达契合我们当代人独特的审美观念。我们处在这个传统与现代转型的时期,如何在承袭传统的基础上,融合现代审美情趣,是我们现代陶瓷艺术者需要思考的地方,也是我们当代陶瓷艺术者重要的历史使命。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道路是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共同铺就的。新时代,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延续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统,同时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新局面。具体而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此次改造耗时40天,改造后烟化炉余热锅炉运行平稳,第一、第二对流管束顶部烧损的问题得到解决,改造取得了良好效果,满足工艺生产的需求。具体运行效果如下: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

首先,构建中国哲学话语体系要把历史上哲学话语体系的传统继承好。中国哲学话语体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早在雅思贝尔斯所称的轴心时期,中国就出现了以孔子、老子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伟大哲学家和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等著名哲学学派。这些哲学大家和学派奠定了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良好基础。历经千年不间断的发展,儒家传统和道家传统成为这一体系的主流,并且远播世界各地,对世界哲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近代以来,中国哲学的传统话语受到了由鸦片战争带来的中西思想文化交流的碰撞和冲击。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由这一冲击迎来了从古代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化的契机。这个契机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引入和传播,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运动。经过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实践和理论两条路向上的不懈努力,马克思主义哲学成功实现了与中国传统哲学的深度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充分吸收中国传统哲学、苏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完成了对现代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重构。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构建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既是对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状况的忠实记录,又是对其未来方向的准确把握,需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哲学话语体系是书写和影响时代思想的理论表达。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作为话语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哲学话语体系在话语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尤为特殊。一方面,“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525页。,哲学话语体系用话语反映了思想状况;另一方面,哲学话语体系又以话语来直接影响思想的存在和发展,成为思想存在的合法性前提。因此,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牢牢掌握话语权,就必须在哲学话语体系的构建上花大气力,从两方面做好工作:

在交流过程中,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注重联系实际阐发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鲜活实践。例如,李佃来教授的报告题目为“马克思与中国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他通过考察中国所确立的共同富裕发展道路,认为共同富裕是马克思的理论落实到中国之后的一个重大成果。他从三个方面对此加以论证:首先,共同富裕的要义之一是“富裕”,建成小康社会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其次,共同富裕的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物质层面的富足和提升,也包括非物质层面的富足和提升。再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彰显了“平等”的根本价值。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可以消灭贫穷,实现共同富裕。李志教授的报告题目为“‘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多元、包容与共享”。她解答了一个问题,即,马克思理论影响现代中国是如何可能的?她认为,马克思关注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社会是马克思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虽然马克思关于中国的理解随着他的去世而终结,但是,他与中国的关联却因中国现代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越发紧密。“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根据马克思关于“人”和历史的理解,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是有差异性的,它不可能被消除,也不应当被消除。中国提出“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倡议,是遵循马克思的思路,构建一条新型的文化合作道路。它是在共享已有文明成果的前提下充分保持和发扬不同地区、国家的文化特色,从而建立一个彼此有别但和平共处、相互欣赏且彼此学习的共同体。

第二,创造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高扬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旗帜。人类历史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增速明显,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中国的世界影响力逐渐增强。“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5日。 在这个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应自觉担负起引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重任,努力学习实践马克思开创的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思想、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关于人与自然的思想、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关于政党建设的思想,不断从中获得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让马克思所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具体而言,我们要做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一是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二是坚守人民立场,贯彻群众路线;三是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让生产力的活力充分展现出来;四是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五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六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七是坚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八是不断拓展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九是始终坚持党的政治建设,使党永远走在时代前列、永远朝气蓬勃。

总之,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认真开掘马克思思想资源,努力构建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着力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积极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样:“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5日。 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应担负起这一历史重任,写好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文章,让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迸发青春的活力。

电话随访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有效的随访方式,有助于维护患者健康,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态度,提升患者及患者家属自我护理能力;同时增加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有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达到了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生活质量的目的。

 
吴昕炜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