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西凉乐舞对汉族“巾舞”的继承及语汇探析

更新时间:2009-03-28

西凉乐舞是汉唐时期产生于古凉州的艺术,除在丝绸之路一带盛行外,在中原地区也是盛名卓著。西凉乐舞不仅在宫廷中为身份显赫的贵族表演,在盛大节日和传统性活动以及佛教活动中也会举行。

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领导在高校能不能有效实现,取决于高校党的组织体系健不健全,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发挥好不好,党组织的组织力强不强,归根到底取决于党的建设抓得好不好。

一、西凉乐舞概况

西凉乐舞是古代凉州较为流行、普遍的艺术,其涵盖了今天河西及周边广阔的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之地,尤其是在约公元3-5世纪的五凉时期最为盛行。在隋唐时期,乐舞多取自西凉。前秦后期。大将吕光攻打西域,得胡戎之乐,并加以改变,杂以秦声,这就是“秦汉乐”,也就是“变龟兹之声为主,号为‘秦汉伎’。”北魏攻占河西以后,改“秦汉伎”为“西凉乐”,“得其伶人器服,并择而存之”(《魏书·乐志》)。“西凉乐”深受各族人民喜爱,“宾嘉大礼,皆杂用焉”(《隋书·音乐志》)。魏周时,“西凉乐”被尊为“国伎”。隋朝时曾沿用之前的“国伎”,后来将其改称“西凉乐”。据《通典》记载:西凉乐舞的舞蹈形式一般分为“白舞”和“方舞”,“白舞”为单人舞,“方舞”为四人合舞。

基于以上分析与计算,考虑土体恢复后桩基极限承载力的提高,分别利用基于本文推演并结合水运工程与建筑行业规范计算公式(规范推演计算值)、高应变动力检测(PDA动测检测值)计算开口钢管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对比结果见图3、图4;统计规范推演计算值与PDA动测检测值比值a样本分布,见表2。

二、西凉乐舞对“巾舞”的继承

西凉乐舞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乐舞,而是泛指西凉地区的音乐和舞蹈艺术,如鲜卑、羌、汉等民族的艺术。该地区民族之间相互融合,使西凉乐舞在发展的过程中结合了西域舞蹈、中原舞蹈以及武威、敦煌等一带的民间舞,当然也融入了中原汉族传统舞蹈“巾舞”的成分。《舞蹈大辞典》对“巾舞”的定义是:“汉魏晋名舞,舞者执巾,(与今长绸相似),隋将《巾舞》与《舞》《铎舞》《拂舞》并称‘四舞’用于宴享。”“巾舞”是舞者使用臂部、手腕、手指尖的力量,使巾在舞者负空间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舞出双臂无法达到的变化多样的运动路线来。“巾舞”的出现不仅延长了肢体,也将舞者的情感丰富地表现出来。

[2]郝毅.西凉乐舞史[M].兰州: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出版社,1989.

三、西凉乐舞中“巾舞”的语汇探析

“巾舞”在我国的古典舞当中较为常见,而且所表现的内容也较为丰富。“巾舞”的发力方式有很多种,有抛、甩、挑、旋等方式,发力方式、节奏变化会使“巾”的运动路线发生变化,运动路线丰富“巾舞”的技巧的难度也会随之增加,如画圆、绞抖、回勾、长舒、投巾等。从图中可以看出“巾舞”在技术上有一定的难度,舞伎需要舞技精湛、高超的表演能力才能将“巾舞”独特的形式美表现的淋漓尽致。所以,西凉乐舞中对中原汉族“巾舞”的继承,不仅体现在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上,在技巧、内容等方面也有所继承和创新。“巾舞”的表现增强美感的同时扩展身体表现力,延长表演者的情感,是手臂、袖舞表现情感的再次变形和创新。西凉乐舞所蕴含的音乐、舞蹈艺术的内涵,以及它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为现代人留下了很好的文化财富,在武威特色民间文化中最具极大的开发价值。首先要对西凉乐舞的历史背景、文献资料等已有成果进行研究;其次要对壁画上、经典剧目里的肢体语言进行学习及分析,将西凉乐舞的形成、发展做出总结,与其它乐舞对比,从中发现西凉乐舞的不同之处,如历史背景、风格特点、发展特征等方面,从而探究其自身的文化魅力。再结合今天的时代背景,在各国文化融合的大环境下,探索西凉乐舞的发展方式,既可以达到对自身价值的宣扬,又能推动文化发展,弘扬中华文化。

西凉乐舞能够盛传至今,吸引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对其进行研究,其主要原因是,它既保留了自己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又对其他优秀艺术进行了大胆的吸收,使其更加完善,富于艺术生命的持久力。西凉乐舞所表现的不止是一个地区的音乐、舞蹈,而是整个凉州乃至区域更广的乐舞艺术,它吸收和融合了中原、西域等民族的优秀乐舞元素。这也为我们今天舞蹈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合理的情况下融入其他舞蹈元素,不仅不会使舞蹈变得不伦不类,反而会使舞蹈别具一格。一元化的道路只会越走越窄,甚至会消亡。多元化的道路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借鉴其他门类艺术的长处,在新的环境中生存,得以长久发展。“西凉乐”是继承传统,融合异风,勇创新声的产物,在东魏、西魏、北周被称为“国伎”,为时俗所尚。今天,西凉乐舞的艺术内涵,以及它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在中国舞蹈发展史上也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参考文献:

通过对出土文物、石窟壁画等舞蹈语汇探析,发现西凉乐舞不仅在形式上对“巾舞”有所继承,而且在风格上也有融汇。甘肃武威是西凉乐舞主要发源地之一,在该地的很多艺术中还可以看到西凉乐舞的缩影,从武威出土的一些文物中也可以寻找到一些相关西凉乐舞的信息,其中汉代漆樽《乐舞图》中有表现三人舞巾的场面。刘建、田丽萍、沈阳、田培培所著的《汉画像舞蹈图像的表达》中解释说:“一舞巾者大跨步飞身,宽袖中又抛出细长巾委地,长巾末梢回勾,和另一坐地舞巾者的巾花交织在一起,第三位舞巾者长巾绕身飞舞,独善其身,依然自得。”从《乐舞图》中可以感到“巾舞”的表演难度更高些,不仅在动作质量、动作难度上有要求,还需要演员神态的密切配合。敦煌石窟壁画晚唐时期156窟中“宋国夫人出行图”的乐舞排列也似西凉乐舞的风貌。高金荣在1993年编写的《敦煌舞蹈》一书中写到:“有关史料记载说明西凉乐的乐器有的是周秦以来的汉族乐器,有的是印度及西域传来的乐器。”乐队有七人,分别执笙、横笛、琵琶、筚篥、拍板、鸡娄鼓、腰鼓。舞人分站四方,四目相对,又两两相视,一臂微弯高举,头向反方向倾斜,另一臂微弯置于胯旁,下肢姿态似踏步,微蹲出胯,头梳高髻,长巾起舞,长裙拖地。从形式上来看似是《通典》记载的传统“方舞”,四人合舞。敦煌石窟壁画晚唐时期156窟“河西总督张仪潮夫人出行图”,有规模盛大的车骑仪仗、歌舞百戏场面,出行图前端有乐舞行列,乐器有箜篌、笙、鸡娄鼓、腰鼓、拍板、横笛、琵琶。最为突出的是两排共八名舞女,相对而舞,身着长裙,足蹬靴,一臂举过头顶向反方向倾斜,长袖下垂,另一手紧贴跨旁的舞姿,脚下似今天的踏步蹲,这与今天藏族人民的舞蹈艺术有些相似。安西榆林石窟第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是根据《观无量寿经》绘制的,主要是表现佛教的净土世界、极乐世界。图中舞伎手执长巾,长巾飘浮在身体周围,将鼓系于胸前,双手外展置于身体两旁斜下45度,十指外扩,赤脚,左腿大靠腿勾脚,有跳跃击鼓的动势,上身前倾,眼睛看向身边鸟身人面的迦陵频珈,拨弦演奏的样子,舞与乐相辅相成。这样的舞蹈形式与《通典》记载的“白舞”有些相似,看到此舞伎的表演,也使我们想到唐代文献中描述古代时期所流行的胡腾舞、胡旋舞等舞蹈形象。

四、总结

在现行司法体制下,法院的角色比较固定,理顺水资源保护公益诉讼角色的重点在于明确细化水资源保护公益诉讼的起诉主体。其重点在于:一是进一步明确“法律规定的机关”和“其他组织”的范围及其起诉顺位,防止起诉上的混乱和无序;二是明确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具体水资源保护公益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

另外,菲律宾的海产也特别丰富,海鲜成为大部分食肆的必备菜式。鲜虾、龙虾、蟹、蠓、鱼以及鲜鱿等海产琳琅满目,以烧烤式(injhaw)烹调最受欢迎,令人垂涎三尺,食欲大增。

[1]张素琴,刘建.舞蹈身体语言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敦煌研究院编著的《榆林窟艺术》中讲到安西榆林窟中的壁画舞蹈形象包括巾舞(长袖舞)、腰鼓舞、持琵琶舞等,如第10、25、33、38等窟。高金荣在1993年编写的《敦煌舞蹈》中写到:“《西凉乐》中吸收继承的中原汉族传统舞蹈的成分,在敦煌壁画中也十分明显。汉代著名的舞蹈《巾舞》,就是双手执长巾(绸)而舞的形式。唐代经变壁画中乐舞场面,每每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舞者双手拿着长长的锦带,上下飘舞,左右回旋,这和出土的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上的舞绸形象一致,与汉代的《巾舞》可以说是一脉相承。”可见,西凉乐舞对中原汉族传统舞蹈“巾舞”的继承,丰富了西凉乐舞表现形式、风格特征,直到今天民间舞、古典舞等当中仍可以看到“巾舞”的存在和发展。那么,西凉乐舞对“巾舞”的继承,除对舞蹈技术成分继承外,对“巾舞”的表现能力以及巾与身体各部分配合规律也有所继承。中原汉族传统舞蹈有独特的形式美,西凉乐舞对汉族“巾舞”的继承,丰富了西凉乐舞的表现内容、风格特征等,在今天仍有大量相关西凉乐舞借鉴“巾舞”的石窟壁画信息。从“巾舞”石窟壁画的舞蹈语汇中可以领略到西凉乐舞的舞蹈风格、乐舞文化等内涵,逐步探寻西凉乐舞的艺术魅力。

[3]郝毅,晓莹.试论唐代甘肃民族乐舞艺术——《西凉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

[4]彭松.《西凉乐》寻索[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2(1):7-11+81-82.

[5]敦煌研究院.榆林窟艺术[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4.

[6]袁禾.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薛佳妮
《美与时代(下)》 2018年第04期
《美与时代(下)》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