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与21世纪社会主义※

更新时间:2009-03-28

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乃至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最终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初心”。不忘初心,重温这一经典命题,反思21世纪社会主义在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可以使我们进一步增强排除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心和定力。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之际,重温科学社会主义的初心,具有特别的意蕴。

一、准确理解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

在马克思有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论述中,下面三段话是经常被加以引用和阐释的:

1.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

此汽车各轮制动力和已达标,因其是前轮左轮制动力偏小,跑偏趋势是向右,后轮是右轮制动力偏小,跑偏趋势是向左,这样,前后轮跑偏趋势互相抵消了。本人认为,如上述超标车,因其制动力小的轮的制动力数据已超过轴重的30%,而制动力差为非同测车轮,应按合格车对待。

2.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地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108页。

3.只有这样的条件(即生产力的发展——引者注),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建立现实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83页。

资本主义制度和意识形态遭遇到前所未有挑战,资产阶级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学家们高调宣扬的“历史终结论”“别无选择论”“中国崩溃论”等论调不攻自破、无疾而终,国际金融危机不仅重创了西方资本主义内部的经济关系和社会结构,使资本主义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和弊端暴露无遗,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破除了人们对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迷思,资本主义制度及意识形态从“神坛”跌落到尘世。全世界人们在寻找资本主义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替代品,这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复兴和发展的契机,为实现社会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准备了较好外部条件。

信中,患者表达着对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张晓琦的感激与尊敬。这份感激与尊重来自于对张晓琦行医的“三次感动”。首先,患者千里迢迢来到鼓楼医院,因未能挂上号而为难。张晓琦了解情况后为他加号,并于下午一点在饿着肚子的情况下,仍耐心为患者诊治,这让患者很是感动。其次,因医院床位紧张,张晓琦考虑到他在南京等床位有诸多不便,便劝他回家等消息,再次让患者感动;治疗期间,张晓琦处处为患者着想,为了让患者能尽早出院,她加班到下午一点,这是患者的第三次感动。

第二,在内容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包括人的需要、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的发展。人是在其需要、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不断生成的,人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通过劳动历史地实现其需要、发挥其能力和表现其个性的存在物;所以,“人的全面发展可理解为:个人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表现、实现其需要、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的” 韩庆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当代意义》,《科学社会主义》2004年第1期。

第三,在条件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需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共同体或者联合体,“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1页。只有在这种共同体或者联合体中,不仅打碎了旧的建立在阶级统治基础之上的国家政权,从而消除了奴役的政治基础,而且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们“共同占有和共同控制生产资料”。此外,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还需要高度发展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其次,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8页。

在国际层面,资本逻辑无限扩张,借助于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通过不断打破民族国家之间的壁垒,将一切都纳入资本生产和流通领域,“通过日常的生产、贸易、商业、资本流动、资金转移、劳动力转移、技术转让、货币投机和文化冲突等,流入和流出不同的领土实体(比如国家或地区性权力集团)的方式” David Harvey. The New Imperiali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pp. 26-27.,实现资本增殖,通过利用貌似公平的市场交换逻辑来为自己谋取实质上不公正的利益。美国等发达国家还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和跨国公司等国际性组织和机构,通过取得制定国际性规则与程序主导权,甚至通过发动贸易战来维护其自身利益。这就必然会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从而给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制造障碍。

第五,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辩证对待资本逻辑。马克思所着力研究的人的发展三阶段中的“物的依赖性基础上人的独立性”阶段即“物的依赖”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受资本逻辑支配的阶段。一方面,我们要利用资本逻辑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准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另一方面,由于货币、交换价值成为社会运转的普遍性机制,它不可避免地给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就像文章开头里面提到的一样,过去的一年里,Sarah凭借着超人的毅力迈出了事业家庭双丰收。与此同时,女性葡萄酒专家的身影在葡萄酒行业上也越来越常见。特别是目前在香港常驻的三位MW均为女性,这会是一种巧合吗?

护理人员必须按时地给药,且在选择药物种类时应尽量首选口服药物。在给药期间,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自动调整患者的给药方法和量。中度疼痛病人当首选丹宁和可待因等,并且在严重疼痛的病人中优选吗啡等镇痛药物。观察给药方式可以消除约70%的患者疼痛症状,在给药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按时地检查病房情况,观察病情,评估疼痛性质,程度及部位,按时给药。使用药物镇痛治疗,必须遵守相关要求。服用药物后要注意病人的状态,看其是否有不良反应,观察病人的身体合理疼痛缓解情况,记录疼痛变化的情况,并且及时向医生收集信息反馈意见,努力为不同的病人制定适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利于改善药物治疗的效果。

九龙峰民间信仰祭祀场所的选址还与城镇治水的环境相关,九龙峰尖笔峰处惠东平山镇边缘的高地,枕山面江,承载谭公治水的民间信仰。整个祭祀场所从外山体环境,到内主峰环境形成两层环胎抱珠状,西子江如同联系胚胎的脐带,从贯通外环丘陵环山脉。民间信仰建筑群如胎儿在子宫、肚皮双重保护下,孕育生气。九龙峰、梁化的平山镇、西子江形成金城水的格局,聚财格局, 让平山成为惠州头号商坞。谭公祖庙作为治水之神居九龙峰之上,遥守西枝江作锁水状。谭公信仰后随西枝江传播影响至香港、澳门地区[24]。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世界社会主义兴衰

科学社会主义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科学真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则是镶嵌于科学真理之冠上的明珠。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全世界的无产阶级经历了长期艰辛探索,进行了不懈奋斗。

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也是践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伟大尝试。公社所实施的政治制度、颁布的经济政策和法令,许多都是基于实现广大无产者和劳动人民自由和全面发展而展开的。在政治制度上实行普选制,组织广大人民管理社会,实行有利于人民的各项措施,对政府人员实行民主选举。改造专政机关;废除官僚制度,全体公职人员需经选举方得任命,废除国家机关高薪法令,规定最高年薪6000法郎,这相当于当时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水平,旨在防止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的主人。在经济上,公社也进行了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如成立工人合作社,通过将逃亡业主遗弃的工厂转变为工人协作社法令,改变薪金收入高低悬殊现象,实行保持合理差别的劳动报酬制度,着手劳动者直接参与管理企业的实验……虽然巴黎公社最终失败,而且存续时间很短暂(从1871年3月18日至5月28日),但它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苦大众的解放运动提供了不可磨灭的历史经验。

十月革命是俄国无产阶级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完成的一场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实现无产阶级解放的一场伟大胜利。列宁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列宁主义阶段。列宁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民族殖民地问题理论、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指引俄国人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国内战争结束后,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通过了由战时共产主义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决议。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征收,允许农民自由出卖余粮,允许私商自由贸易、并且将一部分小工厂还给私人,还准备把一些企业租给外国资本家。这些政策使苏维埃国家终于在帝国主义列强环伺的险恶环境中站稳了脚跟。由以上叙述可以看出,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列宁是一个能够将革命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完美结合的大师,他能够根据革命形势的需要,随时调整政策和策略,尊重人民的需要和选择,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设了空间。列宁逝世后,新经济政策逐渐被废除,逐渐形成了以高度集中为特征的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应该说,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制度、体制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由于苏联共产党的逐渐蜕变、政策上的失误、资本主义的颠覆,苏联的“改革”逐步偏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轨道,背离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人民所抛弃,最终葬送了社会主义事业。在苏联解体的影响下,东欧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也发生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谷。总结苏共亡党、苏联亡国的经验教训,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但最为根本的一条,就是共产党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不忘初心,不要忘记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归根结底是为了促进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

从1848年标志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已经整整170年。波澜壮阔而又艰难曲折的社会主义运动历程表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伟大事业的推进不会是一帆风顺和直线上升的,既有高潮、也会有低谷;既有振奋人心的辉煌,也可能会遭受不堪回首的失败……事物永远在曲折中前进,这就是历史的逻辑和社会运动的规律。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代表人类前进方向的进步事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追求并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困难和曲折只是暂时的。只有明确这一点,在面临困难和曲折的时候,才不会丧失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要铭记这个初心,进一步高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伟大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成为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关注的焦点。中国共产党明确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开拓了一条成功的道路。围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上保证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在政治上强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在文化上倡导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人民群众享有越来越多的自由,人民群众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益得到了空前保障和提高,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历史性提升。当然,我们深知,目前取得的成果是阶段性的,距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而且前进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是对于未来30多年的战略部署也是围绕着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展开。中国不仅希望自己发展,而且希望能够利用发展的影响带动社会主义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起发展。中国正联合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共同参与到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崇高事业。

进入21世纪以来,原苏联东欧的共产党和左翼力量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和磨炼,正在逐步摆脱困境,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政治话语权,对本国民众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第三世界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和左派力量也日趋活跃,一些有群众基础的老牌共产党力量重新崛起,如印度、巴西和南非等国共产党员的数量呈现增长的势头。大多数拉美国家从选择新自由主义变为选择社会主义,拉美国家从实践与理论两方面都向人类表明走向社会主义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则通过改革开放提升了综合国力并提高了社会主义的信誉。中国、越南、朝鲜、古巴、老挝这几个社会主义国家,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中、越两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第一,在主体上,马克思所讲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的“人”是指每一个人,而不是一部分人,或者少数人,甚至也不是大多数人。这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有着本质区别。

三、21世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资本主义社会呈现衰败的趋向。分配不平等呈现恶化趋势,根究皮凯蒂计算,2010年以来,在大多数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德国、英国和意大利,最富裕的10%人群占有国民财富的60%”“在所有这些社会里,半数人口几乎一无所有:最贫穷50%人群占有的国民财富一律低于10%,一般不超过5%”、在美国“最上层10%占有美国财富的72%,而最底层的半数人口仅占2%”。 [法]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巴曙松译,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第261~262页。近年来,资本主义国家民粹主义盛行。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欧美社会民粹主义扩张势头较猛。2016年以来,英国公投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意大利宪改公投失败;法国国民阵线、意大利五星运动、英国独立党、德国另类选择党、荷兰自由党等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势力日益增长,也显示出欧美社会民粹主义有普遍抬头趋势。民粹主义的抬头折射出资本主义社会分化加剧、社会裂痕扩大,出现了代议制民主危机。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继续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制造新的不稳定因素,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资本主义遭受到全球越来越多爱好和平与主张正义国家和人民的抵制。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列强,动辄对其他国家颐指气使,时不时挥舞着制裁大棒甚至发动军事入侵。“9·11”事件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先后在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等地发动战争,试图在当地建立“民主”,结果给当地人民留下的是民生凋敝、战乱频仍、社会动荡和满目疮痍。中国有句古话,叫“多行不义必自毙”,在发展中国家甚至在发达国家内部,各种反对资本主义的抗争性社会运动不断发生。

21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低潮期的社会主义国家整体实力快速上升,国外共产党、工人党的影响在增强,世界范围内的左翼力量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左翼力量的发展,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声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面临着重大机遇。

音响驯化第1天,首次放声时鱼群对声音产生惊愕反应,身体有显著窜动,随后向四处游散;第2天驯化时,有一小部分鱼向声源附近投饵口处游动,大部分鱼群仍远离声源;第3天时,有近50%的鱼群向声源处游动;第7天时,鱼群听到声音后迅速的集群向声源附近投饵口处游动,标志框内的聚集率可达80%左右,说明鱼群已从对声音无反应到有明显反应,鱼群聚集率见表1。

完整准确理解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需结合原著文本,并将其置于马克思思想发展整体脉络之中进行考察。从表面上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包括“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但综合马克思的有关论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个整体。马克思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了“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但是在内涵上并不能将“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分离开来。二者都是指向超越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人的畸形、不平等、不自由发展的实然状态。人的自由发展是相对于阶级支配、阶级奴役和受到社会分工束缚而言的;人的全面发展,是相较于资本主义阶级统治和阶级支配、社会分工条件下人的不平等发展、片面畸形发展而言的。概而言之,正如韩庆祥指出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指的是人的平等发展、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和自由发展。 参见韩庆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三层含义》,《光明日报》2003年4月8日。下面我们结合上述三段引文以及马克思有关论述来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加以具体考察: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对于社会主义而言,资本主义退出历史舞台将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仍然会一如既往、或隐或显地对社会主义采取敌视、限制和分化的策略。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制度和意识形态竞争仍将存在下去,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一天,它对社会主义的敌视就始终存在。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资本主义势力的相对衰落只是使我们面临的压力相对得到了减轻,最为根本的还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联合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和左翼力量团结起来协同发展,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抓手,遵循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直面我们所面临的挑战,逐一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在当前,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矛盾缓和、斗而不破的情势下,社会主义国家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过程中必须直面而且应该加以重视和应对的最为直接的挑战便是如何正确应对资本逻辑。

第四,在过程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历史辩证发展的产物。马克思把人的发展划分为“人的依赖”“物的依赖”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三大阶段。“人的依赖”阶段,虽然人与人之间建立了各种复杂的纵向、横向关系,但它是建立在较低生产力水平之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靠地缘、血亲和权力来组合,人对人的依赖主要表现为对血缘相近、地缘相近以及掌权者的依赖。“物的依赖”打破了前一阶段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通过资本逻辑的运作,大大拓展了人们活动的空间范围和纵深,将人变成市场机制下“平等”的买卖者。但这个阶段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促进了人们社会关系的丰富,从而为第三个阶段创造了条件。在对前面两个阶段扬弃的基础之上,产生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阶段。

就国内层面而言,当前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处于从“物的依赖”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阶段过渡的时期。作为人的发展不可逾越阶段,受资本逻辑支配的“物的依赖”阶段不可避免地具有双重性特征:既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同时,资本逻辑的蔓延又必然对人的发展形成挑战。这些挑战表现在:第一,使人的发展陷入碎片化、片面化和不平等,以资本逻辑取代人的发展逻辑,从而导致人的发展危机。在社会主义国家,虽然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资本逻辑的蔓延程度和破坏烈度,但还不能完全根绝其危害。在现实中,资本对于劳动仍然处于强势地位,在与资本的博弈中,劳动者往往处于弱势、不利地位;在收入分配格局上,资本增殖速度远远大于劳动者劳动收入增长速度;劳动与资本之间存在着发展的鸿沟,一部分依靠资本先富起来的人群,进入奢侈性、炫耀性消费阶段,而广大劳动者仅能维持基本生存和低度发展。第二,资本逻辑剥夺人的自由、个性。资本逻辑是弥散性的,它渗透到生产、交换、消费过程深处。现实中,一些劳动者,中国上亿的农民工离别老人、妻子(或丈夫)、孩子到城市打工赚钱,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成为广受关注的社会对象。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生活碎片化、情感碎片化、亲子关系碎片化,难以发展自己的个性。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出现“北漂”“蚁族”现象,面临发展困境。第三,资本逻辑使人们的社会关系变得功利而冷酷。当今社会,商品、货币拜物教现象较为突出,腐蚀了部分青年人的心灵。资本逻辑也渗透到政治领域,产生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腐败现象。传统社会中值得珍视的诸如“孝”“和”等价值,遭到破坏甚至抛弃,这对社会和谐稳定构成潜在挑战。

资本逻辑在当代中国社会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消费主义泛滥,这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直接威胁。资本无限扩张和积累的前提就是永无止境的激发人的消费欲望。如果说在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生产是中心环节,那么,当今时代消费则成为资本循环和再生产的主导环节。同时,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也就是说消费主义将整个星球都置于资本逻辑支配之下。正如学者张丽璇所指出,这必然遇到两个不可避免的矛盾:其一,资本无限扩张与有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资本的内在增殖冲动决定了它追求无限经济增长和永不停息的自我扩张,另一方面,自然界却是给定的,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无限扩张的生产必然存在冲突。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资本为满足贪婪总是竭泽而渔,凡资本所到之处,必然导致生态失衡——森林破坏采伐、矿产滥采、水源枯竭、湿地消失、生态恶化、环境污染,一步一步地突破自然承载力的极限。其二,资本无限扩张与市场容量有限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就是不断制造消费噱头、不断突破人的需要的既有界限。所以,我们目力所及、耳力所触总是铺天盖地、形形色色、斑斓缤纷的广告。资本通过源源不断地向人们提供越来越多的、越来越新的产品与服务,来不断再生产出人们的“虚假”需要,不断地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以确保资本利润的实现,使消费变为一种非理性狂热行为。 参见张丽璇:《消费主义:全球化时代的资本扩张》,《求索》2011年第7期。

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肝癌患者肝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数据(见表1),实验组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血清甲胎蛋白均高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两者差异明显(P<0.05)。

四、当前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着力点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绝非远在天边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可以通过努力不断实现的过程。作为新时代的追梦人,我们不可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亦不可因过程艰辛而停止奋斗。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首先,要全面认识资本逻辑,合理利用资本逻辑。一方面,资本力量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资本在经济领域中仍然充当强大动力功能,而且还在不断地壮大自身;我们尚未找到比资本力量和资本逻辑更有效地驱动生产力的动力系统,要积累起扬弃资本的物质基础,还必须利用资本逻辑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另一方面,要注意发挥资本逻辑的积极功能。客观上,资本逻辑所引致的“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又是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到一定时候就会扬弃资本本身”。资本在确立自己主体性的同时,也在创造另外一个主体——资本的“掘墓人”。要认识到,在它发挥出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以前,资本逻辑是不会终结的,在超越资本的更高的社会发展动力系统被创造出来之前,它也是决不会消亡的。

合理利用资本,首先要有效驾驭资本。如何驾驭资本?马克思在资本论手稿中的论述或可给我们以启示,他指出,“自为存在的资本就是资本家。诚然,社会主义者说,我们需要的是资本,而不是资本家。在这种情况下,资本被看作纯粹的物,而不是被看作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在自身中的反映恰恰就是资本家”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2页。。学者张三元通过对马克思《资本论》手稿的解读,提出我们可以在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和作为“生产关系的资本”之间进行区分,对二者进行剥离,主张可以通过利用前者而扬弃后者实现对资本的掌控,最终实现消灭资本的目标。 参见张三元:《资本逻辑与人的发展危机》,《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第156~162页。社会主义需要的是作为生产资料的资本,而不是作为生产关系的资本。研究将二者剥离开来的条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任务。只要我们能实现这种剥离,就可以使人从资本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实现人控制、支配资本,而不是反过来资本控制、支配人。

社会主义国家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形式、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为节制、利用、占有资本创造了条件。当然,我们这里指的是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而不是作为生产关系的资本。利用资本驱动生产力增长,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物质条件。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我们一方面强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发挥决定性作用,就是发挥资本逻辑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强调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是要有效节制资本,驾驭资本,凭借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对资本做无害化处理,使劳动者成为资本的主人。

驮子不是我们岭北镇的人。驮子是从江西来到我们岭北镇弹棉花的,我们岭北镇人都说驮子是个好人,实在,实诚,实心。说这话的意思主要是指驮子弹的棉花从来不会短斤少两,而且绝对不会用黑心棉。

其次,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要推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城市化。城市是孕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温床,也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当今世界是一个全面迈向城市化的时代,广大发展中国家逐渐进入城市社会,社会主义国家也正在加速进入城市社会。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推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城市化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马克思恩格斯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时代。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将城市问题课题化,但是作为对时代问题极度敏锐且洞察幽微的思想家,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探讨毫无疑问是放置在城市化背景下进行的。第一,马克思论述了城市化的本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明确指出,城市化的本质就是集中,是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第二,马克思指出历史上的城市化进程对于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在中世纪,有一些城市不是从前期历史中现成地继承下来的,而是由获得自由的农奴重新建立起来的……在整个中世纪,农奴不断地逃入城市。”《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7页。农奴在城市中成为自由人,从中产生出了商人阶层,贸易逐渐兴盛繁荣,进而促使城市间分工,催生了工厂手工业,孕育出机器大工业。在人的发展史上,城市化进程是极其重要的环节。第三,马克思设想了城乡一体化、消灭旧式分工条件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们终结了虚假共同体,终结了个人自由只是属于少数个人的事实。未来的共同体中,各个个人形成联合,“这种联合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3页。。如果说资本逻辑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内驱动力,那么城市化进程就是资本逻辑运作的平台和机制。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就是要遵循城市化发展的规律,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满足人民对城市美好生活的期待,积极推进以人为本的城市化,节制资本,使城市更好地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最后,大力推进命运共同体建设。马克思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1页。。在国内,社会主义国家要推进民族共同体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并外化为行;在国际上,则要推进包括社会主义命运共同体在内的更加广泛、更加包容的共同体建设。由于在政治经济体制、文化意识形态上迥异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国家必然受到资本主义联盟各种形式的排挤、歪曲、打压甚至颠覆,社会主义国家要团结起来,协同赢取与资本主义进行制度与意识形态竞争的马拉松长跑比赛的最终胜利。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是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世界主义的必然要求。2018年4月1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古巴中央第一书记劳尔·卡斯特罗贺电中指出,中古是真诚互信、命运与共的好同志、好朋友、好伙伴。两国人民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中结下了深厚友谊,为中古关系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中古两国都走上了发展进步新征程。中方愿同古方继续携手并进。 《习近平:愿同古方继续携手前进》,《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4月20日,第1版。这显示中国把社会主义兄弟国家看作精诚团结共同进步的命运共同体。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共存的前提下,既要讲团结也要讲斗争,反对单边主义和丛林法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世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努力奋斗。

 
周金华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